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九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4 17:22: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九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九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 作文序列 教学模式 批改 评讲

2011年的夏天,对于我校语文老师来说是最为苦痛的一段时间。因为我校这年的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市农村中学中排名倒数,大家的心头都沉甸甸的,但凭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开始了反思。

在经历了长达一个暑假的反思后,我们都觉得应该在作文教学上寻求突破。紧接着,我们结合我校已经开始实行的小班化教学这个实际情况,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了多次研讨,尤其得到了市研训中心的专家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在作文教学上渐渐理清思路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2012年和2013年的中考中,我校语文成绩有了较大进步,这无疑给了我们在作文教学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的信心。下面我结合我校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具体做法分析如何在小班化的背景下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构作文教学的序列

很多时候,语文老师可能都是一个作文题上一节作文课,也就是上课时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作文课缺少作文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所以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明显。

而且,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这部分存在明显不足:七八年级的教材中有作文的训练点,但内容太简略;九年级的教材中则没有安排写作这部分内容。这可能是造成老师们在作文教学时信马由缰的一个原因。

为了让作文教学有序进行,我们一定要清楚每次作文教学的侧重点,避免杂乱无章。我校的作文教学就在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建构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作文教学序列,明确了每次作文的教学重点。七八年级主要依据教材上的写作训练内容,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九年级因为教材中没有写作这部分内容,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围绕学生平时考试中写作这部分经常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拟出九年级的作文教学序列。

我们认为,有效的前提是有序。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认为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应该是实现作文教学的有序性。

二、建构作文教学的模式

作文课怎么备和怎么上是让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确实,要把作文课上好了非常不容易。但如果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会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建构作文教学模式,这样,老师教得有头绪,学生学得也相对轻松。从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看,不少学生都爱上了作文。

如何建构作文教学模式?我想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认为,我们所建构的作文教学模式必须让学生学得有条理,这样才会更有效。如我们的做法是先从课文中寻方法,然后学生小试身手,再辅以优秀习作的引领。这样学生对训练点的印象就非常深刻。

如我们在教学“如何在作文中增加细节描写”这个训练点时,先和学生一起回忆八年级学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找出其中最让我们难忘的“父亲为我买橘的背影“这一段,让学生明白将这段之所以写得真挚感就是因为作者对父亲买橘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就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要写得动人可能需要一些细节描写。

我们认为,建构作文教学的模式是作文教学的中心。只有建构起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才会有章有法,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三、作文批改与评讲的短、频、快

作文批改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事,但它却是作文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老师能从作文批改中知晓学生作文训练点的掌握情况,而学生能从老师批改的作文中了解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我市绝大部分农村中学目前都已进入小班化教学时代,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班级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所以这就减轻了老师们批改作文的强度,同时也为老师在作文批改与评讲上做到精细化提供了可能。所以作文在批改和评讲方面值得我们推敲一番。

我校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就是短、频、快三个字,也就是作文训练次数适当增多,作文批改快速及时。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训练,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写作形式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如美文赏析、故事续写、诗歌创作等,这些都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而且能确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的批改与评讲一定要及时。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学生势必会对自己的作文印象不深,那么,批改和评讲的效果就不那么好了。同时,在小班化的教学背景下,作文批改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特别是面批,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我们可以多采用面批的形式。老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批改方式,直接告诉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这一定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这也正是小班化作文教学的优势所在。另外,在作文评讲时,不仅要谈存在的问题,最好还能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我们认为,作文的批改与评讲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作文批改与评讲工作,作文教学才会更完善。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存在重阅读教学而忽视作文教学的情况,这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也就谈不上有效了。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体现,因此,我们要重视作文教学。让我们一起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用我们的努力换取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用我们的智慧让作文教学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校本培训

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将教师完成五年一周期360培训学时作为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一时间,各地掀起培训“大潮”,寒暑假对于教师不再是休息日,教师不断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充电。

实际上,各级培训活动中的专家有很多知识和经验是不可能通过培训的形式传播给每位教师的,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校本培训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农村初中负责全校教科研工作,认为要加强校本培训力度就要扎实开展诸如教学反思一类的,切合农村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那么,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如何培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呢?

一、重视理论学习,夯实教学反思基础

以前上苏教版九年级课文《热爱生命》的时候,总是认为课文很简单,带着学生读一读,了解情节,简单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旨就可以了。但是在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人文教育理论后,我感觉课不能这样上了。我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在网上收集了很多资料图片:千手观音邰丽华、盲聋哑的海伦・凯勒、冰冷风雨中拾荒的残疾人、荒凉的沙漠上的千年不倒的胡杨……通过我的深情讲述,学生的热情被点燃,纷纷讲述自己积累的或是见过的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的爷爷在被确诊为癌症后,没有想拖累儿女,自己决意和老伴住在一边,并坦然开朗地面对生活,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积极面对治疗,结果癌症状况大有好转。她的讲述令我和全班同学非常感动。下课之前我顺势布置了作文――写这篇课文的读后感。批改时我发现学生此次作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用例典型,很多学生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我想,这一切大概就源于我受了陶行知先生人文教育思想的影响而进行的教学反思。

二、把握反思内容,增强教学反思实效

1.反思教学成功的原因

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我们可以反思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变措施;某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对学生学情的有效把握等等,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总结经验,以备业务提高之需。我在教授苏教版九年级的课文《乡愁》时,县教研室领导坐堂听课,听过后给了我很高评价。我在窃喜之余,也对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进行了反思。其中的最大亮点是我设置的配乐朗读。首先,我在音乐的背景下深情朗诵诗歌;其次,在学生准备之后,指名学生配乐朗读。这样做一是突出了诗歌的情感效果,通过音乐和人声的力量点燃师生的情感火苗;二是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效果,为学生做了良好的引领。

2.反思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对于教学,发现不足改正错误可以帮助教师减少教学上的遗憾,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一次上《活板》,全校语文公开课,来人很多,我感觉压力很大,生怕自己演砸了。结果课上得真不好。反思过程,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握学生实际,结果上课时学生的反应迟缓,我不得不把教学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主导课堂,就这样还是拖堂完成教学任务。后来,我及时改变了教学设计。等到另外一个班级上这一课时,我就变得从容多了,因为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结构更合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更实在了,教学效果也更好了。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真得很大。

三、总结反思方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1.反思语文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否统一

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体。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机械式的工具化教学,很多教师为了能把知识及时、迅速、有效地“塞”给学生,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设计,整个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甚至面目可憎。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初中的课堂上并不鲜见。只有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融入细致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过程中,我们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才有可能成为理想的课堂。

2.反思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合适

关于语文教学方法,众说纷纭。我以为,对于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来说,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法、串讲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讨论法、研究法)和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问答法、情境教学法)。教学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要根据课文、学生、课堂情况等不同因素而有所变化。其中,情境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突出语文教学情感美、画面美的特点,能创造诗意般的审美课堂,带给师生美的感受,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也正是大部分语文老师追求的语文教学境界。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语文素养,多尝试情境教学法。

3.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设计是一堂语文课的基础和核心。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进行。反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教学设计有没有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否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第三,要看教学设计有没有立足文本,并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李艳杰.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学知报,2011-11-14.

[2]张小建.实践+反思=进步: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学术研究,2012(02).

篇(3)

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逐渐增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无论是阅读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透过语言表达等表层的东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60人,其中男生31人人,女生29人。两年来,教师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采用新课程理念,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新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九年级进行弥补,争取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协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五、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灵活安排和选择专题决内容,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体验评价文学作品的情感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5、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阅读至少一部文学名著。

二、学生情况分析

109班学生共63人,是由思想性格好、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成绩底子较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寄宿班,成绩相对其它三个班较好。比如:上期期末统考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80%左右,部分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对语文足够的重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语文缺少感悟,基础不牢固。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得出自己的见解;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

名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附录:《怎样读诗》《谈谈小说》《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四、教学目标

1、加强基本功训练,重视识记和积累,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文知识。

2、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

3、加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训练,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潜能生辅导安排

1、要求学生写好字。

2、重识记,多积累基础知识。

3、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为此,注重个别辅导,重落实,作文注重面批,多搞过关检测。

六、专题讲座及学科竞赛

每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作文专题讲座,为每年一次的作文竞赛作好充分的准备。

七、具体措施

1、按照课本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

2、认真备好课,熟悉教材,认真搞好课堂教学。

3、要做好扎实的过关训练,做好每一次作文,搞好每一次默写,做好每一次批改。

4、抓好课外辅导。

如:早自习的读书、午自习、晚自习、放学和星期六、星期天的辅导。

5、抓好作文教学,改换新的批议方法,多让作文给学生修改。

6、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7、继续加强基本功训练。

8、适当补充辅导资料,使他们有系统的掌握巩固,以迎接毕业会考。

9、抓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准备,组织工作。

10、多搞检查检测以此督促。

八、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

对学生语文学业成绩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和多维。

1、通过笔试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如传统的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仍袭用分数(百分制)评分。

2、通过观察法和文献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考察,采用等级制评定成绩。

观察法即是通过设计《学生每月检查表》,将考核指标一一罗列出来,检查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情况,文献法是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收集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和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如背书记录卡、阅读记录卡等进行考察。

3、设多种奖项奖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表扬和表现的机会。

如既有考试分数前10名的奖励,又有诸如“认真写字类优秀奖”、“大胆发言类优秀奖”、“广泛阅读类优秀奖”等等的单项奖励;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进行奖励,如: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4、为体现多元评价而设计《语文成绩报告单》。

成绩报告单上应设计提醒学生要重视语文学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奋发。

九、探究的教研专题及作法

教研专题:探究生命化育人教育中,如何“夯实基础”的教学。

具体作法:

1、教学中紧扣基础知识的复习。

2、多进行归类总结。

3、找到恰当的复习巩固方法。

4、及时总结经验,引导下一步的进一步完善。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一、班情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九一班,从上学年的教学和测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两大共性问题:一是审题不细心,二是思维定势不懂变通;这两点也就是以后工作中我需要着重去纠正的学生学习陋习。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答案,而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怎么会想到应该这么去做。再有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参差不齐的状况明显,关键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此类学生平时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还有个别学生存在偏科现象,不理语文,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因此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对于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的,需要重点教育和督促。

二、教材分析

近两年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还有附加题)。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重难点、关键点

复习重点:

1、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及其运用。

2、文言诗文的默写、理解。

3、现代文阅读的思路及其语言表述。

4、作文中的无话可说。

复习难点:

1、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及其语言表述。

2、作文中的无话可说。

3、复习关键点:

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四、教学内容分析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做此类题,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九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年秋部编人教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自然之音、二砥砺思想、三游目骋怀、四青春年少、五理想信念、六人物百态,第一单元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二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第四单元是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第五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第六单元是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加强了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安排了一个单元,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二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九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尤其是诗歌的朗读,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学习缩写和改写,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养成边读书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九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一、基本情况:

我在本期主要担任2011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从八年级期末检测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也很不理想。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尚未养成,而且只有几个同学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强。因此,如何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成了转变学风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2、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全期共20教学周,每周5课时。

周次

具体安排(括号内为课时每课课时安排)

1——3

(15课时)

课文:《沁园春·雪》(2课时) 《雨说》(2)

《星星变奏曲》(1) 《外国诗两首》(2)

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2) 写作及讲评:3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及检测:2 名著导读:1

4——5

(10课时)

课文:《敬业与乐业》(2)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2) 《傅雷家书两则》(2) 《致女儿的信》(1)

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1) 写作及讲评:2

6

国庆长假

7——9

(15课时)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2

课文:《故乡》(3)《孤独之旅》(1)《我的叔叔于勒》(3) 《心声》(1)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1

写作及讲评:2 复习:2

10——12

(15课时)

阶段测试:2 试卷讲解:2

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短文两篇》(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1 写作及讲评:2

13——15

(15课时)

课文:《智取生辰纲》(3)《杨修之死》(2)《范进中举》(3)

《香菱学诗》(1) 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2

写作及讲评:3 名著阅读初步交流:1

16——18

(15课时)

课文:《陈涉世家》(2)《唐睢不辱使命》(2)《隆中对》(2) 《出师表》(2) 《词五首》(2)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 写作及讲评:2

单元综合复习:2

19——20

(10课时)

篇(4)

一、大陆语文课程标准与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首先我们从形式上认识两份课程标准,看看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

(一)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四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述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先说明了总体目标与内容,接着按照学段规定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部分则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对语文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附录部分对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小学语文知识和背诵篇目进行了补充说明。

(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按照年龄段从幼儿园一直到九年级,每一个年级依据“大概念”提出了学习标准,“学习标准”又分为“课程能力”和“内容”两大方面。“大概念”基本上是围绕“故事”与“文本”来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在“故事与文字(文本)”中找到乐趣,培养创造性,继而分享故事,认识自我与世界。“课程能力”从幼儿园一直到九年级都有一个总的能力培养目标,即运用口头文本、文字文本、视觉文本与电子文本,期待学生所达到的个体能力与合作能力,然后围绕“理解与整合”(阅读、聆听、观察)和“创造与交流”(写作、说话、表达)两个分目标展开。“内容”部分主要是出示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从“故事与文本”、“策略与过程”、“语言特征、结构与规则”三个方面详细说明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二、大陆语文课程标准与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异同点

在了解了两份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以后,我们来仔细分析两份课程标准的异同点,首先谈谈它们的共同特点。

(一)两份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

1.均按学段(年级)编制课程标准

我国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语文学习划分为四个学段,即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阶段7-9年级为一个学段。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针对幼儿园到九年级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标准。因此,均注重了年段或年级的特点。

2.均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两份课程标准均体现了一贯设计的思想,注重了连续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说,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九年一贯设计,把语文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看作一个整体和系统进行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同样地,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进行了十二年一贯设计,以大概念统揽全局,聚焦故事与文本。

3.均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样地,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也对学生提出了统一的课程能力要求,那就是运用口头文本、文字文本、视觉文本与电子文本的能力,以及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努力提升口语表达、理解能力等。

(二)两份课程标准的差异

1.框架结构不同

从框架结构来看,两份课程标准组成要素有着显著差别,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前面已经说过,在这四部分中更多关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而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大概念”引领“学习标准”,然后提出课程能力和内容。其关注点在于每个年级的学生需达到的课程能力以及需掌握的知识。

2.设计思路不同

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学习领域,年级细分,大概念,学习标准,再分课程能力与内容。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整体概述,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具体方面、具体要求,对于教学、评价、教材的实施建议。从两国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比较宏观,所用的语言都是一些比较凝练的具有概括性的话语,虽然系统完整、思路清晰,但是让人找不出核心部分。而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就能让学生一下清楚知道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

3.内容详细程度不同

哥伦比亚省与我国大陆地区的课程标准都围绕母语的运用与表达的目标展开,通过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于本国母语的热爱程度以及运用与表达能力,从而能够借助母语去学习其他课程或者对未来就业提供帮助。以下表格是对两份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的简要情况的说明:

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的划分上较细致,分别从听f读写能力方面设计具体的学习领域目标,并有较具体的内容要求,较之哥伦比亚母语课程标准,我国的“综合性学习”这块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陆地区的课程标准内容划分虽细致,但是在具体的分目标内容上叙述没有哥伦比亚省的细致,哥伦比亚省都是将学习内容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而不是条条框框。所以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可以向哥伦比亚省借鉴,详细而不赘述,短小也要精要。

4.目标表述不同

我国大陆地区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是按照“学习领域+学段”的陈述方式,将课程分目标按照学段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学习领域来表述分目标。这样概括性的目标表述虽然给教师留下了空间去解读课程目标,设计教学,但是每个教师解读的标准不一样,在实际教学中对课标的解读容易产生分歧,所以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表述是按照“学习领域+年级”的方式,每一个年级都有不同的标准,每个标准下都还有层级目标,更加具有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目标不再是宏观的、概括的,而都是具体的知识点和具体的能力要求,教师易于操作。

总之,两份课程标准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三、反思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大陆地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和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要求上都各有特色。但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的结构清晰、内容层次性强,目标表述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非常值得人关注,对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⑹尽

(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应更为具体,突出语言运用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分为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话(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看起来非常清晰,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以阅读教学为中心,容易使其它模块被忽略。因此,可以对模块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列出更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突出语文学习的生活性、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应指引学生学会基本的汉语词汇,学会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听得懂别人的意思,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在语言的运用层面的目标方面还应更为详尽和具体。

(二)建议改学段目标为学期目标,使学习内容更为明确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分为四个学段,有着较为系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但其实较为模糊。当前语文课程的最大难题就在于课程内容是什么?当然我们有些语文学习内容是比较明确的,比如标点符号,如小学一、二年级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三、四年级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五、六年级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但更多的内容是模糊的,有些内容小学阶段在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还在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学习,文章表达方式的学习,其年段差异在哪里,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应该继续回答的问题,应指引一线教师更好地依托课程标准进行实施。

(三)课程标准的附录应更方便学习和理解

哥伦比亚省母语课程标准中有较多专业术语,但这些术语并不难理解,因为它都有专门的术语解释。如元认知策略、故事与文本等,在课程能力与内容的具体标准中都会有相关内容的展开,比如文本包括纸质文本、口头文本与视觉文本等。我国大陆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同样也有许多专业术语,虽然看起来很简洁,但是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士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建议可以在课程标准的附录中增加术语解释,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如“鉴赏”、“领悟”、“感受”等术语其实都应该有较为明确的内涵要求。

参考文献:

[1]崔允t.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2014年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篇(5)

本学期教导处按照学校提出的“以教学为中心,一切服务于学生,一切服务于教师,一切服务于教学;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一切围着教学转”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抓常规、重基础、讲规范、创特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每周教研活动安排。

⑴制定《教研周历活动安排》。确保每周教研活动内容,并根据各组实际临时再做补充调整。

⑵各开课教师自行调课,所听课班级准备好听课椅子。

⑶每次活动,要求组长登记好组员出勤情况,教导处次次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处理好相应的事情,督促所有组员参加活动。教导处将每次教研活动情况拍照记录留底,并选取一部分照片以宣传报道,报道生动的课堂﹑优秀的老师和教研组,积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⑷议课时,老师们能够先写好《课堂评析》,然后有准备的认真发言,探讨研究课堂教学,并有执课教师填写《授课评议表》,教研组长签字。教务处积极参与各学科的开课议课活动,深入了解教研组,活动的具体情况,也积极发言,努力推动课堂的质量,以防议课流于形式。

(二)组织多个重要的教研活动。

⑴组织教研共同体交流活动。本学期先后五次与临淇一中进行教研活动,分别是小课题研究“如何培养优生,分组学习,以优帮弱”、两次九年级联考、一次听课交流、一次教研组长交流。

⑵课题研究继续高效推进。初中英语组《中小学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九月份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评为优秀教研成果二等奖。初中语文组《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德育研究》、初中数学组《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材使用与管理研究》、小学语文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正在研究之中。

⑶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12月4日学校38人并邀教体局教研室7人一行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中学进行考察。附:考察报告一份。

⑷组织多校联考,交流中发展。初中与十三中、临淇一中联考,小学与七小、九小、十小联考,结合我校实际寻差距,找办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⑸组织初中部分年级进行了多次学科学习方法指导会。期中考试后各年级都进行了试卷评析和总结,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个科任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本年级学生做了详细指导。

(6)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本学期组织了公开课、示范课、多媒体展示课等多种类型的听课活动,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磨练了教师技能,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做好教研活动登记及汇报工作。

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听课记录》、《常规检查记录》、《集体备课记录》等登记及汇报工作。及时汇报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推动教研工作。

(四)做好外出教研活动的安排工作。

10月22——25日安排安排初中部侯晓云、胡伟两位教师到郑州听了河南省语文优质课,10月30——31日历史老师李海英到郑州学习了有关历史中考的信息,11月小学部在林州听了安阳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初中部到安阳市听了安阳市语文优质课,11月21——22日初中部班主任郝梅青老师到濮阳市淇滨中学学习“分层递进走班制”教学法,尽可能安排更多的年轻教师出去开阔眼界,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以促进自己业务素质的提高.

(五)组织了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结合市教体局提出的“研读新课标,创建高效课堂”的岗位大练兵主题,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分阶段进行了活动,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六)借督导、调研促工作。11月16日苗局长带基础教育科、督导室一行四人到我校视察工作,11月24日市教研室王林生主任带队一行六人对我校小学部工作全面督导调研,12月16日市教师进修学校牛校长带队一行二十人对我校初中部进行调研听课,我校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听取指导、交流询问、总结反思,所有领导和教师都从思想、理念、技巧等方面受益匪浅。

(七)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⑴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篇(6)

一、在语文活动课、作文课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作文日记教学为载体,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扮演“小老师”等活动,并把竞争机制引入活动,凸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在活动中,让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和耐挫力。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作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日记中倾诉烦恼、痛苦,自己开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同情心、爱心得到培养,正义感、道德观得到确立,慢慢地学会该怎样去领悟生活。如:描述心理情感的有:《我真后悔》《我真开心》《我渴望 》、《假如我是 》;写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人难忘的人》;写事《这件事教育了我》《难忘的一件事》《小事不小》《我相信我能行》等等。通过这些内容记载,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督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学生会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作文,认识自我,把作文与自身的成长紧紧结合起来,把作文作为生命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再者,老师在学生的作文及日记本上,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写上人性化评语,如:“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老师为你的成功而自豪”“加油,你一定能行的”“很好,通过这件事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祝贺你!”……。还可以通过习作,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情况较严重且不适合在集体中进行指导的,就采取个别交流的方法,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在集体讲评课上,朗读范文,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作文日记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日记中倾诉烦恼、痛苦,自己开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在作文日记的评语上,教师不光从作文的技能技巧入手,更给出人性化的评点,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语文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指导学生掌握对所有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调控的方法。特别是心理调节方法,它对学法指导有着特殊的意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启动、维持、强化作用,是影响学习的动力部分。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本课题组做了大量尝试,通过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反思性学习、自学、开放式学习等方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下是一些老师的实践心得:

在八年级下册阅读课《再塑生命》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学生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构建自己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课《雪》的教学中,通过景物描写的分析,学会了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体现了作者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三、在名著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八年级上册要求学生阅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三部名著,下册要求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两部名著。

篇(7)

以前,老师们认为法制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专利,其他科目的老师怎么会在课堂上讲授法律知识,那不是抢了政治老师的饭碗了吗?这样的观念到今天应该修正一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负着传法的重任。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应该学法、知法、用法。面对现在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的现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传法的执行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让法制教育真正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呢?根据本人的实践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让“法”走进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时刻伴随人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用法律这一武器来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就成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方法呆板枯燥、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这样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的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那么,开发新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势在必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现在的学生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低,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因而常常发生恶性伤害事件,对其他学生造成人身伤害,触犯国家法律,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让学生具备法制意识,学习有关的法制知识,知法、懂法,能用法律保护自己,那么,违背法律的校园安全事故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可以完全杜绝。让“法”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这是当前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为“法”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开辟一条阳光大道。

二、如何让“法”走进语文课堂

1.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轻松学“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涉及法制常识,比如七年级的《化石吟》、《散步》、《最后一课》、《斑羚飞渡》;八年级的《老王》、《故宫博物院》、《我的母亲》、《喂——出来》;九年级的《心声》、《智取生辰纲》、《变色龙》、《那树》等等。这些课文都是我们语文老师给学生传“法”的最佳素材,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认真备课,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到法制知识,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善于用法的人。比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当学生读到丁举人怎样毒打孔乙己的片段时,同学们既为之可悲,又为之可怜,同时,也对丁举人的狠毒感到愤怒。这时,我就问学生:“丁举人毒打孔乙己犯法吗?如果犯法,丁举人犯了什么法?”学生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我明确地指出:丁举人这种行为在今天是犯罪行为。从文中对“服辩”注释来看,即认罪书。这里指不经官府而自行了案的认罪书状。而根据法律,即使犯了盗窃罪,审理案件和量刑判罪都应该由司法机关来执行。丁举人私设公堂,逼诱孔乙己写认罪书,并将孔乙己毒打致残,触犯了《刑法》,犯了故意伤害罪。

法制知识在语文课堂中随处可见,只要老师能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法”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合理使用,让“法”轻松走进语文课堂,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法的另一阵地,相信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轻松学法 ,用“法”武装自己,成为一名懂法、用法的人。

2.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轻松学“法”

语文课堂离不开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写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制案例,比如来源于《百姓关注》、《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栏目上的一些案例,及学生喜欢阅读的《贵阳晚报》上的一些相关案例等,这些案例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法制案例诱发学生思考、分析、反思、讨论、总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三、充分认识法制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其意义非常深远。语文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知法、懂法、用法之人,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语文教学给法制教育提供了一个教学的平台,法制教育只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点与面的关系,客与主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自然地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这一大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法制教育不能喧宾夺主,占据语文课堂较多的时间或较大的板块,否则语文课堂的性质就将发生改变,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了,而变成了法制教育课。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设计,合理安排,自然过渡,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