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放射治疗的方法

放射治疗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2 17:01: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放射治疗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放射治疗的方法

篇(1)

康医生:

我今年42岁,鼻衄一年余。病理诊断: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请问NK/T细胞淋巴瘤需要化疗吗?

田野(广西)田野读者:

NK/T细胞淋巴瘤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特殊类型,在我国占NHL的2%~10%。该病对化疗抗拒,对放疗敏感。分期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你提供的资料过于简单,你最好到我院接受全面检查,明确分期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临床上,I E期多见,占67~84%,Ⅱ~Ⅳ期少见。放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对于无预后不良因素(乳酸脱氢酶增高、年龄大于60岁、一般情况差、淋巴结和远处结外器官受侵)的I E期患者,放疗后的五年生存率达90%以上。对于超腔I期或Ⅱ期患者,放疗后给予巩固化疗,治疗效果也较满意。Ⅲ~Ⅳ期以化疗为主,对于化疗失败后仍可被放疗挽救治疗。建议你到专科就诊,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法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病区副主任医师蒿艳蓉解答)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治疗

康医生:

我今年50岁,半年来腰痛、头晕、无力,情况越来越严重,最近刚刚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请问这种病现在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李强(广西)李强读者: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过去的40年中,该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传统化疗完全缓解率约50%,中位生存期约三年。十多年前研究发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获得较好的疗效,移植可以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可达40%),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等新药的出现,骨髓瘤的疗效在不断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新药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已接近临床治愈。

你是50岁新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先需要诱导化疗,为达到较好的疗效,建议你诱导化疗时加用硼替佐米等新药;在有效诱导治疗3―4个疗程疾病控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之后进行维持治疗。我院已经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新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多例,均获得较满意疗效。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蓝梅解答)

风湿性心脏病能根治吗

康医生:

我爷爷今年66岁,近三年来走路稍快时就觉心慌、呼吸困难,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爷爷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辩重度狭窄”,吃了很多药症状好像还加重了。请问手术能治好我爷爷的病吗?

易 正(湖南)易正读者:

根据你的描述,你爷爷的病能根治。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指风湿活动引起瓣膜损害,出现瓣口面积缩小或瓣膜关不严,最后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脏病。在早期病人多在活动量增加时感气短、心慌、咳嗽等;晚期在休息时亦感呼吸困难、心慌、浮肿等;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风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1、单纯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但瓣膜损害实际在持续进行,故只针对病史短、病变轻的病人。2、介入治疗:只选择病史短、病变轻--且无左房血栓的单纯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扩张。3、手术治疗:这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方法是切除病变的瓣膜,重新置换一个人工瓣膜,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人工瓣膜分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60岁以上病人一般推荐使用生物瓣膜。因此,建议早日到条件好的医院就诊以接受手术治疗。康医生

(广西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龙小毛博士解答)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有哪些治疗方法

康医生:

我小孩14岁,今年4月学校体检时发现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听说这种病很难治疗,请问该病有那些治疗方法?如何选择?李江读者:

大多数房间隔缺损能通过矫治手术得到治愈,回归到社会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治疗措施是外科修补手术和内科介入封堵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技术已经很成熟,成功率达90%~100%。凡有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房间隔缺损,首先应当先择介入治疗。目前,我国每年有两万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获得治疗,由于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使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接受这种创伤小、恢复快与治疗效果明确的方法。

理想手术年龄阶段为:年龄大于3岁,体重大于5公斤,早期施行关闭手术,生存率与正常人相同,随访发现,24岁前实施手术者,长期生存率与正常同龄同性别的对照组相同,而40岁以后手术者,生存率仅40%。希望你尽快带小孩到当地有条件的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伍广伟解答)

孩子经常气喘,有何治疗方法

康医生:

我的孩子今年六岁,从两岁多就开始咳嗽、气喘,比较严重的发作每年有4―5次,医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孩气喘减轻。但是,晚上睡觉时还是有咳嗽,有时有气喘,早上起床经常打喷嚏、流清鼻涕,还经常鼻子瘁。请问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刘 湘(云南)刘湘读者:

从你提供的情况看,孩子除了支气管哮喘还可能有过敏性鼻炎,可能对某种或某些变应原过敏。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①支气管舒张剂平喘:②抗气道炎症;你所用的辅舒酮就是这个作用,规范化使用可预防哮喘的发作。多数哮喘的病人为过敏体质,支气管哮喘经常和过敏性鼻炎并存,有人称之为“孪生兄弟”,所以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多数哮喘患儿尘螨过敏,可以到当地医院儿科做变应原点刺试验证实,与传统的变应原皮内注射相比,变应原点刺试验操作方便,无痛苦,患儿及家长都容易接受。如果的确是尘螨过敏,可舌下含服进行脱敏治疗。综合治疗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方向,希望你的孩子经正规、系统治疗后早日康复。

康医生

(由广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温志红解答)

怎样清除杂念享受

康医生:

我是一位长得比较娇好的女人。我和丈夫的婚前情况、家庭状况、夫妻感情、养育子女以及工作等方面,都无懈可击。我结婚已两年多,每次和丈夫,我都能积极配合,但却没有一次满意的,从未体验过是啥滋味。我怕丈夫认为不正常,就装着心满意足的样子。可常常总是“半饥半饱”地苦度长夜,心里的烦恼也渐渐多了起来。为此,我到医院做了检查,结论是身体方面完全正常。在问及有关情况后,医生说我过多担心娇好身体的变化。而且和丈夫求欢时都未往好处想。由于杂念缠身,已影响到了的出现。请问怎样清除杂念享受呢?

汪 莉(天津)汪莉读者

篇(2)

关键词:鼻咽癌;普通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鼻咽癌的发病比较隐匿,非常不容易被察觉,当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鼻咽癌的病灶生长部位比较深,结构组织复杂,靠近头颅的底部,手术治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临床治疗一般都使用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不良危害,我院对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放射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女48例,男52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4.1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2.3)年.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女28例,男22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13±2.16)岁。鳞癌为46例,其他类型为4例。观察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4.73±2.06)岁。鳞癌为47例,其他类型为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进行调强放射治疗。

1.2.1对照组 患者处于仰卧位,将低温热塑网覆盖其上,将患者的肩部使用头颈肩架进行固定,判断患者的肿瘤部位,进行拍摄。主野一般选择耳颞侧野、颈部切线野、面颈联合野,耳后野、耳前野、品字野作为选择性配合。如果出现颈部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者是咽部侵犯,就要使用Dt36~40Gy照射上颈旁、咽旁、颅底面颈联合区内18~20次,患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分野照射。

1.2.2观察组 患者处于仰卧位,将低温热塑网覆盖其上,将患者的肩部使用头颈肩架进行固定,选择无法被射线穿透的心导管,设定好CT的模拟参数,将扫描后的图像利用光纤传输到系统,更改治疗计划,以参考点作为基础,平衡移动中心坐标,确定好照射区域的中心点,进行评估视野。勾画出后组筛窦、上颌窦后壁、蝶窦、咽旁、颅底等靶区部位。依据三维坐标轴的摆动差来判断外放的具体范围。向三维坐标轴以外延伸3mm,来确定误射野影像。照射剂量为2GY/(野・d),总剂量不可以超过80GY。PTV的剂量要超过75%,GTV的剂量要超过95%,调强子野为80~100个,适型野为7~9个。评价治疗计划采用体积剂量直方图[1]。

1.3评价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SCL-90量表[2],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病性、敌对、偏执、恐惧、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化、人物关系敏感性等9个症状。分数越高,心理越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x±s),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字2进行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为4例(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11例(2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鼻咽癌对于射线拥有非常高的敏感性,鼻咽部位的结构组织较为复杂,治疗方法主要以放疗为主。依据鼻咽癌的特点,最好的治疗是调强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可以调整剂量的强度和分布,使得肿瘤的形状和剂量的分部处于一致,将肿瘤部位的杀伤效果进行强化,没有肿瘤的部位进行弱化其杀伤效果,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不会受到损伤[3]。

常规放射治疗中,受到技术的限制,放射的方式主要采用矩形对穿照射,在人体的脊髓、颞叶、脑干、颌骨等位置使用挡铅技术手段,保护这些部位,但是射线还是会对人体的唾液腺、皮肤、黏膜等部位造成伤害。调强放射疗法将肿瘤区域的剂量调高,没有肿瘤的区域强度调小,受到的伤害也小。调强放射治疗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也比较轻[4]。

本次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为4例(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11例(2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大大的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缓解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病痛所带来的肢体痛苦和心理痛苦。调强放射治疗相对于普通放射治疗来说,降低不良反应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大大降低了患者因为放射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所引起的焦虑和恐惧。

综上所述,对鼻咽癌患者使用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金建,杨华圆,陈甲信,等.调强放射治疗及化疗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2336-2337.

[2]易俊林,高黎,黄晓东,等.416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远期生存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杂志,2012,21:196-197.

篇(3)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

宫颈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1],多发于性生活紊乱、早婚、早育的女性中[2],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和放疗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手术能够有效治疗疾病早期患者,但中晚期患者应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我院将宫颈癌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04—2013-04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观察组: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48.62±2.45)岁。疾病分期:10例ⅡA期,16例ⅡB期,4例ⅢA期,5例ⅢB期。35例患者中包括14例腺癌,21例鳞癌。对照组: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8.68±2.51)岁。疾病分期:11例ⅡA期,15例ⅡB期,5例ⅢA期,4例ⅢB期。35例患者中包括13例腺癌,22例鳞癌。对照组和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盆腔野前后对穿照射,射野面积13~15cm×15~18cm,1次/天,1.8~2Gy/次,5次/周(46~49Gy),照射范围包括盆腔子宫、宫旁结缔组织、宫颈病灶、区域淋巴结等。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指导患者取双手抱头的仰卧位,利用热塑体膜固定腹部并处于膀胱充盈状态,CT增强扫描,勾画靶区,GTV(肿瘤靶区)包括影像可见病灶并肿大淋巴结,CTV1包括GTV、子宫、宫旁结缔组织、区域淋巴结、阴道上段等,CTV2包括GTV、子宫、阴道上段。利用新华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进行5~7野共面或非共面照射,1次/天,1.8~2Gy/次,5次/周,CTV1照射40~45Gy后,改为CTV2照射15~20Gy。处方剂量覆盖计划靶区95%以上,将计划靶区内剂量最大和最小值控制在处方剂量±10%内,膀胱40Gy、直肠45Gy、股骨头40Gy和骨髓20Gy均小于50%,小肠40Gy不超过40%。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放疗第1~5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mg/m2顺铂,静滴氟尿嘧啶500mg/m2,并结合腔内照射,使A点剂量达到80~85Gy。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随访3年,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1、2、3年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质量。1.3.2判定标准:使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评估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佳则体现为分数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计量单位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存情况由随访得知,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第1、2、3年生存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2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随访1年的过程中统计宫颈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较对照组(74.29%)低(P<0.05)。见表2。2.3生存质量由随访1年的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更优(P<0.05)。见表3。

3讨论

放射治疗能够使宫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有效提高[3],是一种延长宫颈癌患者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直肠反应、膀胱反应等多种不良反应[4],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随着医学技术以及放射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作为一种三维放射治疗技术能够使治疗的增益比得到提高[5]。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通过电脑设计技术控制计划靶区的放射治疗剂量,能够使肿瘤部位照射剂量提高以及使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照射剂量减少[6],避免正常组织受到放射损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具有靶区定位准确、剂量分布均匀以及疗效显著等优势,可减少放疗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出现。常规放射治疗的放射治疗区域广,不仅肿瘤部位的受照剂量受到限制,还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患者的正常组织,增加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并发症的风险,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够结合计算机和断层影像扫描的图像数据对肿瘤部位以及重要器官进行计划性的精确勾画[7],提高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防止正常组织出现损伤,能够精确治疗肿瘤部位[8],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放射治疗会使患者出现多方面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程度更低,说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降低和减轻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本文认为合理勾画放疗靶区、控制计划中治疗剂量、及时缩野、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损伤的发生率是减少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主要原因。我院将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表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效果较为优越。总而言之,在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生存质量,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放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松华.宫颈癌根治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89例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28-29.

[2]董云,任俊丽,韩晓栋,等.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膀胱受照射剂量的分析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0-42.

[3]赵一虹.常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宫颈癌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0-22.

[4]程剑,齐赛男,石春梅.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25):82-83.

[5]陈座文.87例乳腺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外扩边界的修正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1):39-40.

[6]赵起.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J].河北医药,2016,38(14):2134-2136.

[7]任锦霞,赵林,吉宏,等.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3):61-64.

篇(4)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门诊护理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发病率[1]。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中采取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以体外照射加后装放疗的方法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其适应范围较广、临床治疗效好[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中晚宫颈癌患者338例,其中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45.19±1.20岁。其中Ⅰa期的患者84例,Ⅰb1期的患者66例,Ⅰb2期的患者50例,Ⅱa期患者78例,Ⅱb期患者60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的患者31例,并发糖尿病的患者12例。

1.2方法此组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射治疗配合高剂量率192铱近距离机行治疗近距离后装放疗方法。体外照射的方法是采用螺旋CT扫描或模拟定位对患者癌变部位进行定位,嘱患者憋尿能够使膀胱充盈,协助仰卧位,采取真空体膜固定患者,使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局部照射,处方剂量45-50Gy,2Gy/次,每天1次,每周4-5次,治疗共为25-30次。后装放疗方法是采用核通高率剂量遥控192铱近距离治疗机行后装放射治疗,6-8Gy/次,每周治疗1次,总剂量为30-36Gy,注意后装放疗的当日停做外照射后再继续使用要间隔时间达到6h以上。此组患者均是先行外照射治疗30Gy左右再开始行后装放射治疗。2结果

此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在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均全部顺利通过放射治疗。宫颈癌的原发病灶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发生放射性宫腔积液的患者有1例,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2例、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有3例,均为轻度,给予保守治疗或药物灌注后,其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3护理

3.1健康宣教由于门诊治疗存在相关的特殊性,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存在局限性。对于第一次治疗时要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体实施外照射和后装放疗是两种互补的放射治疗的方式,后装放射治疗的当天要停体外照射一次或者两次治疗相隔超过6h以上,以免治疗的剂量过大,使大副反应效果加大。

3.2皮肤的护理注意保持照射皮肤的标志清晰,这是靶区准确治疗的条件之一,临床常使用的是划线方法,不管使用什么材料都会出现掉色的现象,不仅使衣服弄脏而且增加工作量。甚至会出现定位不准确。我科现在使用“三合一”的方法来解决皮肤定位这一难题,在CT患者固定时,在皮肤表面进行激光点定位,再使用划线笔以激光点为中心划十字线。并告知患者防止十字线脱色,如脱色及时告诉医师,能够早期重新处理以保证治疗效果。嘱患者在治疗期间穿棉质、宽大透气、柔软的内衣,外裤注意不宜过紧,避免增大皮肤摩擦。保持照射野的皮肤干燥、清洁,擦洗时可用刺激性低的沐浴露,禁用使用肥皂或热水擦浴。平日注意会的清洁卫生。

3.3阴道的护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及阴道出血,在放射治疗时因射线的反应,会导致阴道出现黏膜性水肿、充血以及局部坏死现象,这样会影响放疗治疗的效果,出现感染时会导致阴道狭窄、粘连甚至阴道闭锁现象,最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健康指导时详细告知患者进行阴道冲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知使用1:7500高锰酸钾溶液阴道冲洗,告知药物的配置温度、浓度和进行冲洗的步骤和技巧等。冲洗方法:治疗期间早、晚各阴道冲洗1次,放射治疗结束后半年内每日冲洗1次,半年后若阴道的分泌物不多,2-3天冲洗1次,持续冲洗2年。注意如阴道出血立即停止进行冲洗。

3.4并发症护理

3.4.1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直肠是阴道的邻近器官,当阴道放射治疗剂量达到一定剂量时,直肠会受到一定的放射剂量影响。放射性直肠炎是此项治疗最常见反应之一[3]。由于后装放射治疗的剂量下降梯度大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时嘱患者排空大便,使用纱条将阴道填塞,可以在直肠内放置铅条,有利于降低直肠的辐射受量[4]。告知患者治疗前憋尿,膀胱极度充盈时能够推开小肠,从而降低小肠的照射计量;告知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高蛋白质、清淡、少渣、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均衡营养的饮食原则,避免吃导致产气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

3.4.2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治疗时在阴道内填塞少量纱布,以降低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降低膀胱受累程度[5]。嘱患者治疗期间多饮水,禁止憋尿。及时采取药物对症治疗以缓解膀胱刺激症发生;注意保持尿道口及会的清洁,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以及性质。

3.4.3宫腔积液的护理宫颈癌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宫颈炎症,治疗期间射线的影响极易导致宫颈狭窄、粘连、萎缩等现象,使分泌物增多并积聚在宫腔内,会导致宫腔内感染。发生宫腔积脓时,患者出现下腹部发热、疼痛,子宫增大等症状。处理方法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局部可以使用金属导尿管逐步扩张宫颈并进行脓液引流,向内注入无菌生理水,然后进行反复的冲洗,在腔内注入生理盐水30ml+庆大霉素16万U。4讨论

我院对于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病人,治疗后都转入病房进行其他治疗,因此进行良好的健康宣教是至关重要的,定期对放疗病人进行放疗知识科普讲座,发放放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为患者呈现周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患者顺利的完成相关的治疗计划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衡.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108.

[2]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27.

[3]王科明.子腔内照射治疗宫颈癌62例[J].现代肿瘤医学,2010,28(51):9295-9297.

篇(5)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双灵固本散 对照观察

双灵固本散(Ganoderma complex Powder)系传统名贵中药灵芝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升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对脏器及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由于天然药源有限,故均采用仿天然人工栽培法进行研制,有利于药用期选择,防止灵芝木质化改变。双灵固本散是由灵芝子实体提取精粉与灵芝孢子粉配伍合成,是一种抗肿瘤理想中成药,符合WHO提出的放化疗保护剂条例。由于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逐步得到提高及逐步地理想化,近60%的恶性肿瘤病人接受放射治疗。所以,在放射治疗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增强放射治疗的靶性及减少放疗损伤。本文将近年来232例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联用双灵固本散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联合应用双灵固本散组232例,其中男147例,女85例;年龄28~77岁,平均55.6岁。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46例,鼻咽癌21例,肺癌52例,食管癌39例,纵膈肿瘤17例,直肠癌24例,其他恶性肿瘤33例。患者放射量49.5~70Gy,平均62.5Gy。放射治疗期间及放疗前后各1周服用双灵固本散,每日2次,每次2g。

同期放疗患者16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9例,女67例;年龄39~72岁,平均57.8岁。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31例,鼻咽癌13例,肺癌35例,食道癌29例,纵膈肿瘤11例,直肠癌17例,其他恶性肿瘤30例。患者放射量52.5~67.5Gy,平均57.0Gy。

1.2 肿瘤控制、生化检查、全身状况及放射损伤评估指标:患者在放疗前严格进行检查数据核准,临床分期,并发症记录,全身状况记录,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NK、OKT)等。放射治疗结束2周后定期查X线、CT、MRI,查化验指标,全面地评估肿瘤控制率及全身状况。采用随机对照,检测两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肿瘤控制率:放射治疗结束2周后检查,联合用药组肿瘤消失(CR)占61.2%(142例/232例),肿瘤缩小>50%(PR)占38.8%(90例/232例),未见肿瘤略缩小或缩小不明显者;放疗对照组肿瘤消失(CR)占31.9%(53例/166例),肿瘤缩小>50%(PR)占57.8%(96例/166例),肿瘤略缩小或缩小不明显(DS)占10.3%(17例/16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 肿瘤复发及转移:详见表1。

2.3 全身状况评估: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双灵固本散组体重及体力未下降者占87.9%(204例/232例),对照组31.3%(52例/166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2.4 白细胞(WBC)总数变化:白细胞总数的变化[1]见表2。随访远期观察,联合用药组4周后全部恢复正常,经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

2.5 自然杀伤细胞(NK)变化:放射治疗联合服用双灵固本散治疗组同单纯放射治

疗对照组各20例患者治疗前后化验NK,联合用药组15例(75.0%)放疗后上升,2例下降;对照组1例(5.0%)上升,14例(70%)下降。组间比较P

2.6 外周血T细胞亚群(OKT)变化:两组各观察20例,放射治疗联合服用双灵固本散组17例OKT比值上升(85.0%),单纯放射治疗组16例OKT比值下降(80.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本文总结表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联合服用双灵固本散,可获得显著的治疗作用。

双灵固本散显著增强放射疗效,放射治疗前1周开始服用,能明显消除癌瘤体周围水肿层,缩小放射野,减低放射损伤,有效保护脏器,继续服用能显著增强放射线靶性,消除因放射线造成的癌细胞内蛋白酶,同时促进G1期细胞转入放射敏感的S期,增加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使CR患者高达61.2%(142例/232例)。

服用双灵固本散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显著减少肿瘤放射治疗后复发和远处转移。放射治疗期同时服用双灵固本散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可明显下降(P

双灵固本散具有免疫增效作用,放射治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极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及下降,表现为WBC、NK细胞的下降,外周血OKT下降,同样白细胞生成的多种介质也下降。放射治疗联合服用双灵固本散患者,WBC、NK、OKT均能处于维持正常或上升表现,而对照组全部下降。双灵固本散是免疫调节剂,同时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产生主动免疫调节作用,在免疫治疗作用中优于被动免疫治疗[2,3]。

4 参考文献

1 曾荻闻,陈国雄.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2.

2 林志彬.灵芝现代研究.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58.

篇(6)

关键词: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

食管癌在恶性消化道肿瘤中较为常见,全球每年因食管癌死亡的人数约占30万[1]。目前,对其的治疗多以手术及放射治疗为主,常规的放射治疗疗效欠佳。本文主要就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58例,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33:25;年龄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61±4.83)岁。食管病变部位:颈部7例(24.14%),胸上部13例(22.41%),胸部中间段19例(32.76%),胸下部26例(44.83%);肿瘤的长度:3~5cm16例(27.59%),5~7cm28例(48.28),>7cm14例(24.14%);经X线分型:髓质型31例(53.45%),缩窄型16例(27.59%),蕈伞型11例(18.97%)。

将5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8:11,平均年龄为(60±3.51)岁,给予研究组患者超分割放疗;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4;平均年龄为为(61±2.11)岁;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放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长度以及X线分型等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经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所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无手术指征、Ⅱ期和Ⅲ期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出血或穿孔患者;住院治疗前1个月内未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Karnofsky的评分均≥60,预计的生存期>6个月;无严重心、肺等功能不全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GWGP 型钴-60远距离治疗机进行放射治疗,照射方式主要采用三野照射,其中,前野的宽度为6cm,后野双侧的机架角约120°~135°,后野的宽在5.0~5.5cm,照射时,需尽量避免两斜野直接照射到脊髓及肺组织,同时需确保上界与下界均比食管癌的肿围长3~4cm。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分割放射2次/d,1.3Gy/次,2次治疗时间间隔6h,总照射的剂量为65Gy,完成周期为5w。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1次/d,2Gy/次,总照射的剂量为70Gy,完成周期为7w[2]。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后1年、3年生存率以及局部控制率情况对照中,研究组1、3年的生存率为75.86%、44.83%,明显高于对照组48.28%、20.69%,且研究组1、3年局部控制率82.76%、51.73%,明显高于对照组55.17%、24.14%,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食管癌按照组织学进行分型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及腺癌,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食管癌不仅是局部区域性的疾病,还是全身性的疾病,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方法主要是以手术及放射治疗为主,但大部分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因肿瘤病变进展,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约有80%的食管癌患者需行放射治疗。常规的放射治疗虽能有效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及扩散,但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的细胞造成伤害,影响患者生活的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选择科学、有效的放射治疗手段,严格把握放疗的操作及照射的剂量,对于提升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的加速再增值是导致常规放射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分割放射在食管癌中的疗效较为明显,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主要是通过增加放射的次数及照射的总剂量,提高对肿瘤的控制率。一般来说,分割放射治疗需照射2次/d,照射的剂量在1.2~1.5 Gy/次,中间需间隔6~8h,总的照射剂量为55~56Gy。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治疗的总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加速再增值,进而提升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放疗的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研究组放疗后1、3年的生存率为75.86%、44.83%,明显高于常规放射的对照组48.28%、20.69%,且研究组1、3年局部控制率82.76%、51.73%,明显高于对照组55.17%、24.14%,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超分割放射用于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解贵水.超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135-136.

篇(7)

肿瘤学论文4000字(一):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方法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参加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名,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教学,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组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参与感的比例均为93%,對照组的相应比例为80%。结论放射治疗实践课采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肿瘤学放射治疗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放射治疗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翻转课堂;CBL教学法;本科生;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9(c)-0124-03

放射治疗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学生除了学习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的基础,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侵袭特点、治疗转归深入了解,同时又涉及解剖学、影像学等交叉学科内容的运用[1]。放射治疗实践课是在学生结束对肿瘤学放射治疗理论课程学习后安排的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同学通过临床实践全面认识放射治疗的原理和实施流程,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放射治疗实践课时少,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同学在“看、听”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院在临床医学本科四年级学生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探索应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摸索科学合理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参加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名,共30名。经本人同意后,实验组为翻转课堂结合CBL组,对照组为LBL组。两组均由具有副高级职称且具有带教经验的临床医师带教,现场教学部分由放射治疗物理师和技术员协助教学。教学时间每周1次共2次,每次2h。

1.2教学方法

1.2.1教学准备教学开始前1周,实验组的带教老师将准备好的视频提交科室教学小组讨论,视频内容主要包括放射治疗的设备、原理和实施过程,科室教学小组对视频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时效性进行质控;选取临床典型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病例各1例),LBL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授课教案,并针对教案提出若干问题,问题主要围绕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放射治疗学的内容;实验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讨论提纲,提纲中重点部分是放射治疗的原则和适应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给出重要参考文献以便学生学习。授课前3d,带教教师将病例和授课教案或视频和讨论提纲分别发给两组学生熟悉了解,LBL组学生熟悉教案,准备问题答案,实验组学生学习视频,根据讨论提纲熟悉知识点,查阅资料准备讨论内容。

1.2.2教学安排(1)放疗中心现场教学:在第1课时,两组同学由带教老师带领,在放疗中心现场教学。由放疗中心物理师协助讲解放疗中心结构设计和放射治疗实施流程,由放疗中心技术员协助讲解演示放疗设备和体模等固定装置,此过程中带教老师结合现场情况带学生回顾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放射防护等。教学时间约30min。

(2)课堂教学:①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教师在结束现场教学后进行集体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两部分,第1次课的剩余时间,教师以PPT形式复习放射治疗理论知识,布置课后作业;第2次课讲解示教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病例各1个,重点讲解放射治疗的原则、放疗计划的设计、靶区和剂量处方以及计划评估要点,还包括对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②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现场教学结束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教师针对视频内容及现场教学中涉及的知识提出问题,将同学分为3组,引导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问题阐述,由教师进行点评。第2次课以病例讨论为主,带教教师回顾病例,提出问题,问题重点围绕放射治疗的原则、放射治疗的靶区和剂量,治疗效果的评估,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患者的随访,以便学生更好地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阐述对提纲中的问题及病例的看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和引导。最后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包括患者、放疗医生、放射物理师和技术员,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展示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以及各个角色的职责。教师对展示过程进行点评,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回顾。

1.3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在课后进行,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涵盖8个方面,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是”“否”或“不确定”,总结问卷结果反映学生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以文字形式写下对教学的感受和建议。

2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高达93%的实验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适合放射治疗实践课教学,对该教学模式感兴趣。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的学习参与感和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见表1)。有12名同学写下了自己对教学过程的感想,学生对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的主要意见是:现场教学时间短,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来源不充分,课前和教师沟通不足等。有同学对教学时间安排提出建议,目前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安排在肿瘤学课程全部结束后,建议将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和放射治疗理论课程之后,衔接更紧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照组采用LBL方法教学的同学认为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的学习参与感和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比例均为80%(12/15),低于实验组。

3讨论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像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放疗设备、质量控制等的进步,以精准治疗为特点的现代放疗技术迅速发展。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安排在放射治疗理论学习之后,旨在通过临床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现代放疗技术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2]。既往的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基本模式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课堂部分,带课教师以PPT的形式对放疗的原理、放疗设备和流程进行讲解,然后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参观放疗中心的设备,现场讲解放疗流程,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课程模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差、机会少,“走马观花”的状态让学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课程结束后对所见所学并无深刻印象。该研究旨在探寻有效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效果的教学模式,为优化带教方法提供依据。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视频的方法将传统教学中课堂授课的部分移到了课前,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学习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充分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3-5]。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让学生在课堂前对教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在课堂上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和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也可以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

翻转课堂的重点并不是教学内容的视频,而是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角色转换,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的讨论至关重要,怎样优化课堂内容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重点。CBL教学法选取典型的临床案例,以问题为索引,以相关知识点为支撑,改变师生角色,强调课堂讨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是目前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医学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6-8]。将CBL教学法运用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将放射治疗的优势与特点、治疗原则、不良反应与实际病例相结合,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放射治疗的理解,帮助学生拓展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

该研究中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充分利用了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特点,课前的学习和准备有效的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的现场教学中学生更加有的放矢,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去听去理解;CBL教学结合临床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是放射治療临床应用的典型病种,涵盖了外照射和内照射的内容,通过病例的讨论,同学可以对放射治疗的理论知识有更为生动具体的理解。还在教学中加入角色扮演的部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熟悉放疗过程的实施过程,对于放射治疗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医生、物理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分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学评估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习参与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放射治疗知识。

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但是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反映现场教学时人数多、时间短。在未来的教学中准备增加教学小组,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同时,集中和优化更多的教学资源,给同学提供更多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延长课前准备的时间,增加师生沟通的渠道;在与理论课的教学衔接上,与教学办公室协调,制订更合理的时间安排,力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肿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自身学科和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值得不断努力的方向。該研究将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教学,做了初步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摸索科学有效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肿瘤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MDT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肿瘤学的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多学科综合治疗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向。传统肿瘤学教学是以传授某一疾病为主的核心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尚未普及到肿瘤学教学中,培养高素质肿瘤学医学人才受限。本文拟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出发,主要阐述了MDT模式在肿瘤学的临床教学的具体方式及教学意义,通过MDT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观念和严密的临床思维,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诊治技能、临床科研能力和医学人文关怀。

关键词:肿瘤学;MDT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84-02

肿瘤学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肿瘤治疗由单一的外科治疗转变成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强调各学科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即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1]。传统的肿瘤学教学中肿瘤疾病治疗方式单一,导致临床治疗缺乏个体化和全面性。肿瘤学教学中MDT的實施,使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对肿瘤学的治疗方式系统化和层次化并提高专业能力。

一、什么是肿瘤MDT教学

肿瘤MDT教学模式是与临床医疗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由一名资深的肿瘤学专家主持,由来自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外科、心理科等不同临床科室的临床各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实施,多位肿瘤学研究生和低年资医生共同学习。首先是研究生汇报病例,参与者自由、平等讨论,各学科专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阐述不同的观点,从而给学生们的临床思维带来不同的启示,最后由支持者以中国最新的治疗指南为循证医学依据,确定合理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肿瘤学MDT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肿瘤的规范化诊治理念及严密的临床思维习惯,可以掌握临床肿瘤学规范化诊疗路径及精准的临床思维方式[2]。

二、肿瘤MDT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肿瘤MDT最大的好处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使肿瘤治疗实现规范化、个体化及综合性诊疗,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存质量,最终使患者获益。研究显示[3],学生可以从MDT教学模式中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新的临床科研思路。具体体现在:(1)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诊疗思维并提高专业技能;(2)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总的来说,MDT教学模式建立在讨论基础上,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助于发散学生的横向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4]。

三、肿瘤MDT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肿瘤诊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MDT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搜集病历资料,认真整理和分析病历资料,掌握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病历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定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5]。

2.定期开展病例讨论。选择典型病例后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缜密的临床分析思维。在肿瘤MDT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前告知学生所需要讨论的病历,学生提前获悉所要讨论的病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不仅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使新知识得到接受,同时学生能够畅所预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案集体的讨论和分析,并分析其利弊,使治疗方案更加规范。

3.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图画-实物、理论-病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肿瘤学科教学的发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病例教学、实验教学等,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形象地展现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肿瘤学的知识。肿瘤学MDT教学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输出表现出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4.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指导多学科综合治疗。现代医学模式不断提高了对肿瘤学的教学要求,传统的经验医学已经转变成循证医学[6]。然而循证医学的滞后性难以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前瞻性依据。通过应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组合新型治疗方式有效地提升临床疗效。肿瘤学的教学,应培养并提高学生使用循证医学的能力,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具体分析,认识和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不同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循证医学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5.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医学是一门极具实践性、逻辑性、客观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的生命的科学。但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我们对肿瘤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楚。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探索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肿瘤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刻苦地钻研和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攻克肿瘤。在肿瘤学MDT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肿瘤学专家交换不同的意见,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通过肿瘤MDT的教学模式,学生领悟了肿瘤治疗的客观性,也深刻地体会到肿瘤研究领域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他们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极大的兴趣探索肿瘤治疗。

6.培养学生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肿瘤医学教育重点阐述肿瘤相关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诊断与治疗,忽略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交流,缺少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学心理专家和医学社会工作者在肿瘤MDT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引导学生接触肿瘤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痛苦。目前恶性肿瘤是世界性难题,大部分恶性肿瘤是无法治愈的,我们需要积极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疾苦。肿瘤学MDT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肿瘤医学情怀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