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职业安全体系

职业安全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2 17:01: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安全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职业安全体系

篇(1)

[关键词]健康安全体系;安全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17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152-02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令人瞩目的快速增长,作为社会进步重要内容之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紧跟经济建设的步伐。职业健康安全事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根本利益,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如果得不到合理重视,导致长期积累,将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主席曾批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管理的理念逐步得到深化,实现了安全管理由经验管理到体系管理、法治管理的跨越。

1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其次,它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第三,它使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第四,它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第五,它使企业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讲,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安全素质,保障全民族的生存质量。从企业层面来讲,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减少事故与伤亡,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效应。从员工层面来讲,人是创造财富的第一要素,人的身心健康是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前提,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介绍

从1996年英国颁布了BS 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之后,期间经过数次修改,到2007年7月1日,OHSAS18001:2007标准,新标准考虑了与ISO9001:2000(质量)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以便企业将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整合一体,并突出“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规范职业健康安全未涉及其他的健康与安全领域,如员工身心健康计划、产品安全、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

OHSAS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OHSAS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包含的术语有:可接受的风险、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健康损害、职业健康安全(OH&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等。它的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尽管各国实施的体系版本不一,体系要素排列各异,但都充分体现了系统安全管理的思想。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由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管理评审组成。企业应依照此要求建立一套相适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依照此体系进行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并形成满足体系要求的文件。

3.1.1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确定和批准,并确保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它确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总方向和总原则,并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提供总体框架,方针制定要与企业的风险性质及规模相适应。

在制定一套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有关的法律与其他要求;企业过去与现在的OHS绩效;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持续改进的可能和需求;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参与等。一份优秀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相一致,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企业所面临的危险,体现出企业对待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承诺。

3.1.2 策 划

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对职业健康安全相关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确定控制措施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基础,目的是使企业对其所有重大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及其风险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评估。

为了确保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确定控制措施过程有效,企业要将该过程形成文件,并保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的更新,在新的开发或改造活动实施之前,将文件、资料和记录进行扩充,以涵盖这些活动。

3.1.3 实施和运行

为有效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企业首先必须明确其组织框架,对其作用、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规定,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其次,企业应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对评价培训或采取措施的效果的相关记录进行保存。第三,应建立有关沟通的程序,确保沟通渠道畅通,保障有效沟通,及时正确地回馈外部信息沟通、保证合理的信息传递。第四,形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作有关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文件,得到及时准确的文件指导。第五,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可能出现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定期对应急程序和措施进行模拟练习,并对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重新修订相关文件。

3.1.4 检 查

企业建立、实施程序之后,需要继续保持程序,以便定期对关键特性进行检测,落实目标和指标落实情况,从而达到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其次,为防止同类事故、事件和不符合的在发生,应分析发生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此外,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专业性记录要进行管理和保存。最后,企业每年都要制定确切的年度内审计划并实施,当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做重大调整、发生重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严重顾客的投诉事件时应随时开展内审。

3.1.5 管理评审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修改需求。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新的要求与方向,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健全的管理机构、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控制文件,它们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管理体系。企业的管理、执行和操作都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层次都应有自己的管理结构和程序控制文件,并规定各自的权限。建立适合本单位和谐发展的安全环保机制,是保证体系运作持续性的关键。

3.2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3.2.1 配置所需人力、物力资源

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初,除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外,要注意事先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人员持证上岗,使之具备管理体系所需相应工作能力。

3.2.2 做好前期策划工作

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前,要切实做好体系的策划工作,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要求和时间节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尽量考虑周全、周密,建立起可操作性强、具有行业特点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3.2.3 规定好管理者的职责与权限

最高管理者是影响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效果的关键,管理体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有自己的管理结构和程序控制文件,并对各自权限作出规定。

3.2.4 加强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的目的是实现方针目标,遵守法规要求,控制、降低风险。

3.2.5 及时检查纠正

在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应建立积极有效的机制,对体系绩效进行常规的监视与测量,形成文件并保存,确保体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总之,推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创建科学安全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形成自我监督、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机制,持续改进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主管;体系内审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17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8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推行的一种先进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它强调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灭各种事故和疾病隐患,是我国入世后安全生产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安全标准化相比,突出系统性、突出灵活性等特点则是各企业在体系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安全管理核心原则分析出发,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PDCA模式进行分析,结合企业体系实际运行中的问题,结合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有效的体系实施方法。

1 安全管理核心原则应是“避免安全隐患出现”

从我国现阶段来说,企业管理层一般重视安全隐患及时纠正,但如何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出现则是他们容易忽视的问题。避免发生安全隐患是从系统出发的角度全面控制各种安全隐患出现,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纠正则是根据该安全隐患的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然后纠正的过程。因此,从预防事故可靠性来说,我们实际工作要围绕“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出现”这一原则更为实际。

避免发生安全隐患,不仅仅是简单地纠正发现的安全隐患,而是系统出发,全盘考虑,一般来说包括三个重要方面;

教育方面:包括对员工、管理层有效的教育,教育的内容、时间、频率必须符合实际的需求,只有教育效果明显了,安全检查的效果才会明显、安全意识才能提高、安全事故才能有效预防。

安全检查: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检查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安全检查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也和各种安全报警装备监控、设备定期检验、职业危害设备设施、厂房三同时等有重要关系。

资源保证:安全管理必须有人来做,“谁来做?谁能做?谁如何做?”则是重要的资源保障过程,需要职责明确并能严格落实、安全人员和资金的有效投入。这一点是我国目前各企业实施的主要难点。

以上三点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安全管理真正有效的实施过程,具体包括成立安全组织、落实安全职责、成立安全考核小组、监督执行三同时、分析事故原因及改进、落实人员教育,消除人员不安全行为等。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三者关系是相关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安全教育使员工及单位负责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知识丰富、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促进了安全检查的范围、频次、深度等方面更有实际效果,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安全薄弱管理环节使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频次、深度更有针对性,而安全检查、安全教育都需要必要的资金、人力等投入,通过职责落实、安全隐患整改等办法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PDCA管理模式

PDCA(Plan、Do、Check、Acton)的具体步骤

包括:

策划:企业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什么?应该有哪些措施改进?这些措施如何实施?结果效果如何?即企业存在哪些问题,怎么改进,列个计划

出来。

实施:具体执行计划,执行措施,具体包括执行安全规定,教育培训、改进硬件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安全专用设备、补充完善有关安全负责人安全职责等。

检查:针对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实施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没有达到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具体包括安全日常检查、职业病检测、安全专用设备设施检查、人员考试等,通过检查发现安全行为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改进: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四个工作环节,从发现问题实施检查改进问题这个循环过程,每年持续改进则将企业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再检查的过程,促进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投入的有效结合,是企业科学的管理方法。

3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实施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通过大量的调查、实地访谈,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实际体系运行过程中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问题:(1)体系证书是为了上级要求及项目投标而设立,本身并没有真正发挥效果;(2)企业体系内审员一般身兼数职,体系工作只是为了应付而应付的一项额外工作;(3)体系内审员基本安全常识不具备,体系管理知识不具备;(4)安全体系主管负责人对体系一窍不通,从来没有学习,也很不认可体系的实际作用;(5)每年的体系监督审核工作中,体系外审员一般是针对企业的安全隐患提出一些问题建议;(6)体系重要的危险源辨识、运行控制、法律法规识别等工作就是改改日期,没有开展实际工作。

上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教育,从单位安全主管领导到员工教育的不够,不了解体系,因为不懂,所以不愿意下决心接受教育,因为不懂教育,所以不愿意接受体系,不认可体系,形成一个不良循环。

所有领导及员工都普遍重视安全标准化,告诉哪里不行,直接改就可以了,也就是只关心安全隐患是什么,只关心如何马上解决安全隐患,不关心如何避免安全隐患出现,更没有从系统、全面、持续改进等方面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的深层次问题的思想,这种思想造成以下现象:(1)企业安全检查总检查,总有问题,安全检查次数越多,安全问题就越多;(2)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其他地方又出现了类似的安全隐患;(3)一名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批评教育了,又出现其他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事件;(4)安全事务管理杂乱、责任人不清楚、安全隐患没有人去查。

4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实施方法

4.1 必须取得安全主管领导对体系的认同

体系主管领导不重视体系,则没有办法对体系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这是体系工作人员开展好体系工作的前提,而如何使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视体系,必须以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渐使领导认同。

方法一:选取一个典型的安全隐患问题,对问题的产生、过程、整改办法、实施过程、整改效果等环节展开分析,结合体系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环节,从根本上、深入地分析对问题的处理建议,并结合体系的语言,使主管负责人对体系的循环管理模式产生

认同。

方法二:挑选体系管理一个重要环节在企业的管理评审会上,展开工作的总结叙述,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对领导进行体系教育,如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评价过程,让领导意识到我所改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不足。

方法三:对体系管理职责进行考评,每年对各单位领导履行体系运行职责的情况向企业主管领导汇报,通过职责的检查和考核,促进单位领导对体系工作的认真履行。

4.2 对体系内审员进行教育

体系内审员是体系管理运行的核心力量,其方法、态度、知识决定体系管理的效果,体系内审员如果对体系循环不清楚、对体系条款不清楚、对安全知识不清楚则难以开展实质的体系工作。因此体系内审员的管理是体系有效实施的重点。

方法一:开展培训会议,让体系内审员充分了解体系的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典型例子进行讲解,通过考试促进对体系的管理模式深入理解。

方法二:体系知识及安全知识很多、范围很广泛,培训要以先枝干、后枝节、最后再树叶的模式进行,针对适用的内容逐步开展,对于开展的效果,要成立组织,落实人员分工,每人负责一个方面进行培训管理,包括培训内容识别、组织搜集学习素材、考察学习效果、实际应用检查几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何霖,李毅雄,叶庆辉.城轨运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6,(6).

篇(3)

>> 基于VPN技术的校园网络建设分析 基于VPN的校园网络建设 谈VPN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实现 基于VPN技术的多校区校园网络安全探讨 基于新型VPN 技术的高校校园网改造 基于VPN和PKI技术的校园网安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校园网络的数据整合方案设计 基于Wimax技术的无线校园网络设计 基于SSL VPN的数字校园网络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更安全的VPN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中VPN技术的应用探析 VPN技术在校园网络安全体系中的应用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中VPN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PKI的校园网VPN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VPN的多园区校园网互连 基于混合VPN技术的中学校园网建设模式 基于VPN技术的校园移动OA设计与实现 基于全局安全的高校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浅析校园网中VPN技术的应用 VP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si=4&pt=ylmf_ik.

[3] 高海龙,张国立.VPN技术及其发展[J]. 福建电脑,2008(2):1,24.

[4] 黄宏杰,陈朗钦.VPN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12):160-161.

[5] 王达.虚拟专用网(VPN)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60.

[6] 周碧英.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甘肃科技,2008,24(3):17-19.

篇(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信息安全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其重点在于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到专业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中。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的核心,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就需要校企双方来共同开发。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企业适合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服务、安全运维等领域。因此,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就需要围绕着这些岗位,由校企双方来共同开发。

一、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现状

传统的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中,虽然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是由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经过调研企业岗位之后得出的,但是由于是学院教师单方面来构建的课程体系。因此,在传统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会出现以下问题:(一)学科体系氛围较浓。由于传统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是由专业教师单方面完成的,在课程体系中难免会出现学科体系的影子。随着专业的持续开办,虽然专业带头人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轮修改,但是其中学科体系的氛围还是会比较浓。例如,在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会体现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很明显带有传统学科体系下注重抽象理论知识学习的身影,因此还是不太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二)课程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出岗位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新兴的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也会出现许多新知识、新技能。例如,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云计算方面的课程,并且加强了计算机网络设备调试等方面的课程。虽然,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拓展自身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这样的安排不但没有突出网络安全服务于网络安全运维等信息安全领域的岗位群技能需求,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课程时间,影响了网络安全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因此,这样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体现出专业特色与岗位需求,不能完全达到企业对口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

二、现代学徒制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信息安全领域的企业相关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让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更加突出专业岗位技能培养,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校企双方从分析岗位技能需求入手,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专业课程标准。(一)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与交流,明确了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网络与信息安全企业,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岗位,能够从事渗透测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工程集成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具备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标准、渗透测试技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与取证技术、网络安全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企业从事网络安全渗透测试、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等工作。在岗位的确定上,我们首先将企业的岗位群划分为:初始岗位群和发展岗位群。在初始岗位群中包含:专业技术岗位和销售管理岗位。具体的岗位划分如图1所示。确定了该专业的岗位群后,校企双方要针对岗位群确定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从八个岗位中,我们确定了30个典型工作任务,再分别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出相应的110条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根据对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我们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从而设计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突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特色,凸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课程体系结构共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学徒岗位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以及职业拓展过程,如图2。在课程体系结构中,公共基础课程由学院负责课程标准的制定及课程授课;职业技术课程涉及该专业的职业能力中的核心部分,因此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授课地点为校内,教学方式为教学做一体,由校企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为职业技术课程的延伸,对职业技术课程中涉及的职业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因此该课程授课地点为校内,教学方式为实践教学,由校企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学徒岗位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关键部分,授课地点为企业,教学方式为企业岗位实践,由校企双导师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职业拓展课程是学徒岗位课程的延伸,课程以各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工作岗位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为企业岗位实践,由校企双导师团队承担课程教学。(三)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确定好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之后,校企双方要共同制定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包含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要求及建议等六个部分。在基本信息中,要讲课程的名称、类型、学分等基本信息填写齐全;在课程定位中,主要讲课程与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并确定每门课程所包含的职业能力;在课程目标中,将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描述清楚;在课程内容和要求中,将课程内容、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及参考学时标识清楚,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在实施要求及建议中,对师资、考核、教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对具体教学过程也做了相关的建议。

三、总结

篇(5)

烟草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存在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建设实践上,总体存在目标不明确、法规遵守不到位、责任不清晰、深入不下去、安全设施无保障、改进不持续等等问题或差距。这些问题或差距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限制企业安全文化的良性发展,使企业安全文化意识建设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同时也不利于烟草行业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发展,保障安全发展的战略。

推行烟草行业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1推行烟草行业安全标准化的目的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实施的目的,是为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提供规范依据,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操作层面的技术支撑,保证安全基础管理、生产经营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作业人员行为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提升。

2现实意义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程、技术规范、企业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等,建立了适合行业自身特点的、能够满足行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保障行业自身安全生产的行业安全标准化规范。无论是在行政管理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上就是要通过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进行危险防范和危险源辨识,进行风险等级评价,实现风险等级管理,排查治理风险隐患和危险源,建立风险预防机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使生产作业各个环节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使人、物、法、环处于良好的生产运行状态,并得以持续改进,在行进中加强,加强中发展,于发展中逐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使企业员工始终如一地、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强化安全生产的事务当中,不安全的行为最终结合安全标准化的规范被所有人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并且被公开反对,最终形成“自律”的安全文化并创造出“我要安全”的组织。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愿景,通过逐步具体化的传播过程,逐步使忠于企业制度成为每个员工头脑中最基本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念。管理办法的制定,机制的形成并不难,难在自始至终、数年如一日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难在真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一般号召多,配套措施少”的问题。这些难题,必须通过规范管理来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实质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的实施,正是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安全基础建设的支撑平台,在基础管理规范中注重痕迹档案管理、在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中注重现场(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考评安全绩效的过程性管理,从而更深入地明确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即是烟草行业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也可弥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体系安全管理绩效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文化的改进措施。

2《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本身是烟草行业推荐性标准,又是烟草行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依据;并不取代国家、行业的其他标准,而是将其他标准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性规范,同时对国家、行业标准未覆盖的内容补充必要的操作性规范;是行业安全标准,企业在制定安全标准时对其规范要求加以引用或转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搭建了先进的、规范的、系统的安全健康的管理架构和平台,但并未也不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具体技术和管理规范、绩效评价等作出要求。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的操作性规范作为体系运行的具体要求,则可对体系运行提供支撑,实现体系绩效提升;同样,有了体系管理架构和平台的保证,《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操作性规范方可得到持续执行和改进。在实施《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同时促进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特性表现

系统性:遵循系统安全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理论、方法、技术、制度等的综合集成,运用过程PDCA控制方法,将安全策划、执行、检查、考核、评级、改进作为系统流程加以规范,体现了系统管理的原则。

技术性:突出技术标准的主体地位,在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烟草企业特点,系统地对烟草企业生产经营现场的主要设备、设施、工具、物资、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含职业危害)提出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要求;在考核评价分值分配上,向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倾斜。

模块化:《规范》分设了基础管理、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两大模块,其中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模块又分设了烟草企业通用、烟草工业企业、烟草商业企业三个子模块;不同的企业可根据其实际选择每个子模块中的相关要素,灵活地进行组合,从而更适应各层面、各类生产经营形态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检查及考评的需求。

篇(6)

关键词:民用爆破器材行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创造出愈来愈多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如何积极、有效地改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SH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模式。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劳工标准等问题愈来愈引起各国的关注。

OSHMS 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该体系依靠客观实际的准确信息,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安全分析;做出预测和安全评价;研究事故致因的初始事件,制定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实现 P(规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的良性循环,使之能全面有效地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不断的闭合良性循环中持续改进,快速发展。

在企业中推广实施,不仅可以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完善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破除国际贸易壁垒和改善我国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国际形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成为危险行业的新需求。为使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尽快引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在民用爆破器材行业的企业中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做以探讨。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原因

2.1 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多年来,重大恶性工伤事故频频发生与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作为社会进步重要内容之一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巨大冲击。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千百万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据粗略估算,近几年中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

2.2 适合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

在市场经济国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一般是按企业的规模把企业分为小型和大中型企业两类。对小企业通常是采用政府指导支持下的职业安全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区域性或行业性的网络化管理,委托网络体系中第三方中介组织,对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实行监督检查、提供检测检验、健康监护和安全卫生工程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而对大中型企业则实行政府政策指导和企业自主负责的宏观管理。OHSMS 则是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2.3 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应用

OHSMS的评估、审核和持续改进发现危险隐患和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采用人机工程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改革工艺、革新工具和改进劳动组织,不但可以使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减轻工人的负荷与疲劳,提高安全卫生性能,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投入和提高效率,这些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发展具有较长周期性的积极效应,对全社会也会产生激励与发展机制。

设想如果一个企业不注意安全生产,劳动条件很差,工伤事故不断出现,职业病频频发生,就会出现因事故而不得不停产减产、因死亡伤病而需要付出高额赔偿、因企业社会形象不佳影响产品销售等问题。

2.4 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开放、高效的管理体系,企业的每一部分工作都要纳入大的体系之中,这是现代生产集约化的需要,也是企业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OHS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也必须纳入企业管理的大系统中,这也是OHSMS应运而生的环境条件之一,建立OHSMS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大系统的完善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民用爆破器材的爆炸属性决定了它的生产、销售、储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民爆行业是一个有400多家民爆生产企业、1600多家流通企业的高风险行业。其点多、面广、分散,地处偏僻,管理难度大。在国家五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把民爆器材列为第一项,作为整治的重点,足以证明了安全管理工作在民爆行业的重要地位。

目前民爆行业的经营者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多数从业员工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缺少有效安全措施和所需资源等,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如下:

(l)重治标轻治本。对企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认识,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和“事后型”的基础上,这种管理模式,势必造成对待安全工作松松紧紧、抓抓停停的局面,无法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2)安全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很多事故的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关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在管理上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最终酿成惨祸。

(3)严重缺乏安全管理人才。

(4)企业对安全执法不严。从发生的各类事故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执法不严,对己查出的问题没有依法做出处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酿成了恶性事故。

4民爆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l)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需要,也是企业提高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需要,从而,促使民爆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质量、环保,安全)的完善;促使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它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防范安全风险。

(3)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和企业的员工,而且也包括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供方、合作者、社会、顾客以及所有的相关方。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建立自己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我国民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民爆企业对外贸易所必须。民爆企业建立和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它与建立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具有相同重要的意义,从安全方面来说具有更加现实和紧迫的意义。

随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我国其他行业的兴起,国内民爆企业这样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里,逐渐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将成为必然。为了促进在民爆企业中建立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安全管理模式,使民爆企业尽早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民爆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0)

[2]王起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76-79

篇(7)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 体系 实践

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T28001) ( 以下简称“体系”) 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管理。但是如何构建并保持其有效运行,才是行业内各单位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核心。由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掌握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正确合理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行业整体的安全规范管理水平。

1.体系的建立

建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实施、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第一步,为后续提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1企业决策层需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承诺和支持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企业决策层对改进其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中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做出承诺,高层承诺自始至终的承诺和支持具有决定性和推动性的作用。将会推动体系事半功倍的运行。

1.2体系规范及相关内容培训

(1)企业决策层培训。只有使决策层深刻理解体系规范的内涵和建立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明确决策层在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把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2)体系编写小组培训。由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对体系编写小组成员等进行基础培训。只有使体系编写小组全面理解了体系规范,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方法,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工作才能够得以正确策划和运行,编写的体系文件才能符合企业实际,便于操作。

(3)各级管理者培训。只有使班组长以上的各级管理人员了解或熟悉了体系规范及相关知识的基本内容,才能配合和主动参与企业的体系建立和运行工作。

(4)基层员工培训

综上,企业应运用多种形式(会议、培训、板报等)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造成贯标的声势。

1.3体系建立

在进行体系建立策划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确定体系建立、运行的范围

(2)结合企业具体情况

体系的复杂程度、文件化的范围和相应的资源应取决于本企业的规模、活动性质和实际能力,尤其是高风险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应考虑其实际情况。

(3)体系建立之前要先进行“初始状态评审”

(4)动态有序,注意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融合

2.体系的运行

2.1基本要求

第一,体系建立完成后,从之日起,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就应严格、认真地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执行。建立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力图通过企业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在落实职责分工和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对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进行程序及文件化的控制,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改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体系建立与运行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实施的程度和效果。

第二,切忌重视体系的建立、忽视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应避免:从企业领导的思想观念上,认为是出于开拓市场的压力,不这样做不行;把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只定位于(或通过各种手段)取得外审证书,满足市场竞投标的需要。不认真推动体系文件的学习、贯彻和执行,没有转变管理观念,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接轨。

2.2体系文件的分发和定位

体系文件是企业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具体准则,是按体系规范要求制定的,是对企业内部各个岗位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法规性文件。

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全面教育和培训

体系的运行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各个岗位的人员只有理解了程序化、系统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才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其管理活动。

企业层次的宣贯和培训:由培训主管部门组织、安全管理部门配合,要求企业领导、部室长、基层领导、安全员及班组长等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要分工负责,认真备课,有针对性。

2.4由制度体系到安全文化理念的提升

(1)企业最高管理层安全健康管理观念的转变

(2)安全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职能部门安全健康管理观念的转变

(3)基层领导和班组长安全健康管理观念的转变

(4)以人为本,通过体系的培训和运行,促进操作岗位人员安全健康管理观念的转变

(5)加强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力度

3.体系的保持

3.1严格监测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应定期严格监测,避免出现与体系规范要求不符合的情况。监测应全面、细致,涉及到管理活动、生产操作、工艺运行等方方面面。

3.2对不符合要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内部或外部),以判定体系在整体上是否得到正确运行。

3.4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定期组织管理评审

通过管理评审判定体系面对变化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是否充分、适用、有效;是否对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包括方针、目标、机构和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