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

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2 17:01: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

篇(1)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途径

1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压力不断增大农业资源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维护粮食安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粮食生产总量每年都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量,但是从农业生产总体来看,依然还保持一种总体平衡、结构紧缺的现状,具体来说就是农业粮食产量增幅跟不上刚性增幅,在国际领域来说,近些年来,作为主要的粮食生产以及销售大国,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不断严峻的资源环境保护压力。1.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过于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导致我国的农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过于地,农业生产经营效果总体很不乐观。从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状况来看,首先和农业生产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相应的技术支撑仍然比较薄弱,现阶段仍然是以粗放的经营方式为主,其次从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来看,国内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中,仍然坚持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再者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严重的污染了农业环境。1.3工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约束性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对于我国城乡矛盾的加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城乡争地争水矛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整体的耕地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国家农业生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再加上我国水土资源本来就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合理性,使得农业资源不匹配这个矛盾不断激化,与此同时,农业资源还面临着环境污染、自然破坏、质量下降以及耕地质量退化等方面的威胁,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2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途径

2.1把握农业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2.1.1必须立足现状,坚持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经营相协调的原则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的地位,着力于改善不同地区粮食生产中不计代价投入资源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坚持农业生产和资源保护相协调的道路,逐步提升农业土地产出效率、资源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益,住不得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双丰收。2.1.2坚持内源污染治理和外源污染防控相结合对于农业生产内外源污染的治理和防控,一方面要不断的强化对农业污水灌溉、垃圾以及重金属等内源污染的集中防控,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以及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帮助农村更好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另一方面尽量将农业生产中的内源污染解决在生产过程中。2.1.3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政府和社会的结合要坚持“破坏者治理、保护者受益”的原则,政府部门要强化自身的政策扶持,不断的提高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农业生产相关的科普宣传工作,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政府为主要引导,逐步构建社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以及个体农民之间的多元化参与的资源环境保护机制,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的相结合,不断创新市场运行机制,逐步的推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第三方治理的协调发展。2.2切实把握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2.2.1切实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首先必须将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加快相关分析测试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切实做好农产品土壤样品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为农业土地污染修复工作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持;其次要重点做好重金属农业污染土地的修复和治理工作,将现阶段全国范围内重点9个农业污染修复技术示范点作为重点治理对象,通过对各种修复治理技术的成效对比,加快探索一套适合不同污染类型的治理修复技术体系;再者在此基础上,加快探索农业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以重点区域为例,构建农产品产地环境相关质量数据库,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地实行分级管理,构建重金属污染防治应急管理措施,强化重点区域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能力,构建重金属污染监测防治网络,及时全面的掌控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发展动态。2.2.2推进农业面源综合防控常态化发展首先要重点强化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实施主要流域尺度污染监测,及时准确把握农业面源污染指数,及时《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公告》,逐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和常规化预警;其次要突出重点农业领域面源污染减排工作,这一方面要重点做好农业病虫害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生态拦截工作,提高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二与生产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2.2.3提高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效率首先要逐步的加快农业机械化还田力度,尤其要重视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的使用,有节奏发展农作物联合收割、储存运输机械化运作,建立农业秸秆田间处理体系;其次要加快推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技术的使用,例如发展以农业秸秆养畜为一体的农业循环生产,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在重点农业区域构建示范点,实施农业秸秆全量化使用,最大限度的解决农业秸秆焚烧污染问题;再者可以结合农业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在农村地区重点发展秸秆能源和原料加工技术,逐步推动秸秆炭化、秸秆沼气等分布式能源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农业秸秆相关系列产品,提高农业秸秆的综合使用效率。2.2.4做好农业物种资源保护工作首先必须做好重点农业区域和重点物种的保护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对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对于农业遗传资源富集区域、生态系统典型区域以及关键物种分布地区要开展重点保护;其次加快构建农业野生植物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积极引导相关科研团队开展重点区域的物种资源深度研究和保护工作,深度发掘可以支撑新品种选育的优质资源;再者要积极探索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以及合理使用机制,加快构建人工培植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

3结论

总的来说,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必须立足现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重视节约型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提升农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成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发展道路,逐步的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洪远,张灿强.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33~41.

[2]薛梦瑶.农业循环经济影响下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04):291~292,341.

篇(2)

【关键词】:农业资源;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基础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当前,国际粮食价格以较快速度上涨,无疑将加大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从农业资源利用的角度重新认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

(一)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

首先,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呈逐渐下降趋势。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亿亩,2006年底降为18.2亿亩,10年净减少1.3亿亩。同时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全国2 000多个县(市)中,目前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其次,耕地质量有逐步恶化趋势。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中低产田面积大。在现有的耕地中,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是7:3,优质耕地所占的比例很小。三是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尤其是表土的流失,使富含养分的土壤被大量冲走,造成土壤贫瘠。四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 33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五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已有40%耕地严重退化。

(二)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严重

一方面,水资源总体上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区更为突出。另一方面,水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据环保部门监测,全国七大体系中水质为五类与劣五类的有40%左右,并且不能用于农业灌溉。

(三)气候条件不稳定性增加

近百年来,世界的气温逐渐变暖,气候也变得无规律,农业作为对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重大。

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一)工业用粮食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用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长3%左右。受粮食加工业能力快速增长拉动影响,工业用粮快速增长。

(二)粮食进口数量较大

由于耕地资源短缺,我国适当进口一定数量的粮棉油来满足国内需求是有必要的。但这种进口应是补充性的。

(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影响

近几年,世界谷物生产年均增长幅度仅为0.4%,而消费年均增长率在1%左右,世界粮食库存持续减少,造成粮食出口国出口减少,供求紧张,价格上涨。随着石油日益紧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及科技的发展,为生物能源产业创造了前景。从世界发展趋势看,玉米利用已主要不是作为养殖业的饲料,而是工业生产原料,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三、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1.保证耕地资源的数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用地规模和标准,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和个人建设用地,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林地行为。对城市大量闲置、撂荒的开发区,应尽快恢复其农业功能。同时,国家可考虑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征收土地增值税,可起到抑制非农土地需求过度的作用。还要禁止城市盲目扩张,以有效保护现有耕地。

2.提高耕地资源的质量。合理引导农村集约用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生产行为。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重点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节约水资源。要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分利用率;加强井灌区的管理,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现有地表水灌区的技术改造与科学管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的优化分配;加强农业水源工程建设,发展引水调水工程等。

2.减少水污染。要合理施用和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生理治病虫害的方法。要严禁污水灌溉,强调科学用水,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净化能力来涵养水源,植树造林,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提高水体生态自净能力。目前的农户沼气工程、新农村建设中的改厕改圈、集约化饲养场和饲养小区的污水处理、配方施肥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三)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1.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随着可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减少,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科技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约20%将来自播种面积的增加,约80%来自单产的提高。所以,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上,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粮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确定主攻方向,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争取在几年内取得一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

2.改善农业和农田基础设施。主要是增加小型农田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开拓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途径

1.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行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禽畜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发展沼气外,要探索生物质能源、微生物能源、禽畜粪便最经济利用的新思路,进行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开发。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可治理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变废为宝,让废弃物作为资源发展循环农业。

2.延伸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链中实行清洁生产,使上游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游环节的资源,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领域。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

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参考文献:

[1]朱再清,张国忠.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篇(4)

关键词:区域农业规划;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629-05

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并且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要求,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了区域农业规划的编制、颁布和实施力度,这些规划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引导、调控、支撑和保护等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高效和持续发展[1]。

区域农业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农业发展所作的总体规划设计[2]。其主要内容是在研究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结构布局,明确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重要对策、重点项目[3],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农业发展的投资效益、环境影响、资源平衡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以确定所编制的农业规划的可行性[4]。

区域农业规划的范围通常以行政区划为界,如全国农业规划、省域农业规划、县域农业规划、镇域农业规划、村域农业规划等;如果需要,也可以针对某些有共性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如某流域农业规划、某开发区农业规划等[5]。区域农业规划中的资源平衡分析,主要是分析所规划的区域范围内与发展农业相关的资源条件——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饲草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6]是否能够满足规划期内农业发展目标的需求,以保障规划实施中的资源可行性。

1 资源平衡分析方法

区域农业规划中资源平衡分析需要利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镇村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以便切实掌握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的现状和未来变化情况。如果缺乏这些规划成果,应采用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权威资料和地方行政部门提供的权威数据以及必要的分析测算,全面掌握规划区域内农业资源的情况。

1.1 土地资源平衡分析

土地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检验规划区是否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来支撑规划期内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土地资源平衡分析,需要了解规划区内各种土地的利用现状,研究规划期末各种土地的变化情况,以便掌握规划范围内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用地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在编制农业规划中,通常将农业用地分成耕地、其他农业用地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土地平衡分析。

1.1.1 耕地资源平衡分析 编制规划期末耕地利用规划表,并根据规划期末的耕地面积计算出耕地复种指数,分析耕地的复种指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规划的耕地复种指数过高表明耕地利用过度,规划难以实施,过低则表明耕地利用不足,土地产出率难以保证。

耕地复种指数不仅与当地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有关,也受到种子肥料、作业方式、耕作制度等种植技术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耕地的复种指数虽然能够提高,但变化不大。因此,规划的耕地复种指数不宜与现状耕地复种指数相差过大。

规划期末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就是规划中确定的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之和。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即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占用者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7]。因此,一般规划期末的耕地总面积变化不会太大。

1.1.2 其他农业用地平衡分析 编制规划期末其他农业用地利用规划表,并根据规划期末的其他农业用地面积增减情况,分析其他农业用地增减面积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他农业用地增加过多,土地开垦难度大,规划实施困难,其他农业用地减少过多,农业增收有可能难以保证。

1.2 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核实规划区是否有足够的水资源来支撑规划期内农业用水的需要。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首先要测算出规划期末可供应给农业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同时测算出规划期末农业需要使用的水资源总量,然后对比两者大小就能够判断水资源供需是否平衡。在各种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例最大[8],当出现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时,一方面可考虑调整规划中的农业产业结构,减小生产规模,通过减少灌溉面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9];另一方面可考虑强化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措施,通过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溉定额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10]。

实际规划编制工作中,为简化计算并方便表达,水资源平衡分析测算一般都采用列表计算法。

1.3 饲草料资源平衡分析

进行饲草料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明确规划区内自产的饲草料供应量与规划区内养殖业发展的饲草料需要量之间的差距,并分析这种差距是否合理。虽然饲草料资源可以从规划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得到,但区域农业规划中还是应该注重种养结合,以降低养殖成本,推进高效发展[11]。

2.1.2 开发利用规划 根据孙家滩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期末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孙家滩耕地开发利用规划见表2。到2015年,孙家滩其他农业用地种植规划利用见表3。

2.2 水资源平衡分析

2.2.1 可供水量现状 孙家滩农业可供水量现状见表4,规划期末孙家滩地区不可能有新增的水资源。当前孙家滩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二是农业用水日趋紧张;三是农业用水效率偏低。孙家滩农业灌溉绝大多数采用的仍然是渠道引水+地面灌溉的传统方式,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不足,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提高孙家滩农业用水效率仍然有潜力可挖。

2.2.2 农业用水量测算结果 依据规划确定的农业产业规模,分别按照现状用水和高效用水两种方式测算规划期末农业灌溉用水量。

现状用水方式是指基本保持现有农田水利和农业灌溉方式不变时的用水量。现状用水方式下,规划期末孙家滩农业灌溉用水量测算结果见表5,现状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取0.53。高效用水方式是指强化农田水利并推广普及管灌、微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后的用水量。高效用水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规划期末孙家滩农业灌溉用水量测算结果见表6,规划期末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取0.68。规划期末孙家滩的农村居民生活和畜牧养殖用水量的测算结果见表7和表8。

2.2.3 平衡分析 根据当地水利专项规划,规划期末孙家滩地区农业供水不可能新增水量,只能基本保持现状供水量,因此规划期末孙家滩农业可供水总量就是表4中的现状总供水量。据此,农业用水的平衡分析见表9(表中其他用水量取灌溉、畜牧和生活三者用水之和的10%),可见,继续沿用现状农业用水方式,规划期末农业用水将严重短缺。要实现规划期末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必须强化农田水利并大力推广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才有可能保证孙家滩地区农业用水的供需平衡,确保规划实施中水资源的可行性。

2.3 饲草料资源平衡分析

2.3.1 饲草料自产量 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种植业发展规模,参照相关农作物的谷草比,估算出规划期末孙家滩各种饲草料的年自产量为:精饲料1 260 万kg、青干草6 000 万kg、青贮饲料21 000万kg、秸秆1 500万kg。

2.3.2 饲草料需求量 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参考相关畜禽的饲喂定额,估算出规划期末孙家滩发展畜牧养殖饲草料的年需求量为:精饲料29 900万kg、青干草16 000 万kg、青贮饲料43 000万kg、秸秆17 400万kg。

3 小结

当前,加强区域农业规划编制中的资源平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但国内对区域农业规划中农业资源的平衡分析方法缺乏针对性研究。为此,从规划角度分别探讨了区域农业规划中土地资源、水资源、饲草料资源等3种重要农业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以《宁夏吴忠市孙家滩农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15年)》为例给出了3种农业资源平衡分析的实例。文中所提出的农业资源平衡分析方法依据充分、简明实用、精度能够满足规划层面的要求。希望今后更多的同行关注和创新区域农业规划中的资源平衡分析方法,使我国区域农业规划更科学、更实际、更可行。

参考文献:

[1] 张宝文,杨 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2):1-6.

[2]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6):301-304.

[3] 周灿芳,曹 阳,余华荣,等.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36-139.

[4] 罗其友.区域农业基础理论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 27(5):11-15.

[5] 陆耀邦.县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60-62.

[6] 乔家君,许 萍,王宜晓.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4):71-74.

[7] 吴次芳. 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8] 刘增进,张钰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J].人民长江,2009,40(11):51-53

[9] 郭元裕. 农田水利学[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10] 何芳军,张建华,索 赟.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48-7550.

[11] 曲福田,刘书楷.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6):16-19.

[12] 康晓林,项学敏,周笑白,等.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J].江苏环境科技,2005,18(增刊1):67-69.

篇(5)

【关键词】衡南县;休闲农业;协调发展对策

近年来衡南县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通过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旅游+农业”组成完美结合,休闲农业正成为衡南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衡南县的农地流转的实践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大面积的农地“非农化”式的旅游农业发展直接威胁当地的粮食安全,而且这种资本下乡组建的以旅游休闲公司动不动就集中成千上万亩土地发展旅游,其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还有待验证。[1]因此通过对衡南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探析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衡南县旅游和农业协调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自然环境。

衡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具有气候温和、降水集中、夏秋多旱、暑热期长的气候物点。根据衡南气象站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平均气压1008.6hpa;年均平相对湿度80%,由于受冷暖气团相互交替影响,全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平衡,主要降雨量集中在3-8月,年平均降水量1337.4mm;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蒸发量1468.7mm;年平均风速2.0m/s,实测最大风速为25.0 m/s;年主导风向NE; 年主导风向频率19.4%。

(二)农业资源。

衡南是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大发展中,农业在整个衡南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0年末该县实有耕地面积65.76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12.24千公顷,水产品产量5.04万吨。完成人工造林7883亩,完成“三边”造林13664亩。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绿彤”茶叶、“绿贝”香菇、“鑫宝”白果、“健安”大米、古城西瓜、“喜雁”系列食品等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0个,合作组织成员2.56万户。接待游客43.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7万元。全县有二星级饭店1家(华城大酒店);四星级乡村旅游点6个;省级旅游旅馆4个;AAA级景区1个(岐山森林公园)。“十一五”期间,衡南县农业综合开发连续四年荣获全市第一,林权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将GPS技术应用于林改技术工作;粮食生产和土地流转两项工作被誉为“衡南经验”在全省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实施,农村消费有效激活,整合资金1.57亿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示范村村庄规划;乡村清洁工程扎实实施,村庄整治平稳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历史任务,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国、全党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带动关联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作用不可忽视。吴仪副总理强调全国在发展休闲农业进程中,要“以旅促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衡南县需充分有效利用和依附“三农”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行业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四)交通条件改善,特别是武广高铁的开通。

衡南县已形成由水陆空构成的大立体交通格局:京珠、衡枣、衡大、衡炎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车里程360多公里,衡邵、潭衡西、衡岳、衡桂4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在建里程200多公里。衡南县所在地衡阳市在原来京广线与湘桂线交汇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上又增加武广高速铁路、湘桂复线、衡茶吉铁路、怀邵衡铁路、安张衡铁路、3+5城市群城际轻轨铁路等6条铁路。再加上1条湘江航道通江达海,1个民用机场启动建设,衡南县的“高飞时代”指日可待,交通通达度的迅速提高为休闲农业扩大了客源市场。

二、衡南县旅游和农业协调发展的难点和问题

(一)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

衡南县大多数休闲农业项目没有彰显出乡土文艺、乡村特色饮食和民俗风情等具有特色乡土气味的文化品位,更没有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新设计,致使衡南县大多数休闲农业特色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休闲景点大多数是由各地农民自主承办,在开发休闲农业可以快速致富的思想的引导下,他们便急功近利的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更多的是模仿别人的模式进行开发,没有特色。

(二)产品类型雷同,缺乏创新。

在衡南县休闲产业的开发过程中,大多数经营者将休闲产业产品定为单一采摘为主或者是单纯的农业观光,甚少有经营者对其进行创新营销,导致产品多数雷同,对多数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满足不了游客深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各企业在休闲农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过分轻农业重休闲,没有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更有甚者过分牺牲休闲农业,致使农业资源过度浪费。因此,由于产品雷同和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不当,同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不少经营企业面临倒闭。

(三)经营不规范,缺乏科学管理。

经营休闲农业项目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为当地农民。企业经营者很少会对其做岗前培训,致使其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企业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少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大中专毕业生,使企业经营处于低水平运作。

(四)来自周边省市的竞争激烈。

周边省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且有的已经形成品牌,如在数量上长沙市有1000多家、株洲市180多家,衡南县仅80多家;在发展水平上,经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评定和认定的五星级休闲农庄(含乡村旅游的企业)长沙市19家、邵阳市8家、湘潭市6家、衡南县仅5家(岐山、工联村、勤丰村、青冲村、陆堡村),这与衡南县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和的客源市场条件极不相称。

三、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一)增强产业扶持和引导。

战略布局和长远规划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各政府部门,如衡南县旅游局和农业局、农业协会等应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长远和总体规划,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此外,发展休闲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就业途径和机会,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因此,各级衡南县政府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保证农民的权益,完善与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实时提供各种诸如培训、工资等保障措施。

(二)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

发展休闲农业,要从长计议、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由于各地环境不同、地理因素差异、产业特色有别,因此,在编制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时,要要根据当地区域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合理布局,以科学发展观和永续利用为原则,克服盲目追求高档和过度开发现象,更不能牺牲农业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应做到的有序发展、相对集中的规模开发[2]。

(三)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首先,休闲农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景观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升级造农产品,充分体现家乡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其次,为了把农产品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经营者应该在“特”上下功夫,可以利用当地的区域特征和独特的土特产或者引进周边地区没有的特色产品来作为自己项目的特色。资源基础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源泉,开发建设中便应充分开发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休闲农业资源,突出当地的鲜明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如依托衡南县三塘镇松山村,依托现有鱼塘、集中成片连接的水田以及湿润的环境,应该引进虾蟹等特色水产品,打造无公害水产休闲产业;以衡南岐山、江口鸟洲为中心,可以布局四季林景欣赏、森林氧吧、森林自然浴等山文化休闲产业;借助茶油产区,可以布局茶花观赏、油茶栽培农艺活动、高科技炼油工艺参观等油茶休闲产业;依托湘江及各座中小型水库,可以布局荷花观赏、小舟采莲、水上跳伞、龙舟掌习、网箱养鱼互动等亲水休闲。总之要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形成具有衡南特色的休闲农业经济圈。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和农业结合而成的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涉及三大产业的经营内容,并蕴含了农业、旅游、生态等各方面的知识,需要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来支撑休闲农业的发展[3]。因此,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发展休闲农业的重中之重。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休闲农业企业可与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各类人才,包括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复合人才,主要传授管理学、生态学、旅游学,休闲农业概论、市场营销学、森林经济学、经济学等专业学术内容。其次,为了增加休闲农业的特色,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可以让从业人员对衡南县的风俗民情、休闲农业景点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还可以为从业人员提供农艺知识、菜肴烹饪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尽可能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五)延长扩大休闲农业产业链,化解休闲农业供需矛盾突出问题。

以延长休闲农业产业链为导向,挖掘休闲农业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科学配置种、养、加、销比例,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观光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旅游项目。如体验种植生活在春季,收获劳动果实或购物旅游在秋季,森林疗养在夏季,狩猎在冬季。这样可以开拓季节、定位市场,扩大游客来源。农家乐和小型休闲农业企业要主动与附近的大型旅游场所加强联合,形成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的格局。

注释:

[1]赵晓,陈金保.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问题[N].华夏时报,2014.07.10

篇(6)

关键词: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目标导向: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促进该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屏障”地位的巩固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化、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下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能遵循传统的路径进行,需要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寻找一种更好更适应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新时期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

1.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经济是西部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西部农村地区产业增加值结构中,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为56.0%、33.2%、5.0%和3.1%,农业增加值占有较大优势。同时,从四大区域农村地区产值结构的比较看,农业不仅比例高,而且变化相对缓慢(见表1)。此外,西部地区农业分项产业产值结构与全国水平相比有一定差异(见表2),水果、坚果和中药材等西部有发展优势的产业产值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展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谷物和粮食作物产值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业的产业结构与自身资源优势并不吻合,没有体现出西部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

1.2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比较强烈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其引致产生的农业发展环境约束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自然因素所在。在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资源匹配错位等问题形成了西部农业发展环境的外在约束,且约束作用不断增强。一方面,区域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相对较差,如陕甘宁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秦巴山区与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且零碎贫瘠,石漠化威胁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2007年,西部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到全国的32.29%、32.99%、46.70%。其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涝灾和旱灾面积分别占到31.55%和36.51%,而同期除涝面积仅占到全国的4.99%,水库的容量和水库数量占到同期的23.86%和29.0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农业灾害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旱灾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分别高出4.5和5.5个百分点。此外,人们的农业耕作更多采用的是落后的掠夺式生产经营方式,其中西北绿洲传统耕作方式高达63.4%,既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进一步加剧农业立地条件恶化,又影响了农业产量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农民收入增加相对滞缓

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农民收入。目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因素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产量增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农产品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的事实使得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弱,不可能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原本就是西部农村薄弱环节的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更是不断趋缓。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都体现出这种趋缓的特点(见表3)。此外,通过收入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总收入结构,还是人均纯收入结构与人均现金收入结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虽然有不小的下降,但仍在收入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作为城乡居民收入重要来源的财产性收入比例一直较低(见表4)。

西部农民收入增加渠道不畅与相对滞缓以及收入结构过分依赖家庭经营收入的现状,迫切需要立足西部农村实际,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结合西部实际,在“一村一品”工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提供具有较大附加值的农产品作为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西部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农业发展的契机。

1.4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

市场上农产品销售困难现象愈加凸显与销售额不断攀升的并存事实表明:农产品供给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产品难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这一点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部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分散和产品相对单一化,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难以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如西部的小麦多为品质相对较差的软粒小麦,且其小麦专用粉的品种数量和比例都远低于东部和中部;水果方面耐储藏、适宜深加工的特殊品种较少,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分级分等、包装保鲜等方面重视不足;肉牛出栏率和产肉率、乳牛产奶量和乳质都比较低。换言之,西部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的不高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是近年来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发生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金融危机引发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恶化

金融危机对农业发展影响的路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外需萎缩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二是外需透过贸易、投资和服务等领域对国内经济增速的减幅作用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具体而言:第一,农产品的价格全面下行。农业部监测显示,2008年9月以来,多数的农产品价格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且随时间的推移,价格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如2009年2月稻谷、玉米的价格分别比2008年9月下降了5.1%和11.5%;猪肉的价格比2008年2月(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同期下降了21.1%。第二,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出口额与出口量均出现下降。2008年,蔬菜、水果、苹果汁出口额增速分别下降了10.8%、38.6%、7.4%。第三,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据农业部各省年末预报数汇总统计,2008年第4季度全国的乡镇企业月平均出货值比全年月平均数低了8.9%,全年出货值增速回落了7.46%。

2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

结合西部农业结构调整背景,新时期西部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应该是立足农业特色化、推进特色

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以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类为指导,从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区域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区域特色资源与特殊条件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进其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调整方向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2.1 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西部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与物种资源呈现多样化特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农业特色化正是立足西部实际,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战略调整特色化内涵的确立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1)特色农业是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立足于差异化的发展思路,特色农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增收,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2)特色化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西部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西部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特色农业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基于特色资源的特色农业,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注重农业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改善西部农业发展外在环境,实现农业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归宿。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依托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只有积极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才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西部农村来说,农业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调整目标主要是形成涵盖现代农业、现代草产业、现代林产业等的大农业。

3 构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实现的政策框架

3.1 树立现代农业产业观,拓展产业认识理念

从当前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看,现代农业产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现代农业资源观。认为农业资源不仅涵盖农业资源、农地资源及其依附于农地的其他资源,而且还涵盖了作为农业发展基础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从利用情况看,还应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2)现代农业环境观。认为农业环境是指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3)现代农业产业观。认为农业既包括传统划分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还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产业,应该以产业的加速融合来推进农业的发展壮大。(4)现代农业的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观。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制度为核心,以产业开发带动资源培育和利用,以资源培育、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使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对比发现,现代农业产业观点的丰富内涵与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转型的目标导向相互吻合,因此,在结构的转型中,首要任务就是立足现代农业的产业认识来发展特色农业,着重通过以下2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立足产业传统和人才储备,选取和提升传统特色农业;二是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挖掘和培育新型特色农业。

3.2 以抓带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的跨越发展

抓带跨越战略是指以“抓两头带中间”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从弱到强、粗到精、大到更大、高到更高、特到更特的重大跨越。一方面,跨越战略符合西部农业资源禀赋、本地市场需求、国际市场潜力与国内市场份额的的客观实际,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抓带是西部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方式与手段,也是西部农业改变“高端不高、低端太低和中间不精”发展现状,快速有效实现战略转型的依托路径。

具体实施路径如下:(1)产品层次抓带跨越。依托高端产品打造、低端产品升级和对中端产品的推拉带动实现西部农产品的跨越式升级发展。(2)市场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省内市场深挖和对国内市场扩展的推拉带动实现市场占有的跨越式升级发展。(3)空间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产业聚集区辐射、镇域特色农业开发和对区域农业升级的推拉带动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升,使得各农业资源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协调发展。(4)企业层次抓带跨越。依托企业集团组建、,J、型企业培育和对中型企业发展的推拉带动实现企业层次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组织形式发挥出更大的规模效应,为实现产业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5)资源层次抓带跨越。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发掘、文化资源开发和对其他农业资源利用的推拉带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效应,为实现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部门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核心部门和直接相关部门的建设以及对间接相关部门的推拉带动实现各部门合理分工支持农业资源的高效管理,使西部农业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为实现战略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确立西部农业的优先发展领域

3.3.1 西部节水旱作农业

西部旱作农业发展,在总体上要适应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以发展生态型产业和特色优质农、牧、果商品生产及其产业链延伸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种植业“二元结构三元化”,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第一,实现发展思路的四大转向。即发展思路转向旱作与节水相结合。建设内容转向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生产路线转向改造开发与适应开发相结合,发展目标转向生产能力提升与生态、经济利益提高相结合。第二,本世纪初西部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取向应该设置为提高旱作农业的硬技术和新技术含量。要以粮草轮作、农田集雨、保护性耕作、覆盖栽培、土壤水库充蓄增容和抗旱节水生化制剂等西部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构建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和农林牧结合为途径的3种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第三,立足区域实际,构建区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在以新疆为主体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要本着“增产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则,积极应用激光平地、管道输水以及微灌喷灌等局部灌溉技术,建立统一的节水管理、调度与监测技术;在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主体的半干旱地区,要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天然退化等区域性问题,立足自然降水的有效保持和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大力发展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潜力开发为中心的种植技术体系以及以覆盖技术和雨水集流补灌技术为重点的旱作节水技术,服务西部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3.2 青藏高原地域特色农业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生物资源别具特色,具有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的巨大潜力。其未来发展思路应该以高原畜牧业作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进行资源深加工并实施产业化经营。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积极发挥青藏高原的特殊“冷凉”气候资源优势,以蚕豆、油菜、青稞、中药材和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种植业为重点。形成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旧。第二,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藏系绵羊和绒山羊资源,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政策的重点选择,不断强化高寒地区毛、绒、肉加工工业的产业特色和出口创汇能力。第三,针对资源相对分散的格局,以“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为依托,建立农业产业链有效延伸的空间载体,实现分散资源的有效聚集,进而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特色农业产业链基地品牌的塑造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实现。

3.4 强化农业制度改革,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3.4.1 构建大多数农民工向真正意义上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输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国家层面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允许农民工以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放弃来获得进入城镇后长期、合法的社会保障费用;允许农民工在获得一定补偿并自愿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和城镇居民一样自由迁徙、落户;允许取得城镇户籍的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租住廉租房或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以及低保政策等方面享有一样的权利;允许过去医保所交费用向城市有效、自然转移,并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医保政策。

3.4.2 率先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推行“9+3”义务教育模式,提高农业主体对政策以及市场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国家可借鉴英国的“教育优先区”政策㈣和美国的“补偿教育”政策㈣,将西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作为“教育优先发展区”,率先实施“9+3”义务教育模式的试点工作。“9+3”义务教育模式是指将现在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再向后扩展3年,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仍然按照现有考试选拔的方式进行分流,能够进入高中的继续进入高中学习,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的直接转入不超过3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习阶段。2种情况的学杂费都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予以减免,但教育同样带有强制性,所有学龄阶段的孩子都必须完成学业。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07-2

所谓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也就是说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涉及范围广泛,并且会随着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1 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几点制约因素

1.1 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识淡薄

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投入大,获效时间长等特点,大部分的农民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愿意去开发新的农业资源,也不愿意使用新科技,只是一味的保持现状,也就是说那些能速见成效的措施是农民愿意接受的,而那些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措施却很难得到应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的意识不够到位。

1.2 农村科技实力不足

众所周知,科技是一种生产力,农业的发展当然也主要依靠于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说农业科技的实力越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就会越快。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完善,导致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不够强大,对于生态农业这一系统性的项目,连简单的照猫画虎去借鉴经验对农民来说都是十分困难,更不要谈什么成功了,所以说农村的科技实力不足,直接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1.3 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其具有见效周期长这一特点,往往会在资金方面出现短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财政支持,但是有一点要知道,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往往要同时支持很多的项目,不能做到资金的准确到位,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继续进行下去。资金缺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生态农业都将会遇到困难。

1.4 组织建设不足

在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过程中,组织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面前,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还有些组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独立的进行,不顾全大局,这样往往会造成某些项目的决策和支持力度跟不上进度,对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这种组织建设不足的现象很是凸显,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1.5 生态农业政策不够完善

各个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谓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说帮助项目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仍然需要完善,在有些方面由于这政府政策的不到位,使得农民对农业资源的认识不够,导致资源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还有就是在农产品的价格方面,有时候也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对政府而言,要严格发挥其政策措施,控制好农产品的价格,保障生态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1.6 农业推广人才匮乏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迈入了关键的历史时期,在新的时期要面临新的挑战,也就对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人才有了更高要求。生态建设不仅需要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三高人才,而且需要强有力的推广团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政府方面对此也是非常重视,但是生态农业仍然没有在全国得到有效推广,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人才匮乏,缺乏好的推广团队,也就缺乏了发展的基石,也就是说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其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2 加大我国生态农业推广的几点措施

2.1 提高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认识

农民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其实社会效益的低迷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都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只是农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要加大这一点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农民意识教育活动,通过思想教育使农民在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全面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动力,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营造好而适合的氛围,最终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设中去。

2.2 完善生态农业的保障体系

完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展政策,从而增加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对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推广组织奠定基础,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体系的完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2.3 加快农业新技术开发和利用

生态农业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在提倡农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的开发新技术和利用新科技是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研发新科技是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想更进一步的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一定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就是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也是推广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筹集资金,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势,重点培养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同时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所以说将两者有效结合,共同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2.5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果,因此对于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而言,可以有选择性的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并结合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强,刘刚,愈菊生,等.上海生态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0,(5).

[2] 孙浩然.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前沿,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