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食物链的重要性

食物链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2 17:01: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食物链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食物链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食物链 食物网 自动调节能力

资料分析:

(图片一)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图片二)腐烂的树干上长出许多真菌。学生分析了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随时提出一个问题:森林中的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什么?(生态系统——该题中既包括苔藓、藻类等自养生物,又包括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等动物,朽木、分解者及其环境又包含了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等,即它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对照图片,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下图。

可进一步结合农业生产中的例子如捕蛇、青蛙和麻雀等,来说明破坏食物链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保护每一个物种的重要性

教材安排了一个:“进一步探究”

1.学生昨天吃的食物有:馒头、白菜、豆腐、鸡蛋、烩面、冬瓜、炸酱面、卤面、水饺、豆浆、牛奶、肉片等。

2.例如,馒头—小麦,白菜—白菜,豆腐—大豆,鸡蛋—鸡,冬瓜—冬瓜,豆浆—大豆,牛奶—牛,肉片—猪。鸡吃虫、粮食等,牛吃草、粮食等,猪吃草、粮食等。

3.学生画的食物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是食物网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在学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破坏?为什么?学生经过讨论之后一定会得出结论: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要使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变好,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在本处还安排了一个资料分析,教师在此可组织学生讨论,当人类排放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让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教师也可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公里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石斑鱼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mg/kg,最高达50~60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的现象。这类事件更有说服力,更能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1)按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

(2)在一条食物链中,用“”表示被吃。如图所示的食物链可写成:栎树卷叶蛾幼虫山雀雀鹰。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其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物种类的改变。在生态系统中引进一种新的生物或某个主要成分的突然消失都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据估计,每消失一种植物,将引起20~30种依赖于这种植物生存的动物随之消失。

二是植被遭到破坏。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植被的破坏,必将引起其他生物的大量死亡。

三是环境破坏。由于人口增加,人类对资源利用也相对增加。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水土流失,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枯竭,污染物积累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

课堂上多留心学生,多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不是一心只想着教学内容的讲解,更多地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在教学中,可能会应对多种多样的课堂环境,所以应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的学习,自行合作分析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参考文献:

篇(2)

1. 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融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讲一段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诱导出本堂课的大体内容,然后通过录音、录像、电脑等多媒体的音像效果来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生物教学情境,设下教学疑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归纳。譬如:在讲细胞有丝分裂的时侯,首先我提出人和动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让学生共同来回答、小结—生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接着让学生观看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然后分别介绍各时期变化,让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归纳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并应用课件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对照课本图例时可以很快回忆出细胞有丝分裂动态变化,归纳出各时期的特点,为真正的应用做好铺垫。

2. 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也产生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而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也是一个新问题。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也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穿插网络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意识。

例如:在讲牛胃的时侯,我拿了一个实物的牛胃给学生介绍其各部分的结构及特点,而后通过对比牛胃的模型,应用仿真软件绘制牛胃各部分,通过动画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自己归纳牛胃各部分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观察来自网络技术的信息,了解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牛胃研究的新动态。在布置作业时出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习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达到增强学生思维意识的目的。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相当重要。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生物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篇(3)

关键词:整合;创新;学生主体性;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有限,对教材内容缺乏感性认识,有许多内容光凭老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不易理解。而信息技术则能够生动形象地演示自然现象与运动,运行各种交互型教学软件,具有开放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世界是奥秘无穷的,教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探求大自然。此时,学生可以对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问题进行思索,带着问题自己去查询科学知识,并借助各种网络资料付诸于探究,将自己置身于多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自主地汲取知识,从而丰富学习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对科学的热爱,扩展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网络教学构造了人性化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我们根据科学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设计了“我是一个建筑师”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同学们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提出“把学校的花园装饰得更漂亮要花多少钱?”这一研究课题,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以“建筑师”的身份为“花坛的修建”和“花坛绿化”两个项目进行设计,并对需要投入的费用做出预算。对小学生而言,这一任务富有挑战性。师生一起展开了热烈讨论,分解任务,明确了要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1)要知道花坛的修建面积和绿化面积有多大,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这些数据,怎么计算?

(2)选择哪种材料修建花坛,为什么?

(3)选择哪些花草种植在花园里,为什么?

(4)根据设计花坛修建和花坛绿化一共需要多少钱?

全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花坛修建测量数据登记表、花草价格调查表等表格分发给各小组。各组讨论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工作步骤,然后实施行动:到花坛实地丈量,并计算修建花坛面积和需绿化的面积;上网查找花坛修建所需材料(水泥、空心砖),了解不同单价水泥有什么区别;上网搜集适宜在花坛种植的各种花草的资料;依据性能、价格及管理难易等因素选择;计算出它们的总费用。最后,汇报本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获得的结论。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应体现不可替代性,使其物有所值,充分发挥其特点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具有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媒介集成一体,营造一个缤纷多彩的视听世界,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并且具有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正好为科学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调整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来解决原本科学教学中无法用其地媒体解决的问题, 使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在教《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上学生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或教学专题片,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实地考察的效果。首先呈现校园常见动植物画面: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演示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使学生知道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然后课件出示: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之后学生交流补充、概括、拓展。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对食物网和食物链的正确认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应体现辩证的观点 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篇(4)

关键词:复习课;有效教学;“活”

提到复习课,教师普遍采取的模式都是前半部分进行知识模块浏览,以求扎实地回忆、系统地梳理已学知识模块,后半部分则是相应习题的练习,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题,以求进一步深化已学知识,举一反三,将知识从“点”上升为“体系”,同时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和加强学生解题的能力,达到复习课的教学目的。

但此设想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并不领情。复习课一开始就平淡无奇、高密度地罗列知识点,很容易让学生在十分钟内便头脑发胀,根本无法达到复习效果。其实复习课并不一定要如此死板,假如能够大胆地改变传统模式,变“呆”为“活”,那么学生不光不会厌烦,反而会乐于听课,且积极参与,从而使得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课“生态系统的复习”的设计理念是:《生态系统》这一章的很多知识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回忆本章知识点时,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形式,将本章知识点分为三大块,每一块复习前抛出与本知识模块相对应的生活小常识或小问题,学生则会积极主动地为问题寻找答案,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回忆。然后加入相应习题,将知识点深化。进行完一个模块的复习后,学生情绪将有所懈怠,此时抛出第二个问题,进行第二模块的有效复习。紧接着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第三模块的复习,使整堂课一直保持积极有趣的氛围,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模块】

一、引入

教师提问:澳大利亚为何不远万里来我国引入蜣螂?

学生讨论回答:屎壳郎可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二、引出知识点

1.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重要性(作用)。

2.能量易流失,应提高对于能量的利用率。

三、复习“生态系统”

(一)做一做

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结构:(1)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放大。

(二)问一问

展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图示。

提问:1.一个生态系统要维持是否需要外界提供物质?(否)

2.那么能量呢?(需要)

3.能量如何进入生态系统?(生产者、光合作用)

4.能量又如何在生物群落内传递?(食物链、食物网)

5.分解者的必要性是什么?(分解动植物尸体、粪便,避免环境污染,能量浪费,防止生态系统崩溃)

回顾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分解者的作用:分解尸体、粪便,以便其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被其他生物利用,不造成能源浪费,且生态系统每一种成分都必不可少。

四、练习训练

典例一: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原核生物是( B )

A.衣藻 B.蓝细菌

C.乳酸菌 D.酵母菌

知识目的:(1)明确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分界;(2)明确生产者的分界。

典例二:下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的变化曲线图,Ⅰ和Ⅱ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

A.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B.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C.Ⅰ和Ⅱ既可是消费者也可是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与之前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相联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模块】

一、引入

教师提问:为何一山不容二虎?

学生讨论回答:能量传递会导致能量流失。

二、引出知识点

1.明确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向(4个方向)。

三、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全部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食物网。

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原因:各营养级大部分能量经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被利用,且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未被摄食,或摄食后未被同化,即随粪便排出)

四、复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典例一: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掌握相应知识:(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而①是被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量;(2)每一营养级都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传给分解者;(3)粪便不属于同化能量那一部分。

典例二: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请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它是由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所固定的,经逐级流动,传递到第 个营养级的能量最少。

(2)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x kJ/(km2·a),那么x的数值应是( )

A.x=9.5×109 B.x>9.5×109

C.x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答案:(1)太阳能 光合 四 (2)B

知识目的:(1)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方法,了解不同营养级之间所含能量的区别;(2)明确每一营养级同化能量和所含能量的区别。

【第三模块】

一、引入

请学生帮个忙:某农场主经营一养鸡场,希望提高鸡肉的产量,请帮忙出个主意吧!

学生讨论答案:多吃、少动;多合成、少消耗。即让净次级生产量大于0,使生物量迅速增加。

知识目的:(1)掌握相关定义;(2)明确生物量增加减少与净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二、复习

列举几个概念解释题目,例如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生物量等。让学生自己复习,看看是否对这些知识点都已经掌握。

典例: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虱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虱的减少;后期由于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虱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虱死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思维练习:池塘早期变化,经过自我调节后,最初变化被抑制或减弱,属于负反馈;后期时,引起污染,并加重,远离稳态必定是正反馈。

板书设计

一、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放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全部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食物网。

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原因。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四、生产量和生物量

1.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GP):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

2.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的呼吸(R)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就是净初级生产量(NP)。

3.次级生产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现成有机物而生产出来的有机物质。

4.生物量: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五、生态系统的稳态

1.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稳态。

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保持稳态,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一种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的特殊有形产品,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因此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从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危害其身体健康,因此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成为当今我们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政治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现行法律法规尚不足以确保食品安全达到统一标准,所以我们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必然选择就是对食品安全实施区域化管理。现我就食品安全的区域化管理谈一点微薄的见解。

一、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必然性

人类火的发明揭开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序幕,之后人们围绕食品安全管理一直不断的进行探讨和研究,直至步入20世纪,继欧共体1964年(64/433/EEC指令)制定了《关于鲜肉生产好销售的卫生管理》之后,1969年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又制定出台了《食品卫生通则》,从此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这时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依靠政府的推动,也就是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以技术手段实现食品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

食品质量管理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存在的差异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不同,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想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或实施区域认证制度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根本性

食品安全的风险不仅来自于食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更重要的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风险则来自于食品原料在种养殖环节造成的污染。而现行的食品安全源头管理理念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在特定条件下的运行机制,并没有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就要建立一种覆盖整个食物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而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开展的探索和尝试,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体系,构筑三道防线”。我们所谓的“一个体系”指的是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能够覆盖整个食物链各环节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具体模式为“政府主导,科学引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三道防线”指的是在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在区域内采取三项具体控制措施,一是对区域内的种养殖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加强食品原料的源头控制,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对区域内的食品加工企业实施巡回监督,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控制,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以及企业和区域实验室的检测把关,掌握食品安全风险的动态信息,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三道防线。

通过“一个体系”的建立和“三道防线”的构筑,消除食物链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把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因此可以说,食品安全的区域化管理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举。

三、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实践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仍占多数,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性,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现实促使我们努力探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本身就是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它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促进食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加强企业与农民合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推动农产品的优化,最大限度的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提升土地使用价值;

(二)对政府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的新突破,统一负责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组织、协调及管理工作;

(三)建立农业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机制,统一规划布局区域内检测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物资的配售机制,优化配置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加工率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应健全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实施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搞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新模式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我们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篇(6)

训练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考试的出现及“3+X”方案的实施,标志着课堂教学“多元化”将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体。这对教学改革深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多元化”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是以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工具合理运用教学经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合适的场所、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创新环境”,以促进其创新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动手操作,避免教师的过分“权威”,以致学生“迷信”教师,而使其缺乏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偶尔露出“破绽”,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设想的良好科学素质,为学生形成创新动机打下基础。

(二)为学生提供创新锻炼的相应物质条件。可以适度开放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准备相应仪器、仪表、材料、试剂、软件、图书等,使学生课余能充分发展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特长,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体验创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涩,从而磨炼创新意志。

(三)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也产生了很好地课堂效果。而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时代产物,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也是一个新名词。本人通过摸索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也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穿插网络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意识。例如:在讲牛胃时侯,我拿了一个实物的牛胃给学生介绍其各个部分的结构及特点,尔后通过对比牛胃的模型,让学生自已归纳牛胃各部分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观察来自网络技术的信息,了解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牛胃研究的新动态。在布置作业时出一些具有激发学生思维的习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达到增强学生思维意识的目的。

二、激发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意识

(一)利用授课、实验、科技活动、讲座、典型开导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需要大量创造型人才、而且创新能力是升学、成才、就业、致富等不可缺少的基础,使学生因实际需要产生创新意识。

(二)充分发掘教材,介绍具有创新意识的生物学家及其创新事例。如讲多倍体育种时,介绍我国农科院的鲍文奎创造出的自然界新作物“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时介绍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温特实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三)教师可以通过自行设计图表、对教材提出异议、对实验提出大胆改进,增加设计实验、展示自制教具等自身在教学中的创新实例,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选用马齿觅与洋葱的对比,增加50%蔗糖溶液再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为学生揭开“创造”的神秘面纱,使他们意识到创新并不难。

三、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相当重要。让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培养的主要目标。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生物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一)媒体与文字搭配,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也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这样势必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各科的参与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计算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各科的重要性。虽然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和教学密度普遍都比传统课要大,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训练不足,但是配以简要文字解说、动静协调、音像同步,便可化难为易,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参与性

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人人参与,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生态系统”教学中食物链的讲解,我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打出一幅食物链图,并配以音乐,然后让学生点击图中的某一种动物,观察食物链图中各个部分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理解营养级各级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总结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所处地位及作用。

(三)应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虽然比较直观,但是信息来源比较狭窄,这不利于学生对某一个现象加以深入的分析和揣磨。通过运用网络技术教学互动效果,一方面督促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更多信息,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自已撰写小论文奠定了基础,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掌握网络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信息时代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也越来越严格——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计算机在生物中的应用和作用也是刻不容缓的,让学生真正了解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例如:在讲牛的“瘤胃”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实物,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瘤胃内壁的结构特点与消化的关系,尔后让学生自已动手制作瘤胃的模型。课后布置学生查阅网上这一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归纳瘤胃内壁有何作用。在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目标前提下,要培养综合素质的学生,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古人曾说过“做贤人宜,做圣人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物课内容,联系实际,教学生做人的真理。例如:在讲“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区别的时侯,让学生类比归纳两者获知人在高等动物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使学生领悟“做事容易,做人更难”的道理。其次,把老教师的一些经验融合到现代教学中补缺现代教学的弊端,使教学更完整更完美。

四、总结创新经验,巩固创新成果

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外部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得不到认可或修改的建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能被强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失去创新的兴趣,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地总结创新经验,巩固创新成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正确可行的创新设想应立即肯定、当众表扬,使学生有认同感;进一步加强其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失败后,教师应及时帮助其总结失败原因,并引导其重新创新得到正确结论,避免其受到挫折而丧失进一步创新的信心。如在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点时,教师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提出让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兴致很高,最后集思广益,编制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点的记忆口决:“分裂间期:复制合成做准备;分裂前期:膜(核膜)仁(核仁)消失显二体(染色体、纺锤体);分裂中间:赤道板上排整齐(着丝点);分裂后期:均拉等分(染色体)向两极;分裂末期:膜仁重建失二体。”由于是学生自己创造性地总结出来的,印象特别深刻,较好地掌握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点的知识。

篇(7)

所谓立体农业,主要指在特定的土地或者水域范围内,通过生物和时空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能量、物质等循环使用,整合多元化资源,由若干生物共同构成立体植物、立体养殖等产业结合,实现高效化、低能耗、高质量的集约型农业发展,进而提升物质转化效率,增强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我国传统间种、复种、套种等形式的不断创新发展,立体农业模式应运而生,当前我国已着手采用上千种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成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工程项目。

一、立体农业结构特征

1.物种与食物链

物种作为形成立体模式的基础,在实行立体农业种植技术过程中,物种既包括第一生产中的绿色植物,也包括次级物质再生产的肉食性动物及草食性动物等,可完成物质的分解与转化过程。食物链的构成主要结合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循环利用、转化等规律,通过对食物链的改造、优化,提升营养供给,实现区域内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

2.时间与空间

在立体农业种植中,时间结构主要指结合季节规律、物种生长和发育周期等,进行环境因素的优化调整,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物种的时间顺序安排,以此实现高效作业目标,增强物种容量,实现种植、养殖等多层次的循环利用。在立体空间结构模式中,强调了各个物种的地上与地下分布、陆地与水中分布等。立体农业结构密度,则强调个体与群里之间的距离。

二、立体农业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以某缓丘陵区为例,农作物大多位于坡耕地中。我国大多数地区降雨集中在5~10月,该期间降雨量约600mm,是全年降雨量的越70%以上。同时该时间是农作物生长、成熟的重要时期,如果采取传统的坡耕地种植方式,不仅产量相对低下,且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其一,由于大多农作物的覆盖率比较低,吸水性能弱化,可能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其二,以大多农户的作业习惯来看,主要采取单茬种植,通风透气性能不佳,不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吸收,造成农作物良莠不齐,品质不好,产量不高;其三,考虑到耕种地区的气候与土壤状况,结合水土保持耕种原则,如果采取横坡耕作形式,可能造成防汛期间的排水不畅通,农作物受涝严重,不利于产量的提升;因此农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常采取顺坡耕种形式,增大水土流失可能性,造成防汛期间大量养分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由于采取坡耕地种植方式,可能造成农作物产量低下,引发水土流失问题等,结合农业生产作业实践经验,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提出采取立体农业种植技术,既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加大复种指数,也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必要性与合理性。

三、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运用

1.优化立体农业种植技术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作业要求,同时避免由于不当耕作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在进行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农业种植技术与土地保护措施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横坡耕种模式,推行立体农业种植,实现农作物的高矮间作。具体种植方法为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的间作。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或者种植习惯选择主要作物品种,并呈“带状”按照作物种植的季节进行排序。例如,10月份种植小麦,以带状为主,每间隔约2m距离留有一块空地;翌年2月种植马铃薯;小麦4月份成熟之后即可收割,再种植玉米;马铃薯6月份成熟之后,再种植晚秋作物。注意预留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规格均为2m,以便于透气通风,更好地接收光合作用。

通过实行立体化的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作物的高矮排列,既符合作物生长需要的阳光,也能保持透气通风,极大增强耕地的复种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另外,由于采取高矮间作方式,可减少由于降水而对地面产生的侵蚀作用,有力避免水土流失问题。

2.加大资金成本投入力度

立体农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发展模式,着重于开发空间,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强调高投入、高产出。另外,立体农业除了立体种植或立体养殖模式以外,还应逐渐拓展到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工程、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这就需要加大资金成本投入力度,全面支持立体农业发展。

3.支持农业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支持立体农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例如,实行多熟制的立体农业,就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种植技术。另外,立体农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群体生态学等技术手段支持,实现群体之间的优化配置,科学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才能确保不同生物种类在同一空间内的共存,并形成若干层次,实现农业生物的立体化空间分布。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农业科技,才能真正为发展立体农业种植提供技术保障。通过科技的进步,可促使农户增强对立体农业发展的意识,自觉改善立体环境,增强农作物或其他生物的生命力,实现小流域治理目标。

4.做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全面发展立体农业,发挥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由于立体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广大农民提高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推广。因此,应做好农民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由农业科技人员推行技术承包模式,加强技术服务力度,在农村地区全面普及立体种植技术,宣扬先进成果,促进立体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