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1 15:48: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当前,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借助特定具备启发性与代表性的案例情境中,教师充当知识引导者与组织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展开深层次多角度的学习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激l学生学习兴趣

真实形象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守旧,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苦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学习历史知识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通过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教材中实际案例设定为探究主体对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案例,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自主探究将会不断树立学习信心,积累学习经验技巧,进而有效构建知识体系[1]。

(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高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涉及语文、数学、美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学习内容较为繁杂繁琐又存在较强规律性。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选取具备代表性的案例,以具体的历史案例作为论据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概括,进而有效获取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通过有效的案例对比,帮助学生有效形成历史思维,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言的教学形式更具时效性与实用价值[2]。

(三)有利于全面形成历史学习素养

在大力落实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内容。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关注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则是当前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借助一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处于两难的学习处境,教师此时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自我教学的作用,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实际解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保证案例贴合课程教学要求

在当前阶段,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选取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个教学误区:单一从学习兴趣这一视角出发挑选设计教学案例,严重忽视了课程教学发展需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需要在教学初期,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标准,构建符合学习需求及课程发展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案例,使案例真正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课时,由于古代手工业品保留的实物以及相关文字和影视材料较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案例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感性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如: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歌,并从中感受当时种桑养蚕的普遍性――“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这是一首情歌,女主人公一见她倾心的男子非常开心,但又不好意思表白爱慕,只好每天思念。《诗经・隰桑》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当时种桑养蚕已经非常普遍[3]。借助案例分析,有效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案例隐含条件的整理与再现,创设简易可感知的情境,结合教学启发与激励,不断加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二)案例的设计侧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这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久远史实内容的教学,由于当时经济发展背景及社会群众价值观不同,学生在学习此类史实内容时比较困难,很难把握学习重点,所以教师更要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4]。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时,罗马法系是古代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法系,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生后面学习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铺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本节课程知识转变成为一场现实的法庭审判:“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婆婆焦母对兰芝百般刁难,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兰芝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请问在古罗马时代,如果你是法官,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会经常出现吗?为什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学生自己担任法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讨论后得出:“不会。罗马法的内容之一: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得到保证。罗马的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更高,因为罗马法制约或消除夫权,而中国古代妇女要遵从‘三从四德’。”借助案例分析,有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内容,并为下面归纳、思考罗马法的作用奠定基础[5]。

(三)深入挖掘教学时机,运用现实案例导入课堂教学

从现有调查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否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案例导入是否有效。只有充分利用具备启发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案例,才是最佳的历史案例教学活动,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利用案例导入课堂教学时,需要侧重寻找最佳的教学时机,并有意识地制造学习矛盾,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侧重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时,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有意将美国当时总统三权分立的现状作为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当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后放映幻灯片,展示当今美国史学界和政治界对1787年宪法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教材中学思之窗进行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1787年宪法展开评价。通过模拟情景,使情景再现,让同学们自己探讨、交流,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材料的阅读和思考,探究学习,自我开拓思路整理一个知识结构的框架。学生在此类学习情境下,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加深学习印象的基础上,有效构建相关历史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自我学习潜能。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利用教学方法前,精心设计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案例展开分析研究,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我对其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我教学引导的功能,利用现实案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曾伊钦.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胡忠艳.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

篇(2)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根据2010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目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摸索、探讨新的教学途径。

选题角度和范围:⑴理论探讨: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⑵目的思考:人文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⑶环境与课程:历史知识的选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堂延伸讨论有效历史教学;围绕师生角色、交互关系探求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例反思讨论有效历史教学;⑷站在学生的角度:追问有效历史教学的根本⑸有效历史教学:和谐个性与社会性的视野;公民素养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知识资源、教材内容与有效历史教学;必修课、选修课的关系与有效历史教学;活动、过程、方法与有效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有效历史教学;教师教育、教师胜任力与有效历史教学;评价机制、考试改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一主题也可自拟题目。)方式:个人申报、评委评审。

对象:全市高中历史教师。

时间:10月上旬。

地点:。

4、城区高中基础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大比武

目的:发挥城区高中集中的地域优势,加强城区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和推动城区高中历史学科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方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

对象:以基础年级教师为主。

时间:11月上旬。

地点:

5、高中视导活动

目的:共同分析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针对各校历史学科实际和历史教师共同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措施。

方式:听课、座谈、召开教研会。

时间:11月。

6、高中历史“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目的:发挥学科历史学术权威的引领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高全市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

篇(3)

关键词:历史;美术;跨学科;美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第八条提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提倡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强调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科书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还是人民版教材,都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挖掘和采集。作为美术教师,笔者在此谈谈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希望有助于历史教师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历史教学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像资料。据统计,大象版历史教材中图像资料最多,约880种;其次是岳麓版,达520余种;图片最少的人民版教材中也近450种。显然,历史教材中的图像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图像资料包括文物、古迹的图片以及大量的美术图片。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还是反映美术史的图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记载了历史,直观地再现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历史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图像资料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印证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因此,历史教师正确地阐释和解读美术图片类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插图等教学资源,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的大量战时美术作品。苏联美术家在卫国战争中,为配合苏联抗战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战时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真实、直观地再现了苏联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总之,图片类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美术图片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质,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历史学科内容与美术学科内容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历史学科中涉及美术的内容注重历史环境、时代背景对美术的影响。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重在把两门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融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通过两门学科间内容的延伸、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下的教学案例正是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而进行的教学尝试。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一:江苏省大港中学的束鹏芳老师,在给高二学生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时,依据高中历史课标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艺的代表性成就、“认识”或“理解”其时代性,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文艺史分成文学、音乐和绘画三个板块,聚焦“浪漫情怀”的主题,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和理解浪漫主义。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3:欣赏名作,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教师出示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和《梅杜萨之筏》,请学生观察后描述对画面的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得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出浪漫主义绘画的宣言,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5:提问“19世纪上半期的这些文艺作品显露出什么特点”。幻灯片对比展示:19世纪中期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淳朴亲切、色彩沉静,像照片般写实与真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自由引导人民》通过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展现出激越的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渴望。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束鹏芳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渗透着理解和揭示美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通过比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幅代表作,提出对浪漫主义文艺的理解需要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人性诉求、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这堂课在历史教学的文化情境中既欣赏了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二:在北京版历史教科书《文艺复兴》一课中,师生可以根据文艺复兴的时代特性研究“文艺复兴三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的郝志红老师在给初二学生讲授《文艺复兴》时,先按照时间顺序欣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像,14至16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让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圣母像,发现美术表现的变化,接着提问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哪个时期的作品最能体现人的生命活力。在互动式教学之后,教师提出在14至16世纪,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得以再生,引出“文艺复兴”的概念,并提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的创新,提出创造性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印象派的创作方法,还是我国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发展,都印证了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对美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以上两位教师的历史教学,用历史学科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诞生的来龙去脉和美术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用美术与历史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历史教师美术素养与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从课标中可以解读到的是历史教学需要创设艺术的氛围与情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然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文字部分的讲授,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加之教材中涉及美术作品的教学图片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受到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美术素养,教学方法单一,仅限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难以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美术的辉煌》一课,内容涉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主要的艺术流派。教科书较为简略地介绍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及其特点,列举了大卫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等几幅美术作品,而对于作品艺术手法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笔者建议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紧扣历史课标和教科书,搜集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插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教学。同时,对于美术史中的各个历史时期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教师需要从画家的生平、创作风格、艺术语言的运用、时代审美观念等方面适度讲解,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生动有趣。

篇(4)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历史教师 角色越位 缺位

角色作为一个戏剧用语,原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情节而扮演的某一特定的人物,后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中,泛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当一个人行使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社会职责,履行相应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模式时,便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师者角色最简洁的概括,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老师不停地灌输知识,学生就不停地接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很少去思考,很少去质疑:老师说得对不对?我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对教师方面,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就要求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必须发生变化。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单向接受,老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当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角色并没有变,转而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研究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中学历史教师积极面对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扮演好应有的角色,高度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者、合作者、探索者、体验者、教学目的终结者等角色体验,是历史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理念虽然已被教育人士基本认同,并努力践行,但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越位与学生应有地位的缺失依然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案例片段浅析历史学科新课程实践中师生角色越位与缺位的现象与客观原因。

一、案例展现

教学案例片段:“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 第14课)

第一目:“开眼看世界”

教学程序:(1)分析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教师用谈话法,让学生了解向西方学习的背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前的历史资料,提问的背景),用表格对比当时清朝与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分析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教师用课件、音(视)频及生动的语言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林则徐:禁烟运动的领导者(播放片断);研究西方的先行者及《四洲志》、《各国律例》;“师夷长技”的第一人,仿制坚船利炮等实例;并介绍魏源及《》的主要内容(对该书主要内容以“史料”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问:①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什么“长技”?(军事技术)②林则徐、魏源提倡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3)开眼看世界的影响。讲解此子目时,以问题形式出现,由学生看书归纳。(答案在本目最后一段即有,学生稍加看书即可归纳)

(4)教师总结,进入下一目。

二、案例分析

本案中,教师用多种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有文字“史料”,有课件,有音频、视频资料;教学方式多样,既有教师优美的语言、动情的叙述,也让学生阅读,回答老师提问。教师力图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用谈话法分析东西方的差距,烘托落后挨打的史实,以分析师夷的“必要性”,还以《》的视频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应该说,教师教这一目,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方式多样,语言丰富多彩,教材研究透彻,注意归纳历史事件的本质区别与影响,也尽力以问题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力图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本课学习中来。但从课堂教学中师生应有的行为模式及历史教学最终目标看,不难发现此教学案例中存在教师越位与学生应有角色的缺失现象。

三、师生角色越位与缺位的表现

1.教学程序上――教师按既定脚本导演,学生按分配角色表演。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本,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该案例中,教师沿着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巧妙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愿望,忽略学生自己钻研、探究、感悟的过程。教师的教没有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主导没有因学生的学而动、因情景而动。教学程序依然遵循的是复习旧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前的历史资料,提问的背景)――导入新课――按课本循序学习新课――教师小结转入下一目。

2.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学双边活动为单向行驶,以教代学。

在此案例中,教师极力用丰富的资料、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的历史史实呈现给学生,力图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爱国忧民、善于学习的民族英雄形象。我们应该承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有较强的表演力,但只注重教给学生现成的资料、史实及历史性的结论,学生未能“学”到如何查找资料,未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资料,在史料阅读、分析、欣赏中获得体验,学会思考,并就诸如“为什么林则徐会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这给教师以启发,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所获,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3.教学手段上――呈现方式多而杂,学生被牵着鼻子、赶着走。

此案例中,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及方法,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谈话法,对国际国内背景的提问与思考,也有语言的渲染与精彩的表述。在教学中,老师能用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师夷长技”的特点、内容、目的,使学生知道此时中国的先进人士学习西方仅限于“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学习的目的是“制夷”,从而达到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这一根本目的。但采用这种呈现方式,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录,就采用五种方式呈现,时间和空间被老师严格地安排占用,学生自主发展的思维时间和自我发展空间缺失,学生被老师“赶着走”。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两种结果:教师抱怨,备课太累,学生学习欠主动;学生会认为,历史学习就是听听、写写、抄抄、讲讲,教师让干啥就干啥。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内容信息上――教师是辛苦的“搬运工”,学生成为机械的“存储器”。

从教材应用与教学的内容上看,教师虽然给学生丰富的资料、多彩的内容,形声兼备,但对这些资料教师未能有效地加以“研究”与“整合”。《》和《》等相关资料,学生在预习时,完全可以从各个渠道搜集与阅览,而教师课前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及课堂的展示,只是承担了“搬运工”与“传输带”的角色,而学生则成为“容器”与“存储器”。

四、师生越位与缺位的客观原因及思考

历史教学中出现师生越位与缺位的客观原因是多元的。从教师方面看:主要是教师不敢放手,既担心学生不能选好史料,又担心学生忙于应付考试没时间研究史料;既担心教学课时不够,又担心教学要点讲不到位;既不愿照本宣科,以免课堂死气沉沉,又担心中考高考的评比评价。从学生方面看:从小事无巨细,由家长包办代替、安排一切,没有自己做主的意识;小学什么、如何学,没有选择余地,习惯了服从;从小学、初中、高中择校与升学的影响系数中,历史学科处于从属地位,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等观念业已形成。从教材内容编排看:高中新教材专题性的学习确实有利于学生用世界的眼光观察分析历史,但专题式的编排教科书,需要学生有一定基础的通史知识支撑,而这一点恰恰是绝大多数中学生欠缺的。从社会大环境看,谁都知道历史素养关系到民族素养,可是将历史研习与升学、就业、经济指标放在一起选择,该优先发展哪一个时,绝大数学生、家长选择的结果无需多言。

虽然造成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师生角色缺位与越位的客观因素很多,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执行者,而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霍宜尔(E.Hoyle,1969)在《教师角色》(Thee role of the teacher)一书中说明教师专业社会化的内涵,最重要的是将期望教师应有的行为风度及专业价值内化于其人格当中[4]。他指出教师应扮演“教学的事业角色”,是科学的专家,懂得教育方法及具有事业态度;并应扮演“领导角色”,以合宜的领导方法及领导能力,促使教学的成功。课改进行到现在,要深入下去,广大一线教师更应该首先研究并解开自己心中的“困惑”,以教育的超前眼光、应有的行为风度、合宜的组织方法和学生一道走出学习和心灵的困境,获得学习体验的乐趣、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历史(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8.

篇(5)

关键词:史观教学;多元史观;高一历史;历史教学

2008年我省加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大潮,我校教师经过5年的课改理论学习,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改变。为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需要,高三教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普遍认识到史观教学的重要。然而,很多身居高一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却认为“高一历史应该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根本,没必要讲太多太深的理论”。对此,我个人持相反观点。我认为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应该从基础抓起,学生对历史资料的正确理解、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辨识,只有在相应史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忽视史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的教学,如同新瓶装陈酒,只能是形式上的刷新和变更,教学内涵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我主张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渗透多种史学观点,让学生早接触、早受益。本文主要围绕多元史观在高一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身在信息膨胀、文化多元、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对能力的需求高过对知识的追求。这种能力要求包括人们能自主地获取最有效的信息,清晰、扼要地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也包括人们运用独立思维能力面对复杂的环境解决现实难题、作出合乎主流价值观判断的能力。然而我们的历史学科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果教师不注重能力培养,或重视了但不得法的教学方式都有可能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思维方式和“历史无用论”的错误观点。这样的教学违背了新课程教育的目标,也不能适应新高考能力考查的趋势,更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才。俗话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以初中知识为背景,在学习高中基础知识时完全可以引进适当的理论做指导,使我们的教学变得高瞻远瞩。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史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把最前沿的学术观点引进课堂,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

我的做法:我通常会在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导言课中告诉学生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史学观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史学界一直坚持的史观——唯物史观。第一节课我只要求学生对多元史观有个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应用的心理准备。然后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需引进一些史学理论来指导教学活动,拔高教学层次,提高学生认识。

二、多元史观在课堂教学案例中的应用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如果是初次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思考,还可以降低难度,给出历史结论后让学生一一辨识同一事件不同结论是在不同的史观指导下得出的。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问题的难易。

文明史观侧重于宏观历史,适用于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适用于对近现代史的把握。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适用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总之,多元史观应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同时也要注意唯物史观仍然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史观,尤其在必修一的教学中应用更广泛。

2.要把握引入和利用的“度”

毕竟我们面对的是高一学生,在应用史观教学时应避免过深、过难,学生只要能了解其主要观点,能利用该观点分析认识教材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或现象即可。我们的目标是“要打破传统的闭塞的课堂教学,打开学术的窗户,让学生呼吸到史学研究上的新鲜空气。”(著名历史教育学家赵恒烈)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而不是让高一学生搞学术研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别引进相应观点,用来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

3.要合理设置问题,适当练习

没有相应的练习,对于学生而言,各种史学观点都将是一堆不具有实在意义的历史名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能生巧”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我们不能为了练习而练,不能生搬硬套,强行植入史学理论。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设置合理的情景,对不同史观加以科学的应用。

篇(6)

关键词:价值;基本要求;实施办法;最佳效果;忽略的问题

集体备课在我校已有多年的传统了,是我校教师备课的一项常规手段,自这项工作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学校的一名历史教师,我想把我在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给予指导和斧正。

一、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

争取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是集体备课的目标。一方面,它可以集思广益,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教研氛围,尤其对于师资力量缺乏的学校,集体备课的作用格外重要。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1.定时间

时间设置可变得灵活,如可分为:发起话题――意见交流――投票修改――信息反馈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设置时间为一到三天。在期限内,每个阶段都拥有更强的灵活性,提出的意见在教学中能够快速得到效果反馈,使得最终得到的成果与事实最为贴近,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

2.定主讲人

确定每周集体备课的主讲人,主讲人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如给备课组成员印发讲义等),而备课组其他教师也应积极交流、发表意见。

3.定主题

每次集体备课应事先确定好下次需要研究的课题,所定主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可随意。讨论的重点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4.定负责人

一般情况下,建议以历史科目备课组长作为本备课组的负责人,负责人要协调备课组成员间的关系,指导年轻教师制订备课组工作计划,记录集体备课组活动情况,评价备课组工作得失。

三、集体备课的实施办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措施,集体备课应着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抓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落实。具体地说,要做到“五个方面”,即:认真研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历年高考试卷等;掌握学生情况,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精选教法;研究课后练习与教学反馈;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第一方面:认真研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历年高考试卷等。目前新《大纲》明确并强调了历史教学在培养国民情感和价值取向上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拓宽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对社会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历史的意识”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等。从教学思想看,新《大纲》以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三项要求既全面,又重点突出。从教学内容看,新《大纲》反映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内容均引入了新《大纲》内容。另外,新《大纲》还增加了最能体现精神文明发展史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科技发展史的内容。新《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新《大纲》与《考试说明》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集体备课中,要对新《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对照,详细分析、仔细推敲,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准确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还要认真研究全国、上海、广东等地高考试卷以及试卷的分析评价,力求切实了解改革对高考命题影响的新动向,把握复习的方向,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方面:掌握学生情况,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作为教师,集体备课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状况、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定位教学起点,确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应遵循三个原则:(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2)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3)教学目标要完整,应由“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组成,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方面:准确把握教材、精选教法。一要研究教学的重难点;二要研究教材与《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要研究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外历史的联系;四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五要研究历史学科的最新教研教改动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六个环节:(1)明确起点,即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度、广度;(2)突出重点,要花多时间、下大力气重点讲授教材主干知识;(3)突破难点,即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4)巧析异点,即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他学科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5)激发疑点,即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6)体现各方面特点,即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反映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以实现历史教学的最佳化。

第四方面:认真研究课后练习与教学反馈。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因此,集体备课中,我们对于授课提纲中的复习思考题及巩固练习要做到“精”“活”“实”。“精”指精讲精练,选题、训练、讲评都要有代表性,要有深度、广度。“活”是指活学活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前瞻性、时代性,有机地把历史知识和时事热点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以史治世的能力。“实”是指知识点的落实要细,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对于训练,我们备课组根据学生的学情,穿插一些强化性的训练,练习测试后及时分析、总结。

第五方面: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以我校历史教学为例,就教师方面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后督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教与学的环节衔接不够完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到位;二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还不够全面;三是对高考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就学生方面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就高考三大题型来说,选择题反映出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零碎,把握也略显肤浅,材料题则存在着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都很欠缺,问答题则存在审题不清和答题不规范等问题;二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有效;三是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波动较大。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四、集体备课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几点问题

1.集体备课不必过于追求整齐划一

认为集体备课就应该追求整齐统一的认识比较普遍,即学进度、统一授课内容、学方法、统一作业,乃至教案的格式也要求统一。其实,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在追求统一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各个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2.同一课题也可以多次备课

备课组集体备课后,备课组成员同一课题只备一次,甚至是一个人备课,集体模仿。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教师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发挥,不仅会扼制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不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际上对于一些难教的课例,完全可以再次探讨。

3.集体备课既要研究教师怎么教,也要探讨学生怎样学

集体备课往往强调研究教师如何教得更好,而不需要对学生学的研究与探索。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要研究“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如果不这样做,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4.集体备课不一定要所有教师坐在一起,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在线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网络平台提供了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网络硬盘、教案积累、教案评选、检查、推荐等教案管理功能。同时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备课模版、教学素材等辅助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利用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可以在线备课,所有教案默认为共享状态,轻松构建学校特色的教案库!每个人都可以对教案库中的教案进行推荐、收藏、评论,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总之,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精心准备、协同合作,就一定能有效发挥集体备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潘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

3.冯宝宝.浅谈有效备课.

篇(7)

关键词:情境教学;活动情境设计;历史课堂

情境教学是一种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认知的历史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自主性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活动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当前要掌握的新知识被之前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所同化,如此获取的新知识易于保持,还很容易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迁移。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情”和外在的“境”相互作用才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情境的创设使那些原本对高中历史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喜欢上了历史,历史内容也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了。同时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各项技能都在探究、交流、体验中得到了提升。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好历史教学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生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情境设计有多种类型,在各种历史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活动情境设计,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

在设计历史活动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实践经历,发掘他们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展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去认识历史,喜欢历史,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只有学生体会到了这种快乐,有成功的感觉,才能接受历史、认识历史,并把历史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当然,活动课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角色扮演,就需要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情感,表演时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除了角色扮演外,还有多种活动情境方式,一节课也可以糅合几种方式,下面笔者以一节课为例交流如下。

课堂活动情境教学案例――“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基本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事迹,认识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历史故事、阅读史料、整理史料的能力。

3.通过编写剧本、表演、为诸子百家的人物画素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也能培养同学间的协作意识。

4.通过小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让每位学生提前搜集相关素材,并动手编写关于一位历史人物故事的小剧本,简单地画张人物素描,并配上人物介绍。

2.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表演一个小品,小品要求能体现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3.提供一个辩题:诸子百家中你认为哪家学说最可能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说明你的理由。每位同学都做好发言的准备。

三、活动步骤

1.人物扮演:由6至8名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中的某一位历史人物,以第一人称介绍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

2.小品表演:5个小组的学生先后表演诸子百家人物小品:(1)孔子的“苛政猛于虎”;(2)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老子的“以柔克刚”;(4)孙子自荐训练宫女;(5)塞翁失马。

3.游戏:找“家”:由三组学生分别拿着写有诸子百家人物名称、学派和主要思想的卡片,去找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对应的内容。

4.辩论赛。辩题:哪家学说对统治者最有用?由学生自由表现,各抒己见。

这堂活动课的任务安排下去的时候,学生表现得都非常活跃,能积极承担、认真完成布置的活动任务。当教师指导学画任务素描时,最初是让班里几个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一起画,但学生担心时间短,画不好,还去请了我们学校美术班的学生帮忙,结果效果非常好。可见,只要组织合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协作能力、提高了绘画水平。

很多学生刚开始接到任务要求编写人物介绍时都说不会写,为此,老师先让学生把各位人物的生平简介和有关的资料都找齐,接着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在介绍人物时,如何突出人物的特征。如:老子应侧重突出“老子”这个称号的含义,以及有关“道”的主要学说和辩证思想;墨子应突出其阶级属性及其“兼爱”“非功”的思想;孟子可介绍大家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孙子则突出介绍《孙子兵法》;庄子则重点体现他如何发展了道家思想更消极避世的;韩非子则介绍其“法治”和“中央集权”的思想。同时指导学生尽量运用幽默的语言来介绍这些人物。经过老师上面的一番指导,学生编写的人物介绍非常好。通过对历史人物介绍的编写,让学生了解了更多有关历史人物的成长和成就,也加深了历史知识的掌握。

这节活动课的重点放在历史小品这一环节上,因为这几个历史小品反映的正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小品的演出中,使自己进入当时的历史事件中,每位参演者都带着一种情感来表现,无疑加深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看懂了小品,理解了小品的内容,才可能明白小品所反映的思想,而学生能把小品演好了,说明他们对小品所反映的内容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有利于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掌握。直观性的历史情景活动巩固了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效果,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活动,通过找“家”的游戏方式,把本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和巩固历史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一个小型辩论赛,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同时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课堂辩论时,允许学生相互争辩,当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时,老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创造性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讨论争辩活动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其思维的创造性、敏锐性和发散性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最令老师感到高兴的是,发现下课后许多学生还在争论,甚至有几个学生还跑到老师办公室要求老师再给他们辩论的机会。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使得这节活动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课后很多学生跑到老师那儿说:“老师,今后多给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多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各项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了。因此,一节好的历史活动情境课,能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