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域发展的内涵

区域发展的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9 14:54: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区域发展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文化与经济 内涵 动力 机制

区域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第一个对文化定义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张佑林,2007)。这个定义包括了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英国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也分别界定了文化的定义。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合著了《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列举了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亦纷纷对文化概念展开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金相郁,2004;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和逐渐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情况、社会生产模式、人文、历史进程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区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共享性、整合性、凝聚性、开放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并具有自身结构运动的矛盾性和自身发展规律。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可分割,二者是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区域经济支持区域文化的发展,以确定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级别、性质以及区域人民的社会时尚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构成“经济文化力(陈依元,2001)、文化经济力”的重点,是提高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和文化有明显的收敛趋势,即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李秀金,2006)。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积极作用。首先,经济贡献。文化产品价值和服务的消费、文化从业者的直接生产力、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都促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文化精神和观念。区域文化来源于长期的心理积淀,能够继承、转变、甚至重新塑造新的精神、价值观和观念,而文化精神和观念反过来又能够直接刺激和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兴趣偏好、消费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王安琪,2011),从而影响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如吴越文化中的创新、冒险精神成就了江浙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次,联动作用。区域文化赋予了其它产业文化附加值,并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产生综合联动效应共同影响经济总量。如文化产业带动了农业、旅游业,广播影视业带动了音像、动漫游戏软件设计、家电、广告展览等产业及服务市场;最后,人力资本。区域文化的发展一来为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人数,二来通过文化教育、文化培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了全体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

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动力源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上级政府的需求,二是区域文化或经济单方面的需求,三是文化和经济双方的共同需求,动力源不同结果效应也是千差万别。结合我国实际,二者的互动是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多重主体相互作用的内源性动力和上级政府的外源性推力共同作用下展开的。

(一)内源性动力

区域文化包含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组织、消费大众等多重内生主体,如图1所示,而这些主体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个体,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推动二者互动发展的内源性动力。首先,文化企业、创意机构一方面将无形的文化转变为有形的商品、服务和衍生物,创造经济价值,提升文化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能级。另一方面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到既有商品中,使产品实现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张曾芳等,2001);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和交流渠道,培养创新、创意人才,推动区域文化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可发挥各自的科研队伍、设备和基地优势、服务的网络,结合研究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再次,大众传媒和金融、咨询等行业中介机构的有效管理与服务也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如传播互动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参与重大合作项目的咨询论证,提高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为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互动牵线搭桥等;最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二者互动发展的“微观主体”。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内生激情、无限的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和感染力,都成为了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二)外源性推力

外源性动力则是由区域上级政府对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进行干预而产生的。中央政府具有助推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意愿和实力。就意愿而言,自然资源要素的禀赋差异造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区域文化的发展却形成了区域竞争的“软实力”。 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对体系内各互动主体进行引导、规范和扶持。如党的十五大单独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首次专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在文化领域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李宁,2009)。党的十七大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陈少峰,2007)。国内各区域在国家文化建设新思想的引导下也纷纷结合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从能力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快速、稳定的增长有力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仅为1132.3亿元,2011年则增加到了103740亿元,增长了将近92倍;另一方面,政府能为文化实力较弱的区域提供政府保护。如法国、芬兰等国家为自己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很多保护政策,比如限制美国进入其国内市场或采取配额等方式。此外,欧美、韩、日等国家文化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呈现出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也对我国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体系

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周绍杰等,2010),互动发展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促进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必须建立互动机制,以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性,实现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共同繁荣,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和治理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主导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文化市场和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引导要素交流共享、企业合作和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但是,单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确保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尤其是区域文化发展弱势地区。因此,构建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机制体系时,既要把市场机制放在首位,又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避免出现“市场失灵”。

完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指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个主体在互动发展过程中,遵循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材料供应、设备使用和技术支持、融资、信息共享、人才流动、资源勘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外部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搭建文化与经济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二者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或叠加。同时,要注意通过制度保障来实现公平互动。

搞好扶持机制。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扶持机制适用于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区域经济主体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的区域。区域政府在发展规划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区域文化因素的客观要求,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如:实施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税收留成、优惠贷款、贷款担保、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培训人员等。改善外部互动环境,提高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赢发展的目标。

完善治理机制。治理机制是指多个文化和经济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一个稳定的内生秩序,以保障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运转(覃成林,2011)。治理机制虽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但往往通过其他三大机制对互动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治理机制的健全一方面可通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促进各机制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可由政府设立或民间自发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构,共同搭建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四个机制各有所长,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有机的整体(见图2)。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金相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4(3)

3.双传学.区域文化刍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4.陈依元.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竞争及对策[J].浙江学刊,2001(2)

5.李秀金.试谈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果[J].求实,2006(2)

6.王安琪.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互动机制[J].商业时代,2011(13)

7.张曾芳,张龙平.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J].江海学刊,2001(1)

8.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6)

9.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07(20-21)

10.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

11.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形成机理 提升路径

当前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地凭借自身资源优势逐渐发展起具有区域资源特性的产业集群,区域农产品品牌也伴随着区域内产业集群优势的形成而逐渐崛起。但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农业集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区域品牌呈现数量较少且品牌效应薄弱的现象。因此,探讨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对区域内农产品建立市场地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农业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关系

1、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推动了农业区域品牌的形成

农业产业集群是基于特色的地理资源优势的特定农产品发展而来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农产品区域品牌作用的发挥,是形成、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作为在特定区域内,基于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而形成具有持续强势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借助区域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吸引了更多单位企业进一步加入和协同,它的形成和发展会保障、促进和提升区域特色内涵和区域内农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形象,推动农业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形成,而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发展与壮大则进一步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否不断深化与沉淀内涵,决定其能否不断持久地发挥品牌效应。

2、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农产品区域品牌反映着区域内农业产业集群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体现区域内农产品整体的技术、质量、档次、形象和服务以及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信誉水平,代表区域企业集群的市场融入度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壮大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壮大的内在推动力,农业产业集群如果没有良好的区域品牌作为内核支撑,其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就难以彰显和继承,也就难以使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力去开拓、占领和巩固市场,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二、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因素分析

1、区域性因素

农产品生产对区域性因素具有高度依赖性,区域性因素蕴含了特色的地理特征、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传承,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提升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离开了优越的区域特色条件,农业产业集群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区域性因素主要是指综合体现区域软环境、硬环境的地理、气候、土壤等一系列自然资源和人文风貌、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知识、人才、政策等非自然资源。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应从区域性因素中科学合理地挖掘出农产品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传统风俗等特色区域元素,从中提炼出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将其作为区域品牌定位的根本。

2、产业性因素

产业性因素是区域品牌形象塑造和运营的基础,包括区域内特定产业所具有的生产规模、市场优势、市场占有率、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农业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水平、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和合作程度,以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水平等。产业性因素决定了产业的整体实力水平,所体现的整体实力水平越强,区域品牌的张力和影响力就越大。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应从产业性因素出发,搞好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引导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合作,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3、品牌性因素

品牌性因素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根本,品牌性因素主要指区域品牌内涵、区域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资产、区域品牌传播、区域品牌形象以及区域品牌深化等方面的经营建设性因素。农产品品牌建设应从品牌性因素出发,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设计特色适合的区域品牌名称及标识,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进行有效定位,塑造鲜明的区域品牌个性,深化内涵,制订和实施品牌传播策略,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区域品牌管理。

三、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机理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建立在农业资源、历史文化等区域特色基础之上的,经过长期的区域历史传承、沉淀和创新之后,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区域内企业形象和产品声誉。区域内农产品由于具有其它区域产品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具有了自己特有的市场竞争优势,这种市场优势使得该区域具有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企业不断聚集,并最终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和成长路径中位于核心和关键地位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后,带来了区域内各种资源的集聚,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传播奠定物质基础,推进区域品牌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相应的管理机构诞生,这些机构或者组织通过某种行为或规则来维护区域品牌的发展,决定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这样在竞争中该地区和相关的产品或产业就会进一步显著凸显出来,产生区域品牌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推动了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形成、发展和提升。整体而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创建和提升是在历史传承和沉淀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其它组织等各主体推动,依托相应的路径,借助区域特色的整合和提炼,即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区域特色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聚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一定区域的产业特色、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是地域特色和农业产业特色的有机结合。

四、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路径

1、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文化根植性,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以及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这种历史传承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奠定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内涵。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应依托当地产品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设计和培育中,体现浓厚的人文、风土气息,塑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个性特色,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高品牌价值,以此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区域品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区域特色的整合与提炼——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根本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区域品牌是区域的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等核心价值的反映,区域特色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提供了基础,它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脱离了特定区域,农产品区域品牌会缺乏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及产品价值。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应该着力于区域特色的整合与提炼。

3、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主体

企业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主体,没有企业,区域经济利益就无法实现,区域品牌建设也无从谈起,区域品牌与企业紧密相关。企业应优化自身经营行为,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地区域特色,有效整合本地各类资源,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及品牌,有效促进和推动自身企业品牌、农业产业集群品牌,乃至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和推广。

4、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关键与核心

农业产业集群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机理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前提条件,产业集群能将集群的要素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农产品企业品牌发展的内在逻辑,农业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实力规模和产业特征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发展潜力和方向,只有在一定的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品牌才能不断强化其区域特色,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因此,强化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促进协同效应的发挥,才能进一步稳定和巩固区域品牌。

5、政府的指导与扶持——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保障与推动者

政府是农业集群的外源推动机制和行动主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把握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企业和品牌的合理布局,真正实现区域特色农产品与区域本身的有机结合,通过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创建过程中的扶持资金投入、市场秩序维护、区域品牌发展规划、产业制度建设、服务平台搭建以及宣传推广等活动,引导、扶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和发展。

6、农业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运营——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完善与支持者

行业协会是农业集群品牌形成的经营与管理者,在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拥有不可或缺的中介地位。行业协会为集群品牌的建设培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能将企业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强化行业内部协调自律,对区域内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使用进行监管,约束农产品区域品牌使用者的行为,在自律、互助的基础上形成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合力,牵头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共同担负起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工作,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健康持续发展。

7、其他组织的帮扶与协作——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提升和补充

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形成创建过程中还受到诸如研究机构、媒体、金融机构等的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立需要相应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区域内的机构组织所提供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将是区域品牌形成创建所需的关键性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凝练农产品区域品牌特色,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以及标准化建设等有着重要作用,并通过这些活动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创建提供有效的帮扶和协助。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地理标志的黑龙江省大米区域品牌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15239。)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水资源 承载力 定义 内涵 特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概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或看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1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基于区域水资源总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特点,通过可持续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等综合因素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

第二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以区域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水资源总量能够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能力。

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1)生态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内涵包含两层内涵:1)水资源承载力不是无穷无尽的,具有生态意义上的极限,任何形式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均不能超过这种极限;2)正因为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上述极限的涵义,所以当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极限时,可视为相应的生态极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2)技术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具有主观性特征的一个概念。水资源承载力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背景,这体现在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极限与区域技术经济水平有关,也体现在可以在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相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

(3)社会经济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内涵包括:①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内涵,社会经济系统的丰富和完善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②社会经济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与传统的GDP指标相类似的生产性经济收益,应该包括所有生态经济服务方面;③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着最大的可持续人均水资源效用水平。

(4)时空内涵

①从一定区域尺度上考虑,水资源承载力是水生态系统——这一相对独立系统的承载力,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的水资源量具有不同的承载力水平;②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它限定因子如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都具有区域性;③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在时间上是一个发展的、将来的概念;④水资源承载力又是一个长期性的概念,即它反映了自然水生态系统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尺度。

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1)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水资源承载力是有极限的,但这个极限是相对极限。如果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相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区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水资源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辅以相应的社会发展时期。

(2)动态性

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承载力水平。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水资源系统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以及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导致其承载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也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

(3)多样性

多样性体现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多样性上。这些多样性使得某一区域的供需水量各异,且相关的发展指标差异也很大,从而导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仅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也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有关,应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衡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如何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支撑适应区域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

(4)不确定性

目前,由于受自然气候、区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文系列的变异,人们对水资源系统的预测无法达到满意的精度要求。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变化,是一个更为庞大、更为复杂的系统,也直接决定了需水系统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此外,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然规律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决定了在具体的承载指标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5)可增强性

随着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水资源承载力是可以增强的,其社会表现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在上述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范围,如地下水开发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资源化等都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的举措;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水资源的使用内涵,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

参考文献:

姚治君, 王建华, 江东等.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J]. 水科学进展, 2002, 13(1):111-115.

张丽, 董增川, 张伟.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34(4):1-4.

张戈平, 朱连勇,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理论及方法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2):148-150.

篇(4)

一、区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景区景点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高端大气,乡村景区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忽视旅游地历史的、民俗的等区域文化资源的主题定位和特色彰显,内涵挖掘不深,底蕴凸显不够,失去文化支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文化发展缺乏规划

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发展,要把旅游文化发展与旅游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或忽略了涉及面广、周期长、显效慢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问题。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文化吸引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文化旅游,喜欢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去体验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旅游文化发展滞后,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的旅游地势必难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景区景点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策划、营销、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艺无人传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绝不能单凭市场调节和民间自觉。部分地方政府对强化旅游文化软实力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总体协调,政府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不利带来了无序、盲目发展,发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区域旅游文化主题,打造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形成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灵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和主题定位。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与调研,为制定规划,定位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论证、整理、开发、包装和宣传,力争开发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夯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直接载体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专业人才组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旅游文化事业长效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中要体现区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媒体宣传中要鼓励继承、发展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区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合力

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体验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基础。要把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入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文物遗址中,使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历程等能够让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念馆、人文生活馆、主题文化园等载体和民俗风情表演、民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学术论坛研讨等形式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四)培养引进区域旅游文化人才,促进区域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人才是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档次。积极培养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经验足、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评优晋级等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要创造条件给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保证基层本土文化人才储备充足。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潜能,通过群策群力促进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五)拓宽区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确保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篇(5)

关键词:景观;区域景观;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4-01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和城市发展的病象环生,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中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天区域规划的重点。因此,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景观规划也日益为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人们所重视,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西蒙兹在其《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就对区域景观作了专门论述[1]。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以达到最终形成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并加以广泛推行的目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区域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区域景观规划基础性理论试作初步探索。

一、区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在分析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之前,应该弄清“景观”、“区域景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研究区域景观和实施区域性景观规划的基础。

(一)景观及景观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人们对景观概念的理解从在景观园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景观的概念。例如德国景观生态学家Buchwald认为:景观是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这些理论都极大地突破了景观即风景的狭窄内涵,使景观上升到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流、物质循环的载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而存在的高度。

(二)区域及区域景观

区域是指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地区。因此,区域景观规划应侧重对具有特定资源或特定景观内聚力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以便从全局着手,统筹、合理安排区域的发展,克服行政或地方利益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景观破碎和总体效益受损,继而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公平原则,并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区域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区域景观规划必须注重整体效益,尤其是在多种景观特征的区域和总体景观区域规划中,不能强调某一元素的单一效益或局部地区的利益,条块分割、切断区域内景观的有机联系,只能使得区域景观破碎化,区域整体环境和竞争力下降。只有重视区域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才能协调好继承、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自然优先原则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应该由人来调节,而树立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则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区域景观,必须科学分析其自然规律,建立自然保护核和缓冲区,即对危机资源、残留斑块尽量完整保护,并将人为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自然破坏。

(三)本土精神原则

特定区域景观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过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景观规划中,地方文化、历史风貌应得到充分体现,这是解决城市风格迷失,地方文化丧失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有特定自然景观组分的区域景观规划中,突出自然特质和乡土特色,像江苏同里、周庄古镇、河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性建设就是成功范例。

(四)动态、渐进原则

区域是一个大而统一、但界定宽松的地理范围。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项规划都不可能是一张从一而终的蓝图,因为区域景观的主体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人们对区域规划的理论理解也会不断朝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

三、结语

区域规划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与具体的发展战略相比较,正确的区域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的区域景观观念,提高对区域景观发展的管理水平,才能使规划得以正确实施。此外,规划者多元化也是体现规划科学化、公平化的标志,其中中央、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在区域总体控制、利益协调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将规划意图和具体措施积极向住区居民宣传,通过更多的民主形式,实现共同利益。我们期待,在新的区域规划概念和理论被倡导和推行的同时,中国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会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推行,更普遍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篇(6)

重塑中国制造形象

当前,全球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以义乌为例,各类产业和企业都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大旗下,共享这一整体品牌。义乌有1万多家制造企业,其中有1700家袜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袜业基地;拉链行业有400多家,饰品制造企业2000多家,这些进入义乌市场分工网络的企业,共同分享“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区域品牌所带来的市场信誉和其他无形资产。“义乌”两个字成为整个区域企业闯荡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地域性标志。但是,像“义乌”这种区域品牌最明显的市场形象,其核心优势还是来自人工成本低、环境成本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低等低成本优势,是低成本、低质量、低附加值的代名词,是“中国制造”市场形象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区域品牌还不能代表完整的生产体系,更没有加工环节以上的研究开发、工业设计以及下游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控制等内涵。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必须培育区域品牌,围绕区域品牌,打造区域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制造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带领“中国制造”摆脱仅赚取加工费用的低水平发展路径,走向以品牌价值创造为主的高附加值发展之路。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区域品牌是集群内企业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为产业集群增加额外的附加值,使产业集群的价值有更多的外在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内产业集群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的典型产业集群或准集群多达数百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比重,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如:顺德家电、虎门服装和前述义乌小商品等。但是,由于没有对区域品牌进行整体的战略安排,对这些区域品牌的品牌内涵建设不足,市场对区域品牌还仅停留在认知的阶段,区域品牌的市场形象还没有建立起来,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引领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除了精良的技术、高品质的产品以外,更需要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并把这些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及时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国内众多产业集群低成本、低利润的现状,就要从产业链的制高点人手,培育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塑造的并非都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是产业和市场中的“制高点”,是一个足以牵动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整合现有区域品牌

我国区域品牌的创建发展模式主要有资源技术依赖型和产业集群型两种。其中,资源技术依赖型模式是依托自然资源和特殊的工艺技术发展起来的,以地方农产品和基于特色技术的深加工产品居多。这种区域品牌与当地的经济、政治、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很高的知名度、忠诚度和美誉。例如,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虫草等等。尽管这些农产品在中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出口到国外市场,其品牌影响力非常有限。另外,资源技术依赖型还包括对围绕特色技术形成的区域品牌。以北京烤鸭为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标准来规范要用什么样的碳火及制作工艺才可以称之为是北京烤鸭,对制作北京烤鸭特色技术的保护不够,造成北京烤鸭的工艺要求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下降。品牌内涵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产品属性、利益、价值观念、个性、文化、顾客群体等。区域品牌是某一区域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我国区域品牌的建设现状,亟需政府出面整合现有区域品牌,丰富品牌的内涵,严格品牌使用标准,使区域品牌形成良好、统一的市场形象。

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培育企业品牌往往都是大企业考虑的范畴,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由于企业本身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加之大品牌、大企业的竞争,要想单独创建一个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品牌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但是,与企业品牌不同,区域品牌是市场对区域内某类商品的认可,是众多同类企业行为的综合体现,它为区域内生产经营该类产品的企业所共同拥有,它是独立于私人品牌和企业品牌之外的。培育区域品牌不能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同时它又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较快发展的必要性条件。一个企业对公共品牌的使用不会减少另一个企业对该种物品的使用数量,新增使用成本为0;而建立区域品牌的企业也无法将这一个区域品牌据为己有,并将其他企业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因此,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拥挤性。区域品牌的这种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区域品牌的培育必须由政府提供。培育一个区域品牌,就可以创造一个区域公共品牌的形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借助龙头企业的“光环”,有效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树立消费者信心,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区域品牌为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小企业利用区域品牌效应,树立自身形象及排斥区域外竞争对手,更加顺利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培育区域品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与单纯支持企业品牌不同,区域品牌的受益群体不分国企、外企、内资或外资,即便是在WTO框架下,培育区域品牌也是各国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与企业品牌相比较,区域品牌的效力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即使区域内个别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区域品牌的效力并不会随之消失。因此,我国政府有可能在国际贸易规则允许范畴内,以较低的成本培育区域品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制定国家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区域品牌是区域内企业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区域品牌元素包括区域名称、象征性的标识、建筑设施、商品结构和服务特色。应根据目前整个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我国的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应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把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纳入到区域发展战略当中,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对区域品牌的培育目标和扶持政策,为我国培育品牌发展提供总体战略框架。

规范区域品牌的使用管理

区域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区划和地理的概念,一般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如地理特征、资源优势或人文历史渊源、自然风貌等。产业区域是区域品牌的重要因素。像巴黎时装、意大利皮鞋、波尔多红酒等国外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在必须履行一定的认证手续,才能够打上区域品牌的标识。而我国目前对区域品牌还未实行原产地认证,任何一个地方的农产品,都可以随意打上区域特征的标识,都可以称之为这个地区的产品。消费者不会因为该区域品牌的名称而了解它的内在质量标准、文化标准、区域特点、生产工艺等等。因此,要想培育区域品牌,就要严格市场准入,从生产和流通环节两个环节实行认证。在对原产地的认证方面,要求无论是出口还是国内销售,对区域品牌的原产地适用范围应实行统一认证,在原产地范围以外的产品严禁使用该区域品牌。例如,可对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茶叶的生长地点以及地理范围进行明确划定,并制定严格的产品工艺、质量标准,只有达到标准的产品才可以给予原产地标签的标识。另外,还要对原产地标识进行统一的设计、推广和宣传,使原产地的内涵被市场了解和接受。在流通环节的认证方面,要依托我国现有的大型批发市场,从这些大型批发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在符合一定工艺、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给予流通环节的原产地认证。

培育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

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做好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拟培育的区域品牌龙头企业,并不是指所有知名的大企业,比如茅台酒虽然是知名的企业品牌,但是围绕茅台酒的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茅台酒对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待进一步挖掘,茅台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仅仅富了一个企业,而不是富了-一方经济。区域品牌的龙头企业,必须是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成长的大型企业集团。这类企业应具有这样的影响力:能够通过自己在产业链的内部分工,通过在区域的聚集把相关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聚集到一个地区,为产业集群内部其它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品牌的建设需要人才,好的品牌形象需要技术含量,需要知识的支撑。培育区域品牌的领军人才,首先要在区域品牌总的发展战略框架下,选择一些已经具有区域品牌基础和产业发展基础的行业,建设一些龙头人才的培养计划,派往世界各国进行培训和进修,使之成为该行业的领军人物,世界顶尖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培育我国区域品牌奠定人才基础。

篇(7)

关键词建设用地配置;区域差别化;指标;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11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18

2003年以来,土地政策开始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列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1]。通过运用土地供应、土地规划、土地价格、土地税收等政策工具[2],土地政策调控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4]。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土地政策普适性过强而差异性不足[5],不利于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从而制约了调控效果。因此需要在宏观调控中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6-8],以适应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据此结合主体功能区分别对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提出了差别化的土地利用策略。

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各种政策工具中处于综合和基础地位[9]。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是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进而影响区域建设用地供应量及结构。可见,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区域差别化对于构建差别化的土地调控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建设用地总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多项指标。我国的建设用地管理将从以增量管控为主转向以总量管控为主[6,10],因此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应成为构建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的重点。

鉴于此,本文以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为切入点,在明确其内涵及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试图求解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总量配置方案,以期为江苏省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1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的内涵及方法1.1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的内涵

所谓差别化配置是相对于绝对平等配置而言的,即不能是等量分配或等比例分配,而是在充分承认区域差异基础上的差额分配。建设用地总量受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政策制度[11-12]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配置多在现状建设用地指标基础上依据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确定[13],并伴随较强的主观性和行政性[11],难以充分体现区域差异。

据此可以将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定义为:在一定的建设用地总量约束下,综合考虑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生态环境约束及土地资源禀赋特征基础上,差别化确定一定时期内各区域建设用地总量的过程。其内涵包括:①各区域建设用地总量首先要反映区域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增量,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②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限制因素,不能放任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无限制扩张;③立足于区域当前的土地资源禀赋,积极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刘琼等: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依据以上内涵,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首先,应当建立涵盖经济、社会、生态、土地资源禀赋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全面体现区域差异;其次,应当选择合适的方法依照各指标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实现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

1.2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指标体系

现有关于建设用地区域配置的指标体系多侧重于区域经济和社会指标[14-15],注重对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的考量[16],很少包含区域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禀赋指标。因此,考虑到与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衔接,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兼顾指标的实用性,选择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年总人口、“建设用地容量”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4项指标分别代表各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及土地资源禀赋差异,作为建设用地区域差别化配置的依据(见表1)。其中,“建设用地容量”参考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借鉴环境绝对容量概念,代表某个区域建设用地达到其生态底线的距离,以30%土地开发强度国际警戒线[17]计算得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则依据1993年颁布的《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按人均150 m2计算。

Evaluation function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4经济4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x14――社会4目标年总人口x24――生态4建设用地容量x34土地总面积×0.3-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土地资

源禀赋4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x44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现状农村人口×150 m2/人)1.3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的方法

为依照各指标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确定各区域所应配置的建设用地数量,采用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方法[18,19]求解配置方案。

首先,利用信息熵评价系统的均衡,度量单位指标值所负荷的建设用地量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信息熵越大,单位指标值所负荷建设用地量的区域差异性越小,反之越大。以x1为例,“目标年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的信息熵越大,说明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负荷的建设用地量的区域差异越小;其次,计算信息熵达到最大值时各区域的建设用地总量。同样以x1为例,当“目标年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的信息熵最大时,各区域“目标年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 趋于相等,但由于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存在差异,区域建设用地总量便会与其指标总量相协调,从而实现差别化配置。

x2、x3、x4单位指标值负荷建设用地量的信息熵意义与x1类似。但x4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取值为实值的倒数,因为若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则理应更注重内涵挖潜,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相应配置较少的建设用地总量。

1.3.1目标函数

maxE=∑n4j=1ej(1)

式中ej(j=1,2,…,n)为第j项分解指标单位负荷建设用地量的信息熵,可依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2)、(3)、(4)计算得到。其中xij为第i区域内第j项指标的值,Qi为第i区域内分配的建设用地量(决策变量),Xij为第i区域内第j项指标单位指标所负荷的建设用地量。

ej=-14lnn ∑n4i=1Pij・lnPij(2)

Pij=Xij4∑n4i=1Xij (3)

Xij=Qi4xij(4)

1.3.2约束条件

Q1+Q2+…+Qn≤Q(5)

Qi现状≤Qi≤Qi需求(当Qi需求≤0.3×Si)

(6)

Qi现状≤Qi≤0.3×Si(当Qi需求>0.3×Si)

(7)

其中,Q为待分配的建设用地总量,Qi现状为第i区域的建设用地现状值,Qi需求为第i区域的目标年建设用地预测值,Si为第i个区域的土地总面积。

2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域概况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近代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祥地和开放型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依据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05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1 067.42×104 hm2,其中建设用地183.15×104 hm2,土地开发强度为17.16%。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8 272.12亿元,总人口7 474.50×104人,城市化水平50.50%,人口密度高达700人/km2,为全国各省之最。

从区域来看,江苏省下辖的13个地级市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地区指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5市,苏中地区指南通、泰州和扬州3市,苏北地区指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和宿迁5市),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苏南地区城市化、工业化速度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的差距也十分明显。1997-2005年苏南地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等增长幅度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到2005年,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均超出上轮规划目标,其中苏南地区偏差量最大,其次是苏北,苏中最低。

可见,对于江苏省这一建设用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且区域差异明显的省份,通过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推动苏南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苏中崛起和苏北振兴,进而推动全省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2.2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