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物防治优缺点

生物防治优缺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8 14:47: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防治优缺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物防治优缺点

篇(1)

关键词 兔害;化学防治;器械防治;生物防治;营林措施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26-01

野兔学名蒙古兔(L.capensis tolai),俗称野兔、草兔、兔子。野兔是一种广泛分布的中型食草动物,主要栖息于植被丰富的山地及平原地带,活动高峰期为清晨和日落后。野兔的家域面积为5.78 hm2,繁殖季节和食物缺乏时,活动范围更大。喜食青草、树叶、树苗、蔬菜及各种农作物的禾苗。冬、春2季食物缺乏时,特别是在雪后,主要为害幼树,啃食幼树,环咬树皮,引起幼树大量死亡,针对猎枪严格管理的现状,狩猎捕捉量的降低及退耕还林草面积扩大,野兔在许多地方数量呈上升趋势,野兔已发展成为严重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生物灾害之一。林木兔害的防治应坚持生物、化学、工程措施相结合,由单纯依靠化学防治转向化学、生物、培育壮苗、营林措施和人工捕打等多种方法并举。现总结林木兔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中应选用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在环境中易分解的药剂,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溴敌隆,其具有安全缓效、适口性好、兔喜食等优点,防治方式有投放毒饵、树干涂毒等方式。

1.1 投放毒饵

以野兔嗜吃的胡萝卜为诱饵和毒药的载体,用浸润法配制0.005%溴敌隆毒饵,毒饵呈棋盘或封带式投放,每堆4~5个胡萝卜条,行距均为4 m。也可散撒,增加毒饵的发现率。投饵后每天检查,毒饵被食后及时补上,直至毒饵不再减少,兔害解除。重要的试验基地和苗圃,在投放毒饵后,还应该用兔网圈围。一般潜伏期为3~7 d,多死于5 d内,也有长达7 d,野兔多死于洞中或隐蔽处[1-2]。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化学防治法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原药和毒饵必须由专人保管,投饵时要用工具,不能与皮肤接触。投饵前数日要在交通要道、学校和商店出示布告,说明投饵的时间、地点和毒饵特征,严防误食。死兔严禁食用,死兔、死鼠必须深埋或焚烧。发现人、畜中毒,在医生指导下,用V■解毒。

1.2 树干涂毒

用熟石灰、107胶和溴敌隆、杀鼠迷、毒鼠磷等药剂,配制成药浆,冬、春季涂在幼树树干上进行防治,也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1.3 化学防治优缺点

化学防治污染环境,杀害天敌,长期使用一种灭兔剂会出现兔类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等问题,但该方法最经济、最有效,特别在大发生年能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控制兔害。为此,在有害动物综合管理和综合防治对策中,仍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也应看到,化学防治仅仅能使兔类的数量减少,兔类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生活资源仍未改变,发生兔害的环境条件仍然存在,防治措施停止后,兔类数量又会逐渐回升,必须几年连续进行防治才能消除兔患。在使用化学灭兔剂时,尽量选用高效低毒、没有二次中毒、在环境中容易分解的药剂(如溴敌隆等)。树干涂毒方式,只适用于小面积、重点实验基地和重点发生区。

2 器械防治

2.1 捕猎器捕兔

针对当前捕猎需求而设计的捕猎器,可以用于山区、丘岭、平原各种地势捕猎,具有智能报警、准确、可靠、操作简便、捕猎音乐提醒、万伏高压输出、有效距离为1~2 km、低功耗、高压正常等优点。安装方法:输入12 V电源,接入本机负极和正极,输出端一线接地,另一端用电线接好,向远处拉开,用绝缘支柱支撑高压线,离地面10~20 cm,高压线严禁和花草树木之类的接触,以免高压漏电,影响捕猎效果。准备完毕,开机时电源12 V指示正常,警灯亮,报警,稍片刻即可。电流表指针也停止不再上升,当捕到猎物时,有蜂鸣提醒,警灯自亮[3]。具体配置见图1。

注意如果遇到雾天或空气潮湿时,高压线有可能发出“啪啪”的响声,这说明绝缘效果不好,可适当把高压线放短一些。

2.2 网捕兔

利用野兔的生活习性,掌握逃跑路线,安装好人工编制的捕网,需要5~6人驱赶捕兔。

2.3 铁圈套兔

人工制成铁丝圈,安装在兔子取食、活动痕迹明显的地方进行捕兔。

2.4 器械防治优缺点

器械灭兔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人畜无害,节约粮食,适宜群众性大面积防治。目前,主要采用捕猎器进行捕兔,狩猎量大,所捕的兔可以再利用,每只10~16元,经济效益明显。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捕食者、寄生物、病原体等天敌来降低兔害密度的方法,即保护兔子的野生天敌及人工驯养等办法,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达到生态平衡。目前,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天敌数量增加,但控制兔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 营林措施防治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生态植被,造成不利于兔子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降低兔类的密度,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林业工程虽然不能直接灭兔,但却能将整个生态系统或整条流域进行改造和控制,以达到综合防治治理的目的。因此,林业生态控制措施在防兔灭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方法不可比拟的。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植被中,一定要按科学规律办事,根据水热、地形等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适地、适树、适草,摒弃以前重林轻草,重乔轻灌的错误认识,以草促林、以林带草,乔、灌、草合理配置,科学布局,协调发展[4-5]。

5 参考文献

[1] 王,杨昭峰.千山林区油松扁叶蜂、鼠、兔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04.

[2] 梁志军.阿勒泰林区无公害鼠兔防治措施[J].农林科技,2012(1):43-44.

[3] 王安胜,沈银新.林果苗木育苗、种植基地兔害物理防治技术[J].新疆林业,2011(3):43.

篇(2)

关键词:害虫综合治理;粮食害虫;综合治理;粮仓害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1 害虫综合治理的提出

害虫防治经过了3个大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之前是第1阶段,当时,害虫防治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一般防治是用各种防治方法如农业技术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配合起来进行防治,这叫做害虫综合防治。它的理论根据,就是各种防治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把各种方法取长补短配合起来,就能取得更大的防治效果。这一方针始终是正确的,也没有人反对过。但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第2阶段),DDT发现了,接着发现了666、各种有机磷杀虫药剂、氨基甲酸酯及其他杀虫药剂,它们的防治效果是如此之高,以致有的杀虫药剂在当时曾被叫做“一扫光”。害虫的防治在这时期发生了一个改变,即大量的使用杀虫药剂,甚至于发展到完全依赖杀虫药剂而把其他防治方法都忽略了。这一时期开始时,人们十分乐观,以为害虫问题可能就这样解决了。但是,这个乐观时期只维持了将近10a,人们发现就是用最有效的杀虫药剂还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害虫。问题是害虫对于杀虫药剂产生了抗性,以致越来越不容易防治了,更严重的问题是害虫的发生反而比以前更严重了,有些本来不严重危害的次生性害虫,现在也成为了主要的、严重危害的害虫。越用杀虫药剂防治的结果,就是越要用杀虫药剂。因为杀虫药剂把害虫杀死的同时,把害虫的天敌昆虫也杀死了,因而害虫失去了自然控制,发生更严重了。

2 粮仓生态系统的特点

以上所谈的是一般害虫综合治理,主要适合于农田生态系统,针对农业害虫。但是对于粮食害虫的防治,具体问题还需具体解决。

2.1 粮仓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异同

农田生态系统已经不如原始的生态系统,它的群落组成中的种类已大为减少,由于多样性的减少造成了不稳定性,所以环境一有变动,或某一自然控制因素削弱,害虫就可能大发生。粮仓生态系统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它的种类更少,彼此之间很少有联系与制约,因此容易发生大的波动。

2.2 粮仓生态系统基本情况分析

上述问题仅仅表现为程度上的不同。主要的是:粮仓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的组成不同于一般生态系统。一般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无机物、水、气体及日光能,日光能是生物能量的来源;生产者,即自养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及自养的微生物等;消费者,即异养生物,自己不能产生有机物,而已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为营养。主要为各个营养水平的动物(包括寄生生物及腐生生物);还原者或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送回到环境中,以供生产者再利用。还原者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要为细菌。

2.3 粮仓生态系统的特点

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关于环境方面,它是人为的,是易于控制的,即粮仓的温度、湿度、空气组成、光照等条件都是可以控制的;这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它没有生产者,但是有现成的有机物质;害虫的发生,如环境合适,一般是严重的。这许多特点合在一起就使粮食害虫的防治不能与一般农田害虫的综合治理相同,而必须有适当的改变。

3 粮仓害虫防治的具体要求

3.1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并不对于所有情况下的害虫防治都适用。目前不可能一下彻底消灭害虫,没有必要全部消灭害虫,留下少数反而有好处,可以维持自然控制,使天敌有食物或寄生。但是对于检疫害虫,显然不适用。因为这时候我们不能允许少数害虫留下。一般新害虫被带入到一个新地区,我们要求的是彻底把它消灭。

3.2 粮食害虫的防治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它不完全符合农田害虫的害虫综合治理的情况。它更比较接近于检疫害虫的情况。首先,彻底消灭是有可能的,也是不可能的。说有可能是指在一个粮仓内一时把害虫全部消灭。说是不可能的,是指彻底消灭之后,新粮食进来时可能再带入新的害虫,或害虫重新侵入,因此还是要重新又有害虫发生,不能一劳永逸。

3.3 适当改变害虫综合治理原则

要在粮食害虫的防治上,应用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必须做适当的改变。要主张彻底消灭,而不能容忍少量害虫的存在,不管它经济危害水平如何;不能依靠自然防治为主,而要以人工防治为主,因为自然控制因素不会起很大的作用;从经济限阈来讨论,少量害虫的保留,即会造成大发生,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环境条件合适,自然控制力弱,所以害虫总群数量的波动是一个直线上升的情况,只有人工防治才能把数量降低。

3.4 防治措施

篇(3)

关键词:生物农药;绿色农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09-1

1 调查背景

1.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我国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据统计,有3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例高达80%,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海南毒豇豆事件,更激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思考和担忧,而导致农产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化学农药的不当或者过量使用。

1.2 环境污染严重,发展绿色农业势在必行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其中1600万公顷的农田土壤受到农药污染。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带来的生态问题越加严重,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已经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1.3 国家大力支持生物农药产业发展

近来,我国把发展生物农药放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位置。同时也把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开发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高科技发展计划。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在今年相继制定了发展生物产业的规划,提出“增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使用比例;培育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大型企业集团10家,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缓解农业资源污染。预计今后几年生物农药将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而化学农药以每年2%的速率下降,到2015年,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将从现在的10%提高到30%。

1.4 生物农药发展喜忧参半

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总体来讲,生物农药一般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对害虫、病菌、杂草、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具有低毒,无污染,无残留,开发周期短、费用低等特点,它源于自然,容易在自然界降解。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逐渐重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农药理应将逐步替代化学农药。

2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集中在济南市历城区的农药销售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寿光市洛城街道的生态农业种植户,同时也包括枣庄市市中区、济宁市市中区安居镇、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镇、临沂市平邑县、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等地的农村地区。

2.2 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生物农药流通过程中的不同情况,笔者设计了三套问卷,分别针对普通种植户、生态农业种植户和农药销售商。累计回收问卷201份。问卷涉及了耕作类型,生物农药的使用状况、农药毒性的认知度、生物农药及化学农药优缺点认知、农药选购影响因素、农药信息的获取渠道、购买渠道等多个方面,单选题与多选题结合。

走访主要针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济南市历城区的各农药商,重点了解了现阶段生物农药的品种,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实地考察阶段,笔者重点考察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以及寿光市洛城街道的生态农业种植基地。

2.3 调查结果

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生物农药了解甚少;农民对化学农药毒性认识不足,化学农药依然占主导地位;农药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农药购买渠道有待改善。

3 生物农药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依托绿色农业,扩大生物农药优势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开始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构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位一体的分层级的食品安全体系,该体系下,农业生产对农药的使用和残留检测标准较高,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以其环保、无残留的特点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2 加强研发,提高自身质量

生物农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工艺水平的高低和新产品开发实力的强弱。国家有关部门应对生物农药产业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建立起集生物农药产学研一体化的生物农药技术联合体和经济利益共同体,全面加速生物农药产业化进程。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自己的研发中心,或者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提高生物农药产品质量,加强生物农药品种投产后的深层次研究。

3.3 加强生物农药的宣传,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意识

企业和农技推广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强生物农药技术推广,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在“三下乡”活动中给生物农药厂商提供更多机会,同时生物农药厂家应当更多地联合起来,举办一些农资博览会推介会,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大力培养地方农业的“科技带头人”,树立榜样,互帮互助,让这些人的亲身经历,来证明生物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逐步帮助农民转变只重眼前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用药意识。

参考文献

[1] 侯瑜.我国食品安全规划、差距及建议[J].食品研究与发展,2008.

篇(4)

关键词:林木化学保护;教学改革;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69-03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分类培养[1-2]。为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学科专业差异性,在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3-6],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林木化学保护”是森林保护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并且也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7]。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林木化学保护”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依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特点,综合考虑林木、环境、生态系统等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做出准确的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林木化学保护”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笔者多年来在“林木化学保护”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形式对教改成效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希望对促进森林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林业化学保护”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教材建设

与农业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科的发展相比,我国林木化学保护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国内相关林业院校在“林木化学保护”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全国统编教材,都是采用借鉴和参考农业版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科的教材,缺失了林业方面的特色。由于具有相对长期稳定性的森林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存在巨大差异,森林病虫害与农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控技术和手段存在明显的区别,针对性教材的缺失给“林木化学保护”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国内“林木化学保护”教材缺乏问题,在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多所林业院校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林木化学保护学》,作者参与编写了其中的章节。该教材目前已应用于各大林业院校的教学中,为“林木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作者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自编了《林木化学保护实验指导》教材,在教材中增加了林间药效试验设计,天牛、小蠹虫等林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药效调查及统计分析等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林业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的特色。

(二)定位

为了能针对性地解决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及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关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结合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的优势及其特色,在新的森林保护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时对该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首先将课程名称从“植物化学保护”改为“林木化学保护”,理顺了课程体系隶属关系,适应林业专业特点;其次增加了课程学时数,由原先的40学时变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程32学时,并将实验课单独开设和考核,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林木化学保护”是森林保护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的特点。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视程度。

(三)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的调整

在本着突出基础,兼顾学科发展前沿和林业生产现状的前提下,做好课程体系安排和内容设置,打破传统的单一重视灌输知识,强调实践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我们在“林木化学保护”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1.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模块进行科学规划。“林木化学保护”教学涉及农药化学、制剂加工、森林昆虫、森林病理、杂草、环境毒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各部分的章节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才能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林木化学保护这个主题上。作者通过对课程理论体系、知识模块、学习重点、学时分配等相关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精心组织编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知识要点及最新进展,实现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基础、兼顾前沿、结合生产、知识与能力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如在农药制剂类型与使用技术一章中,根据森林保护学科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在保证知识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烟剂和触破式微胶囊水剂等林用药剂的加工原理,以及针对高大林木的航空施药、烟雾防治、树干注药等特色施药技术的讲解。同时删减和淡化部分农药制剂加工学的相关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

2.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可综合体现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实现教学目标,传授教学内容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我们对“林木化学保护”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把大纲要求的重点和难点阐述清楚的前提下,对一般常识性知识设立几个小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对课本的快速阅读总结出问题答案,并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过程变为主动参与过程,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积极开展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教师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自身林间防治实践经验,制定某一主题,收集相关防治案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相关的讨论。如通过文献查询总结当前生产中防治蛀干性害虫光肩星天牛的技术,讨论不同防治施药技术的优缺点、防治效果差异、适用环境与防治成本等,讨论过程中充分涉及昆虫学、树木学、生态学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学生对这种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非常感兴趣,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案例式教学明显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尝试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借助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积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尝试。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完善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章节重点难点、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思考题、试题库、师生互动、教学录像、拓展资源等网络模块资源,完成了“林木化学保护”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平台基本资源系统的建设。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机自主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改变了“林木化学保护”一直沿用的相对封闭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现代型教育模式。

(四)加大实验课程改革力度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增加了实验课学时数,并单独开设。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策划实验技术手段和课堂实验形式,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保证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在实验项目安排上充分考虑该实验课程与林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发挥校内外教学基地及农资市场在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大胆尝试,增加开设了林间药效防治、农药研究生产基地参观等生产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如将实验课程最后一次实验课内容设计为农药研究生产基地观摩课,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植物保护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和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通过观摩参观,实地了解农药学教学科研实验室及设备、农药的研发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学以致用的实践环节锻炼,使学生掌握专业实用技能,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生产实践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上述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估

教学改革方案实施三年以后,课题组于2013 年12 月在林学院森保专业2010级和2011 级四个教学班学生中就“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和建议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层面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一)问卷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36个问题,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对“林木化学保护”教学现状满意度调查,第二部分为学生对教学改革方向与内容的要求与期望,第三部分为学生学习能力及逃课原因调查。问题以单选题为主,还设计了部分多选题和填空题。问卷内容设计上充分参考了相关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业评价研究成果,并结合“林木化学保护”专业课程特点,力求客观反映学生对课改的满意度和与之相关的自我学习习惯要求,以期能够准确判断、反馈和促进本课程的教学。调查问卷共发放 106 份,回收问卷 101 份,回收率为95.28%;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率为90.5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林木化学保护”教学现状。(1)学生对目前“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2.71%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比较满意;87.5%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设置比较合理(表1)。从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相关调查问题的选择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更喜欢上课有激情、教学认真负责、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教师,喜欢启发式、互动式轻松的课堂氛围,非常反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表1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的满意度调查

(2)“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从表2可看出学生对“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在众多的森保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学生选择了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达到了96.88%。本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学生认为本课程对其提高专业能力有所帮助的选择比例占到了57.29%,对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的选择比例占到了73.96%。

表2“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在一组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倾向、相关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多选题调查中,显示了学生对本课程的一些认识和期望。学生在课程内容设置的倾向上,选择联系生产实际选项比例高达79.17%,大于其他选项之和(表3)。在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上对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也给予了较多关注,说明学生对学以致用高度关注,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林木化学保护”课程的特点与定位,肯定了教改实践方向目标的正确性。

表3对“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导向的调查

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手段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不高是高校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问卷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调查中学生在喜欢的教学方式中对案例分析给予了54.17%的关注度,对结合任务进行实践操作给予了51.04%的关注度,对多媒体+网络授课给予了41.67%的关注度(表3)。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认真分析和评估,了解了学生对“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从学生的层面反馈出了教学改革工作的成效,初步达到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目前国内森保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林木化学保护”的教学改革任务还任重道远,只有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较高专业素养的森林保护领域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森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谈松华,王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2,(6).

[2]李蕾.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5).

[3]张斌,王利宝.森林培育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李浪.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提高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5]周桃茂.大学专业课课堂教学及学业评价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

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

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