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7 16:02: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

篇(1)

当晚,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周可仁,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司司长孙鸿志,中国4A终身顾问、国家工商总局原广告司司长刘保孚等政府及行业机构领导,中国4A理事长、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刘矜兰,金印奖评审团监审莫康孙、互动组评审主席冯永梁、媒体组评审主席刘旭明及众多行业领军人,与来自中视金桥、奥美、北京电通、分众传媒、麦肯·光明、群邑、思美、灵思、思恩客、浙江高速、PPTV、中航等多家4A公司的行业先锋和获奖作品的创意人等共500余人,共同见证了中国广告行业的又一次巅峰盛典。

中国4A理事长、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刘矜兰女士表示,中国4A金印奖历经7年发展,在所有理事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从最初的内部交流到现在各界瞩目,一路见证着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祝愿中国4A不断谱写出壮丽篇章,推动中国广告乃至文化产业的健康繁荣、快速发展,为增强中国国家软实力做出行业贡献。

28位专家评审精选128项大奖

本次中国4A金印奖在 “创意者生存”口号的带领下,进一步宣扬广告人以创意出发、把创意作为准则和目标的理念,作品征集数量创造了历史新高。据悉,整个4A金印奖奖项由创意金印奖(含影视类、平面类、广播类、传统户外类、创新媒体类、网络互动类、整合传播类、创意工艺类)和媒体(企划)金印奖(含综合媒体投放和单一媒体投放类)两大类别共同组成,各类别分别设立金、银、铜奖及优秀奖,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创意金印奖全场大奖及媒体金印奖全场大奖。

DDB恒美和盛世长城成为当晚的明星公司,前者创作的公益性广告作品《隔离的键盘》获得创意金印奖全场大奖,后者策划的《杜蕾斯全球青年创意包装设计大赛》则赢得了媒体金印奖全场大奖。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获得了“2012中国4A年度人物奖”,同时,为表彰搜狐公司为中国4A做出的巨大贡献,现场还为搜狐公司颁发了“中国4A年度突出贡献奖”。腾讯游戏的DNF 321 fight品牌刷新项目获得“2012中国4A数字营销奖”。其他获得各类金奖的公司还包括搜狐、北京奥美、智威汤逊-中乔、百比赫、灵思营销、BBDO等机构,最终共128个奖项花落各家。

为了保证获奖作品代表着中国广告业的最先进力量,4A金印奖的评奖拟定了严谨的评审机制。评审团包括莫康孙、林小琪、冯永梁、高峻、崔莉莉、刘旭明、田涛等28位来自各个4A公司及业内机构的专家级人士组成。他们本着宁缺毋滥、坚持高标准的原则,最终选出获奖作品。部分奖项如金印奖互动组全场大奖、广播类金奖、整合传播类金奖的从缺就是这一严苛标准的最好注解。同时,除评审组,金印奖还设置监审,以确保奖项的公正。

从“颁奖”到“盛典” 共论发展

与往届金印奖不同的是,今年的金印奖活动,除了盛大的金印盛典外,还安排了广告行业发展趋势论坛、广告人沙龙、广告饕餮暨往届作品展映等相关活动,相较以往更为专业、丰富和深入。

10月13日上午在黄龙饭店举办的中国广告行业发展趋势论坛,紧扣“广告行业的困境 趋势 机遇与未来”这一主题,围绕传播的瓶颈(焦点)和沟通的创新(观点)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中,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司司长孙鸿志的主题发言对广告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出了深刻的总结,体现了当前及今后国家对广告业整体战略与布局,为未来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同时,论坛的焦点话题中涉及了4A广告公司的前途何在,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ROI与品牌能否双赢、新媒体的精准PK传统媒体的权威、营销理念的变革,从4P-4C-4R的变迁、文化创意中的沟通设计、小IDEA 胜过大投资等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引发了现场嘉宾热烈讨论。

10月13日下午,城市·创意·传播品牌沙龙则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首席运营官刘旭明等多位知名城市营销大师围绕城市品牌的传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与会者对于城市品牌的传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了传播视野。

落户杭州 交相辉映

中国4A是中国大型综合广告公司的高端组织,从成立初期的28家发展到目前52家,成员单位几乎包揽了所有在国内经营的大型国际广告公司,以及本土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综合广告服务公司。无论是从产出的作品,还是从行业影响力而言,中国4A都充分展现出行业的最高宗旨 :“一流服务、一流创新、一流实力和一流诚信”。作为中国4A重要的活动之一,4A金印奖七年来在广告、传媒、设计等文化创意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中国广告人展示创意的舞台,同时推动了中国广告行业乃至文化产业更加成熟稳健的发展。

2012年,中国4A金印奖迎来崭新发展面貌,今年起4A金印奖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评选活动将落户杭州。据中国4A理事长、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刘矜兰女士介绍,此次“杭州盛典”参考戛纳广告节模式,与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极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形成了“杭州——中国4A金印奖创意文化节”。此举既有利于4A金印奖利用杭州这个文化产业名城,持续稳定等优势聚集各类资源、拓展影响力、推动行业发展,又有利于杭州创造城市品牌亮点,丰富城市品牌内涵。

因此,此次金印奖不仅在行业集聚了广泛关注,在整个社会也具有较大影响力。本次晚会由3家网络媒体同步直播。其中,搜狐作为中国4A独家网络合作伙伴,与中国4A经过长达4年的合作,为中国广告业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搜狐持续对中国广告业界尤其是4A的支持,是互联网公司的代表者。中国广告网和视觉同盟作为中国4A特邀网络媒体,实时传送了整个4A金印奖广告节的盛况。

篇(2)

1月12日,91金融举办“摘星众筹说明会”,旗下“摘星众筹”平台及其第一款众筹产品――由吴文雄亲自撰写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启示录《蔓延式创新》首次亮相。在回顾2015年业绩时,许泽玮总结称,在过去的一年里,91金融进一步夯实了自营业务,以“91私募”和“摘星众筹”两大平台正式进军私募和文化创意产业众筹两大市场。此外,91金融通过加强移动端布局,成功吸引了1000万用户关注,转换注册用户超100万人。

许泽玮表示,91金融在2016年将一如既往保持高速前行,夯实全金融生态体系,在业务和资本层面实现重大突破。

“几何级”增长离不开合规合法的经营理念

据许泽玮介绍,目前91金融累计服务金融消费者超300万人,创造成交量超2000亿元,2015年完成交易量超500亿元,公司发展速度呈“几何级”增长态势。许泽玮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普惠金融理念,竭尽全力的去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金融消费需求。他希望能够用5-10年时间,在规模、收入、地位上全面超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平安集团。

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之年,也是91金融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许泽玮认为,《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不仅让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法制化大时代,同时也给予了 “积极拥抱监管,坚持合规合法经营”的91金融更多发展机会。

许泽玮介绍,公司在2015年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与厦门银行联合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第一张理财卡“厦门银行-91金融联名卡”;进军互联网证券市场的“91股神”;引进MOM管理模式,成功推出“91私募”平台,探索国内互联网私募市场;推出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摘星众筹平台,立足社交众筹,引领了国内众筹2.0时代。

同时,91金融还与厦门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首创国内互联网金融基础服务平台。此外,在成立四周年之际,91金融还成功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大型理财活动91金融节,让千万用户切实感受到了91金融的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

许泽玮强调, 2016年,91金融将继续深耕“金融服务全产业链条”,构建从个人消费者、企业级用户、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全金融生态体系。许泽玮表示,得益于全金融生态体系,91金融各项业务在2015年实现了全面开花。

全面进军众筹领域

在2016年展望环节,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重点介绍了他的新书《蔓延式创新》和摘星众筹平台。

据了解,《蔓延式创新》通过整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以来经历的一系列大事件,对行业发展基因、营销方式、盈利模式、监管政策等方面深入思考和探索,解密真正驱动行业发展的逻辑,是互联网金融创业者的“红宝书”。

91金融于2016年将大力开拓众筹领域业务。据吴文雄介绍,摘星众筹未来主要深耕出版、智库、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其运作模式是一种基于社交圈和信息圈所衍生出的社交众筹。他认为这种模式将逐步代替之前那种以卖货为主的众筹,并称之为众筹2.0。

在吴文雄看来,众筹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而文化将是其细分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吴文雄分析,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文化的一个体现,它不会随着时间变迁而改变,这无形中成就了文化创意产业众筹的可持续性。

篇(3)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其中,动漫衍生产品的营销策划,并转为企业收入是动漫产业中收入颇丰、且生命周期较长的一个环节。

国际动漫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日本和韩国,各国产业链模式后期基本相同

遵循通过影视播放、发行图书、音像制品等方式传播,扩大影响力后通过版权授权,开拓文具、服装、卡通玩具等、主题公园等衍生品进行后续营销,为其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在其产业链的前端却略有差异 ( 见图表 )。

我国动漫产业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1941年诞生的第一部80分钟动画片《铁扇公主》曾经红极一时,在世纪动画电影史上也是享有很高声誉,80年代后陆续出现过《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较多是依赖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却没有形成产业化,后续商业价值尚待挖掘。目前国内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问题如下:

首先,动漫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动漫大师及创意人才的能力及规模,因此,创意人才的缺失是国内动漫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产业链末端播放和衍生品开发营销等创收环节举足轻重。

其次,国内动画片主要以电视播放为主要宣传渠道,由创意缺失造成的作品平庸化,以及受众群体定位于低龄儿童等因素,都使得制作商在与电视台博弈时处于劣势地位,相对于每分钟高达上万元的制作成本,为求得能在电视台播映,甚至欣然接受平均每分钟数十元甚至免费播放的超低回报。制作成本的高企,加之主要播放渠道的低回报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另一主要瓶颈,因此,不断提高作品质量,提升其与电视台之间的播放收入议价能力便显得尤为关键。

第三,国内动漫行业尚未形成产业化运作,仍然是企业分属各自细分领域,且衍生品策划及销售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国内动漫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群体,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自顾不暇,缺少充足的资金和人力去策划和开发相关衍生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原创动画片影响能力有限,较之国外成功运作的动漫形象,专门运作国内动漫衍生品不但对公司专业要求能力较高而且运作风险较大。

国产动漫走不出“喜羊羊困局”

篇(4)

据前期调查,我们发现在四川省内仅有三所非师范高职院校设有本专业,而且其专业发展均沿革于原师范类办学基础,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便是其中之一。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民办职业院校,在这样一所民办非师范综合院校中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再由于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缺乏能够比较和借鉴的材料,所以建设难度相当大。一般而言,非师范类高职院校现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方面必须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身特点,并积极通过“区域行业发展调研”“、自身办学特点分析”“、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等方式对目前及未来几年市场对教育类、数字媒体制作类、新媒体传播类相关行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形成了符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特点,并具有一定非师范类培养特征的人才培养规格。(1)调研“区域行业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和相关行业公司管理人员交流,以及对《成都市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进行研究,进一步认知到成都及周边区域未来在数字媒体行业、电子信息产业、数字文化创意及新媒体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未来五年内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占到全市GDP的6%,成为经济支柱产业③;专业人才缺口初步估计将突破6万人。因此,学院多次召开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交流会,邀请相关专家、行业一线企业的管理者共同讨论人才培养的方向、模式、方法,并逐渐形成了在培养领域上突破传统教育领域局限,同时面向教育培训、数字媒体、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2)分析“自身办学特点”。我们以学院办学的总体思想为指导,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环境做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①作为一所年轻的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非常重视现代化硬件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建有“非线性编辑实训室”、“音视频技术基础实训室”、“数字媒体生产实训基地”等良好的硬件环境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使用。②目前学院从事数字媒体领域、多媒体软件教学的专职教师有20余人,其中有近一半教师是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学院充分认识到行业发展速度快、竞争大的特点,并积极通过“内培外引”等一系列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地建设力度。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3)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质是调研企业的岗位群设置需求和相应的专业能力结构需求。但由于不同企业的成长背景、发展情况、管理、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对开展调研的企业应有所选择。通过多方努力,我们联系到成都地区在数字媒体、文化传播、音视频系统集成等行业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一线企业,这些企业的机构设置比较完整,管理相对规范,岗位职能明确具体。选择他们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可以产生基于生产过程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岗位人才参考模型。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现场招聘咨询、毕业生就业回访等多种方式对更多相关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查。高职非师范类教育技术专业的主要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在人才培养领域和方向确定后,我们将该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重点放在数字传媒行业、文化传播行业及教育培训行业等数字资源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维护需求量大的实践应用领域。面向社会,面向数字媒体内容提供公司、企事业单位,面向中小学校、培训机构培养能够从事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与使用、音视频系统工程建设与维护、数字媒体内容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服务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辅助工作和其他涉及媒体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调研,我们总结出目前市场人才需求的几个重要岗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员”、“数字媒体资源建设人员”、“音视频工程系统集成技术员”、“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

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形成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选取行业领先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行业领先的企业一般具备五个特点:(1)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2)岗位设置相对完整;(3)技术处于领先地位;(4)管理团队比较稳定;(5)管理机制比较健全等。选择行业领先企业进行调研,不仅可以得到参考价值较高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信息,从而总结提炼出多个岗位工作的典型过程,以确保形成有效的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同时还可以随着调研的深入,展开进一步合作,如开设“定单班”,进行“课程置换”等,这样更有利于拉近企业实际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的距离。(二)职业能力目标设定“忌大忌全”教育技术领域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复合型领域。教育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课程开设面面俱到,技能培养泛而不精的情况。职业能力就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培养哪种职业能力一般会考虑市场需求、学院自身培养条件等因素,最后选择可行性最高的一个(或两个)按照岗位需求进行能力分解展开重点培养。(三)重视“通识性”职业能力这里所指的“通识性”职业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岗位认知”、“主动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等。这些能力一般隐性的包含在其他职业能力中,但却是相当重要的部分。这些能力是否良好,直接决定了岗位工作开展的成效。行业领先企业在招聘时非常看重员工的通识性职业能力。

篇(5)

点击关键内涵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一般指在工业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时,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标准,包括9个行业门类、22个行业大类。

文化创意产业: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目前北京市将其分为9个大类,在范围上涵盖了设计研究、生产制造和传播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行业。

生产业:根据国内外有关理论,生产业一般指以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为主导的行业,生产业具有经营性和可贸易性的特点,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也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标准,包括6个行业门类、22个行业大类,148个行业小类。

明辨主要关系

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三者共有的行业交集:(1)这三个产业共同包括的行业如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2)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共有的行业包括:金融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以及地质勘查业。(3)生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共有的行业包括:批发业和租赁业。(4)现代服务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共有的行业包括:环境管理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

三者间的明显区别:(1)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在第三产业范围内,按照不同研究对象,对第三产业所含行业进行细化分组后形成的两个行业集群,不包含第一、第二产业所含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多数行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同时也涉及书报印刷、文化用品制造等第二产业所属行业。(2)虽然同属于第三产业,生产业更倾向于研究夹在生产与销售环节之间的物流产业,运输、仓储、批发、租赁等行业主要为生产和销售环节服务,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而现代服务业倾向于研究金融、信息、房地产、体育产业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传统商业、服务业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产业。(3)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包含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倾向于设计、文化、计算机服务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创造与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

为满足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口径和范围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行业划分,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6方面内容。

在文化产业标准出台后不久,社会上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多地来源于知识产权的开发及运用,2006年12月北京市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意产业的内容,提出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以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取代了单一文化产业的统计研究。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中不仅包含全部文化产业内容,而且还有全部创意产业内容。

高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技术转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党的十三大提出“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技术产业”的要求,原国家科委将“高技术产业”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从此出现了高技术产业与新技术产业相提并论的情况,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也由狭义的高技术产业,演变为广义的包括一切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概念。

2002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确定了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畴和统计标准。

而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组织编制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共11个领域。由于此高新技术产业分类目录未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因此北京市统计局将此高新技术标准仅用于中关村园区统计中。

生产业与物流产业

物流产业是指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制定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试行方案)》中的相关规定,物流业统计范围为物流相关行业中在工商登记注册时企业(单位)名称中具有“物流”、“配送”、“快运”、“储运”、“货运”等物流功能,且业务经营范围以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为主的单位。

生产业包含了除零售业以外的所有物流产业涉及的行业,同时也将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纳入其中。因此,物流产业是生产业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是在生产业内部更加细化的分类。

洞悉研究意义

经济越发展,产业越细化。应当看到,产业新名词是产业分类不断细化的产物。“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名词其实质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多个基本产业的整合和分组。笔者认为,各种产业分组应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应有利于分析研究具备较高关联程度的产业集群内部的发展规律,应有利于明确区域重点产业,确保其平稳发展。

如果产业分类中包含区域优势产业,则研究此种产业组合有利于掌握区域内主导产业的规模与规律,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果产业分类所包含产业多属本区域内欠发达产业,则此种产业组合对区域的适用性偏弱,对于区域内发展资源调配的指导意义及主导行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不强。因此,对于产业新名词的理解与应用,应紧密结合区情展开,我们需要优先关注优势产业,做好与之相关的各项服务,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篇(6)

关键词:蚌埠;文化产业;对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决定,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 5%以上。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出台,标志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不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魅力。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各地市都纷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速度迅猛,以年增幅10%―30%不等的速度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蚌埠市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速,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客观务实地分析现状,探索如何实现具有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当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蚌埠市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在“十二五”期间,蚌埠市政府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的思路,围绕皖北中心城市定位,颁布了《蚌埠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用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同时采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多元投资等政策措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做大做强出版印刷业、传媒广告业、文博会展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业。此外,《规划》还鲜明提出了“一轴贯穿、两核闪耀、三圈环拱、四片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统筹资源,整合优势,挖掘潜力。

在“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下,蚌埠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近年来,一大批文化项目落户蚌埠,城东的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白石山佛教文化园;城西的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森禾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城南的花鼓灯嘉年华、光彩玉博园、海上明珠、金鹰农业生态园;城北的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双墩古文化遗址、三汊河湿地、垓下古战场等项目日益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12年度,蚌埠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5.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17%,较2011年投资额增加1.35倍,年度计划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31.16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2]2013年全市43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行政区和功能区,总投资额57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91亿元,其中,省“861”项目12个,总投资额210.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蚌埠市47个项目进入“全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总投资额为609.12亿元,同比增长9.47%。[3]截至2014年底,蚌埠市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园区。目前蚌埠市已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

二、蚌埠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文化强市”战略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

“文化强市”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必须具有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城市文化产业硬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目前“文化强市”,多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多以GDP和增加值为目标,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能增加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效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待探索和建立

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数增加为主,属于粗放式发展,缺乏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主要以追求GDP为目标,导致盲目、冲动上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比如文化产业园区就存在较多问题。目前蚌埠市文化园区较多,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房子多,但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兴旺,多数房子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还存在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口号,实际经营房地产。有人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只有不到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专家提醒,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在风险正在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积极探索盈利之路。[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蚌埠市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文化园区的增长模式必会存在很多隐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注重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力弱

这体现为,第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缺乏有效整合、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蚌埠市大型文化企业很少;第二,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蚌埠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依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效应。知名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会有效带动蚌埠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第三,行业发展不平衡。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各大行业发展很不均衡。玉器行业、会展业、文化旅游、动漫等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都很弱,新兴业态发展滞后,项目数量偏少,发展不够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四)高素质的创新创意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蚌埠市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高端的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少,文化创意少,导致文化产品专利少,研发能力弱。文化产业项目缺乏创新创意导致模仿甚至抄袭,造成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本土特色。目前星宇文化产业园多家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三、发展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必须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已不是竞争力的全部,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形象。建设文化就

是塑造形象;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缺失很可怕,有损于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后代成长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文化是生活。”[6]文化能够有效塑造和改善一个城市的形象与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城市文化设施要有规划,市级、区级、小区级都要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市级要有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音乐剧院等;区级要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小区也要有文化活动中心,如图书室、演出场所等。积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打造城市文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突显城市文化特色,避免跟风和模仿,体现本土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等特点。

(二)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积聚文化创意产业

蚌埠市有一些老的工业遗址,包括废弃的旧厂房等,如宝新面粉厂和酒厂等地,可以借鉴上海的田子坊和北京798艺术区等国内外多地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修复和改造,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吸纳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创意品店、酒吧、茶馆等。这种废弃的厂房大多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后,既可以节省土地,又可以让市民更方便接触文化艺术,得到文化艺术熏陶,提高文化素质,参与文化产品交易活动。

(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重视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注重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目前蚌埠市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层次低,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急需加快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引入品牌工业设计,打造文化产品品牌,如玉器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设计上不够精细,缺少品牌,应该请知名企业做设计,提升蚌埠玉器品牌和竞争力。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引进中国优秀企业或者是国际优秀企业,引进设备和品牌,深度开发本土文化产品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创新文化,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文化创意人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快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与高校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并举措施,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培养原有文化经营人才,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重点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促进蚌埠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大学科技园和星宇文化产业园应该建立创意孵化基地,培养创意型人才。还要大量引进创意创新人才,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政府在出台人才引进的政策的同时,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所需的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做到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

(五)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吸引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文化企业因为自身产品的市场不确定性、可抵押资产的不确定性,规模小等特点,在银行贷款比较难,因此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集合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是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保证。同时政府必须要给文化企业以资金扶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降低文化企业的行业进入门槛,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六)科学定位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

蚌埠旅游业产值占GDP 6%,旅游发展投入不够,比不上淮南。客观地说,蚌埠的旅游资源并不算丰富,山不高,水不深,人文底蕴也不算厚,因此需要科学定位,打造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强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结合蚌埠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旅游开发策略。蚌埠市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建成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同时离合肥、南京都很近,高铁开通后,离上海、北京都在3小时到达的经济圈内。蚌埠的旅游市场主要面对皖北人口,还有面对大城市来寻找小城市休闲体验的人口。发展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绿色乡村旅游等,尤其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与购物旅游,万达广场的入驻,使蚌埠成为面向皖北的购物旅游城市。蚌埠的山海拔300多米,不占优势,可以开发水资源,有淮河、龙子湖,五河县有五条河,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水产品、水上娱乐项目和水上餐厅等,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此外,还应当发展演艺业,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将地方戏曲花鼓灯、泗州戏等融合到旅游项目里。现在人们旅游已不满足光看景点,还要看演出,吃美食,体验各种生活。所以蚌埠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可以融合演艺业。蚌埠的电影院有万达、横店影城,但演艺业还很不发达,小剧场的演出,演艺活动很不发达。蚌埠演艺资源比较丰富,有闻名全国的花鼓灯、泗州戏,还有一些著名艺人如蒋雯丽、祖海等,可以发展演艺业。采用现代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打造精彩的演艺节目。让旅游业与演艺业结合,实现共同繁荣,同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需要积极有效的解决,要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人才等战略和措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发展。要找准文化资源优势,强化项目谋划,充分论证,保证项目能够落地生根,避免盲目冲动上项目,避免无创新创意项目。同时打好“交通枢纽”、“高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创新牌,在城市竞争中寻求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蚌埠转型升级新引擎.[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8/06/006506896.shtml.

[2]邬旭东.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文化思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3(5):91.

[3]沈明堂.蚌埠加快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7/16/006488357.shtml.

[4]王勇勇.蚌埠:打造文化发展升级版[J].公关世界,2014(7):13.

篇(7)

我国电影商业化的过程中,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还比较少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片制作公司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文化作品,很难进行价值评估和抵押设定。因为我国信用体系还在建设当中,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拥有合适的抵押品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条件。抵押品的缺乏使得电影制作公司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二是从银行的角度看,虽然我国电影市场规模扩张很快,但是总体还比较小,加上缺乏抵押品,产业单笔贷款规模也较小,所以银行缺乏开展电影制作贷款的积极性。三是电影审查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增加了贷款的风险。公映作品的审查制度非常严格,一个电影作品如果最终不能通过审查,前期投入即付诸东流。电影作品投资制作的这种特点,进一步增加了其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

虽然多家银行给影视公司提供贷款的案例已经不少,但综合来看,拥有完整的文化产业信贷政策和流程,对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全面涉足,并与北京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等文化产业机构具有全面联系的,目前还只有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的“影贷”模式

作为北京市的地方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涉足文化创意产业条件得天独厚。不过,作为人们消费的奢侈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运作下快速发展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北京银行开展文化产业贷款业务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发展得非常迅速。2006年,北京银行完成了《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课题,该课题提交了北京市政府。

北京银行的课题,是北京市政府振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一部分。2006年11月,为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该组织是北京市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从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常设机构。在融资方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是北京银行向北京电影公司贷款的重要中间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对北京银行许多贷款的发放都进行中间协调。为了减轻北京文化产业企业的利息负担,2008年4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利息进行50%~100%的贴息。目前,华谊兄弟等电影公司的多部电影贷款已经获得贷款贴息。

北京市政府的积极扶持对促进北京地区银行发放文化产业企业贷款作用显著,北京银行行动最为迅速,在2007年与电影产业的全面合作迅速展开。2007年11月6日,北京银行正式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采取了为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设立5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授信额度、将文化创意企业列为最优先支持项目、扶持九大类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建立文化创意资深专家服务团队、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审批贷款等积极措施。2008年5月,北京银行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银行与华谊兄弟传媒将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其中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的方式向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电视剧多个项目打包贷款。2008年7月,北京银行举行了以“贷动文化、创意无限”为主题的文化创意金融产品推介会。这是继5月为华谊兄弟的多个电视剧项目提供1亿元贷款后,该行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迈出的又一实质性步伐。

此外,北京银行还与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和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融资授信、资金结算等一体化优质金融服务。为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发放5400万元贷款。从贷款华谊的电视剧、贷款光线传媒的电视节目、贷款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到贷款给万达院线影院建设,北京银行对影视行业的文化创意贷款支持已经涉及到从制作到发行再到终端的各个环节,为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建立了一条完整的金融链。

北京银行负责文化创意金融贷款产品研究的部门领导表示:作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心,北京更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再则,该产业的高附加值、环境污染少、发展空间巨大等特征,有助于吸引各类vc(风险资本)、pe(私募股权基金)和商业银行共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电影产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有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一是政府的支持。北京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是北京地区众多银行积极参与电影产业贷款的重要因素。虽然其他大城市也有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像北京市政府这样具有实质性支持政策的城市还不多,北京市政府的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二是要解决影视公司的抵押担保问题,降低银行贷款风险。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很多,最直接的就是政府出资设立专门的抵押担保公司,并有效降低影视公司获得担保公司担保的门槛。随着我国居民精神消费的不断增加,加上政府一定的支持,影视公司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电影产业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根据我国电影产业的特殊性,电影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需着力加强如下方面:

成立专职政府机构。市场需求是构建我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出发点,但是在促进投融资体系建设中,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专门政府机构的职责有:一是作为电影产业企业和资金提供方的中间人,并向双方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这对企业融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也不是一般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做到的;二是对融资企业提供必要的利息补贴,这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通常做法,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必不可少;三是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政策,作为参与市场较深的政府机构,专职政府机构对市场的了解深入全面,为制定电影产业行业政策提供基础素材,有利于行业发展;四是制定指导性的电影产业利益分享机制,为pe或者vc进入提供方便,当然这些指导性政策并不要求企业遵守,而是给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作用。

成立专业性的担保公司。电影产业公司和资金供给方缺乏对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金供给方如银行、pe等对电影产业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专业性担保公司就显得非常必要。在这方面,一般性的担保公司并不能代劳。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很多一般性担保公司的担保条件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相差无几,如果企业从金融机构不能融到资,那么它也就很难从担保公司获得担保。

专业性担保公司因为具有专业知识,对抵押品等方面的要求就会相应降低,这有利于企业获得担保,并最终更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鼓励银行业对企业提供贷款。影视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最大难处是缺乏抵押品,难以把握贷款风险。解决办法有:

一是政府直接成立电影产业担保公司,对银行提供给影视公司的贷款进行担保。担保公司可以吸收对影视作品有较高评价鉴赏能力的专业人士进入,对影视作品的质量或商业前景进行评价。担保公司可主要针对中小影视公司展开业务,因为相比大的影视公司,小公司更难获得银行贷款。

二是充分发挥保险公司作用。影视作品从获得制作许可到最后拍摄完成通过审查,中间过程不确定因素很多。保险公司可以针对中间某一环节开发出新的保险品种,减少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风险,为引入银行贷款打下基础。另外,保险公司对影视公司海外版权收入提供担保,对影视公司获得银行贷款也很有帮助。

另外还可以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质押登记中心,方便影视公司影视作品进行版权质押。或是在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设立地方性文化产业促进中心,作为银行与电影产业衔接的中间人。

鼓励民间资本、企业投资电影。民间资本或企业参与电影产业的方式可以采用pe或者vc的方式。鼓励民间和企业投资电影最重要是要建立相对标准化的民间资本或企业对影视作品的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现在国家已经逐步放开产业投资基金。从影视制作方面看,可以考虑让一些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成立电影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基金份额购买的方式让包括民间资本、企业在内的资金进入,具体操作由投资机构进行。利益分享机制上,可以考虑采取票房或者盈利分成的方式,从而增加投资机构参与宣传或者推广的积极性。当然,这种机制也可以引入到院线建设、影视作品发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