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6:02: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摊经济的发展趋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电子商务平台;类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81-1
电子商务是一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商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商务模式,在电子商务这种模式下,人们不需要见面即可通过网络进行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订单下达以及咨询服务等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平台即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
一、电子商务平台优势、缺陷
(一)优势
1.时空优势。Internet上的销售通过以信息库为特征的网上商店进行,所以它的销售空间随网络体系的延伸而延伸,没有任何地理障碍。2.速度优势。电子商务具有极大的速度、效率优势。3.成本优势。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4.信息优势。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5.便捷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花在购物上的时间会愈来愈少,但购物次数却会愈来愈频繁,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商品,如原料、个人用品等,电子商务提供的便利性正在与日俱增。
(二)缺陷
1.网络自身有局限性。在这一模式上,只有依靠网站的制作和网页设计家对网页把握更加好的模式,向消费者展示商品;2.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公认为是未来IT业最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3.税务问题。税务(包括关税和税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4.标准问题。各国的国情不同,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当然也存在某些差异;5.知识产权问题。在由电子商务引起的法律问题中,保护知识产权问题又首当其冲;6.电子合同的法律问题。在电子商务中,传统商务交易中所采取的书面合同已经不适用了;7.电子证据的认定。信息网络中的信息具有不稳定性或易变性,这就造成了信息网络发生侵权行为时,锁定侵权证据或者获取侵权证据难度极大,对解决侵权纠纷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二、当前电商的五大基本类型
纵观电商平台类型,除团购、返利外,基本有五大类型,与线下实体销售渠道也基本一致。第一类:综合型,或者叫购物街型的,如淘宝、拍拍。类似于线下的购物街。其典型特征是:以低价为噱头聚集人气,人气旺,但店铺地摊混杂,价格战严重,不利于优质商家长远发展;对于商家来说,入驻这样的平台,自然可以获得高人气和高转化,但也面临推广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假货冲击等风险。第二类为商超型,如京东、一号店等店中店模式;类似于线下的超市专柜。其典型特征是:平台自主经营产品为主,入驻商家为辅,对于商家来说,入驻这样的平台,可以增加销售渠道,但面临入驻成本高,且店中店非平台核心业务,销量难以突破。第三类为垂直B2C型,如乐淘,好乐买等。类似于线下的鞋城等。其典型特征是:平台自主经营,产品丰富,入驻品牌商家缺乏主动权。入驻这样的平台,商家省心省力,但面临供应链可控性差,毛利低,缺乏主动性等制约,难以通过网络获得品牌突破。第四类为品牌垂直B2C型,如凡客、玛索玛索。类似于线下的品牌专卖店。其典型特征是:品牌自主经营,会员忠诚度高,重复购买率高。但产品线单一,且市场尚不成熟,营销成本高,转化率,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合理。第五类为专柜型,如中国第一百货,类似于线下的百货大楼、购物中心。其典型特征是:商家自主经营。但入驻门槛高,只有优质品牌或品牌授权商家才可入驻。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仍将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回暖及外贸的逐步复苏,众多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意识的提高,传统企业进军网络市场以增加渠道销售,加上国家和地方各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不断规范整顿市场,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和企业营业收入仍将会不断增加。
(二)行业的细分和专业化成为发展趋势。由于市场规模和完全竞争两大因素,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个性化特征日益突出,专业化水平与市场规模成正比。基于零碎数量的市场会导致大量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涌现,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商务模式创新,另一方面更充分地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三)B2C未来将代替C2C网购。未来数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格局仍然以C2C市场交易规模占据更大的份额为主,但B2C的增长速度将远大于C2C市场,其规模占比将逐年扩大。
(四)O2O模式将大行其道。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互联网+商务的机会。O2O模式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消费――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这一新型模式将线上的价格优势与线下的服务优势集于一身,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完善的购物体验,成为商家掘金市场的新形式。
参考文献:
[1]易法敏,马亚男.电子商务平台形态演进与互联网商务模式转换[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2]谭晓林.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应用及其创新[J].技术经济,2010,(10).
[关键词]走向非洲;互补性;机遇期;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14-02
[作者简介]蔡德林(1957-),男,辽宁大连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制度经济学。当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非洲,这次访问不仅是对中非传统友谊和长期合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国家将面临新一轮博弈的一种选择。同时也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奠定了我国“走向非洲”战略的新起点。
一、走向非洲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非洲大陆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北非一些国家在“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政局动荡,政权更迭或分裂。其次是我国在非洲的工作人员频繁遭到绑架劫持。同时,面对中非合作所取得的成就,一些西方国家关于“新殖民主义”的论调也不绝于耳。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引发了人们的忧虑和思考。
走向非洲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从目前的世界格局来看,原有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已经率先制定了游戏规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留给新兴国家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从近代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通过技术、资源和市场三位一体的经济要素组合和军事实力的保驾护航相结合实现的。其中,技术一般来自国内,而资源和市场则往往要依靠国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这种要素的专业化国际分工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经济腾飞是通过国内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来实现的。同时也就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中国强调和平崛起,这和以往大国崛起的本质不同。和平崛起的实质是遵循市场逻辑,而不是采用强盗逻辑。从发展阶段来看,新兴大国的崛起有着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但也存在着资源和市场方面的后发劣势。资源日渐枯竭,市场基本饱和,而新兴国家又缺乏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开辟新市场的能力。从崛起方式来看,遵循市场逻辑比遵循强盗逻辑不仅成本要高很多,更重要的是不掌握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将导致在资源获取和市场开辟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甚至只能“避重就轻”,其成本和风险可想而知。
当今的国际秩序,无论是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军事、外交等都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主导。全球的区域经济格局、贸易通道、战略要冲等基本上都被美国所控制。长期以来,非洲大陆成为“世界资源之战”的主战场之一。然而,随着1993年的“黑鹰坠落”, 克林顿总统宣布美国单方面从索马里撤军,从此远离非洲。因此,目前只有远离欧美的控制,非洲才能依托丰富的资源,开拓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没有摆脱“贫困陷阱”,政权不稳,内战频发,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国外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因此,非洲为新兴国家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中国来说是继“9.11”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之后的第二个战略机遇期。同时,非洲国家需要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以资源换发展”实现经济的腾飞。这种互利共赢的关系符合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可持续的,走向非洲将是一个长期战略。
二、走向非洲是促进中非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并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和非洲经贸关系的互补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这不仅基于中非之间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友谊,还基于中国和非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结构之间的高度互补性。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基本上处于同一梯队。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与非洲拉开了距离。目前,非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力求走出“贫困陷阱”实现起飞的关键阶段,渴望着资金和技术的全面支持和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而中国正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变,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的崛起,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释放过剩的产能,同时也需要弥补资源的不足。金融危机使欧美经济体债务缠身,财政紧缩,复苏乏力,自顾不暇。由主张贸易自由化演变为贸易保护主义,并热衷于搞欧美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意图摆脱WTO,建立一个高标准的FTA,排挤中国和非洲。这对中非双方来说都将是一次历史性发展机遇。无形之中使得中非经济结构实现了天然的“无缝对接”。非洲专家普遍认为,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的发展是中国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也是非洲的机遇。十几年的中非合作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自2000年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以来,本着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的原则和宗旨,中非经贸合作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在贸易领域,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84亿美元,增长了近20倍。有数据表明,中非经贸关系对非洲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0%。
二是在投资领域,至201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近200亿美元,仅2012年对非洲直接投资就达29亿美元。其项目遍及非洲50个国家,而在10年前还不到5亿美元。能矿、建筑、制造等行业的项目数量继续保持增长,金融、航空、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投资合作方兴未艾。
三是在承包工程领域,目前,非洲是中国企业的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2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就超过382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1/3。
三、走向非洲应立足于软实力
在经济实力上,中国比非洲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法治观念等方面,中国并不比非洲有优势。非洲曾是殖民主义者的乐园,但殖民主义者也给非洲留下了法治观念和法律制度,非洲各国的法制是比较健全的。中国通过对非洲的贸易、投资、贷款、援助等,使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中国企业在非洲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各种制约和风险在增加,安全形势严峻。其原因尽管许多方面来自于非洲本身和外界的干扰,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必须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在非洲的长期发展战略。
据在非洲工作多年的人员介绍,中国企业为非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人的许多优良品质也得到了非洲人的认可。但在软实力方面的不足使我们的硬实力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善于依法行事。在非洲,有的中国企业主无视当地的法律,雇工不签合同,不交纳各种保险,不遵守最低保障工资标准,不按照法律程序解雇员工等。二是不遵守国际竞争规则。塞内加尔有个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国人的报价还不到法国人的1/3。三是不团结。中国人把欧美人挤出非洲市场后,再互相压低价格,进行内斗,结果两败俱伤。四是不遵守当地市场准入制度和劳工、移民法规。非洲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供给充足,他们需要的是资金和技术,需要外国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然而,还是有一些中国商人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到非洲,摆地摊,开“黑店”,被认为是抢当地人的饭碗。五是忽视品牌和产品质量。在非洲,中国商店大多不成规模,中国商品虽价格低廉,但质量口碑不佳,在非洲叫得响的品牌很少。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保养液压系统摊铺机
Abstract: Since 90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development speed to accelerate, application is increasingly wide. As a result of our country economic situation gradually embarked on the fast track, engineering machinery appl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use and main component maintenanc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focuses on Paver maintena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use; maintenance; hydraulic system; paver
中图分类号:P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工程机械是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施工企业生产力现代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维持稳定协调发展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工程机械维修与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和改善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水平,以最合理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使设备维持良好的性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从而促进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种大型、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装备的工程机械行业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工程机械在性能和结构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加完善,并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
进一步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比如大多数挖掘机的额定工作压力达到31~35MPa),负荷传感的工作液压系统日趋成熟并成为主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电液比例技术。
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乃至工作装置的操纵控制系统进一步电子化和完善,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监控、保护和操作,即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其中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包括:识别和检测工作条件与工作对象;根据工作目标和识别结果,自行作出决策;响应决策。实现自动伺服控制。这样使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得到明显提高,作业安全也有了保障。
工作装置中,广泛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使工作装置的刚度、耐磨性、结构强度得到提高,自重减轻;同时在制造和设计过程中普遍采用了CAM、CAD以及优化技术。
大量采用使结构简化的全液压传动;采用液力传动系传动;在减速箱、轮边减速器、变速箱中采用行星传动;采用既提高传动效率,又改善性能的外功率分流式液力机械变矩器等。
2 水泥混凝土摊铺机简介
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是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导施工机械,也是关键设备。其功能是把已经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平整均匀地摊铺在路基上,再经过振捣和光整表面等工序,使之形成了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混凝土路面。为此,水泥混凝土摊铺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所摊铺的路面和设施,应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设计要求,应控制误差在标准范围以内。
2)能够对所摊铺的混凝土层,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振实,确保设施和路面的内在质量。
3)摊铺机在路基和其它作业面上的虚方混凝土料,能够留出均等的余面厚度,以确定经振捣和抹光工序后符合规定的摊铺厚度。
4)布料必须均匀,不能产生骨料离析现象。
3 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控制方法
水泥混凝土摊铺机在工作时,由于各种压力损失液压系统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液压系统油温度上升,系统温度过高时容易使液压油氧化,氧化后会生成有机酸腐蚀金属元件,还会生成不溶于油的胶状沉淀物抗磨性能变差;液压油中混入水分后,将降低液压油的粘度。液压油中混入空气可加快液压油氧化变质,还会引起气蚀、振动、噪声等;液压系统及元件在储运、加工、装配、使用中将污物混入系统中容易形成磨料磨损,降低液压油的冷却性能,性能。固体颗粒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来自变形、化学反应和机械摩擦等方面的污染。
液压系统维护时拆装管路或元件等过程中造成污染物的侵入,或换油、加油时使用了不洁的过滤容器把污染物带进来;
作业环境恶劣,各种颗粒物质浸入液压系统;
储存油液的油桶和油液流经的油管含有杂质;
液压系统本身原有残留杂质,如制造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又未得到彻底清除。
4 发动机维护保养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的心脏,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对其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维护,对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意义。除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外必须作到“三勤”:即“勤听、勤摸、勤看”。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异响来判断发动机故障。发动机各机件不正常时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异响,如有发现要及时处理。
对于有水滤芯的发动机,一定要及时更换水滤芯。因为这种发动机的缸体壁较薄,水滤芯内含有一种活性物质,能调节冷却液的pH值,确保冷却液的防腐性。
发动机不能运转,飞轮也撬不动时,一般判断为烧瓦或气门掉进缸内顶死了活塞。但应注意另一个因素,即飞轮或齿轮箱被异物卡死。
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切记不能立即熄火停止运转,这会造成发动机“粘缸”事故,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也将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当发动机温度过低时,切记不能高速运转,这将加速发动机的磨损,也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 工程机械维修方式的选择
最佳的维修方式是要用最少的维修费用取得最好的维修效果。如果从停工损失、修理费用、修理效果和维修组织工作等方面去衡量,每一种维修方式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企业可根据白己的各类工程机械特点、故障规律、生产特点、资金和资源等情况分别择优选用。在一个企业里,各种维修方式可以并存。从故障的发展过程看,有偶发型的随机故障,即发生故障的概率与时间无关。还有磨损型的规律性故障,即磨损程度与时间有关。这两种故障中,均包含无发展期和有发展期的两种故障。规律性并有发展期的故障,如轮胎、连接件等的磨损性故障。因其有规律,故障发展过程中有征兆,可以观察、记录和预测,故易采用状态维修。但是,状态维修需投入人力和用仪器,是否合算应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因素而定。此外,也可采用定期维修。规律性但无发展期的故障,如电器元件损坏、疲劳断裂等,当出现在重点零部件上时,最好按其使用寿命期采用修理或定期更换的方式。如果出现在不重要的零部件上,采用事后维修较经济。偶发性有发展期的故障,较典型的如轴承,虽然某个轴承出现故障是随机的,但它是有发展期的,可测出其故障征兆及时更换或维修。如不管轴承状态如何,只按规定定期更换,则很不经济。对某些易于修理或更换的零部件、元件,所用修理损失不大、停机时间不长时也可选择事后维修方式。偶发性且无发展期的故障,如在冲击载荷下的突然破裂,电器、液压故障等,因无从得知其将要发生故障,只有采用事后维修,对于停产影响不大,非重点工程机械的,可使用到发生故障后再紧急修理。对于突然停机影响生产损失较大的重点工程机械,如要害装置上的泵、电机等,可设置平行功能的备用件,出现故障时可立即更换或代用,直到故障件修复为止。改善性维修侧重在改善原设计的结构、元件等的性能,它可以同其它维修方式同时使用,即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中同时排除故障和改善性能。但是,必须事先掌握故障原因,做好准备,在预防维修或故障停机时实施。
6 结束语
对于现场施工的工程机械的保养维护,一定要严格执行定期测试、定期检查,争取做到故障早发现、早排除,以切实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对于必须要进行维修的设备,在维修时不能仅凭经验、凭感觉,要认真地调查和询问,根据工作原理、故障现象及结构综合分析,对症下药。要询问在出现故障前设备的使用情况、工作和保养情况,之前是否出现过什么故障,怎样排除的。还要询问故障出现时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缩短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并真正排除故障,达到维护保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张超群,李民孝.浅谈摊铺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17,25-28.
[2] 吴永平,姚怀新.工程机械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
[3] 王涛.国内外筑路机械的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997, 01,32-35.
[4] 何挺继.筑路机械手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5.
关键词: 视觉信息 商业空间 展现要素
在多维空间中,商业展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展示,人们可以沟通信息,交流情感,而展示中的视觉设计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可以使展示充满魅力。笔者围绕“视觉感受在现代商业展示中的重要性”这一课题展开说明,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社会的特性、现代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应用方式,以及视觉传达带给商业空间的直觉感受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社会的特性分析
1.1对商业设计的视觉传达内容进行分析
在商业展示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包括:灯光设计、展示材质的设计、展示物体的设计,以及展示物组合的设计等。灯光设计在一个环境中可以给商业空间提供一个平衡性的效果,灯光是平均分布的,这样的光线可以方便顾客顺利地行走和清楚地观赏选择服装和商品。还有的灯光设计体现在局部上,这样是为了使顾客更好地看到商品,以便达到消费的目的。灯光的设计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让顾客进入卖场后产生愉快的联想。在炎热的夏天,顾客对于色彩的要求偏冷;在冰冷的冬天,顾客对于色彩的要求偏暖,这无疑便是顾客对视觉传达设计认知的一种视觉感受的表现。
展示材质、展示物体、展示组合的设计等,都是给顾客进入这一商业展示中能否冲击他们的视觉,以便达到消费的目的。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把一些复杂而独特的精神内容赋予视觉和语言中,利用物质形式体现出来,形成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
视觉设计的利他性和功利性决定了它在社会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设计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一门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是对文化各个层面整合,与它相关联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艺术学、美学……它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1.2对设计在当代社会的直观性进行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由于信息载体的不断扩大而变得更加无所不在、无所不需。我们在身边可以时刻发现,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频频出现,突出了事物的主题,给人一种名目了然的清晰感。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专卖店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闲逛是消费者天生的本性,消费者有的是有目的地选购商品,有的是漫无目的。在大型商场、小型市场或是大街小巷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商业展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就拿服装来说,同样是一件物品,把它放在地摊上和专卖店的效果完全不同,物品的地位、价钱也随之不同。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商品以地摊的形式出现,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在专卖店里呈现给消费者的居多。专卖店中的视觉主要有店面展示、橱窗展示和陈列展示等。店面展示可以给消费者传达强烈的信息,醒目突出,进而也会在商业上取得一定的效应;橱窗展示不仅能传递信息、吸引消费,而且能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热情;陈列展示是把商品放在一些显眼,消费者容易选择和拿走的地方,这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也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
商业展示中的设计也随之多元化,目的都是为了能与消费者达到共识,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促进商品销售,促进社会的发展。
2.现代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应用方式
2.1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内容和表现分析
一幅好的插图、一张好的招贴画、一个好的广告标语,作为设计中作品的基本元素,都有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而正是这些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形式汇成了一个总体,从而形成了视觉传达的内容和形式。视觉传达作为一门与商业结合紧密的实用艺术,它的内容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可以反映客观,而在艺术的范畴内,主观同样也是客观的反映。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它作为一些作品个体的作者,不是一种单纯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客观精神的反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高尔基曾说:“每个表面现象都是具有精神的,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1]这一点就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自由想象和自由创作都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受和情感的体现。作者都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和感受外在世界,从而获取精神感悟和情感净化,并表现在作品之中。鲁迅先生曾说:“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热,创作总根于爱。”苏珊・朗格说:“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是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2]而我认为,在一幅好的作品之后隐藏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世界,把自我和作品交融在一起,把灵魂与情感完整地表达出来,展现给观众的是作品所给他们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视觉传达的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就内容而说,它依存于形式,靠形式展现出来;但就形式而言,它受内容的制约,靠表现内容而存在。就像福楼拜所说,内容和形式就如同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肉体的生命力在于灵魂,有了灵魂,肉体才能活生生的;灵魂又必须依托于肉体,没有了肉体,灵魂也就不存在了。招贴作品“禾乐”(见图1)即是对此内容和形式的诠释。作品的中底纹所使用的“绿色”、图形和文字的表达,都是可以再现出该企业的生命所在,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画面。绿色代表的是健康,和谐来自大自然的美景,文字叙述的是“提倡绿色食品”这是在吸引大众的眼球,符合大众的心声。禾乐本是一种农业的写实,用这样的公益招贴更能表现出和谐的内容。笔者所设计的这幅招贴,满足了大量消费者的需求,健康的食品是消费者所需求的。这个作品迎合大众心理的设计冲击力很强,绿色的写照也是来自于大自然的美景。如此健康的绿色食品,何乐而不买呢?(图1)
现代城市的商业、服务业极其发达,商品丰富多样,消费者购买商品更喜欢挑剔,商业情报的传达途径也愈加多样化,消费者可以通过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邮寄广告等各种宣传媒体,及时地了解丰富具体的商业情报和商品信息。不过,只有在特定的商业环境中,人们才会付诸购买行动。因而,销售现场的商业情报和商品宣传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多样化,销售模式的更新,商家采用了大量超级市场式的无人售货模式。在这种销售模式中,售货员大大减少,完全敞架售货,消费者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商品,代替售货员向顾客进行推销和服务的正是商业环境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如:店头展示、商业空间设计、POP广告、商品陈列、宣传招贴、购物指南、商品介绍、价目表、商店和服务项目介绍等,还有商业空刊中各种设施的指示标记,如:出入口、通道、自动阶梯、问询处、电梯、洗手间,等等。这些商业的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商家与消费者建立友好关系的交流媒介,这些媒介虽不会讲话,但充当了不知疲倦的推销员、售货员、服务员和向导的角色,对商家来说,不但减轻了售货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而且促进了销售,提高了服务质量,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消费者来说,商店成为一个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理想的购物环境。商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日本的商业和服务业的管理经营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趋向进行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必需的一方面。21世纪的商业产品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科技含量;二是文化含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人类意识观念的改变,在视觉传达领域内从设计语言上对传统展示设计的冲击性作用尤为强烈。站在今天信息高速化的平台上,我们无法回避视觉传达在人们思维意识中所占据的位置与影响。所以我们在展览会中所接受的信息比例与效果,比在其他场所深刻得多。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每一点和每一条线都具有能量,而将这些能量联结在一起便创造了视觉的运动,视觉也就是在这种运动中接受到了运动能量所传达的信息。一幅好的优秀作品是建立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之上的。图2是涉及“禾乐”的一幅商业性广告。该画夸大了事物的写照,用瓶口的夸大手法,人的攀岩动作更能体现出为了追求到达顶峰,一味地不断向前进。这种设计更能突击人们的视觉感受,冲击力比较强,达到了较强说服力的效果。
3.视觉传达带给商业空间的直觉感受
3.1从美学角度上来分析视觉传达的特征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设计美是不可缺少的,设计在美学的领域内变化是十分迅速的,它不断地融合、细化和扩张,并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包含着技术美学、艺术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美学等。视觉设计有一定的审美因素,而这些包括着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技术美、科学美等。科学美占其重要的位置,间接地表达出视觉设计在当今社会下给商业带来的重要性。从美学方面来讲,视觉传达的设计有艺术性、传达性、包容性手段性、主观性、客观性、创造性和商业性等基本特征。一个作品的整体和谐决定了这幅作品的艺术性,“美在和谐”,“和谐”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美的现象在于感性形式,本质在精神境界。CIS设计中的标志设计,虽然它只是一个造型简单的符号,但却把企业的理念、规模、经营内容、产品特性等主要因素全都直接的传达给消费大众,具有强力的说服力。
3.2从美学角度上分析视觉传达在商业上的体现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它的目的就是让商家在商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1世纪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市场的日益竞争压力下,凭借人们对其赋予的形状、色彩,以及装饰的风格,突出包括知识、技术和视觉在内的感受的成效。我们体验、享受、品评、分析当代的设计时,会觉得它是一种文明文化的灵魂,是现代与艺术结合的统一,也是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的统一。在设计的灵魂创意中,“绿色设计”成为了当下的主题和潮流。为了和谐文化,它探索人类产业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避免了与环境的冲突。21世纪的设计,更手工、更人文、更朴素、更自然、更力争于品质的提升。从新石器的彩陶、图纹、民间的剪纸图案到如今加入WTO后的中国,国际化的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群体在不断地壮大。在商业的领域中,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文化、社会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个性、简洁的画面,为以后的不断创作提供设计精神方面的借鉴功能。
随着人类社会从原始工业化社会到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基本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大阶段的演变,最终成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位于正确和充分显然是不够的。设计者必须重视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入手,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创新出设计的本质要求,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居民居住形态也在发生着转变。城市被分成大量星罗棋布的社区,人口大量向社区集中,并形成了以住房为链接的、相对独立的、社区化的生活方式,社区商业市场因此而孕育,并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近几年,社区营销正被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所应用,社区已经成为了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阵地。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与现状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
社区商业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布局上都有别于商业中心,它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主要服务功能和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根本。社区商业市场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和满足较高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日用百货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等;满足较高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主要经营行业包括餐馆、美容美发、医药、家电、书店等居民服务业和部分其他行业。
2 与市政配套建设关系密切。良好的市政规划常常会成为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依托和核心。如果市政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备,则有利于社区商业的发展,能够辐射更多的地域,招揽更多的顾客。如地段成熟、交通方便对形成一条好的商业街意义重大,其能够辐射到周边区域及吸引客流量。
3 与社区人口收入水平和人口素质呈正相关。社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直接影响社区商业的发展方向。对社区商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规模,人均收入水平高,购买力水平相应就高,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大。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职业构成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消费层次。中国社区商业的竞争现状
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长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而其中的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据统计,社区消费大约占整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如果按照30%计算,中国的社区商业市场将有2.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可是国内外零售商业巨头们争先恐后要夺取的一块宝地。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大超市、大百货、大卖场发展势头迅猛,中外零售巨头纷纷瞄准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大业态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同时也瞄向了社区商业市场这一新的商机。2009年3月,沃尔玛提出一项为期5年的发展计划,拓展其在中国新的折扣店业态“惠选”,并以此作为未来抢占市场的重要战略。无独有偶,连锁便利店7-11店与中国银联推出“金融服务便利联盟”计划,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终端,完成包括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手机充值、互联网购物线下支付在内的诸多金融支付活动,通过附加服务功能吸引客流,增加便利店收入。
此外,社区的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劲开始抢食国内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国美、华润等一批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已入驻社区市场,这一市场即将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夺战。
社区商业营销的困境与未来
社区商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 社区营销形式严重同质化。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群体。由于我国社区商业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各社区商业业主在社区营销中营销方式互相模仿,比较单调,市场不够活跃。
2 社区营销的互动性不够。社区营销普遍存在缺少与顾客的互动和交流,不像在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中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社区商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针对细分群体,丰富营销活动的参与形式,才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3 营销规划不系统。一份专业的营销规划应该包括对以往营销工作的总结、对营销问题的反映和分析、总体营销策略思路和目标的确定、对营销规划执行的评估和监控等。由于我国的社区营销推广在现阶段还处于初级水平,营销推广常常都是临时抱佛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社区商业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1 服务性特征日益突出。由于各种实物商品日渐丰富,社区商业所提供的实物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居民对一般实物商品需求转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商家开始围绕实物商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性经营,如送货上门、订制商品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多种方便。
2 便利性要求更高。专家把构建社区购物网络,形象地称作“51015”工程,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以到达超市和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以到达购物中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社区商业企业能够在营业时间上和服务方式上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
3 社区消费项目在扩大。随着社区商业对居民生活服务的范围、项目不断增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服务的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购物、餐饮、美容美发、洗衣、家政服务、装饰装修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商业服务经营的品味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4 与住宅社区的价值相关联。由于社区商业业主的经营收益与社区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住宅的消费价格成正比。因此,高档的社区,一般情况下会拥有比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而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可能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顾客群体。
社区商业的六大营销策略
1 规范社区市场。规范社区市场经营管理,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业主和顾客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区商业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不良的市场行为发生,严格监督管理社区商业在推广产品时,为了提高销售额,依仗资源优势打恶意价格战、赠品战,自贬社区商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身价,也给顾客一种地摊货的印象,影响整个社区商业市场的发展。
2 多种业态的组合。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各种业态的内容和数量配比要合理规划,要通过业态的组合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大卖场要有免费停车场,品种丰富和门类齐全的商品,特别要和一些精品百货、饮食一条街相结合,成为社区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要有便利超市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居民随时性的日常需求。像这样的商业设施和业态组合,才能满
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商业业态布局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规划,经过多次的认真思考和模拟后,才能最后确定。
3 多样服务组合。服务组合分为三大类:一般服务、延伸服务、精品服务。一般服务就是最基本服务,让顾客能够清晰地辨认商品名称、品牌、价格、规格、产地等,同时也指售货员对顾客的礼貌、周到、耐心、热情等的服务态度;延伸包括社区商业的购物通道的设计、电动扶梯的安装、空调电扇的配置、顾客用洗手间及休息座椅的配备、店门的宽敞、停车位以及代客运输等;精品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质量检测服务、交易纠纷仲裁服务和休闲服务等。三种服务组合表明服务深度的不同,服务越有深度,越能吸引顾客,成交率越高。
4 多项促销手段组合。(1)举办特色活动。社区商业开发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家庭亲子日、社区电影月、儿童绘画与才艺年度大赛等活动,成为周围泛社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休闲娱乐去处。(2)引入知名企业。在社区商业商铺的引进中,有意识地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区商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3)公关促销。社区商业通过标示宣传、慈善捐赠、义卖、信息报道等公关活动,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扩大社区商业的知名度,促进商品销售。(4)广告促销。社区商业可以利用广告媒体向附近居民传播社区商业的经营信息,以促进商品销售、树立社区商业形象。
5 细节营销策略。在社区营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细节,在社区营销过程中细节营销主要是从数据库管理和互动营销两个环节来说明。(1)数据库管理。社区营销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具有居住集中、信息传递迅速、口碑影响明显、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突出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社区商业的顾客群体相对比较稳定,老顾客数量居多,因此,社区商业企业应该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为每一位顾客建立详细的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针对顾客的需求调整商品结构和改善服务设施条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2)互动营销。要使个别商铺营销策略和整个社区营销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终端形成多元互补的态势,只有通过整合互动营销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社区宣传推广的成果,如整个社区商业中可以使用统一的优惠卡、社区绿卡、VIP卡等,给顾客带来便利。
关键词:混业经营 ;价值链分析;金融控股集团;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4-0081-05
一、从范围经济看金融控股集团的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经营是目前大型金融控股集团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两者在集团中被统一控制协同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金融资本实施产业资本渗透金融领域战略时,必须做出最理性的战术选择。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金融业务呈现出差异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任何传统的单一金融机构都很难满足金融消费者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因此不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进行产品和业务的融合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必然。
从范围经济来看,多元化也是中国金融业在将来必然的选择。所谓的范围经济对金融业来说,就是要发展多种相关的业务,充分利用已有的金融资源,促进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与保险、证券业务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既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有效的降低了风险。金融混业多元化经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获得范围经济:
一是业务综合化产生的范围经济。混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容易获得规模经济,不仅可以降低经营和管理成本,而且增加收入,从而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通过全能金融机构的一个窗口向客户提供包括贷款、存款、结算、资产管理、咨询、抵押、保险、基金、债券、股票和信用卡等内容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使得客户的所有业务要求均能在一家金融机构得到满足,不仅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而且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了解,有利于减轻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开拓新客户的成本,从而增加客户来源,最大限度地留住优质客户。
二是资源共享和品牌效应产生的范围经济。混业经营时代银行大规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集中资源和人才,选择客户、服务客户、管理客户,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促进信息资源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培育的品牌信誉具有扩散效应,可以使价值链中的关联部分得到充分利用,共同经营的多种产品或业务共享广告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是成本节约带来的范围经济。技术装备如客户终端、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的投入,其容量和功能大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信息系统、融资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财务和会计系统、风险控制系统、营销网络等投入因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多种业务对其共同使用,可以提高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摊薄成本。
金融机构到底采取何种合作模式进行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将以我国目前金融机构合作中主流的“银证合作”、“银保合作”为出发点,运用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依照之前分析的结果对“银证保”三方合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出适应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合作模式。
二、银证合作的价值链分析
(一)“互为客户”银证合作模式价值链分析
当银行和证券分业经营时,银证合作主要采取“互为客户”的模式。所谓“互为客户”模式是指银行与证券公司相互将对方作为服务对象,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各项业务合作,这也是目前银证合作的主要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银证独立”,银证双方为完全独立,有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不具有协同、关联关系以及集团利益。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将证券公司视为一般客户为之提供信贷、转账、结算等服务,具体包括同业拆借与回购、证券质押贷款、银证转账、资金结算等业务;证券公司则将商业银行视为发行人,提供银行股票发行的承销业务。这种“互为客户”的合作方式虽然名义上是“银证合作”,但是实际上银证双方的业务都是完全独立的,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独立完整的价值链。(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的价值链模型可以得出:在“互为客户”模式下,商业银行在银证合作中的基本价值活动由银证转账、结算清算、同业拆借与回购、证券质押贷款四项组成,这四项业务全部流程完整的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因此其业务流程构成的价值链为内部价值链,创造价值的环节也必然在商业银行内部,与证券公司没有直接关系。证券公司的基本价值活动与商业银行完全类似,其价值创造在证券公司内部,独立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之外。
根据波特(2004)的价值链理论,辅助价值活动不直接参与创造价值,但是作用于基本价值活动,辅助价值活动作用发挥的大小将影响价值创造水平的高低。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辅助价值活动均为网络基础设施、研发技术支持、内部控制管理。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相互独立决定了银证双方各自使用一套辅助价值系统,网络基础设施需要建立两套,但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的今天,基础设施建立一套就可以实现各类金融交易的共同运转。因此辅助价值活动还存在着优化业务模式,降低营运成本,实现帕累托改进的空间。
(二)挖掘“共同客户”银证合作模式价值链深化
从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因此“共同客户”模式是符合未来金融全面化、综合化发展趋势的更为高级的银证合作模式。“共同客户”模式是指银行与证券公司开展合作,为双方的共同客户提供充分满足其需求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一般来说,当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在一个金融集团内进行混业化协同经营时,银证合作方能采用“共同客户”模式。在此模式下,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通过组成金融集团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根据共同客户的需求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更加紧密的合作,创造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业务。这些新业务的价值链将不再独立完整存在于银证双方的任何一方中,而是贯穿与二者之间,形成一个价值链系统(Peter Hines)。下面以客户综合理财业务为例对“共同客户”模式进行价值链分析。
由图2所示的客户综合理财业务价值链模型可以得出:在“共同客户”模式下,银证合作业务综合性强,基本价值活动贯穿与银行与券商之间,构成一个复杂的价值链系统,由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产品价值链、客户价值链串联构成。银证双方不再一定具有独立完整的内部价值链,双方的基本价值活动为价值链体系中的一环,价值环可能为某一价值链中的一部分,也可能超越一条价值链的范围;双方的基本价值活动也不再连续,而是在价值链系统中交织出现。在这种模式下,不同价值环节对应的机构必须协同运作,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环节必须要有非常默契的衔接配合。在本例中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定价与证券公司的投资组合选择必须要做到风险(收益)配比的一致,否则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必须在进行高度统一的协调,才能有效控制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保证业务稳健高效的进行。统一的协调必须具备共同的利益基础,因此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对双方进行控股或通过相互持股形成有共同利益的金融集团是实现银证统一协调的绝佳方式。
在金融集团统一协调下,不仅解决了统一协调的问题,而且使得业务的灵活性大大提高,银证双方可以不必建立自身独立完整的内部价值链来创造价值,只需要把握自身承担的业务环节即可,这些环节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系统,这为业务的创新提供及其广阔的空间。金融集团同时为还可以为各项业务提供统一的辅助价值活动,比起“互为客户”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建设,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实现银证双方研发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掘研发技术支持活动中的潜力,促进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价值活动整体的效率。
三、银保合作的价值链深化分析
银行之所以参与保险业务走多元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贷款的调整,降低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过于集中在一些领域,如大型的央企、国企和房地产,在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的今天,这样做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不符合商业经营的安全性原则,一旦房地产的泡沫破灭,势必给商业银行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房地产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的20%,在一些中小型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的银行,这个比例更高,如兴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比例高达40%,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调整贷款的结构,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增加安全性,从而实现商业银行收益性和安全性的有机结合。
(一)“协议”模式下银保合作价值链分析
银保合作的“协议”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网络、信息、客户和信誉优势,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保险产品的合作模式。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大多采用协议的模式。这种模式下,银保双方通常是“多对多”的合作格局,即一家银行可以一家以上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一家保险公司也在通过多家银行来销售产品,银保双方均为有独立经济利益和经营目标的经营主体,不具备协同、关联关系以及集团利益。其价值链如图3所示。
由图3所示的价值链模型可以得出:“协议”模式下,银保双方在各自的辅助价值活动支持下独立完成基本价值活动的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通过买卖交易的形式将价值活动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保险公司充当了商业银行的供货商,商业银行充当了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二者的合作实质是仅为买卖关系,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银保合作,银保之间更多是一种博弈关系而非协同关系。商业银行由于网点、客户和信誉等优势,在博弈中占据上风,造成生产环节成本上升,而销售环节却存在大量超额利润,这种不均衡的分配格局不利于保险业务整体价值创造。
(二)“战略联盟”模式下银保合作价值链深化
根据上节分析,“协议”银保合作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益的失衡,银行在获得高额手续费的同时,保险公司则处于微利甚至是无利的地位,这有悖于金融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进程。若双方达成战略联盟,实现银保长期化合作,就可以保证相对公平条件下双方的合作实现互惠和共赢。所谓“战略联盟”模式是指银保双方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共同体,在业务、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综合咨询、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实现银行保险双方利益的均衡。“战略联盟”模式下的银保合作价值链如图4所示:
由图4所示的价值链模型可以得出:与“协议”模式相比,“战略联盟”模式扩展了银保合作业务的基本价值活动,商业银行在保险公司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环节之前,根据自身的客户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调研和咨询活动,使得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更能迎合客户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开发出更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商业银行除了保险产品的营销,还利用银行的网络优势,除进行保险日常的收付结算业务,还可对保险资产的投资运作进行托管。“战略联盟”模式还将银保双方的辅助价值活动中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研发技术支持整合在了一起,降低了辅助价值活动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在“战略联盟”模式下,由于业务的融合和利益的一致,银保双方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脱离了买卖关系,形成了一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运作的新型合作关系。
根据国外银保合作发展的经验,“战略联盟”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资本融合”模式,双方相互持股或者同由一个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金融集团。“资本融合”模式下,银保合作的基本价值活动的创新空间和可行空间进一步扩展,一方面实现差异化、个性化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实现同质化(如寿险与储蓄)产品的整合;辅助价值活动也将在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和研发技术支持的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内控管理的协同,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和整体风险,提高业务整体运行的效率。
四、金融控股集团协同下银、证、保合作的价值链分析
根据以上两节对“银证合作”、“银保合作”不同模式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得出采用建立金融集团的模式对各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协同开展业务会更有效率。 “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属于二元的、局部性的金融合作,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共同融合下的多元的、全面性的金融业务中更能体现出金融集团控制与协同的优势,以下以投资分红型人寿保险为例,分析在集团协同下的“银证保”三方合作的价值链。
由图5所示的价值链模型可以看出:融合了银证保三方的业务的价值链明显增长,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价值链系统。在这个价值链系统里,商业银行有调研咨询、营销、保险收付结算、资产托管、收益结算四个价值创造环节;证券公司有投资组合设计、金融市场投资两个价值创造环节;保险公司有保险产品设计、保险投资、投资分红三个价值创造环节。在基本价值活动层面,客户(需求)的调研咨询和保险产品设计(供给)必须通过集团的统一协调实现供需匹配;保险产品设计与投资组合设计必须通过集团的统一协调实现风险(收益)的匹配。在辅助价值活动层面,该项业务在集团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整个业务全程接受统一的控制管理,压缩了成本,降低了风险。由此可见,参与方越多,越是复杂的业务,金融集团进行统一协调的必要性就越大。
五、结 论
根据以上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得出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采用金融集团统一协同控制的方式可以大大促进传统机构的合作,有利于业务的融合与创新。在金融集团的组织形式下,不同金融类型的金融机构将具备一致的利益,这使得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具备了物质基础。在金融集团的统一协调下,各金融机构的优势和资源可以得到重新的整合,创造出更多金融创新和价值增值的空间。因此在金融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集团将会成为金融机构未来合作发展的一种主流组织形式,向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为金融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价值链管理[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冯淑丽.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Key words:subculture ; peasant migrants ; the dynamics fusing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36(8)
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大规模移民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环境条件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对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服务等需求发生变化,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亦需做相应调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速,人口迁移频繁,尤其是流动人口中75%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在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如何使这部份移民顺利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系统性、政策性的问题。本文仅从广东“珠三角”文化和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的角度,探讨遏制新移民亚文化圈形成的制度保障,以期促进不同人群文化融合,达成和谐相处、广聚英才、共建幸福平安广东的目标。
1 移民亚文化产生的经济文化因素分析
1.1 移民与流动人口、岭南文化与亚文化、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研究范围界定
据统计,2014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1]流动人口中75%由农村流向城市,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2] 然而,关于“流动人口”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通常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特有概念。国际上,类似的群体被称为“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tion)。2004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将“外来人口”改称为“流动人口”,旨在避免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促进政府部门从“管理整治”向“平等、尊重、服务”的方向转变。[3]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发“民工潮”,进入二十世纪后又出现“民工荒”,这些都是针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出现的词汇。本文所称“移民”的研究范围仅限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来自广东省外且未能取得所移居城市户籍的流动人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相当多的流动人口已长居岭南,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因素,无法取得广东省户籍的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更多地是体现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上,如子女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回归原籍的流动。因此,所谓“流动人口”实际上就是没有取得留居城市户籍的移民。据有关动态监测显示,在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到42.8%,逐步成为主体。[4]这部份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出生于父母打工的城市,只是没有城市户籍,而做为流动人口列入统计。“孔雀东南飞”式的精英人口流动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因为这部份人口基本上以高学历而获得购房等优惠政策取得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城市的户籍。因此,本文所称“移民”主要是指居住在广东但无“珠三角”城市群户籍的外省人口,文中将“移民”和“流动人口”作为同一概念使用。但使用“流动人口”时,主要是为了突出这一移民群体因户籍问题而导致的未来居住地的不确定性。
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广东文化以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显然,岭南文化并不完全等同于粤文化,但广东粤文化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主体。本文所称岭南文化仅限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府文化。
亚文化又称副文化、小群体文化,是因社会或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有别于整体文化的地区文化或群体文化;是在主文化或整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5]就目前广东省的情况看,流动人口的亚文化已经形成,并有固化趋势。
文化冲突一般是指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6]改革开放后广东多元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地区的工业文化和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文化之间的冲突;二是广东本土文化和千百万外省人员带来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三是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7]本文所研究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更多限于上述第一、二种文化冲突与融合。
1.2 乡土文化秩序在与岭南重商文化的碰撞中失落,新移民亚文化形成
岭南文化是自秦末以来,在数次人口流动中,本土文化持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并加以创新而形成的开放式文化。岭南文化历经北方文化与海外舶来文化的不断冲突融合,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勇于开拓、注重实用的重商主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持续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成为全国流动人口大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31281654人,占常住人口的30.0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798人,省内的为9782856人。[8]流动人口的主体是省外来粤的务工人员,人口流动的主流是跨省区的远距离流动,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其他任何地区更为巨大而复杂。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汇集了全国各省区不同文化的族群。这里集中了中国语系的方言(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语、闽南语和粤语),56个少数民族中的53个民族,以及湘文化、赣文化、蜀文化、闽文化、吴文化、荆楚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中国多种文化。
跨省区的远距离人口流动,多元地域文化差异,容易引发文化的摩擦与冲突。来自内地、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带来的以农为本的乡土文化与岭南重商文化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从比较文化学的视角看,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之间的不同,首先表现在重儒性和轻儒性方面。儒家自古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数千年来统治着中原地带,形成深受其熏陶的北方(相对于岭南而言)乡土文化。而岭南地区自古由于五岭的阻隔,中央政权的统治较为薄弱,儒家文化意识较为淡薄。近代以来,更受西方舶来文化的影响,儒家传统愈加式微。两地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守”与“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流动人口大都是乡党结伴而来,较重朋友情义,广东人则更注重个体隐私和商业利益。同时,粤语与北方语系区别较大,不易掌握,影响外地人与本地人的交流,易产生疏离感,难以产生归宿感。流动人口在“离乡背井”的流动和聚居中,面对着巨大的方言语种、生活习俗、地域文化等差异,容易形成文化的摩擦与冲突。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说,流动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遇到冲突,首先想到的是纠集老乡帮忙,或通过跳河、拦路等极端方式维权。乡土文化秩序既然已经失落,作为自足救济的流动人口亚文化应运而生。
1.3 非户籍移民与户籍人口之间的经济差距巨大,推动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流动人口亚文化圈
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我国西南和中部地区欠发达或次发达省区。这些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农村,省外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与来自城镇的人口之比为6.84:1。流入人口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河南、贵州、安徽、重庆和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这些省区的区域经济差异、人均贫富差异均高于国内其他有流动人口的省区。据统计,201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广东省生产总值(GDP)达到67792.24亿,位列全国第一,全省人均GDP为63688.05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珠三角城市GDP继续保持领先,远高于周边省市平均值。GDP位列前三的广州为16706.87亿,深圳16001.98亿,佛山为7603.28亿;深圳(24508.63美元)、广州(21039.61美元)和珠海人均GDP位列前三,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市共计7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市共计8个。梅州市人均GDP最低,为3348.18美元。[9]上述统计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广东北部、东西两翼差距较大,与周边省份差距更大。那些来自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毛额低位省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在粤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低薪工作,文化消费能力较低。具有本地户籍的岭南人凭借改革开放的先机和地利先富起来,有较高的文化消费能力;而广大流动人口依靠打工养家糊口,文体娱乐等文化消费更多的是一种奢侈。这种文化消费能力的差异,使得本地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无法共享文化生活,更难有交流和融合。有关问卷调查显示,21%的深圳本地人不屑与外地人交往,73%的流动人口表示“平时多和老乡一起”。[10]
流动人口的聚居方式与他们的经济能力和乡土文化背景高度相关。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绝大部分按地缘、族缘、亲缘、血缘关系聚居,在城市边缘区和城市过渡区形成流动人口亚文化圈。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人口基本上属于自流性质,与政府、单位的计划管理极其疏远。来自同一地区的有共同宗族、共同亲缘、共同血缘的家庭或个人集中在城市的某个街区或社区选择住所,出现许多聚族而居、聚村而居、聚乡而居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如广州三元里的“新疆村”、白云区江夏的“湖南村”等。聚居的共同区位指向是选择城市边缘区(城市边沿或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过渡区(包括靠近城市中心而未能充分城市化的“城中村”、城市居民向城市郊区搬移后“空心化”的内城宅所)居住,形成以城市边缘区和城市过渡区为中心环带,向城市中心呈环状放射分布的亚文化圈,这种聚居方式也使得他们基本处于岭南主流文化之外。
2 流动人口亚文化产生的体制制度因素分析
2011年6月11日,增城市新塘镇曾发生大规模本地户籍人群与非广东省户籍人群间的群体性冲突事件,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外来流动人群长期以来饱受歧视不公而积累的各种怨恨和焦虑,是长期区别对待政策所致矛盾的终极爆发,其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原因值得深刻反思和重视。“6?11”事件平息后,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在总结教训的时候都提到,要让外来人口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外来务工人员虽然在广州生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是他仍然得不到这个城市的认同,他自己也不认同这个城市。”[11]究其原因,在于制度歧视。多年来,差别对待导致的矛盾在社会管理的制度上、体制上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化解,相反,改革滞后的体制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文化融合制度性瓶颈难以突破,加剧了流动人口亚文化的形成和固化。
2.1 二次分配不公,政府制度供给不足,缺少为流动人口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固化了流动人口亚文化
户籍制度是横亘在广东人与新移民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把外来人口跟本地户籍人口之间造起了一种心理上的隔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感情上的隔阂。”[12]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就业市场,户籍将绝大部分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屏蔽在“城市”之外;大多数城市政府没有将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纳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规划之内,增大了新移民就业的不稳定性与风险性;因而形成农民进城方式以及劳动力转移方式的“不完全转移”的特殊现象,使得绝大多数进城流动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二元户籍制度,决定了新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身份差别,他们不仅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就业限制和就业歧视,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身份限制和文化歧视。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迄今为止的各种分配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思路,现行体制的各种“制度安排”,基本上是以户籍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基本上被排除在再次分配的体系之外,特别突出的是在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流动人口管理虽然在不断进步,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前面,但总的来说仍未摆脱计划体制下的防范式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反映出体制转型期政府制度供给不足。政府制度供给不足,不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各项制度的安排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新移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就业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新移民所需要的精神公共产品极为稀缺,这不仅会降低政府和政策在新移民心目中的权威性与合法性,难以把新移民动员到城市的管理秩序中来,还会扩大政治亚文化的负面影响,产生影响社会安定的消极因素。
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移民主要是来自广东周边省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只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低层次的产业中形成过度性竞争。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转型升级和“民工不荒技工荒”的现实,使低素质的劳动力转移领域越来越窄。进城的农民受着社会、文化、制度、政策的歧视以及自身资源的限制,不能在城市中获得足够而且合法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只能求助于亚文化,成为最不稳定、最容易失业的弱势劳动力群体。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沮丧感、挫折感、被歧视感和经济上的不平等,容易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心理危机和各种反社会情绪,成为潜在犯罪动因。
2.2 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主流,政策制度的人为割裂导致“身份危机”,流动人口亚文化圈呈扩充趋势
珠江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突出特点,是流动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广东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15―39岁的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7.85%(其中20―34岁占68.26%),八成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广州的流动人口中,21―40岁的青壮年约占94%。东莞近5年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均保持在450万人左右,16―40岁年龄段人员占95%以上。[13]说明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取代了“有工就打”的第一代流动人口而登上经济舞台,成为珠三角流动人口的主体人口群。
对于这一代人而言,户籍制度给他们最大的伤害是受义务教育权被变相剥夺。由于流动人口难以取得本地户籍,而我国的义务教育和大学入学都以户籍地为门槛,子女或远离父母回原籍就学,或在质量很差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或被迫辍学。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这种起点不公、堵塞向上层流动渠道的社会政策,埋藏着巨大的社会动乱隐患。事实上,对农民工第二代的教育漠视、甚至歧视的政策恶果已经显现。尽管珠三角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总体上有较大提高,但总量上,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初中文化程度占61.43%,小学文化程度占16.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常住人口低0.36个百分点。低素质青年流动人口无法适应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失业率居高不下。
尽管如此,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准还是普遍高于第一代流动人口,自我保护、自我价值承认的意识强于第一代流动人口。由于这一代人中有相当一部份或是在“都市里的村庄”亚文化圈中长大,或是在老家乡村与年迈的祖父母留守长大,被歧视和被剥夺感远强于他们的父辈,成年后常陷入自己究竟是乡下人还是城市人的“身份心理危机”之中,对于其所生长的城市及其主流文化有强烈的疏离感。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连续发生14起青年员工跳楼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身份危机的大爆发。而且,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的传统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又比第一代流动人口更为松动,更容易越过各种规范的界限,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根据广州市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统计数据,2000和2001年流动人口犯罪分别达到84%和85%。2009年,广州市公安机关抓获非本市户籍犯罪嫌疑人占所抓获全部违法犯罪嫌疑人的80%以上。同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每一类刑事案件中的被捕获的涉案人员中,85%的属“两抢”案件涉案人员,90%的从事“三陪”的妇女,60%制贩黄色影视书刊人员,90%的贩毒分子系非广东省户籍人口。[14]
2.3 行政、司法救济不足,民事纠纷的解决回归乡土机制,流动人口亚文化效用凸显
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普遍需求。尤其是新一代年轻的流动人口,他们的这种要求更加强烈。但是,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没有适应这样一种需要,政府制度、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整个社会还没有专门维护流动人口权益的法律,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权利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障。劳资关系紧张、与本地人贫富差距过大、权利排斥引发的歧视感、亚文化圈的居住环境恶劣,基层公安机关、劳动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政府责任,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合法权利的贫困导致机会的贫困,机会的贫困导致经济的贫困,使流动人口不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一个数量可观的社会群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诱发严重的认同危机,产生新的抗拒方式,导致行为失范而引发社会动荡。
“如果法律不能充分解决由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变化所带来的新型的争端,人们就会不再把法律当作社会组织的一个工具加以依赖。”[15]增城市新塘镇“6?11”事件展示出的纠纷解决路径就是对这一名言的最好注解。6月10日晚,20岁的四川开江籍孕妇王联梅,照例在新塘镇大敦村的农家福超市门口摆地摊卖牛仔裤。晚上九时,因是否交纳占道经营摆摊费的问题与大敦村治安队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和肢体冲突而倒地,最先聚集到事发地点的周边小摊贩指责治安队员不应该殴打孕妇,据说,治安队员当时说了一句“打的就是你们外地人!”此言随即引发了更激烈的肢体冲突。随后,治安队殴打孕妇的消息迅速传开,逐渐演变成“孕妇流产”、“孕妇死亡”、“孕妇及胎儿均已死亡”、“一家三口死亡”等诸多版本。大敦村的常住人口只有7000余人,但外来人口超过6万。同村的老乡闻讯蜂拥而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四川籍人是从广东其它地区坐大巴涌入的。于是,聚集了数千人的泄愤骚乱持续了三天。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数以千万计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建立在乡土基础上的传统政治文化已随之发生变化,流动人口在提升现代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同时,也出现反体制、反规则、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亚文化。“别看我们平时没什么来往,老乡出了事,就等于自己出了事”,增城市新塘镇“6?11”事件的一位围观者的话反映了解决纠纷的乡土路径。正如农民的进城没有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一样,解决纠纷的乡土路径并未失落于城市,反因制度性救济的不足而强化。
3 遏制流动人口亚文化形成的制度政策保障
实践经验表明,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综合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均衡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城乡,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治安,畅通诉求渠道,满足文化需求。要通过转型升级增强广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创造社会财富,让人们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里,“满足文化需求”,当然是满足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广东省一亿多人口的共同需求。要使这一庞大的人口有效化作稳定的生产力,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提高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他们愿意,且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到文化生活和建设中来。国外发达国家对于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及其第二代)的归化主要是通过免费义务教育、免费职业培训、宗教团体服务等方式,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值得我们借鉴,并根据国情、省情、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3.1 正确把握发展趋势,切实转变更新观念,重构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目前,尽管人口流入重心已有从珠三角北移到长三角地区的趋势,但广东仍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1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不会改变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不会根本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治安压力。“民工荒”现象表面看起来是“劳动力短缺”,实际却是因劳动关系矛盾、民工工资被压低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暂时问题,而不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2012年5月3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人口挑战与社会融合国际研讨会”上报告称,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十二五”期间流动人口规模年均增长1000万左右。未来20年中国还将有3亿农村转移人口进入城镇。[17]广东省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广东省城镇落户。2014年,广东有流动人口3495万人,其中,来自省外的共有2433万人,居住5年以上的为552万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市的流动人口占了全省流动人口的92%。[18]因此,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向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就业、生活、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亟待完善,社会融合面临挑战。
新常态下,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阻挡。面对流动人口利益诉求不断增长与流入地公共资源有限配置之间的矛盾,政府应从机构设置、法律完善、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将流动人口接纳为城市居民的各种准备,在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的日常管理体系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推动进城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而不应“管、卡、压、堵”,把进城农民推回农村,延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
社会管理制度设计应以流动人口的需求为基础,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制度配套应尽可能地向流动人口倾斜,变“重管理、轻服务”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为流动人口提供迫切必需的服务和保障,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安定和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走出流动人口亚文化圈,融入岭南主流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客家人”。
3.2 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地位,拓宽向上流动的通道,彰显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岭南文化,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地位当属首要。流动人口来自全国五湖四海,已经成为所在城市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言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个城市。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地位是彰显岭南文化开放性的重要举措。应在各级人大、政协、企业职代会和工会委员会中增加流动人口的代表数额,保证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利,保证民主决策过程中,能听到流动人口的声音。应尝试选拔其中的优秀份子纳入国家公务员系统,使其成为流动人口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其他流动人口。
在这方面,广东已经迈出了尝试的步伐。2010年12月新修订的《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14条第3款明确规定:“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可以纳入选民登记的范围,即有条件的赋予了流动人口选举权。虽然,在2011年举行的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非户籍人口参与选举的人数寥寥无几,但办法的修订毕竟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流动人口完全有可能在广东参与政治生活。2011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按流动人口的比例将全省外来工人大代表的名额增加到447名。为提供层级流动的机会,广东从2010年开始,选拔外来工担任基层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通过这种途径,外来工公务员队伍将壮大到170人。[19] 我们可以追随这一步伐,逐步拓宽非户籍人口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3.3 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制度,从源头消融固化的流动人口亚文化圈
完善居住证制度,突破户籍制度的瓶颈,是制度改革的关键。实际上,户籍歧视是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到了痛下决心改革的时刻了。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规定,非深户籍人员申领特区居住证,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即在深圳市居住登记连续满12个月和参加社保连续满12个月(或两年内满18个月)。但要获得深圳市户籍,门槛并未降低。从长远目标上看,通过税制改革,取消户籍制度是大势所趋。从短期目标上看,应按轻重缓急顺序,逐项取消户籍上所付加的福利。通过“健全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办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促进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目前,重点推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公办教育取代农民工子弟学校,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公平竞争的标杆,是向上流动通道的基础。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流动人口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经济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局势看,解决这个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不能再以城市教育资源无法容纳等借口拖延这个问题的解决了。
二是将低收入流动人口纳入培训范围,全面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应摒弃以户籍为准的政策,建设流动人口培训基地,提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针对性上岗技术培训,并加强文化教育。同时,鼓励流动人口在广东创业,给予税收政策扶持,提供交易机会,消除管理歧视。
三是强化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建设,尽快实现居住证全省通用。目前,广东的积分入户政策仍是以固化户籍福利为设计基础,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为此,政府需要加快[20]开发建设居住证信息平台建设,早日实现居住证全省“一证通”。
3.4 规范劳动就业市场,调整劳资关系,建立与完善工会组织,遏制流动人口亚文化圈组织化趋势
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岭南文化,必须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有时间、有能力感受岭南主流文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靠吃“人口红利”,忽视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目前,劳资纠纷已从过去的个人行为向集体化和规模化转化,劳资关系矛盾加剧,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整合构成了冲击和挑战。尽管我国的劳动法已有“集体协商”条款。但是,由于相关制度平台尚未建立,该协商条款没有发挥实际效用。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会,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工维权的代言人,以取代“同乡会”等灰色亚文化维权组织,
只有理顺政治经济关系,才谈得上文化融合。各级政府应把调整解决劳资关系的问题,看成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题,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着力从劳力供求、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调解劳资矛盾,变劳资之间对抗、冲突、罢工为以合作为主、劳资双方自治的新合作主义体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形成劳资关系和谐、经济高速发展的局面。
3.5 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化管理,增强社区认同意识,以新型社区文化消减流动人口亚文化
作为外来人群的流动人口,很多人已经长期定居岭南。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流动人口的生活聚集地,政府应当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化管理,以社区为平台,逐步让外来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和文化管理,增强他们的社区意识。
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 健全矛盾冲突的预测、预警、预报机制, 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 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力提高基层化组织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其重视流动人口诉求。建立和完善新型协调机制, 形成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为主要形式的调整机制, 重点预防、及时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调解员的素质, 逐步建立一支熟悉法律法规政策、群众威信高的争议调解员队伍。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流动人口这一文化群体,把流动人口文化建设作为社区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把自律、自强、要做文明人作为社区文化的核心,使之成为能够供社区居民共享的先进文化,并通过各种制度文化和文化形式促使流动人口积极进取、自强自律。让流动人口更多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保障他们有参与讨论、选举、批评监督的权利,树立更多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市民意识和精神。
3.6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消融城乡过渡地带亚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