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7 14:46: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资本市场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资本市场的概念

篇(1)

[关键词]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特征;作用;证皇谐。还娣叮还善笔谐。还娣妒谐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实践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概念的界定有着很大的差异,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们,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们不同的内涵。根据多数人的理解,资本市场,是指长期资金市场,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的借贷业务,它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场所,在我国称作长期资金市场。它由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共同组成。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又统称为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活跃、最具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资本市场是转让资本财产(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本物品)的市场,实际上就是资本生产要素市场,显然,资本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交易关系或融通活动的总和。关于资本市场的内涵与外延,学术界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市场是以融通长期资金为目的的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关系的总和。与此相适应,资本市场不仅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而且还包括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他一切筹措和运用中长期资金的市场和中介机构。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市场主要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产权市场三大子市场所组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市场不仅包括短期资本市场,而且要发展长期资本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不仅包括商品资本市场,而且要发展人才智力资本市场(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不仅包括有形资本市场,而且要发展无形资本市场主要是高科技和专利市场)特别是要发展产权市场,这是进行资本经营的关键。最后,还有学者指出,资本市场属于金融市场的别称,货币市场以及银行信贷市场也应包括在其中,笔者倾向于多数人的看法,认为超过一年以上的融资和投资活动都属于资本市场范畴。

具体来说,资本市场可分为广义的资本市场和狭义的资本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可分为储蓄市场、股票市场、长期信贷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债券市场、其他金融衍生品种市场等。狭义的资本市场又称证券市场是政府公债、公司债券、股票及其衍生产品等有价证券发行与流通的场所。其中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又形成了资本市场的核心。

笔者为了更好的阐述本文观点,对资本市场采用了狭义的概念,即将资本市场的内涵界定于长期产权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二、资本市场的特征

目前,虽然各个资本市场由于受各国和各地区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彼此存在很大差异,但同时由于各资本市场在动作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借鉴别国成功的运作和管理经验,遵循国际惯例等,所以又具备了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对这些重要的特征加以认识和了解,是目前发展中资本市场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对于培育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资本市场同一般的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市场参与主体的广泛。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包括证券发行人、投资者、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等证券交易中介机构、证券咨询服务机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等。

2.市场交易对象的特殊性。资本市场交易的对象是特殊的商品,是一种由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在内的金融商品。人们购买证券的目的在于获得超过当初投入资金的额外利益,即证券的价值在于能够带来投资利益。

3.市场投资种类的多样性。为了繁荣资本市场,增强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式是多样化、灵活化的,既可以进行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股票指数交易等。

4.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趋势。随着资本在国际间流动趋势逐步加大,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证券市场,无论是交易规则、交易对象的趋同性,还是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范围的对外开放,均表明各国证券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5.管理严格,运作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都拥有独立、健全的证券管理法规,实行严格的市场管理体制,并借重于政府与法律的力量,创造了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即从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和中介组织都实施严格的管理,达到切实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其二,每一个环节都是明确的管理重点。在对发行市场的管理方面,管理的重点是“公开性”,管理当局要求发行公司必须如实公开自己的基本情况以利于公众监督。具体措施是实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在对交易市场的管理方面,偏重于强调交易行为的公正。

三、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作用

篇(2)

关键词:资本成本 融资决策 投资决策

研究资本成本,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对理财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我国目前存在着资本成本的约束性和管理性缺乏等,如流通股股东普遍缺乏投资意识,重投机取利而轻投资增值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国有股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是缺位的,还有资本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是缺位的。这些问题限制着我国资本成本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定性的理论研究方法为主,定性与定量结合,会计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对以上做了相关的研究分析。

一、资本成本的内涵及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一)资本成本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面付出 的代价,但是这种认识单纯地以企业为视角,如果从广义的角度上理解,这种定义有失偏颇。笔者认为,资本成本是投资于某一项目或企业的机会成本,也是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通常而言,投资者所期望的必要报酬率会随着所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投资金额、投资周期和风险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而这种报酬率是企业不能决定的,但其大小可以用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来衡量。所以,从投资者的的角度去理解资本成本这一概念比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认识要中肯一些。

(二)资本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之桥梁。投资者将自身拥有或者筹集到的资金放到资本市场上就是为了获得报酬,投资之前考虑做多的就是资本成本和必要报酬率之间的对比关系。而使用这些资金的企业无论采用哪种回报方案,首先保证它的边际资本成本效应与企业投资决策时所使用的假设资本成本相适应。所以,资本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国资本成本的现状

(一)我国的资本成本缺乏约束性

首先,我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的股东无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这是因为一般国有股份的产权代表都是政府专职机构或政府授权的国有公司法人,股东因持有股票而获得的权利手就是一种典型的“廉价投票权”。基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的管理现状和基本国情,这种权利的代表意义高于实际价值,他们根本无法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

其次,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上缺少战略投资者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的资本市场上,最有资格充当战略投资者这一角色的应该是券商等法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国有产权占控制地位的比例依然很高,股东和控股人的法人产权特征不明显,无法有效发挥“大股东”的正常作用。这种现状的直接后果是投资和经营不能科学分离,资本市场上缺少战略投资者的角色。

(二)我国缺乏资本成本约束的根源

我国缺乏资本成本约束这一问题既是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经济的结果也与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财务管理理论的转换上存在内在缺陷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制度性改革资本市场,对西方市场经济学习不充分有关。

学术界在理论上一般把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政和微观财务两个研究层次,并根据研究重心的变化,以财政职能替代财务职能,把微观财务并入国家宏观财政体系进行研究。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微观财务的本质属性是“资金运动”,而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对国家的依赖关系又是最主要的,这种主要表现在为资金的无偿调拨、优先使用和必要利润上缴之间的关系。所以,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筹资管理问题。

但是长期财政性拨款造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和政府职能转换不法实现的问题,不仅使国有企业过度依赖财政,生命力和竞争力脆弱不堪,还造成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划分不清,政府工作沉重,企业效益低下等阻碍市场经济进步的问题。当然,这种经济结构和政企关系下,国有企业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去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与收益率的问题,自然也根本不存在资本成本的概念。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缓慢的现状是缺乏必要的历史传承和忽略了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双重原因造成的,而他的结果则是致使我国资本市场建设长期滞后。

后来,在特殊资本市场制度的安排下,我国证券市场得以迅速建立,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传统银行主导融资制度向现代公开资本市场融资制度的切换。但是,正是这种外力主导下的制度变迁,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外在制度安排与资本市场自主调节和财务理念内生发展规律与外力催生理论等功能缺陷,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摩擦,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低效率埋下了隐患。

三、完善资本成本约束的构想

(一)资本成本约束的重要意义

如果把资本市场的基本架构和市场经济体制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具有硬约束的资本成本就是一个关乎这个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

首先,从整体性上看,具有硬约束的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整体健康运转的保障。虽然在学术和理论研究时,,我们一般从便利性上考虑,把资本市场这一复杂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若干要素,然后在专门领域分别对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资本市场并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由多要素统筹共同作用下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中,资本成本是基本要素。而具有硬约束的资本成本则是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安全性,是资本市场整体健康运转的保障。

其次,从动态性上看,具有硬约束的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整体健康运转的保障。健康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由多要素环环相扣组成的动态系统市场,而上市公司则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活跃因子,它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使得资本市场风云变化、阴晴不定。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会使本公司的股价发生相应调整,但基本不会改变原资本成本的结构。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变化,则导致资本成本结构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相应的股权变动,并带动资本市场整体价格的上扬或下跌。所以具有硬约束的资本成本决定着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转的基础。

(二)完善资本成本约束的主要措施

第一,培育资本市场上战略投资者。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经验表明,只有股东成为资本市场是的战略投资者,能够决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并可以监督和制约公司管理者时,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分离的优越性才能体现。所以对于目前我国正在发展壮大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当前工作的重点的不仅是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提高自身对公司经营的参与和掌控程度,可以在公司治理和管理者的调整方面自由的提出意见。

第二,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系统系决定了自身的多层次性,它的组成主体要适应市场的要求。资本市场改革初期,为了安全性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的主体一国内投资者为主。从国外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来看,境外投资者的运作体系完善科学,有利于增强国内投资者的资本成本意识,进而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为企业债务融资提供更多机会。所以,我国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举。

第三,强化公司管理者的资本成本意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很大优越性,但并非无可挑剔。企业的经营者受雇于股东大会,与企业受益的联系稀疏,是资本成本控制的巨大漏洞。如果能从监督约束和利益联结两方面强化公司管理者的资本成本意识,就会从源头上把住上市公司的质量,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结束语

论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综合地使用了经济学、分类学等人文学科、理工学科的知识和会计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来探讨资本成本问题。论文的创新之处:在对资本成本概念辨析的问题上,强调阐述了资本成本和传统定义的不同及它自身具有的特征,注重研究资本成本在财务决策中的作用和目前我国资本成本意识的现状及改善的建议;本文在对资本成本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地选取了几个关键部分。在研究思路上,论文力求创新突出研究的重点,不强求能对资本成本各个方面的问题能够研究的面面俱到,同时尽量避免重复其他人的研究思路。这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参考文献:

[1]张风琴,张仁博.谈资本成本在现代企业理财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4,(02)

[2]陈昌权,陈立.企业资本成本与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J].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7,(04)

[3]葛桂芹.关于资本成本的几点看法[J].集团经济研究,2006,(26)

[4]刁伍钧,徐俊杰.资本成本、债务成本与WACC的比较[J].财会月刊(理论版), 2006,(05)

[5]张敦力.论资本成本的计量及运用[J].会计研究,2006,(6)

篇(3)

就在“市值管理”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对之持冷静旁观的态度,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赵家俊就是后者的代表。

只能具体操作

《新理财》:作为全国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是否有客户要求你们提供市值管理方案?

赵家俊: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具体操作,从资本市场一开放就有,只是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而且没有系统化。这方面的咨询也一直都有,大家一直在无意识地做。上市公司逐渐规范,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出台后,这方面工作体现得特别明显。

中国资本市场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两者的界限。全流通后,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关于减持、增发、并购、重组、投资人关系管理、危机公关等咨询明显增加,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内容。我们强调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公众群体中的整体表现,用“市值管理”概括可能显得笼统。

《新理财》:在具体操作中,您通常会提供哪些建议?

赵家俊:一方面是增发、配股、分红等基本的技术操作;另一方面是公关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关系管理等,要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比如,我们会建议客户建立公共关系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与媒体交流的机制。

难以定量判断

《新理财》:如何判断市值管理做得好坏?

赵家俊: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的价格表现就是市值。从理论上说,市值越大应该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价格与价值背离是常态,两者之间的差距要合理,不是把股价“炒”得越高越好。

《新理财》:“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赵家俊:这个要分不同市场、分行业、分公司类型去看。合理的市值,其实就是合理的股价倍数。事实上,这个“合理”很难用管理得好坏来评价。规范管理手段、用好金融工具、做好信息披露,让资本市场接受,其实就够了。就市值而言,我更关心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特别是企业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合理的市值管理可以让事情的发生不影响股价的正常表现。要不断看资本市场与本公司的关联,让市值和价值趋同,但保持一定的空间,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借助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做一些工作。这个趋势只能定性地判断,没办法定量地考察它的好坏。

《新理财》:市值管理在实践中如何与“做庄”行为区分开?

赵家俊:最简单的区分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合理合规。尤其是信息披露要规范。比如,要建立媒体关系沟通机制,但不能炒作新闻热点,让投资人产生误解。

监督而非管理

《新理财》:CFO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承担何种责任?

赵家俊:CFO要时刻关注本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当发现市值与价值有背离,就需要用一些技术手段去调整。但这个调整不能只依靠CFO,还要依靠一整套的内部协调机制。通常在中国的上市公司这套机制被命名为“公共关系管理机制”,它涵盖股东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目前这套机制的核心职能由董秘承担。CFO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董秘来具体协调和实现。

《新理财》:但市值管理中涉及的资本结构、资本配置、金融工具使用等,都是CFO的职责范围。

篇(4)

近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吴风来表示,鼓励军民结合的资产和业务进入资本市场,将用约5年时间基本完成军工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到2010年底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500亿至600亿元。受此消息鼓励,军工板在上周震荡市中仍飘红扬升,引人关注。

“高层的表态对于军工概念股激励比较明显。”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军工股将是未来三年A股市场最牛的板块之一。

高层定调

25日,为了让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军工企业重组上市的重要性,吴风来在《中国证券报》发表署名文章《积极稳妥推进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文中指出,绝大部分军工企业都可在资本市场融资,并且军工企业改制、上市的资产不再仅限于主辅分离、军民品分立后的民品资产,而是鼓励军民结合的资产和业务进入资本市场,鼓励整体上市,提高盈利能力,解决军品资产长期置于制度“孤岛”的问题。同时,除国有独资(或国有全资)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外,其他军工企业均应实施股份制改造。

另外,文中提出了军工企业改制的目标:一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军工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二是到2010年末,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00亿-600亿元左右,军工上市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800亿元左右;三是积极探索具有军工特色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东结构多元化,促进军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经人士曹中铭指出,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国防科工委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向投资者表明军工改制上市的决心,这意味着军工企业改制上市确实迫在眉睫,同时又让市场与投资者吃到了一颗定心丸。事实上,军工改制今年已从资本市场尝到了甜头。2007年,有18家军工上市公司申请定向增发,10家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计划募集资金总额已远远超过历年募集资金的总和。

吴风来表示,今年以来的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涉及资产规模大、质量优、募集资金量大。如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利用沪东重机增发,重组外高桥船厂、澄西船厂和马尾船厂,注入净资产90多亿元;中船重工、南方汽车等IPO项目拟募集资金分别达70亿元和50亿元。同时,以资本为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专业化重组的格局初步形成。如火箭股份重组7家企业,航天电器重组国内4家民用微电机企事业单位等,改变了原来行政性“拉郎配”的重组模式。从发展趋势看,资本市场将成为军工企业和军工集团公司重要的融资平台。从实际操作情况看,积极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工作,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投资?投机?

“国防科工委再次为A股市场送来了大蛋糕,这种表态对于军工概念股激励比较明显。”曹中铭表示。事实上,受此影响,12月25日,成发科技涨停板,航天长峰涨5.9%,航天科技涨7.08%,西飞国际涨5.63%,其它军工股的走势也相当稳,上攻态势明显。

“消息当天涨停板的成发科技就是一个例子,该股票就是我们看好的2008年金股之一。军工板块值得大家去深度挖掘,比如说还有中航广电。”信泰证券分析师莫兆聪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之后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军队来支持,未来5-10年中国的军队有极大的装备、设备改善的需求。

“这个市场是以数千亿元计的,推动军工企业上市和军工企业重组都是未来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看看美国证券市场军工企业的发展史就知道现在中国军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市场主力建仓有一定的时间性,因此军工股真正的牛市行情或在明年2月后发生,目前还是主力收筹阶段,这是难得的机会:选择低价的军工股建仓,并长线持有到该公司重组完毕。

广州万隆执业分析师凌学文表示,航天军工作为国有经济绝对控制的七大行业之一,未来行业的重组整合备受关注。“实际上,今年以来,先后有多家军工上市公司了融资公告,主要用于收购公司大股东的资产或者用于建设新的项目。我认为,采用资产注入形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内,航天军工板块借助资本市场扩张的主旋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资产注入预期明确的航天军工类个股。”

篇(5)

关键词:中国概念股;危机;影响

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正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其影响十分深远。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东南融通等50余只中国概念股因财务造假和不符合交易规则等原因被停牌或退市。美国中概股危机持续蔓延,并波及境外其他资本市场。2012年6月21日,港交所上市企业恒大地产遭到香橼恶意做空。2012年7月,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又被爆中概股明星企业亚洲竹业涉嫌财务造假。显然,中概股危机不仅对中概股自身造成影响,即改变中国企业重新部署境外上市的节奏及方向,而且也可能令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争取上市资源的格局有所变化,国内资本市场亟需管理创新应对新变化。

一、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现“骨牌效应”

在中概股危机导致股价持续暴跌的作用下,自2010年以来,共有二十多家赴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创始人和股权持有人提出了私有化方案,其中同济堂、盛大互动娱乐、泰富电气以及中消安集团等10家已完成私有化进程。这股私有化风潮并不仅仅是只发生在美国市场,在香港和新加坡,也有不少公司正在或者已经完成私有化交易,其中还不乏阿里巴巴和小肥羊等“行业指标性”企业。进入2012年,私有化浪潮进一步蔓延,仅1-10月,就有分众传媒、尚华医药、亚信联创、三林环球、永业国际等近20家企业宣布私有化退市。

公司私有化退市的益处在于:第一,摆脱公共企业监管束缚,着手实施公司战略调整。如盛大、小肥羊、阿里巴巴这类领先企业的退市;第二,摆脱股价持续低迷困境,直接增加股东财富价值;第三,摆脱上市融资功能退化,借道私有化寻求再次上市;第四,摆脱高昂的上市成本压力,提供管理层合理报酬激励。私有化后通常采用更优的管理层薪酬安排,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委托成本。

当然,上市企业退市也同样存在不小的风险,首先,大股东为了从中小股东手中“合理”回购股份,对回购资金需求量大;其次,私有化过程中可能面临集体诉讼风险;再次,私有化退市还要面对复杂的退市程序;最后,中国企业境外私有化后境内再上市面临较大的障碍,除了面临上市审批等不确定性问题外,还涉及到上市公司红筹架构拆除、实际控制人变更、税务返还等现实问题。

二、中国优秀企业对美国资本市场热情减退

从中短期看,部分中概股诚信问题动摇了投资者对整体中概股的信心,不仅令已上市中概股股价持续暴跌,还令优质企业境外上市面临估值下调与IPO放缓的“价量齐跌”颓境。据美国三大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7月9日到2012年7月10日为期一年的统计周期内,i美股编制的中概30(ICS30)在上述统计周期内累计跌幅为46.63%,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6.90%。由于股价持续下跌,已有39家中国概念股公司触及美国市场的退市标准,9家接近退市标准,正面临巨大的退市风险。未来一段时间,中概股受到市场热捧、上市高估值等现象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将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在美国上市融资问题。2011年8月至今,只有土豆网、唯品会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IPO,这两家企业上市首日均遭遇破发,跌幅超过10%。

从长期看,中国概念股需要一个品质重建的过程,海外市场对中概股的信心才会逐渐修复。未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正是苦练内功的最佳时机,企业应该倾力定位盈利模式、调整发展计划、培养企业诚信品质,随着几家真正高质量、且具相当规模的中国公司再次登陆美国市场,才会重新唤起美国投资人对中国企业的信心。

以上这些变化对于美国资本市场并非是好消息。美国实施Sarbanes-Oxley法案后,纽交所及纳斯达克对海外公司的吸引力大为下降。2000年后美国年均IPO仅为156宗,比九十年代减少七成,两大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1997年的8000家减少至2010年的5000家。这两年纽交所IPO融资落后于香港、伦敦等地,该交易所不得不承认,新上市公司争相前来上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概股股价暴跌后,美国两大主板市场争取这一庞大上市资源可能会更加困难,甚至会因私有化、退市等造成流失现象。

三、香港资本市场加快对中国优秀企业的引进

从企业的层面看,当中国概念股对境外资本市场开始犹豫,想选择其他市场上市或退市后再上市时,港交所就成为一个首选的目标。第一,中概股在美国的遭遇,部分受到当地媒体夸大事实及投资者出现羊群心理的负面影响,相比美国,香港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了解程度要深得多,两地监管机构亦保持着密切接触及合作关系,市场对中概股的定价将更趋合理;第二,美国提高借壳上市门坎后,一些财务较稳健且经营较成熟的企业将更倾向于在港交所IPO上市;第三,香港IPO需要经过预先审核,但如果符合基本要求,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复杂及困难。在此之前,也不乏中概股退市移师香港上市的成功案例。如2010年,西部水泥从伦敦交易所退市的同时,成功登陆港交所。2008年旺旺从新加坡退市后在香港挂牌上市。未来将会有更多境外私有化退市的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从港交所的层面看,香港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境外融资平台,面对来自境内外国际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港交所时刻都未松懈对优秀企业的引进。2012年5月份,由港交所和山东省金融办举办的赴港上市推介会上,港交所相关人士就表示,美国资本市场很多中概股都想撤市,其中也包括山东企业,“我们希望它们能到香港来”。近期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亦表示,今后香港资本市场仍会继续担当好内地企业的“首选海外集资中心”角色。香港争取优质企业也的确具有紧迫性。2012年上半年,香港IPO募资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下半年任务相当艰巨。因此,香港会考虑利用此次境外中概股的境遇,加强对内地企业的营销,同时加快人民币上市等创新活动,以进一步增强IPO的竞争力。

四、国内资本市场亟需管理创新应对新变化

随着国内中小板的发展壮大、创业板的推出,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大幅提升,海外受挫中概股对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亦抱有极大热情。尽管有严格的审批制、对赌协议解除、可能涉及公司股权架构、甚至减持股份时的税收等系列难题,但还有什么比体现行业地位、反映公司基本面,让公司发挥“协同效应”的股价更为重要呢?目前一些私有化的中概股就表达了回归A股的愿望。2012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天桥就在积极为国际板的推出鼓与呼,表示盛大将抢国际板“头啖汤”。阿里巴巴、分众传媒等亦不排除回归A股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欢迎这些中概股在退市后,回到A股或者选择在香港上市。无论在港股市场、还是纳斯达克,只要同类公司,在A股上市的估值都会高出海外估值甚多,据统计,目前共有77家公司同时拥有A/H股,而其中仅有13家A股价格低于H股,溢价率非常明显。而在纳斯达克选择退市的公司基本上估值都长期低于10倍,但如果在创业板上市,其估值都会达到20倍以上,因此回归A股对于这些曾在海外折翼的公司来讲,吸引力应该是非常大的。

虽然目前尚无境外中概股回归A股的成功先例,但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这些公司悉数回归A股,是否会与国际板形成合力,对中国A股的流动性形成冲击?如阿里巴巴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总资产估值达到430亿美元,约合为2709亿元人民币;而分众传媒接到私有化要约的估值也达到3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0亿。中国的资本外逃现象严重,国际板上市时间表还没有公布,这些公司再回归A股市场,A股市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都需要监管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优秀中概股“回家”建立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袁敏.中国概念股危机分析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12(2).

2.孙峥,刘浩.中国概念股:资本市场的泡沫与修正[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6).

3.罗兰.外国机构猎杀“中国股”牟取暴利被指背后有黑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7-17.

4.应坚.境外上市民企股价暴跌的背后及影响[J].资本市场,2011(8).

5.焦兴旺.实施整体解决方案 遏制中概股做空潮[N].中国证券报,2012-6-18.

6.王峰娟,代英昌.为何在美中国概念股频遭做空[J].财务与会计,2011(9).

7.张怡.德交所现中概股诚信危机 亚洲竹业涉嫌财务造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7-5.

篇(6)

1992 年底-1994 年:制造业企业海外上市浪潮1992 年底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批准第一批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1993 年7 月第一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在港挂牌上市,随后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等共6 家大陆国有企业当年在港成功发行H 股并上市。他们的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全球存股证方式(GDR)和美国存股证方式(ADR)分别在全球各地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这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海外上市,很快在香港和纽约的证券交易所形成一股热潮。到1994 年下半年,受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由于企业自身的体制缺陷,使海外投资者的购买浪潮很快过去,并对中国制造业产生怀疑。

1995 年:基础设施类企业海外上市浪潮

“九五”期间,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产业,华能电力国际、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公司就是这股浪潮的代表,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吸引了那些想购买中国基础设施股票的投资者的注意力,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购买这类股票。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当时国内市场经济疲软,许多项目被迫停建、缓建,以及基础设施领域恶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此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国外投资人抛售这些公司股票,造成股价狂跌。

1996-1997 年:“红筹股”海外上市浪潮

所谓“红筹股”,是我国以某一个部门和某一级政府为背景,投资到香港的窗口企业发行的股票。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国华润、上海实业、北京控股、广东粤海等股票均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概念,上市后再次成为海外投资者的追捧热点。从1996 年下半年到1997 年上半年,“红筹股”指数上涨了198%,远远超过恒生指数39% 的上涨幅度。然而随着1997 年底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香港股市一落千丈,再加上红筹股业绩和表现欠佳,不少股票跌到发行价以下。

1999 年至今:高科技概念股的海外上市浪潮

篇(7)

制度优势或将引爆无限潜能

新三板正式定义为场内公开证券市场,制度和交易活跃度优于海外 OCT;和国内沪深股市交易所相比,其市场巨大包容性和高效融资功能使其扩张极具爆发力。新三板坚持以披露为核心的管理思路,释放发展空间为目的,减少束缚为手段,已成为新兴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册制对于新三板的影响

注册制推出将会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并且深远的影响。首先,注册制解决了我国企业设立、评价的标准化。通过标准的裁定,推进会计、审计等相关中介机构的诚信义务、责任追究,营造企业在市场的大海中自由驰骋的空间。其次,注册制之后,将是鼓励创业、创新的开始,将会有更多优质的企业脱颖而出,社会分工、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最后,是资本市场无缝对接投资标的的盛宴。

目前,新三板热议的内部分层设计和竞价交易规划,都是为迎接注册制到来的热身。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流动性,价值与价格、资产与对价成本都是流动性在波浪前行中柔美的曲线。资本流动的全球性、快速性使普罗大众也深深感受到,活跃的流动性巨潮会时而汹涌,时而沉寂。三板分层、竞价交易都是为了满足市场流动性的需求,满易参与者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对手方。

注册制――企业上市选择题

首先,注册制打开了企业的上市通道,但也存在主板与三板上市地的选择。

主板市场风雨20多年,已被百姓熟知,有大量股民粉丝追随;有资本大鄂翘首等待;有充足的流动性溢价;有配套金融衍生品相伴,寻求上市的企业趋之若鹜。反观三板市场:其优势在哪?如何争取政策红利?国家如何引导企业在主板与三板上市,能够推出什么样的平衡机制?如何定义三板目标客户群?如何解决与主板的同质化竞争?――对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方式,我们只能等待政策的明朗化。

其次,退市的通道是三板吗?

曾几何时“一壳在手,任无数企业竞相求”,壳资源、重组概念是否能继续昨日的辉煌。退市是必须的,关键是退到哪里去?退市之后是否还有流动性?能否给予再生机会?退市直接退到三板市场吗?――这些问题,又会是很多个悬而未决的政策课题。

最后,三板市场的估值体系与主板市场估值体系的差异。

三板构建之初有其先天创新性,追求创业之根本,高速发展为核心驱动力,所以对创业企业的包容度高,估值水平以战略发展、行业及企业市场潜力的空间、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成长性为估值源泉。市场认知或在非竞价交易模式下,能有效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则存在就是合理的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