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药理学的意义

药理学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4 15:23: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药理学的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药理学的意义

篇(1)

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人们用药必须考虑合理的给药时间,这在医学上又称“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时间药理学研究表明,机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机体的反应性往往受到机体节律性的影响,只有在认识昼夜节律性的前提下来设计给药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时间药理学包括时间药物动力学和时间药效学,在临床用药中应用这些原理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以及进行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时间药物动力学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也具有时辰节律性。通过时间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有一些代谢酶的活性具有时间节律性,如啮齿动物肝药酶峰相大约在午夜2:00,而午后14:00活性最低。同时时间对药物的排泄(尿、粪、汗和唾液等)也有显著的昼夜节律,如酒在下午至晚上(14:00~20:00)在体内的代谢和血清廓清率、肾小球滤过率、尿排出量最高[1]。近年来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也进行了一些时间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应用现代酶学实验方法观察了鼠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三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总量、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二甲基亚硝胺脱甲基酶三项指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这一结果对探讨中医学择时用药原则有一定意义。择时用药即选择药物最佳作用时间,从而达到临床效果的时间治疗学方法[2]。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研究青藤有效成分对大鼠的药动学,于卯时(7:00)和酉时(19:00)给予相同剂量青藤碱,结果表明:卯时给药血浆及脑中青藤碱浓度明显高于酉时(P

2时间药效学

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不仅取决于药物的性质、给药剂量和时间,也取决于靶器官、靶组织的敏感性及状态。现已证明,许多靶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昼夜节律依赖性[4],造成时间药效学呈时间依赖性。在研究大承气汤对小鼠泻下作用的时间差异时,应用粪便色点测定法观察正常小鼠排便的昼夜变化及择时应用大承气汤对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小鼠排便存在着明显的昼夜节律,且在酉(18:00)、子(24:00)、卯(6:00)、午(12:00)四个时辰分别用大承气汤(22 g/kg)给小鼠灌胃,引起小鼠泻下的作用以卯时最强,与其他各时辰给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用大柴胡汤对胆囊的利胆作用进行了时间药效学的研究,对20例胸胁苦满患者于午、酉、卯、亥、巳时口服小柴胡汤后,胆囊的收缩率、扩张率表明:利胆作用在子时与午时,酉时与卯时,亥时与巳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根据时间药理学原则用药可进一步减少用药的盲目性,使药物投药时间与人体生理、病理节律相适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掌握药物时间节律对指导安全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而且它的发展必将推动我们重新审识药物的应用,真正把药物的经验应用转变成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建国.中药时辰药理学的发展[J].药学学报,1991,26(6):401.

[2]黄林清.药物的时辰药理效应与合理用药[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增刊):131.

[3]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4]何绍雄.时间药理学与时间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5]罗卫芳.大承气汤的时间药理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3):7.

篇(2)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翻转教学理念;影响;借鉴

一、翻转式教学相关概述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已经逐渐应用于教学任务中,以此为基础,翻转式教学模式由此产生。翻转式教学主要内容为: 将材料中的理论知识制作成一定的视频课件,之后将视频课件传到互联网上,学生则通过互联网等移动设备实现课外主动学习的目标[1]。在该种学习模式之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解答由学生提出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进一步探究理论知识的目标。换言之,该教学模式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再通过课堂进行提问等,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在药理教学中应用翻转式教学也会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很难接受翻转式教学方式,更加难以灵活运用该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使得翻转式教学方式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药理教学内容多而复杂,一旦教师无法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药理知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可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教学期间,都无法认真考察与了解翻转式教学的意义与作用,甚至一些教师认为翻转式教学的实际作用不大,因此忽视翻转式教学的应用。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药理教学工作的实施。

二、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式教学的途径探究

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式教学的途径主要有:首先,需要实现布置教学任务的目标。教师在每次授课前,都需要将下堂课的自学任务布置好,同时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移动设备下载与下堂课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料,并且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要求该自学活动能够在下一堂课的课上得到真正的落实。其次,教师还需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在教师提问环节能够展开相应的交流与探讨,通过互动交流将教学内容落实,从而提升团队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最后,教师在总结与评价工作实施环节中,需要一同布置课后需要巩固练习的学习内容[2]。在此期间,为了能够将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充分落实,学校还可以聘请医学临床医生参与到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中,针对药物的使用情况,向学生解释具体的实践说明,从而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三、翻转教学理念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分析

首先,翻转式教学理念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翻转式教学模式可打破传统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交流与探究实现对课堂理论知识点的吸收,这为药理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之下,还能够通过主动搜集资料的方式,总结学习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此期间,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培养。

其次,翻转式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药理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而学生采用翻转式教学模式,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这在帮助学生学习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最后,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式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用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等。翻转式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重要,教师在药理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确保将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篇(3)

1提高教师的临床专业素质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药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临床经常使用的药物,具备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信息时代的今天,临床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保证临床药理学教学能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临床用药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临床专业素质。教师除通过医学文献、专业杂志、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信息、更新自身知识外;还应定期到临床科室与各科临床医师交流,收集临床病例及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医师和专家共同探讨,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或邀请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到教研室来,讲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用药问题,以便及时掌握临床用药的最新动态。例如,在糖尿病的初次治疗中,传统教科书指出一般应先使用口服降糖药,在胰岛功能不良的状况下才使用胰岛素;而临床中对于年轻糖尿病患者,强调的则是胰岛素的早期强化用药,以尽快控制血糖水平。由此表明,教科书上的用药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只有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药物知识,并针对病情掌握最新的药物用法、用量和用药观念,极大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突出教学特色,精选教学内容临床药学也是一门将药学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但它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研究药物的应用规律,旨在运用客观的科学指标和方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2]。

从其定义来看,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药物评价,对象是健康人或/和患者,而临床药学则是通过药物或设计新的制剂和剂型实现用药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主要目的,其对象仅是患者;临床药学的大量临床实践可为临床药理学的共性研究提供动力和实践依据,而临床药理学研究所得到的共性、关键性成果对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又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针对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两门学科的差异和共性,对于临床药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就应着重讲授药物的临床评价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药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药物的临床评价,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详细介绍药物临床评价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我国近年来关于药物临床试验的新规定。例如,在讲解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时,可介绍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以具体实例向学生说明,有条件还可开展实验课,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临床实验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结合循证医学的原理,向学生介绍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并进行专题讨论,提高其专业兴趣。由于教材编写相比临床实际用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临床广泛应用的许多药物都未编进教材;而学生很快就要接触临床,迫切需要了解当前临床用药的新情况。因此,对于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面,笔者结合临床所需,精选了如下课堂教学内容:在总论中着重讲解临床药动学与治疗药物监测、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的知识。对各论则选择临床使用频率较多且较复杂的药物,如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菌药、降糖药、呼吸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消化性溃疡用药等,以疾病为中心进行重点讲授,侧重于各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临床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并对药物相互作用、药源性疾病、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及学科的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介绍,真正起到联系临床医学与基础药物学的桥梁作用,弥补两者的教学空白区域;同时还介绍了有关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学生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当然,对于部分未能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可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与学生共享、交流,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其知识面。

3以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药学与医学教育相对分离,医学生不懂得怎样合理用药,药学生不懂得为什么用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医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中应以临床疾病的合理用药为中心,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在国内、外医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情景中,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3]。

PBL教学法就其实施过程而言,包括“问题设计—自学—小组讨论—集体讨论—总结”等阶段。其中,问题设计和总结阶段的主体都是教师,教师应尽可能根据教学大纲重点要求,将临床实用意义大的历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提前将设计好的问题告知学生,并在学生讨论总结完后做适宜的总结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记忆。落实到具体实施上,在课堂上还可结合开展案例教学和临床用药处方分析,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针对临床实际病例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讨论各方案的合理性,并逐一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可以对其分析判断做出总结,并介绍临床上针对此类感染病例常用的用药方案。这样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锻炼其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其更能适应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

4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与追踪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考核可为教师提供第一手教学信息,教师可利用考核提供的信息,调整和完善教学工作方法;考核也可督促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其内容和形式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积极性。如何在考核中体现临床药理学“紧密联系临床”这一特色,是提高学生临床用药水平的关键手段之一。在考试题型方面,应降低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分量。例如,适当加入临床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合理选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处方分析,指出合理或不合理用药的依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传统的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则适当的压缩分量。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初步确定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分数权重为40∶60(满分100分)。在考试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考试能够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反对“全、偏、繁”,因此笔者按照教研室集体拟定的教学大纲,根据各知识点“了解、熟悉、掌握”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临床常见疾病合理用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考察。

篇(4)

关键词:科研思维;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1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科研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科研思维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1)培养科研思维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学生未来学习和从事研究的重要基础;(2)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即培养科学研究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进行研究,并将它运用于实践;(3)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将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变成思维的形式,再进行分析、分类、比较、综合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运用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训练到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力,考验着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药理实验教学培养科研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药理实验教学应积极加强科研思维的培养。

2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

药理实验教学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涉及基础医学、动物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实践性较强,不仅考验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更对教师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并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1)第一阶段的改革:1978年以前。1978年以前的药理实验教学主要以单科教学为主,比较孤立,没有和其他学科融合教学,实验主要以记纹鼓等简单记录仪器和幻灯片放映为主要手段,类型单一,没有统一完备的教材,主要以授课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为主,条件十分艰苦;(2)第二阶段:1978~199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课改浪潮,药理实验教学不再单一的进行,开始和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融合,有的甚至还融入了心理学课程,药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和补充,同时,开始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人员,使用统一的教材,进行统一授课,实验的仪器设备和经费开支有较大的提高;(3)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这一时期,素质教育作为普遍的教育理念被提出来,药理实验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探索和革新,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验室的投资规模大大增加,使实验条件大为改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被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提高了教学效率;实验教材的编写更加完善;成立了不少实验室教学的示范基地,带动全国范围内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3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科研思维培养不足的原因

经过三个阶段的探索和改革,药理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教学中不重视科研思维的培养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如下:(1)没有形成培养科研思维的良好教学氛围。传统的应试教学对很多学校、教师的影响非常深刻,许多学校依然没有形成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良好氛围,从教多年的教师依然存在旧式教育观念,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思维的训练。(2)实验教学课程缺乏创新。科研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激励的,并加以反复多次的训练使学生经过启发获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研究体系,然而现在很多从事药理实验教学的教师还存在把课程当任务完成,按步骤把实验走一遍,很少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未能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假设、推理和发散性提问,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科研思维的培养是需要贯穿于理论到实践整个过程中的,体现在思维方法、研究方式、研究内容等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来源于理论基础知识又相应实践到实验教学中去,而很多药理学的教师还存在机械的让学生复制实验步骤不进行深刻的理论解析,或是将大量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加固,没有留足充分观察、记录、推理结论、攥写报告等的时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没能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4)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不足。药理学实验的教学大部分需要进行体内、体外实验,需要具备基础实验场地、设备和动物资源,也就意味着需要充足的实验经费支撑。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系统内的实验设备尚落后于发达地区,拥有完备设备的教学型实验室还较少,教学经费有限,未能充分服务于教学一线需求。(5)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和教辅人员是药理实验教学的主导,对实验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应渗透于药理实验教学的方方面面,但很多教学人员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等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开始的比较早,但过程比较缓慢,科研思维培养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临很多困境和不足。

4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中提高科研思维的意见与建议

科研思维的培养是新时代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现代药理实验教学重要任务、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药理学实验中心应培养科研的良好氛围。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精神,也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倡导全民创新的今天,药理学科研领域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作为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工作,药理学实验中心应该加强科研精神的宣传、教育,培养科研思维、创新思维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加大药理学实验设备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引入和改良,保证经费投入,使先进的仪器设备能真正服务于高校的师生,提升其科研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保障仪器设备的高使用率,共享教学科研资源。(2)药理学实验教师应加大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索。科研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重而道远,教师应正视药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听取学生的意见、研读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精神,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鼓励学生将药理学理论学习、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变成常态学习的形式,尊重学生的合理想象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方法和研究路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并培养科研思维。(3)药理学实验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时代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法和实验技术,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现有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互动。只有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的未来医药学工作者才能成为现实。药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也不能单靠个体来完成,必须结合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坚持和共同努力。

5结语

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梳理了药理实验教学三次改革的成果以及科研思维培养面临的困境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罗 敏 纳 鑫 张 玲 周轶平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马腾飞,王允,李梅,马行,夏安周,谷淑玲.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77-78.

[2]黄正华.浅谈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268-270.

[3]李娜.浅析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6.14(7):20-21.

篇(5)

【关键词】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

为了顺应社会需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于2009年成立了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作为药物制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是一门联系各基础学科又服务于临床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桥梁学科,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基础性环节,课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1],因此,药理学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2-4]。

本论文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同时,借鉴医药院校《药理学》课程的教授经验,从多个方面对药理学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此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高校,哈佛大学在顶尖领军人才方面应该是首屈一指,40位教师和38位学生获得过诺贝尔奖,以及包括7位美国总统在内的众多有着全球影响力的校友,让这所学校可以傲视全世界的大学。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显赫的成就,离不开他们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成功机制,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比如,教育部、科技部设立“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目前正在筹划设立“国家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首席教授”等顶级人才计划。

鉴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下大力气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出台各种人才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结合我校药物制剂专业情况,为进一步增强药理学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首先应该优化师资结构,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且重视人才引进。

2、梳理教学内容,充实新的学科知识

药理学的课程知识构架复杂,涉及内容较多,对初学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执教者应该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梳理,让知识与知识之间能很好的衔接。同时,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药物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更新很快,要使学生掌握的药理学知识跟上临床治疗的需求,在药理学教学内容上应与时俱进地去掉古老、过时的临床不用或很少用的药物,而用进展快、有前途的并在临床上使用的多的药物。在教学中要推陈出新,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时融入药理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的技术增长点。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新结构、新作用机理的药物,有些内容如果无法及时地反映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而对于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药物也应及时补充。同时,药理学教学应在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去研究,对重要的代表性药物的作用,应从表观到微观。

3、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药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药理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比较归纳法教学,病例讨论法教学等,把各种各样方法引入教学,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将传统的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必要的板书可以展示授课提纲和重点,使学生整堂课都可以看见;而多媒体教学把相关临床疾病治疗过程采用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既增加课堂信息量和生动性,又保持课堂的整体性,从而有一个总体印象。

4、结合农业院校特点,组织编写新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紧密结合临床,并结合农业院校特点,缩小教材与临床用药的差距[5],由于新的药物不断出现,新理论的不断形成,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上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药理学教师每年应收集典型用药病例,充实课堂讲授的内容。同时,应不定期的请临床医生以讲座形式参与药理学教学。

5、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亦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仪器设备应集中并充实到教学一线,其次,实验教学中,需要将实验课重新调整与设计,删减不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训练,加大实验的高新技术含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

6、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确保药理学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规范而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听课制度、评分与效益结合制度、公开课讲授制度、开展师生座谈、、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师讲课大赛等,完善教学授课计划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药理学课程建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意识。

7、改革考试方法,更好地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我们在实践中应逐渐形成新的考试方法。针对理论课,考试形式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表现、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口试成绩、实验成绩等,最终评定成绩由平时成绩(含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实验报告,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两部分组成。

总之,农业院校药理学教学改革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促学生,以学生促教师,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礼龙.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72-74.

[2]徐刚.发展是药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立足点[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0,23(1):37.

[3]韦翠萍.深化药理学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等医学教育,2000,18(11):52-53.

[4]李梅.新形势下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 (1):51-52.

篇(6)

【关键词】生物技术 药理学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58-02

生物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药理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它是现代生物工程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一门知识,涉及医药工业、食品卫生、营养健康等诸多领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知识点多、难理解、难记忆、很难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了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特点以及研究方法。

一、药理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药理学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一门科学。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通过药理学课程掌握药物治疗的基本理论和知识。[1]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的药理学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为36个学时。我院开设的与药理学密切相关的课程为药物分离纯化、分析检测等选修课程。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的培养计划中未涉及生理病理等相关医学课程,且授课学时不足医学类专业此门课程学时的一半,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时容易存在难理解、难记忆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在现有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现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是成功教授此课程的一个关键。因此,我们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从学科和专业整体角度去认识课程的作用及相关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既体现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又保证讲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在生物技术专业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建立适用于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药理学教学新框架,使学生在学习药理学的同时,既培养了科研思维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又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对生物工程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教材与课程内容的选择

药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一方面它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另一方面,新的药物层出不穷,新的药物作用机理不断获得阐释,新的药理学研究方法不断出现。老师在教学中,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的更新,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把世界上最新的成果吸收进来。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我们选用了颜光美教授主编的2009年6月第1版《药理学》,这本最新的教材不仅包括了基本的药理学理论,还增加了基因治疗和抗癌药物以及新药研究等最新的研究进展,这些新内容与生物工程专业密切相关,能够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对生物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应用的理解,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程序与教学工作的指南,在制定药理学教学大纲时根据该课程的综合性及授课对象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而非医学类学生的特点,对药理学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与调整。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把药理学课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是进行药理学研究与应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包括绪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效应学、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等,属于总论部分。

第二部分则分别阐述了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属于分论部分,主要包括抗菌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泌尿系统药物等。生物工程专业更注重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研究、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等章节的学习,在常规各类药物授课中,每类药物重点例举两三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进行介绍,这样既具实用价值又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荷。此外,为加强双语教学的需要和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涉及的药名及专业术语在首次讲授时用中英文表述,之后尽量以英文表达,轻松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多媒体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综合应用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制作的教学软件,可以使精细的结构宏观化,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整体的过程动态化。根据药理学教学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栩栩如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主动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克服以往课堂呆板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2]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应注重方法,切忌将所有书本内容都制成幻灯片,造成教学信息量太大,内容繁琐,使本已复杂难懂的内容变得更加乏味,并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在讲课过程中注意语速及适当停顿,给学生时间理解和消化,跟上老师的进度和思路;配合适当的板书,便于学生对授课纲要的掌握。

2.重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也称作问题式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限制。[3]PBL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

针对我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药理学教学应当紧密跟踪前沿科学,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讲授药理学课程时,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培训学生通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学及实际工作能力。可根据课程大纲给定各种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各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制作幻灯片课件,完成后由学生毛遂自荐,经教师审核后安排两到三名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课件,老师可以在原本安排讲授该类药物时留出部分时间由这些学生来讲解,并做好补充讲解和点评。在讲授合理用药原则时,教师可设计些临床病例情况作为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发运用药理学知识,设计合理用药方案,在下一次课前利用5~10分钟进行讨论。在讲授新药研发时,适当介绍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理学研究技术、设备、研究团队及其研究历程,还可以在教学中介绍著名科学家突破一些重大课题的思路和实验,以启迪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研究领域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将一些研究性的课题介绍给学生,指导他们查阅文献,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加以讨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基因治疗药物时,教师会联系基因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从专业整体角度去把握药理学的作用及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实际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其它教学方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校督导团听课专家们的建议,充分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在教学中进行提问式教学,“简单问答”、“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促使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注意章节内及章节间的归纳、总结,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如在讲完抗菌药时,可应用比较法来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机理、不良反应等异同。

实践证明,药理学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今后还需把该课程努力建设成一门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的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红胜.生物技术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95~96

2 赵 晋.药理学多媒体教学使用体会[J].科技信息,2008(2):230

3 王伟霞、李福后、王淑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7(7):91~92

篇(7)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PBL教学法;实践效果

一、PBL教学法简述

所谓PBL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笔者发现,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PBL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与教师实现良好的双向交流,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较好的临床思维,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但是PBL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掌握其要领。

二、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将以2011级临床医学A班、2011级临床医学B班、2010级临床医学A班、2010级临床医学B班为实践效果研究对象。其中A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B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弱。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在不同班级分别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法,并以抗微生物药理和器官药理两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具体的安排是2010级A班器官药理采用PBL教学法,抗微生物药理采用LBL教学法;2010级B班药理学采用LBL教学法,抗微生物药理采用PBL教学法。2011级A班器官药理采用LBL教学法,抗微生物药理采用PBL教学法;2011级B班器官药理采用PBL教学法,抗微生物药理采用LBL教学法。

其中LBL教学方式主要是运用多媒体,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PBL教学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阅完成基本资料的搜集,然后学生之间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由教师完成对知识点的总结。

(3)教学效果分析。实验中会在药理学课程教学结束一周后进行结业考试,并在课程结束6个月后进行基础医学的综合性测试,然后以考试中涉及的药理学知识的得分率乘以100为学生最终的药理学成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 P

2.实验结果讨论

(1)两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影响。根据对学生成绩的分析,PBL教学法在器官药理的教学中效果比LBL好,但在抗微生物药理的教学中PBL的教学效果比LBL教学法要低。所以根据实验来看,PBL教学法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比L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好。

由于器官药理的知识结构较为紧凑,所以使用PBL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整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抗微生物药理学概念性知识点较多且内容量大,其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LBL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会更实用。

(2)基础不同的学生的教学效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采用PBL教学法教学,A班级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B班级的学生,而采用LBL教学法,则两个层次的学生成绩相对差异较小。这就说明PBL教学法在学生基础不同的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LBL教学法则不会受到学生基础不同的影响,所以PBL教学法更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

(3)对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程度的影响。通过结束后短时间内的考查和长时间的基础考查来看,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考查中,学生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下成绩差异并不明显。而在课程结束很长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成绩差异很大。这就说明了PBL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可以让学生长时间内对知识点有牢固记忆。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全部知识,并形成长久的印象,对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药理学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性质和学生的基本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