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3 15:41: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1)

关键词: 《考试说明》 能力要求 复习效率

多年来,学习《考试说明》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往往忽视《考试说明》一些基本的功能和要求,这样是不能真正挖掘和发挥《考试说明》的功能和作用的。下面,我就《考试说明》对高考后期复习的指导作用谈谈认识。

一、引导师生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第一轮复习中更多的是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解读和记忆,未能真正体现《考试说明》中对学科能力的全面要求。

《考试说明》突出强调了高考命题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在高考功能上坚持“两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良好学习潜能的优秀新生,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二是在考查方向上坚持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和考查的重点――历史学科能力,正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考试说明》的第四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共有四大项各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考试说明》的第五部分“题型示例”中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四个方面十二级的能力层次要求,都结合典型题例进行说明,都体现出新高考命题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后期复习中,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对高考复习的导向作用,把这些层次的能力与要求落实到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复习中,培养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二、利用“考试内容”,查找基础知识的缺漏。

《考试说明》中“Ⅲ.考试范围和内容”是关注最多的地方,主要是了解与往年相比,考试内容“增加了什么?”“又减少了什么?”,就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并作为复习重点。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试想,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有变化,那么考试说明也没有使用价值了吗?其实,《考试内容》是基本稳定的。经过一轮轮复习,是否清楚高考历史有哪些重要知识考点,自己掌握较好的有哪些?有哪些没有掌握?知识结构是否完善?

《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古代中国”部分有以下内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中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以上内容区区四百多字,集中在一目了然的方寸区间,高度概括了必修Ⅰ、必修Ⅱ和必修Ⅲ三本教材中有关古代中国历史的主干知识。它把教材中数十页的内容集中起来,是非常精简的知识提纲,是很好的复习指南,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建议可采用以下方法使用《考试说明》的这部分内容:一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查缺补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参照以上内容,甄别主干和非主干知识,集中力量复习巩固主干知识。如关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查的有四条,分别是:“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等并非是要考查的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即可淡化。

三、认真领会“考试范围和内容”中的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

利用《考试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的脉络化,将分散的知识点有规律地串联,把许多零零碎碎的历史知识点建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效率。

四、依据整体性原则学习《考试范围和内容》,宏观把握历史知识。

学习历史,胸中先有一个宏观的大框架,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并内化于原有的知识系统,这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正确法则。依据整体性原则,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并前后连贯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压缩性的特点纲领。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记忆分散的,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后期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强化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以下为“考试范围和内容”中“近代世界”的部分内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篇(2)

【关键词】新课改;知识结构;高中历史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出现的新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历史知识结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构建知识框架,将各模块、各专题分散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网络,对于基础年级学生日常学习、高年级学生备考有很大帮助。

一、顺应新课程改课教材变化,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传统通史教学体系,不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循环,而是采用“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庞杂,包罗万象,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演变。结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历史学科的教和学亦离不开基本知识结构的构建。较之于传统通史教材体系,每个单元介绍同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使用现行的“模块+专题”的教材时,构建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主题明确,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特点,揭示历史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注重主题性和系统性,“强调历史学科内知识整合”。这种体系设置强调需要整体、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维能力。不仅提高综合分析及应用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也带动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和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像传统历史课堂只是关注教授具体历史知识,将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要素划分为干巴巴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记忆。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在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更要求理解和运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知识的网络,将各个模块分散、孤立的历史知识和原理,纳入完整体系之中,反映其内在联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按照通史体例设置,“模块+专题”的教材结构完全避开与之重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教学实践表明,现行考试制度决定了历史是一小学科,加之有些地区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混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历史事件和人物张冠李戴,缺乏基本史学常识的现象。初中知识储备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初中基础不稳固为高中学习埋下隐患,部分学生遇到有时间跨度题目时常出错。通过构建知识框架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初中知识缺乏之不足,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顺思路,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更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专题内部、专题与专题之间,甚至是不同模块之间的多方位的联系。通过架构知识联系网帮助学生整体掌握教材结构,加深学科教学目标的理解,突破重点难点,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课堂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乏全局观,在课内练习中尚能做对,但是在综合练习非常容易出错,客观题混淆选项,主观题审题不准,不能将学过知识恰当应用。在大型考试中,基础题目能得分,而中等难度的题目失分严重。这就要求加强构建知识知识框架。教师要指引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知识全局出发,把握学科整体知识,从大纲到主线,从主线到知识点,层层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来源和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点内涵和引申含义,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点“一网打尽”。

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中注重构建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挽救具体知识遗忘造成的失误。通过不断训练,即便遗忘了具体历史事件的要素,保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结构会帮助学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时间重新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准确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顺应高考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率

伴随着课程改革,高考命题也出现新趋势。据研究,“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单元式主体命题所占比重就下降了,学科式和学习领域式的主体命题逐渐唱主角”;而“学习领域式的主题所占数量是第一位”。高考更加注重专题与专题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结构的联系,侧重考查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反映出历史主题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与之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成为考试重点。在历史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中,不仅要精讲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学习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加强体系建设。

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构建、深度解读知识结构,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在复习备考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构建的方法,然后要求严格学生自己去做。真正达到每一课都归纳,每一专题都有总结,自我构建起每一模块的立体知识体系,实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复习效率。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更大挑战,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不能仅仅识记具体知识点即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自主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从整体把握教材,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率,让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郑林.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新编历史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61页

[2]许霁.试论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知识框架[J].新课程(中),2015年11期,144页

篇(3)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复习备考

从2016年开始,福建、安徽等8省对外宣布高考将结束自主命题,参加由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统一组织的全国1卷考试。这一变化,对参加回归全国卷首届的我省师生来说不仅面临着准备时间短,复习容量大,考试难度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更是对今年高考各学科复习备考的一次巨大挑战。以下,笔者就依据一年多以来对已参加全国卷省份高考历史学科复习备考策略的一些研究和多年来从事毕业班复习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对回归全国卷背景下高考历史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策略。

一、依据考纲,回归课标,把握主干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是每年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在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照历史学科考试大纲中要求的每个知识点,并结合相关试题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排查式地复习,力求不留复习的死角;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回归《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3个学习模块,4大学习主题(分别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和25个学习专题并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关知识作为冲刺阶段复习的主干线索,抓住高考历史的主干知识和重点,以此来提升学科复习的效果。例如,可以将考纲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整合为:

二、回归教材,贯通古今,关联中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初高中历史教材是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基本依托和来源。因此在考前的冲刺阶段,如何指导学生回归教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教师应依据有限的复习时间指导学生对初高中历史教材进行系统的泛读、对照考试大纲的重点精读和结合时政热点有突破的研读。除此之外,由于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一般不会只考查某一个孤立的知识点,通常会选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某一模块的具体知识点作为切入,考查它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通常会涉及古今、中外之间的联系对比。例如2015年全国文综1卷历史试题第40大题就涉及到古代和近代不同学者对儒学的不同态度;2014年全国文综1卷历史试题第40大题就涉及到中国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与近代英国科学家牛顿不同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特点和命运不同原因的比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应尽可能指导学生不仅要把握某一历史现象的内涵,同时还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辨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分角度、多层次地将相关历史知识融合起来进行有效复习。

三、回顾错题,反思错误,查缺补漏

在日常复习教学中,教师时常会指导学生建立学科错题集,这样做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重蹈覆辙、走向成功。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对近期已做过的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无论是教师提供的,还是自己购买的,教师都应指导学生及时地收集错题并回顾,再次地进行反思。例如,做错的选择题,是否是因审错时间造成的还是审错题意造成的?非选择的主观题解答,是否有围绕设问多角度地思考来组织答案?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反思和纠正做历史试题的错误思维,才能帮助学生理顺解题的思路和提升分析、归纳和概括知识点的能力,才能查缺补漏,决胜于全国卷的历史高考。

四、研究真题,精选习题,提升技能

历年来的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都是由专家学者们经过长时间精雕细琢出来产物,它反映了对当年高考历史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高校选拔人才要求的考量和文科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客观判断。因此,研究历年来的全国卷历史试题,就如同和这些专家学者们对话。

在高考的冲刺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地研究近三年来全国卷的高考历史试题,将其按题型分类处理,重新看一遍、做一遍,好好地体味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从试题中体会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会“怎么考”,还可以让他们从试题的参考答案中体会做题时应“怎么答”。因此,研究近三年典型的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不仅有助于指导学生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提升解题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把握答题的节奏和积累考试心理调适的经验。

因为距离高考时间有限,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应精选试题,从题目选用来源来说,首先可以选用近三年全国1卷、全国2卷和海南卷的高考历史试题,其次可选用比我省早进入全国卷考试模式省份最新的名校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从题目选用的类型来说,应与全国卷题型模式一样,即12道单选题,2道非选择必做题和四选一模式的选做题;从题目选用的内容来说,应该要加强针对新史观和与社会时政热点相关试题的训练。

做题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限时训练,一方面充分地调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审解题能力做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同时还要及时地找到做错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防重蹈覆辙。在做题过程中,应按不同的题型认真地进行审题、解题训练和规范地组织、书写答案,提升应试技能。

总之,只要我们在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中,能以“依据考纲,回归课标和教材,把握主干知识,贯通古今,关联中外”为指导,坚持“回顾错题,反思错误,查缺补漏,研究真题,精做习题,提升技能”为有效途径,相信2016年我省参加全国卷高考历史成绩一定能获得喜人的丰收。

参考文献:

[1]高章元. 理差异明考题变化辨思路寻应对策略――高考语文安徽卷与新课标全国卷之比较[J].学语文,2015年05期

[2]王邵励. 什么是合理的历史“概括”――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材料解析题为例论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15期

[3]刘国彬. 坚持・改进・启示――我看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1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15期

篇(4)

备课组长:杨卫丽

一、 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

(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

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年的历史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整套试卷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集中思维,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二)考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深入展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进入当前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奠基石,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重要“风向标”。随着课改的推进,历史高考也有了新的命题思路,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引导,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主导,素养立意”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导向。而高考历史第41题开放性试题作为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则是最能体现高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趋势的题型,值得深入研究。

1、命题从基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考查侧重点转变。考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近年实测情况看,命题者多在非选择题上强化了对考生“问题意识”的考查;而在选择题上则多考查基于对历史事实与现象的历史理解与解释。

2、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引领的方向不变。以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为落点,注重历史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的运用。考查指向更为直接、明确。可见,市面流行的所谓“高考必考点”作为知识立意的产物,已严重滞后于高考现实。

3、强调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素养。不完全依托考纲考点,而以隐形考点或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为重要的题材,蕴含和强化德育的导向功能。

二、 应对与落实复习

1.把握命题特点和方向,突出重点考点,落实能力要求

要吃透把握近三年高考命题的新思路、新考点、新题型、新样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和练习,突出重点考点和高考的能力要求,通过月考和随堂练习,反复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能力要求落实到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重解构历史概念,强化历史理解与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训练。

 

3、关注并整理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相关题材,强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在问题发现、讨论与解决中的体现。(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国关系及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中国生态文明)

    4、把提高教与学的成效有效转化率,作为提升历史学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突破点。改换以教代学、以考代学的陈旧教学范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讲与指导方式,总结有关知识框架、重要概念、常用方法等,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多想、多说、多做,使之在不断“试错”中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和方法。

5、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升华认识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重要史学理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对现实的启示等历史学科体系构建特别重要的知识,必须做到讲授透彻准确,理解深刻全面,认识升华到位,打牢双基。

6、以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以教材与课外材料为载体,以若干问题为纲重建知识结构,着眼于应用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重构知识结构。

7、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交叉和综合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整体上、宏观上、长时段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做到专题基础上的通史,通史基础上的专题,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交叉综合,会总结一个历史发展时段内历史发展的主体线索和阶段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8、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阐释历史

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新的史学成果和史学观,如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了新认识、新观点;如对历史研究中产生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9、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做到审题准确, 观点明确,书写整洁,语言规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按分值设计答案要点,不重复啰嗦;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对于选做题上,如果学生做了,但不明确是做哪一题,没涂题号的,我们改卷时都是按零分为记。

10、历史试题测试

在进行一轮专题复习及二轮通史复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命题进行月考,(按通史复习及高考考纲、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题型、结构、考点命题)。认真讲解试卷,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不仅仅靠课堂上去培养,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试卷,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然后再组织答案。针对学生所考的每一套试题,历史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具体说来,对只是部分学生做错的选择题,只做个性化处理;而对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选择题,教师会仔细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然后将备选项与材料靠拢,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错选的答案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非选择题着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粗读、细读和精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最后再来组织答案。

三、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和高考复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以《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把握新课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述和概括材料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2.整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成通史体例,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知识,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3.讲练结合,精讲精练,通过练习和考试培养学生答题的准备率和思考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

(二)教学进度安排

1、2019年8月---2019年9月前,完成一轮复习工作。

一轮复习按课本编排的内容进行专题史的复习(外加通史),是从纵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状况。这一轮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做到认真过每一个知识点,对核心主干知识讲清、讲透,该提升的内容一定进行提升,因为光靠二轮和三轮复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时间太短,也太过仓促。由于此前的一轮复习是和州上组织考的内容相挂钩,到2019年6月份复习过于仓促,所以在开学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整体的、框架性的复习。

2、2019年9月中旬---2020年1月底,进行二轮复习, 构建起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通史复习(外加专题史),是从横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主要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阶段特征。通过接触综合学科命题,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3、2020年3--5月,进行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强化训练及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篇(5)

一、分析与定位

1.分析必修科目的学测说明(以2014年为例)

从学测的命题指导思想来看,学测力图体现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创新性和情境性,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从测试能级看,学测主要侧重于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这三类。从测试具体内容看,学测的知识点都是各专题的主干知识,在所有202个二级内容中,“了解”要求的有132个,占比65%。从试卷结构看,试题难度比例中容易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难题占10%。

综上所述,必修科目主要测试学生对主要史实的了解状态、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必备的人文素养。

2.分析近四年来的学测试卷(以2011、2012、2013和2014年江苏学测试卷为例)

图表一:2011―2014年学测试题知识点来源分布图

图表二:2011―2014年学测试题能级分布图

注:①表格中的百分比是分值占比。 ②能级1-4分别为: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 ③在能级分类时,如果涉及多重能级要求,以主要考查能级计入。

尽管数据统计很费事,统计口径也会因人而异,但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学测必修科目知识点的考查仍然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年均约88%的分值与教材知识相关。(2)在材料情景成为命题趋势时,年均约60%的分值需要我们阅读、解析材料获得,这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语言理解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3)从能级目标分布看,历年的试卷基本能够在四级目标上做到全面覆盖,但侧重在前三个能级目标,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年平均分值占比约为91%,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能级4即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也增长的趋势。连续四年数据的量化分析可以验证学测与课标、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吻合。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学测试题主要是对主干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题型以基础题为主,在短时间内集中地讲与练,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应试能力,“保C”问题较小。但是在材料情景成为命题趋势下,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不可能涉及所有的知识点,对材料解析的视角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试图以全讲全练来替代一切显然是行不通的,“冲A”难度很大。“白羽鸡式”的教与学将使新课程精神不能得到张扬,历史思维、创新精神、价值观念、人文素养不能在课程的学习中得到落实。对于原本就不喜欢历史的理科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如同遭受着钝刀的宰割,有点儿效率恐怕也是依靠高耗换取的,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二、设计与例证

课程目标决定考试目标,应对学业水平测试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从课标出发,分层次地落实课程目标,让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1.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依据课标、教学要求和测试说明等学科指导性文件,选择面向考试的教学内容,既不是单纯的教教材,也不是单纯的罗列和铺展历史知识。而是将历史新课程精神悬于头顶,谨严而又富有创意地分解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充分而又节制地阐释内容标准里的知识内涵,撷取校情和学情能够接受的内容块面,内容的确定才是效率的依据。[3]我们以“工业革命”为例。内容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必修科目的测试内容和要求: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无论是内容标准还是测试要求涉及历史概念(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历史线索(工业革命的发生、世界市场的发展)、历史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历史阶段(两次工业革命),当然还涉及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了解史实,探讨影响),以及价值观(认识影响)。针对这些教学内容要素,我们可以进行细分:需要“知道与了解”的为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的形成条件。需要“理解和认识”的为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对内容标准进行细致合理的分解,既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是教学功利化的使命。

2.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分解的内容才能转化为他们的知识与能力

时下常用的材料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制表归纳、质疑、比较中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历史学习的激情。[4]此外,观察式教学、思辨式教学效果也很好。观察历史实物、历史图画、历史环境等可以使学生具有更为敏锐的观察力,从而为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乃至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也渐渐地获得提升。历史的学习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还在于让学生依据有关材料能独立思考、质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结论,同时也能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在思辨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获得对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掌握历史概念,对事实和性质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目的。还是以“工业革命”为例,我们可以用五个步骤来转化分解后的教学内容。

第一,教师用“资本、劳动力、市场、政治环境”等关键词去启发学生,使其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第二,指导学生制作“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的表格,一方面进行知识整理,另一方面面对成就表,谈谈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第三,继续用图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即工业革命的线性进程:棉纺织部门 动力部门交通运输部门。

第四,进行材料解析、图片观察等,重点从“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以及“世界连接为一体”两个方面分析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五,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展开辩论,探讨并认识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同时就后工业革命时代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等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5]

3.培养良好的阅读和解决难题的考试品质

重复、机械的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应试技巧,但这种技巧会随着训练的消失而逐步消失,而且这也会使我们的课堂失去润泽之感,选拔失去愉悦之情,注定是一种高耗而又低效的行为,更不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品质。阅读、审题、解析、归纳、表达、书写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一方面可以通过教与学的双向行为在活动中逐步提升这种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适度的训练使其得到养成和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要忽视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应用。只有这样,技巧才能沉淀为自己的学科素养,成为一种品质。犹如上文设计的教学步骤,在第一步中,教师用关键词启发,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维的闸门,锻炼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会了举一反三。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学生通过制表,学会了归纳;通过读图,学会了观察。制表和读图也让学生进一步清楚理解了工业革命的概念,懂得了史论结合的道理。在第四步中,材料解析让学生养成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归纳、表述和书写的好品质。在第五步中,学生通过辩论,训练了思维,锤炼了语言,学会了合作、交流、判断和推理。如此长期地锻炼下去,怎愁学生的学养不能提升呢?

三、从钝刀宰割到如饮甘泉

不难看出,有效且高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围绕着内容目标,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步步为营,稳健推进。那种不断地讲、反复地练的教学不适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会使课堂变得沉闷、机械和索然无味,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钝刀的宰割。新课程和考试并不矛盾,用新课程的眼光审视考试不应只是一种技术行为,围绕教师给出的“标”,师生之间通过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在体验中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养和学生的学养。我想无论是从“冲A”、“保C”的功利视角还是新课程视角看,上述教学设计是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如此师生才能如饮甘泉。

注释

[1]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在下文中简称学测。

[2]白羽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鸡种,常被冠名为“速生鸡”。本文所指的“白羽鸡式”教学是指希望通过短时间的讲、练、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教学方式。

[3]束鹏芳.域内方外:指向历史高考的教学策略庶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12).

篇(6)

【关键词】历史科 影响 复习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10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文化的变化对中国的冲击是无比巨大的,要想培养出真正适合世界发展的人才,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高考模式的更新则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必然途径,在此形式下,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能够真正地让自己适应于现代教学的改革。在我国,高考中“3+2”的综合考试模式已实行多年,面临新教改,考试的命题一定会做出重大的改变,那么我们就要去适应这样的改变,才能够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胜利。

一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下历史科考试模式

我国高考分为文科、理科两种,以“3+2”考试模式进行,其中“3”即指考试综合。文科中则是文科综合。这种模式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但随着时间的迁移,我国的高考模式已逐渐变成了单纯用知识点的覆盖来评价成绩的优劣,已经失去了高效人才选拔的意义。所以,实施教改已势在必行。现在的“3+2”考试模式开始被“3+X”模式所取代。

二 新教改对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下的历史科复习的影响

1.对历史科命题的影响

从近年来的历史科的高考试题中可看出,考试命题相当简约,仅有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两种,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所以,通过教改,命题方向会发生改变,将更加注重考察学生们利用历史知识来思考相关问题的能力,题目也将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新颖,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2.对历史科教学策略的影响

由于新教改的实施,历史科的教学重心也会发生转移,那么老师们的教学策略在教改影响下也需要发生改变。所以,面对这种全新的策略,学生一定要掌握好老师的教学方向,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三 新课程改革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下的历史科复习要点

1.要注重自身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

新教改的实施是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具有更高素质的学生,是为了社会国际化发展选拔人才的一项措施,因而,如果学生仍然围绕书本上的单纯知识而展开复习,将难以达到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学生在展开复习时,不能只从书本上学习,还应当注重自己的历史思维的培养,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轨,进一步加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以及概括的能力,倡导自身对历史科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不断地开阔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与领悟。

2.学会将时事热点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在教学改革体制之下,考试命题的方向与社会热点相接轨,要求学生对社会的发展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历史科的复习中,一定要学会将时事热点与历史事件相互结合起来,联系思考,如改革开放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港澳台的回归对我国现在发展的帮助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弥补教材知识对人才培养的不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注重历史知识的基础培养,重视课本的复习

虽然新教改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但是,课本始终是教学展开的依据,是考试围绕的重心,如果无法做到对课本了若指掌,没有历史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依托,何谈历史思维的培养,何谈历史事件的认识?所以,学生在进行历史科的复习时,一定要做到重视历史课本的学习与掌握,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在对课本进行复习时,可将课本知识分为历史事件和历史阶段两大部分。再展开复习时,可以通过时间的归纳与总结,将各个时期相互分离进行记忆,最后再相互综合串联起来。

4.掌握历史科高考模式下的命题方向

掌握好命题方向,是为复习制订计划的基础,如果只是盲目地对历史科进行复习与认知,只能是大海捞针,甚至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在展开复习之前,学生一定要掌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考试重点,再以此为中心展开复习,从而不断减少工作量,牢记相关知识。

面对新教改的实施,学生做出相应的改变是极为必要的,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学生一定要学会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老师也要做到对教学的不断探讨与创新,担负起培养社会接班人的责任,开创出历史教学的新局面,帮助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文科综合考试历史学科备考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4)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概括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概括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创设的“新材料、新情境”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采取以下策略: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依据,对于纷繁复杂的史料和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但要将教材的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则需要对教材做进一步的概括。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科书中的专题导语、课前提示、目录、课题和子目录的习惯,因为它们是对全书内容系统、高度的概括,能让人很清晰且有重点地从宏观上把握课本结构和知识的基本线索。教师应当组织学生根据导语、课前提示、标题,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总结,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如人民版必修二中的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之后民族工业经历了什么样的曲折历程,这就可以将本课的内容系统化,顺着这样的线索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索和归纳每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概况、结果,从而更好地提炼核心内容,理解知识点,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过程。此外,在阅读教材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图文史料深入开发,合理利用“学习思考”“自我测评”栏目中的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概括,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结构具有系统性和立体性等特点。从人类历史活动的要素看,历史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构成;从横向结构看,历史知识由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等构成;从纵向结构看,历史现象都有一个开始、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也不相同;从联系的角度看,历史现象也都有其产生的前因后果、背景、条件和影响;从理论的角度看,历史知识又由史实和观点两个方面构成,而观点又包括性质、实质、意义、评价、经验和教训等。以上这些知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及运用这些结构。不仅要构建专题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章节知识结构等,还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再回到整体,善于打破时间、空间、模块及章节子目之间的界限。

3.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教师要选择典型的有概括要求的多样化的材料和习题,启发学生对其深入分析和归纳以及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另外,要引导学生掌握和自我发现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做完习题之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的学习习惯。新课程习题呈现的都是“新材料、史料”,对历史知识的概括离不开两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即“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概括能力的水平也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历史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取课前试编教学提纲或学案的方式预习,课后记录读史札记、试写历史小论文、编写历史短剧等,这些方式都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掌握思想理论,提升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最高形式的概括。在教学中,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各种思想理论分析问题,诸如: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阶级斗争的理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理论等等。

总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离不开对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勇.中学生历史学习技能培养之我见[J].教师,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