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1 15:32: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篇(1)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58-01

1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手段

1.1 地理校本课程是切实进行学生德育的手段。地理课程中的天文、地质、气候等地学知识,不仅对学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相关专业是必需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学知识是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学生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开发把狭义地理知识扩展到地学知识,主导思想是加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关系的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宇宙观,环境观和自然人地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破除迷信及各种,具有辅助作用,不仅是培养新一代现代化建设者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修养的必然途径。

1.2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课程强调地名,分布及各种地理现象的描述,死记的东西太多,学生考过就忘,因而学习兴趣低下,但是地理学习意义在于掌握地理事物的联系规律而不是一些无意义的地名、数字,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在没有“升学率”压力的情况下实施的,所讲的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因此学生的心境轻松、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如初中地理教材的第二册中对城市发展的成因分析中,对于邯郸城市的形成因素只做了简要的文字说明,指出铁路在城市形成初期的重大作用,容易误导学生得出片面结论“铁路对于城市发展始终是积极作用的”的,而未对其限制作用进行阐述,特别是现在邯郸的发展规划中铁路显示出明显的制约割裂负面效应。我们设计中学校本地理课程时,就可以把这一部分知识拿出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实地调查,从而自己对城市规划提出意见,做到学以致用,自觉地走进课程开发中来。

1.3 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国家地理课程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续承,许多科学结论,规律都是直接的表述,学生在沉重的作业负担下丧失了进一步了解发现地理规律过程的动力,于是便被动的接受下来,并在不断重复的考试中巩固强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严重束缚了科学精神的成长。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在实施中,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测量,计划制定,处处体现知识的实践性获得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试验,反复修正、体会求真、批判、创造等精神。不唯书、不唯上,用科学态度审视已学的知识理论去怀疑,去探索,去创新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1.4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科技知识、技能的培养摆到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即使在文科的教育中也以识记知识点、理论概要为重,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教育仅限于学校教师的德育说教,社会上提倡的高学历等思潮对人文素质培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偏离,而西方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过分强调“科学理论技术致上”必然导致对人文精神的漠视,最终使社会道德缺失。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新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再上升为理性认识,增强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反思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系更加自觉的关心他人、社会及人类的利益与未来。

2 初中地理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展

篇(2)

关键词:学科素养;地理学视角;校本课程

地理视角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编写说明中把“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作为教材编写的第一个指导思想,认为地理视角是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高中地理教材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即综合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视角。笔者综合各研究中对地理视角的有关论述,将地理视角定义为: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两方面,即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点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中,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地理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对于学生,地理学习成了记忆的过程,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考试之后就忘记了。也造成大多数人以为地理就是一门有关地名的学问,影响着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

既然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对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地理眼”?笔者认为,近年来大量的校本课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校本课程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校本课程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

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中,紧抓地理思维特性,通过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只有把握校本课程中地理视角的特征,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许缺点,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国家课程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地区性和个性。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免带有普遍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老化和知识的陈旧成了国家课程的通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正如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视角。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注重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其中课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特色会因他人的借鉴而不再鲜明,所以学校要有特色地办学,要不断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根据本校的师生特色、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发挥自主性的权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有个性的课程,使其内容更贴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往往穿插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能从授受式的学习定式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参与,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地理视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和广阔。另外,地理校本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地理视角的形成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名能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地理学视角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2]胡红杏.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观的转向: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

篇(3)

目前在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发了校本课程,都有情境分析、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评价与改善等程序。还有的学校申请课题立项,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校本课程,这个课题也就结题了,通过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评审,得了奖。但是许多学校一个星期连一节校本课都不能保证,而且没有专职教师。平时不上校本课,只有在上级教育部门来检查时才应付一下。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1.现行的中考没有把校本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得不到学校的真正重视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初中毕业生考省一级重点中学竞争十分激烈,考上重点中学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把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一所初级中学来说,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升学率高,本施教区的学生不会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不会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区以外的优质生源到学校就读,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学校既有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又有富裕的办学经费,顺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内容,学校只能放置在一边。

2.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中考都不考校本课程,你学校要我孩子学习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学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内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行了。面对学生家长的不合作态度和压力,学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应考内容的教学。

3.学生没有时间学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课程内容难度大。新课程改革后,有的课程难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来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容量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材难度大,学生对教材理解上所花费时间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学。

4.教师没有精力

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多,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于对新课程不熟悉,教师备课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教师既要教国家课程,又要教地方课程。还要教校本课程,而且经常变换不同版本的教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评职评先、奖金的发放,都与本人的中考成绩挂钩,教国师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学生的成绩。

针对目前许多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研究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部分

目前,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学考试制度瓶颈的制约。校本课程是不同于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评价、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目前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并没有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考试分数仍然是升高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忽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地区对校本课程评价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内容,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学校具体操作。这种评价实际操作上随意性大,对校本课程开发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的一个考试内容,各个学校才会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正轨。

第二、争取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学校办出个性特色注入了活力,拓宽了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阵地”,同时也为教师“一专多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不足,只有通过统一考试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只要有选拔性考试制度,学校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只有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初中生免试升人高中,初级中学不存在过重升学的压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篇(4)

(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一中学,210017)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我从2012年9月开始,在本校八年级尝试开设一门旅游类地理校本课程,力求内容上兼具生活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发展有用;形式上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并美其名曰:“九州任我游”。

有了关于课程架构的基本设想,我开始投入课堂实践。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实践性强的课程形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但因为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过程以全国各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欣赏为主,边看边议,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兴趣不高;教学资源以网络搜集为主,资源来源单一,校本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以旅游热点为主,教学内容孤立,课程衔接不紧密,等等。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另僻蹊径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因生制宜,建构课程模式

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反思经验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我抓住学生希望“逃离作业、逃离考试、逃离传统课堂”的心理,介绍一些书本之外的知识,带着学生领略“外面的世界”, 建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在介绍中国五大名山(五岳)等风景名胜时,我首先从其分布、成因等自然特征入手,并提供相应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围绕“五岳”搜集所在地名胜古迹、衣食住行等富有生活体验的各种资料,制作PPT,在下节课上展示——

师我们常说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它们的分布如图,(PPT展示)请同学们指出五大名山的名称及所在位置。

(学生读图,找出五大名山的名称及主要景区所在省份。)

师请大家欣赏五大名山相关图片。

(PPT展示。)

师如果我们去任意一座名山旅游,你认为我们可以参观游览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师游览“五岳”,除了欣赏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外,还可以多关注有关历史人文知识,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归纳该景区所在地的旅游资源,达到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旅游目的。请同学们课后任选“五岳”之一,以其为中心,搜罗当地旅游资源,制作成幻灯片,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由于讲授内容新颖、图文并茂,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反响热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展示环节,积极响应要求制作幻灯片的学生数量不多,即使有的学生制作了幻灯片,也做了展示,但是不论是组织上还是内容上均比较松散。尽管如此,我已经迈出了实施校本课程的第一步,也看到和感受到了课堂上学生的可喜变化。这让我产生了继续探究的动力,并反思:学生反馈不如预期的问题可能在于——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还是有些距离,寻找“身边的地理”介绍给学生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二、“身边的地理”很实在:因校制宜,整合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依靠学校而生成,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之一,以学校或者学校所在地为载体的地理知识才是最鲜活的。实施地理校本课程就是要做学生身边的地理,那么,什么样的主题会让学生因喜欢而主动去发掘更多知识?怎样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于是,我开始了第二步:有效整合校本资源,将其融入课程之中。比如,我以学校所在地——南京——的自然人文景点为主题,要求学生设计“南京一日游”推荐景点及线路,制作“旅游攻略”——

师南京有哪些反映明朝文化的名胜古迹?

生明城墙、朝天宫、明故宫、明孝陵……

师(出示南京市旅游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标注以上刚才提到的名胜古迹,并设计“一日游”线路。

(学生认真地在地图上标注,并设计出旅游线路。)

师南京有哪些反映民国文化的历史遗迹?

生颐和路、总统府、中山陵……

师(出示南京市旅游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标注这些历史遗迹,并设计“一日游”线路。

又如,我校拥有南京市建邺区唯一的一间地理专用教室(即一种充满地理氛围,集声光电网络模拟功能于一体的地理多功能教室),我在向学生介绍全国的名山大川时,特地选择了该教室提供的一些地貌模型,如风沙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火山地貌等,使学生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正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一样,校本资源的课程化,使地理专用教室等校本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元情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

三、“各地的风情”无限好:因科制宜,衔接国家课程

不与国家课程结合的校本课程是没有生命力的,并会增加学生负担。因此,我展开了第三步: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巧妙衔接。

以国家课程——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学期的教材为例,该教材的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我在开设校本课程时,便要考虑从区域的角度设计课程内容,虽然我校的地理专用教室中有许多地貌类型的模型及介绍,但我以为,我们选择的课题应尽量与人教版教材有一定的关联性。如讲到北方地区时,校本课程的内容就应设定为黄土地貌,要求和指导学生围绕黄土高原搜集相应资料;讲到南方地区时,校本课程的内容就设定为岩溶地貌,要求和指导学生围绕云贵高原搜集相应资料;讲到西北地区时,校本课程的内容就设定为风沙地貌,要求和指导学生围绕塔里木盆地搜集相应资料;讲到青藏地区时,校本课程的内容就设定为冰川地貌,要求和指导学生围绕青藏高原搜集相应资料等等。这样的设置,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自然延伸,校本课程的内容对国家课程有补充和促进作用,学生便更加喜爱校本课程了。

《老子》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上述三个步骤,也是旅游类地理校本课程实施的三次“蜕变”,这使得该课程更具实践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更加追求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多个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本身也是对国家课程相关内容的再现和拓展,这种围绕一个主题搜集有用信息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 孙朝仁.让教学更高效——策略创新让教学事半功倍[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文质,刘永席.今天我们应怎样进行教学反思[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版)

征 稿 启 事

本刊综合版面向大教育、立足高品位,主要发表以本土和当代教育为主体研究对象的文章,同时兼顾研究古今中外教育的学术论文、实证报告(包括田野工作报告)等,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和综合性。

栏目设置如下:

(1)大家:教育家、教育学家或知名公共知识分子有关教育见解与主张的专稿。

(2)关注:聚焦和透视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探索的重大人物与事件。

(3)论衡:研究基础教育的学校制度、教育管理、德育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领域的学术佳作。

(4)情境: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个案或案例的经验研究、叙事研究或田野研究报告,注重描述性。

(5)视野:中外教育历史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的回眸与反思;中外教育经典和当代教育力作的推介、研读与评论。

(6)语丝:来稿精彩片段摘登。

欢迎广大作者赐稿!来稿请发至本刊投稿邮箱:yanxr@ppm.cn,勿寄个人,以免耽误稿件审理。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性作品,短小精悍、文风清丽的佳作尤受欢迎;学术论文或实证报告一般不超过8千字,文后应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 成功之处 思考之点

近几年,各地积极落实教育部“三级课程”的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按步就班,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有幸了解了几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情况,也促使我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部分学校的成功之处

第一,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并已经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意义,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发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山东荣成27中结合沿海优势,开发的《海带文化》;济南稼轩中学立足于本校有专门的琴房和陶艺馆的硬件投入,开发了《陶艺》《钢琴》等课程,还结合学校所处位置是辛弃疾老家的优势,开发了对“辛弃疾”研究的一系列课程;金城中学结合学校地处金矿产区等优势,开发了“金山银海摇钱树”系列课程。这些都是各校立足本校特点,挖掘、整理出来的有代表性的课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第二,不少学校运用“超市”的经营特点来经营课程。如北京十一学校就有265门学校课程,其中17门属于必选,另有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门职业考察课程和272个社团等,这些数字背后的实质就是努力让课程的发展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实现学生入校一色,出校精彩的目的。

第三,很多学校都注重对校本课程与统考学科进行整合。李希贵说过:“任何改革都不能以丧失学科成绩为代价,否则是不现实的事情,而且是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为了实现校本课程与统考学科的结合,不少学校都鼓励本校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开发与本学科相整合的课程。如有的学校把微机课与探究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微机操作技巧的同时,运用强大的网络,组织学生开展研究,还有的学校整合了物理、数学课程。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些思考

综观各地,各校对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精彩纷呈,创新思维随处可见。在肯定大局的同时,下面笔者谈一下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些思考。

第一,有些课程的编写者对课程的严肃性尊重不够,过程粗糙。既然是课程,就必须具有课程的严肃性,不能几个人编本书,到印刷厂印出来,就定为课程,质量不高不说,还出现了错别字等低级错误,甚至在有的学校印发的“乒乓球”课程中,把奥运冠军们的照片都弄混了。学校应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员要明确责任,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相关工作。

第二,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注重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只有让校本课程开展的初衷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课程。在规划课程前,学校要做好调查,选好切入点,因为那些没有生命力的课程即使开发出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第三,对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能简单处理。如校本课程中的《小草在哭泣》,学习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切大自然的植物,而生物课中《身边的小草》,它更强调小草的生物属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和语文课本中都有不少的文言文篇目,《传统文化》侧重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而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则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方面的素养提升。学校一定要抓住这些课程的特点,做好它们的整合工作,绝不能简单处理。

第四,校本课程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承受力”,假如学校的老师总共不到百人,却计划开发出几大体系,共近二百门的课程,这么多的课程,谁去开发?开发了怎么教?有可能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呢?恐怕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教材”印完了,除了迎接上级的检查外,它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一哄而上,搞形式主义,只能劳民伤财。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数量并不一定越多越好。

第五,不同学段的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互相衔接。如红席编织是某地的一个特色产业,于是当地的小学、初中、高中都以红席为素材来编写校本课程,但假如三处学校编写的教材都是以红席的历史、红席的编织材料、红席的编织技巧等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来进行编写的话,三个学段的内容会不会重复呢?能否不同学段设计不同梯度的学习内容呢?汉字的书写、果树的栽培、剪纸等课程的开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第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与“课程标准”相适应,与地方教育部门的要求相切合,否则只会成为短命的课程。有些学校把鲁迅的作品进行整合,鲁迅的作品分布在初一、初二、初三各个年级的课本中,假如学生在各个年级照常学习,那还有整合的必要吗?假如进行了整合,放到哪个年级学习最好呢?如果把学习的时间放在初一初二,可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过议论文呢,他们又怎么能深入地理解鲁迅杂文的“如投枪,如匕首”的议论风格呢?而若放在初三学的话,毕竟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中考又是很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也不合适。因此,整合需慎重。

第七,开发校本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如果哪个学生对《易经》感兴趣,而恰巧有位教师颇有研究,为这位学生专开一门课也未尝不可,也许我们正在培养着一位未来的易经大师。

篇(6)

一、校本研修的优势

(一)校本研修具备针对性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因而其研修方案与研修计划具备较强的针对性,直接用于解决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校本研修的内容由教师实际工作中的不足来决定,可涉及教学技巧、教育观念、师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无论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了何种问题,都能够通过参加校本研修得以解决。由此可见,校本研修最大的优势是针对性较强。

(二)校本研修具备灵活性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其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都可进行灵活选择,教师的研修内容可预设,也可在研修现场决定。其形式也较为灵活,可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修,也可通过个体形式进行分散研修。而其研修场所可在课堂中,也可在课堂外。总而言之,校本研修极具灵活性,教师可依照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从而为其进修提供较大便利。

二、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关键意义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建主要针对的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校本研发的实际意义就是坚持学校教师为根本,并且将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相关的教育人士作为发展的主体,从而结合学校的教学理念以及当前的设备设施构建课程。针对教学资源匮乏的地区,学校教师是课程创建的核心。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的教学目标、学校所具备的教学资源、课程设计的根本内容、对课程设计的评价方式,都是当前农村初中教师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课程设计是一项系统且庞大的工程,需要保证多方面的有效配合与引导,加强及时沟通,全面贯彻落实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根本方针。农村初中教师需要掌握课程设计的主要理论与技能,由此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三、农村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教育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幅度的进步,农村地区美术教育也相应呈现出良好趋势。但就整体发展状况而言,农村地区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仍旧面临较大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地区大部分学校已充分意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但因为地区局限性,往往易出现资源匮乏或信息缺乏即时性等问题,无形中影响了校本研修效果,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为解决此类问题,农村学校需要对校本研修制度予以创新,为农村美术教师提供更多专业发展平台。

(一)结合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发展观明确强调,坚持以“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为目标,由此在备课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经验以及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部分农村学校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缺少足够能力的美术教师,由此导致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造型表现能力较弱,学生美术基础较为单薄,难以完成所设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遵循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变迁中的家园》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实际的要求与方式:通过合作,制作校园沙盘模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三维立体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但是当前农村学校的学生难以收集到相关的制作沙盘的材料,因此不能完成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将教学目标变成“了解环境艺术的作用与意义,学习环境艺术壁画、雕塑小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因为雕塑小品也是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利用身边易得材料尝试与体验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结合地区特色,灵活运用教材

美术课标更为注重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108--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挖掘本土资源与教材之间的关联,实现整合分类,促进美术课堂与学生之间的关联。例如,在教学《与建筑相伴》期间,了解壁画是公共环境中大型艺术作品的一种,体验壁画与环境、与历史、与文化的联系;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共同讨论主题、内容、形式,完成壁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农村学生对此类画相对陌生,并且没有专业的工具,因为一节课程让学生准备专业工具并不实际,因此依照教材的实际需求完成壁画的制作也不可能。怎样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装饰画创作,又可以替代绘画工具是当前思考的根本问题。由此想到种子拼贴,黄豆、绿豆、红豆都是天然的颜料,并且这些材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收集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课程作业转变成为种子进行装饰画创作,引导学生运用铅笔起稿,之后再运用种子将所绘制的线条填满,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进而作品的完成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势利导,运用乡土气息开发艺术课程

“校本”是当前学校对国家课程教育教材的最关键补充,校本课后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会怎样运用知识,是提升训练技能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结合当地差异性编制适合学生的校本练习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在近几年课程不断推进的阶段,对校本练习编制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应当高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民间美术具有较强的乡土气息,并且也是经过世代传承下来的艺术结晶,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是文化创建的主要资源。在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期间,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的校本课程都可以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在《泥土的味道》教学期间,本课在赏析传统文化、了解特定工艺的过程中,更要结合区域文化特征,特别是本土的地域文化、民间文化,那么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等地域文化便可成为泥塑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在实际作品呈现的期间,学生也会因此感觉十分自豪,这样的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乡土气息、人文色彩,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美术的魅力。

(四)注重文化挖掘,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期间,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本课程有所继承和创新,如我国的剪纸,剪纸历史的部分也加入了关于纸的介绍,纸是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让学生全面了解关于剪纸的相关内容。在介绍各类剪纸作品时可以发现学生对文字类型的《百福图》《百寿图》有极高的兴趣,却难以对文字内容产生深入了解。部分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老师,其中的文字属于中国吗?”还有的学生会问:“这些文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讨,并且适宜地介绍相关篆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属—楷书—行书”的发展过程,在探讨“福”与“寿”为什么有那么多种书写方式时让学生了解秦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对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并且这些福与寿的一百种书写方式也都是秦统一六国之前人们所运用的文字,由此就会全面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惑,并且学生对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也会有全新的认识,由此可使学生感叹祖国的伟大,并且明白剪纸背后的历史故事。

(五)实施多样化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基础,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内容,那么教学评价的价值与作用才可以得到全面的发挥。教学评价的有效落实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且还可以将知识转变成为素养与质量。如在给学生讲解完有关线描写生的知识之后,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具体的绘画命题,从而使学生可以依照题目自主完成绘画作品。学生在实际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所学习的“波浪线可以表示水面”“可以将主物体放在画面中间”“绿色可以表示森林”等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看看学生是否能将所学习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美的创造中,并对生活事物运用美术技能进行美的装饰。不仅如此,在教学评价当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作品进行生活化的评价,并且作品的色彩也可以适当增加生活元素。

四、结语

篇(7)

记者从主管此项工作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课程设置学校有了自主权

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实行一级管理,即由教育部颁布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课程的门类、开设的年级、每一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及周课时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齐课程和开足课时。因此,中小学的课程基本上均为国家课程,学校根据统一的课程计划即可编排课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一级课程管理变为三级课程管理,也就是说,中小学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国家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在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各门类课程,但是教育部仅规定这些课程应在哪个年级开设和各门课程在九年总学时中的比例范围,而不再具体规定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周课时数。地方课程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地区学生选择学习;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供本校学生选择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占总学时的10%左右。

综合课程品德科学是必修课

据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传统的分科课程,如语文、外语、数学之外,增加了综合性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其中,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以及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都是将原思想品德、社会综合在一起;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是将历史、人文地理综合在一起并增加了有关社会知识;初中的科学课则是将原先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综合在一起;而艺术课是将原音乐、美术综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则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这些课程都是以前中小学所没有的课程。

据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必修课。

小学英语暂停读写先练听说

新课程计划充分体现了北京特色,钟作慈介绍,新课程计划给予了“外语”特别的关注,教育部提出外语可以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也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根据北京市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特别是考虑到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新课程计划规定自今年秋季起全市均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用地方课时安排,供学生选修。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在中小学进行多语种教学的实验,并在外教、教材、建立友谊学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钟作慈告诉记者,从一年级起就开设外语课程,最担心的是如何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如同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和英语字母极易使学生产生混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新课程计划规定在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先不进行字母的读、写,而是进行听、说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英语的语感。

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两门课也受到重视,在新课程计划中,这门课被单独设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内,北京市教委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利用劳动教育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课时,集中进行教学。

毛笔书法每周保证一课时

新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要把写好硬笔字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在小学三至六年级要利用地方课程课时安排毛笔字教学,每周一课时。而关于“预防艾滋专题教育”、“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作为新生事物,如何设置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了许多学校首先面对的“难题”,对此,钟作慈告诉记者,新课程计划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既可开设与国家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也可开设时事政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专题人,开设有关本地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内容的专题研究,还可开展校、班、团等集体活动,开展校外社团、俱乐部和兴趣小组活动。钟作慈特别提醒,在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要盲目跟从,看到其他区县和学校开发什么课程,自己也一定开发什么课程,既力不从心,又脱离学生实际。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变成全体学生必须同步学习的课程,而要在设置少量的全体学生必须统一修习的课程之外,更多地设置可选修的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教师培训照本宣科必须革除

作为教学的直接组织者,教师对课程计划的最终落实起着关键作用。钟作慈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相比,新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数量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一些综合性课程以前没有教师教过,需要广大教师进行知识的大量更新;而随着外语等课时的增多,教师的数量将变得紧张;以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是两支教师队伍,现在都面临着转向承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的新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而“照本宣科”、“满堂灌”等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做法更是必须革除。今后的教学方式则更加多样,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法都鼓励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