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区别
时间:2024-02-21 15:32: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区别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道路工程;市政工程;造价;差异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道路工程是指建设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基础工程或者对道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等。而市政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主要指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也就是政府义务无偿或有偿的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额所提供的设备和建造的各种建筑物等。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造价作为工程建设的费用文件,在编制过程中虽然有很大的的区别,,但在编制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而下面所介绍的是我在编制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议道路工程与市政工程的造价差异,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一、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造价特点不同
道路工程一般投资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甚至自然条件对其建设所在地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极大地消耗物力,人力和财力等,而且一定要对竣工之后是否能取得使用的经济效益进行慎重的考虑,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使工程的某个环节受到损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另外市政工程一般地处市区,市区内的信息线路、管道和建筑物比较密集,而市政工程的施工往往对周围的建筑保护比较注重,这样就会增加了征地拆迁的难度和支护措施的费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好城市交通运行、城市内各政府部门的客观制约,比如说工作业点繁多且分散、质量要求较高、工期较短以及复杂的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地下管网的铺设、施高等客观因素,同时政府部门行政指令要求等比较严格,它们不但要满足道路运输的要求,而且要在满足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还要协调好城市的市貌和绿化,而这些因素对工程投资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就无法很好的进行投资控制。
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安装工程费用计费程序不同
(一)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安装工程费用不同
首先是道路工程的建安费与市政工程的建安费组成不同,前者是指直接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用还有企业管理费和规费、利润以及税金等,而后者是指工程费、分项措施费、规费、税金等其他费用。其中在道路工程的建安费中,其他工程费指的是除了直接工程费以外,直接用其他施工工程上的费用,常常通过以直接工程费为计费基数,乘以相应的费率来计算。而市政工程含有的措施费,指的是发生在工程施工的之前或者施工过程中的非工程的实体项目费用,不但包括用费率计算出的费用,还包括按事实计算或者按定额子目计算所产生的措施费用。其次是利润计算不同,前者是用直接费加上间接费,再减去规费,最后再乘以百分之七的利润率,而后者是用人工费乘一百分之十八的利润率,并计入分部分项的工程费和措施费之中。最后是道路工程将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列入人工单价中,将单位应缴纳的部分列入规费中,而市政工程将单位为生产工人和生产工人个人应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与社会保险费列入人工单价中,此外道路工程中没有考虑市政工程的规费所包括的施工噪音排污费、工程排污费、施工噪音排污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等。以上这些都造成了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安装工程费用的不同。
(二)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定额和编制依据不同
道路工程造价所采用的定额是由交通部下发的各项规定所制定的,是全国统一的定额,而市政工程是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标准来制定的定额。另外道路工程在各个设计阶段都有相应的定额,包括可行性研究时的估算的定额以及初步设计时的概算,而市政工程只有综合定额包括施图预算和编制设计概算。
三、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计价模式和编制软件的不同
一直以来在工程招投标中,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都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例如广东省的道路工程是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2009 年版》 进行清单编制的,并且在相应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而且工程量清单计价开始介入编制三级工程量清单,这三级工程量清单分别是工程量清单、工程项目清单、分项工程量清单。市政工程则根据新下发的规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要求招标人员要有统一的项目编码和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和统一的格式,并且提供措施项目、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其他项目的名称及相应工程数量的明细清单,并让投标人依据清晰明细的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另外由于定额的不同、费用的组成以及不同的编制依据,致使编制的专业软件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编制道路工程造价时,目前广东省使用用比较多的是纵横公路工程造价系统软件之广东三级清单预算编审系统-SmartCost2010和同望WECOST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而市政工程造价的软件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或者深圳清华斯维尔清单计价,目前市场上的编制软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软件都呈现出自身的优缺点,一方面给造价人员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性,也给工作的审查和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
结语:经过多年的事实研究,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确在造价编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且都属于公共的事业,并且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资助建设资金,而在建成之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巨大,根本无法估量。另外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是如何强化全过程监管,如何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以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通过不断的实践领悟和掌握工程的技术专业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做好编制工程造价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欢歌.浅析公路工程与市政工程的造价区别[J].中华民居,2013(3).
关键词:高职力学;课程标准;岗位能力;改革
一、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标准改革实施的背景
力学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绝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程度对其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对纯理论的内容很难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力学往往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头疼的课程。当然,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所以需要对该课程的课程标准、考核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标准改革实施的方案
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施工现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为安全技术交底。该工作除要求学生对图纸各构造尺寸、工艺逻辑顺序比较清晰外,还要求学生对钢筋布置以及其他构造措施的力学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要具有施工方案编制计算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标准包含力学基本概念及力学应用这两部分。其中,力学基本概念部分要求学生掌握静力分析基础、内力与应力、应变与变形、截面特性、静定结构求解、压杆稳定性以及结构几何体系分析等内容;力学应用部分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一种计算软件对常见的杆系结构进行求解。
1.课时分配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所以课时设置时受到很大限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力学的教学应满足施工中需要的力学知识。因此,静力分析基础分配课时为4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30课时,习题为10课时;内力与应力、应变与变形以及截面特性部分分配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40课时,习题为20课时;几何体系分析、静定结构求解和压杆稳定部分分配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40课时,习题为20课时;软件操作部分为20课时,全部为实践课时。总学时为180课时,可以分两个学期进行。
2.课程内容和要求
静力分析基础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变形固体的定义和假设、静力学公理在受力分析及绘制受力分析图中的应用、平面问题的平衡方程及求解。这三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内力与应力部分的内容主要为采用截面法计算拉压杆、弯曲梁、扭转的内力以及根据强度条件对杆件的强度进行校核;变形与应变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胡可定律的两种表示方式,并分辨变形与位移的区别,利用杆件的刚度条件对杆件进行刚度条件校核;几何体系分析、静定结构求解和压杆稳定部分,要求学生能对杆系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掌握结构的要求,对常见的静定结构内力进行求解并能绘制内力图,掌握平衡条件下材料的破获和失稳破坏的区别和联系,特别要掌握工程中常见的钢管支架中长细比的作用和剪刀撑的作用,并能分析其力学原理。
软件操作部分,可以采用常见的计算软件让学生掌握节点、单元、荷载、截面特性以及边界条件的定义,完成简单静定结构及超静定结构体系的求解。上机操作时,把某一实际工程的钢管支架作为教学载体,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完成此钢管支架的方案设计及验算,并解释方案中构造要求的力学原理。最后形成一份方案计算书来作为力学课程的终结性考核。
传统的高职力学教学还是延续本科的教学模式,内容较深,对学生的基础及理论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高职类相关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对学生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对力学课程标准进行合理定位,并结合工程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关键字:排水系统;城市排水;公路排水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阐述公路路基路面排水以及城市道路市政管线排水
(一)公路路基路面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一般可以将其称为路基路面排水,公路排水设计应该包含几个方面内容。第一,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以及农田排水对路面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这类型的排水一般称为第一类排水。第二,在充分考虑如何快速对路面进行迅速排水之外,需要最大显限度的降低雨水对路面、路基质量破坏。尽力降低因为排水不畅导致的地下水下渗,避免使得路面使用性能以及路面结构受到破坏,这类型的排水方式称为第二类排水。在面对第一类排水时,一般需要充分考虑到路基填土高度,需要使用最小填土,在路基底部设置一些隔水层将其隔离开来。在施工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挖掘排水沟,在该排水期间保障逐渐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在底部加入一些石灰进行处理,将稳定层的高度逐渐提升,最好设置在40cm距离。第二类排水设计,这类型的排水设计一般会包含两个层面的技术。第一,通过路面横坡、边沟以及边沟槽位置,将路面的水逐渐排出去,将其排放到专门的排水沟之外。第二,设置起中央分隔带时,需要设置出几种类型的分隔带还有排水管。有横向排水管、软式透水管以及碎石盲沟等等。在施工阶段遇见雨天时,需要将地面的水迅速通过桥面排出去。另外隔离带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隔离作用,将这些水快速的排出路基之外。第三,设计起泄水孔或者是专门的排水管,这样可以将路面一些余留的水逐渐排出去。第四,设计中采用的是土路肩肩纵横向碎石盲沟,还有专门的沥青封层,这样可以将已经渗入路基的水排出去。
(二)城市道路市政管线排水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一般指的是雨水管道设计以及污水管道设计,这两种设计方式统称为市政排水设计。因为公路排水主要包含雨水排除,在该排除过程中会面临一个排水核心系统,就是排水系统,该系统处理排水问题一般都不包含污水排放系统。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主要是在带路下部设置起管渠。在沿路中一定距离内设置起专门的道路预留支管,这样就可以将两侧的污水、雨水将其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畅通的排水系统。最终这些水会逐渐从排水口中排出去,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排水工作。在水排放过程中,雨水的一般都是排入湖海、江河中,不能将其排入道路两侧,更不能将其排入低洼地。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主要都有主要的排水设施,有专门的检查井、雨水管渠以及雨水提升泵站等等。
二、公路排水与城市道路排水的区别
(一)对象和目的不同
第一,对象不同。路基路面排水的主要对象是公路路面的雨水、地下水及农田灌溉水等等。市政管线排水最核心的对象是道路两侧地块以及雨水和道路路面的雨水。第二,目的不同。路基路面排水最核心的排水方式是将路基两侧的雨水将其排放出公路范围之外,有效的防止地下水侵入路基中,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路基路面。市政工程排水目的是将收集到的水,将其排在合理的位置中,尤其是路面的污水。降雨来临之前,需要快速将路面两侧的雨水和地面水收集起来,并且将其排入雨水系统中。这些水会尽量的排入就近的江河、渠道以及湖海等位置,更好的避免了道路洪涝以及城市洪涝出现。
(二)方式不同
路基路面排水主要是借助边沟、路面横坡以及边沟急流槽等等方式进行排水,将路面水快速的排出路基以外。在进行中央分隔线设置时,需要有专门的软式透水管以及横向排水管作为辅助排水系统,这样就可以将路面水排入排水系统中。如果是施工期间,一般中央分割带会将雨水排出路基之外,一些已经进入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也会快速的被排出去。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选择的是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以及排水管等等。这样就可以将渗入地面的面层水逐渐引出来,将其引出路基层面之外。市政管线雨水系统,主要是通过雨水口收集道路路面水,预留的收集管会将两侧的雨水直接排入两侧地块。在最后通过敷设,将其融入雨水管道或者专门的雨水箱中,这样就可以将其排入江河湖海中。
(三)出处不同
路基路面排水,雨水会逐渐跟着沿道逐渐排入江河湖泊中,还有雨水在会逐渐排入池塘以及低洼地方。还有,当期横穿道路涵洞时,只要将这些水引出路基路面范围之外就可以。市政管线排水系统一般都完好,而且系统稳定性比较强。这些水的出处一般都是永久性的出处,对应的规划需要从永久性角度考虑,该污水出处接口要设置好。当雨水排入地下道路时,这个时候的水系统或者是道路沿线会直接进入江河或者是排洪渠中。在这些排水过程中,最终的出处是永久性的出处,因此,雨水排放过程中不能随意将其排入两侧鱼塘、低洼处,应该将其排入永久性的沟渠中。
三、公路排水与城市道路排水的结合
(一)穿越山区的城市道路排水
穿越山区的城市道路排水,这类型的规划属于城市道路规划,有些工程需要穿过林区或者是山区,具有的公路功能比较明显,而且都是属于常见的快速路。处理这类型的排水时,应该做好规划工作。根据地形、道路纵坡以及地形资料,从现场勘察中进行分析,从而做好排水设计工作,一般山区的排水一般都是分段进行,当明确了公路性质以及城市路段之后,就可以更加明确这些雨水的出处。
(二)穿越城区的公路排水
出现该情况时,一般都是公路穿越乡镇或者村庄时,在选择排水处理方式时,比较常见的有几种。第一种,需要将穿越的路段改成市政管道排水,将其直接纳入城区排水系统中。另一种是对公路排水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改造,这样可以更加适应城区特点。一般的做法是,将公路排水设施进行改造,从而更加适应排水需求。一般的做法是,需要在排水沟位置加盖板,简单而言就是将排水设施进行封闭住。注意不能有杂物堵塞边沟,另外,也注意路面的车辆和行人掉入边沟中。有的地方需要设置起专门的留口,使得公路两侧快速收集雨水,并且快速排入边沟中。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道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道路具备多元化、复杂化性质,在当前进行道路排水时,需要充分认识相关性质。在进行排水设计时,应该结合当前的路面情况,从道路两侧的地形地貌、道路纵坡以及用地性质情况加以分析,选择合适的排水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显英,张欣.公路排水系统污染控制-蓄毒沉淀池设计与应用研究[J]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全国排水委员会年会-2011年6期
[2]陶丽娜,柴贺军,阎宗岭.土石混填路基内部排水设计的数值模拟[J] .公路边坡及其环境工程技术交流会-2012年6期
[3]王焱,刘国东,蹇依,向雪梅.地下水流模型在公路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以国道231线郎川公路为例[J] .《公路工程》 ISTIC -2008年2期
[4]孔令伟.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行为及施工技术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1年4期
关键词:定额计价;清单计价;工程结算;结算审核;工程造价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8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1
工程造价合理的主要程序和途径必须确定,造价预结算审核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必要环节,其中包括方方面面,如系统检查和复核预结算,它能使误差被及时发现和制止,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工程结算在送审中常发现不合理并且误差较大的现象,最终原因来自发包方、承包方等自身方面。在发包方看来,必须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现场签证中的言词表达清晰。在承包方看来,一方面是对施工合同及现场签证理解不明确时,错误就会出现,做出有利于施工方的解释只是单方面的;另一方面是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很少,导致预算定额、计价表或者补充定额都不清晰,造成实际发生费用与定额相距甚远。本文就笔者的实践,根据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层面,对定额计价方式和清单计价方式的结算审核的重点进行描述,从而为造价审核人员选用合适审核方法提供参考。
1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定义
1.1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造的价格,宏观来讲建设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都归类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定义是某项工程进行中开销的全部费用,其中投资估算、工程结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均归为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遵循图纸、定额与清单规范等,工程中所包含的直接与间接费用等全部费用进行精密核算。
1.2 工程结算
根据承包合同与双方确认完成工程量就是工程结算工程量,建设单位可要求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结算工程量对工程价清算经济文件进行处理。鉴于土木工程建设具有较长的施工时间及动用资金巨大等特殊性,处理措施是对工程价款实施中间结算、年终结算,给竣工结算规定工程竣工验收的方式,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资金耗费得到及时弥补。
2 定额计价方式下工程结算审核的重点
2.1 工程量的审查
在工程的结算审核过程中,工程量的审查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具有量大、繁杂的特点。其审查的正确度将影响工程结算的准确度。
2.1.1 工程量准确度的审查。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必须要以现在执行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严格执行,例如对运土方的审查不仅要注意运土距离,对运土数量还要关注,另外还要确定回填的土方是否符合条件;墙体中的圈梁所占体积是否已扣除;如果桩料长度超过普通桩料长度请求接桩时,要审查接头数正确与否;不同砂浆强度等级的墙和定额按规定立方米或按平方米计算的墙,有无混乱、错算或漏算;按规定不同厚度的内、外墙是不是可以分别计算,应扣掉的门窗洞口及埋入墙体各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等是否已扣掉;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是不是重复计算;挖地槽、地坑上方是否出现“挖空气”现象;钢筋计算是否已扣除保护层等进行重点审查。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审查定额中的详细规定加强注意。
2.1.2 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工程量采取实地的核实举措。结算审核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从而对变更签证进行调整,做好增减措施,防止有些施工单位在结算阶段出现不减只增的现象。比如某工程在结算的过程中送来的图纸和各项子项目之间的内容都能对应,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查中也无问题,但是有造价审核人员去现场查看的时候,才发现设计图纸的大理石地面全部取消掉了,被留在后期装修施工中。施工单位对签证上的工程量做的是只增不减,对结算时所上报的结算资料也是只增不减,整个工程的业主方不知道施工单位将这些工程量再一次地计算在结算中,此一项就增加了数十多万的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定额中所规定的一些项目要采取适时调整的措施,在调整的过程中涉及到现场的实际做法,也会涉及到定额子目的选择,对此,结算审核人员就要到工程的施工现场中详细地了解现场实况,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符合实际。
2.2 审查定额单价的套用
定额单价的套用审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造价审核的其中一个环节,审查时请关注以下方面:
2.2.1 预算中所列出的各分项工程单价是不是与现行预算定额的预算单价相一致,其中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括的工程内容是否和单位估价表吻合。
2.2.2 审查换算的单价,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能否是定额中准许换算的,其后通过审查来敲定是否正确。
2.2.3 在符合编制原则的基础上审查补充定额和单位估价表的编制、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2.3 审查费用项目及计取内容
2.3.1 措施费的计算是不是按照有关的规定标准开展,规费和利润的计取基础是不是按照现行规定执行,是否有不能作为计费基数的费用也纳入了计费的基数。
2.3.2 预算外调增的材料差价是否计取了企业管理费、组织措施、分部分项工程费或人工费加减后,针对性费用是否有做调整改良。
2.3.3 是否乱计费、乱分摊费用现状。
3 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结算审核的重点
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设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其他项目费、措施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审核工作从以下方面展开:
3.1 做到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了然于胸
业主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安排充分的时间,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最好委托有实力的造价咨询单位详细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避免缺项、漏项等而造成工程执行中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有些项目工程规模大、工艺复杂、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和工期较紧,必须采纳综合评标法,将施工单位的资质、诚信、专业实力、类似工程业绩、施工组织设计等列入评标的范围之内,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合理的权重,签订施工合同以优选合适的施工单位为标准。同时,对比分析各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筛选出有明显异常综合单价的投标报价。在完善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对招投标阶段加强控制,降低质量、工期、成本的管理难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为后期工程结算审核时避免结算纠纷打下坚实基础,所以熟悉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是造价核算人员审核工程造价的前提之一。
3.2 合理预算编制在预结算审核中的优势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工作流程情况,内容存在相同的编制。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实施中,审核编制必须在合同、招投标等众多文件的基础上,连同工程建设详细情况开始合理化编制。在业务稳定的前提下须选择好固定预算编制。与此同时,修改审核内容及形式,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便利条件。在审核编制工程造价预结算制度时,要确保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调查和实证,做到工作量审核的有效性。现阶段常用的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全面审查法、标准预算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及重点抽查法等,并结合选择各种审核方法和土木工程建设的现状,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来降低成本。
3.3 工程量的审核
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实际完成的作业就是结算工程量,同时按照合同约定的固有计量方法开始计量的工程量工作。但是在一些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很多工程项目没有建立完备的计量支付制度,因此,到了工程的竣工阶段,就应根据竣工图纸对工程量进行结算。审核工程的实际工程量进行的时候,第一要了解工程量的计算要求;第二要了解竣工图纸,全方位熟悉工程的签证变更。工程量的审核过程中,其具体的审查内容是查看有没有按照工程量要求的规则进行计算,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有无存在多计或者重计的情况。
3.4 现场签证的审核
在对现场变更签证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施工单位在报送现场签证的过程中将定额已经包含过的内容再次进行重复签证,审核人员首先要对定额和清单内容进行熟知,对此应该详细地了解费用项目的组成部分。
按实签证。为了减少工程施工中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从而造成预算控制失控的局面。在对现场签证审核的时候,必须要依照定额作为标准。相关的造价审核人员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审核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对签证内容采取详细的核对,不能见签证就计算工程量。
工程动态要在深入现场后全方位掌控。结算审核在深入现场的同时,必须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细致认真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造价工程师要想对工程动态有所掌握,须了解工程是不是按图纸和工程变更在施工,是不是某些经销商没在施工,通知是否对有去掉的部分及时给予提醒措施,是不是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发生变化,及时现场核实问题。
3.5 变更项目价格的审核
发承包双方必须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和具体双方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的约定,特别是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权限范围和效力进行约定,还有报送现场签证单和审核程序、权限、时限,有利于减少结算时因工程签证单引发的不清和互相推卸责任现象。
3.6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现场考评及文明工地评定是该部分审核要点,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装拆卸费用均要有现场签证,垂直运输机械费用要衡量机械使用时间能否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等条件。
4 结语
在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就审核的方法而言,两种计价模式下的结算并无多大区别,工程造价审核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两种模式下审核工作内容各有侧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审核方法。
参考文献
[1] 蒙小华,胡凯燕.关于工程结算审核的研究[J].基建优化,2007,(1).
[2] 刘健.工程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2007,(10).
关键词:工程测量;工程建设;精度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工程测量伴随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只要有建筑物的建设就肯定存在工程测量,其发展和应用前景是很有潜力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在实际工程中,开发了许多新设备和形成了许多新技术,如地面测量仪、现代的数字化技术、三维工业测量、全球定位技术(GPS)、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工程测量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施工测量工作中技术的掌握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1、测量的概况
1.1、工程测量的含义
工程测量(engineeringsurvey)在测绘界,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
1.2、测量精度含义
测量的结果相对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在测量中,任何一种测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皆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总会存在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充分认识测量可能出现的误差,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克服。
2、测量仪器的介绍
2.1、全球定位技术(GPS)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天候;(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2.2、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2.3、遥感技术(RS)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3、建筑工程测量的关键性
3.1、施工准备阶段
在每个建筑物的施工准备过程中,工程测量必须要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和现场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物的规模等情况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同时,此阶段还要对准备建设的建筑物场地的地质勘察、水文地形等进行测量,尤其是针对地质条件不是很明朗的地段,应增加对基础下各层土质稳定性的测量观测,而且还要加强以上其他各个方面测量力度。其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图纸资料、确定占地范围、周边的工程以及占地范围内的城市地下管线等等资料的重要工作,其对工程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建筑物规划设计基础数据提供的关键性工作。
3.2、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的主要依据可以定性为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对设计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进行定线放样测量。近年来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测量放样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造成的烂尾楼、斜楼等等时常发生。其根源就在于测量放线工作存在质量问题,测量工作管理与质量监控不到位造成。因此可知,测量工作对整个工程投资、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3.3、运营使用与管理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后,在经营管理阶段,其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的监测工程建筑物的现状,保证其安全运营所进行的变形观测,及时避免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质量最为有效、最直接的保障是看准确及时的工程测量结果,在一些薄弱的地质构造中(如特殊地质断层构造地段)显得尤其重要。
4工程测量中常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1、测量仪器的操作不正确。
一般来说,施工测量所用的仪器肯定都属于精密仪器,相对价位也比较昂贵,但由于测量人员不够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按照手册操作,这样就会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在每使用一次后就降低,而且有些建筑企业的测量员平时根本不会去维护或及时维修仪器。这样久而久之,仪器的精度越来越低,就是在熟练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也会出现错误,而非误差。
4.2、仪器管理混乱,测量人员不固定以及测量人员能力及素质相差太大
现在的建筑市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职的测量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其他技术员如施工员、材料员等)兼职,而且这些专职的测量人员中有些测量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些所谓的专职人员和业余选手,都不是很懂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维护,还有操作、性能及测量方法,由此可见这些人根本就不能完满的完成检测工作。
4.3、施工过程中三方沟通协调不畅
传统的施工管理中,测量人员以及设计和技术部不是很顺畅,但随着大型及超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出现,慢慢的技术建筑工程师也已经不能独立的完成施工放样、模板的安装位置检查和隧道断面测量等等工作,工程测量对先进仪器的使用和精度要求上日益提高,而需要测量建筑工程师的全程参与测控。可见,三方的及时沟通协调是多么的重要。
5加强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5.1、加强建筑施工测量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
在施工过程的及时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的去执行这些规定,与此同时在测量成果进行交接、复测、施工过程的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的环节上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以规范测量作业的行为,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如果能严格的去执行这些规定,那么就能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5.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水平
要想提高测量水平,不但要从仪器上下功夫,还要培养一些有素质、有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仪器要经常维护和校核,测量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培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施工测量放样,最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校核复核工作。这样多次的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为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5.3、加大测量仪器投入力度
我们可以从当前的建筑市场明明白白的看到,建筑工程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及复杂程度也不断的增加,因此施工技术的精度相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有发展的眼光,尽早的引进经济、实用的新仪器,从而紧紧的跟随现代建筑工程优质、快速、高效的施工需求,提高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
5.4、数据的真实性和相互沟通
保证在施工现场测量到什么数据就记录什么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为设计和技术部提供可信的数据。加强测量人员与设计和技术部的及时沟通,相互及时的交换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从而为建筑市场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6、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个项目最重要的。因为他的精度直接影响着这个项目的成败,但现在建筑市场的不太规范,测量精度一再遇到挑战,这些原因有些来自仪器本身,还有一些来自人为因素,因此,在测量中必须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这样才能是测量专业更好的服务于建设新的、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周秋生、郭明建.土木工程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彬.论述市政工程的控制测量精度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关键词]教学效果 流体力学 专题讨论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106-03
一、流体力学教学的特点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学习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将所学知识灵活加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很难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获得,需要不断探索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1]
流体力学作为一门既具有基础课程性质又具有鲜明专业技术特点的课程,是实践上述教学思想的理想平台。[2]流体力学以牛顿运动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在力的作用下流体的状态,流体与固壁、流体与流体、流体与其他运动形态间的相互作用,是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一方面,流体力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流体力学覆盖了众多理工科专业领域,它所衍生出的研究方法正在向金融、管理等领域渗透,成为兼具深厚研究底蕴与前沿研究方向的学科。
二、一般工科院校流体力学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流体力学课程定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河流动力学、流体输配管网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后续专业课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因概念抽象、学生缺乏工程概念和工程背景,使得流体力学课程既难教也难学,要想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尤为困难。
尽管流体力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流体力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极大地限制了课程的教学时间。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使得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和拓宽知识面两方面不能兼顾,顾此失彼。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但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工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流体力学教学的效果。
三、流体力学专题讨论的教学形式
对流体力学教学途径的探索和改革一直在开展,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核心,而专题讨论是有效的手段之一。现阶段,不同学校的专题研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容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更接近学术前沿,甚至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理论;第二,讨论专题不同但都保持一致的风格,既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又需要小团队的协作精神;第三,研讨内容的选择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因素,讨论题目大都是基于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兴趣。
哈佛大学率先在专题讨论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尝试。他们采用专门的新生研讨课的形式,由教授直接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通过新生研讨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一般情况下,新生研讨课每年的主题都会发生变化或完全不同,而为了保证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学生人数一般会有所限制。
其他院校也有在不同课程中开展专题讨论课的教学实践。清华大学从2003年起就开始由流体力学的知名学者为新生开设了“智能流体及应用”的研讨课,得到了新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麻省理工学院从1986年开始尝试,每门研讨课的学生为8至10人,每年有800至900名新生参加,主要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进行。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力学新生研讨课则着眼于生活,更加注重应用,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要以流体力学史和经典流体力学问题的课前讨论为主,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尝试都证明新颖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正式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具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四、流体力学小专题讨论的实施、效果分析及后续工作
在借鉴国外高校和国内知名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课前小专题讨论提高流体力学教学效果的改革尝试。这一方式已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不同专业进行了尝试,其中在环境工程专业开展了两轮尝试,其余专业各开展了一轮尝试。目前已汇总了学生的研讨论题50余份,在此基础上对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下面从小组人数、内容选择、时间安排、讨论形式、成绩评定及教师作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讨论小组中学生的组成、人数是实施这一举措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以自由组合、按学号分组等方法组建讨论小组,每个小组学生的人数通常按照总课时和班级总人数来确定,每个组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例如分别负责资料收集、PPT制作和讲解工作。根据上述原则,在不同的班级中,小组的成员人数在1至4人间变化。从讨论效果可以看到,确定小组成员的人数是专题讨论中的关键环节。当小组人数较少时,一般选题不够深入,PPT的质量略显粗糙;而当小组人数较多时,专题讨论质量会上升,但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流于形式。此外,讨论课初始阶段学生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当这一阶段专题讨论的质量非常高时,往往能带动和影响后续学生专题讨论的质量,反之则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在最初的实施过程里加以重点引导。在有多个行政班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穿插安排,在各个专业班级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关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专题讨论的时间安排在课前5~10分钟为宜。这一安排的主要出发点是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将小规模的专题讨论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而不需要额外安排时间,这是我们区别于以往其他院校专题讨论课的最主要的方面。小专题讨论以清楚阐述一个主题为原则,避免过大的论题造成时间的拖沓。学生课前预先准备好演示所需的硬件条件,可以有效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按照一次课2×50分钟计算,每次10分钟的小专题讨论所占用的时间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环节的调整获得,不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和授课进程,在讨论内容方面以流体力学范围内目标明确的小专题或流体力学史及流体力学经典问题为主。后者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课程初期学生对流体力学没有认识或认识比较粗浅,可以通过国内外人物介绍和经典问题进行一段时间的过渡。在课程的中后期,学生的论题选题大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时代气息。从现有的选题来看,学生的选题非常灵活和广泛,典型论题包括绿茵场上的流体力学、拳头大的雨滴见过没有、水旋石球、汽车阻力、高尔夫球效应等。选题内容与教材衔接紧密,其中有关边界层绕流阻力问题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0%,其次依次为流体力学史、伯努利方程、湍流及虹吸现象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问题与科学问题加以区分引导,这主要是考虑到工科院校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而忽略了基础科学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将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
讨论通过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讲解后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简短问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得其他学生更好地接受所讲述的内容,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凝练问题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尽管如此,多媒体讲述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实物演示和提问式互动都可以很好地提升问题的阐述效果。例如,在讲述纸飞机的问题中,由于学生课前准备充分,将讲述中所提到的九种纸飞机的叠法都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并分发到其他同学手中,依据实物讲解其中纸飞机的稳定性、飞行距离等性能,效果突出。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互相学习的过程,目前这一环节在实际讨论中因为时间受限而不能过度展开,需要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加以改进。
教师的定位是这一举措中的又一关键环节。任课教师通常需要对论题进行点评和拓展,并依据小专题讨论的总体效果将其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在本方法中的引导尤为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要详细了解流体力学的发展史。教师应在平时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知识,加强对有关前沿内容的跟踪和了解,并能够积极地在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主动参与到本环节中来。同时,在教学中对所讨论中涉及的内容进行再次强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讨论课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最后,尽管学生对于讨论课的热情与讨论课的成绩评定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计入平时成绩仍是必要的手段。
五、结论与讨论
流体力学作为物理学和力学的一部分,理论内涵丰富,同时又兼具工程问题的典型特点,是不同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通过引入小专题讨论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流体力学课程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跨出校门或进入更高层次学习阶段时具备很好的起点。从教学效果来看,该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程核心的内容,加深对伯努利方程、边界层扰流阻力等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扩展了知识面,了解流体力学在新能源、环境、纳米科技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热情参与,表现出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自选题、给定前沿问题或与专业相关的典型问题,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正式课程的学习,有效避免了直接接触复杂数学推导而带来的枯燥感。
小专题讨论方式仍有大量后续工作需要开展。首先,需要研究面向不同专业引入针对性小专题研讨的可能性,确定小专题讨论的合理规模、形式和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形成具有继承性的教学传统。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对专题讨论的素材进行整理,并针对部分学生继续培养其科研兴趣,或结合其他本科生教学活动,如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继续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形成学生PPT课件集锦,供后续学生选题使用,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引导。该方法的研究可以在有丰富内涵和历史的大课时专业基础课中加以推广,如大学物理、固体力学等。
[ 参 考 文 献 ]
[1] 戴世强.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学习和实践钱伟长教学方法论的一些体会[J].上海大学校报(电子版),2007:513.
[2] 樊洪明.在“流体力学”教学中应努力实现传授知识与增长能力的统一[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6,(8):268-271.
[3] 刘建龙,王汉青,寇广孝.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流体力学教学效果[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60-61.
[4] 辛军哲.在流体力学课程中实践启发式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2):51-53.
[5] 朱克勤,任仲泉.关于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的流体力学新生研讨课[J].力学与实践,2005,27(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