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药理学方向

药理学方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19 15:29: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药理学方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药理学方向

篇(1)

        药理学的研究由早期的整体药理学,器官药理学,向着细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药理学的方向发展,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现代药理学已经完成了由以药物为中心的传统研究模式,越来越多地向以疾病靶点为中心的现代模式转变。本文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特点到引入干预分子在新药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传统研究模式:以药物为中心

        在早期,药理学对象均为文献记载或者民间经验等被认为有效的天然物质,研究的主要程序是,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提纯、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效应的观察每一组分的作用,最后提纯有效单体化合物,制备成为药品,这一类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在研究开始阶段,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研究对象足够多的信息,已经对研究对象可能的作用或者活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它有足够的文献记载或者它有足够的临床应用基础,例如:阿司匹林,公元前400 年,希伯格拉底推荐使用一种黄色的叶子可以镇痛,在18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柳树的叶子可以镇痛和退热,并且从中提取得到有效成分水杨酸,但是水杨酸对胃肠道和口腔有非常严生的刺激作用。后来经过德国科学家felix hoffmann 的努力,合成了刺激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

        2  现代研究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在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调控分子被揭示出来,通过干预或者调解这些关键分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应运而生。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药物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2.1  寻找靶点

        人类整个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在3~8 万之间,但90%以上的基因功能尚不明确。在这些基因序列中,出现了大约5000 个药物作用靶点,科学家们预言,将来会发现超过几千种与疾病有关的有效靶点,通过识别这些靶基因,有可能会发掘出几万个疗效更高,作用更专一的新药,因此,对于现代的药物开发科学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将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功能明确化,并进一步寻找到有治疗前景的药物靶点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千个靶点类蛋白被克隆纯化。其中,细胞膜受体类是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其中主要为gpcrs。大多数激素、神经多肽,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gpcrs,这类受体构成传导细胞生长信号的最主要通路之一,约60%的药物作用于gpcrs。目前有约200 种已知的gpcrs,占了所有药品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销售达到900 亿美元。

        2.2  组和化学的运用

        组合化学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并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用巧妙构思,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连接,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

       药物的开发是一个耗时间耗经费的过程。据报道,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制到上市,需8~10 年的时间,研究费用高达2~5 亿美元。药物的研制历程之所以这样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速度缓慢。组合化学能够大大加快化合物库的合成及筛选速度,从而大大加快了新药的研制速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组合化学方法已成为新药研制的必由之路,它的出现被誉为近年来药物合成领域的最显著的进步之一。所以,组合化学在有机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对传统药物合成化学的冲击。

        2.3  高通量筛选成为主要手段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在新药研究中出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该技术将化学,基因组研究,生物信息,以及自动化仪器等先进技术,有机组合成一个高程序,高自动化的新模式,从而创造了发现新药的新程序,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因而成为发现、研制新药的主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体系,它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数以千计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特色效用,英国学者aland研究提示,一个实验室采用传统的方法,借助20 余种药物作用靶位,1 年内仅能筛选75000 个样品。1997 年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初期,采用100 余种靶位,每年可筛选100 万个样品,1999 年高通量筛选技术进一步完善后,每天的筛选量就高达10 万种化合物。高通量筛选方法作为新药发现的手段具有选择范围广、筛选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方法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是实现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基础,由于药物高通量筛选要求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实验体系必须微量化,而这些微量化的实验方法应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来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实验方法,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受体结合分析法、酶活性测定法、细胞分子测定法、细胞活性测定法、代谢物质测定法、基因产物测定法等等,这些实验方法,均已广泛用于药物高通量筛选中。

        由此可见,药理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生命活动太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及新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药理学的研究也会趋于细致、合理。 

参考文献

[1] 吕圭源.药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篇(2)

生物制药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等。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医疗设备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医疗设备/器械;

4 医疗/护理/卫生;

5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工程师、生物制药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医药代表;

2 销售工程师;

3 生物制药;

4 销售代表;

5 研发工程师。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目标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药学专业 药理学 教学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是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一些重要疾病发病机理的阐明、基因重组、新型药物的研制及实验技术的更新,预示着在21世纪药理学将成为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与药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其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教材应该是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对于我院才成立一年的药学专业来说,如何开展好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培养21世纪优秀药学人才,无论从哪方面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就目前我院药学专业药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我院药学专业药理教学,为今后搞好我院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教学奠定基础。

1. 选择合适的教材,克服现有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药理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一方面是临床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又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理论上临床专业和药学专业的药理知识侧重点是明显不一样的。可是从我们选定的药学专业药理学教材内容来看,临床专业和药学专业的药理学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专业特征。此外,药学专业药理教材缺乏“实用性”。卫生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和药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应视为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实用性十分重要,教学内容也应该围绕实用性做文章。我们认为,现有教材的实用性还不够。教材实用性欠缺主要表现在药理学各论中药物品种少,新药知识太少,新药的欠缺,使学生不能与日常用药联系起来。针对以上情况,今后应该尽量选择合适专科药理教材,同时,在现有教材基础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及时更新过时的内容,尽

可能给学生多介绍一部分临床疗效好、应用多且有发展前途和具代表性的新药。

2. 加强学科联系,提高整体素质

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理学教学相比,药学班的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时,几乎是被动式的接受所学的内容,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以呼应,给教师在备课及上课时都带来一定的压力。经广泛的调查表明,药学班的学生均反映他们的医学基础知识(尤其生理、生化、病生、解剖)及临床医学知识十分欠缺,以至难以理解药理学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尽管教师上课时已经注意相关学科知识的介绍,但仍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认为我院药学专业虽属大药学专业,但给学生灌输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对将来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提供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可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生理学、解剖学及内科学的学习力度,对这几门的课时、内容要强化、优化。

3.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药品生产、研发,流通领域及直接面对病人的药学技术岗位。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因此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力度,结合药学专业特色,精心安排、设计实验内容。从我院的去年的学生实验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地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演示,学生照做,很多学生甚至是只看不做。因此在实验上也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地开展药理实验设计竞赛活动。同时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与教师的药理科研,将药理学的有关内容与科研联系起来,更好地为今后的就业服务。

4. 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提高药理学学习的兴趣

药理学所涉及的药物作用机制复杂,相互之间又缺乏逻辑联系,是学生们感到药理学学起来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理学的内容虽然比较散,但它最贴近生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经常遇到可以用药理学解决的问题,在药理学教学中,抓住这些问题,适当结合学生们的亲身体会来讲述药理学的一些概念和机制,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很多的学生会有这样的体会:感冒后服药2天,症状消失了,以为病好了就停止服药,没过2天感冒复发,再吃同样的药,效果就不好了,联系这一现象,给学生们引出适应性耐药和耐药性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带来的危害,药物的不同剂型对耐药产生的影响,以如何避免耐药性,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药理学的教学中,还可结合相关章节,列举社会上常见及影视剧中主人公所患的疾病,让学生发挥已掌握的相关药理学知识,探讨药物和剂型的选用,通过比较和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可明显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5.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篇(4)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对于药学高职的学生来讲,药理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而药理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药理学实验,所以,学好药理学实验对药学高职学生来说,就是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药理学实验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故此,本文针对提高学生们学习实验的主动性和思考性进行探讨。

1、教学思路的改革

S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情况越来越重视。对于公共卫生体系重要的组成之一的药理学服务,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药学生是药学服务的新鲜血液,因此药学生的知识性和服务性都要提升。但是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模式,使学生的操作型得不到发挥,这也是造成药理学课堂上学生们大部分不专心的原因。药学类的学生,他们将来的工作不仅仅是调配、发放药品,还需要开展药学服务,这就要求药学生不能只具备基础的药学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能力。

药类高职学生应该重点掌握药理学实验,除此之外,高端的服务能力也是药类高职学生的重心。但是现在我国学生们实验的“道具”大多都为小兔子和小白鼠,对其进行实验时,就无法很好的让学生们体会到“服务”的概念。因为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药类学生的需求,所以药物学实验改革迫在眉睫。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社会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的方向,如果想要培养出满足当下需要的应用学人才,就需要改变教学的内容、方式等。只有加强对学生们日常课堂的实践训练,才能使其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思路的改革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服务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高职教学的实验教学质量。

2、实验教学的改革

2.1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

高职院校医药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医药房、医药销售等岗位,因此对学生们的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要大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换而言之,这就要求对药理学的教学、药理学的实验,药理学的服务进行结合,重新编写教学讲义。

2.1.1对实验教学进行保留

虽说是改革,但是对教学实验要进行保留。因为实验教学对药学类的高职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在进行药物类实验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动手操作一遍也会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2.1.2对实验教学进行设计

对药理学的实验教学进行设计,把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定内容的实验。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分开,让每个小组自己设计实验,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查阅相关书籍,写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每个小组设计好实验后,派出一名代表,在班级分享,说出自己实验设计的依据、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这时老师针对每个小组的实验进行单独的指导,告诉他们自己设计的实验的优缺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对这堂课的知识点记忆深刻。这个模块主要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夹竹桃树叶的煎出液对离体蛙心的作用”这个实验,具体分析一下实验过程:

(1)把学生分成各小组,然后布置作业,让每个小组在下次上课时说明夹竹桃树叶的成分和夹竹桃树叶有什么药理作用;

(2)在上课时,分享每个小组的设计实验,评价其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3)选出最好的小组实验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

(4)不给同学们准备实验材料,让他们自己去采集,并制备夹竹桃溶液;

(5)在学生进行实验时,老师只进行协助不给于指导;

(6)实验后,在让每个小组分析自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其成功失败的原因。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在了解夹竹桃对心脏作用的同时也加深了课本的理论内容,除此之外,还增强了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能力。这种设计实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实验的理解力,因为所有的过程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了,所以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使学生们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1.3对实验教学进行服务实验

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后的环境,所以对于服务实验设计如下:

(1)选择好教材内容,然后进行情景设定;

(2)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使其进行角色扮演;

(3)学生们按照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去演习;

(4)老师对学生们的演习进行评分。

2.2对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

2.2.1在药理学实验中引入盲法实验

所谓的盲法实验就是把药品的名字换成代码,给学生在试验中设置悬念。在实验后,让学生们自己分析、总结药品的不同点。这样的实验,可以增加实验的新意,因为学生们在实验之前就已经在书本上看到什么药物有什么反应了,所以在实验时就没有那么用心了。所以这种盲法实验可以增加学生们对实验的学习兴趣,也会让他们对知识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2.2.2在药理学实验中引入视频教学

传统的教学实验,是老师在前面进行演示,然后学生们在动手实验。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过大,导致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老师的操作步骤,这也是学生们实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采用视频教学,让学生对老师演示的过程反复的看,去记忆,在实验时,老师再加以指导,就提高了学生们实验的成功率。

2.2.3在药理学实验中引入情景教学

因为在课本中是学不到服务能力的,所以,我们只好假日情景教学。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他们成为服务和被服务的人,使其感受到不同服务对人的不同感受。

2.3对实验教学的成绩进行考核

对于实验进行考核,是希望能够更加客观的评价学生们在实验中的实操能力。

2.3.1对基础实验进行考核

对基础实验的考核主要分三部分:

(1)实验前的预习情况:10%;

(2)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60%;

(3)实验后的总结能力:30%。

2.3.2对药学服务进行考核

对不同的情景设计进行分析:

(1)设计方案的能力:40%;

(2)设计后的操作能力:30%;

(3)设计后的实验报告:30%。

3、增强师资力量

对于高职医药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的储备量是极为重要的。“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增强师资力量,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扩大教师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药学的高职特色体现在药理学的实验教学上。虽然改革后的教学难度和强度都加大了,但是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给高职的学生减少了就业后的压力,在增强学生们动脑能力的同时也也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玲,马瑜红,阮耀.基于药师工作过程的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114-115.

[2]杨丽珠.药理学“六模块”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4):3687-3689.

篇(5)

关键词 药理学教学 应用型教育 三本院校 教育现状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生事物,其主体为三本院校,其教育位点介于科研型教育和职业型教育之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具有其自身的限制,一般将其教育界定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涌现出各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药理学作为制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必须开设的课程。药理学作为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双重桥梁学科,涉及到生理、病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和临床的内、外、妇、儿等许多学科,知识点广,内容多,是公认的难学学科之一。

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计划下,如何教好与学好药理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科研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转型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时药理学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分析

三本院校诞生于高考扩招,学生生源大多数不如一本、二本院校,其水平层次低,畏难情绪大,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采用科研型教育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又有别于职业教育,于是诞生了应用型(教学型)教育,但是其教学体制是年轻的,不健全的,教育的难易程度也难于把握。

1.1 师资力量问题

三本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公认的瓶颈问题,师资缺乏,一名老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师资年轻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药理学这些专业性很强、知识点多、内容广泛的课程是需要有知识底蕴丰富、沉淀积累厚实的有经验的老师来承担,对于青年老师,自身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临床实践,去体会,没有相应的科学研究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就很难根据药理学的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取得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1.2 教学条件问题

三本院校是新型的学校,在建设上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实验教学条件更需要改善,于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因其实验教学首先要有健全的实验室设备,各种实验管理制度,更要经验丰富的药理学实验教学老师,否则药理学实验教学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有的学校干脆就将其药理学实验课删掉,不开设实验实践教学,学生也没有机会参加临床实践,药理学就真正地成为一门理论课,所有的知识均来自教材,没有了临床实践知识,没有了实验中的体会,学生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药理学实验,但由于设备简单,规模小、功能专一、为了确保安全,实验内容只能开设一些演示性实验或机械性操作实验,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动手并思考的空间,最终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脱节。

1.3 课时与知识衔接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更注重于实践,特别在总课时上做了严格的控制,对于理论性强的、难于教与学的课程做了删减,并在课时上也做了相应的变更。而药理学是药学、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是必须保留的,但其前导课程例如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还有临床医学等课程均不开设,面临前导课程的删减,如何把药理学在短暂的36/32学时里讲授完毕,这不得不说是个难题。

1.4 教材问题

其一,纵观药理学的教材现状,尽管不断有新的各种各样的教材出版,但是对具体药物的更新比较慢,并且落后于临床的具体实践,例如:那些临床根本不再使用的某些抗生素(四环素、庆大霉素……),还在花很多的篇幅去介绍。其二,仔细研究药理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难易程度大致分为两个档次,一种是篇幅越来越长的科研型教学用书,一种是越来越薄内容太过简单的职业教育用书,前者太难,后者过于简单;其三,学生基础较差,畏难情绪较大,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教材的难易不当,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其四,独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一线技术人才,主要是工科,重操作,原有的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需要调整,因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时缺乏自己应有的教材,这给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上述几个方面均是在三本院校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水平,必须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工作。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药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 充实师资力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引进药理学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完善老—中—轻体系,做好传—帮—带工作,老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用药和教学经验,课堂中可以采用案例法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对年轻教师的帮—带活动,在其共同授课过程中,不断提高年轻老师的教学水平,使一师多能更趋向于精。当然还可以将年轻老师派出去进修,去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要求老师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期刊杂志,以及了解用药的新动态,并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加强自身的科研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更新不足等缺点。

2.2 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三本院校其教学条件的限制,缺乏药理学的实验教学设备,应扩大实验室的规模,建立健全开展药理学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动物管理办法,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药理学实验教学。同时根据专业方向不同确定开设实验的内容,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系列的开放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进行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在考试体系中,应加入相应的实验实践中相关的知识,考核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重视并掌握试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根据专业定位,设定教学方向,更新教学内容

三本院校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一线应用型技术工作,不同于科研型的人才定位,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于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工作,由于学时及前导课程的缺乏,对药理学的学习内容中那些纯理论性的内容就应该少而精,而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例如解热镇痛药、消化用药、呼吸用药、抗生素以及复方制剂等就应该予以重视,并详细讲解,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

由于前导课程的缺乏,教学中肯定存在知识盲点,因而在教学内容上应做相应的调整,讲授中尽可能简单明了地介绍其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为学生梳理知识盲点。

执业药师是药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向往的工作,在资格考试中,药理学的知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因而在其教学过程中,除了少而精外,还应该博而通,在教授重点、难点之外,要将课教透,并拓展更多的关于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的注意事项、减少作用机制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药理知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能正确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4 教材的更新

为了适应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教材也是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编写适合三本院校教学需要的教材。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根据培养目标应降低原有教材内容的难度,并且针对工科培养的需要,更注重实践性,将原有的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进行调整;用更多的案例说明其知识难点,在编写中将那些理论性强的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侧重于介绍社会实践中使用广泛的心脑血管药、感冒药、呼吸用药、消化用药、抗生素等内容,在每类药物的介绍中,对于作用机制方面的知识应简化,或者用具体实例来体现,但同时还考虑到独立院校中有部分学生要继续深造,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将内容可分为必学部分和辅学部分(拔高部分),使之更利于独立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及使用。编写一部真正适合三本院校的教材。

篇(6)

药理学 (Pharmacology) 是一门研究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桥梁”学科,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作为枢纽学科,药理学同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下游学科,也是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专业学科的上游学科;即是药学基础学科的下游学科,也是新药开发工作不可或缺的上游学科。为了加强药理学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药理学教师有的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力求学生能够学好,使用好相关知识,有的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讲解[1],有的采用PBL教学法提高互动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2],有的采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边讲解理论知识边进行相关实验操作等[3]。上述方法和手段的采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水平,我们创造性得将“跳高式”机制引入药理学教学,目前来看效果更加突出。

“跳高式”机制介绍:

“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运动员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放在药理学学习中,“跳高式”透着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不断创新的学习内容,不断探索的学习机制等。“跳高式”药理学学习机制目前尚处在探索期,前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傅永春教授曾提出为每个老师设定个高度,让老师去“跳高”[4],当跳过这一高度可以引入新的高度,同时观察身边的老师是不是跳的比自己高,即:不仅仅要和自己比赛,也要和别人比赛,校内比赛,国内比赛甚至国际比赛。“跳高式”机制的理论来源于体育运动跳高。众所周知,作为一个跳高运动员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进行相应的训练,不断地刷新成绩,同时学习和借鉴别人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术和优点,融入自己的训练中,再次创造好的成绩,只不过药理学“跳高式”和真正的跳高相比,真正的跳高会有运动的极限,成绩可能到达一个高度后不再有进步,但是药理学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且真正的跳高一般教练员的理论素质很高,而运动能力可能已经过了状态的最高峰,作为运动员来说理论可能不是很高,但是身体素质应高是最高点。相比较而言,药理学学习中的“跳高式”学生可以通过对某一部分的喜爱,无止境的进步和学习,同时由于教师在某一部分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讲解起来可能会更有深度,因此我们说药理学学习中的“跳高式”不仅仅是老师的“跳高”比赛,当然也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跳高”比赛,更应该说是一种互动式的进步,互助式的督促,并且各尽所长,不断前进。学生要不断的与自己对话,我可以提高吗?学生可以以同学为镜子,看看别人身上的强势,学生也可以看看身边的老师(不局限于药理学老师),发现自己有那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同样的对于老师而言可以问自己――我今年比去年提高了多少?今年的讲台是不是更具有挑战性?

如果说大学要有培育大师的土壤[5],那么它更应该是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

篇(7)

摘要:药理学是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以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阐述了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55-02

一、药理学在药学本科专业中的作用

培养具有药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检验、销售和使用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医药专门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1]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重要桥梁学科,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2]药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医学和药物相关知识,但是,药学专业的药理学除了满足学生获得药物基本知识和临床使用外,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担负培养学生今后从事新药研发能力的任务。药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了系统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药学专业课程学习,是新药研发的主力军,新药研发作为一项创新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药理学的桥梁作用在新药研发中将药学知识和医学知识进行了连接,药理学教学效果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药理学主要教学方法及存在问题

药理学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加上新的药物品种和相关理论不断更新,教学信息量大,而课时安排则十分有限。目前的药理学教学中,传统的信息灌输讲授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尽管PBL模式以及案例引入等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尝试应用在药理学教学中,但是,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中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状态,没有激发新的思考,缺乏在实际应用中的应变能力。[3-5]当代大学生对于陈旧性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擅长利用网络、媒体等先进工具,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性教W,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的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探索研究性教学,目的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技术平台、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深入探索与实践,形成新的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我们按“培养研究性学习意识――创建研究性课堂――鼓励研究性科研创新实践”三个步骤进行。

1.以问题为中心培养研究性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课授课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于一般性药物,学生的临床知识比较缺乏,20%课时用于讲解疾病病理生理知识,药物常规知识教师讲解30%,学生自学20%,30%的课时分配于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药物知识、研究新进展以及潜在突破创新点。将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药物的作用相结合,既能使学生从符合逻辑角度记忆药物知识和应用,又能引导学生对提高药理效应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慢慢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对于经典药物,药学专业学生已从其他学科中对药物作用有一定了解,因此,这些药物的一般作用和副作用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中引入药物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目前对问题的研究进展如何。如阿片类镇痛药,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等副作用成为困扰阿片类镇痛药的难题,教科书中并未对这些副作用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新一期《nature》发表的研究性论著中,阐述了在阿片类药物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完美镇痛药PZM21,成功将阿片类药物对β抑制蛋白的激活作用和对阿片受体的低选择性以及对多巴胺系统的触发作用而产生的呼吸抑制和成瘾性副作用解除,[6]将阿片类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呼吸抑制作用和成瘾性的不良反应通过新颖的形式呈现,并以此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2.将小组学习模式引入课堂。药物种类较多的章节,不同药物类别和药理效应的不同是记忆难点,主要以小组学习模式为主,如抗高血压药、利尿药等章节。按照药物的种类成立小组,如抗高血压药中的利尿药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等,不同小组将各自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等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组内药物哪些不突出的作用或者突出的不良反应可以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换,以提高自身的疗效,同时降低或者减少不良反应。分组教学增加了趣味性,在活动环节中学生掌握了药物的不同种类和作用特点,激发学生思考不同药物种类的开发出于哪些临床需求,相似药物间的不同点与哪些构效关系的变化有关,在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探索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3.文献引入课堂。对于一些目前热点研究领域,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药理学理论知识和相应药物后,可将一些具有创新性、设计严谨的高水平文献引入课堂中。如神经退行性病变药物的研发,讲授新开发药物如何将疾病的最新发现应用于结构改造中,同时布置学生思考在药效学考察中,药物是如何设置剂量,如何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哪些方法验证药理效应,如何评价药理效应,最后如何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怎样的结论。文献引入课堂,既为学生展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范本,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科研思维方法。

4.开展创新性实验。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一一列举在实验指导中,所有实验用品也准备妥当。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中,我们尝试改革了部分实验形式,部分实验学生根据现象阐述原理,部分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挑选实验器材,并且准备所需实验物品。在这样的尝试中,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对一些经典实验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办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是全方位、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新药研发领域发展迅速,而现阶段统编教材的滞后性使其跟不上临床新药的发展步伐,要求教师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才能敏锐觉察发展方向,导以学生目标;具备多方面能力,才能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合格的组织者。

四、研究性教学效果

学生对药理学教学意见的调查:在研究性教学应用于药理学教学后,72%的学生提高了药理学习兴趣,同时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通过网络、书籍、专业杂志等多种途径学习药理学,而传统教学组中仅为39%。76%的学生认为,在研究性教学方法中自己与课程老师的交流较多,而传统教学组仅为23%。研究性教学中57%的学生认为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主动解决的热情较高,学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及时求助老师。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方法组只有21%,学生与老师交流少,学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少数学生能及时求助老师。研究性教学应用期间,药学本科专业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研究方向,自己撰写标书,共获得了不同级别共5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助,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肯定。

五、结

药理学作为桥梁学科在药学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因为其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药理学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热情,对自己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信心也普遍较低。主动探索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研究性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和老师互动交流较多,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理论内容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式、启发式等研究性学习策略,如应用多媒体、网络等,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药学人。

参考文献:

[1]桂克仪,梁仁,陈一岳,等.21世纪初药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拟定[J].药学教育,2002,18(1):628.

[2]杨宝峰.药理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3]张慧,李生莹,刘瑞丽,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J].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07-108.

[4]金增亮,张宏宁,李晓蓉.以疾病为中心的药理学教学方法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