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19 15:29: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篇(1)

张 燕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宣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

知识目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教材74-80页,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和。新的特点 、、、 、。

2.国家推行,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 和 。2016年,全面实施政策。这样能更好的适应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表现在 和 。

4.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危害:,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

5.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 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 、 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6.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7.简述我国的资源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合作探究】

1、结合77页“探究与分享”部分,谈谈你对上述环境问题的危害了解多少?

2、结合78页“探究与分享”部分,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

【精讲点拨】

结合79页“探究与分享”小源的日记,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 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2、 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霾做些什么?

【巩固检测】

1、“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准时开始。我国重视人口普查,是因为( )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③人口普查有利于党和国家更好地制定政策 ④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协调的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材料一:黄石计划2030年建成海绵城市。创建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材料二: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我市将引进世界先进水循环利用技术,向全世界拥有该技术的企业公开招标。另外,开设网络信箱征集民意,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篇(2)

[关键词]齐齐哈尔;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29 — 02

生态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生态意义的文化,也就是文化的保护与文化的原生态。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由特定的地区或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所形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具体表现为,是由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针对生态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摄取、保护和利用以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

生态文化产生于20世纪,它既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又有悠久的思想根源。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长期创造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演进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生态文化包括建设要素,如生态伦理、道德、和谐思想等;还包括物质要素,如生态农业、城市、景观等。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一、齐齐哈尔生态文化资源简述

龙沙公园:龙沙公园始建于1907年,原名“仓西公园”。1917年仓西公园改称龙沙公园。“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唐代诗人李白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公园由此而得名。公园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交通十分便利。龙沙公园面积64公顷。是东北三省面积最大,功能齐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建园近百年的历史,龙沙公园已形成六个完整的功能区:即花卉观赏区、文物观赏区、动物观赏区、儿童游乐区、水上游览区、岛中休息区。其中文物观赏区:寿公祠、关帝庙、望江楼、澄江阁、藏书楼、高阳亭等是齐齐哈尔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地方。园内望江楼建于1908年,是清末龙江巡抚周树模所建,它位于龙沙公园游览中心。以其历史悠久和精美别致的造型成为龙沙公园的代表建筑。1964年8月,委员长视察齐齐哈尔时,亲手书写的“望江楼”,1980年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从1963年末至今举办的二十二届龙沙冰景游览会,与园内六大功能区,共同拼成了龙沙公园春夏秋冬的秀丽园景。其冰雕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视为鹤城奇葩。

明月岛风景区:明月岛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西北部,距城区2公里,岛面积7.66平方公里,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9公里,西北部和东北部均向北突出,貌似半月形状。解放前,岛上原有四座庙宇(玉皇阁、白杨阁、三清阁、三星阁),总称“万善寺”。万善寺是供奉道、佛、儒的综合殿宇,香火炽盛、人流如潮,因此人们习惯称此岛为“万善寺”。20世纪80年代初,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在岛上建风景区,开始在岛上植树造林,修缮古建筑,陆续新建了芳草、拂云、观月三座重檐仿古亭。还仿北京四合院新建了明月山庄宾馆、观月楼等别墅,形成了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1984年,原黑龙江省长陈雷来岛视察,被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欣然提笔,为此岛题字命名为“明月岛”。

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开发和建设,明月岛已建成功能齐全、设施齐备,集宗教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景观。2000年,黑龙江将军府移建至景区内。这里是东北著名道教场所,诵经声在空中回荡、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

明月岛上植被完好,物种丰富,鸟语花香,古木苍天。在400多种植物中,木本植物55种,在近30万株,色彩缤纷的树种中,其中不乏百年古树。“古桑迎宾”是景区内唯一以古树而命名的景点,这株古桑树龄达122年,在本地区实属罕见,至今生长旺盛,树冠如云。树龄达123年的山里红、114年的古槐也是这里的奇观,另外还有多棵百年以上的柳树、榆树、山丁子树,它们根深叶茂,枝繁果硕,成为明月岛根深基厚的象征。

明月岛上的中国传统建筑非常重视造型与空间的变化,建筑形式无论从结构、功能、造型、组合、色彩等各个方面都尽量避免单调,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绵延醇厚的时间序列,把中国古建筑风格发挥得神韵天成,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散发着熠熠光芒。

明月岛集水域的完整性、地貌的原始性、生态的平衡性、动植物的多样性、古庙的神秘性、气候的多变性于一体,四季花时更迭、朝夕景象变幻。若是乘上环岛的旅游列车,更可在火车汽笛声中,将明月岛美丽自然的风光尽收眼底。

蛇洞山风景区:由齐齐哈尔乘车西行89公里,就是蛇洞山。蛇洞山西望,阳光下绵延隐约的蓝色浅山,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带,有一大黑洞,高约一百五十丈,山南坡有一石洞,名蛇洞。山下距此蛇洞二里许,是雅鲁河。蛇洞口向南,上端覆盖着庞大巨石,形似乌龟。洞口由一簇簇峥嵘的岩石嵌砌而成。于石缝内窥,黑不见底。石隙渗落的水滴,敲打在石面上,发出声响,更使石洞神幻莫测。蛇洞山风景区占地300公顷,是国家AA级风景区。蛇洞山森林公园西侧有雅鲁河和滨洲铁路穿过。北靠蛤蟆山,东邻大黑山,南邻石村公路。主峰有盘山路可达峰顶。盘山路由石阶、石路组成。山上遍布奇型怪石和灌木丛。并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龟、牛、蛙等状岩石,惟妙惟肖。景区由青石崖、一线天、蛇洞山、龙潭、佛尔寺及西河园等景观构成。亭、台、楼、阁古朴典雅。清代诗人、学者魏毓兰在其《龙城旧闻》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蛇洞山:“移石而观之,洞口内弯曲,如蛇之咽喉,入之向东北爬行九尺许,渐行宽敞,再前则大洞穴也,长一丈五尺余,宽一丈二尺,高亦近九尺。四壁凹凸不平,顶端略倾斜,若巨蛇之腹,纵有三十人亦可同时而立。”可见,他们对蛇洞山的情况说得十分清楚。

水师森林公园:水师森林公园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昂昂溪水师营满族镇东1公里处。从齐齐哈尔市出发南行至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可达。距齐齐哈尔市12公里,属森林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公园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7.4平方公里。是国家防治荒漠化工程试验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沙、水、花、草,禽、亭、台、楼、阁、林为一体的园林化游览观赏胜地。该公园以其田园般石柱,仿欧式建筑,神奇秀美的湖光山色及森林美景而著称。园内建有卧龙潭湖心岛、龙船码头、九曲桥、铁索桥、草苫亭、蒙古包、植物园、立体太极图、垂钓池、公园度假村等游乐设施,可同时接纳400人游览、会议、住宿。太极图是世界第一尊立体太极原型雕塑,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易经理论的极好去处,更是对易经这一传统文化的推动和发展。植物园内种植着乔、灌、阔、针树木及花草万株,306个品种,仅我国北方地区罕见的树种就达200余种。

哈拉海自然保护区:哈拉海湿地保护区距齐齐哈尔市70公里,湿地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核心水域30平方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带,是东北地区最具典型性、原始性、保存最为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哈拉海湿地芦苇丛生,鱼肥鸟众,湖泊纵横,其大面积的湿地没有进行任何开发,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具有世界罕见的原始自然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环境价值。湿地的主要水源来自甘南境内的四方水库和音河水库。湿地保护区内有大小湖泡百余个,最大的为蓖麻泡子和鸿雁泡子。哈拉海自然保护区植被是由多种多样的植被组成的。其中含湿带成分的有130个,含热带成分的有58个属。生态极为多样丰富。野生植物421种,隶属于65种,包括蕨类4种,种子植物417种,与全球寒、温、热带区系有着广泛的联系。区系成分以长白植物区系为主,同时与西伯利亚、蒙古、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及世界广布种相互渗透、交错,具有复杂性与独特性。经济物种较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哈拉海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42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如东方白鹳、丹顶鹤、白头鹤、大天鹅、白枕鹤等等。保护区是目前松嫩平原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湿地和草原景观之一,特色突出,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水禽种类十分繁多,是东北地区及齐齐哈尔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岸公园。红岸公园始建于1956年,是齐齐哈尔第二大综合性公园,在嫩江富拉尔基区西岸,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山丘面积8000平方米,水域面积4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公园内建有仿古长廊、益心亭、艺坛亭、石雕龙门亭、云波亭及仿古烟霞亭。石阶将“石狮守龙门”同莲湖上的石拱桥、迎旭桥和山峰上的云波亭相连通。嫩江滨洲铁路大桥紧贴公园北侧而过,10处游乐场分布于公园内,垂钓场、射击场、旱冰场、舞场、空中游车、水上快艇为游人随时开放,登上最高处的云波亭可远眺四方景致,是旅游、健身、娱乐、游览的理想场所。

二、齐齐哈尔生态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1.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与规划。可持续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特与生态文化建设理念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改革自己的文化,以致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伦理道德。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孕育的灵魂和核心。确立生态文化发展理念,是主导人类有序、健康、文明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同时,要制定科学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启动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2.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要洗手传统文化精髓,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是至今为止的人类最重要的智慧和宝贵财富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不同,生态文化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生态文化的理念对待传统文化,实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篇(3)

关键词:车队;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内涵

一、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发挥凝聚作用

车队企业文化是联系职工与企业追求的重要纽带,是车队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的源头。车队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作用,尤其是在车队企业创业之初和危难之时,这种凝聚作用更能发挥重要力量。受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对职工的思维与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车队职工的思想观念随着车队企业文化的发展不断发生转变,进而凝聚在一起,发挥巨大作用,增强车队企业的凝聚力,推动车队企业的发展。

1.2 发挥激励作用

车队企业文化对人的因素做到了充分的重视,强调对人的尊重与信任,为职工营造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车队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尺度,可有效发挥车队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力,提高车队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发掘职工潜力,最终实现车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 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从长远角度来看,在车队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车队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车队企业的发展是以良好的车队企业文化氛围作为基础的,车队企业文化促进和影响了车队企业的发展,可以说,车队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先进的车队企业文化。

二、车队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一部分车队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清晰认识,只是通过开展一些公共宣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职工娱乐活动等建设车队企业文化,并没有充分认识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内容,没有确立企业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等。还有部分车队企业以视觉文化作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例如统一着装、标识、进行形象宣传等,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肤浅和形式主义。

2.2 车队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

企业文化因其独特性才得以不断发挥凝聚作用,团结企业职工。然而许多车队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许多方面与其他企业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企业标识不够新颖,甚至许多制度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企业自身的文化色彩被埋没,车队企业独特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也很难显现出来,难以凝聚职工。

2.3 车队企业文化不够系统

车队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够系统,过于随意。首先,看到其他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就跟风行动,但只是一时兴起,不能长期坚持下来;其次,对车队企业文化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于随意,缺乏完备的策划方案。车队企业文化建设是为车队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因此,在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结合车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将企业的文化力巧妙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在车队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得以真正落实;再次,车队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车队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管理,甚至并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总之,缺乏有效的制度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保障。最后,频繁修改对车队企业文化体系的表述,随意改变企业文化要素。

三、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对车队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

虽然车队企业文化有许多种定义,但是车队企业文化内涵并不复杂,它实质上是车队企业管理的一种艺术、思想与科学。车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象与支撑是企业理念、标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体体现是以该价值观作为核心的企业行为。切忌将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混为一谈,同时,也应充分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车队企业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车队企业职工对车队企业文化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提高车队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其能够自觉践行车队企业文化,真正发挥车队企业文化的价值。

3.2 打造独具特色的车队企业文化

优秀的车队企业文化必有其独到之处,才得以脱颖而出。因而,应对车队企业的个性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在建设车队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将自身特色突显出来。这就需要对车队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对企业的发展史有全面的把握,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准确的定位。探索符合车队企业发展需要的文化,深刻阐释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理念等,避免出现抄袭、雷同现象。除此之外,还应尽量体现车队企业的行业特色、经营特色,如成立车队感情互动室等。

3.3 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站在车队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考虑。制定中长期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保证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连贯开展。制定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年度计划,明确文化建设的目的。在车队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重视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加强对车队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保证车队企业的广大职工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做好日常工作,推动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可发挥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然而,当前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车队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车队企业文化不够系统等,对此,应加强对车队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打造独具特色的车队企业文化、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洪伟.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J]. 当代工人(C版),2012,05:86-87.

篇(4)

随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园林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工艺使得现代园林工程施工水平更高、质量更好。做好园林工程施工对提高城市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园林新工艺来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园林施工;新工艺;园林工程;应用

在城市环境中,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城市中的园林在净化城市环境、优化生活质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绿色园林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高温,绿色能够使人心情放松,起到调整城市节奏的作用。因此,一座城市的园林工程建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文明水平。数据表明,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5m2时,居民开始感觉到舒适。在我国园林施工有着悠久的历史,入行门槛低,但现代园林施工中其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园林施工中一旦出现疏漏,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因此,能否在园林施工中应用好新工艺,高效的促进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逐渐成为园林建设领域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

1园林新工艺的运用原则

1.1发挥中国园林植物应用优势,充分体现物种多样性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地形、气候种类很多。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中生长的园林植物类型有很大差异。我国具有丰富的被子、裸子植物品种,而我国的花卉品种丰富更是享誉国际。充分利用我国的园林植物优势来建设种类繁多、色彩亮丽、具有中国、地区特色的园林是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园林工程施工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园林植物应用优势,充分体现我国物种多样性,应是现代园林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地区性植物类型的差异,也可以通过地区引种驯化,来丰富局部区域的植物类型,近年来,我国也已经成功很多这样的实例,如:江西四季常绿,树型优美树种香樟近十年已在南京地区广泛被运用于行道树的主打树种,逐步替代落叶树种梧桐,解决梧桐树春夏换季时引起城市中对人们的健康有较大危害的“球果飞絮”问题;南京市树雪松在北京也已成功完成引种驯化,解决北方地区树种的单调性;海南地区的加拿利海枣在南京地区也成功完成驯化…今后,更多的类似引种驯化都将是一直延续的工作。

1.2深刻认知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园林规划受到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的园林植物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许多特色园林植物离开了原本的生长环境就会出现变异或死亡。因此,在规划园林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用本地植物。如在南京,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mm,四季分明,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在南京建设园林时,有大量性状优良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的大量运用,节省了成本和养护费用,能充分体现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统一。2013年~2020年南京园林规划在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上,优先引种驯化乡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植物新品种,合理进行植物新品种选育,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品种数量,丰富本地种植资源,以提高城市单位绿地面积的植物多样性;同时合理规划绿化植物种苗质量,保障城市绿化种苗质量健康发展,促进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防渗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2.1园林工程渗水原因分析

2.1.1施工缝遗留导致渗水。由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规模比普通工程大,而在施工中对很多细节要求较高,因此在园林施工中,建设单位往往会将工程划分为不同区域的子项目,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团队,最后再进行施工缝接缝闭合。但受到人员素质、施工误差、理解差异等方面的影响,施工缝处的施工经常会出现不同,导致闭缝接合时无法完全闭缝。而由于对这个问题缺少责任分配,各个施工团队往往都不会对遗留的施工缝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在园林投入使用后,浇灌和自然降水逐渐渗入施工缝,最终出现渗漏。

2.1.2基坑未及时排水导致混凝土工程底板大面积渗水。由于不同地区的园林工程建设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行业内缺乏统一的合格标准和监管机制。一些园林工程施工时基坑施工并没有完全按照标准操作进行,排水效率低,一旦遇到阴雨、潮湿天气,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在基坑中形成积水残留。积水长期堆积就会导致基坑水位上升,逐渐淹没园林的混凝土过渡层,使得混凝土工程的底板大面积渗水。

2.2防渗技术的实际运用

2.2.1灌浆技术。在园林施工中出现的淤泥、粘性尘土、沙土等物质可以通过灌浆技术得到回收利用,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作用。同时,灌浆技术与其他新工艺相比,操作要求低,效果稳定,在园林防渗漏中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园林工程施工各种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在园林工程防渗施工使用的灌浆技术主要有高压喷射灌浆、坝体劈裂灌浆以及控制性灌浆等三大技术。

2.2.2防渗墙技术。防渗墙是指施工人员通过钻孔,向混凝土工程的开挖孔中注入防渗漏材料而形成的连续性墙体。与灌浆技术不同,防渗墙技术在渗透系数较低的强体中效果比较突出,同时还可以适应一般厚度的墙体和耐久性墙的工程强。由于防渗墙本身不另外占用空间,总体造价低,施工中也不需要特殊的专用设备,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效果比灌浆技术更好。

3水土保持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3.1园林工程水体保持技术简述园林中水体一般都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改善园林绿化条件,二是构成城市的水系规划。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园林工程中的水景工程建设也非常重要。在人造园林中,可以利用人工河湖和水渠来调节园林的水体流向和体积,达到控制园林水体、预防水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园林中开挖人工湖要注意湖岸的稳固,合理计算湖面面积,保持适度的湖面积与地面积比。如果湖岸为斜坡,则需要对斜坡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防护,以保证湖水不被风浪掀翻到岸外。砂土地区还需考虑水体的防渗。在实践中,本人曾经主持参与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新城区景观工程》的建设中,为从南湖引水至丰南区新城区,直至与唐津运河相连,把整个水系打通,人为的开挖了长约7km、宽平均约30m的河道。开挖过程中,本地区地下表层约1.5m为壤土,以下均为砂土,所在河底标高处都是易渗透的砂土,要想能够存储水体,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实际操作中应用了,从下往上结构层:三七灰土、无纺布防水毯、三七灰土进行分层压实。边坡的处理同河底,同时,岸边采用2.5m的双排木桩护坡,木桩表面露出50cm。举这样的例子,在园林中水体保持的操作时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参照应用。

3.2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的侧重点

3.2.1遵循艺术性原则。园林建设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提供美观效果。园林中造景、选植的一大重要指标就是艺术性。我国的园林艺术讲究自然和谐、天人一体,要将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恰当的融入园林景观中,同时要保留自然植物园林的天然属性。另外,人造植物和其他景观都要注意和原生的园林风格保持统一。而受到我国气候条件的影响,各地的植物从种类到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植物建设园林,能够让园林更和谐的融入周边的环境中,并赋予园林更深的文化底蕴,让参观者感受到更加鲜明、更加深刻的文明气息。

3.2.2强调绿化的普遍性。园林植物的原则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地植物不仅更加符合生态需求,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种植植被时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单位面积绿地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种植更多植物,达到更高的生态效益。

3.2.3合理运用植物群落混交技术。现代生物科技对植物群落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构建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群是现代园林工程的一大突破。在园林建设中,加强植物群落混交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有限的园林发挥出更大的生态、经济、美观效益。经过科学规划,多层次种植的植物在生长中互不伤害、互相协调,创造出生命的美感,赋予园林更生动的文化和生态美感。另外,利用不同植物固土、汲水、吸收辐射等特点,可以让园林植物更好的净化园林环境。

4结语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推广和运用让园林工程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前进,不仅让园林发挥出了更好的生态、经济效果,也展现了园林中包含的自然意境。园林设计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每一个园林,从而设计出的优美如画园林景观效果,让漫步在园林景观中的人们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陈晓东.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园林科技学院院报,2012,6(31):53-54.

篇(5)

关键词:传统民居城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什么是传统民居

科教文汇《简述中国传统民居》一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百科名片上讲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以上论述,综合其他资料,笔者认为,传统民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实用科学性

民居是当地居民在千百年与自然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完善,其中凝聚着前人的智慧,蕴含着当年的科学精神。无论在建筑的结构造型、细部装饰,还是选址、布局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北方的传统民居四合院,由于北京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平时又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而南方地区炎热多雨又潮湿,所以人们居住特别重视防晒通风,大多建造楼房。特别是天井的设计,堂屋朝向天井,完全是敞开式的,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通风作用。

2、文化传承性

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的“住”,“居所”能处处反映出本民族最具有本质的和代表性的东西,特别是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习俗、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特征。在民居中,人民常常把自己的理想、信仰和审美,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各种装饰、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如汉族喜欢用鹤、蝙蝠、喜鹊、梅、百合、等表示吉祥。生动地说明了民居的文化传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3、风格独特性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审美观念的不同,也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民居的造型风格也就不同。整体呈现的是淳朴自然,但有地域性风格特征相当明显。比如福建客家土楼呈圆形围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垒飞蝶。江苏民居临河跨溪修筑,方便日常洗刷。东北民居择阳而建 ,屋身平矮方正,纳日美观,室内有火坑、火墙、火池,烟 囱高耸,既防火保暖又安全舒适。安徽民居、山西民居多用青瓦白墙,门窗木雕精美,并饰以温雅彩画,精致朴素,俊秀堂皇。上海石库门民居,上海民居大多用石头门框和铜质门环,墙头、窗棂多有装饰,美仑美奂,落落大方。

二、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居的保护至关重要

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地方的传统民俗建筑没有得到必要的保护甚至遭到破坏,全拆全建虽然呈现了整齐划一的现代建筑,但是许多城镇和村庄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变得雷同,从而也失去了城镇建设的个性魅力。因此,保护传统民居至关重要。

1、有效的保护传统民居,是城镇化进程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提出,“只有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增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中,保护好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民居,对于增加城镇的综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观光游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传承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有效的保护传统民居,是城镇化进程特色的营造和保证

我们都知道,保持地方特色是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最终支点。而地方传统民居是地方特色最为显形的物的呈现。因此,在建筑上,根据本地的传统和实际文化风俗,制定出符合自身文化发展的建筑规划,是避免盲目追求现代化、单一化的必经之路。而目前,“千城一面”的问题比较普遍,甚至很多地区在整体设计中,布局相仿、风格雷同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具体建设中,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城镇建设因此也失去了个性的魅力。

3、有效的保护传统民居,是城镇化进程生态的和谐和体现

由于传统民居具有实用价值、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旅游商业价值。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只要通过科学管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传统民居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极力挖掘当地民居的“生态本质”,无论是从生活质量还是经济上效益上,都可保障长久可持续提高,城镇化生态和谐发展就可以实现。

三、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

被誉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浓厚历史韵味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如何保存和开发民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记载历史建筑文化的重要命题。

1、加强规划控制,实行民居保护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于文化的需要也日益增加。因此在观念上,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意识也逐渐增强。在实行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民居时,必须加强科学规划和严格控制乱搭乱建现象。按照“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基本思路,结合实际特点,彰显地方特色。要特别落实好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古街道的保护,最大可能地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保持其地方特色。

2、更新居民意识,提升民居形态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传统民居内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往往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要求。这就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从硬件上讲,需要引导居民必要地改建和扩建。这便涉及到材料选择、空间格局等问题,可以建立和公布传统村落名录,并对传统村落进行甄别、分类、评级,实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与此同时,必须做好相应软件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民俗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与教育,以实现民居与建筑文化的延续。

3、规划人居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相对而言,能够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地理位置会比较偏远,经济相比一般地区欠发达,人居自然环境较好但现代化程度不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统一科学地规划,在不破坏民居原有特色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居住条件。特别要解决好环境保护和生产发展的关系,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居民意识到:房子不再仅仅是一个避风避雨的场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居住,还有注重环境和服务。

4、发展传统旅游,发挥民居优势

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问题;对策

引言

环境是围绕人群空间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总体,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环境影响是指开发行为可能引起的环境条件改变,而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这种变化做出预评,对项目建设和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评估,根据评估数据,制定减缓措施,争取把不利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主要是为了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结合,在环保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我国在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工业区、居民区等区域做出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是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尤其是2003年9月《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正式实施以来,环评事业有了明显快速发展。在30多年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协调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随着环境评价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得到全面发展,评价管理方法体系和机制得到逐步完善,评价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展。但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仍十分严峻,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等情况严重,环境影响评价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巨大空间。

1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

我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已有近30年,从小平同志南巡后开始关注战略环评问题,在一个较大区域内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同时提出减轻不良影响的多种措施。自2003年的环评法实施以来,我国环保局不断起草并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多项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且实现了注册环评工程师制度,提高了环评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另外各区域成立评估机构,逐步建成科学的环评审批程序和较为健全的环评技术体系,实现了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时交流的目的,更加有利于我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我国引入环境影响评价较晚,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当前我国环境评价影响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2 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对改善区域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随着环评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得到公众认可,成为我国各地基本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发展历程短,在实践、经验方面均有所不足,作者根据自己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队伍能力水平和责任意识偏低,尤其基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队伍力量较弱,未设立专门的管理队伍,出现执法水平低下的情况;另外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个体利益面前,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重缺乏环境意识和责任,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情况,严重扰乱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市场化。

2.2 环境影响评价机制问题

环境影响已被列入法规章程,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普遍实行,尤其是基层小企业基本未能履行该方面法规要求。基层小企业对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有重要影响,但小企业发展存在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对环境管理要求松弛,经常出现小企业大污染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是贯彻生态环境防御为主的重要措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2.3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过程不够精细

对某一个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详细掌握该项目产生污染物的位置、方式、种类和数量,摸清各种污染物最终向环境的排放方式、数量等重要参数,从而有利于制定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提升控污效果。以上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环评工作的质量和结论。但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经常存在部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分析较为粗糙,各项参数不够精确,导致污染源计算不够准确或出现失误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时环评人员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环评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缺乏及时沟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前完成或无组织排放问题都会导致对项目工程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出现偏差、数据不精确等问题。

2.4 环境影响评价时间问题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采取减缓和控制措施,在这过程中,选择时机是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在建设前期开始环评的作用较大,但由于建设单位不愿花钱在不确定项目可行性时进行环评,却又想在确定项目后加快环评,这给环评造成极大压力,大多环评单位因某些趋使因素不得迎合建设单位,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种补充性工作,未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3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改进对策

3.1 推进规划环评

为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本质作用,实践表明,可通过推进规划环评的方式来控制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这种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不仅要对单个项目进行环评,还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环评;要求所有综合性和专项规划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审批部门不得通过未按规定编写的,严格履行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并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各部门间的联网审批机制,加强沟通和协调,规范化推进环评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还应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力度,依法追究违反环评审批规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3.2 建立环评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环评内容的重要组成,因此在项目活动中应重视公众参与内容,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布局等,并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规范化、具体化,实现公众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增添公众参与内容,可补充环境监测评价和数学模式预测中难以发现的问题,更好判断出项目可能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对解决当前各地区环境考虑片面性有很好作用,因此要鼓励并积极开展群众参与环评机制。

参考文献:

[1]赵延宁,武建伟,王贤.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820.3.

[2]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及现状X820(A)2013-09.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13-04.

[4]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6-02

一、诚信简述及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诺言、讲信用。它包括着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能取得信任;只有讲信用,才会有信誉。几千年来,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厚重的中华文明积淀中走来,一直延续至今,滋润着国人的心灵,提升着国民的素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同时还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失去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所塑造的人才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学识之外,本质上也要求必须遵循道德准则、负载道德理想、具有崇高的道德人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作为人的立德修身之本、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和重要内容。诚信教育为大学生成才确定了目标,并指引着具体的成才之路,它为大学生确定了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并使他们在多方面形成积极的行为方式。如果大学培养的人才缺乏诚信意识,漠视诚信道德,甚至成为失信者,那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再好,大学教育也是失败的。大学生的角色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诚信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程度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特殊的使命决定大学生必须具备诚信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本应是一种信用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如此,也更需要有良好诚信道德的市场主体,而这些市场主体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平民化,大部分人都将是要经过大学教育的人即大学生。大学生是中国文化使命的承担着,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大历史责任,他们有责任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维护弘扬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

因此,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深入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具体表现为:1、学习不诚信、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有些大学生不认真学习,不是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剽窃他人的学习成果,抄袭别人的作业、在考场上作弊;2、经济行为不诚信。蓄意拖欠学费,有些大学生穿名牌、打手机,将从家中带来的钱用于吃喝玩乐,就是不交学费。还有的学生不按时返还国家的助学贷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在银行心目中的诚信形象,继而影响到银行对以后的众多的真正贫困的大学生的助学贷款。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

1、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有些人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做出了一些重利轻义的行为,如偷税漏税、赖账不还、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其次,社会方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还不完善,我们的监管机制、社会保障体制还没有改革到位,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同时也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蔓延,如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等,社会上的这些消极现象使人们在认知中产生这样的错觉:那就是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会成为一种生存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再次,积极、健康的主流道德文化体系尚在建构。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开放化的世界,中国当前的主流道德文化体系由于受文化多元化、政治观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反诚信文化。上述社会上的诸多因素极大地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从而导致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学校诚信教育实施欠佳。现今的大学生都经过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洗礼”,而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又有无可避免的缺陷。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片面注重“高分”、智育,而对“如何做人”、“如何为人”重视不够,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陈旧,针对性较弱,和严峻的现实脱节,具有简单化和片面化,于是就演变成了空洞的孔夫子式的长篇大论和单纯说教。另外,高校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也不够。在高校的诸多管理部门存在着弊端和漏洞,特别是一些和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职能部门,工作的无序、管理的松懈、监督的不力等,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为不诚实的学生提供了种种弄虚作假的可乘之机。更让人们忧心的是,不管处在学校教育的哪一阶段,总是有一些教育者,在其位,却不谋其“职”,有失其道德风范,一些领导和教师常常弄虚作假,做出一些违背教育宗旨的事情,还有些教师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职业道德缺乏,接受学生红包,奖罚不能一视同仁等等,这都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和教师的诚信形象,给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教育者的诚信形象欠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诚信教育,导致学生在看到老师不诚信行为被社会和其他部门所默许甚至是支持的时候,就会给自己的不诚信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和借口,从而导致自律性丧失、自我诚信教育的失败。教育者和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又共同导致了校园诚信氛围不浓。

3、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现状也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备受溺爱和保护,以致缺乏必要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自私心理较为严重。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老师、他人、学校、社会要求过高,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过多追求个人名利,对社会责任不屑一顾,因而在关键时刻他们会为利而舍弃诚信。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接受诚信道德价值并自觉实践诚信行为的过程,它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单纯道德觉悟和水平上,更要体现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上,由此可知诚信教育应该是一个由知到行的复杂的过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入手解决:

(一)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知层次。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诸如认为守纪律、重诺言、讲义气就是诚信;或者只需要对至亲至爱的人、朋友、熟人讲诚信,而对于其他人则不必讲诚信;在现实生活中要讲诚信,而在网络上则是没有必要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事实上,诚信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如前所述,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诚”重真诚不伪,指“内诚于心”;“信”重信守诺言,指“外信于人”,即所谓“重惩发乎心,信效著乎外”。诚实信仰是诚信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要求,守信重诺是诚信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要求人们注重自我修养,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形成诚信的道德行为。我国应时制订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诚信又作为一个法律范畴以法的形式要求人们必须诚实守信。另外,作为道德范畴的诚信现今已经不是抽象不变的教条,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风云变换的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赋予诚信更新、更广阔的时代内涵。现代的诚信观念不仅是像古代那样处理个人之间的私德,更是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关系的公德;现代的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洁身自好自我修身养性的阶段,更要求人们用诚信积极的改造世界。

(二)培养诚信的道德情感,强化诚信意识,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树立适应当代社会和大学精神的信用意识,加强大学生内在诚信道德情感的培养。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大学生中开展深入持久的诚信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诚信度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塑造人们的灵魂,培育对诚信理念的信仰和崇敬,给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提高诚信道德认识可以通过众多途径实现。通过深入持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在大学生中形成一种得到普遍认可和一致尊重的价值评价体系,使每个大学生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社会承诺。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教育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增加说服力、感染力,并要在长效机制的建立上获得新的视角,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育内涵。诚信观念侧重实事求是、信守诺言,但在社会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内容上需要创新,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的本土化的诚信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诚信观念的形成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塑造积极健康完善的人格的教育模式。

(三)形成诚信的行为习惯,即培养起来的内心的诚信道德情感通过外化体现为诚信道德行为。诚信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其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想靠评比打分来检验诚信教育的结果,或者仅靠一个大规模的承诺活动来推动诚信意识提高是不现实的。较合适的方法是从具体事情入手,启发诚信意识,要求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入手,归根到底就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他人教育走向自我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已经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不再仅仅要求自己单纯在学习上有重大收获,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郎,他们相对于以前对社会行为也有一定的参与欲望,而对他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的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活动的人,所以,高校中的行政部门和教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要以诚待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如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途径强化内在的诚信道德品质向外在诚信行为的转化。

(四)加强法律、制度、文化的保障。诚信教育不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也离不开各方面的保障。道德不能解决诚信建设中的所有问题,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的人,应该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规范其不诚信行为。制度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在大学校园中,应该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规则,让诚信者可以得到鼓励和回报,失信者要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关注自身行为是否诚信,促使其选择诚信摒弃失信,从而最终使诚信教育进入良性循环。文化方面,要进行中国传统的优良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教育,自觉抵御落后的不良文化,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不自觉的融入其中,强化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冯刚.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推进搞笑的与创新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15-17.

\[2\]朱惠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J\].2007.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