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8 14:48: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光伏行业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新新产业 太阳能 光伏 封装设备 现状
中图分类号:TK51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寻求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选择太阳能作为目前新新产业新能源的开发对象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光伏组件产业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所以新新产业太阳能的发展也将会带来光伏组件产品的日益兴起。在太阳能发电组件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新新产业光伏组件封装、硅片加工以及在光伏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造方面均有着巨大的成功,从而明显缩短了生产时间与发展进程,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也使得当前国内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而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光伏组件封装制造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目前的市场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1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生产介绍
1.1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组成
光伏组件封装设备主要是用在新新产业的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过程中。主要由装框机、层压机、打胶机、敷设机、组件测试仪以及焊接机等设备组成。此外还可以装有激光划片机以及电池片分选仪等设备。
图1: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
1.2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用途
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封装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对光伏电池片的封装应满足密封与抗雷击两项基本指标,由此可以满足对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层压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层压机把EVA、太阳能电池片、钢化玻璃、背膜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压成具有一定刚性的整体。这是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一种重要设备。目前我国的层压机和国外层压机的主要在制作精度、控制程序、设备的稳定性等方面和国外有差距。我国生产的层压机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国外产品的额差距在不断缩小,现国内绝大多数组件生产厂家使用的层压机都是国产的,其产品性能能够满足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的要求。此外,光伏组件封装设备中的焊接机主要是用于电池串接;而装框机则主要是安装光伏组件的边框,从而增加组件的强度;铺设机则将电池组件串、EVA、玻璃以及背板等进行分层次铺设;注胶机则主要是对电池片进行封装。
2我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现状
新新产业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已经在我国发展超过了10年,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完成整线装备的能力。从市场规模上看,目前我国国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而相关评估显示,5年后将我国将有90%的光伏组件封装均达到国产化。市场统计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在整个行业中的总产值已经占到了34%,其中2006~2010年间国产光伏组件设备容量统计如下。
图2:我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容量统计
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制造流水线中,对设备焊接所需要的技术较高,而我国现有的焊接技术仍无法满足要求。但是随着自动焊接机引入我国市场,在国产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生产国产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我国已有部分产品型号在光伏组件测试仪设备中达到了3A标准,此外我国的9A太阳模拟器已经给成为德国SCHMID整线产品的标配设备,在国外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市场。我国的装框机生产商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层压机市场国产化已经达到了97%,己经有65家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生产厂家,可见我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技术与发展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外,从光伏组件封装设备价格来看,我国国产设备的价格比同种国外产品低30%~50%,也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以预测我国的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制造将推动着整个光伏组件设备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3我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的展望
我国未来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制造上仍然会向自动化进一步发展。这是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将更有效的控制光伏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同时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优于人工操作生产线,可以减少了人员的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封装环节人工成本来实现对光伏组件生产成本的控制。因此如何实现光伏组件生产自动化是目前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生产的主要方向。目前来看,我国在新新产业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生产行业中主要是实现由节点设备向流水线的发展趋势,这是受国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影响而成的,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实现设备生产车间的自动传送,提高生产自动化及整线生产效率。此外,在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中还会随着新型电池和新材料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如对光伏薄膜电池封装的特殊要求也成为光伏封装产业自身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
4结论
我国新新产业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起步较早,同时我国的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光伏组件封装、硅片加工以及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此导致了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国产化日益显著。由于光伏行业的生产设备属于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设备,其中也包括了复杂的软硬件技术,而这些软硬件还涉及到许多现代工艺细节,因此在我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下,还需要掌握到这些先进的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制造生产技术,并且保持技术的创新性,从而不断提高新型产业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的制造水平,扩大产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海波.光伏组件封装设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产业,2013(12):366.
[2] 吴达成.我国光伏组件封装设备制造现状及展望[J].太阳能,2012(8):12-15.
[3] 刘庆国,陈志强,张宝成.高压釜在光伏组件封装中的应用[J].太阳能,2013(6):35-36.
关键词:新能源 风电 光伏发电 现状 发展 建议
中图分类号:TM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086-02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应用,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工作不断深入。但毋庸置疑地,风电和光伏发电行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光伏并网技术存在瓶颈、行业普遍亏损等都制约了风电和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风电、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1.1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让众多发达国家望尘莫及,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尤甚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风电产业进入了较快的成长阶段,风电装机从55万千瓦上升到2012年底7532.4万千瓦(吊装容量),已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
1.2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以及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光伏发电迅速发展,2011年新增装机陡增到223万千瓦,累计装机309万千瓦,成为全球重要的光伏市场。
2 目前风电、光伏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济危机引起欧洲主要国家光伏补贴下调
受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影响,部分欧洲国家财政情况恶化,光伏发电装机开工建设放缓。全球光伏产能远高于需求,产品积压严重,导致部分企业为了回款低价抛售光伏组件。主要欧洲光伏市场国家因此下调了对光伏发电的支持政策和补贴政策。
2.2 美国、欧洲“双反”使我国光伏设备出口受到极大影响
美国商务部在2012年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宣布向我国晶硅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5月16日宣布反倾销税率为31.14%~249.96%。最终,美国双反落槌,中国光伏产品税负最高增逾两倍。2012年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的正式立案。这对国内光伏设备90%产品依靠出口的生产厂家来说几乎是命悬一线。
2.3 部分地区风电限电严重,风机企业利润下滑
2.3.1 2011年我国风电限电情况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对10个省(市、自治区)共1869.1万千瓦的风电场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2011年这些风电场由于电网调度原因被限发的电量高达59.8亿千瓦时,具体的调研结果见表1。
2.3.2 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利润下滑
2011年,国内主要风电类上市公司业绩均出现下滑,具体如表2所示。
2.4 光伏设备制造产能远高于需求,行业企业普遍亏损
前我国光伏产品主要市场为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欧美市场销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而国内市场开发程度较低。2013年3月20日,我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由于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被当地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光伏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畸形发展的状况,严重依赖政府补贴、9成以上依靠出口、产能过剩企业难以为继。这些“原罪”导致了今天的产业困局。今后部分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行业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
2.5 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存在并网瓶颈
正如业内一位专家所言,风电并网,首先的是利益调整,其次是观念,再次才是技术。并网困难表面看受制于技术因素,但更深层次的症结在于利益驱动,电网企业在风电上网和远距离输送方面需要大量投入,但收益不大,缺乏利益驱动和变革的动力。技术上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管理体制尚未捋顺、利益分配不均衡才是造成风电并网困难的首要因素。
2.6 光伏电价面临下调
有消息称,发改委已向各地方政府、发电企业等下发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意见稿。从意见稿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光伏上网电价将从“一刀切”的1元/千瓦时,改为分四大资源区来定价,最低的地区电价为0.75元,降幅达25%。从意见稿内容看,国家的思路是,即便是产能严重过剩,也要按市场化方式操作,不会过度补贴国内市场。这对发电企业来说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3 目前风电、光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1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2020年达到2亿千瓦。
3.2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预测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2100万千瓦,2020年5000万千瓦。
3.3 分析判断
(1)新能源发电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向好。根据前面的预测分析进行测算,从目前到2016年底,我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较快,新能源发电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2)我国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有效产能将更为集中。我国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产业已拥有了完整产业链、较低生产成本和一定的规模效应,是我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但随着发展初期暴利的消失,未来行业竞争将对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企业管理等提出更高要求,行业资源将向大型企业集中,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与传统发电成本差距将逐步缩小,行业竞争力日趋明显。
(3)风电、光伏发电等发展将更加规范有序。国家能源局出台了有关规范风电项目审批制度的管理办法,意图收紧地方审批权。根据办法规定地方政府在核准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风电项目之前,须拿到国家能源局的复函,否则不予通过。政府各种配套政策的出台及完善使各路开发商进入此领域更加谨慎,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风电、光伏发电发展脉络。
4 风电、光伏行业发展建议
4.1 积极推动支持风电、光伏企业发展的政策制订
各相关方应找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制订扶持行业发展的布局、规模、电价、并网等具体政策,并适时联合国家能源局启动电网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工作,解决风电并网和弃风问题。
4.2 大力支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助推光伏企业走出大幅亏损和产能堆积的困局
目前美国的“双反”的裁定,已使光伏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而我国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仅为开发初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为德国的1/9,发展空间巨大,同时由于光伏组件的大幅下跌,光伏发电企业的成本也相应下降,效益相对较好。大型光伏企业应寻求政府、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同时大力开拓内需,为剩余产能找出路;光伏发电企业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以促进光伏发电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化解光伏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4.3 拓展境外新兴市场
国内企业应瞄准亚非拉等地区资源禀赋好、政策措施到位的新兴市场,加大新能源行业的投资、EPC总包、并购等多种方式,开拓“蓝海”领域。
4.4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企业通过优胜略汰,使有效产能适度集中
鉴于全球光伏市场和我国风电市场放缓的预测,我国光伏和风机设备行业仍将处于激烈竞争、盈利下滑时期。在核心技术、产业链等方面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企业的优胜劣汰,使有效产能适度集中。
4.5 新能源发电企业内部资源更加倾向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
为促进了风电规模化发展,过去提倡建立大基地融入大电网,随着风电近年的高速发展,此模式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并网送出困难,事故频发。近来,风电开发呈现向国家倡导的分散式开发和由内陆向沿海推进的趋势。从地域看,海上风电开发区域均为沿海地带,而这些区域集中了我国用电负荷大的省份,在电力传输上,只需要考虑将电从海中送上岸,较陆上风电的“千里送电”,一来大大减少了电力的损耗和衰减,二来也省下了大规模建设特高压输电线的投资。各个大型新能源发电企业将从追求装机容量的粗放式发展逐步向效益优先的方向迈进。
4.6 加强新能源产业前瞻性问题研究
各新能源企业应进一步密切与能源局、国家电网和电规院等部门合作,加强对分布式能源、海上风电、聚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等新技术、新领域的研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重点,拓展国家能源战略和行业发展的能力。
5 结语
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虽然目前行业发展的态势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观念和技术上的约束,但笔者相信,通过多方的努力,风电和光伏发电行业必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GWEC. Global Wind Energy: Solid Growth in 2012[EB/OL].http:///wp-content/uploads/2013/02/GWEC-PRstats-2012_english.pdf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光伏工程;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5-02
一、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启示
工信部于2012年2月24日印发《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从经济目标、技术目标、创新目标和发电成本目标四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光伏行业十二五最重要的规划文件的,使得近日来一直处于寒冬的光伏行业,终于迎来期盼的政策“温暖”。规划表示,“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装机容量要求,同时积极满足国际市场发展需要。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领先企业达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太阳能电池领先企业达到5GW级,骨干企业达到GW级水平。规划还调整了光伏发电成本目标,称: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经济竞争力;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5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千瓦时,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规划还提到了“十二五”期间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强产业战略部署;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着力实施统筹规划,推进产业合理布局;积极培育多样化市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检测认证、监测制度建设;加强行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作为河南省首批申办光伏工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应跟上国际形势和国内产业战略的变化,针对光伏工程专业在校学生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实践的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及时调整,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二、光伏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1.本科光伏人才培养的定位。从十二五规划看,我国的光伏产业要走自主发展道路,一改过去大量生产太阳能电池及原材料,企业依赖出口销售的单一生产局面,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装机容量要求,同时积极满足国际市场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调整光伏发电成本,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将逐步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推动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行业的蓬勃发展,以经济为基础的同时必须有充足的人才作为支柱。就目前光伏行业人才现状来看,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高端人才,包括海归在内的太阳能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生,他们是企业研发部门和科研单位向外挖取的对象;而另一方面是极少数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或经过短期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他们主要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劳动和管理工作。光伏行业目前的这种人才结构,不能满足行业长足发展要求。而目前作为一个新兴本科层次的光伏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在国内同等层次的高校中,尚无可以参照执行的标准。根据这种现状,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层次,应用研究型”,所谓的“应用研究型”人才,是既可以在企业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在生产一线作为技术员工程师使用,也能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补充到行业科研人员队伍中,以弥补光伏行业人才的缺口。
2.本科光伏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合理配置,设计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本着“重基础、宽口径”的思路进行课程设置,同时满足高校本科必须的实验环节要求。为着重基础,光伏工程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四年不间断,同时电磁学、电动力学、电工学、电路、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光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工程企图等都要保证足够的学时数;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覆盖面要适中,既包括应用光伏学、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技术与工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还应该有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方面的课程;在选修课程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学计划中要列举更多的与太阳能相关联的可选课目,如洁净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材料、应用软件,科技创新等。在各个课程计划中应保证足够的实验学时,确保理论与实践合理配置。
3.“应用研究型”人才是光伏行业当前的市场需求。光伏工程“应用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重基础、宽口径”为思路,既符合我国光伏行业的现状,也符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尽管在国际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都持续迅猛发展,我国按十二五规划既定方针,即便是五年内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与传统水力发电或火力发电成本不足0.2元/千瓦时相比,发电成本还是很高。另一方面,要上马光伏发电系享受国家财政补贴需经过严格审批制度,企业完全靠自行投资光伏发电系统回收资金周期太长,再者太阳能发电单位面积上功率小,国家电网大规模上项目受到场地的限制,所以目前和相当一段时间里,光伏发电要走用电企业自发电、供电之路,要经历一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技能+应用+研究”的多面手。我们输送的人才要对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等有全面的掌控能力。然而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毕业生要面对就业的双向选择,不能否认会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光伏相关甚至相近(如LED等)行业的工作。为了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局面,我们本着“重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把“应用研究型”作为光伏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当下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4.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设置为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性环节和校外课堂也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不可缺要的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年来,各个高校很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或者教师科研课题分出一部分作为子课题让学生来做,这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团队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我们在光伏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很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很大支持,每年都有学生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基金项目申报和审批,并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还给予必要的学籍学分。事实证明,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非常高的。在这项工作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思,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历经实践来检验,要在执行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光伏工程这个最新兴的行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中。
参考文献:
[1]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
关键词 光伏 坩埚 产品发展 品牌战略 高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光伏行业现状
1.1 目前光伏行业主要的问题
(1)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而且产量供应不足,依赖国外进口的程度过高。多晶硅制造业是光伏产业链的首端,是影响整个产业发展规模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2)硅制造技术成熟,但对原材料依存度高。(3)太阳能电池生产增长强劲,产品主要出口,过度依赖于国外市场。由于中国光伏产业链末端光伏发电市场尚未完全启动,98%的国产光伏组件出口国外。行业易进入和上游多晶硅原料不足造成国内封装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组件企业利润微薄,竞争力能力弱。(4)组件制造进入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在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中,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这些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是光伏产业链中发展最快的环节之一。据估计我国有近200家以上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并且主要厂家的产品都通过了国际认证。(5)光伏产品生产量虽然大,但应用水平低。光伏产品生产在国内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外市场需求拉动下,光伏出口产品很多其中也包括太阳能灯、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但是受产品价格和市场空间的限制,中国本土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化程度却不高。
1.2 国家政策
国家规划政策: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国家能源局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国能科技【2011】395号);商务部的《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产发【2011】310号);工信部《产业关键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工信部科【2011】320号)、《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2月24日);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关于扶持政策: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115号);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1】115号)、《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财建【2012】21号)、《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财办建【2011】187号)。
约束督导政策:发改委和商务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2011年第12号令;工信部《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2010】137号)。
鼓励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58号)。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整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是有相当的前途和希望。光伏行业虽暂陷发展低谷,但从国际市场环境而言,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的能源发展的共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得到工业界,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的重视。①我国正式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00万kW,年发电量200亿kWh。国内市场尚有潜力,必须启动国内光伏电力市场,加速消化光伏企业的过剩产能。②
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行业之一,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下一个黄金时期指日可待。对于广大光伏企业而言,秉持正确的商业模式,树立并且发展良好的品牌形象,坚持先进的技术研发,审时度势,也能发展未来广阔市场,获得产业发展的先机。
2 石英坩埚企业在光伏产业中的状况
太阳能石英坩埚企业是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企业,相当依赖于光伏行业来生存与发展。石英陶瓷坩埚(又称太阳能坩埚),是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铸锭炉的关键部件,这种坩埚是用于光伏工业中盛装融熔硅并制成后续工序所需硅锭的一种容器,是拉制大直径单晶硅和多晶硅的消耗性器皿,工作温度在1500℃以上,并且每生产一炉硅产品就可能会用掉一只坩埚,属于易耗品。
多晶硅熔炼用薄壁大尺寸方形石英陶瓷坩埚,从使用的角度讲,除了对坩埚的纯度、强度、尺寸精度、外观缺陷、高温性能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外,还对其在质量和热震稳定性具有极其苛刻的要求。③近年随着环保能源不断被重视和发展,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这使得用于太阳能转换的多晶硅的用量急剧增加。因此促进了多晶硅生产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大尺寸薄壁方形熔融石英陶瓷坩埚的用量也在急剧增大,国际上该产品的市场很好。熔融石英陶瓷坩埚以其热稳定性好、耐熔体(硅、铝、铜等)侵蚀性和对所加工的制品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晶硅生产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目前国内生产多晶硅的电热感应炉约十余台,每台感应炉年需求大尺寸薄壁高纯熔融石英陶瓷方坩埚(规格600 00 00~900 00 00mm,壁厚15~20mm)约150只。
2012年,美国与欧盟的“双反”,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是惨痛的一年,因此对于坩埚行业来说,也是萧条的一年。坩埚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同时要抓住新市场,鼓励企业抢占新市场。
3 在石英坩埚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中发展的策略研究
3.1 扩大内需,完善上网电价补贴体系
在扩大内需,完善上网电价补贴体系的光伏发展建议的呼声下,尽管从全球来看,光伏发电仍然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在价格上具备完全的优势,同时目前国内支持光伏应用的政策体系仍然在建设的过程中。光伏太阳能电池产品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不利于国内光伏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国内光伏并网的水平,完善“上网电价法”来敦促电网积极并网购电,④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十分重要。由此间接也会促进坩埚企业的生产发展。
3.2 淘汰落后企业,加强行业整合
不单纯依靠政府扶持,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企业,推动行业的整合升级。从而达到在整体上优化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的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从而提升整个光伏链在海内外的竞争力。
3.3 开创新市场,⑤加强产品在“纵向专业化,横向延伸化”
高纯度的熔融石英由于具有结构精细、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小、制成品尺寸精度高、高温不变形、热震稳定性好、电性能好、耐化学侵蚀性好等特点,在太阳能行业多晶硅制作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高纯度的熔融石英坩埚的良好特性,因此可以在玻璃深加工行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化工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更为广泛的推广和使用。这样石英坩埚行业就不因为光伏行业的不景气而陷入困境。
3.4 注重品牌战略
(1)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准确定位企业品牌;(2)重视企业品牌设计,加强企业品牌宣传;(3)强化企业品牌管理,注重品牌竞争手段;(4)保证企业品牌质量,积极创新企业品牌;(5)完善品牌管理模式,培养品牌管理人才;(6)培养企业品牌信誉,赢得更多新老客户。
3.5 注重人才,加强科研技术
人才是科技于管理创新的关键性因素,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我们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来推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可以依托各类高校、科研和骨干企业,激励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光伏高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用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现有生产装备工艺,合理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对坩埚的纯度、强度、外观缺陷、内在质量、高温性能、热振稳定性、尺寸精度要求的技术发展。 2012年度,石英坩埚中国专利已达到120个之多。专利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是保护本土产业,避免国际贸易纠纷。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充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至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此的优惠政策,对于石英坩埚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利。
4 结论与展望
无论光伏行业目前的遭遇多冷酷,总的来说,光伏行业应该是新世纪的朝阳行业,符合人类追求清洁能源的要求,建设低碳社会,是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应该对光伏行业走出寒冬充满信心,作为光伏上游企业,也应增强信心,同时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并且借助有力的政策,注重人才,加强科研技术,注重专利发明,积极跻身于高新技术企业,拓展产品使用范围,从而推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的坩埚行业必然在严峻挑战之后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
注释
① 王斯成.世界最新光伏动态和国内政策分析.国家发改委:新形势下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光伏电站建设与系统设计专题培训班,2011.10.北京.
② 郭夏.启动国内市场拯救中国光伏.ECONOMIC MONTHLY.2012(9).
③ 袁想东,余明清,王耀明,杨实,候华英.熔融石英陶瓷坩埚在多晶硅光伏产业中的应用.太阳能技术论文集,2007.
④ 阳芳,周源俊.利用光伏上网电价政策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42-43.
欧盟作为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此次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这加剧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迫使其加速产业转移。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有超过70%的企业停产或倒闭,在美国对我国光伏“双反”初裁税率公布以后,我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将迫使我国光伏产业加速向国外转移。
其次,这对我国光伏产业造成致命一击,令我国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面临死亡威胁。欧洲是我国光伏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其市场份额约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60%~70%。该市场一旦丢失,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弥补。当前我国光伏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将直接导致大批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再者,此次欧盟反倾销立案,极有可能对美国正在进行的对华“双反”造成刺激,促使其尽快终裁,并在终裁结果中与欧洲合力打击中国光伏产业。
此外,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还将增加国内市场压力,导致贸易逆差形成。欧美市场份额的减少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将迫使国内光伏企业迅速开拓国内市场,促使国内应用市场在今后将加速发展,但仍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我国世界第一的光伏产品产能产量,因此会对国内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下游产品大量出口转内销,基于我国光伏产业“多头在外”的现状,大量生产设备与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这一现象将导致贸易逆差的形成。
为了妥善应对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中央及地方政府、光伏企业、相关产业联盟及行业协会等要共同努力,集合力积极应对。
一是积极促成我国与欧盟的光伏产业各界开展洽谈。敦促欧盟为双方企业创造洽谈机会,努力促成行业间对话机制的建立,推动双方代表产业先进产能与管理水平的优势企业的沟通协商,从而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积极游说欧盟光伏产品生产商反对此次贸易调查。
二是鼓励光伏行业企业主动采取措施。国内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欧盟反倾销的危害性,积极应诉,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聘请对欧盟反倾销调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团队,主动应诉,推动案件朝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三是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应诉过程中,政府应为应诉企业创造便利,并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
四是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权益,力争与欧盟达成价格承诺下的出口配额协议,建立承诺企业名单。另外,对产品价格和出口量进行限制性管理,控制出口增幅和价格降速,并由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与欧盟委员会、欧盟海关以及行业组织共同监管执行。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综述
[DOI]10.13939/ki.zgsc.2016.03.056
随着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光伏产业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从整体上看,国内关于光伏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需要识别时间,使得学术研究跟不上实际发展;二是新兴产业许多指标没有纳入统计口径,导致研究数据匮乏。
1 光伏产业现状分析
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学术界总体上依然看好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明确指出了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光伏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具体说来,国内学者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 发展迈入新阶段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从现实角度看,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能源结构优化效应、产业经济效应以及节能减排效应,这些效应都可以很好地满足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诉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从战略角度看,抢占新能源高地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我国也应当顺应大势,居安思危,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受欧美国家反倾销战略的影响,遭遇了最强“寒冬”。2013年年底,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在欧美市场份额的萎缩,这场“双反之争”也基本落下帷幕。关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未来,国内学者大多持乐观态度,认为产业发展已经迈入了新阶段。自2014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整体状况开始企稳回升,各大光伏上市公司也逐步扭亏为盈。伴随新兴市场对光伏产品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众多利好消息昭示着我国光伏产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1.2 国内市场培育滞后
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年增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光伏产品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国内需求市场的培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光伏需求市场的发展。熊勇清等认为,市场培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背离了新兴产业培育的基本规律;市场培育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严重背离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国情。“两个背离”是造成我国光伏产业面临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国内外市场协同培育当是破解这些问题的务实之举。
1.3 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据工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出现了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不过,国内学者在承认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也指出光伏产业的产业过剩不同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只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相对的“产能过剩”,而不是绝对的“产能过剩”。王文祥认为,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是由于需求暂时萎缩与产能迅速扩张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光伏产业的产能相对于需求而言出现了显著的阶段性过剩,产业并没有因此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描述的衰退期。
1.4 产业技术创新不足
刘燕认为,国内光伏产业“大而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科技附加值低,在硅料提纯、生产设备设计开发、光伏组件生产及组装、测试技术等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偶有创新也多为工序创新和工艺细节改进。我国光伏产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创新为驱动,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光伏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自太阳能光伏概念兴起之时,发达国家就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光伏强国。对于这些光伏强国的发展经验,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刘益君分析了各国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1 德国经验
1991年,德国首先提出了“1000光伏屋顶”计划,开创了政府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先河。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安装太阳能设备的经验,使住房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需求兼容,并鼓励民众消费太阳能。之后德国主要采用了两种鼓励方法:一是用高价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汇入总电网;二是通过贷款优先鼓励居民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并对贷款贴息。
2.2 美国经验
美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以《能源政策法》为法律依据,通过法律上制定光伏产业相关公共政策、税收政策、融资和研发支持政策,采取减免税收、税收抵扣、财政补助、投资科研等手段,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发展。
2.3 日本经验
日本由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很早就开始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日本政府在1994―2005年间对住宅建筑用光伏发电系统实行补贴政策,促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且根据初期设置费用的降低逐步减少补助费用。如今,日本政府又开始大力鼓励光伏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以期用先进技术来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
3 光伏产业激励政策机制分析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鼓励性发展政策得以出台并实施。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些政策在制定或实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达不到政策制定的预期效果。
3.1 国家级激励政策存在扭曲现象
肖兴志等在观照他国政策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光伏产业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发现我国现有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激励机制存在标准不一的扭曲现象,表现为对光伏产品生产补贴过度而光伏发电补贴不足。激励政策指向不平等,导致了国内光伏发展重生产而轻应用,为此,必须要重构我国光伏发电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光伏上网电价,禁止对光伏生产环节实施不当补贴,完善光伏发电环节补贴和光伏发输电及计量的研发激励。
3.2 地方性激励政策存在缺陷
谭琪等分析了我国地方性的光伏产业激励政策体系,发现现行的地方激励政策体系中,存在着结构性、内容性、配套性以及沟通性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结构性缺陷表现为缺乏完整专项的产业规划;内容性缺陷表现为缺乏目标依据、原则规定、研发战略、政策手段;配套性缺陷表现为大量综合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沟通性缺陷表现为各级政府政策体系之间存在一定沟通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开科,黄如良,关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0(10):43-47.
[2]肖翠仙.中国光伏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3):117-118.
[3]熊勇清,黄健柏.光伏产业困境摆脱与市场的协同培育[J].改革,2013(12):52-57.
[4]王文祥,史言信.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J].当代财经,2014(1):87-97.
[5]刘燕,聂思痕.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5(2):58-61.
[6]刘益君.国内外光伏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221-223.
[7]肖兴志,李少林.光伏发电产业的激励方式、他国观照与机制重构[J].改革,2014(7):75-86.
[8]谭琪,及月如.我国地方新能源产业激励政策创新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108-111.
今年3月18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
一时之间,光伏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严重负债问题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纵观这些公司的融资策略大多以短期债务为主,面临着较高的违约风险。在如今外有欧美“双反”政策和欧债危机,内有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的环境下,光伏企业的资金链无法承受其严重的债务压力,融资已成为最致命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同样身处负债经营及融资困境的上市公司——赛维LDK的探讨,试图对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不能承受之轻的负债
2008年后我国的光伏行业持续增长,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2011年欧债危机、2012年欧盟及美国对华的“双反”调查及中国经济的放缓、行业产能过剩,光伏行业的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全产业链业绩下滑。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巨头”们如今面临着三大不利因素:政策转向、债务危机、融资受限,光伏企业面临着新一轮“寒冬”的考验。
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统计,截至2012年6月,中国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折合大约1110亿元人民币,平均负债率高达70%以上。即将到期的债务引发的财务危机和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融资问题是中国在海外上市的10大光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赛维LDK是继无锡尚德之后的又一个中国太阳能产业巨头,是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产品生产企业,现如今负债率居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的榜首,糟糕的经营业绩透射出目前光伏行业的“寒冬”已透骨至深。对于这样一个光伏龙头企业,曾经风光无限,为何如今却泥足深陷财务危机和融资困境中无法自救,甚至接近破产边缘?
赛维LDK的负债及融资现状
2007年赛维LDK在纽交所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逐年增长,资产负债率也随之急剧上升,从2007年的47.08%急速增长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94.01%,赛维LDK处于过度负债经营状态,资产结构已经严重失衡,股东权益降到历史最低点,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不稳定。赛维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1)激进型筹资政策。公司的营运资本长期处于负数状态,大部分长期资产由流动负债提供资金来源。现金及短期投资额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额不能平衡其短期负债高额增长所带来的债务压力。如今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至生产成本以下,产品销量、价格均大幅度下降,大量积压的存货不仅使价值降低而且受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导致其变现能力差。公司流动资产质量差,此时不应大幅度增加负债而应减少负债,但投资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金额仍然是不断攀升,即便是2011年市场行情较差,赛维LDK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较上年增加了8.87亿美元,2011年的权益资本/固定资产的比重不足21%。企业产能扩张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负债,债务的偿还能力又差,企业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和违约风险。
(2)负债结构不合理。赛维LDK的负债期限结构在2007年上市时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最高,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发行长期债券或借入长期负债使得负债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长期负债的减少或逐渐到期和短期借款的大额增长,流动负债比重加大,但2010年市场需求达到顶峰,带动销售额的大幅提高掩盖了公司过度依靠负债经营的危机。2011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弱,企业销售额下降、成本上升,经营出现问题的同时遇上高额的利息,企业陷入债务危机。根据2012年赛维LDK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出企业的资本大幅度缩水,权益资本降到历史最低,负债率却达到顶峰,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适合光伏行业的资产负债率限额有待探索。
(3)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欠妥。企业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偏高,显然赛维LDK的融资策略是以短期融资为主,长期债券为辅,股权融资比重较低。尽管2011年年报上首次出现优先股,公司开始对以负债为主的融资结构进行改善,但由于不断滚动产生的短期负债和借入的债款使得其作用微乎其微。在市场需求狂热时期,对影响资本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影响企业的风险应变能力。对影响资本结构的外部因素忽视或过度看好,急于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而忽视市场风险,影响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企业未全面考虑应以何种方式融资及其所带来的风险是否在公司的承受范围之内。
(4)再融资受限,投资者对公司信心降低。由于赛维LDK目前不仅经营业绩下降而且面临严峻的债务危机和信誉危机,加上近期的退市风波,投资者对赛维LDK的信心大打折扣。基于赛维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企业要重新融入大量资金解决现已存在的财务困境、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很困难,再融资成为企业能否走出困境、渡过这段危险期成功存活下来的关键。
融资困境的四大原因
赛维LDK对于目前存在的财务危机也积极实施了一系列策略来解决公司面临的种种危机。其一是通过出售、抵押部分资产用于偿还相关采购款项,如转让太阳能电站项目、产品抵押等偿还账款或获得资金,解除退市危机并降低合并资产负债率;其二与同行合作,降低行业内部竞争,如与易成新材、新大新材重大项目紧密合作,与奥克股份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等;其三改组董事会,引入新股东和国资,缓解短期资金压力。赛维LDK采取上述三种方法来改善企业的危机,有一定的效果但筹集的资金额度均很少,仅仅只能缓解短期压力,总体上对于其数以亿计的负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远远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赛维LDK没有从根本上寻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也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改善公司状况。
一个公司的发展受内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外部市场需求、政策变动不仅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还通过内部融资结构影响公司的财务风险。赛维LDK为何从与无锡尚德并驾齐驱的光伏巨头沦落到濒临破产的局面,与其自身的战略失策及公司治理不无关系。经过上述对赛维LDK负债状况和融资现状的分析,对赛维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如下:
(1)资金管理不善,使用效率低,创造内部现金流能力严重不足,资金链存在问题。应收账款、存货占企业流动资产比率大,特别是存货占有大量比重。存货管理不善,过度依赖国家政策,未考虑市场需求,大量生产,周转率低下,不仅占用资金还要因此付出大额仓管费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低,流动资产质量低下,资金回笼时间过长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市场需求下降,行业产能过剩。光伏行业近年来高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同业竞争,现如今又遇到市场需求下降及政策转向,使得公司的销售额下降,经营业绩十分糟糕。不仅产品滞销,成本也得不到政府补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光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偏低,加上信用政策的宽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能过剩,需求下降导致存货滞销,企业大部分的销售额需要靠大量的赊销和宽松的信用政策来支撑。
(3)公司监督机制不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监督机构对管理层的监管不力。企业的关联方交易混乱,部分高管控制企业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非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投资者与高管之间信息不对称,无法真正了解公司情况也无法对管理层进行约束。
(4)公司管理层战略失策。其一是企业对外部市场过度看好,在不考虑市场产能过剩情况下盲目扩张,如今经营业绩下滑,大量扩张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停产,不仅占用的资金无法收回而且对品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企业的投资战略失策;其二,融资策略不合理,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融资策略过度偏向负债融资,追求低成本而忽略其潜在的高风险。按照融资的啄序理论,先内源后外源,先债务融资后股权融资,赛维LDK显然对内源融资未予以足够的考虑,尽管在外源融资中贯彻落实了债务融资,但过度的负债经营也是企业现状的因由,企业应考虑如何加重股权融资比例来稳定公司的财务结构。
融资优化对策
产能扩张及成本、价格等的下降带来新的需求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之一。尽管现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步入低谷,但这同时也是新一轮发展的开始。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前景依然是十分广阔的。赛维LDK只要能成功摆脱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并重新回到正轨,就能再一次走上快速崛起的资本道路。建议先解决资金及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逐步对融资结构进行调整,归纳如下:
(1)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首先是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占用资金问题,企业可以对存货采用诸如及时制供应(JIT)等这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的反馈,控制存货,减少库存,节约成本;其次是大量的应收账款,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等减少账款或者对账款进行追回,企业也可以通过转让应收账款,既可以实现融资又可以改善流动资产质量;最后是对于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投资可以维持企业现如今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出售部分资产归还欠款,一方面可以与同行合作共同开发。合作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减少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
(2)注重行业创新,进行技术革新。光伏企业可以对产品进行创新来吸引消费者、产品跨领域合作等,重新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如三星的一款新型的笔记本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等。企业可以拿出部分用于扩张构建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金投放到创新产品的研发上,把握住商机,差异化竞争产品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还能强化品牌力度,有助于赛维LDK重获投资者亲睐。
(3)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使融资能够多元化发展。面对又一次的“寒冬”降临,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及横向“抱团取暖”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发行股票方面,企业可以考虑向同业定向增发获得股权,既可以避免同业竞争又可以共进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发行债券方面,如果可行可以考虑发行可转换债券,前提是要向公众释放企业未来发展良好的信号,企业也可以考虑根据公司的情况创新债券的品种来吸引投资者。光伏企业的主要债权方是银行,企业应主动与银行积极协商,争取贷款到期后能够续贷,既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经营又可以避免违约导致企业信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