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6 10:06: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保护调查背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大学生
1引言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形式,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公众环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社会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
目前,针对海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的环境意识调查较少。高校环境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其环境意识如何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海南生态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于2003年对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较差。鉴于此,本文选择海南省普通高校海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目前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变化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海南省高校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此次调查集中在2015年3月2日至17日进行。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唯一的211重点大学,学生数量多,专业门类齐全,因此调查对象选择海南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对象尽量覆盖多个专业和不同年级,男女生比例基本接近1: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528份,有效率96.0%。
2.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和答题方式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根据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从环保知识、环境保护态度和预期行为等方面编制了26个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反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问卷的答题方式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采取5分制。
2.3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应用国际通用SAS软件和微软EXCEL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解释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以访谈、与专家讨论等方式进行。
3结果与讨论
3.1环境认知状况
3.1.1整体状况分析
环境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受访人的环保知识水平。在问卷设计时,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概念与常识、环保组织与活动、环保法规制度以及海南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低碳省建设等内容,分值累计11分。统计分析表明,总体得分最大值为11分,最小值为3分,平均值为8.3,得分变化的标准差为2.19。
得分低(3-6)、中等(7-9)、和高(10-11)所占比例分别为9.5%、63.4%和27.1%,表明目前海南省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显缺乏。
从答题正确率来看,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环境知识较为了解,而对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法规等了解较少。环境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浅绿层(关注环境卫生绿化等身边的具体事);中绿层(关注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恶化环境因素的解决);深绿层(侧重于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按此标准定位,海南省大学生环境问题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
笔者曾于2003年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该校已于2007年与原海南大学合并)在校生环境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均得分仅为6.8,环境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此次调查的得分明显高于十二年前,表明环境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加强。
3.1.2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分析
为了解海南省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包括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学历层次或年级和不同性别等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环境知识水平差异不显著;高年级本科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本科生;文学和农学、理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这说明,在海南省高校开展的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认知水平有积极作用,但也反映出不同学科间存在着不均衡性。
3.2环境态度和预期行为
大学生的环境态度总体表现为积极、乐观、负责。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与2003年的调查相比,情况有所改善,但环境教育效果仍有待加强。例如,在谈及处理海南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时,赞成“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比例由3.6%下降为0.9%,这体现出大学生对环境资源价值与环境保护理念的认同。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对实践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自律性较差,不利于环保的生活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81.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使用一次性筷子,但98.4%的学生在调查前3个月内使用过。95.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在海滩上烧烤和乱扔垃圾,但高年级的大学生中93.9%的学生曾经1次以上在海滩上烧烤,主动清理垃圾的仅占75%。84.3%的学生曾经为了抄近路从校园草坪上走过,这个比例远高于2003年调查中63.3%的比例。以上说明,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仍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条件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并巩固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是海南省高校环境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另外,除自律性有待加强外,大学生在制止他人破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态度欠积极。如外出就餐食用保护动物时,80%的学生回答不会食用,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多数学生表示不会干涉他人食用。
从统计分析来看,法学、农学学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较好,与其他学科大学生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女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明显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得分优于低年级学生,表明环境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3对环境的观察、对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参与态度
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已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自知环境保护知识的欠缺。电视、广播和学校教育等仍是大学生的主要环保信息来源。与2003年调查相比,网络是当前大学生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环境教育上推进“互联网+”行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多数大学生愿意参与“地球日”“环境日”等宣传活动,但是实际参与率仅51%,低于2003年的调查水平。这一方面表明,社团组织及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反映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4环境教育路径选择
4.1分层次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环境意识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及其需求。应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如不同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点,将环境类知识从不同学科进行渗透。环境保护在农、工、理、法、文和管理等各学科均有交叉。在不同年级应由浅入深地将环境保护理念逐渐引导至专业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很难有一整套通用的手段或模式。只有将对象合理的分类,然后分阶段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2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应更多的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提高。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环境教育很难通过传统课堂理论讲授取得好的效果。在进行海岸带退化、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富营养化等专题教育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环境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会极大激发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热情,并使相关环境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于很难亲临现场或大尺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如在讨论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主题时,可结合《可可西里》等影片开展等系列讨论;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主题时,可结合《后天》等影片开展讨论。
另外,可将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成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这样可将一门理论课程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环境保护知识由于涉及面广,专业教师亦各有所长。由每个老师讲授一个专题,可以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4.3有特色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海南省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和环境特点,在冬季邀请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享受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分享更多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研究成果。另外,还可将环境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在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创业创新教育等课程中开展相应的专题,这样环境教育普及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在多年的环保协会指导过程中发现,环境保护类社团组织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营造积极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活动氛围,开展各类环境论坛或环境主题活动(如绿色营等),亦能取得较好的环境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丁淑杰,徐平,刘京中.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166-167.
[2]陶文娣,王会,王瑾芳,周萌,徐福留. 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30-134.
在开设课程之初,宜先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将环境保护观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自觉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调查活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有关环境意识的“知”和“行”两方面内容。“知”是基本概念和知识,“行”是指行为取向和实践,即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参与行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以此为原则,调查问卷的设置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入手,调查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和面对实际环境问题时的行为倾向,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所持有的认识与态度,明确环境教育的重点与方针,从而为大学环境教育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的报道得较多。如吴云影的《高校生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调查》以7个系学生为对象进行环保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环境信息,但新闻性较多,深度不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王媛等在天津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也表明,大学生掌握了环境保护的常识性内容,但在深度性方面有所欠缺。在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传播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专题资料,并深入挖掘问题发生的根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将课堂环保教育与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紧密联系起来,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问题,也促使他们关心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知识点的掌握,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有效渠道。
二、因“才”施教
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环保技术和理论方面通常较理科专业学生要弱一些。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而因材施教。如有调查发现,在提问“消费时是否会选择有生态环保标志的产品”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会”的比例较高,而法学专业学生多回答“不知道”。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文科学生对环保知识相对欠缺,不知道、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行为选择时,考虑经济因素多于其他方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层次性特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文、理科学生都能积极关心周围环境问题,但文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及行为比较感性,如在提出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文科学生积极响应,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理性,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采取实际环保活动,如理科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电等。针对文科学生,除理论知识的传输外,还应指出具体可采取的行为,如人走灯灭、双面打印、垃圾不随手乱扔等,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的举措实现环境保护。而理科学生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特点,如生物、化学等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针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讨论和采取实际行动,并投入到社会性公益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行为辐射影响其他人。
从具有环境意识到采取环保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不知不想,有的会想而不行动,或想行动而又动摇,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王媛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保护环境很重要,仅4%的学生认为应以个人利益优先,宁可牺牲生态环境。但当保护环境和个人短期利益发生矛盾时,50%左右学生是犹豫或被动接受的态度,不到10%的学生仅考虑短期个人利益。由此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行”明显滞后于“知”。环境教育重点对象是表现犹豫态度的大部分学生,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并能主动选择环保行为。在课堂教育中,即注重加强知识的深度传播,通过对科学道理的解释与资料的引证,增强对环境问题严重现状的信服。同时,将当代的热点环境问题带入课堂,引领他们关注一旦在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对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产生严重危害,迫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如近年来北方频发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使当地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剧增,多年的医疗资料也表明该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因污染而致癌的人数较以前增多。
三、“行”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学生通过环境教育行动起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知”要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行”,只有有了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大学生在环境意识“知”上的水平较高,关心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对环境现状和危害有较多的认知,环保意识较强。但在环境意识“行”上的水平较弱,能积极选择环保行为的大学生不到一半,如别人随地丢垃圾自己也跟着丢的从众行为等。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来保护环境需要方面,态度不坚定,甚至有些错误想法。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环保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戴洪厚等在邯郸学院进行的“节能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环保行为方面则较弱,如对日常生活行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吃过水果后,您会把手中的果皮放在兜里带回去处理”的选择率最高,而对说服与劝阻行为“你看到同学随便丢垃圾你会说服劝阻”(选择率仅26.3%)、教育行为(15%关注)的关注或执行程度低,对消费行为“毕业后,如果在您的工资里扣除一定的环境税(比如20元)”的支持居中,45%的学生支持。
王媛等调查发现,只有约30%~40%的学生能比较坚定地主动选择以保护环境目标为至上的行为。如何强化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建英提倡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徐永荣等提出直观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来说,环境考查法是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育与实践相联系,学生获得正确、真实印象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另外,对有条件的学校或化学等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采用实验法,通过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分析,从数据上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课堂上,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选择一些热点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课外查询文献资料,提出个人观点。
四、教师身教重于言传
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相关的环保知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野生动物,周围的花草树木,增长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的社会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难点:根据调查成果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活动时间:
一周。分“环境调查”“认识身边的野生动物”“认识植物”“环保宣传”“汇报交流展示”五项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周六、周日进行观察调查。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
活动方式:
观察、访问、查找资料。
活动准备:
教师:设计活动环节和进行活动指导;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设计相关的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学生:分组,选出组长,确定组员的分工,联系需要采访的对象,准备好采访的问题。确定观察的地点,有条件的带上相机。
活动小组:
组长:_____ 成员:__________
活动人员分工:
1.现场观察:____; 2.访问有关人员:____;3.查找有关资料:____;
4.其他:____。
活动过程:
活动一:环境调查
___年级___班第___组辅导教师___
组长:___组员: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与指导
时内
间容
采用什么方法开展调查活动 请留心观察我们的周围,看一看有哪些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通过调查后进行思考整理,记录下来。 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保护环境的部门?大家分别做了哪些保护环境的事呢?写下来。 你觉得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你对保护环境有些什么建议?写下来。
_年
_月
_日
空气资源
_年
_月
_日
水资源
_年
_月
_日
垃圾处理
_年
_月
_日
野生动物
_年
_月
_日
花草树木
活动二:认识野生动物
___年级___班第___组辅导教师:____
组长:___组员: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活动指导 学了课文《燕子》、《翠鸟》后,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喜欢小鸟,喜欢小动物。我们这儿都有些什么野生动物呢?我们一起细心地观察吧。
提出问题 我们周围有些什么野生动物?
坚持观察
查找资料 请你认真进行观察,记录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过怎样的野生动物,通过什么办法知道它的名字的?可以用语言描述,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拍照的方式。
1
2
3
4
活动三:汇报交流展示
活动提示:通过前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大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分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我们还要想一想,怎样把这一阶段的学习所得展示出来呢?
分组讨论。
(1)小组合作整理资料。
(2)小组合作填写好调查表格,并上交(可配文字、图画或照片),做好讨论准备。
全班汇报交流。
展示成果。
(提示展示的方式方法)
(1)办手抄报。
(2)办墙报或宣传栏。
(3)设计环保标语。
(4)写环境保护的建议书。
(5)编排环境保护的小品。
(6)写下活动过程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选修模块 现状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和栋梁,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优势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1],不仅在3个必修模块中始终贯穿“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且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选修模块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切实把握辽宁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并剖析其中的问题以改进现状,开展了此项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与样本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在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的范围内(教师样本来源于全省)展开的,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为了较为全面、便捷地了解实际情况,学生目标群体选取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教师目标群体为各级高中的地理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350份,教师问卷80份,经过认真鉴别和整理,剔除无效样本,确定学生有效样本数为326份,教师有效样本数为7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1%和97.5%。
2.研究工具
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由两大部分构成:个人基本资料、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分别为21和25个题目。问题形式以选择题(单选、多选)为主,并辅以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内容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资料。其中,学生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所在学校的级别、所属学区;教师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教龄、任教年级、所在学校的级别。
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为了使调查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从多个角度展开调查。其中,学生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学习意愿、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等;教师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与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使用的教师和学生问卷均进行了相应的预测试,根据预测试的相关反馈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正式用稿。调查问卷回收之后,经过认真鉴别,确定有效调查问卷,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再将获得的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除了基本的频率统计之外,为了解不同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还进行了差异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应试性明显
调查显示:关于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开设状况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教师(85.3%)和学生(87.1%)认为“与高考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高考方案只开设高考选修模块,不作为高考内容的就不开。另外,包括《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内的选修模块只对文科生做出学习的要求,高考必考模块是文科生必学的模块,而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对此模块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由于高考和学校的原因,只能就此作罢。可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还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和强制性,而且对象比较局限,仅面对文科生,无疑使绝大多数“理科生”失去了接受系统环境教育的机会。
相比之下,学生对《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却有强烈的需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2%)学生表达出愿意学习该模块,并认为学习该模块对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选修的意愿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发挥,违背了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初衷。
2.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调查显示:多数高中地理教师认为《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主要达成的目标是“环境情意”和“环境知识”目标,而对环境行为目标和环境技能目标的重视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出具有综合环境素养的人,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因此仅停留在或偏重于知识层面的环境教育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必须及时改进。
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方法单一
环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环境知识层面,还必须关照到环境情意和环境行为层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调查显示:“课堂讲授法”仍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中采用率最高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或辩论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户外教学法、价值澄清法的采用率却不高,而这些教学方法却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较好的方法。相比之下,学生更青睐于户外教学法,部分教师也认识到户外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但受到经费、人员、时间、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户外教学法的选用不理想。可见,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4.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性评价
检验教学效果离不开评价这一环节。调查显示:考试类(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等)的结果性评价方法是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乐于选用的方法,主要是实施起来方便;过程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采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户外教学法采用率低,直接影响到评价方法的选择;二是过程性评价方法实施起来较费时费力,而且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环境教育的评价重点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观念的形成、技能的掌握、行为的改变。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式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过程性评价。
5.高中地理教师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能力欠佳
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以及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是制约环境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虽然多数(88.5%)高中地理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但学生对他们的环境教育施教能力不甚满意,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着力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考核方法方面做出改进。调查也显示出:绝大多数(94.3%)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应接受环境教育的培训,来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否则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在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方面均有一定的欠缺。
6.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过于呆板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调查显示:辽宁省地区统一使用的是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多数地理教师(68.6%)和学生(83.4%)认为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认为人教版的教材不太能满足教学需要。另外,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材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不断完善,比如“教学案例的选择”“活动设计的实用性”“内容的覆盖面”等,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如多个版本教材搭配使用,必能优势互补,克服某些问题。
三、改进建议
1.优化与规范《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
优化与规范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将有助于高中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进而提升综合环境素养。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应放大选课的自由度,不应是学校硬性规定或是完全服务于高考的需要,限定某类学生为必选,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另一部分学生的选课权利[2]。因此,应将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设置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需要进行自由选择,这样更为科学、恰当。
2.确保《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科学、准确
目标定位科学、准确,才能确保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选用恰当,进而保证实施效果。一般来说,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识、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环境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目标的定位上不能只强调认知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也要考虑情意方面、行为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力争做到兼顾、不偏废,应将培养出具备环境行动力的学生作为最终的目标。
3.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
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课堂讲授法固然必不可少,但为了达成环境教育的情意、行为、能力等目标,应在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3]。“行为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地理户外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实际的体验,以便发展学生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愿,进而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4]。“价值观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与价值分析法。当然,适用于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方法不限于上述几种,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仅凭一种教学方法就能达成预期的目标,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配合。
4.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的使用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评价仍是结果性评价占主导地位,而考试等结果性评价方法对于环境教育评价来说不是最好的。因为结果性评价方法主要检测知识和事实,很难用于检测态度、能力和行为,而态度、能力和行为又是环境教育更为重要的目标。所以,要通过评价来有效促成高中生环境素养的提升,必须对现有的评价方式方法做出相应调整,结果性评价必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并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是评价学生环境教育成效较好的评价方法,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5.加强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在教学案例的选用、活动设计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方面各有优长。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在以一个版本教材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更应如此。另外,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具有本土特点的校本教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高中地理教师环境教育综合素养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此开展模块教学,才能确保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质量,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环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3]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国际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从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历史来看,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公众参与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界线,70年代之前,各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ZBKT043)新时期国家环境战略研宄作者简介:郭梅(1977—),女,博士,主要研宄方向: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研宄。
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采取集会、游行、抗议、请愿的方式,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并没用形成政治力量。70年代之后,环保NG)的数量急剧増长,有些甚至形成了有政治影响的政党。
(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领域越来越广,从反对污染到参与决策到自身友好行为
在早期公众参与的活动中公众主要对工业污染不满,因而公众参与主要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以及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随着环境保护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早己不局限于反对污染,而是参与了决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公众身体力行,从点点滴滴做起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如节水节电,减少废物排放,购买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等。
(3)N3O在公众参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业发达国家生态运动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
除“绿党”起着重要作用之外,环保NCO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了有组织的活动,形成了众多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这些组织发挥的作用包括自救、诉讼、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等。
2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
早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的第6条就己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为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依据。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第10条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2006年2月14日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它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第一部专门关于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该《办法》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和具体程序,虽然这些权利和程序只是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但是对于公众参与其它领域的环境保护将起到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2007年4月11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中对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及监督与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办法》从法规的角度上,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环境信息,进一步为公众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参与环境保护创造了空间。
22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现状221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度分析
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组织开展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国公众在环境科学知识认知方面依然存在对环境科学知识的实际知晓率以及认知广度偏低等问题,如在被调查的公众中,仅有8.7%的听说过并准确知道“世界环境日”的含义,有18.5%的被访者竟然没有听说过环境科学知识中的白色污染、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三废、温室效应、有机食品、生物多样性7个基本概念中的任何一个。111
222环境意识分析
“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一直被誉为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2007年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开展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调查表明,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仍较低,总体得分为421分。
另外,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公众环境意识并没有明显的提高,|3丨如前几年Shan一hnChug4等在对广州市公众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广州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处在稍低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而稍好于90年代早期香港居民意识水平。马天芳|5丨等对番禺区常住居民的环境意识现状调查结果也显示:居民对环境的认知水平偏低,对于身边的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日常性问题大都有较清醒的认识,但关于生态方面的知识还缺乏了解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保护型”环境意识。
223环境保护行为分析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看,公众实际采取的环保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于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对于与此无关或须増加支出的环保行为则相对较少。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等;公众关注环保的出发点主要是个人权益,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层面的公众参与远远不够。
224环保NGG的发展22.1环保NGO的数量及构成
自1978年5月中国第一家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NGO—“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1994年3月中国第一个草根NGO—“自然之友”成立以后,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获得了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环保NGQ3539家(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有1309家,学校环保社团有1382家,草根环保N3C508家,国际环保NGC驻中国机构90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重庆、云南、内蒙、湖南、湖北等地,其中草根NGO主要分布在有草地、湿地、山地、林地的省份及长江、黄河流域。|6丨22.2环保NGO的作用。
近十年来,环保NGO组织是中国较为活跃、有影响的民间组织。对中国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1)帮助政府对重大环保政策方针进行调研论证,积极谏言献策;
(2)监督政府、督促相关政府部门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3)通过开展各种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公众提高环保认识、培养公众参与环保的自觉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指导公众环保行为,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4)关注弱势群体通过专业服务、咨询,帮助受害群众开展环境维权,推动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不断发展;
(5)监督企业履行社会环境责任,为企业提供专业帮助,引导企业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等方面符合环保要求和理念。
22.3环保NGO的发展趋势
总体上看,中国环保NGQ组织是在参与中不断成长的,目前,正在逐步走上一条更为成熟、平坦的道路,近年来,中国环保NGO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1)不断向专业化发展,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环保NGO脱颖而出。一方面,很多环保NGO根据自己的资源和条件以及自己对环保事业的关注角度,逐渐确定自己的工作领域和方向;另一方面,一些NGC组织逐步把工作做得更加科学、更加具有权威性,例如,2005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了《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6年中华环保联合会了《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
(2)主动寻求合作,包括与政府的合作和环保NGQt间的合作。环保NGO之间的信息交流更趋频繁,很多环保民间组织主动搭建各种信息和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且更加注重联合行动,以提高实现预期目标的成功率和组织公信力。17123存在的问题分析
(1)追求个体利益的社会风气制约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追求个体利益风气渐浓,这种风气对于发展充满活力的私有经济十分有益,有利于社会繁荣和发达,但是也容易出现对集体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冷漠,滋生实用主义风气,漠视公众环境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家对环境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但除非直接损坏自身利益,人们一般不会参加环境保护,公众对待环境问题上表现出很强的政府依赖性。
(2)公众参与社会阶层不均衡。
从社会阶层看,学生环保团体起着先锋作用,而成人的参与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有较高的环境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年轻人大多比较激进,对社会变革抱有不同寻常的热情,而且目前的环保活动容易引起年轻人关注。
(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单一,高层次参与较少。
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形式中,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最多,其次是“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的创建活动。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及环境执法进行监督,参与环境立法等深层次环保较少,效果较差。
(4)环境宣传教育注重新闻效应,缺乏对环境科学知识的关注。
目前学校的环境教育大多数停留在地球日、课外活动等象征性层次面。而没有从根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新闻广播关注新闻效应,对环境污染事故报到的多,而且较多的是将环境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不良后果加以警示,而较少从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公众将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挂横幅、喊口号”层面上,缺乏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对公众的吸引力,缺乏群众基础。
(5)环保NGO发展还处于调整期。
最新大学生环境保护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行动力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光有环境保护的认识是不够的,怎么样落实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查方法:
对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的部分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综合楼,20xx年x月x日下午5点到6点。
四、调查基本资料:
1、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别占40%和60%。
3、调查对象主要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在校大学生,全为大一学生。
4、本次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
五、调查内容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从环保行为、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对策这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环保行为方面
问卷的第2题至第6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行为:
① 一次性盒饭问题:只有5%的学生会绝对不会在吃放打包带走时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24%的同学是几乎不会使用一次性饭盒,而40%的同学偶尔会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把饭打包带走,16%的同学会习惯性地使
用一次性饭盒。
② 践踏草坪问题: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践踏草坪的同学中,几乎每次都会那样做的占40%,偶尔会做的占40%,经常那样做的占2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都会为了方便而践踏草坪。
③ 灯和空调的开关问题:在自习室时,看到人不多的情况下,偶尔会自觉地关掉一些灯或关掉空调的同学占大多数,占56%,几乎不会那么做的占20%,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和习惯性那么做的分别占12%.
④ 垃圾分类问题:偶尔会分类扔垃圾的同学也占大多数,占50%;而绝对不会分类扔垃圾的占24%。
小结:由①②问题可得同学们为了方便,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盒饭,也几乎每次都会践踏草坪,可见当面临便捷方法与消极的环境保护行为的选择时,大家会选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而由③④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环保行为还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节约资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环保意识方面
问卷的第7题至第9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意识:
①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问题:有40%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学认为起到比较大的作用,10%的同学会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人不知道个人环境保护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关环境保护的关注问题:在有关平时是否会关注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新闻的问题上,36%的同学的回答是经常,6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还有2%的同学从不关注保护环境方面的新闻,这表明大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别关注,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小结:①表明大家对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的,也许改变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过程中大家环保意识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
3、环境问题对策方面
问卷的第10题与第11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发现有污染现象时,只有20%的同学会直接找有关部门反映,而却有50%的同学会想参与但认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 ,有24%的同学会直接拨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竟也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事不关己,这可见面对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逃避,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放弃为环境问题出对策的现象。
(二)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就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自身、整体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 从学生自身出发
(1).大学生应积极了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新闻,提高环保意识 :
在问及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的想法时,选择学生自身素质高的大学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具重大意义的大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做为常识了解。
(2).大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虽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介绍到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习惯,但在对白色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做个环境的守护者,也要让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譬如在面对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我们自己捡起来的同时亦需要劝导他捡起来,重申维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必区分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大学生是应当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从整体文化氛围出发
整体文化氛围好是大学生认为群体环保意识最强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大学校园中,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都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知识大赛,晚会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环保事业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我们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响应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为环保发现自己的力量。
3、从学校管理出发
(1)多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学校可以 开展关于保护环境的班队会,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想出保护环境的办法,让同学们更多的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贡献;多开展一些环保手抄报制作活动,多贴一些环保手抄报和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料在展示区里,让同学们多了解环保,知道环保的重要性等等。
(2)对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过调查可知,有94%的同学希望通过双面打印,并适当降低打印价格以节约纸张,由此我们认为对复印或打印实行双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纸张被使用的目的。从而我们对学校复印店提出有偿使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的建议。而同学们为了方便会使用一次性饭盒和践踏草坪,因此学校可以对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改变食堂饭菜分类方式,扩建食堂以至于学生不会因为食堂拥挤而选择使用一次饭盒把饭带回宿舍等等。
六、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大学一个年级进行,但具有以点及面的效果。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在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认识,但在行动力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结果的显示,让同学们有所深省。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保护他就是保护自己。希望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和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或着环境保护特别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
最新大学生环境保护调查报告二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小吃街路旁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小学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4、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环保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依靠政府之外,必须依靠全体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是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在思想中养成环境保护观念以指导人们的良好环境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模式,环境保护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个人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在环保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会议正式提出了“要把提高全民族h境意识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学生是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环保意识将会影响未来社会整体素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没有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的提高,就没有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
环保意识将使人的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使个体主动地去认识、评价与保护环境,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环保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意识形成和行为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尤为重要。随着家庭重心的下移,中学生成为家庭的核心,由教师对中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再由其对长辈在知识上进行“反哺”,显得既有可能也很可行。通过中小学生向他们的父母传授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现状并分析问题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我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我校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掌握状况和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及环保行为习惯,并借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我校地理教师对全校三个年级的1 500名学生开展了一次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问卷调查活动,收回有效问卷1 320份,回收率达88%。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学生比较关心环境问题,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学生对于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环境现状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噪音污染问题,反映了不清楚噪音污染的分类以及对人体的伤害;对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反映出我们长期以来对学生教育我国是地大物博的影响,学生不了解其实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已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教育学生节约资源。
四、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材必修2第六章提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环境哲学思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重要的生态智慧。孔子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既肯定了人生,又面向自然,从而治理人生和顺应、适应自然。
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我们生活的环境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农村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兴起,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上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时,除了讲授书本知识外,可以带领学生调查本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水域面积的变化、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等,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生活的地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讲解农业发展方向时,一定要详细介绍本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酸雨、土壤污染、水质恶化、雾霾)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对策,组织学生交流或讨论,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放、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重点理解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统一。
课标中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因此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理清知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人地关系思想,最终达到与高中必修内容之间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讨方案是课标提出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引导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环境教育与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杨振强,孙铭明.环境意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周毅.环境问题与环境文化建设[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