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节约粮食的做法和建议
时间:2024-02-05 14:50: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节约粮食的做法和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去年,哈佛大学公开课在网上掀起了学习。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网络课堂也可以如此精彩。与此同时,在中国,去年也是中国在线远程教育市场里程碑式的一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他五家省级电大正式更名为“开放大学”并获得了学位授予权。
网络、开放、没有围墙……在逐步与国际际接轨的同时,我们更应放眼世界,学习国际上已有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上周国家开放大学邀请英国开放大学校长马丁·比恩做客北京,分享了英国开放大学在网络教育领域的经验。
“英国开放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是我们献给世界的礼物”,马丁·比恩介绍。目前,英国开放大学有共计8000小时的免费课程,总用户数量约2600万,每月有50万用户参与学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学习者从电视屏幕领向新电子科技产品的屏幕。”
所谓“MOOCs”,即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可以免费获得的互动式高等教育。斯坦福大学校长曾把其比喻为“教育界海啸”。马丁校长则表示,“近代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一但互联网出现并影响一个领域,这种影响就不会消失。”
提到“大学”,人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系列概念:特定的课程、特定的地点、学生与教师的小规模互动、全天学习、四年一个学位,等等,而“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的出现则打破了人们的固有概念,“它是完全开放的、资源巨大的,它也有持续性,学生通常会拿到学位。”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途径是完全免费的。“现在,英国大学的学费多于27000英镑,而大规模网络公开课能解决学生的窘困,帮助人们用一种他们完全可以负担的教育手段来提升能力,找到工作。”
马丁校长介绍,英国开放大学目前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提供在线课程:苹果公司出品的教育应用iTunes U、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OU Anywhere。“不管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不管你用的是苹果、亚马逊还是安卓,我们希望你们可以把英国开放大学放在口袋里。”
(《北京晚报》2013年5月17日)
且论职业教育的“升级”
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不是GDP总量的增长,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人口红利的来源,在于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的培训与教育,在于把劳动者培养成技术工人。没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深人发展,农民的劳动技能教育很难普及,新人口资源、新人口红利也很难产生。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中低级技术劳动者向高级技术劳动者过渡,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具备培养专业硕士人才的能力。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如果没有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就会落后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高职院校要由专科层次教育向本科甚至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教育能力升级。但作者主张的“升级”不是由学校申请,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行政文件一发,一所学校就整体升入本科教育的那种“”式的升级,而是有计划地让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在继续提高三年制专科高职教育质最的同时,鼓励部分具有较强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职称教师,开始着手研究本专业的高职本科生、高职硕士研究生、高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可行性。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里提到的升级是高职院校教育能力的升级,而不是表面上的办学层次的升级。
“升级”研究过程要到企业中去,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寻找、发现从中职到高职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岗位,并对各类岗位人才需求最计算出比例,按实际工作岗位职责确定人才培养层次,并由低到高分解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要素,并按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硕士研究生、高职博士研究生五个层次制定出理论方案和具体方案两套培养方案,理论方案要在充分调查、多方参与,尤其是要在工作岗位操作工、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参与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方案要落实到课程大纲上。
(《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第2期 柴福洪 文)
办好少数几所大学不是教育的出路
提高农村生在重点大学的比例,这当然是推进高考公平的一方面。这既需要国家加大力度协调高考录取指标,增加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更需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然而,如果就把目光紧盯在少数重点高校上,很可能难以有好的效果,毕竟,全国重点大学的招生只有8.5%左右的录取率,占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只能读普通的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院校。
我国农村生进大学的比例近年来逐渐上升,可是进重点大学的比例却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扩大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推进高考公平;另一方面,必须思考二本、三本、高职高专院校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回报才会让他们觉得照样“有出息”。
在不发达地区,当下普遍存在着一种观念,“没有考上一本院校,就不算考上大学”。之所以存在这种观念,有多方面原因。其一,学校、社会舆论反复强调一本的重要性,让考生和家长对上大学产生错误的认识。其二,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近年来持续下滑,一本院校由于获得了国家更多的投资,相对来说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中还有一定的保障,而有的二本、三本和高职院校并没有给学生多少货真价实的教育。其三,就业市场中学历歧视客观存在,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少农村孩子发现“上大学已经难以改变命运”,于是就选择弃考,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弃考的学生达到200万,农村学生弃考人数占农村考生总数的30%。
如果这一观念不变,就是增加一本院校的录取率,也改变不了现实。进入一本院校的农村学生,经过各种政策补偿,每年不过增加几万人。事实上,这种观念是升学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所有学校围绕升学办学,而学生求学的目标也是为了升学。当升学的价值变小,读书的价值也就降低。当学生们认为自己上不了一本院校,就会选择不读高中,进而不读初中,在小学学完之后就辍学打工。这在一些农村地区巳成为一种现实,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蔓延。
要让农村生认识到读书的价值,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教育要改变升学模式,不只教给学生用于考试的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对于农村生,应该进行相应的技能教育,否则,大部分农村生就会成为“陪读生”。在只强调一本院校的背最中,更是90%的学生的“失败”成就10%的学生的“成功”。升学教育模式之下的教育,副作用还不止于此,接受完农村高中教育的学生,并没有学到可改变自己农村生活环境的能力,也没有产生对农村的情感,只有把背井离乡作为人生的选择。
其次,要推进所有高等学校平等发展,只有农村生到所有学校读书都能获得相应的教育回报,农村生的求学路才会走得更远。不然,大家都把进入一本院校作为命运上升的通道,高考的焦虑将不能缓解,基础教育的应试风气将更盛。只有教育多元发展,社会给每个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高考才不会扮演改变命运的角色,而高等教育学校也才能回归到关注对学生的教育回报。这才是农村生的出路,也是所有中国考生以及教育的出路。
(《北京青年报》2013年5月30日 冰启 文)
陈光标简介
陈光标,1968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祖籍安徽五河县,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慈善家,中国致公党党员,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开始慈善事业,截至2010年10月累计捐献款物约14亿元人民币。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出钱出力救灾,被国务院总理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截至2010年陈光标拥有总资产约50亿人民币)。2012年8月31日,陈光标在《纽约时报》登广告宣示。2013年6月陈光标在活动现场肩挑现金捐款,支持青年创业。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董事长,您是如何将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的呢?
陈光标:我们公司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在高科技拆除、环保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处理这方面是在中国的唯一一家。我在德国引进了200多台“变形金刚”,一方面自动剥离,一方面能够变成颗粒,被人20块钱一吨买回去可以铺路。我所销售的铺路材料,现在从南京到上海已经够铺二车道的路了,建筑垃圾全部埋在我们的城市外。现在很多美丽的城市已经被建筑垃圾包围了,所以我要环保利用处理这些建筑垃圾。
主持人:您一直倡导绿色、环保、节约,您平时是如何勤俭节约的呢?
陈光标:不仅仅是我,我们全家生活的都非常简单。首先不追求名牌,我为了减少碳排放,一般下了飞机都是打车回家,这么多年我也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我也鼓励员工骑自行车上下班,尽量走楼梯,不坐电梯。我现在已经免费向社会发放了200多万个环保袋子,上面印的就是“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低碳生活人人有责”等等,通过这个载体来宣传环保。平时,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有的酒店一顿饭吃完要换三四个盘子,而我都是只用一个盘子,服务员洗盘子要浪费很多的水。这么多年,我坚持低碳环保,这不仅仅是口号,行动高于一切。
主持人:您为什么如此关注低碳环保这个问题,是什么让你对这个领域这么关注呢?
陈光标:我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非常的贫穷,哥哥姐姐都是饿死的。9岁的时候卖水,10岁的时候我就到村里捡拾垃圾,我们家里的柴米油盐都靠我自己了,11岁我就去卖菜了,12岁去租车卖粮食,13岁的时候把老家的粮食卖到温州,15岁的时候我还放过电影,第一部电影放的是《雷锋》,然后是《刘胡兰》等等英雄人物电影。
陈光标:近几年,我看到了一些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以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为代价。我们现在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水污染非常严重,土壤也污染了,我觉得这个是得不偿失的。现在建筑垃圾填埋也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有能力,而且也有这个技术能够把它二次利用,如果再过10年或者20年,我们的政府就要花大量财政把地下的建筑垃圾挖掘出来二次利用。因为现在建筑垃圾填埋的太多了,对地下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我同时呼吁,政府对大型厂矿的拆除方面,能够委托我们去做二次利用,我们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的这种公司。所以,慈善和环保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所以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我也呼吁地产商和煤老板,是否能够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行业中来,这个行业是一个隐性的金矿,虽然利润不是很大,但是量非常大。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低碳环保,我现在呼吁房地产商和煤矿老板来做这项事业。因为长江里面的水我一个人是喝不完的,所以呼应大家一起携手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主持人:您开始的时候说,我们现在的空气污染有的是因为建设发展,也有的是因为汽车尾气排放等造成的雾霾天气,您现在好象在卖空气?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
陈光标:去年9月份我就要卖“陈光标好人”牌新鲜空气,罐体上面还印了很多话,比如说“开一罐捐二毛,做好人,做好事,早睡一小时,节约一度电”等等,要倡导大家环保,倡导大家节约。
主持人:这上面还印了您的漫画头像,上面有很多的产地,这是代表什么呢?
陈光标:首先,陈光标卖新鲜空气,卖的就是一个新概念,以此来呼唤大家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并不希望陈光标的新鲜空气能够成为市场的畅销产品。我之所以选择这些地方,就是因为井冈山和延安是我们革命前辈换来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去这些革命老区投资,他们那边现在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但是依然属于欠发达地区。我还印了甘孜、青海玉树等等,也提醒大家要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现在也比较贫困。我后面还写了关于环保方面的倡议书。
主持人:这里,我读一下标哥写的一段宣言:当我们看到经济高速发展,GDP不断提高时,我们可曾想过那也许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的。经过多年走访和调研,我们发现在一些经济还不发达的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空气质量非常优质。遥想当年,多少革命先辈给我们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在现在又有多少少数民族地区的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牺牲了欢聚的机会,共和国忘不了他们。因此标哥发出倡议,全社会都要关注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这些地区的空气最为新鲜,富氧离子最丰富,这也是帮助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尚行动。你的善举将为我们留下一片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清静的水源,更加蓝色的天空。
您为什么不到那些地方去吸空气呢?
陈光标:刚才您提到的这个问题,到那边去吸空气得做飞机,可能会污染空气,所以我们的行动高于一切,这个新鲜空气主要是两种人买的比较多,80%的人认为买“陈光标好人”牌清新空气是表示对环保的支持,20%是有好奇心的人,从春节到现在,我已经卖了500多万人民币。
主持人:请问您,这个牌子为什么要叫“好人牌”呢?
陈光标:因为我是中央文明办授予的“中国好人”,所以我就注册了好人牌,我觉得中国现在越来越多了。我现在有4000多本荣誉证书,3万多条哈达,锦旗2万多条,到目前为止向社会捐献约17亿元,捐献的希望小学200多所,母亲水窖也有很多个。
主持人:您这次好象又有一个新的号召和倡导,要设立“节约粮食”日,全国人民体验饥饿一天,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倡导呢?
陈光标:我4岁的时候哥哥姐姐都是饿死的,我小时候也知道挨饿是非常痛苦的。我认为现在如果我们国家能够成立节约粮食日,号召中国人能够挨饿一天,来感受一下忆苦思甜的感觉。同时,我们知道农民种粮食非常的不容易,农民从耕田、播种、施肥,到粮食上了我们的餐桌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保护粮食是最大的慈善。这么多年来,我的环保袋子上面印的都是节约粮食光荣,所以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要去浪费,“光盘行动”不是口号,行动高于一切,所以我认为设立一个粮食日非常重要。
主持人:节约粮食日应该如何来节约呢?
陈光标:要我们大家体会挨饿一天,体会饥饿一天,让大家回想一下农民种植粮食多么的不容易,浪费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和一种可耻的行为。我们中国现在有一些粮食还靠进口。我到基层许多地方,看到一些地方的老百姓还是一天吃两顿饭,所以我感觉到我们更应该珍惜粮食。
主持人:您觉得您自己一直在做这个倡导环保的工作,特别是低碳生活,节约粮食,在社会上得到了什么反响和效果?
陈光标:我这么多年身体力行,2009年的时候我把自己大排量的奔驰砸掉了,号召大家多骑车,少开车。近几年发放了两万多辆的环保自行车等等,就是号召大家低碳环保,而且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的朋友看到了以后,包括我的粉丝看到以后都说:今后尽可能不开车了,他们把很多年不用的自行车都拿出来骑了。很多的人也在我的带动下,开始做慈善了。我感到很多人在环保和慈善方面都被我带动起来了。
主持人:您在慈善环保方面确实做了一个好的榜样。我们知道,您每年都要列席全国两会,很多的网友说您是中国最执着的旁听哥。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呢?
陈光标:我认为旁听两会,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我作为民营企业家和慈善家,我这么多年提的建议已经被国家采纳了大约20条。比如说,头几年提出的征收富人遗产税、物业管理税、碳排放税等等。现在广东和深圳已经开始施行遗产税了。我有20多条建议已经被国家立法使用了,我的建议能够被采纳,非常的高兴。
主持人:是什么力量让您坚持每年都会旁听全国两会呢?
陈光标:我觉得全国两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把百姓的声音带到两会这个平台上,所以我感觉非常的好。
主持人:您为什么会有让好人有好报的想法呢?
陈光标:我是代表着全国很多很多好人的声音。最近我们表彰的那么多的中国好人的家庭,表彰的那么多的劳动模范,他们都是中国最有说服的好人了。你们可以走访走访他们的家庭,十个家庭有八个都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心理都有苦衷,但是还是要坚持做好人,不要做坏人。我们社会要真正立法,让真正的好人有好报,让坏人坚决被处罚。比如说,我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企业,我希望政府能够真正对这个企业给予帮助和支持,支持好人,通过好人引领更多的好人做好人。我左手赚钱,右手推动社会正能量,做好人也是需要资金的。我希望社会能够让好人真正有好报,让这些好人能够引领社会正能量。
主持人:现在我国在飞速发展,很多网友想知道标哥您的梦想是什么?
陈光标:我的梦想就是能够让中国的每一个人能够生活得无忧无虑,越来越幸福,让中国的房价、医疗、教育等等压力越来越小,从而真正得到物质和精神的自由,让人与人之间真正美好,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通过我自己的身体力行,亲历亲为,来呼唤更多的人做好人,长好心,做好事,人心向善,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我希望中国社会人与人都能够和谐相处,人与环境也能够和谐相处。
主持人:您说了中国梦是为了我们的大家庭,您的个人有什么梦想呢?
陈光标:我个人的小家庭的梦想就是希望父母身体健康,我的两个孩子陈环保和陈环境,能够对我在推动社会正能量的过程中继续支持我,希望两个孩子的成绩能够更好,他们目前的成绩都非常的好。我希望他们能够像我一样,长大以后在慈善环保方面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做自己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文源自新华网)
全国两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把百姓的声音带到两会这个平台上。我认为旁听两会,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我作为民营企业家和慈善家,我这么多年提的建议已经被国家采纳了大约20条。比如说,头几年提出的征收富人遗产税、物业管理税、碳排放税等等。现在广东和深圳已经开始施行遗产税了。
陈光标语录
慈善是,而且永远没有终点。但慈善不是苦难的,而是快乐的。
慈善就是要作秀。
富人应该缴纳遗产税,遗产税的比率至少应为60%。
财富如水,如果有一碗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荣、伟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81-02
课程资源具体指的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指: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从我国当前改革的趋势看,由于部分教师不够重视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使教师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浪费了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持续增加,逐渐显露出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若是缺少课程资源的极力支持,即便课程改革做得再好也无法发挥其该有的优势。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对于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有关人员来说,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并具有目的性地开发和利用所有的资源。对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在当下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为此,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些初步探究。
一、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发挥其核心力量
教师是所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富有极大活力的资源,属于一种潜力较高的资源。人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义不仅仅属于一种课程资源,还属于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以及利用者。由此可见,能否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自身含有的资源,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施过程是否有效,更直接限制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大小以及水平的高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是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核心力量,活动要由教师来筹划、组织。因此,指导教师首先应在能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充分开发利用自身的特有资源,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我区的荔教新星何素云老师,是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一直热衷于动漫的研究。她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喜欢引导学生探讨有关动漫的知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积累经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她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较高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特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拥有决定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活动的主人,并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功。在她的熏陶下,学生的动漫创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作品有卡通画、卡通故事、人物造型、动漫人物的用具等。这些作品无不充满童趣和空间艺术性,充分反映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好处。
二、充分挖掘校园本身的资源,保证课程资源的高效率使用
学校的各种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已有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确实具有较大的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最大努力,但不可好高骛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物力资源,对于那些已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不能将其闲置。当然所谓的利用不是一味的应用,需要谨慎地筛选,做到物力资源服务于实践活动,起到提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利用掌握知识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感悟自然。
例如,西华路小学善于利用自己独有的资源――中草药园,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有以“中草药伴我行”“苦口良药知多少”“童眼看中草药”等为主题的课程活动。通过这些课程活动,学生认识到中草药园多种植物的别名、来源、植物形态、采制方法、性味、功效等,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针对各班中草药园包干区,每个班还制定了合理的种植计划,通过“凉茶护我身”的活动,学生知道了凉茶的一些常识,如不要喝隔夜凉茶,装凉茶最合适的容器是带盖的泥陶壶,根据体质挑选适合自己的凉茶等,在教师、家长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尝试配制或煮凉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起到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的作用。通过“药汤健我身”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药汤及制药汤的方法,研究药汤汁的形成原理,同时学生也知道了某些药汤的最基本材料及其功效。因为研究的事物就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学生都特别投入,在活动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过程中扮演了最佳的主角。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充分挖掘校园本身的资源,在活动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保证了课程资源的高效使用。
三、充分开发利用来自学生的资源,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洗礼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定位,应当不仅仅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同样也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其被开发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效益。学生属于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同多样化的家庭以及形形的社会人士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需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融入学生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教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最简单的莫过于从学生身上找研究的主题,因为世上恐怕没有什么人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不感兴趣的。
我觉得以下这位教师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上海市某所学校的一位教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很喜欢浪费粮食,每天在学校只是吃几口早餐或者几口午饭,然后就倒掉剩下的饭菜。教师想到如果只是要求学生不许浪费粮食,也许学生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教师不允许他们在学校倒掉粮食的,在外面却可以倒掉的观念。因此,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知道粮食的来源、粮食的重要性等,使学生自觉节约粮食。于是教师就在综合实践课上布置W生回家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粮食的各种知识,同时,教师带着学生到田里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这样一来,“走进粮食世界”的活动就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通过参与本次主题活动,学生了解了很多关于粮食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设计等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粮食是来之不易的,粮食是“宝中之宝”,人人都要珍惜粮食。
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利用来自学生的资源,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及时指导,促使他们可以顺着正确的道路去发展,去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洗礼。
四、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区与学校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社校关系,促使学生可以切实地加入到社会服务和实践中,极大地建立起学生良好的情感支架,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实践认知能力。
例如,某学校对于社区内出现的白色污染现状,学校组织了“扮靓社区生活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社区,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并以数据、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生活环境恶化的原因。基于此,教师让学生撰写保护小区生活环境的建议书,获得了家长的响应,并且应用于实际,使生活中的垃圾不断减少。同时,学校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教授学生怎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出哪些是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另外,教师展开“地球村”回收活动,并举行属于学生的环保作品展。利用这次活动,学生会更加关注社区的环境问题,提升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家庭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将教育送出课堂,由校园、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发挥作用,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将家庭实践活动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家庭资源包括:家长、亲友、家庭藏书、音像资料以及家庭文化环境等。
学校举行充满创造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充分了解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去探索和思考,这样不仅仅有益于学生,也会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在不断地影响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举行“全家总动员――人人是节水能手”的实践活动时,家庭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搜集开展活动之前的家庭水费、人均用水情况等数据,这就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用水缴费单,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展开调查和计算。因此,家长的支持才是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征询家庭提出的建议,带动全家一同展开具有意义的节水活动。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则立即行动,购买了几个水桶用于盛装厨房的洗米水、洗菜水;一些家庭甚至落实到洗漱过程中,将自身的洗澡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内,通过这样的活动,大部分的家庭与学生都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关键字:国学经典; 幼儿诵读; 亲子形式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96-002
近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在儿童教育中,国学经典又逐渐引起教育专家和有见识的家长们的重视。一方面源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世代流传的精品、精华,另一方面则是经典中包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原则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聪明智慧,隶属千年不朽、永不贬值的佳句名言。故也是深入人心使其影响而深远。为此,如果从小能系统熟读相关经典,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还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从小给孩子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将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著作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教给孩子。阅读经典,就好像是播下一颗智慧的种子。一旦播下,就会长出慧根来,将给孩子奠定一个大智慧、大格局的人生基础。
然而也正因为是经典,因时空跨度大、语言精炼含蓄、意蕴深沉这些特点,给孩子,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阅读国学经典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此幼儿园开展经典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广泛并深入地开展起亲子共读国学经典活动,才更有利于培养幼儿阅读经典的兴趣,帮助每个孩子从小感受人类智慧结晶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下面就向大家简单汇报下我们的一些探索和具体做法,愿以此抛砖引玉,还望得到兄弟姐妹学校更多的良策美谏:
一、“每天读一读,每日做一做”――亲子共读走近经典
语言,是先由听、讲,再进展至读和写的。因此,“听”是第一个接触的感官。孩子的听觉理解,一定远超过阅读理解。“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亲子共读,首先就是要读,父母读给孩子听,从而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习惯。读十遍解决陌生感,读百遍后自然吟诵自如。我们给每位家长先印发了《弟子规》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专题的讲座,指导家长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建议家长每天安排20分钟时间跟孩子一起诵读,读是唯一的要求。就这样通过天天读,大声读,一章一章读,清楚读,从而达到积少成多,耳濡目染之效果。在诵读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共同享受着古文的韵律之美、言辞之雅。通常一以贯之,遵守天地之道,真理也就显得那么简单。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们发现原来孩子的教育其实就那么简单。言传不如身教,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经典是一举多得的事,把读经当作吃饭一样简单坚持就可以了,既让孩子从经典中学到圣人的智慧,又让父母得到再次教育,全家人在经典的熏陶下,其乐融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结合我园各班老师一周教《弟子规》中四句话的集体诵读与分解教学后,孩子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逐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园提出了“日行一善、文明来伴”的亲子总动员。家长将孩子如何去孝敬父母,如何不让父母担心,如何让父母因自己感到骄傲的种种言行观察记录,并及时与孩子交流,以达成共识后将此记录交给老师,成为班级孩子间互相展示的亲子日记。这一过程,既激励了孩子力行《弟子规》的积极性,又帮助家长学会了如何理解、欣赏、倾听孩子的方法,促进了亲子的共同成长。(例如,学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之后,引导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努力做到吃东西谦让长辈,走路时关心照顾长辈。在学习“见人善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之后,引导孩子们观察我们自己的生活,用照片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发现的好人好事、文明现象,说说议议增强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二、“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项目”――亲子共阅走进经典
幼儿时期不仅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培养的时期,亲子共读国学经典,还旨在通过大手拉小手,共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母语的优美旋律。我们遵循国学经典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诲的四个原则。结合园本课程开展每月主题阅读,分别就2月“节约粮食”、3月“我的一家”、4月“亲亲自然”、5月“感恩父母”、6月“公共礼仪”、7月“走遍天下”、9月“感念师恩”、10月“奇思妙想”、11月“亲子剧场”、12月“健康运动”。按照月主题,在实施园本课程计划的同时,各班建立亲子阅读推荐栏。比如,在5月“感恩父母”主题月中,我们向家长推荐有三:一读经文:也就是诵读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有为者、亦若是”,二看名片:观看动画片《弟子规》中的“黄香温席”、“破冰求鱼”、“妙真祝寿”、“木兰从军”等,三赏名画:跪羊图。围绕推荐内容,各年段还开展诸如“读书知识竞答”、“幼儿诵读展示”等活动,以达到检验和推广的效应。与此同时,每周各班会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们提供阅读分享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说说自己对照《弟子规》中内容自己做的事来增进孩子们的理解力、阅读能力,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朋友很乐意把自己的行为讲述给同伴听,更为可喜的是,平日里不太愿意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在描述自己践行《弟子规》的内容时是那样的滔滔不绝,仿佛换了一个孩子。
而在此过程中,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诵读、一起感受直观的中华德育故事、一起感受意味深长的经典名画,不仅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同时收获孩子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优化,身心更加健康,学习的专注力、语文的能力、甚至是识字能力的明显增强的效果。近两年中,虽然我园没有刻意的进行文字教学,但到大班毕业时能够达到识字过千的孩子还真有好几个呢。
三、“每年办一节、分期来展演”――亲子共话提升经典
在家长和孩子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如果家长总是朝气蓬勃,喜欢读书,乐于接受新事物,工作总是忙碌而充实的,那么他的孩子也将会对学习对工作都充满着热情,有着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