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5 14:50: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乡村数字化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数字城市;数字乡村;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45-03
一、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云南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云南省通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采取以点先行、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政策,对于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云南省农业厅在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中已经给出了简要的概括描述:“通过完善互联网、电脑、数码照相(摄像)机等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检测防治、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采用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实质就是三农的信息化建设。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1.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及其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一般首先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发展,而后慢慢过渡到落后地区及乡村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中国信息化发展,首先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发达城市率先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试点工作,而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一般来说,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而工业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信息化,然后再把信息化延伸到农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反过来,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发展又为信息化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同样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用“数字城市”经验来带动“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也将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理解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思维,其核心在于:(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或乡村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为建设数字省份、数字国家、数字地球创造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区域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目前,应当建立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区、数字化城市或数字化乡村,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云南省自2007年提出“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2008年11月4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考察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时指出:“昆明将建成为‘无线数字城市’,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毫无疑问,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是未来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也要将实现地区数字化、省份数字化、国家数字化、全球数字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因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1.现状。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从2007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10月27日,全省共制作上传乡村视频文件2 238个,其中乡镇视频351个,完成比例为26%;行政村视频1 887个,完成比例为14.1%;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行政村有6 547个,完成比例为48.6%;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自然村有34 388个,完成比例为28.8%。另外,数据更新工作已完成近50%,其中德宏州、红河州、保山市完成了80%以上,普洱市完成17.2%、临沧市完成20.3%、迪庆州21.7%、昭通市25.1%。视频制作上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昆明市已经完成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楚雄州乡镇视频已经百分百的完成,大理州、保山市也完成得较好,分别完成了61%、44.4%。丽江市至今还未启动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普洱市只做了一个乡镇的视频,完成比例为0.09%、临沧市完成了3个乡镇和10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1.3%,昭通市完成2个乡镇和51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3.9%,文山州也只完成了3.9%[2]。从上面的这一系列数据中可看出,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仅仅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其建设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增多。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目前仍就没有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滞后等状况。
2.存在问题。总体来说,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保障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段距离。从科技上看,目前由于对“数字乡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对全省各地“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从人员素质上看,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电脑设备、电脑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影响了工作进度,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虽然对各村、寨进行了基础信息和照片采集,但照片采集数量不够,有的照片规格不附合要求,不能满足网页制作需要。其次视频采集制作要求要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摄像、编辑、配音,编辑还要有相应设备和软件,而部分地州,特别是贫穷乡镇均不具备条件;从工作进度方面看,有的地市(如昆明、曲靖、玉溪)工作进度较快,已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部村民委、自然村的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并已完成电子版信息表录入和照片分类保存;而有的地市(如香格里拉、丽江、怒江)进度较慢,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还未完成过半,电子版信息表录入、照片分类保存工作进度缓慢;从建设规划角度看,云南省各地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的条件、标准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规划和技术标准难以确立,即使在着手统一规划之后,也很难尽快达到协调统一;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统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市对本地区的利益考虑得太多,不仅仍然各自为战,而且顾虑太多,拖拉被动,对总体建设规划不支持,具体到各村和个人则更不会积极响应,甚至还会抵触;从应急管理和服务体系角度看,旧的应急体系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表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重复投入,各地市为了完善本地区的应急机制,往往重复购置一些设备,同时增加一些人员。另外,随着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现有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不仅变得反应迟钝和效果不佳,而且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应急资源大量浪费,导致应急管理与服务成效急降。
3.原因分析。毫无疑问,“数字乡村”的建设其基础条件取决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如果某一地区信息化程度高,则该地区发展数字化也将相对容易。然而伴随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影响和制约信息化长远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对于在云南省数字乡村初始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应归结为云南省的信息化水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云南省信息化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推进阶段,体制性、机制仍然存在,电子政务协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信息系统的标准、相关数据的格式、形态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较为明显;第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广泛性不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尚待完善,低收入社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加剧倾向;第五,信息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信息安全的技术能级亟待提升。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3]。
综上所述可知,在云南省“数字乡村”持续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强化云南作为全国“数字乡村”的领头兵地位,才能为其他省市提供相关的参考标本,才具有其他省市借鉴的价值,才能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数字云南”的大致轮廓。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一个创新,综观全国三农工作的开展过程,把三农纳入信息化建设,云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因此,对于云南省乡村数字化的发展就不可能从其他省市借鉴经验,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无疑都给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云南省电子政务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也自此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已接入4 344个政务部门,省级各部门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网已建及在建全省性专网达44个,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另外,2007年7月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以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龙头,80个省级部门网站、1 300余个州市政府和部门网站、8 300余个县区政府和部门网站为支撑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为下一步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交费、办证、求助等电子政务应用以及实施网上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如果云南省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能很好地应用其已经成形的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的成效,很好地利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相信定会为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因此,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但这也并非毫无经验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10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作为参考。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数字深圳”、“数字杭州”的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其经验也可谓丰富。另外,2004年,云南省为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和步骤,提出了建设“数字昆明”的设想,并开展了对“数字昆明”建设的前期摸底调研工作,2007年底,“数字昆明”建设启动了三期工程――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扩容项目,并计划于2008年8月完成。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通过对“数字昆明”的建设,已经总结了一套“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思路,相信对云南省数字乡村的信息化工作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所以可认为,在云南省建设数字乡村时,如能借鉴其他省数字城市建设经验,把在云南省打造数字昆明的技术、思路,通过修改完善后,直接转嫁到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去粗取精,优势互补,相信定能促进云南省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
3.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十一五”时期,云南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目标。并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进一步提高云南人民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正是立足于这一战略选择,云南省的信息化发展从电子政务开始,接着打造数字城市而后迈向数字乡村,以建设“数字云南”为长远目标,最终构建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规模庞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统筹协调,节约物力,即集中全省各业务部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国家实施的“金农”、“金水”、“信福”和“三电合一”项目等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同时,还需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使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库内容基于省情,立足于三农,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开放的现代化、信息化模式,为云南省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问题,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方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EB/OL].云南数字乡村网,ynszxc.省略/szxc/ProvincePage/newsview.aspx?id=2280016,2008-01-10.
[2]省农业厅“数字乡村”工程项目实施小组办公室,全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N].数字乡村快讯,2008-10-28(2).
本教学研究项目是通过搭建B/S结构模型平台,在研究如何经济、高效地制作三维村镇模型的方法与步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浙江省村镇规划信息化水平。
1.1本教学研究项目依托浙江省典型村镇三维仿真规划信息化平台模型,实现美丽乡村仿真场景漫游及规划信息化管理。着重研究在教学研究项目过程中采用的各种纹理建模方面的优化方案,包括纹理建模过程和烘焙过程的优化,以及开发软件平台自身提供的一些优化方案和优化技术。
1.2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本地或者远程管理界面,对三维村镇规划
信息化平台场景中的个体信息进行交互,做到规划信息数据实时更新。
2.教学研究项目平台的开发流程
2.1三维场景模型的构建
浙江省美丽乡村三维虚拟现实教学研究项目组织与实施及开发流程的研究。教学研究项目首先是对单个美丽乡村模型场景的创建,通过B/S浏览方式进行整合。(1)教学研究项目的需求分析及相关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课程组成员调查走访,合作单位直接提供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再结合卫星地图,综合创建地形地貌。大量的建设贴图通过单反相机进行实地拍摄。(2)CAD总平面图的处理。通过测绘部门或者乡村相关职能部门获取的乡村CAD总图信息量大,对模型创建来说需要精简,然后导入3dsMAX软件进行场景模型的创建。(3)优化创建的模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精简三维模型面数等信息,确保在平台运行时的流畅。(4)村镇场景模型的烘焙。在目前虚拟现实场景中,通常都是由建筑模型在贴图、灯光等一系列步骤后进行烘焙(在Unity最新的5.0系统中,可实现实时光影,不一定需要烘焙步骤)输出到相关平台,这样能获得的视觉效果更佳。(5)在3DSMAX环境中直接导出并合并场景至相关虚拟仿真平台,可分为两种方式进行,部分静态模型的导出与全部静态模型导出,根据不同需求选择进行。
2.2系统功能的实现
系统功能的设计,包括虚拟现实引擎和相关技术的选择以及在应用中如何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研究。(1)创建相机及相机动画,在无人交互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动态相机对美丽乡村进行飞行鸟瞰等预设。(2)虚拟现实场景碰撞属性的设置,默认可以直接把场景中的所有物体设置为碰撞体,减少工作量,但在实践中发现,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系统运算量大,执行效率较低,影响最终的运行速度。所以一般都是人为设置一个较简单的物体,设置碰撞后,进行隐藏操作。(3)创建特效与周围环境。教学研究项目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季节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模拟环境,对表现水景效果、蝴蝶飞舞等特效的制作,动态效果通过3dsMAX进行动作设定,导入到虚拟现实引擎进行后期处理。(4)村镇地图的导航制作。导航图的制作关键是要在3dsMAX平台中进行坐标的定位,确定坐标参数后,在虚拟现实平台中进行相关的参数设定。(5)美丽乡村数据库的创建。平台可以支持的数据库丰富,包括ACCESS、Oracle、SQLServer、MySQL等,虚拟对象与数据库的关联操作和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实现是平台实现交互的坚实基础。(6)交互功能的实现。平台支持的交互功能众多,可能鼠标事件、距离、键盘等触发调用相应的响应事件,大量的交互功能还涉及到数据库的数据读写,这在本教学研究项目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7)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平台支持生成EXE可执行文件脱离平台环境单独运行,也可以到互联网络中进行网页浏览交互,本教学研究项目最终是通过生成单个的网络版本,通过WEB树形目录,把浙江省的各个村镇的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合成到大平台中。今后的研究中考虑使用跨平台支持效果更好的Uni-ty3D引擎。
2.3平台特点与特色
本平台采用Photoshop,AutoCAD,3DMAX等图形图像软件结合虚拟现实平成,脚本引擎功能强大,压缩率高,真实感强,沉浸感好,可嵌入音频、flash、视频、图片、网页。(1)平台仿真度高,区别于能流畅实现村镇的三维漫游功能,部分村镇信息查询等功能,满足决策者对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的要求。(2)可以实时把画面用“虚拟相机”进行拍摄出图,能直观、精确、更大范围地展现规划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规划审批决策科学性。(3)该系统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开放接口,扩展到经济、卫生、交通、应急、消防等领域。
3.教学研究项目平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浙江省村镇共有1500多个,教学研究项目建成后,为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信息化水平提升做出明显成效,也为浙江省乡村建筑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研究成果专注于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领域中研发和推广,目标是国内领先的村镇虚拟现实技术解决方案。教学研究项目能满足不同数字规划管理领域,不同层次决策者对数字仿真的需求。
4.平台的保障力量
4.1人员保障
教学研究项目分别由高校、企业与政府职能机构等三部分技术力量组成:教学研究项目主持单位高职院校在教学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采集村镇基础数据,利用研究小组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调查数据、采集可视化资料及到乡村管理部门查询资料,也为教学研究项目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本科院校为本教学研究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在校的虚拟现实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也参与到教学研究项目中,为教学研究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
4.2资料保障
规划设计院作为合作企业单位,负责提供浙江省典型美丽乡村规划图纸。企业内部有较多的规划专家,可以对教学研究项目进行深度研究。提供一手资料,研究中的浙江省溪口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就由他们提供,为该教学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4.3政策保障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委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对教学研究项目的推广提供政策上的扶持,所在的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在教学研究项目研究中还负责对村镇管理者规划信息化方面进行指导。每年都会对浙江省村镇优秀规划方案进行汇编、获奖教学研究项目的收集整理,具有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源,对建设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便于教学研究项目具体实施过路中的运行与推广。
5.结束语
覆盖方式的多样性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广播电视覆盖方式主要有卫星、有线以及地面无线覆盖。
随着以数字压缩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电视飞速发展,卫星覆盖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卫星直播电视(DTH)。DTH汇集了当今数字电视和卫星通信领域的诸多前沿技术,综合了传播范围广、受地理环境限制小和数字电视抗干扰能力强、传播节目多的突出优点。DTH采用数字电视压缩技术和动态统计复用技术,使用同步轨道上的广播卫星或大功率通信卫星,可以传送多至100~200套的高质量节目,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具有其他广播电视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DTH不仅传送节目的能力强,而且配合有条件接收和用户管理技术,可实现对平台的所有节目、用户的直接授权和管理,还能同时传送图文、电子节目单和数据等多种信息,向观众提供金融证券、Internet、教育、游戏等各种增值业务,极大拓展了广播电视的业务空间,同时也将推动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各地网络整合力度的加大,也使有线电视的覆盖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一项新兴产业。有线覆盖方式就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光纤、电缆、MMDS微波等传输技术,在省、市、县各行政区域范围内建设有线电视网。目前,正朝着大容量、数字化、双向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网络实践,一个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平台和一个以传输数据为主的平台已经取得成功。既保证了千家万户收看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又为数据通信和各种信息的传输提供高速率、大容量、低资费、安全可靠的传输手段。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省市已开通采用数字技术的光缆干线,实现了全省、全市范围内的联网。同时,全国骨干网采用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为开展数字、数据传输业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从而推动我国有线电视进入了实现数字化、交互式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的实验阶段。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地面无线覆盖仍然是广播电视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是确保村村通的一项重要举措。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的数字,我国有3.78亿户家庭,有线电视用户占1.4亿户,其余60%以上的家庭主要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因此无线覆盖在我国广播电视覆盖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线覆盖工程成为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工程,是确保广大农村群众享有听广播、看电视等基本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是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
工程建设受多重制约
鉴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成为整个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现有的条件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所设计的大量台站及其相关资料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二是数据资源分散,集成度不高。有关工程建设现状资料以及工程实施的详细内容资料比较分散,不利于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需要有统一的数据集成标准和管理环境。三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还缺乏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缺乏诸如地形、人口、道路等一系列有关台站选址、改造、建设与实施的空间信息基础支撑依据。四是工程建设管理还缺乏清晰、直观、可视、易读的信息呈现和服务手段。五是还缺乏有效的覆盖预测、覆盖分析手段。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地理、地形等空间数据以及相关的空间分析技术支持。
网络数字化的应用
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网数字化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调幅频段中波、短波广播的数字化DRM系统已在多个发射台做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DAB和DMB数字音频广播也在广东、北京、郑州等地播出。电视的卫星传输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但对于数字电视的三种综合覆盖手段来说,在我国不能恶性竞争,而应是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和协调发展。数字有线电视更适合于城市高楼大厦和人口密集型地区的固定接受用户收视;数字地面电视更适合于移动人群和有线电视覆盖不好的城郊地区的居民收视;而数字卫星电视更适合于居住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居民收视。
覆盖区域及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最有效的人口覆盖,其重点是解决“盲区”的覆盖问题,新增台站和发射机或调整现有台站发射机是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会与现有覆盖区产生重复覆盖。为最大限度利用频率资源,实现最有效的覆盖,需要对前后覆盖区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及其他原因,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预测规划要靠野外实地考察加经验进行,这种覆盖预测规划越来越不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频谱资源需求越来越多,有限的频谱资源变得弥足珍贵,粗放式的广播电视覆盖规划会浪费不少的频谱资源,从而使本来就比较复杂的广播电视覆盖规划变得更加困难;二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的“峭壁效应”要求场强预测更加准确、合理。
人口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同的海拔高度、地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水体分布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尽管人口统计的最小单元是自然村,但人口的现实分布区是趋向于面状分布特征的。考虑到广播电视对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特别计算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对城镇人口进行聚集性处理、对乡村人口进行面状化分布计算的基础上,对两类不同人口信息的数据进行整合计算。
一、学术期刊走向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互联网由于具备支持传播信息的各种强大功能,并且在现实世界中扮演了重要的媒体角色,被人们称为“网络媒体”或者“电子传媒”。它给出版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冲击着传统纸质出版的意识、思路、方式等,催生了传统期刊的变革契机。这种新鲜事物是社会变革和前进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而这来源于数字化的巨大优势:一是即时性。不仅内容更新快,可以随时增加或更新内容;而且传播速度快,网上的内容可以在短时间内传至世界各地,如电子期刊在编辑完成后,可以向全球数亿万用户同时发送,瞬间完成。二是海量性。它的信息容量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量的多,且可以无限量地增加相关链接。巨大的信息容量消除了版面限制。三是共享性。不仅快速实现所传播信息和资源超越时间、空间的广泛共享,而且实现编辑、作者和读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互动。这也同时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和服务性等多种良好特性。因此,随着网络期刊、数字图书馆的盛行以及个人阅读的电子化网络化,网络环境下的学术期刊,逐步由文字传播转向数字传播,将是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的传播载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把继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和传播作为出版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大力发展内容产业。数字出版a已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二、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1.读者逐渐减少,发行量不断下降
由于数字化期刊的强大优势,它能很快地获取受众、服务受众,而传统期刊出刊周期长、传播速度慢、单一化,加上发行模式的老套,致使刊物内容送至读者的时间过程长,对类似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内容总是传送滞后,而读者早已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信息。这显然影响到读者的数量,发行量也受到限制。对于那些有经营指标的学术期刊,则自然影响到赢利。
传统学术期刊办刊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几乎是一种孤立的编辑活动,甚至可以说是“闭门办刊”。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缺乏立体的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有的只是简单的信函、电函互通,周期长,涵盖的作者范围窄,不像网络期刊即时实效、双向互动、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以读者为主的各类群体的主动参与性。
对于学术期刊尤其是众多的高校学报,普遍存在这样的观念和意识: “高校需要学报而非市场需要学报”,“作者需要学报而非读者需要学报”。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但数字化的发展显然已使这一立论面临挑战。期刊的退出机制和学报的市场化改革也冲击了这一意识。
(二)机遇
1. 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契机
数字化给纸质出版的传统期刊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式和强烈的危机感,从而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纸质出版通过介入和利用网络出版,分享平台,刊网互动,可实现双赢。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提出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要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推动数字内容加工、存储、传输、阅读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发展电子阅读及有声阅读,改造提升传统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企业装备水平和新闻出版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新闻出版内容资源深度整合。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加快国家数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设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期刊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提高作者文稿的发表速度,而且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快捷、人性化的阅读服务和丰富的阅读体验。期刊的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要求,是作者的要求、读者的要求,更是期刊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纸质期刊只有融合数字技术,与网络期刊实现双向互动,才能分享平台、实现双赢。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出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编辑的理念和模式,推动着编辑业务工作的革新。传统的学术刊物编辑流程通过一个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的网上编辑新平台,可达到双向及多向互动以及多流程的智能化管理。这就使编辑、作者、读者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联系由间接变为直接, 由被动变为交互, 所有编辑工作都可集中于网上,实现信息获取、发送、筛选、加工、出版、发行网络一体化, 方便快捷, 减少了期刊出版的中间环节, 缩短了出版周期, 增强了稿件的时效性。编辑工作的创新,还将进一步促进编辑人员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知识的学习,跟上时代步伐,加快知识更新,拓宽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3.使纸质期刊的发展空间更大
网媒与纸媒是两种不同的媒体, 二者所覆盖的人群显然要大于其中的任一种媒体, 因此, 高校学报在其中任一媒体中所获得的信誉和知名度都将使另一媒体受益。美国一项调查表明,63%的网络版读者愿意再去购买该网络版的印刷版。[1]
网络期刊对纸质期刊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内容的来源上。几个大型电子系统如清华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龙源网等都要依赖传统期刊做内容供应商。纸质期刊在一些方面具有网络期刊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计算机非常普及的国家里, 大多数学者仍习惯于用印刷版刊物, 即使是通过网络途径获得的资料, 75% 的人还是看打印出来的纸稿。
三、学报的改革取向―加快办刊模式的转型
在我国近10 000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学报有2 000多种。这样一个重要的期刊出版组成部分,在数字化趋势下如何加快自身的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呢?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办刊模式的转型。
(一)融合、分享公共数字化平台
期刊的办刊模式包括它的传播模式、赢利模式、发行模式等方面。对多数高校学报而言,由于其特殊属性,对于赢利、发行考虑得较少,而比较关注传播模式的改革,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网络传播。学报的网络化包括学报的网络版和网络学报(如《国际网上化学学报》)。对绝大多数学报而言,网络化出版的含义是指学报的网络版,即学报通过中国期刊网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把自己印刷版期刊的电子版搬上网络,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适合网络环境的变革。当前,大多数学报已经或者正在这样做。借助网络传播的快速、共享、互动,吸引了更多的读者群,提高了影响力,从而自然增加了发行量。当前,学报界人士探讨组建“高校学报网”, 走网络联合出版之路。这一主张建议无纸化出版, 各学报基本运作程序不变, 只是在排完版之后, 不再交给印刷厂, 而直接交给“全国高校学报网”。 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形式,一方面学报在网上以独立的个体存在, 另一方面又将学报按专业进行整合, 从而拥有了更多被同行点击的机会, 也更容易凸显精品, 引领学术潮流。[2]
(二)构建独立的学报网站,打造全媒体化的学报新品牌
学报网络化,不能仅停留在将纸质期刊原封不动地搬上网络,而必须构建自己独立的网站宣传平台。网络信息的传输渠道、特点、受众结构与纸质媒体大不相同,所以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纸质媒体搬上网络,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工、整理和编辑。学报尽管是很严肃的理论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定位和专业特色,但为了增加读者的兴趣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也需要强调图片的视觉效果并利用音、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借助于自己的网站,打造全媒体化的学报新品牌。《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此开展了很多探索。他们开设自己的网站,把编辑部的情况、征稿简则和目次摘要信息等及时放到网上,以供作者和读者查阅。她们开设的网站栏目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运作良好自然就打造了全媒体化的学报新品牌。这方面,学报更要向其他学术期刊学习,他们探索得早,运行时间久,办得更成功。如中国乡村发现网,点击进去,不仅可以即时看到他们《中国乡村发现》等刊物的电子版,还可以读到很多的特色栏目、前沿研究,还有各类的学术研讨会从新闻到会议实况的视频录制播放,很有吸引力,让你接近学术而又不觉得枯燥。
(三)从日常编辑的电子化进一步走向网上编辑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报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的组稿、投稿、送审、存档管理、稿费统计、编辑量计算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网络环境下,学报编辑还应掌握和利用网络的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的编辑软件,高效、能动地处理各种稿件,搭起一个网上编辑新平台。通过该平台,建立起网络化的电子邮件处理系统,使学报编辑、作者、审稿专家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稿件处理系统中查看、收取、评审或处理稿件,三方实时互动和交流 [3],稿件切磋和修改及时高效。学报完全有条件有可能进行这种尝试。而且,通过这种平台,可以向全球网民征求论文和稿件,并在稿件审理、排版校对、版面设计等多个环节中,让读者充分参与进来,进行点评和建议,从而成为四方互动的平台。
(四)质量为本,练好内功,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办刊
期刊是“影响力经济”,是典型的以内容为王的媒体。学报影响面窄、影响力弱,唯有以过硬的实力方能应对各种变革。为此,首先要提高刊物的学术档次,在内容的策划、选题、组稿、编辑上下足工夫,在学术质量上做足功课,尽可能多出精品。同时办好特色专栏与品牌专栏,在众多同类期刊中凸显自己刊物的品牌和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应对专业性期刊的挑战,针对学报综合性的困惑,采用特约专栏主持人的做法,在某一专业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组织优秀的稿件,设置特色的栏目,实现专业化和特色化并举。从而提升刊物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广东社会科学》和福建省的《东南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资借鉴。其社长刘泽生和杨健民几乎同时提出了综合性期刊解困之新探索新尝试:从“学科综合”向“问题综合”转变。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学科分工越来越精细,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种针对“问题综合”的研究与办刊模式必然越来越为期刊人、学报人所关注。
参考文献
[1] 黄艳林. 论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发展趋势[J]. 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2(1).
关键词:GPS,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广西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院用地等。我国农村宅基地分布广、占用面积大,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长之势 [1]。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为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确保广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广西农村宅基地的亲身经验,对广西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广大从事宅基地工作的技术人员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3]。
1地形图测绘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计算宗地面积,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桂财建〔2012〕69号)对专项资金检查工作的安排,广西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有以下要求:
(1) 地形图测绘内容的综合取舍,必须保证着重显示与农村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有关的各项要素,准确表示地物的位置、形状、性质、结构特征以及表示地貌、土质的形态、类别、分布特征。
(2) 地形图自由图边在保证规定测区边界内的地物地貌要素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应测出测区边界外适当的距离(大于10米)。
(3) 地形图整饰要求图面整洁,线条美观、曲线光滑,无变形;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各种地物地貌表示无矛盾;各要素符号相切、相接、相交、相离关系的处理符合要求。
(4) 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方法成图,测绘房角、电杆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地物点时,由于反光镜有一定厚度及宽度,均应由操作全站仪的技术员现场直接在全站仪加一相应的改正数。
(5)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均匀分布,每格注记10–18点,复杂地区适当加密。建筑区高程注记点测设在道路中心线或道路边、道路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角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隧道、涵洞底面等地方。每个高大楼房或大房屋的墙基角至少注记一个高程。铁路轨顶、道路中心应保证图上3~5 cm有一个高程注记。
(6) 线型、符号、编码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结合南方测绘软件CASS 2008编码表执行。
7.平坦的耕地按地块测绘,每一块田块有一高程注记。
8.外业绘图均在现场描绘清楚,当天测量的内容当天编辑整饰完毕。
数据采集方法与基本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推荐使用南方测绘开发公司开发的ASS 2008测图软件进行测绘。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与便携机直通,采用现场采集现场编辑的方式以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或用全站仪采集现场绘草图输入编码回到室内编辑的方式进行测量。
设站要求
测图前输入测图区所有控制点以及测区西南角坐标、所用全站仪等信息,并经100%检查无误后进行实地测绘。测站设架设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仪器高、觇标高应量记至毫米。定向后,应采用另一图根点进行检核,检测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应小于0.10m,高程误差应小于0.10m,在无检校方向的情况下,对起始方向归零检核,并以相邻测站的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核。
地物属性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每类地物要有一个三位以上的属性编码,属性数据中要求点、线、面、文字四种属性区分清楚。
测距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测绘1:500地形图地物特征点(地籍要素点)最大测距150米,地形点最大测距300米。
3 总体流程图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总体流程图
4 详细流程
4.1居民地的测绘
(1)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房屋名称、注记层次:全钢架结构的房屋,用“砼”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用“混”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砖瓦结构的房屋,用“砖”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房屋底层为车库且高度高于2米的,计算一层,小于2米的,不计算车库的层数;测区内的厕所、浴室以及牲口房不注性质及层次,加注“厕”、“浴”、“牲”;房屋逐个表示,不综合,并标注门牌号,门牌号的注记原则上在房屋边线里侧实际开门处或围墙门洞处,字向垂直于边线,但字头不朝南、朝西;房屋的内部天井区分表示,并加注“天”字。其余按图式表示。
(3) 柱廊、廊房、门廊、雨罩以及室外的台阶、楼梯、围墙、栅栏、房屋周边的铺装地面,自行车棚(临时性的除外)等一般应准确测绘并表示出来,大楼底层与阳台重叠的乱搭乱盖的临时房可不表示;当雨罩宽度小于图上3mm时可不表示;台阶、楼梯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可不表示;无烟灶台不表示;高层建筑物中楼中楼的阳台应表示。
(4) 房屋与围墙相关位置的表示方法:①实地明显有围墙的,则围墙应完整的表示出来,且房屋边线与围墙内墙或外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内时,则屋边线与围墙内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外时,则房屋边线与围墙外墙重合);②实地明显没有围墙而仅有房屋墙的,应将房屋完整的表示出来,不用加绘围墙。
(5) 图上小于4 mm2 的花圃不表示。
(6) 图上小于6 mm2 的散树或行树的水泥边框不表示。
4.2 道路的测绘
(1) 道路测绘时不但要测绘道路本身,还应测绘其附属建筑物与构筑物,以及隧道、桥涵、路堑、路堤、里程碑等,涵洞较小时按非比例尺符号表示。
(2) 测区内的公路一般应按实际位置测绘,测绘时交错立尺于路的两侧,并隔一定距离在路中心立尺测注高程注记点;简易公路则只测其中心位置,量取宽度绘于图上;城镇附近可通汽车和拖拉机的土路均按大车路测绘,乡村间能通拖拉机的土路也用大车路表示,大车路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若实地宽窄变化频繁,则按平均宽度表示;村与村、镇与镇间不能通行大车的主要道路用乡村路依比例或不依比例尺表示,双线乡村路及大车路不注记路面材料。
(3) 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不注记铺装材料。
4.3 电力线、通讯线测绘
电力线、通讯线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实测,不连线,只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当多种电线在一个杆上时只表示主要的;注意区分电力线中的高压线与低压线,实地测绘时可以瓷瓶、杆型、档距等加以判别:一般瓷瓶多,杆型为水泥高杆,杆距长,由三条主线(有的顶上有一条细线)组成者为高压线,低压线一般是4条同样粗的线,由变压器分出来;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4.4 水系测绘
河流、溪流、湖泊、池塘等水涯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沟渠宽度在图上小于0.5mm,以单线表示,街道两侧较小的排水沟(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不测绘,等级公路两侧的排水沟应测绘。
4.5 陡石山测绘
测区范围内的陡石山也要实测,陡石山山脚边界统一用倒坎符号表示。
4.6 地形地貌测绘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适当取舍。斜坡坎坎脚必须加地类界,并在斜坡坎坎顶、坎脚测注高程;陡坎应测注高程,量注坎高。
4.7 独立地物的测绘
(1)道路上的各种检修井、污水篦子应予以测绘(单位、居民地内水泥盖板的不明污水井等不表示),当地物较多,各类符号重叠时,检修井、污水篦子可适当取舍,但道路拐弯、交叉处的井盖、污水篦子必须测绘;测区内的路灯不用区分左、右方向,全部用双路灯表示。
(2)独立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或相互压盖时,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4.8 地类测绘
城郊较为固定的常年种植蔬菜且面积较大,有一定灌溉设施的地类用菜地表示;街道、巷道、公路旁边的零星地类(检种菜地)不表示;对于房前屋后的菜地,面积大于图上4cm2的,用旱地表示,面积小于图上4cm2时不表示;水田等平坦的耕地按田块测绘,田块中不同地类测绘田埂,不用地类界表示;有坡度的耕地,不按块表示,只绘制等高线;耕地中不同植被的地块,当是平坦的耕地时用田埂表示,当是有坡度的耕地时用地类界表示。单位内部、街道边的草地一般用花圃符号表示,若面积较大(大于图上8cm2)也可用改良草地的符号表示。
5 小 结
利用GPS与全站仪技术,开展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突破了传统模拟成图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将GPS与全站仪技术结合应用于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GPS与全站仪技术作为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手段,也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 李春英.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析[J].特区经济,2008.
二、高标准规划,整体推进,实现县乡村组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上,我们采取先区域后连片,最终实现广播电视全县大联网的方法,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2、无线电视网络建设,坚持“小功率、多布点”的方针,积极扩大有效覆盖。县电视台实现“两完整、一混合”播出,对少数山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采取卫星地面接收站、共用开线等多种形式,解决群众收听收看难问题。目前,全县已登记发展500多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3、广播网络建设,采取中波覆盖、调频补充。我们在“热电视、冷广播”的大气候下,坚持办好广播。去年,县局投资7万多元,建立数字化音频工作站,使广播节目数字化制作播出,提高了播出质量。今年春节后,为扩大发射功率,采用县中波台2台3000瓦发射机,使辐射范围由城区扩大到方圆150公里的区域,覆盖全县人口的88%。我们还在寺山电视台建起调频转播台,为全县18个乡镇提供县电台节目信号源,覆盖全县8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为收听广播提供了方便。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083-02
关键词:广东;贫困地区;阅读推广;延伸服务
就目前而言,图书馆仍是阅读的重要场所,而阅读推广这一伴随现代图书馆而生的服务形态,保障了大众公平、平等地享有阅读的权利。尤其是我国有近一半的农村人口,且乡村的阅读基础设施发展还不健全,所以,应该将农村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力求突破空间的壁垒,使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够自由获取知识,从而实现“科技兴农”这一最高战略目标[1]。
1 V东贫困地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1.1 运作经费严重短缺
相关数据显示[2],贫困地区图书馆普遍存在运作经费严重短缺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投入文化事业,大众的阅读热情也越来越高。城市地区图书馆建设力度加大,而农村地区体量庞大,每一个公民阅读的权利很难得到真正保障,图书馆建设任重且道远。与广东贫困地区情形相似的是,在四川省内多个县市的图书馆里,每年购书经费不足万元的图书馆占比竟高达50%,其中某些县市图书馆的藏书量仅有3~4万册,人均图书阅读量大约为0.03册。以上数据表明,经费严重短缺是当前贫困地区图书馆面临的最大困境。
1.2 图书馆空置现象严重
贫困地区由于财政资金投入匮乏,致使运营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运作,因此,往往造成多数建成的图书馆无法投入使用。据统计[3],在偏远的广东贫困地区,约有1/4的县市未建设图书馆,而建成的图书馆仍有10%被空置起来。此外,许多图书馆建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馆舍及设备陈旧,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阅读服务。
1.3 馆员待遇低,流失情况严重
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据相关数据统计,一线城市多个县级图书馆的年人均收入低于该市的年人均收入,贫困地区的馆员收入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以广东贫困地区为例,馆员不仅收入低,而且有的连社会医疗保险都没有,这导致了馆员的大量流失。
2 广东贫困地区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2.1 缺失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当前情况下,制约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经费来源。广东贫困地区图书馆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虽然每年有一笔运营经费,但这些费用连维持图书馆正常运转都不能保证,增添新的设备和图书资源就更无从谈起。例如:某贫困地区近年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其项目包括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文化活动室等,但尚未被中央财政纳入补贴范围,只能由市、县财政各自承担部分经费。这些经费用于日常运作已经勉强,因而很难保证阅读服务的质量。此外,我国倡导在贫困地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但建成后的农家书屋由于缺少财政补助,致使其一切日常运营费用由当地政府一力承担,其经费取决于当地政策的年度计划,这无疑存在许多主观因素与变数[4]。
2.2 工作机制不完善
相对于发达城市图书馆工作机制的完善与成熟,贫困地区图书馆管理存在诸多弊端与漏洞。尽管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偏远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例如在《社会教育工作提纲》中就提出了要在县、区、乡、村建立图书馆的目标,也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全力扶助农村进行图书馆文化事业的建设,但是,发展至今,其成效仍微乎其微[5]。目前,由于农村图书馆缺乏明确的认知与定位,面临“无读者可服务”的尴尬现状。加之农村图书馆具有地域分散的特征,难以像城市图书馆一样采取集中化管理,因此,导致其日常工作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2.3 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因受条件所限,贫困地区图书馆员薪水微薄,生活艰辛,导致很多拥有专业技能的图书馆员选择离开,而留下的馆员以及兼顾图书馆基本运营的非正式人员因缺乏业务知识和主业技能,导致图书馆管理效率低下,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6]。例如:在笔者所调研的某个县级图书馆,其馆员大多为大专学历,但由于信息闭塞,互联网技术在该馆仍未普及。部分馆员不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农村书屋更是如此,其管理人员多由当地村委会任命,加上在农家书屋服务是义务劳动,很少有人愿意承担这项工作,最后只能由村委会主任或大学生兼任。此外,不少农村书屋的管理人员担心借出的图书会丢失或折损,就明令禁止外借。更有一部分管理人员不按时开放农家书屋,只在上级检查的时候开放,使农家书屋成为摆设。
2.4 图书利用率低下
一些图书馆资金设备健全,其标准也符合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馆藏资源相当丰富,但图书利用率低下。例如:广东某贫困地区图书馆空间布局合理,馆藏丰富,其设备均为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配备,但仍无人问津,使阅读推广活动难以深入开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员严重缺失宣传、组织、引导等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据调查,农村地区的读者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而且在贫困地区,农民更注重物质生活,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广东贫困地区阅读推广及延伸服务的发展策略
3.1 构建多元化合作
针对当前贫困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力度不够的状况,图书馆应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下联合企业、协会及各方爱心人士等,齐心协力,面向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深入推广阅读服务,并逐渐改变他们由于贫穷而导致难以充分获取信息的处境。同时,活动环境、活动创意、馆藏资源及持续时间等多项因素均会影响阅读推广活动的成败[7],因此,为了向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及农家书屋应充分利用讲座资源,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特色讲座。
3.2 强调需求导向
图书馆应针对儿童及残疾人制订特殊的阅读推广服务,然后逐步将服务人群向外扩展。同时,图书馆还应对辖区内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相关调研,并依托流动图书服务点与农家书屋向其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延伸服务[8]。阅读推广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主题图书活动为例,因为部分农民对种植知识及先进技术有强烈的需求,图书馆通过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或宣传手册等就能够实现信息知识的传播。此外,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馆藏资源,为有信息需求的用户推送相关数字资源。
3.3 创建国家阅读基金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阅读资源分配不均。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图书馆仍面临着运营经费匮乏这一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为了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此外,作为公益性的图书馆应设法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扶持的局面,主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创建国家阅读基金,整合社会力量,尤其是吸纳国内外的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到捐书或捐款活动项目中去,共同构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4 调整馆藏结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一方面,图书馆馆藏文献实现数字化,具体指的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文献以音频、电子书、影像及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外界传播,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共享;另一方面,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广大读者只需要一部电脑就能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但是,农村图书馆尚未形成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定理念,因此,首先,图书馆应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其次,图书馆应开展数字化课堂,使馆员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9]。
综上所述,广东贫困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延伸服务任重而道远,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地图书馆应齐心协力,创造更多的可能,让每一位公民的阅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亚冰.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推进全民阅读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8):169-172.
[2]田磊.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几个问题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96-101.
[3]乔广芬.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扶持农村个体图书室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9):289-290.
[4]于静.乡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6):187-189.
[5]薛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新农村建设刍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231-234.
[6]陈燕.论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以郴州市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2012(4):85-88.
[7]雷香花.试论乡村图书馆的“1+X”建设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83-85.
[8]储流杰.乡村图书馆的普及与发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新路向[J].图书馆,2008(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