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时期教育方针

新时期教育方针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04 16:46: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时期教育方针

篇(1)

随着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作为校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学籍管理必须被学校与管理人员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推动学籍管理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内容。

关键词:

小学学籍;管理;小学

在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中,信息化是其中受到小学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工作要求。保障信息化在小学管理中顺利开展,便需要优化学籍管理的结构,进一步促使学籍管理的完善推进信息化在小学管理中的进程。

一、学籍管理的现状

不可否认,当前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之下,小学学籍管理取得了一部分成绩,但必须承认,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譬如,由于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尚且未得到广大学校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甚至缺少对学籍管理的基本认识,因而在许多小学里尚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学籍管理体系,加之小学匮乏具备专业素养的学籍管理人员,往往导致学校学籍管理繁复、混乱,无法达到事前预期的目的,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困难,更是难以深入落实信息化的要求。

二、解决尚存问题的对策

学校首先应当从自身出发,以信息化为落脚点,围绕提升学籍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意识,将学籍管理作为小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监管机制。其次应当关注专业管理人才的使用,缺少专业知识的学籍管理人员便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对现有的管理人员也要促进自身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最后每个学校应当根据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学籍管理方案,例如,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不可设置与中东部地区一模一样的学籍管理办法,应当参照中东部优秀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管理模式,加入与自身特点紧密结合的方法,提出最具实际意义的措施。

三、结束语

我国小学学籍管理在新时期教育方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必须意识到学籍管理对基础教育体系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谨慎权衡利弊,达到将学籍管理工作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在树立管理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小学清楚自身管理的矛盾,对于自身的独特性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在其他学校的成功模式中发现自己的学籍管理成功之道。

作者:东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四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杜柯伟.做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基础教育治理水平[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7)

篇(2)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70-0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可喜成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事业,是一个传授先进科学知识的载体,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主阵地。高校作为培养先进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示范、教育中心,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社会道德的楷模,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还是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基本实现了跨越式和突破性进展,不断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引擎。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普及化,各种中西方思潮大量涌进国内,一方面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更应该保持崇高的职业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务实的治学作风,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以期成为青年学生竞相学习、模仿的楷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成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①落实十七大教育方针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关乎高校教育事业的长久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支撑。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以先进文化为指引,提高文化素质修养,不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而有力落实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根据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号召,广大高校教师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这对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②构建高尚师德教师队伍的需要。一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强烈责任心的高校教师队伍,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不但可以使教师在政治立场上坚定不动摇,在思想理念上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在精神状态上始终斗志昂扬、积极向上,而且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精神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③推进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需要。在教育事业中,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去教育感化学生,他们的日常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数学子,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高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才能进一步推进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④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教师都承载着将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传于后人的重要任务,履行着教书育人、培养新人的历史使命。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二、当前高校师德缺失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形势下,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各种思潮的交融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抵不住当代各种利益的诱惑,师德修养大幅下降,甚至人格丧失,严重影响高校教书育人工作。

篇(3)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由应试教育走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学校是每个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搞好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新课改下如何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1、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性”是素质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表达。基础教育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使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阐述。二是“新”,即在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要求。

2、素质教育的特征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时代性。素质教育要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紧紧跟上数控技术发展的最新时代,为适应数控的发展而开展素质教育。二是具有全体性。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要为全体学生开展教育。三是具有综合性。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是具有主体性。关注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和创造力发展开展教育。五是具有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和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教育。

二、新课改下初中生素质教育的策略

1、更新观念,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氛围。

素质教育队伍的成立,使学生明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其中思想道德是根本,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是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保障,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他们懂得思考,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

2、加强素质教育不能放松基础知识教育。

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础知识的制约,基础知识扎实程度,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也必须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否则学生的人生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加强素质教育。

校园网上要开设素质教育的专门栏目,组织一些素质教育的典型教案;开设网上学生心理测试和咨询服务;开设网上电子精品书库;虚拟网络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社会上丰富而鲜活的各种多媒体素质教育资源;编制、开发系统的素质教育软件等来开展素质教育。

4、要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要真正做到不仅注重教学的效果,也注重教学的过程;不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重视单科的教学目标,也注重跨学科的目标;不仅重视统一要求,也重视因材施教;不仅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也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统一;不仅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品德的陶冶;等等。

课程结构必须科学化。要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统编教材与本土教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新课程体系。要探索启发式、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育过于保守,采用的教育方法多数是适应性的,学生在现行环境下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时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5、实施校本评价,构建学校内部形成性评价机制

篇(4)

1、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2、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3、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4、以人为本抓新时期师德建设,厚德为师办人民满意教育。

5、兴尊师重教之风,办人民满意教育。

6、坚持科学和谐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7、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学校。

8、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

9、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10、打造教育精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2、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13、扬清正廉洁之风,办人民满意学校。

14、学习师德先进,践行师德规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5、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教育新发展。

16、开展教育政风行风评议,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7、提高教育素质,办人民满意教育。

18、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19、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办好教育,服务人民。

20、提升办学品位,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21、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当家长放心的教师。

22、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3、落实科教兴区战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4、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篇(5)

1.国家规范高等学校设置的法规主要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6)《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是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3.《教育法》中关于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由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是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5.《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设置高等学校的原则是什么?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6.设置高等学校除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高等教育法》针对大学或独立学院的设置还规定有哪些条件?

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

制定。

7.《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设置高等学校的名称有何规定?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其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使用相应的名称。

8.《高等教育法》规定,申报设置高等学校应提交哪些材料?

(1)申办报告;

(2)可行性论证材料;

(3)章程;

(4)审批机关依照本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9.《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是哪一年的?

是2006年9月28日教育部的(教发〔2006〕18号),自之日起实施。

10.《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领导班子的配备是如何规定的?

必须具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关于高等学校领导任职条件要求,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领导班子。

11.《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称为大学的办学规模是如何规定的?

称为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12.《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学科门类是如何划分的?

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13.《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大学的学科门类是如何规定的?

称为大学的其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14.《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师比应达到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

15.《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大学的师资队伍是如何规定的?

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16.《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教学水平评估有何规定?

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对申办学院的学校是指高职高专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学校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7.称为大学的应具备教学成果奖标准是什么?

称为大学的学校应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

18.《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是如何规定的?

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称为大学的学校应达到以下标准:

(1)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

(2)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

(3)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

(4)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19.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60平方米以上,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

20.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应达到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20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30平方米。

21.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5000

元,人文、社会科学类院校应不低于3000元,体育、艺术类院校应不低于4000元。

22.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册,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80册。

23.《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经费有何规定?

普通本科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24.《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普通本科学校的筹建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普通本科学校的筹建期限,从批准之日起,应当不少于1年,最长不超过5年。拟要求“去筹”、正式设立的普通本科学校,须在其正式批准的筹建期满后,由其主管部门向教育部提出正式设立的申请。

25.教育部审批设置普通本科学校的程序是什么?

凡提出设置普通本科学校的申请,在经由教育部形式审查通过后,由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进行考察、评议;通过考察、评议的学校,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未通过教育部形式审查或未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的学校,若仍需设置,需在下次由学校主管部门重新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凡未通过考察、评议的学校,教育部将以书面形式告知其主管部门。

26.《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宗旨,以《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依据,以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正确处理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与增量、规模与质量、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控制高等学校设置的数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按需设置;坚持标准、从严掌握;公平公正、规范审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管理、分级负责。

27.《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应着重考察的几个方面是什么?

(1)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紧迫需要,全面分析其设置的必要性。注重考察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各类人才需求预测和社会吸纳能力,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与布局。

(2)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状况。高等学校的管理与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各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3)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经费保障状况。《高等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其举办的高等学校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保证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需进行高等学校设置的,其全省(区、市)近三年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须达到

5000元;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在5000元以下3500元以上、省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以上的,从严控制;低于上述水平且当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没有显著增加的,原则上不考虑。

(4)拟设置的学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同类学校的设置标准。

28.《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成人高等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1)大力发展以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成人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采取函授、夜大(业余大学)、电大、自学考试等业余教育的形式。

(2)充分发挥成人高等学校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一部分用以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一部分为成人自学考试教育,一部分并入普通高等学校。

(3)个别科类特殊、在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布局中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的,可在从严控制的前提下考虑单独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拟并入或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高等学校,须按国家规定的高等学校设置程序报我部审批。

(4)鼓励省级、市级教育学院与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院校合并。对于单独改制并更名为普通师范院校或其他多科性院校的,应视各省(区、市)高等学校设置情况和学校具体条件从严控制。

29.专家小组进校后主要工作程序是什么?

(1)学院汇报:重点汇报升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学院的实验室、图书馆等;

(3)查阅资料:师资、实验室、图书、教学、科研、财务、土地、建筑面积。

(4)教师座谈:领导座谈、教师座谈;

(5)专家反馈。

30.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安排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节奏是什么?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按照“一年中东部、一年西部、一年民办”的节奏安排高等学校设置工作。

31.什么叫教育方针?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一定时期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根本性问题。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有决定的意义。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33.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是统一的。教育方针制定时必须同时规定教育目的,只有教育目的达到了,才可以说教育方针实现了。因此,教育方针的表述往往包含教育目的的表述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34.什么是教育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学校的性质、层次、任务和特点,制定出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抽象的,教育目标则是具体的。

35.高等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2)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性质,并能实现其教育任务;

(3)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要与普通教育相衔接。

36.什么是学科?什么是专业?

学科就是按照学问的性质所划分的门类。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

专业是高等学校中根据学科分类把学业分成的若干门类。它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37.我国的学科体系结构如何构成?

学科体系结构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学科方向。根据当前国内外通用学科分类法,我国把学科归纳而成七大学科门类。

38.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进程,课程有“课”与“程”两层含义。

课程体系又称为课程结构,它是本科层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必修课;二是选修课。必修课又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必修课;二是专业基础必修课;三是专业必修课。

39.确定课程体系有哪些原则?

(1)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特点;

(2)要合理安排课程顺序,注意课程间衔接和配合;

(3)要有利于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力结构;

(4)要保持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先进性。

40.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有何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本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基础宽厚、专业知识新颖,具有创新、开发、设计、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科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培养方案不同:课程体系不同,本科侧重理论教学,选修课较多,专科侧重实践教学,选修课较少;本科注重设计、创造、研究能力的培养;专科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3)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本科注重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当成学校工作的龙头;专科注重专业建设、动手能力培养。

(4)师资配备要求不同:本科重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培养,高级、中级、初级教师组合呈倒三角形组合,专科为正三角形组合。

(5)领导体制不同:公办高校都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本科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专科一般是院级管理体制。

41.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1)按学科设置专业,其业务范围要有比较宽的口径;

(2)要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

(3)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重发展应用学科专业;

(4)要面向未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新兴边缘学科专业;

(5)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形成专业特色;

(6)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提高办学效益。

42.高校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

43.高校学科建设的三个任务是什么?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学科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三个任务是: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学术梯队或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梯队或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的原则是:适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共生性原则。

44.如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1)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保证重点、杜绝重复建设、平均主义等问题;

(2)实施人才战略,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3)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进一步明确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45.本科高校进行学科建设时,应牢记那些办学理念?

篇(6)

[关键词]人格形象;道德形象;二者相结合;文化素质

[作者简介]王 丹(1980-),女,江西德安人,德安县第一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黄 颖(1975-),男,江西德安人,德安县河东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所谓人格形象就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即道德形象和形象人格二者结合的展示。

一、要有崇高的政治思想境界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意识必须符合客观的自然发展,自己的思想要时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教师的行为要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教师要听从于时代的呼唤,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书先生,更重要的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民族精神的颂扬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二、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古人云:“师者,人之楷模。”教师的行为不再是个体的自我行为,而是公众之表率,社会之楷模。所以教师必须为社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主动维护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惩恶扬善,弘扬正气,捍卫正义。

苏联教育家步加里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里,外面有许多双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室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停地盯着。”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要有为职业奋斗终身的精神

众所周知,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伟大的。所谓神圣就是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和玷污;所谓伟大就是高尚、卓越、超出寻常,令人敬仰和钦佩。新时期的人们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作为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应如此。一旦从事了这项事业就得有为之奋斗终生的信念,就得有为之献身的精神。

有了道德形象还不能说已构成了完全的人格形象。如果说道德形象是人体的筋和骨,那么文化就是人体的血和肉。所谓文化形象是人格中除道德外人们对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认识和掌握,并通过主观世界,用行为把认识和掌握的东西再作用于客观世界。新时期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文化形象呢?

1.具有系统的完整的深刻的准确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起码的条件。在本学科领域里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大纲的具体要求了如指掌,融会贯通,并能因材施教,深入浅出。

2.具有杂家的风范。教师应具有庞杂而广博的知识,应是多才多艺的能手,应有杂家的风范。遇到课外知识能引经据典,触类旁通,力求对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准确地给予解答。有位老师曾说过,一个伸手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容纳整个宇宙的教师,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的教师。教师要始终处于知识的摄取和放射的枢纽中,从而奠定雄厚的文化基础。

篇(7)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成人教育也从传统的学历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涵盖各种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等内容的重要教育形式。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顺应时展要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校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实行现代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效能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下,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成人教育改革模式的顺利推进,是当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

高校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我国成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技能偏低,高校成人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作为确保成人教育有效进行的人员保证,其地位也不可轻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其重要作用被充分认识到,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为成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时期下我国的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虽然不断推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在管理人员中,老年和中年人员较多而年轻人员较为缺乏;职称多为中级及以下;学历结构也普遍偏低,多为本科、专科。其次,成人教育管理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地位较低。虽然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一直以来就受到了政府的充分重视,但在高校中却多处于边缘地位,也难以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因此,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资源往往十分有限,教学和科研条件落后,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也难以得到高校的充分支持。再次,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综合素质较低。从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来看,就可以看出其整体的综合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年龄偏大,导致其管理水平落后,对与现代教育管理相关的理念和技术掌握不足;另一方面,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也表现出了管理人员中优秀人才的缺乏。同时,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在培训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岗前的培训多处于空白状态,在职的培训也因为成人教育管理的工作量大等客观原因难以进行,导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二、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必备的基本素质

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要全面负责招生录取、日常教学、学生管理以及日常行政等工作,管理内容复杂、任务重。因此,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

第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正确认识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必须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全面落实国家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巩固成人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确保成人教育在高校中受到重视。同时,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自身还要充分认识高校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自己的职业风险精神,全面推动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第二,要具备精湛的业务素质,有效处理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各种工作。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并且熟悉掌握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将其运用到工作实际当中去。其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成人教育特点,学习成人教育理论,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结合成人教育管理复杂性的特点,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注重管理能力培养,提高成人教育管理的效能。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能。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在其精湛的业务素质上发展起来的,其管理是对成人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确保成人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从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说。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体现在充分协调学校、社会的各种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推进教学、行政、研究等多项具体活动的全面展开,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协调能力则是指成人教育的开展要充分注重同学校、各学院的协调配合来进行。成人教育涉及的教育面广,内容复杂,必须要有学校和各学院的配合,共同推进成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新能力则是指管理人员在新时期要充分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以及成人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对成人教育工作进行不断的调整创新,采用新的方式、新的思维来应对和处理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成人教育管理与时俱进。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针对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必须结合新的形势采取有效的对策,推进管理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1.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对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认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要成人教育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成人通过学习更新自身技能和知识体系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转变学校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对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而成人教育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也迫切需要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创成人教育管理的新局面,以管理队伍建设来提高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识。

2.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

学习和培训是改革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最为根本的方法。当前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和成人教育改革仍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必须从现有的管理人员着手。针对现有管理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来推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确保成人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3.引进人才,注重激励,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高校对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缺乏。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必须不断引进人才,尤其是年轻、高学历的管理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促进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为成人教育管理增添新的活力,优化管理队伍的结构,促进其合理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效能。同时,在人才引进后,还要主动留住人才和对管理人员的激励,促进其管理工作绩效的提高。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成人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加强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必须有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为依据。首先,要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及任职要求,通过制度纪律来促进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其次,要制定人员竞争机制。通过人员之间的不断竞争来提高队伍的活力。再次,还要制定对管理人员的考评制度,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管理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必须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管理队伍,促进新时期我国高校成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钟良才.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1(3).

[2]王建凯.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