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04 14:52: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篇(1)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

生态文明研究较为广泛,在内涵界定上还存在一些歧义。综观所有学者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包含人们用来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制度、文化、法律意识等,以此来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这是表现人类多样机能的综合体,以一种多元化的系统体现出来。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相对于以前的文明形态而言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通常与自然生态融合一体的文明,表现为较高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阶段。第四种观点认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是从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正在转化为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就这些观点而言,生态文明其实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积累的成果,其通常由生态物质、生态化技术以及生态化精神累计而成。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特征决定生态文明的特性:第一是生态文明难以界定与计量。第二是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成效与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其消费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特征。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与滞后性。生态文明这三大特点正是公共产品的典型特性。外部性是公共产品的特性,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投入资金不足,投资主体缺位现象时有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出现市场失灵时,必然会挤压社会资本投资,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政府的适当介入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财政支持政策是最为主要的调控手段。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现实依据

生态环境恶化是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生态环境污染代价却非常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增长至少有二成是依靠生态资源与环境“透支”获得;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占该年GDP的10%左右。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实施财政支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逐渐认识与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投入量逐渐增加。统计资料显示,生态环境投资在“七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7%、“八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8%、“十五”期间占GDP比例的1.2%。但其在GDP中所占比例长期低下,与发达国家的生态资本投资比例1.5%-2%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总量为51.93万亿元、外汇总量达到3.5万亿美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1.72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我国有能力也有足够财政空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困境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1998年至2007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建设中的实际投资就已经达到2700亿元(见表1)。统计资料显示,1950-1999年50年间,国家在草原生态建设上的投入仅为21亿元;2000年以来,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总计约100亿元,大体相当于前50年投资总额的5倍,平均达25元/hm2;同时,国家林业投入达1100多亿元,平均630元/hm2,是草原投入的25倍。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998年至2008年间,造林面积增加40093.29千公顷、增加林地面积3.64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保护性投资对于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升作用很大。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增长成效显著,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7年间,退牧还草面积达到17005.33千公顷,禁牧休牧草原超过13亿亩。在湿地保护方面,主要是利用退田还湖等方式来实现,截至2006年底,已经建立湿地保护区域473处,面积高达434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也是生态保护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十五”期间仅水土流失治理经费达到122.6亿元,经过治理达到较好效果。2007年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9.87万平方米,较1998年,已经增加了24.85万平方米。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669个,总面积达到14979万公顷;国家自然保护区为363个,面积高达9415万公顷。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整体实现需要财政支持,但由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囚徒困境”中,具体体现如下:(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需求不断增加,这已超出国家现有的资金投入能力当前投入需求压力主要体现的因素在于:一是当前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强。仅仅以过往简单技术来治理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难达到效果,这就需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与推广,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则需要大量资金,这样就促成污染治理投入资金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环境治理的成本不断增大。二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性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生态环境污染已经呈现出区域性、流域性等新特征,这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新矛盾,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则需要更多生态环境投资资金。三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投资“欠账”过多。一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整体水平比较低,远远低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水平。就国外开展环境治理的主要经验可以知道,只有当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投资达到GDP的2%时,整个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过往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水平还远未能达到这一最低要求,这样就造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包袱越来越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民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期望与需求也逐渐提高,这也为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压力。(2)生态环境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逐年递增,但是相比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局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额环保资金缺口,往往就会促使生态环境投入力不从心。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容易挤压其他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渠道,这样就导致一部分投入渠道萎缩,而另外一部分投入渠道就显得名存实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跨区域、流域性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资金的筹措和调度上都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资金问题已经普遍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3)生态环境投入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未能适应市场而创新管理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生态环境投入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使我国生态环境投入变成一个国家性垄断行业,使一些社会资金介入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非常困难。同时也缺乏一套非常严格、具有规范性的、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是难以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也难以与当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状相匹配。因此,如要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就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将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逐渐向社会开放,以便吸收社会资本的介入。

三、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生态文明的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与维护,这些都离不开财政支持。当前的财政投入资金尽管逐年增加,但是投资效率较低、投资环境恶化、投资监管失位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思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路径。

1、构建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政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区域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原因,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方而言,需要关注区域差异性的特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差异性,从而形成区域差异性的策略。例如,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强、市场完善化程度要高些,这就需要在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时要注意适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优化投资结构,以便降低财政支持压力;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状况较差,市场化程度较差,市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这些都会影响生态投资渠道与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体系,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统领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生态环境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生态环境投入在目前阶段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由于历史欠账、经济发展差异性以及民众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财政生态投资比例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态投资需要占到GDP的2%左右,而我国还不到1.5%,这说明我国财政投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而构建财政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可以借鉴农业财政支出的具体做法,利用《环境保护法》在法律上规定财政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比例,将其控制在2%-3%之间。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监督力度,对不能完成的各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采用问责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

3、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对生态环境投入较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政绩考核体系的问题,环境保护在政绩考核中地位不突出,甚至未能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新考虑生态环境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同时需要突出其权重。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级政府实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效,避免定性指标的主观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量化指标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绩效。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绩效指标构建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在指标选择与指标权重的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权益,要具有差异性,以此更加科学地反应出实际问题。

4、优化投入渠道,创新管理机制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熵值法;TOPSIS法;空间格局;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31-05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逐渐成熟还是在中国摸索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生态省、市建设的更深层次的创建工作,是生态城市的优化与补充[1]。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定量研究上,关琰珠等在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线,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一个5层4个子系统共32项的指标体系。新指标补充了原有指标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对生态方面的表示也更周全[2];蒋小平以河南省为例,从总体结构上将生态文明评价分为3层,其中目标层由复合系统生态文明度一个指标构成,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子系统指标体系[3]。

杜宇从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和谐有序,以及Y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共34个指标层[4]。一些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方法上有所改进,引入了多种定量模型和方法,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朱玉林、李明杰和刘腾认为,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程度基于灰色关联。该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五个一级指标:改善民生、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与文化[5]。李勇等将模糊评价与灰色模型赋权结合在一起,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6]。杨开忠课题组在研究中提出生态文明指数(ECI),计算首先需要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然后以人均GDP和生态足迹作为基础数据,收集全国各地的相关数据指数化,主要反映单位生态足迹经济发展的规模[7]。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最常用的是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层次分析法[8-10],而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最为常用的是线性加权[11]。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国外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解释,也没有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领域,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上。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的原则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平均加权法赋权,就引入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使权重分配更科学的专家咨询更加规范地评价指标。此外,这一时期的评价对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的某些领域,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性能指标。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计了一个由58个指标构成的、包括15个主题和38个子题的最终框架,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目的和目标提供了一个健全的启动平台[12]。海南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对整个省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演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为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引作用。

一、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Z-Score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改进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指数。因为前两种方法目前都是较为成熟的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Topsis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由此获得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常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从而得出该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借此对进行方案优劣的评价。

第一步是确定正负理想理想解V+与V-;第二步是分别计算评价向量正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第三步是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Ci越大,表明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当Ci=1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当Ci=0时,生态文明建设无效,处于混乱状态(表1)。

(二)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源于2015年《海南省统计年鉴》、2014年海南省环境统计年报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年报及工作汇报中获得。

二、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评价

(一)评价过程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原则、理念以及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和评估现状,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和特色产业,提取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制度等6个方面,构建由1个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2),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的权重,具体指标和数据如表2所示。

运用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建设6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指数,在Arcgis10.2软件支持下绘制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分级和排序图,结果如图1所示。

(二)结果分析

海南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往有很大提升,可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等级最高的省会城市海口为0.874 8,处于理想状态,无论是总体经济水平还是产业结构以及循环经济,海口市都具有较大优势,生态经济发展体系较其他市县更为稳定和完善。位于东线沿海的三亚、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等5市,以及位于西线沿海的儋州市以及中部的五指山市的生态经济指数介于0.6―0.7之间,处于良好状态的稳定发展阶段,主要依托其区位优势和海洋经济的产业优势。特别是三亚作为海南南部地区的增长极和重点旅游城市,与陵水、琼海、万宁等3市均位于快速发达的东部快铁交通线上,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占据三亚市大半个经济市场,因为旅游城市发展的需求,三亚市在市容、市貌、循环经济等发展上,更有相应的制约因素促进整个生态经济循环发展;而儋州作为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海大儋州校区均在其境内,这些因素都会促进生态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除西线的昌江的生态经济水平处于较差状态,其他9个市县均处于一般状态。随着十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西部地区市县发展拉开帷幕。环岛高速、2015年环岛快铁的开通方便了各旅游线路的规划布局以及各市县间的交通联系,使得岛内各市县以及岛内岛外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发挥生态人居优势,带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省。生态人居水平较高的地级市、东线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应继续保持,重点提高昌江、澄迈、保亭、琼中、定安、临高、乐东、屯昌、白沙等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人居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增加公共绿地与公园面积,推行使用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提倡绿色居住和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打造更适宜休闲空间。

4.优化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省份。各市县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难以实现生态旅游岛内全覆盖。应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岛与“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契机,盘活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的特殊政策体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构建“旅游+”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旅游+”最大化。三亚、海口2个较为成熟的核心旅游城市,应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特色、多样的主题生态旅游,带动并优化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深度挖掘其他市县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推进生态旅游+医疗养生、免税购物、娱乐演艺、问题会展等的高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以东西南北核心城市为主,贯穿连通周边市县的生态旅游路线;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将生态旅游路线推向全国和世界。

5.着力打造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作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三亚、琼海、文昌、儋州几个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化教育成为制约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没能成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三亚市坐拥历史悠久的崖州古城,应开辟崖城历史博物馆,并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既具文化气息又散发现代生态旅游和商业旅游气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针对省内多起问题少年违法事件频发等状况,应注重培养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气息。

6.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补偿体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有效整合管理资源,完善行政手段,全面梳理现有管理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责权,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十上海南省提出“国际旅游岛”和经济特区开发后,出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秩序混乱、环境质量下降等状况。因此,应注重岛内所有市县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效管理生B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2] 关琐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2):21-27.

[3] 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61-64.

[4] 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60-63.

[5] 朱玉林,李明杰,刘腾.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5):77-80.

[6] 李勇,周学费.基于模糊灰色统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38.

[7]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2):8-12.

[8] 何天祥,摩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1897-1900.

[9] 陈晓丹,车秀珍,杨顺顺,等.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12,(7):52-56.

[10] 蓝庆新,彭一然,冯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 题研究,2013,(9):98-106.

篇(3)

1农业、农村生态功能和价值的重新审视

农业在整个社会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最为紧密,影响也最为广泛。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1提供食物的经济功能农业为社会提供粮食及农产品,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物的基本需要,这是农业的一个基本功能。为了增加粮食的总产量,很多的工业用品作为增产剂被用于农业生产。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量,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带来隐患,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更为严重的是,生态受到化学物品的污染,化学剂也改变着农田质量,不断加快土地板结化,农田自化系统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态和人们的健康形成深远影响。因此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的角度而言,农业的提供粮食和农产品的这一功能应当重新审视。

1.2平衡环境的生态功能当今农村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多重危机的严重挑战。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农业各要素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成分,农业的功能可直接表现为平衡环境的生态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正效用。农村是与自然最接近的地方,因此农业、农村的生态功能应当重新审视。

1.3社会文化功能农村是农民生活、休养的场所,农业意味着自然,意味着平凡,也意味着一种简单,在繁杂的城市,压力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身心疲惫后,偶尔回到农村,总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疗养,让内心多一点平和,少一点浮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能体现在农村。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在农村。和城市相比,农村生态基础条件更好,地域更宽阔,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大约半数,能在农村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完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在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增强农村环境的承受能力,发挥好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另一方面,多彩的乡土民俗和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等待开发,维护和传承好这些生态文化,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与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着农业农村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取得真正效果,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和本质性的突破。

2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已经进入了由城镇化引领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严重影响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的聚集不可避免的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十多年来,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城市化虚高,在空间上建设布局出现无秩序失控,耕地、水资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1]。虽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还不高,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同时,急剧推进的城镇化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政策等社会资源日益匮乏,导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日益严峻的困境。

2.1城镇化导致农村社会整体性弱化

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下,农村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村空心化问题上。农村空心化不是单纯的指农村居住空间的空心化,也不仅仅指农村人口外出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整体性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基本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特征:

2.1.1外出务工导致人口空心化显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外出务工导致村内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村庄社会结构呈现出低龄化、老龄化、弱势化、贫困化趋势。河北省农村的普通居民住宅里通常大部分时间内仅仅居住着三两位老人和儿童,而且耕地的使用也日益呈现出单一化,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偏少。

2.1.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空心化明显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由于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与完善的投入机制以及设施维护资金,公共卫生与人居环境改造等公共事业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村庄不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的形势是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加快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加强道路、给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性,不断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2.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2.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严重下降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呈现出数量减少、素质普遍降低以及结构性失衡三大特征。农村人口流出的主体往往是这部分青壮年,有一定专业技能、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河北的大部分农村,农村的景象凋蔽。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致使务农经济收入比较收益较低,比较收益低下促使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进一步流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严重下降。

2.2.2农村基层治理主体的缺失问题近年来河北省农村的现实基层情况是,越来越少的农村精英留在村内。一是服务组织断层。现有的村民小组这一级名存实亡,村民小组长无人愿当,许多村落没人问事管事,大姓压小姓。二是服务功能断档。现有的比较稳固的县乡村组织,工作手段、工作作风行政化,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基点,服务功能弱。在农村治理方面,农村干部也感觉乏力,培养后备干部、发展党员都面临一个年龄段、知识结构断层的问题。因此谁来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问题。

2.2.3农村格局改变,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由于缺少整体性的规划,村庄的整体面貌基本没有改观。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和问题依然严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污染严重。农户的生活被逐渐“现代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也大量使用塑料袋、玻璃瓶、塑料瓶、纸箱、纸巾,由此产生大量难以分解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的垃圾长年累月地分散丢弃在河边、路边、屋后。农村的垃圾问题充分反映出农村生活环境亟待弥补和改善。

2.2.4乡土文化被边缘化,农村社会生态不和谐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外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认同感下降,由于市场的原则以及农民对物质生活的迫切追求,人们之间的互助关系逐渐被金钱关系所替代。农民的谋生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村庄的社会边界更加开放,家户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理性化。传统的内生权威主导的基层秩序不再,村庄由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尤其是近些年来,农民的行为更“理性化”了,农民都在忙着挣钱,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农民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农民不再村庄的进行关注,农村社会失序。

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农村生态呈现整体衰退的情形,农村社会功能整体性退化,农村凋蔽情形严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困境。根据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提升过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分析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把以生态农业、能源的循环利用等为目标的农村生态工程建设,是一种可行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当前农村社会资源日益流失的形势,能够集中资源,规模化地进行生态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把农村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美丽乡村。

3.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建设美丽乡村的一种可行性模式—山东省青岛即墨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和产业模式为支撑,是半径15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约7个乡镇的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生态工程(中恒能项目)为核心,将周边7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社区生活、工业企业、第三产业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收集起来,进行“能源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产生沼气、沼渣、沼液等新能源。在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铺设燃气管道,为乡镇住户、新农村社区、工业企业、第三产业等各类用户提供沼气。在5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建设远距离分布式供能系统,采用沼气长途输送技术为客户供气。为解决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示范区引入秸秆、煤、太阳能、风能、地源热、天然气等作为补充手段,满足居民冬季取暖需求。这样就形成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新型农村社区能源供应新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得到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市财政、国家发改委、亚洲银行的认可。将打造成中国新农村生态文明的第一示范区。该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的模式在农村区域内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并有效解决农业的面源污染。所依托的核心技术突出的优势就是对各类秸秆、畜禽粪便、屠宰污水、病死畜禽尸体、餐厨垃圾、生活污泥、有机废水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大规模,连续式处理,以生态的模式,净化周边环境。生产出来的沼气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沼渣、沼液可为示范区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涵养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使用这些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总之该生态示范区模式在减少周边环境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能量的有效循环利用,最终形成区域的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农村发展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打造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样板。

3.2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三方面内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整合农村社会资源,逐步加大公共物品的供给,借鉴即墨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区成功的建设经验,依托生态技术和工程,进行区域性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通过该建设模式逐步形成社会整体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

3.2.1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做好生态农业建设,其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才会有物质保障,要积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转型。一方面,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该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需要和农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片耕地是第一要务。生态农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土地的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发展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做好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促进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贫乏与农业科技技能低下。生态农业建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农民的生态农业培训机制。因此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化培训,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沼渣、沼液作为示范区提供的优质有机肥,提高农产品的有机质含量,同时使用这些有机肥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对广大的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充分调动并发挥农业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进程。

3.2.2生态村庄建设在生态村庄建设方面要全面落实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各项政策,走规模化的能源开发道路。改进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模式,要进一步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依托生态技术,开展农村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村庄的绿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可以借鉴上述经验,依托沼气工程,深化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畜禽粪便污染污染明显下降,绿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农村环境面貌有根本性的变化。一要结合村庄布局调整特别是中心村建设、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要在组织体系上,建立环保、农业、城建、水利、林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村为责任主体的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协调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的氛围。围绕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把科学规划作为基础,以增加绿量为着重点,建设有特色、效果好的新村庄。提升村庄质量,从基础性公共服务方面采取措施,通过财政投入,转移支付等方式为农村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的公给水平,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农民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直接体现。依托生态工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管网、水利、交通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这是提升村庄质量的核心。

3.2.3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重构农村公共生活,使国家正式制度与民间规范产生合力,实现农村的文明祥和并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我们必须重建农民生活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使农民从传统的依赖转型为现代社会网络的依赖,使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够感受到生命有价值、生活有意义,从而使那些在外流动将来还要回到村庄的人愿意也能够回到家乡生活,使乡村社会能够不因一代代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而出现失序与断裂的局面。2006年贺雪峰就提出一个关于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方案,其核心就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建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感受力,让农民可以分享到现代化的好处,从而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他主张重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希望温饱有余的农民可以继续享受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可以继续享受家庭和睦和邻里有爱。另外在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方面,应继续不断加强农村生态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转变农民“资源无限、环境免费”的落后思想,营造“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生态风气。其一是把改善农村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其二是把奖励环保生活方式落实到日常生活,如鼓励居民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其三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不当的生活方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及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带来的影响,从而引导农民主动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环保意识。我国农村不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农村环境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只有转变农村的生活方式才能建设好农村生态文明。

篇(4)

[关键词] 科技投入;瑞士;生态文明建设;贵州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15-3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duc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in Guizhou, the problems of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uizhou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witzerland has a relatively successful approach 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witzerland has been carried out, providing some meaning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atecomer catch-up strategy of Guizhou.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Switzerland;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zhou

2014年6月5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贵州目前从各项统计数据看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贵州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贵州目前进行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并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东方瑞士”。以上的后发赶超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是适合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如何将以上的建设目标落实将是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铺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凸显出来,特别是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科技创新扩大人类知识的外延、延展人类探索的领域、更高效的创造财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做好科技创新有一个前提――即有充足、高效的科技投入。科技投入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投资,其回报率远远超出经济学意义上投资的回报率。科技投入是贵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紧迫、重要的任务,且没有理论与实践来指导,只好自己趟出一条科技投入之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瑞士科技投入的成功做法,可以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投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目前没有一个精确、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界定。学者多认为科技投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投入包括所有用于科技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狭义的科技投入指的是资金投入[1]。本文中的科技投入是指狭义的科技投入。

2 科技投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特别是生态化的科技创新。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显示,“科学技术开始只是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外生因素,在新增长理论中,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终极因素”。其次,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能源,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再次,贵州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污染方面需要生态科技创新。

2.1 瑞士的科技投入

瑞士位于欧洲内陆,有约700万人口,陆地面积41 293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匮乏。但是,瑞士科技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多次被评为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瑞士成功的科技投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1.1 瑞士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很早就认识到科技创新将是决定瑞士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支撑科技创新的科技投入是必要保障。瑞士科技创新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对于“世界的本源”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扬理性的大旗,从精神枷锁中解放自我。而理性是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和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式等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科学作为理性的象征在启蒙运动中是反对宗教迫害的重要武器。当时生活在现瑞士版图内的人们和后来迁入瑞士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深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对于理性、科学和科学创新等已经渗透到其文化基因中,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2]。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能量人们不再怀疑,人们把科学素养作为一种必备的个人修养,科学当成一种信仰,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类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财富的增加,知识边界的扩展无不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瑞士人亲身经历了以上的变化,对科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和重要基础,有些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信仰。通过对瑞士科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追溯,不难发现瑞士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较为深远的思想渊源和厚重文化底蕴。这也是瑞士能较好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实现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持较好生态环境的软实力。也就理解为什么瑞士会吸引大量优秀的一流学者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1.2 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投入的人均量居位于世界前列。而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或地区科技投入的指标是其中的R&D投入。瑞士的R&D投入绝对量一直逐年增加。“1996年瑞士R&D经费为100亿瑞士法郎,2000年瑞士的R&D经费为107亿瑞士法郎,2004年瑞士的R&D经费为131亿瑞士法郎,2008年瑞士的R&D经费为163亿瑞士法郎。”瑞士人均R&D经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一直位于前列。“1996年,瑞士R&D/GDP为2.65%,2000年,瑞士R&D/GDP为2.53%,2004年,瑞士R&D/GDP为2.9%,2008年,瑞士R&D/GDP为2.99%。”

2.1.3 瑞士的R&D经费来源多样,企业资金是R&D经费的来源的主体,政府资金是R&D经费重要来源。2008年,瑞士的R&D经费来源于企业的占总资金68.2%,R&D经费来源于政府的占总资金22.8%,R&D经费来源于其他资金的占总资金9%。瑞士拥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企业,企业资金是R&D经费主体很正常,瑞士政府对一些公共科技产品资助、基础研究的资助是R&D经费另一重要来源,瑞士的民间科技投入和非营利组织科技投入是瑞士R&D经费的补充[3]。

2.1.4 瑞士科技投入的执行主体多样化,但是以企业和高校为主。2008年瑞士企业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73.5%,政府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0.5%,教育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24.2%,非营利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1.6%。从瑞士科技投入执行主体来看,企业是最重要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企业知道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所以,企业执行的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效率也最高。瑞士教育部门的科研在追求学术性、真理性的同时,也将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使科学研究在求真的同时,也为人类更好的生活服务。

2.1.5 瑞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不同。2004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8.7%,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3.32%,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37.98%;2008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6.8%,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1.9%,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41.3%。从瑞士的基础研究投入,可以看出其所占的份额较大,这是瑞士具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石。

2.1.6 瑞士积极营造最佳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到瑞士来从事科技创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瑞士拥有世界上按人口比率最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很多是旅居瑞士的科学家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时获得的。

3 瑞士科技投入对于贵州科技投入的启示

从瑞士的科技投入看,不管是在思想上、文化底蕴上,还是具体的科技投入来源、科技投入的结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吸引与发挥作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瑞士的科技投入促进了瑞士的科技创新,进而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支撑。瑞士在科技投入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做法,对贵州的科技投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能说发达国家瑞士的科技投入跟贵州科技投入没有关联,这其中的关联还需要详细研究。贵州适当的借鉴瑞士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尽快地实现欠发达地区在科技投入上的跨越式发展,促进贵州的科技创新,为贵州最终的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1 在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对贵州现在和将来发展有决策权的精英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持久性

做好科技投入不仅仅是贵州当前发展所需,还是贵州长远生态发展所必需。对科技投入应该持之以恒,长久发展下去就会真正体会到科技投入对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威力,展示出科技创新能力是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持久、强劲动力。贵州现在是欠发达地区,既要赶超发展,又要加快转型,是高难度的跨越性发展,要实现以上的目标,目前只能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上下功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较为轻松地实现以上的目标,但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做好科技投入将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唯一路径。

3.2 贵州当前要加大科技投入的量,拓宽贵州科技投入的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样化

科技投入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贵州R&D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为0.57%、2011年只有0.64%,2012年只有0.61%。这样的科技投入强度不要说支持赶超型发展了,就是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也不充足。从长远看科技投入的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例至少达到2.5%左右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经费需求,支撑赶超型的发展。首先,要强化政府的科技投入。贵州是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科技基础薄弱,政府在此时负有重要的责任。其次,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理性的进行科技投入。从瑞士看企业R&D的投入一般都占全社会R&D投入的70%左右。贵州省企业的科技投入绝对量在增加,但投入的强度是不足的,离70%左右的投入强度差很远。为此,只有积极地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在所有的科技研发执行主体中更具有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和洞察力,因此,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投入回报见效快,效率高。鉴于贵州的企业现状,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研发能力较弱,在现阶段应先将科技投入用于该地区最需要的高科技项目的技术引进,边引进边吸收边改进,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以后,再独立地进行高科技的研发。同时根据科技投入的风险性,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科技投入的前期评估,规避风险,最后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军资本市场。

3.3 贵州省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主体,引进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

依据瑞士的经验,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执行主体,还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不仅可以缓解科技投入的不足,也可以缓解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

3.4 贵州的科技投入要保持合理的配置结构

依据瑞士的经验,基础研究多是政府资金,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实验发展阶段以企业资金为主。贵州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主,试验发展阶段以企业的资金为主。随着贵州的发展,政府资金要慢慢让位于企业资金,专注基础研究领域和公共科技需求领域。

3.5 树立艰苦奋斗作风,踏实做好贵州科技投入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要把贵州建设好,贵州自身的力量是内因,要依靠自身力量去实现,将科技投入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黄昊.上海浦东新区科技投入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投入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1(7):103.

篇(5)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城市;法律制度;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26-02

一、黑龙江省生态城市概述

黑龙江省生态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而是一个与省内各大城市和周边的农村相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城市,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它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市中心和乡村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和基本消除。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舒适的‘理想城市’。

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应该向着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的本质在于对生态平衡的追求,单纯的经济发展、单纯的自然保护或单纯的社会和谐,并非生态城市发展的合理目标。

二、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问题及不足

(一)黑龙江省生态城市思想认识和生态法制观念的缺乏

一是思想认识的缺陷。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一味的追求效率和高速,农业和工业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人们在思想意识上缺乏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些行政机关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工作取应付了事的态度,民众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是政府的职责与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意识就会使整个社会现状距离和谐的生态社会较远,所以转变思想认识,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科学发展观,,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二是法制观念的缺失。我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缺乏规划与设计的法制保障,在培育生态城市的文明意识,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态法制观念的保障体系,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法规凌乱,未能形成一个条理清晰、完整全面的法规体系,不能适应资源开发保护的需要。,所以作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黑龙江省在行动上更关生注态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文明意识转变都应该得以提高加以解决。

(二)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法律问题的缺陷

立法上的缺陷,我国在宪法、行政法规和各部门的规章中对城市生态建设有所规定,但相较外国法律关于生态城市建设,我国的各部门法所涉及的就是较落后和低层次的规定,生态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度较弱、执法水平不高、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黑龙江省生态工作执法机构比较零散,生态环保工作专项部门设立没有完全到位。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执法力度宽松不一,对一些经济发展有突出但环境影响大的违法企业放宽处罚力度;执法方式单一,仅限于行政处罚约束,很少用到奖励激励,并且缺少生态环保执法监督的专项制度。

三、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借鉴及启示

日本城市生态化建设立法进程。日本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型环境问题,有关城市生态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大多存在于环境法律体系之中。日本的城市规划中,与土地、住宅、城市建设相关的法律有200多个,城市规划法是其中的母法。与《城市规划法》关系密切的下属范畴的法律有:《建筑基准法》《土地区划整理法》《城市再开发法》《新住宅地开发法》《城市公园法》《文物保护法》《河流法》《港湾法》《道路法》《轨道交通法》《停车场法》以及其它与城市道路、市政、公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相关的法律。上述法律法规体系有效规范着日本的生态城市建设,起到良好效果。

美国生态城市建设立法概况。作为普通法法系国家,其综合性的环境成文法——《国家环境政策法》,较早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了命令控制、排污控制、技术强制和市场控制这四种模式。《国家环境政策法》还创造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矫正了传统发展战略忽视环境利益和环境价值的弊端,符合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了良好实效。单行立法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推行污染预防的国家,并特别重视发展环境技术,其污染预防包括污染物的源头预防和消减、再循环利用以及必要的末端处理等环节。为保护城市环境、维护社会公正,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的调控机制;二是对土地概念的新认识,城市规划的广域化和中央集权化,开发控制机制的改善与强化。城市规划成为实现经济成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法制保障。

四、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策

(一)立法构建

建立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条例和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法律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并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结合外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各个城市自身环境和基础条件,构建从城市森林绿地建设、城市水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建筑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生态城市经济产业文化产业建设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条例。增大城市绿地建设规模,促进公园绿地等生态绿地的自然化,将有利于把尊重生态规律,促进绿色城市、绿色交通和绿色经济产业。从而构建与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条例相符法律保护制度。随着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通过立法促进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必将立法精神融入整个法律体系中。

(二)加强执法能力的建设

一是要建立黑龙江省执法监督机制。要完善执法监督机构,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和惩罚力度,提高执法效果。确保违反生态城市建设条例和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受到约束,建立于惩罚相对应的奖励机制。二是要建立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责任问责制。在经济利益和生态城市建设相冲突是官员们为了政绩而选择经济利益大于一切,这就要追究行政官员的违法行为。确保为民做主,保障人们的生存利益。三是加强黑龙江省生态建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构,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

(三)完善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法律监督执行

一是建立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执法检查监督机制保障生态法规和政策的有效遵守和实施。二是加强立法机关对生态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对生态省建设法律实施的监督。三是加强社会团体和公众对生态省建设法律实施的监督,形成社会团体和公众监督检查有关法律实施的机制和制度,从而完善公众对违法行为的知情权和提出建议权,更要利用媒体的舆论宣传监督作用,对违法行为给予曝光。

(四)加强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培养和增强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制观念

一是要经过实践宣传和教育是促使黑龙江省的生态发法律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生态法律制度的实施只有同全省人民的生态法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提高同步进行,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相应的生态法制宣传教育, 使广大人民都学习、了解才能促进生态法的全面实施, 促进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二是要完善和利用公民的环境权和环境公益讼诉制度,融入建设黑龙江省的生态城市中来,公民有了环境权就可以更好地对自身遭到环境污染得以维权,这样任何个人都可以对环境污染者提起不得违反生态环境建设的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1] 蔡守秋.建设生态区的法制保障[J].河南省政法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

[2] 杜 群.环境法融合论:环境.资源.生态法律保护一

体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滕 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 张梓太,吴卫星.环境与资源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陈泉生,张梓太.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 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64.

篇(6)

一、生态旅游及其产生

1.生态旅游的提出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20多的时间里,世界生态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宣传主题和产品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2.生态旅游的概念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综合各方观点,有人给生态旅游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和相关文化特征为主要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3.生态旅游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自然旅游来说,新兴的生态旅游有着显著的特点。生态旅游是人类希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产物,其主要特点是:①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②以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③游人与景区居民将自己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要尽到保护自然的职责和义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区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生态旅游区由于缺乏景观保护意识和生态思想,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盲目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的退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资料,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还有一些生态旅游区为了迎合游客,大兴土木,修建宾馆、索道,引进、仿制、移植项目,用众多的城市化和商业化景观代替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纵观我国生态旅游区的开发现状,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盲目开发,景观污染严重

景观污染系指不适当的人为干扰导致的景观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景观结构破碎化,景观功能受损、生态风险增大和审美价值降低等。

一些生态旅游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盲目开发导致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造成了景观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植被,危及生物多样性。一些生态旅游区在进行建筑过程中,大片砍伐树林,造成严重损失。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旅游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共占绿地30hm2左右,砍伐树木千余株。

(2)破坏地形,毁坏自然生境。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开凿了一条登山栈道,用水泥、钢桩和铁网代替了自然生境。栈道不仅破坏了雄伟的地貌景观,而且络绎不绝的人流践踏草地,向天池扔垃圾,增大了对保护区核心区的生态胁迫。

(3)捕杀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受损。一些生态旅游区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使许多野生动物遭到捕杀,造成不少珍稀动物灭绝。据调查,20年来,长白山旅游区已有2种哺乳动物灭绝,16种濒危。

2.游客超载,生态环境受损

由于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一些生态旅游区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除了盲目开发之外,对游客数量不加以限制,造成旅游高峰人满为患的现象,由此引发系列环境问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3.景观趋同,天然优势被磨灭

很多生态旅游区热衷于旅店等豪华设施的建设,大建楼、堂、管、所,盲目扩大旅游区,在旅游开发中市场定位不准,不注意生态保护和文化内涵,“贪大、求洋”,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为代价,修建过多的人造景观,进一步走向城市化、商业化。有的旅游区抛弃了自己独具的天然优势,盲目改造,造成大多景区景观的趋同。

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如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m,公路只修到约2000m,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

4.管理和文明建设落后

(1)维护措施不够。许多古建筑群有的因为地质条件、地形状况而倾斜;有的因地震、洪水而被损坏;有的因地质、滑坡多年风化失修而破旧不堪等,这些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部分游客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加之保护措施不严,很多珍贵的植物被随意折断,还有人在建筑物、岩画、古雕像上随意刻画,造成文化景观的破坏和旅游活动的视觉污染。

(3)缺乏必要的监测和管理。据报道,以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已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仅有16%的保护区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有的则对旅游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一无所知,依据科学监测对保护区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仅有20%,甚至一些保护区在核心区也有活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实现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实现生态旅游区旅游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和利用相统一的原则,在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合理、科学地开发其旅游资源,必须建立完整的法律、技术与管理体系。

1.完善制度建设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时间短、发展速度快,但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立法理念,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维护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使自然保护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树立“以自然保护为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制度,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制度,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生态旅游区的立项审批制度。

2.合理功能分区,科学合理规划

要在保护区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划分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区内旅游小区或旅游景点的确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核心区、缓冲区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开发旅游,确保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同时还要从景观结构和功能上对生态旅游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对旅游产品市场的需求及特征分析,生态旅游区自然、社会要素等基础资料和相关资料的调查收集,景观分类和对景观结构功能及动态的诊断,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结构规划,构建不同的功能单元,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组合方式,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

3.明确管理主体,当地群众参与

外部机构和单位到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必须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协调、安排、管理,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

当地群众的参与,可以把部分破坏资源的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部分;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在自然保护区乱砍乱伐,乱捕滥猎,禁而不止,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中,允许他们在社区内开设农家乐,做些土特产经营和劳务,使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

4.确定旅游容量,适度控制规模

旅游容量是指在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又满足游客需求的条件下,一个旅游区在一定时限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生态旅游区管理人员可以以生态指标、环境质量指标、设施指标、游客感应指标和客流分布指标为依据,确定生态旅游区每天总旅游容量,使旅游活动的开展控制在总体容量内。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曾做过此方面的研究与尝试。

5.加强游客管理

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实施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游客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是旅游目的地实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可以采取以下操作:①在旅游区内设立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基础设施,如各种指示牌等;②利用门票、导游图导游册等进行多种渠道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③一定的处罚手段。

四、结语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生态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开发,景观污染严重;游客超载,生态环境受损;景观趋同,天然优势被磨灭;管理和文明建设落后等。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科学合理规划,明确管理主体,鼓励当地群众参与,确定旅游容量,适度控制规模,加强游客管理等方式以实现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2.17(2):68-72.

[2]张小利.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1):2007.68-70.

[3]袁兴中,刘红,高天刚.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生态学杂志,1995.14(4):36-40.

[4]崔海亭.景观污染: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生态学杂志,2001.20(3):60-62.

[5]俞穆清,朱颜明,田卫,刘景双.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2):189-192.

[6]倪强..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1999(3):40-46.

[7]姬晓娜,朱泮民.生态旅游区的景观生态问题及其调控[J].生态学杂志:2007.26(11):1884-1889.

[8]衷华.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完善[J].和谐发展论坛:2007.234-235.

[9]王世国,王素芬.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07.(2):89-92.

篇(7)

按照局《实施方案》的安排要求,我就如何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理顺机制体制,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职能为题,于10月25日、11月1日到7日分别与__保护局,dd市、dd县、dd县林业局的有关领导进行座谈、并向其它兄弟单位函信征求意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__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__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__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__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__年监测__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__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

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__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河北、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