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校园的建议

对校园的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03 17:06: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校园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校园的建议

篇(1)

关键词:乡土地理;实践;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突出体现开放的新课程观念,突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此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就很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意义

虽然乡土地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直接源于学生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完全感知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探究地理问题,注重基于乡土实际的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乡土知识,更承载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的职责。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正是实现新时期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指出:在地理教育时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形到形成复杂的表象。学校是学生最熟悉、了解最直接、感知最深刻的地理环境之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选择引领学生从认识校园生态环境开始认识家乡、国家和世界,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校这一“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为例

1.“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设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作为一个微缩的地理环境,其所包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可谓非常丰富,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对校园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易于操作的探究方向,作为地理实践教学所要调查的内容,是有效开展“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关键。

基于以上思考,“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校园植被调查:学生实地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现状、分布及植被覆盖情况,实地测量校园绿化面积,绘制图表并提出校园绿化、美化建议

(2)校园温度湿度调查:学生选择多个测点,使用阿斯曼温湿度计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各点的温度及湿度,比较不同地点的温湿度值,绘制图表、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校园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学生实地观察,总结归纳用地类型种类;实地测量各类用地的面积,利用实测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标注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4)校园噪声调查: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楼、操场、绿地、临街、临近主干道等测量点,多次测量和比较不同地点的噪声值,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校园垃圾污染调查:学生多时段对校园内垃圾进行观察、拍照,调查垃圾箱的数量及污染源分布,分析垃圾产生原因、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整改建议。

(6)校园安全隐患调查:学生多时段对对校园全方位观察、走访、拍照,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形成原因,并结合问卷调查提出消除隐患的可行性报告。

2.“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流程设计

(1)准备阶段——商定调查内容,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从中发现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确定调查内容,商定研究过程,拟定活动方案。

根据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目的,培训相关仪器的使用,做好人员分工与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调查;教师全程调控,给予指导。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去经历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惑,进行知识讲解及方法介绍。

这一阶段,各组分别实地调查、测量、绘制图表,并反复检查测量内容,认真核对测量数据,按照分工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3)交流分享——撰写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及成果展示。

学生对测量数据分类、归纳、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形成科技小论文及课题调查报告,并制作展板(PPT)展出。

乡土地理,既为学生熟知,又为学生喜欢。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改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使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是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生;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结果分析

辽宁省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省份,小学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根基,因此校园足球在辽宁省小学的开展情况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本文适时地对校园足球活动在辽宁省布局小学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校园足球活动今后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辽宁省三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中,每城市抽取五所小学校,共计15所学校,并选定学生、家长及校园足球指导员、校园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电子网络查阅近五年内有关校园足球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以此为研究的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小学生问卷发放数450,回收数426,有效问卷403,有效回收率94.01%。学生家长问卷发放数450,回收数412,有效问卷403,有效回收率97.82%。校园足球指导员发放数92,回收数83,有效问卷80,有效回收率96.28%。校园管理者发放数45,回收数39,有效问卷39,有效回收率100%。(3)访谈法:走访辽宁省校园足球布局学校,了解学校足球开展情况,学生兴趣情况。(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0.0社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校园足球活动认识程度的分析

(1)学生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分析。在调查中学生选择“积极”的达到314人、占78%,选择“一般”的55人、占13%,选择“不积极”的34人、占9%。通过调查可知,小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上是明显比较积极的,选择“积极”这一项的学生人数达到78%,这与选择“不积极”一项的参与足球校园活动的学生人数8%形成一定的可比性。

(2)学生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动机的分析。从调查中可见,学生选择“锻炼身体”的一项有135人、占34%;选择“缓解压力”的一项有38人、占9%;选择“学习足球技能、知识”的一项共19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计人数的48%;选择“其他”的31人、占7%。

通过调查可知辽宁省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动机排序的情况,“学习足球技能、知识”是小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动机,其次为“锻炼身体”,再次为“缓解压力”,最后为“其他”一项。

2.校园足球联赛现状

校园足球宗旨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在足球运动活动中,激烈的比赛是必不可少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是校园足球的特色之一。辽宁省11年度的校园足球联赛共进行比赛345场,这当中沈阳市分三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组10支运动队伍,总共进行足球比赛135场;鞍山市分四个小组比赛,两个小组7支、两个小组8支,共进行足球比赛98场;大连市分四个小组比赛,每个小组8支队伍,共进行足球比赛112场。通过调查可看出在各学校的比赛成绩之后只有积分并没有排名出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弱化校园足球联赛的功利性,从而强化比赛本身带给学生的快乐。

3.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分析

从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视程度调查可知,学校管理者非常重视活动开展的占12%,重视的占48%,一般的占25%,不重视的占15%。足协多次组织对校园足球学校管理者进行实际培训,其主要内容是学校管理者要带头认真落实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精神,从调查情况来看,辽宁省布局小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较好,达到60%,这说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能够正确把握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坚持在学校中普及足球运动的重要精神。

4.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认知情况分析

(1)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分析。根据调查可得出支持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家长占所调查人数的85%,不干涉孩子意愿的占11%,不支持的占4%。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从调查中可知,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家长占所调查人数的23%,持不干涉态度的家长占29%,持不支持态度的家长占48%。对比发现极大多数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家长更喜欢孩子参加其他一些体育项目,而不是足球。

(2)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意义了解程度的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很了解的占4%,比较了解的占18%,一般的占25%,不太了解的占22%,不了解的占31%。这说明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不够了解,可能是传统思想影响这些家长,对当前足球大环境不认可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可能性,阻碍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辽宁省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较积极;“学习足球技能、知识”是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动机;校园足球联赛开展较好;(2)学校管理者能够正确把握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3)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支持态度不高;(4)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了解不够深。

2.建议

(1)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动,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2)提高指导员待遇,鼓励指导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3)完善校园足球保障体系,吸引学生及家长的参与。

参考文献:

[1]樊莲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3]李泽峰.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篇(3)

为了全面直观的了解大学生电动车使用情况,文章从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强弱、高校电动车来源、高校对电动车监管等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回收分析,发现高校校园电动车使用与管理中存在如下现象:(一)电动车购买来源。校园电动车数量庞大,规模较大。从调查数据上看,通过实体店购买电动车的比例较高,另外是校内的二手车交易,说明学生对于电动车购买持有较好的安全意识,对售后服务保障提出要求。对校园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建设需求,学生均认为学校可以搭建一个二手车交易平台。因为二手车价格比新车低,满足学生的消费水平。同时学生在校时间短,电动车交易频繁,缺乏车辆质量的检测,如果出现质量损耗,学生往往弃之不管,造成校园废旧车辆积压成灾,不但阻碍校园交通还污染环境,建立校园二手车交易平台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具有建设的迫切性。(二)电动车安全驾驶。在电动车安全驾驶调查问题上,学生普遍认为电动车会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仅有少数的学生表示曾有过酒后驾驶、逆向行驶等违章现象,并出现过交通事故,但对于骑行载人和电动车改装,调查显示校园电动车此类现象较高,甚至出现搭载多人、改装速度、电摩数量剧增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认为校园交通环境比较简单,不需要遵守校外交通规则,却忽视了校园交通路窄、人流集中、缺少指示灯有关因素,导致近年来各地高校电动车事故频发。(三)校园电动车管理。此外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今年的《新国标》的知情率低于30%,而关心程度也甚低。对于电动车的保养与定期维护的人仅有五成。目前校园内电动车停放点普遍出现私自拉线、多头超负荷充电等现象,建议学校加强充电点的秩序维护,增设校园电动车充电站,对充电站进行定时维修。教学楼下、寝室楼前、食堂下等几个常用的停放点电动车数量较多,由于学生着急上下课和吃饭,电动车停放时位置拥挤,乱停、违停现象非常明显,影响教学楼和食堂的正常进出,人车混行严重,容易出现碰擦事故。建议学校划分一条非机动车道,以方便师生出行,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二、高校电动车使用管理问题分析

(一)怠惰心理及安全意识薄弱。高校校园占地较广,出行自由度较高,电动车在速度、便捷、价位上都较好的满足了高校学生的需求,校园内的电动车数量急剧增大。但由于校园内交通环境简单,没有标准的红绿灯等信号标志,学生对交通规则的意识淡薄,超速、逆行、超载等现象大量存在,怠惰心理引发诸多安全问题。如2015年9月22日,深圳大学两名骑电动车的学生出校门时与一辆机动车相撞,导致一伤一死。对于问卷中“逆行、超载问题”等基础交通安全知识,在校学生都了解此行为的不妥,但由于时间、麻烦等问题,并没有采取正当的解决方法。(二)缺乏安全的购买与维修保障。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大品牌一线厂商的电动车,因为其售后以及车辆的上路情况较好;其次会考虑一些二线或三线厂商的车,因为其车辆便宜,性价比很高,因此大学校园中比较常见的电动车品牌多是二线或三线厂商的车。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校园电动车电瓶的寿命不超过两年,很多电瓶在一年后实用性能明显大大下降。因为学生在购买二手车时没有检测意识也缺乏检测渠道,对电动车性能的检查只是在交易现场的骑行和外观的简单判断;同时学生认为毕业后车辆就要转手,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不重视,转手交易频繁,车辆损耗非常严重。当学生发现车辆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到正常骑行后,卖方已经离校,无法索赔。大多数学生认为进行深化维修不如重新购置二手车方便,便会舍弃废旧电动车,这将引发新的校园问题———无主车辆处置。高校对于无主车辆的处置非常无奈,对校园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三)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国内某师范高校因电线乱接,私接电线等原因发生电动车火灾燃烧,经学校调查发现因为电动车充电桩远远不够在校学生使用,所以才会出现此类乱状。调查发现高校由于高校提供的充电桩数量无法满足电动车需求,且充电桩位置与停车需求不匹配,导致校园内电动车扎堆充电,电线乱接,排放乱序等问题较为严重,火灾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单一的禁电禁摩短期内可能对校园电动车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的禁止势必会带来负面效果,所以电动车管理最好采用“堵不如疏”的原则,从制度上、标准上、规范性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让电动车使用“有理可依,有责可罚,有障可修,有平台可转”,校园电动车将改变目前的乱象,排除隐患,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三、高校电动车使用管理建议

为了进一步规范与加强校园电动车的使用与管理,维护校园道路安全与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师生们的人身安全与交通秩序,建议高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自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管理方法。(一)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高校学生在校园交通安全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校园不用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或者认为交通等是机动车驾驶者的事情,与己无关等。这些认识误区直接导致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乱走路、乱停车现象随处可见。大学生应通过学习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了解新国标的政策规定,购买正规途径的电动车。校园骑行遵守校园纪律,人车混行尤其要注意让行和减速。(二)促进校园二手车交易平台建设,健全车辆管理。高校二手交易平台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二手电动车交易平台建设也亟待发展,它不仅能方便新生的购车需求,也能很好的缓解毕业生的卖车压力,以第三方的角色较好的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归属。在车辆检测、日常保养、售后服务方面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保障,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三)学校应加强宣传,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学校应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通过事故警示图片展览、网络宣传、标语宣传、交通安全月等途径宣传交通安全法规、交通管理知识、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新电动车规定条例,对校园违规电动车的现象开展有效处置。规范与加强校园电动车的使用与管理并设定有力度的处罚措施,使同学们能够更方便安全地出行,保障师生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对于学生对学校的电动车相关管理提出的建议,学校应进行积极的取证调查,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自校园的实际情况,结合各自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标国家新标规定,对校园内的电动车进行标准排查,及时淘汰非标车辆。对符合新标要求的电动车登记备案,实行校园车牌和交通车牌“双车牌”制,制定校园电动车交通规则,对违反校园交通的车辆进行有关处罚。拒绝校外车、改装车辆、电摩等车辆入校,保证校园人车安全。足够的充电设备可以杜绝电瓶车无处可放、乱拉乱扯电线等违规的现象,还具有充满自停、短路保护、功率实时监控等功能,能够有效的预防电动车充电起火事故的发生。校方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学生电动车聚集点设置适当的专业安全的充电桩,保证学生充电需求,并对充电现场进行监控,防止出现私自接线的情况,并对不良现象进行严格处罚。对校园二手车交易平台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可以利用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校内学生创业,借助公众号进行宣传,将校园二手车交易常态化,促进资源共享,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培养学生在网站运营、市场营销、车辆检修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促进高职学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黎,曹蕊.高校学生社区电动车治理初探———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08).

[2]范许云,沈凯佳.高校校园电动车安全与管理调查研究[J].职工法律天地,2017(02).

[3]王健,杨付莹.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

篇(4)

校园暴力是波兰学校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调查显示,近1/3的波兰人将校园暴力视为严重问题,283%的学生和11.4%的教师认为波兰学校未能有效遏制校园暴力。多数学校和教师缺乏系统应对校园暴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常常得不到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此外,现任教育部长主张通过加大控制和惩罚力度来防范校园暴力,忽视了校园社区的建设。调研

波兰丽大出版集团下属的16家地区性日报于2006年春发起“无暴力校园”项目。受本项目委托,2006年3月波兰公共舆论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社会学抽样调查。这是3年来针对校园暴力问题所作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7.3%的学生、27%的家长和28.5%的教师都认为波兰学校普遍存在严重的校园暴力问题。

Profile公关公司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展开策划,并广泛征求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为了确保各项目标得到实现,提高项目的公信力,还成立了项目专家委员会。

策划

“无暴力校园”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为参与项目的16家地区性日报塑造富于社会责任感而又贴近读者的良好形象。本项目要传递的主要信息为:地区性日报贴近读者,支持社会公益活动;校园社区化对遏制暴力至关重要。本项目的目标受众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同教育相关的各种组织机构、地区性日报的读者以及普通公众。本项目的传播途径包括:16家地区性日报、项目网站、宣传海报、直接与学校沟通(主要以电子邮件形式)以及同专家和全国性媒体合作。力争将项目中形成的遏制校园暴力策略,比如社区建设、问题清查、求助热线等机制化,成为各校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

实施

2006年4月21日,“无暴力校园”项目正式启动。4-6月,通过参与项目的地区性日报、赞助媒体及项目网站,发起一场大规模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介绍校园暴力问题及应对策略。各报社还组织记者参加了多次校园暴力研讨会。在此期间,16份地区性日报共刊发678篇相关文章,其中47%是关于应对校园暴力的建议、措施及典型案例。6月9日《无暴力校园行为准则》,作为遏制校园暴力行动的统一标准,项目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篇(5)

关键词:低碳;校园;交通;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南部的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新校区的建设基地位于沈阳城市规划大学城的范围之内,为一东西长1000m,南北宽660m的矩形用地。北临宽度达80m的浑南新区最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浑南大道,在该方向布置着新校区的主要入口;西临一条南北向的城市道路,在这里布置有为学校科研、实验部分对外联系的次要入口[1]。

近来,校园内车辆逐渐增多,停车场车位紧张,道路交通压力倍增。为保证校园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停放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出台了一些规定,对校园交通和车辆停放提出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学生生活区道路两侧禁止停放车辆、某些停车场停满时,道路两侧临时停车位的设置等。但这些措施的实施力度和影响层面并不是针对低碳校园建设,因此这些措施只是起到一些缓解停车紧张的作用,对校园低碳建设作用甚微。在当今低碳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的低碳、宜居建设是一个热门话题。为此,笔者对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探讨校园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校园交通系统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3],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师生的适用便捷度及校园低碳的建设。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经历了从2006年6月招标到今天的规划建设规模,现对校园交通建设做如下现状分析:

图1 基地周边对外交通条件

校园对外交通

校园规划设计有四个入口,主入口在浑南主干道上(位置适中,与景观水面、体育中心同轴),另外三个次入口设于新校区用地东西两侧的规划次级道路上,分别服务于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目前学校只在西侧长廊开口处设置一个次入口,多服务与实验区和产业化部门(如建筑院、规划院等),位置偏向西侧教学区,离学生生活区较远。现状用地东侧的一个次入口(靠近第一食堂)已建成,但并未开放使用,另一个次入口并没有投入建设。

校园路网

由于整个教学区是个大网格,交通室内化造成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部道路体系,长廊是教学区到学生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的主要元素,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这对于倡导低碳背景下步行交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室外交通方面,外环环路把整个教学区环起来,最后与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相连,成为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

校园停车空间

由于学校规模不大,加上室内交通的发达造成自行车使用并不普遍,也没有专门的自行车人停车区域。校园里有几个主要的机动车停车场,分布如图所示:

图2 车行道与主要停车区域布局示意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无车校园”构想

停车场布局

学校将停车场分布在学校,另外在科技园、产业化部门(如建筑院、规划院等)、运动区附近设置停车场,这些停车场远离尽量校园主出入口和学生主要活动空间 (如图3所示)。

图3 “无车校园”构想

校园路网与校门布局

开放张施公路上的校门,校园根据校门所处位置进行区别管理。其中,浑南东路正门人流量最大、管理应最为严格。张施公路校门允许教职工、后勤车辆通行,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校园内的消极空间,还积极配合校园独特的路网体系,把不得不进入校园的后勤车、垃圾车对校园景观和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如图3所示,紫色路段为限制段,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少量后勤车和垃圾车通行。大量的教职工车辆集中在红色路段,把车辆限制在校园,减少对校园景观和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

校园分区管理

主体教学区承担着学校大部分的教学和行政功能,机动车管理比较严格,原则上禁止机动车驶入,停车场设置有限,学生、教师以及校外人员的停车需求主要通过校园停车场解决。产业科技区则机动车管理相对宽松,来解决教职工的通勤和停车问题,。

城市停车“P+B”模式构想

结合周边住区,提出适应本案的“P+B”(即“Park and Bike”)交通模式。如图4所示,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合理规划和控制地面停车场库布局,结合公交站点和有轨电车站点组织自行车停放点,实现自行车、步行与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换行,尽量减少校园内机动车的数量和出行距离,保证校园和周边住区内的绿地。

图4 城市停车“P+B”模式构想

师生和居民居民在选择停车场时最看重的是其方便程度,因此到停车场的步行距离是影响师生和周边居民选择的重要因素(如图5所示),那这个规模怎么确定呢?

图5 停车场选择因素调查分析图6 停车场到目的地可接受的步行距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对停车场(库)的布局要求考虑使用方便,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0m。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从停车场到目的地,居民可承受的最远距离(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人们能接受的距离集中在200-500米,

其中,这个规模的半径建议300-500米,鼓励并引导师生及周边居民使用自行车,并逐步完善自行车租赁系统。

结束语

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校园环境的改善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笔者希望用自己的思考,为城市的交通、校园的低碳建设提供一点建议,以达到缓解人、自然生态环境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校园的低碳性、生态性。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徐丽云,王晓晶.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解读.建筑学报,2005(11).

[2] 闫铭,王伟.低碳校园建设研究――西南大学为个案的考察.理论观察,2010(6).

篇(6)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校园安全事故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笔者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见下表。上表可以得出在校园中,多数事故原因可涉及人为因素,体现了人作为组织成员,在高校安全中,处于核心位置。校园事故的研究,可知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可忽略。在有关校园安全文化的研究中,对物态安全文化的研究是必要的,物态安全文化直接影响安全文化水平。

2指标体系建设

笔者结合已有的研究,将高校广义安全文化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为了保障组织活动有序进行和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提升人员安全素质,组织安全价值观,优化安全管理和安全硬件环境的综合成果称为高校广义安全文化。根据定义,高校广义安全文化主要有由三部分组成:精神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和物态安全文化。这三部分组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具有内驱力的组织广义安全文化。

2.1体系建立原则

建立高校广义安全文化体系,为了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设置的原则如下。(1)建立以校园精神安全文化为核心,校园制度安全文化为媒介,校园物态安全文化为表层的校园安全文化系统,明确各部分的功能分配。(2)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分为三层,以高校广义安全文化为目标层。各指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独立性,明确指标的范围,避免各指标内容相互重叠。(3)考虑高校广义安全文化,作为组织安全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高校广义安全文化是一个系统,具有明确的范围或称为“边界”,不应无限扩大其范围和内容。

2.2指标体系

考虑人作为高校广义安全文化的核心部分,人对广义安全文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精神安全文化,在体系设计时,坚持将人员自觉性的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必要的前提。并在制度中,对人员安全素质提升给予保证和奖励,确保整个体系有一个良性的内驱力,提升高校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系结构,如图2。由图2可知,高校广义安全文化结构有三层指标,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其中物态安全文化包括14个指标,涵盖了校园的硬件设备设施,并强调校园内外环境和谐。

2.3建设措施及建议

根据分析得出的高校广义安全文化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其中的建设方法和规则,具体的建设措施及建议如下。(1)高校广义安全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人员对校园安全意见进行交流沟通,并尊重提出的意见,及时予以解决。校园组织成员和组织对象成员自身及其相互间作用的安全心理、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意识、安全道德素养和安全行为规范得到有效的体现。(2)高校广义安全文化建设应提出明确的安全承诺,并与校园内的人员达成广泛共识,对新入校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确保学校安全承诺及时传达到每个角落。(3)注重安全组织管理,有效保障安全投入,安全措施实施和安全救援。校园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固定对象层和外来对象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管理安全文化。其包括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创新性等理论成果和经验成果。(4)建立健全安全激励制度,对安全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树立典型模范,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为高校广义安全文化建设设定方向,并形成一个有效的反馈路径。(5)注重物态安全文化的沉淀,很多研究中,将物态安全文化与一般的安全硬件等同,这是错误的。应加入文化因素,使校园安全更加可靠地被广大受众接受,更加人性化。注重物态安全文化沉淀就是在校园日常管理和安全文化实施过程中,注重相关的物态措施积累,提升安全可靠性。高校在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独具特色的安全科研实物成果、安全技术实物成果、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卫生设备设施等,应注重相关的物质积累。

3结论

篇(7)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越来越多新校区建设的展开,校区分散、新校区难以承载老校区的文化底蕴,文化同质性构建愈加困难。S大学新校区于2010年投入使用,距市区主校区20公里,机构设置多为主校区派出机构,并设有分教务处、分团委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使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校区实现同质构建,是新校区面临的且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研究方法

本文以S大学新校区为调研点,调查范围和对象为在校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文科类102份,理工类98份。在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基础上,采用较为客观的衡量方法、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获得一手资料,运用文献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针对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尝试对S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解释。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该校新校区规定,本科生大一、大二两年级除乘校车至主校区外,不得通过其他途径出校。文科学院本科已将全部教学任务转移至新校区,但学院党委、团委及教育科研办仍留在主校区。在学生管理方面,大二全部文科学院本科生及部分理工科本科生不再回迁主校区,新校区未设教师住宅区,各院系辅导员平均3日工作日在新校区,2日在主校区办公。

2.1教学与科研层面

高校教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实际载体,更是校风、学风的现实载体,具象于高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方法、学生风貌等方面。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多数新校区校园文化由于建校时间短,难以传承历史文化底蕴。高校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一定程度反映了师生关系是否能够相互信任,这也成为学生能否高效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及挖掘科研潜能的基础。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加困难,62%的学生与任课教师在课外几乎没有交流,75%的同学表示未参与老师所组织的科研项目。对于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内容方面,关于学习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学校、生活和交际问题,还有少数同学与教师交流心理问题。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促使教师教学水平难提升,还会影响教育质量。学生解决学习难题途径的调研数据显示,首选查阅资料的有58%,选择求助同学的有26%,选择请教老师的仅有16%,一定程度反映出在新校区老师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所减弱。

2.2文化活动层面

高校搬至新校区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移植”难度较大,新老校区精神文化互动难度增强。高校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及师生员工的价值准则等均精神文化的传承应是贯穿于高校育人始终的。

2.2.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参与情况

跨院系开展联谊活动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尽管高校在新校区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出台相关举措,举办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半数学生对所在学院与其他学院联谊交流活动的举办并不熟知,学术、科研、文体活动的交流与沟通在院系互动层面较少,呈现出新校区校园内部跨系、跨学科文化交流氛围不足的问题。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已成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能够经常参与的学生仅15%,51%的学生很少参加。活动宣传力度不足、交通不便使得校区间联谊困难、活动申请审批流程复杂、形式主义严重、主题不明确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现存问题。宣传不足使得部分学生对活动的了解程度较低,降低参与度。

2.2.2学生成长成才

校园历史文化作为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源泉,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和引导作用。(1)高校学生对校园历史的了解途径。据调查,S大学主页的官方介绍是学生了解校史的主要途径,也是较为全面和直接的方式,同时学校举办的相关报告或宣讲、校史馆和历史景观从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生对校史的了解程度,但通过学生活动对体现校史、校风的程度较低。(2)学生对校园历史的了解内容。据调查,S大学对校园历史文化的育人功能未充分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形式多样化较为薄弱。学生对学校的建校过程和校办刊物的了解程度较低,学生对校园历史了解的方面如图1。(3)校园历史文化建筑的建设情况。学生对校园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全面,新校区建成、运作时间短,本应呈现深厚文化积淀的校园景观的设置少,教学楼、图书馆等缺少文化底蕴,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育人功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新生由于接受高校特色的文化底蕴的熏陶,很难形成文化认同,从而在新校区学习中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就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强烈程度,71%的同学认为一般或不强烈。据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最看重的是图书馆资源、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周围学习风气,如图2,认为校园文化已经体现在校园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沉淀、学生活动所占比率最高,但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并未明显体现。

3结论与建议

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根基与灵魂,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基于对老校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创新,根据老校区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所积淀的浓厚的人文底蕴、育人方针与精神风尚,形成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一定的感染、引领、激励的作用。对拥有崭新的物质环境、全新的人文环境的新校区,进一步改进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融合及学生适应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1)突出高校制度文化重要地位,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师生作用。高校应具备一个统一的校园文化理念,并根据这个理念,各校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高校新校区在投入使用前,应对原有制度进行整合,根据已有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预先制定好适合新校区管理模式、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的一整套制度文化,包括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引导师生及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

(2)提升教师文化育人意识,切实促进多校区文化交流。新校区由于交通等因素限制,存在较多的教师“走教”现象,师生间交流机会少,使师生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高校应当从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加强教师职业修养的再教育,激发教师教学育人、文化育人的热情,建立师生间沟通交流,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文化氛围。

(3)加强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学生认同感。高校新校区初建成时,师生特别重视校园的建筑风格,因而,高校新校区应依托校园建筑风格与景观,使师生一进入新校区便能感受到与老校区相同的亲切感,从而形成对新校区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为学生讲解高校发展历程、建校及校友励志故事,编排校史剧,借助包括优化的建筑、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内“有形文化”与老校区沉淀多年的文化底蕴移植的“无形文化”相结合,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将其逐步纳入到自身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中,最终成为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做事的方式。

(4)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发挥“新媒体”载体促进作用。高校新校区应突出学生组织、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根据特长发挥其创造力,开展为学生所感兴趣、活动内容新颖、涉及面广、质量高的活动,诸如文化娱乐晚会、电影专场、公益服务、学术讲座、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群体对象,开展校级、院级、党团、班级、宿舍文化活动,建立新老校区学生间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跨校区活动,移植老校区校园品牌活动。拓展新媒体阵地,开辟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学院网页及时更新等形式对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将教育、学习的职能融入其中,实现寓教于网。

参考文献

[1]吉爱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解读与构建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2]王千红.新时期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2).

[3]郑洁.整合与重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阈[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