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危机的前兆

金融危机的前兆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29 15:17: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危机的前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金融危机的前兆

篇(1)

    摘 要:传统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造成的, FDI是相对稳定的引资方式。事实上,FDI会带来潜在的国际收支危机风险, FDI的波动性在上升, FDI回流以及外资企业借用外债带来金融风险等都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潜在的金融风险。这种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就有可能引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FDI;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

    传统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造成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于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而言,FDI是相对稳定的引资方式。基于这种看法,FDI在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国际资本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但是,近年来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如1994年发生金融危机的墨西哥和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在危机发生前都伴随着FDI的大量流入。近年来,FDI相对稳定的传统观点已经开始遭到质疑,学者们指出FDI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潜在的和隐藏的金融风险,从而对发展中国家保持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那么,FDI到底在金融危机爆发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FDI是否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 FDI投资收益汇回是东道国引进FDI要支付的最明显、最易衡量的外汇成本。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爆发中,它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在1994年的墨西哥经常项目赤字中FDI的收益外流额占30%多;再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印度尼西亚的这一比例为40%以上;在马来西亚,收益外流额大幅度地超过了贸易顺差(是它的近2倍),由于新的FDI流入不足以弥补投资收益的汇出,从而使得整个经常项目变为巨额逆差。经常帐户持续逆差的出现是一国国际收支发生危机的前兆。所以,FDI投资收益汇回是上述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FDI大量流入的同时伴随着经常账户赤字的大幅增加。如巴西,随着流入的FDI从1994 年的30亿美元上升至1997年的170亿美元,巴西的经常项目赤字也从12亿美元上升到330亿美元。此外,伴随着 FDI的引进,还会导致资本品进口的增长,子公司对其他国家原材料的进口所需的外汇可能超过了它出口产品赚取的外汇和由于进口替代节约的外汇之和。

    由FDI引起的资本品进口的增加如果大于外资企业出口则会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积累了净的负国际投资头寸,这会导致资本利润的流出,进一步加大经常项目的逆差(因为资本收益的流出记录在经常项目下的借方)。 FDI虽不用付息,但要允许投资方汇回利润,因此FDI与对外举债无本质区别,它是一种典型的准债务。从融资的角度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收益相当于对外借款的利息。在国际投资活动中,收益与风险是同时并存的。一般而言,国际直接投资相对于间接投资而言,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如果东道国政策和法规变动给外国投资者带来不利影响,或者因为外资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亏损,直接投资都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其要求的利润回报率也大大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因而,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往往也大于间接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篇(2)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中国家征服发行的债券,风险较大。LTCM基金通过统计发现,两类债券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涨则齐涨,跌则齐跌,且通常两者间保持一定的平均差价。当通过计算机发现个别债券的市价偏离平均值时,若及时买进或卖出,就可在价格回到平均值时赚取利润。妙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无论如何价格上涨或下跌,按这种方法投资都可以获利。难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资金增长高达300%。不仅其合伙人和投资者发了大财,各大银行为能从中分一杯羹,也争着借钱给他们,致使LTCM基金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竟高达25:1。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8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群起抛售第二类债券的狂潮,其价格直线下跌,而且很难找到买主。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保本,纷纷寻求最安全的避风港,将巨额资金转向购买美国政府担保的联邦公债。其价格一路飞升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LTCM计算机所依据的两类债券同步涨跌之统计规律刚好相反,原先的理论,模型和程序全都失灵。LTCM基金下错了注而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但未随机应变及时撤出资金,而是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过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反败为胜。就这样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亏损高达44%而濒临破产。其直接涉及金额为1000亿美元,而间接牵连的金额竟高达10000亿美元!如果任其倒闭,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LTCM基金亏损的金额过于庞大,而且涉及到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德主,这对数学金融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华尔街有些人已在议论,开始怀疑数学金融学的使用性。有的甚至宣称:永远不向由数学金融学家主持的基金投资,数学金融学面临挑战。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必须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关于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关于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call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必须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方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社会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社会、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将其计及。

非线性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必须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预警方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方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方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篇(3)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危机;影响;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01

一、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国际经济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适当地刺激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弊端,又对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同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一)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正效应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对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改革我国经济体制中诸多不利因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负效应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底子薄、基础弱,金融全球化使它们面临空前的外资威胁和压力,同时国际上热钱的涌入加剧了相关产业泡沫化的程度,给我国的金融改革和监管都提出了诸多要求。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相比国际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监管上自然存在许多漏洞,客观上造成我国金融业的体制发展较为滞后,风险陡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保护我国金融业的安全:严格控制外部资本的介入和流动;国有银行的监管与控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备;成熟的汇率控制和调节政策。

总而言之,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势必会高度重视自身的经济安全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对金融业的发展要本着客观的、动态的、全面的原则去认识和了解,金融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要本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加入到这个潮流中,但在参与过程中,要慎之又慎,尽量把风险规避到最小。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促成我国经济的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的金融海啸来势凶猛,是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随着危机的加剧,实体经济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多家大中型企业宣布破产,即使采取了大规模的国家干预和调控后,形势也未好转,至此,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各个行业都开始出现凋敝和破败的前兆。如何才能走出重重困境,使经济出现复苏,没人能够给出答案。

这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由美国华尔街开始,而诸多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难逃厄运,比如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这一危机会使我国在国外的投资和企业遭受重创,不能在短期内撤离的资金基本冻结,进出口贸易总量与以往同期相比也会出现大幅下滑,那么我国的国际收支就会产生巨大波动,由此会造成长期的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放慢许多,我国对外贸易的巨大优势将在短期内不能体现出来,经济增长的策略调整为刺激国内消费,拉动国内需求,但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但挑战和机遇从来就是如影随形的,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也充满机遇,首先是国外企业的低靡和产品的价格大跌,我国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走出去,收购国外资历和影响力都比较好的企业,整合市场资源为己所用,但这需要相关企业做好资金和管理的双重准备。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谨慎,最好做到步步为营,尤其是对资金的控制,必须要留有余地,随时应对资金不能迅速回撤的压力和风险,在稳妥的前提下,还要关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的经济形势,如果有好的机会也要尽可能抓住,多做一些资金上有保障的投资项目。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特点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我国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滞后效应;我国传统优势出口贸易大幅萎缩,存在供大于求的矛盾;国内需求有限,库存压力增大;就业率再创新低,成为社会顽疾;财政收入越来越困难。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1.外汇的大量涌入客观上加剧了我国货币市场的控制的难度,外币滞留我国,为了免受其干扰,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人民币兑换外币,而市场上货币的发行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超过发行量的上限,就要引发通货膨胀,尽管政府全力控制,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如此一来,我国的货币发行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我国金融监管的不到位大大影响了国外投资的有效性,大量资金走向国际市场,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这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然而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研究不足,手段单一落后,同时缺少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控制经验,这就造成我国在金融危机初始时不能及时回撤资金,损失惨重,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流的不断深入,未来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控制。

(三)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形式的新变化,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在法制监督、投资程序、风险控制、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晚上。我们在兼顾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应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增强抵御国际长期资本冲击的能力;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商业化市场运作;国际投资战略与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监控体系,防范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风险;从“走出去”战略的高度考察国际投资策略;完善资本流动的国际监控,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努力将海外投资中的国际经济政治阻力降到最低。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发展蔓延,日益影响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金融危机下,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面临的最糟糕的现实情况。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国家还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 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很多金融机构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以及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使得银行对其贷款不够热心。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应急能力较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通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希望尽快收回投资,因此缺乏投资意识,对行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和总体走向不了解,对投资计划缺乏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分析,投资方向把握不准,导致投资失误,或好高骛远地打着多元化经营的旗号,盲目投资,以至于陷入破产的边缘。

二、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在此次经济危机下,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存在经营规模小、资本和技术力量薄弱等固有顽疾,加上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个体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家族化,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到旧的财务制度的制约,观念滞后,头脑中没有建立起货币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均衡观念、边际成本与机会成本观念,因此,在制定财务目标时,没有确立起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具体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则表现为筹资时不权衡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投资时不测算风险,不考虑现金净流量等不科学的做法,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三)资金运营机制缺失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效率低下,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丧失增值机会;有的因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造成资金流动性差,陷人财务困境。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坏账比例高。因为没有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无科学合理的信用调查和评价力法及有效的收账方法,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坏账,资金周转失灵。中小企业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四)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多种渠道的融资体系,但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虽然深圳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带来了一线曙光,但其前景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考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大量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希望,相比之下,国外银行更看重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更愿意与其结成战略性的合作伙伴。

(五)投资盲目,缺乏性 由于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在投资过程中追求短期目标,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致使其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些企业管理者甚至在做投资决策时,没有做项目评估,只凭个人经验和想象做决策,投资方向难以把握,资金浪费较大。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除了政策出台扶持政策、适应市场,优化价值链和供应链外,企业自身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小企业应确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管理组织形式,会计机构中的岗位设置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有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基于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甚至将家庭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混为一谈,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造成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某些中小企业在成长前期,业务跑得很快,一方面是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地位不断提高。可惜常常是好景不长,在企业经历了一段快速成长后,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了财务开支困难、债务偿还能力不足、经营活力下降、效益滑坡等问题,最后使企业成长受困,经营停顿,直至崩溃。财务管理所能解决的资金、成本、资产债务结构、现金流量、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问题。财务是公司业务成长的重要战略支持,缺乏稳健财务的支持,公司的发展注定不会长久,因此,中小企业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小企业要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保持充足的现金,充足的现金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应付危机,同时也是企业长久发展重要保障。以财务部门为主体,加强对赊销和预购业务的控制,制定相应应收账。预付货款控制制度,对应收账款应加强动态跟踪,严格应收账款账龄的管理,加大催收应收账款的力度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同时加强成本控制,科学、经济、合理地进行采购,对存货严格控制,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第三,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三)优化财务结构

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负债过多,容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负债过少,会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应当恰当地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和收益分配,增加对外部风险的抵抗能力,合理定位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在资金运用上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以保证日常资金周转需要。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

参考文献:

[1]许翔.试论集团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

[2]童鸿燕,高焕生.浅论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J].北方经贸. 2011(07)

篇(5)

泡沫就像一块阴云,笼罩在中国的上空。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泡沫,所有的专家学者提到泡沫都会谈虎色变,但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泡沫到底是什么?泡沫有多大?如何抑制泡沫的过度膨胀?

泡沫为什么会诱发金融危机

泡沫的基础是真金白银的资产。资产可以变化为泡沫,泡沫也可以转为资产,两者的中介就是资产交易。例如,温州炒房团的涌入,推高了某小区的房价,涨价后的这部分溢价空间就是泡沫。此后,谁再买入该小区房产,谁的买价中也就包含了一部分泡沫。

交易的溢价空间是所有商品交易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泡沫就没有交易。但泡沫不可能永远膨胀,就像股价不可能永远上涨。泡沫一旦破灭,资产价格就会随之下降,原先在泡沫膨胀期连资产一起买入的泡沫也会同时萎缩。那些连泡沫一起买入资产的人就会亏损,因为你最终是为了卖。

泡沫膨胀得太快或者说资产价格上升得过猛,最终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由此诱发的大面积亏损会导致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处理得不好还会引发经济危机。

在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中,个人或散户以及那些貌似永远不可能倒下的金融机构,会在一瞬间陷入巨额亏损、资不抵债,就像2008年的雷曼兄弟公司。随之,金融界会突发流动性痉挛。

“流动性痉挛”的本质是信用危机。金融机构间的信用会因某金融机构的资金链断裂等事件,引发其他金融机构的警觉和恐慌,而让整个金融系统突然陷入信用危机,即“恐慌性金融信用危机”。通俗地说,就是所有人都会突然觉得自己借出去的钱可能会回不来,于是把钱袋收紧。

金融界的突发性信用恐慌就像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这种信用危机感会在金融同业间快速蔓延,金融机构间的资金流动也会因此突然停止。谁都不愿意自己口袋里的钱陷入债务黑洞或多角债。接踵而至的是某些金融机构的破产或倒闭,由此又会诱发整体流动性的进一步痉挛,直至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现存的任何金融体系都是按照常态金融交易和金融运行的需求设计的,它对于金融突发事件――金融动荡和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当有限。例如,银行准备金是用来应对特殊货币需求和资金临时提现所设置的储备货币,如果银行准备金率过高,整个银行体系的效率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不足。

相反,不论银行准备金率如何调整,都不可能适应非常态金融体系的货币需求。例如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时一旦出现机构挤兑或银行挤兑,其规模只要超过准备金率,金融体系马上就会崩溃。

也就是说,一旦金融恐慌导致机构挤兑和银行挤兑,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流动突然因“痉挛”而停滞,几乎所有金融机构和货币机构之间的正常往来会突然收紧、短期利率会急剧飙升,一些脆弱的金融机构会先倒闭,恐慌和痉挛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金融体系会在一瞬间坍塌――金融危机爆发。

“钱荒”:中国式金融危机

“钱荒”是金融界突发性的流动性短缺,其本质与金融危机无异。钱荒就是一种微型金融危机。2013年6月21日,中国首次发生钱荒。2013年6月20日的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创下历史纪录,最高达到30%,七天回购利率最高达28%,多家大型基金公司不得不“出血”卖债。

虽然钱荒之前确实存在(房地产等高利润率产业的资金周转需求、金融机构放贷规模超出了监管机构的限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失当、地方债还债到期、纳税期限临近等因素),但压倒2013钱荒的最后一根稻草,是2013年6月20日作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的强制平仓日。

13万亿元的理财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负担高利贷总胜过违约、支付高额违约赔偿或“被平仓”,这就是短期借贷资金突然短缺的画外音。

当时中国总体上流动性相当充裕,资金市场存在规模巨大的“相对过剩资本”。截至2013年5月底,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99.31万亿元,贷款余额67.22万亿元,存贷差32.09万亿元,相当于存款余额的32.31%。也就是说,中国的相当过剩资本规模接近三分之一,总体上并不缺钱。

巨额地方债务“融资平台”和衍生品理财的背后,是所谓“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的背后又是商业银行为了更高利率,借“影子银行”转移资金输送。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杨曾指出:中国在“灰色地带”融资非常发达,2013年前四个月各种灰色融资接近5万亿元。

中国的“钱荒”可以安然平息,最终受益于中国“国家金融”的基础体制。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缺口出现的危机,都可以在国家金融体系内被消化、重组或兼并。

钱荒一旦诱发机构挤兑甚至银行挤兑,金融危机就会在瞬间爆发。因此,钱荒也可以说是一种金融危机的雏形或前兆。

金融危机如何转变为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本身不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也往往不会导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更多只是局限于金融界内部的一种金融震荡。

其最终结果大多是金融界内部的重组或重新洗牌。那些在金融危机中陷入亏损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或倒闭或被那些盈利的金融机构兼并。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标志,是金融恐慌诱发社会恐慌后出现“恐缩”。也就是老百姓因担心今后的收入甚至职业而突然减少日常消费。例如,美国1930年的鲜奶消费比1929年突然减少了3亿磅,连咖啡的消费也突然减少了360万公斤。

“恐缩”会使本来结构正常的国民经济体系突然出现巨大的突发性有效需求缺口,随之而来的就是“需求下降生产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工厂倒闭”的恶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之后,美国最多时失业率高达25%。

中国的资产泡沫有多大?

1995年以来的中国资产泡沫,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其顶峰是在2008年。

1995年至2005年,中国的资产泡沫存量从9.6万亿元增加到14.8万亿元,增加了约50%;同期的GDP从6.0万亿元增加到18.4万亿元,增加了3倍;收入泡沫率从1.6降到了0.8,于是同期中国人对泡沫增长的感觉反而会渐行渐弱。

2008年之前的五年是泡沫膨胀的高峰期,不仅金融资产泡沫随股价冲到6124点而疯狂,2008年到股市泡沫达到23万亿元的高点。楼市泡沫(有形资产泡沫)也达到8.5万亿元的水平。也就是说,金融资产泡沫的总量,是房地产泡沫的3倍。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和中国股价的下跌,金融资产泡沫迅速萎缩,从股市撤出来的资本开始涌向楼市,房价直逼天花板。为了压抑房价,中国政府不得不从2010年开始对住房实施“限购”政策。

在此后的2008年至2014年,中国的资产泡沫存量一直在萎缩,萎缩总量约60.7万亿元,甚至超过了2001年至2007年膨胀出来的5.5万亿元。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冷清,已经让整个国民经济的心气越来越凉。

房地产业的降温也会加重房地产公司的债务偿还压力,把原本正常的良性债务变成坏账或准坏账。

就宏观而言,泡沫的计量并不复杂,只需要用包含泡沫的资产,减去实际投资或资本的实际投入,即:社会总资产增量-社会净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泡沫增量(有形资产泡沫);同理,金融总资产增量-金融投资增量=金融资产泡沫增量(有形资产泡沫)。两者的总和就是总资产泡沫增量和存量。

“投机交易累进税”:抑制投机才能抑制泡沫

泡沫是投机的私生子,没有投机就没有泡沫;但私生子也是儿子,没有投机也就没有交易和市场。

在非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投机往往成了贬义词,而实际上投机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投资。确实,在现实市场交易中,很难区分投机与投资。当我们不能明确区分投资与投资时,可以用买卖时间差来判断交易的“投机度”。

例如,买中石油股票后第二天就卖掉的,比五年后才卖掉的人“投机性”高1500倍。所以,像用“满五唯一”来确定房地产交易的税率就是很好的政策。因此,抑制资产泡沫的关键是抑制投机。

从社会整体看,投资会带来新的财富和更多的收入,而投机只是会让现有财富的所有权转移。没有泡沫,市场会陷入萧条就像一锅温水,会让投资者总是打不起精神;而泡沫太大又会像黄河决堤,一旦冲破堤坝一泻千里,也会连你的坛坛罐罐一并卷走。

增收“投机交易累进税”也许是抑制资产泡沫的可选政策。例如,按照股票买卖时间差征税、按照购房时间征税等等。资产所持时间越长税率越低,买房长期用于居住甚至可以免税;反则资产所持时间越短税率越高,直到投机无利可取。

篇(6)

要害词:企业危机;危机治理对策;旅游企业

入世一方面改变了企业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却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经营风险,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运行规则制定、治理理念正在经受空前的洗礼。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无时无刻不威胁着我们的企业,就连一些看上去非常强盛的企业,假如没有处理好所遭遇的危机,都可能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使灾害在与该企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出现连锁反应,垮得一发不可收拾。人们不得不承认:危机治理与企业正常时期的营运治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两大重点,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轨、缺一不可。

旅游企业同样挣脱不了危机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03非典”、“08雪灾”等均对中国旅游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然而我国旅游企业危机治理发展得非常缓慢,其危机治理研究与旅游企业快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无法满足旅游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而,加强旅游企业危机治理研究可谓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危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产品与价格危机方面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对产品的开发、营销与推广下功夫少、投资不力,往往出现一家开发大家搭车的现象。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重复利用、压价竞争严峻,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产品质量低劣等,致使旅游产品危机四伏。

价格危机一般源于旅游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外部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调动,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以及低价策略的应用等;在内部主要是受本身条件、实力、规模的限制,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再就是在定价策略上,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能力或高估了顾客的接受能力等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价格策略失误,从而使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近年来,由于部分旅游企业者以低标准、低价格恶意压价,使整个行业面临价格危机。

2.信誉与人才危机方面

近年来旅游投诉事件一路攀升,黑社黑店超范围经营,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零团费和负团费,虚假广告,黑车,野导,回扣等现象丛出不穷,信誉危机严峻,殃及到整个旅游企业。

人才危机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把握核心客源、商业秘密的人员以及外联、营销方面的骨干突然流失,给旅游企业者的经营活动带来的困难。

3.财务危机方面

按照财务治理理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流动比率、速动比率1和流动负债率2。我国旅游企业因投资于景点、景区及宾馆、酒店等硬件设施的资金较多,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所以一般认为旅游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5、速动比率为1时,就具备了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假如比率过高,表示企业流动资金呆滞,影响资金利用效果。流动负债率可反映一个公司依赖短期债权人的程度。该比率越高,说明公司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越强,公司偿债的流动性压力越大,风险也越大。因此,为维持资本结构的安全,该比率不能过高,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遗憾的是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普遍偏高,有的甚至达到或接近100%,对公司所有者而言,假如公司不会碰到因短期债务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情况,公司保持较高的流动负债率,可使所有者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有的公司靠举新债、偿还旧债维持长期资产占用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这必须以公司不会碰到偿债风险为条件。可见,我国旅游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

4.突发危机方面

“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美伊战争”、“国际恐怖袭击”、“08雪灾”等对中国旅游企业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2009年的“非典”,给中国旅游企业造成旅游总收入减少2768亿元的巨大损失。旅游企业在应对突发危机方面问题严峻、亟待解决。

二、我国旅游企业危机治理对策

面对我国旅游企业的危机治理现状,我国旅游业者不仅要有竞争意识,更要有危机意识。只有企业治理人员把危机、风险治理的概念与内容融入到日常的职责和行动中去,才能在企业或自身工作面临危机时从容应对,赢得生存的空间和机会。

旅游企业借鉴危机治理理论,可以从静态对策、动态对策两方面入手应对危机。

1.静态对策

静态对策是指在组织没有发生变化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旅游企业危机的对策。主要包括:深化危机教导、加强危机意识,采用危机公关小组,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总结等。

在市场经济中,面对竞争和各种风险,企业发生危机是常有的事,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化对自身及员工的危机教导,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和临危应变救护能力。微软公司就提出,“微软公司距离破产只有十个月”,小天鹅公司实施末日治理,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危机意识。企业内部危机治理小组要十分关注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变化,及时发现危机前兆,超前决策,争取主动,尽可能将危机消除在潜伏期。

企业危机的前兆主要表现在:治理行为方面,如不信任部下、猜疑心强、固执己见、使员工无法发挥能力、一意孤行等;经营策略方面,如计划不周,在市场变化或政策调动等发生变化时无应变能力等;经营环境方面,如市场发生巨变、出现强有力竞争对手、价格下降等;内部治理方面,如员工情绪低落、生产计划需要调动、规章制度失效、有章不依等;经营财务方面,如亏损增加、过度负债、技术设备更新缓慢等。英国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在《危机公关》中提出以危机治理小组来应对企业危机。危机治理小组由公关部成员和高层领导直接组成,其对危机的出现、企业声誉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危机治理小组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危机预警、员工危机意识练习上。危机预警使企业能保持生产经营的健康心态,认认真真对待公众,从而在危机时刻保持主动,不致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危机练习让员工充分感触危机公关氛围,认识危机对企业的强盛杀伤力,容易培养起员工的危机治理意识,形成人人为企业着想的良好氛围,维护企业形象。

应建立起高度灵敏、正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根据捕捉到的危机征兆,制定对策,把危机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企业自我诊断,分析经营状况,客观评价企业形象,找出薄弱环节,以便采取必要纠错措施。应使预警系统制度化,把危机治理纳入旅游企业治理的核心内容,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领导,由企业公关部、市场部、企管办和信息中央组成的危机预警组织,定期开展危机预测工作,分析危机信号,制定危机防备措施。

危机总结是旅游企业危机治理的最后环节,不容忽视。危机总结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调查。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防备和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第二,对危机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工作内容、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三,对危机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

假如每个旅游企业都能强化危机意识,引进并切实实施危机治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从危机中顺利走出,在危机中找到机会,迅速恢复生产,不断发展壮大。

2.动态对策

旅游企业的动态对策是指在组织发生变化或不稳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这里主要介绍建立虚拟组织应对危机。

旅游企业危机的原因和结果往往是行业性的,发生在某个企业的危机其传播和影响也常常具有行业性特征,一个企业的危机有可能迅速扩散和蔓延到其他企业。因此,危机的应对也必须是联合的力量,需要相关旅游企业和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虚拟组织是为了把握市场机遇,迅速向市场提品或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将拥有实现机遇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的相应资源集成起来形成的网络化、分布式动态组织。它随市场机遇的产生而产生,随市场机遇的实现而结束。

虚拟组织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①组织结构扁平化,可实现快速反应。②柔性化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物流程序,使创新低成本。③企业界限模糊,有助于成员企业相互学习。

目前虚拟组织的运用领域主要有三种:第一是企业和企业联合组成虚拟企业,如美国宾州的灵捷网公司;第二是虚拟组织被运用到政府行政治理方面,如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新经济委员会;第三是技术社区方面的,如硅谷的技术社区网络。这些胜利的案例对指导旅游企业应对危机很有借鉴意义。

在对旅游企业危机的组织治理中,组织向虚拟化方向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虚拟组织可使组织中的众多旅游企业风雨同舟、危险共担,一旦虚拟组织中的某个旅游企业发生危机,其他企业便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企业挣脱危机,走出困境。

三、结语

由于旅游业的波动性和脆弱性,使旅游企业要常常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如何更好地对旅游危机进行治理是摆在很多旅游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不难看出,危机就等于“危险机会”,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如何发现、拯救、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胜利机会,便是危机治理的精髓;如何化危机为转机,便成为危机治理的最高境界,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治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邹淑珍.旅游企业如何建立危机预警系统[J].职业时空,2009,14:67-68.

[2]张云波,武振业.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治理要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8-10.

注释:

篇(7)

危机第三波的酝酿阶段

从历史来看,每一波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上一波危机埋下的种子密不可分。因此,寻找下一波金融危机的线索,必须首先厘清金融危机演进的逻辑。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经历了两波集中爆发期。第一波是银行业危机,发轫于中心国家(美国)的私人部门,第二波是债务危机,发轫于次中心国家(欧洲五国)的公共部门。沿着这个脉络,第三波危机很可能在国家(新兴市场)的对外部门爆发,而我们现在很可能正处于危机的酝酿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全球流动性扩张导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2008年以来,全球央行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周期。这段时期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类似,而且从宽松力度来看,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美欧日等主要央行从2008年开始连续降息,近几年来政策利率基本维持在近零水平,比上世纪90年代初平均低了三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美欧日等央行接连推出QE等非常规货币政策,资产规模相比危机前大幅扩张了2倍以上。

在这种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尽管伴随着欧债危机和美债上限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向屡有波动,但近几年来整体保持了资本流入。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之后,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明显加速。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力度升级。美联储于去年9月推出开放式QE,并从年初开始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扩大至850亿美元。日本央行先是去年下半年连续三次加码量化宽松,然后今年又提前启动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

其次,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振。随着欧央行去年9月推出OMT和希腊评级上调,前两波危机基本告一段落,市场风险随之大幅缓解,VIX基本维持在20的低位以下。

危机第三波预演

近年来的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主要来自外生的推动因素(push factors),而不是内生的拉动因素(pull factors)。一旦外部流动性紧缩,这种类型的资本流入很容易逆转为大规模资本外逃,引发货币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如此。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日等全球主要央行接连降息,全球流动性扩张,资本大量涌向东南亚。但从1994年开始,美联储转入加息周期,美元流动性开始收紧。1995年,日本银行为补充资本金大量撤出在东南亚的贷款,日元流动性也开始收紧。东南亚国家资本流向随之发生逆转。泰铢首先遭到抛售,资本流出升级为大规模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升级为恶性货币危机。随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相继大幅贬值。

与此同时,由于东南亚多以短期外债引资,而且多是以日元、美元计价,货币贬值导致本国企业对外偿付能力迅速恶化,坏账飙升。前期私人部门信贷扩张的风险随之爆发,危机国家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飙升到20%以上,大批金融机构破产,仅在韩国就关停了303家。在资本外逃的冲击下,高位运行的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崩溃。外部的货币危机升级为全面的金融危机。

那么,当本轮流动性扩张周期转向紧缩的时候,新兴市场还会不会经历同样的剧痛呢?

1. 悲观场景:资本无序外逃,重演货币危机

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规模庞大,但这种悲观场景重演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外债风险显著下降。在拉美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发展中国家更多依赖FDI引资,对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的依赖明显下降。而且,伴随着过去十年的出口繁荣,各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总外债/总储备比率普遍大幅下降。其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新兴市场国家普遍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避免了信心危机。第三,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加强了资本管制,这和上世纪90年代初资本账户加速自由化的背景有本质区别。最后,东盟10国和中韩日还通过清迈协议建立了东亚外汇储备库,目前规模已扩张到2400亿美元,短期内对危机的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不过,不利因素同样存在。首先,当前高频交易和对冲基金的规模与90年代已不可同日耳语;其次,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央行的外汇干预可能会对汇率预期产生相反作用,而且一旦发生传染性的恶性贬值,外汇储备库的火力可能相当有限;因此,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货币危机的可能。

假设货币危机重演,谁会成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呢?从历史来看,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和银行业外债相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比率越高,经常账户余额越小、汇率弹性越小、资本管制程度越低的国家更容易发生货币危机。按照这些标准,我们发现土耳其、南非、印尼和墨西哥等国风险相对更大,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可能相对安全,其他国家介于两者之间。

2. 中性场景:资本有序流出,经济结构性减速

即便资本流出有序进行,也不意味着新兴市场可以高枕无忧。在资本外流的催化下,当前新兴市场内外风险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引发新一波金融危机。

一是国内资产价格的高估风险。近年来资本流入导致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据美林统计,新兴市场10年期企业债收益率已经从2012年初的12%大幅下降到7%左右,接近历史新低。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也处于高位,MSCI新兴市场指数近三年涨幅超过100%,相比之下,亚洲金融危机前的相应涨幅仅为25%左右。

二是国内信贷过度扩张的风险。外资流入使新兴市场保持了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大部分国家信贷占GDP比率大幅攀升。高信贷的背后实际上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难以持续。

三是经常账户恶化风险。首先,发达国家从加杠杆转入去杠杆周期。以美国为例,1997到2007年间,其国内总债务占GDP的比率从240%激增到360%,而危机之后已经降至330%左右,未来这个比率还将继续下降。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开始重新兴起,既包括光伏双反这种显性保护主义,也包括货币贬值这种隐性的保护主义。最后,美元走强、新兴市场需求减弱将会压低大宗商品价格,南非、巴西、俄罗斯等资源出口型经济体压力加大。

1)中性偏悲观场景:经济“大减速”

在相对悲观的场景下,资本大规模外流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挫甚至崩溃,进而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引发流动性紧缩。企业资产负债表随之恶化,银行业积累的信贷风险集中爆发,不良贷款率飙升,最终爆发银行业危机。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去杠杆和大宗商品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外需快速萎缩,经常账户转入逆差并迅速扩大。最终,内外风险同时恶化,拖累新兴经济体“大减速”(Great Slowdown),甚至陷入衰退。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决策者恐陷入两难。如果加息抑制资本流出,可能加速流动性紧缩和衰退,如果降息释放流动性,可能会导致通胀,加速货币贬值和资本流出。

2)中性偏乐观场景:经济温和减速

在相对乐观的场景下,政府启动结构性改革,央行有效控制市场预期,三大风险将得到有效缓冲:资产价格稳步回归,去杠杆有序进行,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但这个过程也必然伴随着信贷规模、投资水平以及经常账户余额的结构性下行,再加上个别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经济温和减速也在所难免。

无论在哪一种场景下,全球市场都将经历深刻的调整。

首先,中心国家的货币和资产将回归强势。虽然近期美元指数在下跌,但美元指数只能反映中心货币之间的关系,长期来看,美元、日元、欧元等中心货币将相对新兴市场货币走强。

其次,权益类资产将相对债券类资产走强。资金成本较低的环境下,债券市场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牛市,但随着流动性转向紧缩,这种趋势可能会出现逆转。近期美国国债、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止跌回升就是前兆。

最后,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弱势周期。原因在于美元回归强势,全球流动性收缩,同时美国的能源独立战略和新兴市场的整体减速导致需求走弱。对巴西、俄罗斯等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来说,这将加大经济减速带来的压力。

危机第三波何时到来

最近的资本流出显示出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预期。但笔者认为,全球流动性的拐点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么早。

一方面,美联储议息会议首次给出QE退出时间表,但贝南克明确表示要视经济和就业情况而定。首先,新增非农就业仍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失业率再度上行,劳动参与率也处于1979年以来的最低位。其次,通胀依然无虞,甚至有通缩风险。核心CPI仍显著低于2%的通胀目标,而且还有下行趋势。进一步说,即便QE退出,这也并不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转向紧缩。按照美联储目前的预测,2015年之前美联储仍会维持近零利率。

另一方面,日本央行的激进宽松更加坚定。按照日本央行提出的目标,基础货币将由2012年底的138万亿日元增至2013年底的200万亿日元,到2014年底,进一步增至270万亿日元。从目前日本经济的情况来看,日本央行的宽松短期内也不会转向。首先,通胀水平仍然位于负区间,要达到2%的目标难上加难,其次,随着经常账户逐步转向逆差,日本经济需要依靠弱势日元恢复竞争力,而贬值将加剧流动性的外溢。

综合来看,6月的市场动荡还算不上危机的开始,而仅仅是一场危机的预演。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因为在危机酝酿阶段停留的时间越长,最后危机引爆时的反应就越惨烈。

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目前来看,中国仍有相对坚实的防火墙,可以有效避免陷入货币危机的悲观场景。第一道防火墙:中国的经常项目持续保持巨额顺差,并因此积累了高达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二道防火墙:中国的资本账户仍未完全开放,短期内资本外逃压力有限。第三道防火墙: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较为稳固。中国的银行业以国有为主,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这有利于切断信贷紧缩的传导链。这三道防火墙也是中国躲过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因。

不过,即便大难不死,中国也难有后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恰好享受了国内外的天时地利,不但很快摆脱“硬着陆”的阴霾,而且还迎来了一轮空前的繁荣。但目前来看,当时的红利已不复存在,甚至变成拖累。

一方面,外部全球化红利消失,中国也面临全球去杠杆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压力,而且由于中国的出口依存度较高,中国受到的冲击可能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十五年前的国内红利也已退变成负担。

第一大负担是人口老龄化。1997-2011年,中国的总抚养比从50.2%下降到37.8%,创造了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而未来几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逐步回升,由此造成的劳动力成本攀升将进一步侵蚀出口竞争力。

第二大负担是不断加剧的金融风险。中国的增长高度依赖信贷扩张,国内信贷/GDP比率已经从90年代初的90%大幅提升到120%以上,但目前来看信贷质量远没有数据体现的那么稳定,尚德、曹妃甸都是血淋淋的例子。此外,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在近年来的高速扩张中也积累了大量风险。未来几年伴随着市场出清,金融风险可能会集中爆发。

第三大负担是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1997-2012年间总投资/GDP比率从37.9飙升到47%,但根据IMF报告,近年来中国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从80%大幅降至60%。中期来看,去产能化将在所难免,投资对增长的贡献将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