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36: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要准确地揭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内涵,必须认真区分与其相关联的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济、农业规模经营三个基本概念:
1.农业经营规模。规模,一般是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经济实体(企业或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内的聚集程度。任何社会生产,尤其是社会化的大生产,都是由经济实体在聚集了一定的生产要素(即构成一定的经营规模)的条件下进行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仅指经济实体所聚集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而且还包括经济实体聚集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其形成的生产劳动能力。
农业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经济实体(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聚集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总和及其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当然,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寻求经营规模的适度值,而适度值的确定则要看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下,一个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能否取得最佳规模效益,也就是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2.农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概念源自西方经济学,它的一般含义是指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较大规模的经营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可以增加总收益(指总利润、总收入等),或者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利润率。在现实中,我们理解和使用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必须密切联系农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科学把握规模经济理论对规模经济所下的严格定义:第一,规模经济是指纯粹规模扩大(即生产要素同比例扩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提高,同时又是与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变动会引起报酬递减的变化相对应的。它要求我们在使用规模经济概念时,一定要区分纯粹规模变动和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变动对农业经济效益产生的不同影响,否则,如果只看重纯粹规模变动这个假设,就会使规模经济的研究失去实际意义。第二,规模经济是指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即经济效益的提高幅度必须大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幅度。在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幅度的比较,也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规模扩大提高了效益”就是规模经济,而应该重视经济效益提高的幅度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经营规模扩大的幅度。第三,规模经济理论认为,经营规模扩大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现象:经营规模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就是规模经济;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在现实实践中,我们不能把农业规模经济理解为“规模越大必然越经济”,“农业规模经济是经营规模扩大的唯一的、必然的趋势”,而应该防止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过程中的规模不经济现象的发生。
3.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规模经营是在我国农村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和生产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降低,农民务农种粮的兴趣下降,农业生产出现了停滞徘徊局面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的特征不是表现在生产关系方面,而是表现在生产力方面,它体现为合理的规模特征。因此,农业规模经营就是指使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将使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与其内部各类生产要素和外部环境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可见,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农业经营活动的规模特征的直观反映,而后者是对具有合理的规模特征的农业经营活动的界定;农业规模经济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表现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合理关系,而后者侧重于表现为达到这种合理关系而进行的经营活动本身。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农业规模经济是农业规模经营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农业经营规模的变动作为主要手段。
4.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以上三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界定,我们就可以给农业规模化经营下定义了。规模是一个名词,在它的后面加上“化”以后,就使得规模成为一个动态过程。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存在像那样大的农业经营规模,但却没有形成“规模化”,“规模化”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够产生。农业规模化经营就是指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佳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改变细碎、分散的极小农业经营规模的前提下,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农业经济实体之间实现合理集中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最终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规模效益。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关 键 词】资产重组/整合/计算机集成/流程再造
【 正 文 】
一、整合、集成和流程再造的异同
“整合”和“集成”的英文术语同为“ integration”,它来自于integer 这一词根, integer 来自于拉丁语的词根“in ”(内部)和tangere(联系),所以,整合和集成都具有内部相互联系、 融合为一个整体或一体化的含义。
我国的“资产重组”这一概念与国外文献并没有严格对应的术语,由于兼并和收购(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形式,所以,可以把兼并和收购看成是资产重组的相近似的术语,简称并购。并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或是多元化战略,例如可以通过对同行业企业的并购(横向一体化)来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和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对原材料供应企业或者是产品经销企业的并购(纵向一体化)来使交易内部化和降低交易费用。并购活动也可以实现企业多元化的战略选择,多元化包括相关多元化(在与主业相关的领域内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无关多元化(进行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从国际经验看,跨行业经营成功的例子不多。正因为如此,美国本世纪90年代的并购活动不再重蹈60年代跨行业并购的覆辙,而是围绕回归主业和专业化经营来进行。
资产重组和重组整合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说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不仅是资产、产权、债务、业务和人员的重组过程,而且也是经营思想、管理制度、组织经验和企业文化的重新组合,那么,重组整合就是不同质的资产、不同的权利主体、差别性的业务,以及不同的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某种企业能力的过程。企业能力包括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预见能力,即企业高层领导对潜在机会的把握能力,涉及战略选择和业务整合;二是一线执行能力,涉及决策结构、员工激励和协调等问题。制度整合就是要形成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重组整合的两个关键方面是业务整合和制度整合。
“集成”的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和信息系统(is)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变革。文卡特拉曼(n·venkatraman)认为,这种变革的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潜在利益(效率)的大小,可通过五个应用层次来描述,即局部利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再设计、企业网络再设计和业务范围再定义。第一和第二个层次对企业的变革是渐进性的或改良性的,因而获得的潜在利益也相对较少,后三个层次对企业的变革产生剧烈的、革命性的影响,因而获得潜在利益较大。这就是说,如果信息技术只是叠加在现存的组织状况(特别是策略、结构、流程和文化)上,那么它获得的利益是边际性的。可以看出,文卡特拉曼把内部集成视为改良性的企业变革,同时认为,内部集成包含了两类集成:技术的相互连接和业务流程的相互依赖。前者是指不同系统通过一个共同的信息技术平台相互连接和共同操作;后者是指组织作用和责任在经营的不同职能部门的相互依赖(文卡特拉曼,1994)。
但是,正如萨维奇(chares m.savege)所说, 集成不能仅仅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如果仅是这样,组织就与原来没有多大的区别。集成改变了组织的工作方式。在原来的企业中,各个部门以“部分集合”的方式工作,即它们仅看到自己部门内的活动,不会去考虑其他部门的问题,而高层领导对基层发生的事情也只有片面的理解。集成的真正任务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思想彼此联系,以迎接整体的挑战和机遇。集成与网络化相互补充,它们表示正在进行的过程。集成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网络化的过程,它把我们的想象和知识连接成网络,以使我们可以对具体的机会采取决定性的行动(萨维奇,1996)。
流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 )按文卡特拉曼的划分属于信息技术促成企业变革的第三层次,这是一种剧烈的、革命性的变革。企业流程再造论(bpr)的先驱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rmmer)在其与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 )合著的《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the corporation)一书中也认为, 流程再造是为了显著地改善经营而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并认为定义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彻底的”,强调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全部推倒重来的变革风格(哈默和钱皮,1993)。后来哈默在其另外一本关于流程再造的著作《超越改革》(beyond reengineering)中承认,改革的彻底性,不管如何重要和令人振奋,并不是它的最重要的方面。流程再造定义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是“流程”(process), 即一套完整的贯彻始终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为什么要进行流程再造,哈默认为,工业革命违背了流程,将它们分解成一个个专门的任务,然后集中注意力改进这些任务的绩效,任务以及建立在任务上的组织形成了工业社会的基石。这样就产生了两种重要后果:其一,依据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进行任务划分,为简单的人创造了简单的工作职位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复杂的、结果执行得很糟的流程。其二,当人们专注于任务时,就不会关心整个流程,不会关心流程产生的结果及这种结果为顾客带来的价值。员工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上司、活动、任务”上面,而不是“顾客、结果、流程”上面。这样两种后果是导致许多企业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关于整合、集成和流程再造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与一体化有关的概念。它们的差别在于,重组整合贯穿于整个工业社会,它体现出人和资源的调整和再调整以及一体化的连续过程。整合并没有对建立在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基础上的严格等级组织结构、顺序工作和严格定义的任务、以及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提出挑战。一体化主要围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内部化这样一些经济原理来进行的,这些经济原理的基础是分工和专业化。集成是产生于晚期工业时代的一个边缘性的概念,说它是一个边缘性的概念是因为,如果把集成仅仅看作是技术相互连接和业务流程相互依赖,而不触动工业社会企业的基本管理原则和组织形态,那么,正如文卡特拉曼的划分,集成属于工业社会中企业的一种改良。如果像萨维奇那样把集成看成是人力和知识的网络化过程,目的是在组织内和组织之间建立多个功能交叉的团队,那么,集成已经涉及到网络组织,属于后工业时代的组织形态。流程再造可以看成是对工业时代形成的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的整合和一体化过程,因而它必然是对传统等级制企业和管理原则的一种反叛和革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后工业社会的。
二、我国企业重组整合的基本方向
根据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当前的状况,我认为,我国企业战略性重组应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所导致的企业规模不经济、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和企业间恶性竞争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行业,把资源集中于控制某些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以及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三是要解决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问题,促进产业高度化和科技创新。所以,优化结构、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我国企业资产重组要达到的三项主要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重组整合;业务整合和制度整合是重组整合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国经济在1996年以前是数量扩张时期,为弥补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短缺空间,一些竞争性的行业,如家电、棉纺织、轻型汽车等出现大、中、小型企业并行发展的格局。虽然各行业产量排名前几位的企业规模明显扩大,竞争力增强,但其扩张速度不能跟上行业总规模的超常规高速扩张。同时,这些行业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达不到规模经济,产品缺乏竞争力,处在难以维持生计,处境日益恶化的状态。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中,业务整合的重点是形成规模经济和培植企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水泥企业 并购 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98-02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量持续走高,水泥行业成为各地方争相投资和发展的行业,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当前,水泥行业已被国家明确定义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规范和限制。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从2009年第四季度就开始提速,旨在清理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拟建项目、严控新建项目的国务院38号文,终结了水泥行业数年来“新建为主、并购为辅”的发展策略。以大吃小的并购戏码不断上演,而大企业间也是暗潮涌动,大企业间的并购正在酝酿。水泥行业虽然说是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行业,但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仍然受制于企业的合理规模;另外,水泥市场受运输半径的影响非常大(100公里通常为水泥公路运输的最佳运输半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水泥企业的过大规模必然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如果并购后水泥企业由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那么企业就应该停止并购。因此,对并购重组背景下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
一、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
(一)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概念
水泥工业企业的合理规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满足水泥消费需要为前提的企业最佳规模。它是随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合理规模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标志应该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单位产品投资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术装备最合理,劳动生产率最高,单位产品市场成本最低。从宏观角度看,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顺畅合理,工厂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二)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
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业布局、市场需求、地区经济、运输条件及水、电条件等;内部因素包括矿山资源、技术装备、生产组织等。选择合理的规模就是把上述两类因素统一起来,保证在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达到最低的劳动消耗和最好的经济效果。现将主要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1.工业布局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合理的工业布局是提高社会生产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工厂规模是体现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厂规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工业布局。改善工业布局不仅包括对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调整,也包括对企业规模的调整。因此,工厂规模应服从国家或地区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2.水泥消费量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工厂的规模,首先决定于在经济运输半径范围内的水泥消费量。可按下式计算:Q=πR2q其中,Q:工厂规模(吨/年);R:水泥的经济运输半径(公里);q:水泥消费密度(吨/公里2年)。q=q1q2。q1:按人口计算水泥平均消费量(吨/人年);q2:水泥消费范围内的人口密度(人/公里2)。
水泥消费密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工厂规模一般比消费密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要大。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地区的工厂规模较小,或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小地区的工厂规模过大,都是不合理的。
3.矿山资源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原料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铝质原料,尤其石灰石矿山资源对工厂规模起着最直接的制约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有关地质部门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平方公里(未包括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因此建厂规模一定要与资源条件相适应。
4.运输条件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由水泥生产到市场消费直接按运输条件及运输费用决定工厂规模极为重要。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价率不同,其合理的运输距离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公路运价率最高,铁路次之,水运最低。因此,采用公路运输时合理的运距应小于水运。在相同的水泥消费密度下,工厂规模增大,消费半径就增大,运输费用也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应适当缩小工厂规模。如何衡量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三)合理规模数学模型探讨
昃向祯在他的文章中通过借鉴瑞士学者罗伊斯(AK.Reuss)计算水泥工厂的最佳规模的方法,对他的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提出了适合中国水泥工业最佳规模的计算公式。
昃向祯认为,罗氏模型以水泥消费为基础,从水泥生产成本加上运输费用的最低值来确定最佳规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他认为按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规模偏高,原因可能是国外的运输费用及劳动力价格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昃向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罗氏模型公式的常数项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Q=255 000q0.34906。
(四)2009年中国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统计
根据中国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数据,以及数字水泥网上的水泥产量,计算出中国2009年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全国六大行政区工厂平均合理规模可分为六个层次:华东最大,西南最小。依次是:华东(256.1万吨)>中南(211.9万吨)>东北(143.5万吨)>华北(139.4万吨)>西北(86.3万吨)>西南(25.5万吨)。全国平均153.9万吨。除了华东和中南的平均合理规模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上,其他四个行政区都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下。东北和华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不大,但是西北和西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甚远。但是,企业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区域的规模本来就应该有差别。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规模没有可比性,但是能为每个行政区域内的省市提供一个借鉴。另外,具体到每省每地而言,工厂合理规模的大小也要按照具体条件确定,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运方便的地方规模可大些,相反消费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规模可小些。而且合理规模是一动态概念,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消费密度不断上升,合理规模也应随之变大。
二、并购重组过程中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思考
水泥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是为了发挥出水泥企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说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对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大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当这两种比率相等时则是规模收益不变。根据规模经济理论,通过并购活动使其资产、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得到不断下降的LAC曲线。但是LAC曲线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这说明作为特定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适宜的生产规模受到并购后企业资产存量、管理能力、人员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产规模一旦超出了最优状态,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以企业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应该是合理规模和其他影响企业业绩如文化、技术和管理等因素起协同作用的时候,而且企业拥有合理的规模还是基础条件。试想,如果水泥企业为了发挥规模经济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扩大,以为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就越明显,忽视了合理规模,那么企业并购后的绩效也是可以预见的。要想提高竞争力,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注意企业的合理发展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出现,所以在中国水泥行业第二轮大企业间的并购即将开始之前,水泥大企业应该考虑并购后是否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此外,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运输费用在水泥的商品价值占了很大比例,所以需要考虑运输的经济性。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考虑水泥企业规模的时候,既要考虑规模经济的充分发挥,以降低单位平均成本;又要考虑水泥产品区域性特征。因为过大的企业规模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会被过多的运输成本所抵消,甚至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还不及运输成本的增加。
三、建议
并购是把双刃剑,它只能是做强企业的手段,而不能是目的。现在很多水泥企业一味的忙于扩张,忽视了并购后企业的合理规模的问题。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并购过程中水泥企业要注意规模的合理性扩大,而不要为了并购而并购。规模经济的发生需要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的有效整合,但也需要企业合理的规模。企业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当然不同省份的合理规模不一样,而且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合理规模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规模。
参考文献:
[1]祁绍平,肖强,刘文.水泥业务并购:是馅饼还是毒药?[J].中国建材,2010,(2):64-69.
[2]王燕谋.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J].中国水泥,2010,(1):7-8.
关键词:规模经济;成本;MES;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3-0082-06
一、引 言
亚当・斯密把分工看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这是规模经济思想的起源;马歇尔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布洛克提出以“组织的经济来代替报酬递增”;一些经济学家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把交易费用的节约看作是企业产生并存在规模经济的原因。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在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及跨国公司的性质,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时,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乔治・J・施蒂格勒曾在其《规模经济》一文中指出“规模经济理论是关于社会组织的经济理论关键部分,因为它是每个关于市场组织、政府控制经济生活的作用(及其变化过程)问题的基础。”[1]我国学者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规模经济现状分析,指出我国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要素过于分散,缺乏规模经济;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提出通过企业集团化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出通过企业重组和并购来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规模经济。也有不少学者从技术进步角度探讨规模经济问题,或者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研究,认为市场竞争和企业规模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也有人用一种思维逻辑来思考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科学性问题;还有学者就如何实现企业规模的高质量快速增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刻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关于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是一个空白。因此,本文拟从源头上梳理“规模经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回顾理论界追寻规模经济的探索特别是有关MES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以便为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规模理论寻求和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借鉴作用。
二、规模经济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规模经济理论实际上源自人们对生产成本的分析。[2]英国学者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在他们合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对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实际研究,并描绘了汽车工厂生产线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图,这就是著名的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也称规模经济曲线(见图1)。
根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所作的分析,某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如下: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5%。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成本下降的幅度十分微小,在达到年产100万辆后,再加大批量就不再有规模经济了。
资料来源:转引自孙庆广:《奔向成功/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透视》,企业管理出版社,第148页。
图1 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2]
上述这种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的单位成本逐渐下降、收益逐渐上升的现象叫规模经济,或叫规模报酬递增。马歇尔指出:“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则增大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3]。”传统的规模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即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及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4]。
(一)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
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是规模经济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最初主要来自于劳动分工和协作。由于分工和协作,每个生产者可以提高同一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产品规模的经济性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最早也是至今为止最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
(二)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
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是指主要由生产函数或生产技术所决定的生产单一产品系列的工厂规模的合理性。厂商规模的经济性可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它描述了随着设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在长期内,当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成比例地扩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3期2007年第3期(总第147期)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大,规模收益(指由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开始是递增的,但由于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因而大于总成本增加的比例,故平均成本下降。图2是工厂的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即一定时期内,各种设备和技术条件相对稳定不变时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最低点的产量就是工厂的最佳规模。
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是更高一级的规模经济,它是指现代企业组织所具有的多单位企业的经济性。钱德勒认为,现代企业组织是“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5],“它将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有机地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因而其具备多种经济功能,能在多个不同的地区经营多种系列的产品,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组织之间的结合导致了大量市场交易的内部化,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
(2)企业组织规模经营可以产生大量销售效益,因集中销售而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广告费用、销售费用降低。
(3)企业组织规模经营可以使单位产品分摊的研究开发费用降低,从而具有更大的研究开发实力和效率。
(4)企业组织规模经营还可以因原材料的大量采购、信息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会计业务的部门化、商品品质的标准化、谈判的程序化和合同的标准化以及资金的集中、风险的分散等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三、最小有效规模(MES)的研究
根据研究,长期成本曲线变化有两种情况:
一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平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当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到最低点时,相应的生产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时,如果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就不再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而是开始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在这种曲线里,只有一个产出规模能使单位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称为“最佳规模点”。
二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当下降到某一点时,平均成本既不再显著降低也并不大幅度升高,这种曲线叫做L型长期成本曲线。对应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开始变缓的生产规模,就是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简称MES )。斯蒂格勒(1958)在《规模经济》一文讨论厂商的最佳规模时指出:如果一个产业的诸厂商使用完全相同的资源,那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中只有唯一最低点,即只有一种产出规模是经济的,但在现实经济中,诸厂商拥有的资源质量不同,使用不同资源的厂商若规模相同,则效率会不同。而相同的效率可以在不同规模中达到,所以相异的规模可能同样是经济的,即平均成本是一条底部平坦的曲线。同时,他首创“生存技术法”来确定最佳规模,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他用生存技术考察了美国制造业的情况,发现最佳规模是一个范围相当大的领域,即多种不同规模都是最佳的。T・萨文(T. Saving,1961)运用生存技术对美国制造业所进行的更为广泛的研究支持了施蒂格勒的结论。
(一)确定MES的基本方法
会计法和工程法的主要区别是确定费用曲线的数据来源与方法不同,会计法主要根据不同规模企业的成本(横断面数据)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规模时的成本(纵切面数据),或将两类数据结合,绘出规模成本曲线。
工程法又叫技术定额法。它不直接采用财务数据,而是在设定的产出和原材料前提下(如规定产量、品种等,规定矿石金属含量),根据基本的设备系数(如高炉数量、容积,机床型号、数量等)、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节拍、切削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如年标准工作日和工人单位时间工资、设备单位时间折旧和能耗、材耗等)来确定规模费用曲线。
有了规模成本曲线,就可以根据边际成本最小或成本规模变化率最小的准则确定MES。确定的方法有三种:根据函数解析计算求解、根据边际成本和误差判断确定MES及通过方案比较确定MES。
适者生存法(Survivor Technique)是美国学者施蒂格勒提出的。该方法的立论依据是由于实际费用的不确定(如因能源突然发生危机,出现新技术等)及计算方法的主观性和市场机会的不确定性等原因,计算确定MES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应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通过观察市场确定经济规模。施蒂格勒提出的具体方法先计算不同时点产业各规模层企业附加价值占全产业附加价值的比重,而后计算这一比重的增大指数 。其中,Vaij是j产业中位居i规模层企业的附加价值比重, 为基准时点,t为后来时点;增长指数最高的规模层对应这个产业的经济规模。
(二)基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会计法的主要优点是数据容易获取,且成本是一种综合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特点,当样本量较大时,或对企业成本进行了合理分析时,能提高所得结果的可靠性。缺点是适用会计法时,规模往往指实际产量,因而相应的成本往往受许多与规模经济性无关的因素影响,可能歪曲真实的规模经济效益。
工程法突出的优点是比较准确,能够根据工艺或工厂系统的技术能力,较真实地反映技术的规模经济性本质,能够避免会计法无法避免的无关因素的影响。主要缺点是要求分析者熟悉工程技术,且计算比较复杂。此外,设定条件如产品结构、费用定额的确定可因专家经历背景相异、使用标准不很统一而不同。
适者生存法与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是原理性的,其突出优点有两条:一是它考虑了各种难以计量的费用和效率,符合市场竞争出效益的商品经济规律;二是方法较简便,需要的数据只是每个规模等级的工厂数目和市场占有率。主要不足是:在垄断行业不适用;观察时间短的结论不可靠;混淆规模的外部经济性和内部经济性,无法得到规模成本曲线,因而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分析无法进行。
四、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研究
(一)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一
导致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的机制有两种,一是由于设备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设备折旧分摊,二是由于规模扩大带来了其他生产环节采用新技术或进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两种机制实际上是技术进步的不同表现[7]。由于设备能力只能阶跃式的上升,因此,可以说规模经济的真正含义是技术能级的跃迁。规模投入必定要引发技术能级跃迁,才能创造出规模经济,而这种规模经济也就构成了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1)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物化在物质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促使生产函数变化或创立新的生产函数,推进规模经济发展。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成长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生产力在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两方面都带来巨大变化,带动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优化。技术创新引致企业组织规模创新,规模经济便得到更有效发展。
(2)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可以形成企业核心技术充满生机的技术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新产品研制与开发能力,并转化为强大的进入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力量,开发出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品开发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改造传统产品的性能,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出新产品,主动引导消费需求,开拓新产品市场,并依靠核心技术优势迅速抢占成长中的市场。
(3)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可以凭借技术纽带与其他企业进行联合,迅速地实现规模扩张。一般来说,每一产业或每种产品都存在某种关键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一旦取得了这种关键技术,便可以在企业家的推动下,采取各种形式开拓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方向,从而提高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和在技术上前后衔接企业的技术水准,甚至使这些企业联合成为规模巨大的集团企业,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4)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引起物质生产技术基础变化的同时,推动劳动素质的提高,促使人力资本的形成,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技术创新引起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发生变化,提高脑力因素的相对作用,促进劳动力向智能化发展;促使劳动力掌握新技术的速率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技术创新还能使劳动力适应多种职业的技术要求,向“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发展。这样,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后者反过来又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从而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5)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引起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变革的同时,推动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组织规模的创新,更有效地推动企业组织规模创新的扩张。(二)组织和管理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二
企业规模扩大以后,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把各种分散、无序的资源协调起来,统一有序地生产经营,产生1+1>2的合力效果[8]。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和节省人员;市场交易内部化,节省交易成本;把一些生产经营环节结合在一个企业内部,节省能源与运输成本,减少寻价成本等等,都是企业通过组织和管理而获得规模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无形资产的规模效益,正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无形资产是企业声誉、权力和优越条件的总和。它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与长盛不衰的源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纷纷采取减少有形投资、增加以技术转让为主要手段的非股本生产合作,通过生产特许协议、生产许可证协议、商标转让等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而由商标、品牌、专利、商业秘密、专营特许权、商誉等组成的无形资产,具有无限规模收益递增性。它主要表现在:
(1)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增值性。有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有形磨损,使其价值下降;无形资产一旦形成和投入使用,它本身会产生累积效应,不但不会因使用而发生磨损,而且越使用频繁,其自身价值也就越高。
(2)优越的无形资产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名牌产品在到达新市场之前已为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由于品牌效应和质量优势,其市场占有率往往高于同类其它产品。(3)无形资产本身作为一种资本可以直接交易、直接投资而获取高额利润。无形资产规模报酬递增可用图3表示:
(三)市场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三
1.品牌效益。一般来讲,人们认为品牌代表了商品的品质,有了品牌的帮助,顾客购买时就不必太费力气。无论是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作用。企业规模巨大,使用单一家族品牌甚至所有产品使用同一品牌,在广告、促销等方面能够节省大量费用;也能够迅速赢得用户,扩大各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见品牌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而且,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其它品牌组成协作联盟,产生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规模效应。通过品牌联合,广告和促销可以获得增值效应[9]。品牌联合对于一个需要宣传产品品质的品牌有双重作用。如果产品上有一个品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产品的品质,那么再加上一个品牌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当某个品牌单独出现不太能说明问题时,联合品牌可以更好地表明品质。当人们对产品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品质有疑问时,如经历型产品,用联合品牌可以让人们对产品的真实品质感到放心。
2.价值创新,促进规模效益。
先来考察Accor的案例[10],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的经济型旅馆业正经受着滞胀和能力过剩的困扰。
当时,在经济型旅馆业有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一是由无星和一星级旅馆组成,房间平均价格为60~90法国法郎,顾客来这里是因为价格低廉;二是二星级旅馆,房间平均价格为200法郎,通过提供比无星和一星较好的睡眠环境而吸引顾客。顾客希望得到与其支付等价的享受,或是支付较多,得到象样的晚间睡眠;或是支付较少,忍受不好的床铺或噪音。
ACCOR 经理人员从鉴别所有经济型旅馆业无星、一星和二星的顾客需要入手,集中于那些广泛共享的需要,ACCOR的经理人员看到了克服行业所迫使顾客所做主要妥协的机会。他们询问自己如下四个问题 :
(1)我们的行业认为想当然的因素中哪些应该被剔除。(2)哪些因素应当降低到行业标准以下。(3)哪些因素应当提升到行业标准以上。(4)应该创造哪些行业尚未提供的因素。第一个问题迫使经理人员思考公司据以展开竞争的因素是否真的向消费者传递价值,那些被认为想当然的因素,可能没有价值甚至毁损价值。第二个问题迫使经理人员检讨,为了在竞赛中与竞争对手相匹敌和击败竞争者所做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设计是否过了头。第三个问题使得经理人员去揭示和剔除其行业迫使顾客所做的妥协。第四个问题有助于经理人员打破行业已建立的界限去发现全新的消费者价值源泉。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ACCOR形成了旅馆的新概念,这就导致了“一级方程式”的推出。首先,公司剔除了诸如昂贵的餐厅和吸引人的起居室等标准旅馆特性,ACCOR承认虽然会丧失一些顾客,但多数人没有这些也一样会来。
其次,ACCOR 的经理人员相信经济型旅馆业在其它方面也向顾客提供了过多的服务。 理所当然,“一级方程式”要予以剔除,接待员仅在登记、结账高峰时才有,其它时间里顾客使用一个自动的讲述机(TELLER );旅馆的房间很小,仅仅配备了床和必不可少的用品没有信笺、办公室和装饰品,没有壁橱和梳妆台,只有一些架子和房间角落的挂衣杆。房间本身是由在工厂生产的标准组件构成,从而具备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便于质量控制,隔音良好。
“一级方程式”为ACCOR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公司削减了建筑一个房间平均成本的一半,其人事费用也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额的25%~35%下降到20%~23%,这些成本节约使得ACCOR把顾客最重视的特性提高到超出法国二星级旅馆的平均水平以上,但价格却仅仅略高于一星级旅馆。
顾客对于ACCOR的价值创新给予了回报。公司不仅获得了法国大量经济型旅馆业的顾客,而且还扩大了市场空间。从原来在车上睡眠的卡车司机到需要几小时休息的商人,新的顾客已被吸引到经济型旅馆这一类来。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统计表明,“一级方程式”在法国的市场份额比离它最近的5个最大竞争者的总和还要多。
资料来源:《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 》,HBR,1997,JanFeb.
ACCOR 偏离其行业常规逻辑的程度,可以在我们所说的价值曲线,即用图形来描述一个公司在其行业所有的关键成功要素方面的相关绩效上看出。根据竞争的常规逻辑,一个行业的价值曲线遵循一个基本的形状,竞争者试图通过多提供一点或少获得一点来改善顾客的价值,但绝大多数并不考虑改变曲线的形状。
实际上,价值创新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空间得到拓展;意味着企业从竞争激烈的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摆脱竞争者,为顾客提供适意的产品(服务)从而获得可观的回报(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种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孔庆广.奔向成功/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透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F. M. 歇尔.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结果[M].芝加哥:麦格纳里学院出版公司,1980.
[5]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陈小洪.规模经济初探[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89,(7).
[7]高波.规模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J].江苏社会科学,1995,(3).
[8]李巍巍,孙永广,施祖麟.企业组织、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机理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1995,(1).
[9]Akshay R・ Rao, Robert W・Ruekert.品牌联合的威力[J].世界经理人文摘,1996,(3).
[10]W . Chan Kim,Renee Mauborgne.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1-2).
The Roo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Study on
Economyof Scal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ZHAO Quanmin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y of Scale. And Scale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single product,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iated. The paper also briefly states the related study of MES and emphasizes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which induce Economy of Scale. It is hopeful to help our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making full use of Scale.
[关键词] 同质化竞争性; 规模经济效应; 速度经济效应; 协同效应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49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82- 02
0 引 言
在近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凭借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较低、对技术服务要求不高以及能够在市场中进退容易等自身优势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命脉中的重要成员[1]。目前,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比例已经超过了注册企业总数的99 %,可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一种同质化竞争性的状态,尽管它们大约占有国内生产总值的60 %、税收的50 %和城镇就业岗位的75 %,但是这些中小企业仍面临着巨大风险。如何提高这些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并对其效应进行了分析。
1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
1.1 同质化的概念[2]
对于企业同质化概念的理解,本文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进行阐述:
(1) 狭义:指某些企业所在同一行业,并且其生产的产品性能、商业模式、技术引进与开发水平、管理体制等各方面都趋近相同的现象。
(2) 广义:是指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彼此之间相互模仿、逐渐趋同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这些中小企业在发展历程中的钟摆平衡动态过程。
1.2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
具有同质化的中小企业竞争性是指这些具有同质化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是完全市场,进而使得这些企业必须彼此之间在有限的资源和较少的机遇面前进行争夺。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是指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同质化竞争性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一种竞合关系、钟摆动态平衡的联盟,来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来提高企业联盟和自身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
2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效应分析
本文认为具有同质化竞争性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联盟之后,这些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规模经济、速度经济和协同等效应大于单个企业在市场中运行所获得的效应之和,更是这些单个中小企业无法独自达到的。本文将从规模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角度来分析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对于中小企业增强其竞争力的可行性。
2.1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企业各种投入要素的增加,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经济分为规模内部经济和规模外部经济。一般说来,企业为了获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采取的都是企业自我扩大再生产或者借助企业合并的传统方式。但是战略联盟[3]改变了这一方式,而是借助于外部环境实现企业自身的规模经济。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规模效应是某一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借助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家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形成的。这些中小企业在有效的联盟过程中,各企业以诚实、平等、互信、互利为前提,组织并且利用共享的信息、技术、经验甚至是固定资产等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发挥整体的能力,进而提高联盟和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可以为联盟企业实现技术和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中技术上的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产出效应”,是指这些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某个环节或者一系列的环节进行合作,会降低相应环节的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增加规模产出、节约交易费用和稳定交易关系,实现内部规模经济。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是指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通过这种竞合关系可以实现市场上的规模购买、扩展空间、避免过度竞争,从而实现外部规模经济。
2.2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速度经济分析
速度经济这个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速度经济是由于企业通过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也相当于是说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较快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企业也是最有可能获得市场机会,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在战略管理理论中[4],速度经济是企业通过联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更新的变化比单个企业的反应快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经济利益。面对当今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环境,由于单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些弱势中小企业无法在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上保持绝对优势。然而具有同质化竞争性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联盟将各自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凝聚一起,使得企业联盟可以占据相应市场上的有利位置,掌握市场上的需求动态,并可以对顾客的需求能够较快地做出反应。
针对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联盟可以随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预测并把握可以精确预测到市场的需求方向和需求量,从而联盟中的企业根据这一需求的方向和数量确定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总而言之,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快产品生产的进程、缩短产品投放到市场的时间,能够迅速对顾客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就不会有不必要的延时性,从而获得企业联盟的速度经济优势。
2.3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协同效应分析
美国学者H. Igor Ansoff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经济学上的“协同效应”,他认为两个公司或者多个公司联合可以使得整体的效益大于各单个公司单独的效益之和,即用数学表达式为1 + 1 > 2的效应。企业的“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某种方式联合在一起对内部资源的重新分配,将其发挥到最有效状态所带来的效应[5]。企业的这一效应可以实现企业对于资源最大利用率,最终表现在企业整体和个体能力和价值的提高。企业联盟的协同效应绝不等同于将联合的单个企业简单汇总而形成业务表现。
对于某一行业里任何一个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可利用的资源能力并不是无限的,没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去占有这个行业相应市场上的主动权。为了拥有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本文建议中小企业可以与同行其他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联盟中资源的优势互补,进而达到企业能力的增强和运用资源效率的提高。即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是指具有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可以建立联盟来提高弥补资源的不足、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得这些中小企业获得协同效应来达到联盟的“共赢”目标。
因此,在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通过有效的企业能力管理和诚实守信的合作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和扩散,从而使企业联盟产生1 + 1 > 2的协同效应,进而使得这些中小企业拥有企业联盟竞争优势、增强联盟整体的能力和提高单个企业的价值。
3 结 论
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的效应都必须是在市场动态的环境基础上产生的。这些中小企业只有选择适合各自的联盟伙伴、建立正确的联盟协议和机制并形成较佳的联盟,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就可以为这些中小企业带来规模经济、速度经济、协同等效应,提高企业联盟的能力和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总之,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而且更多接触的是国内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对中小企业来说,为了避免同行业过多的竞争和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同质化竞争性中小企业联盟不失为良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跃锋,丁旺旺,齐鑫. 中小企业形成竞争性非互补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0(12).
[2] 周跃锋,温星彬,景学青. 中小企业竞争合作模式探讨[J]. 经营与管理,2012(6).
[3] 李新春. 企业联盟与网络[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早期对国际竞争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只是隐含在国家这个概念下进行研究,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个体。因此,我们需要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相关研究中探讨国际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活动和跨国公司地位的上升,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竞争研究的独立研究对象,并出现了以企业作为一个能够完整地、充分地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竞争活动的理论。而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以企业的国家背景来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又是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1.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经典观点:比较优势
一直以来,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时,“比较优势”是最为经典的观点。在这方面的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理论,之后18世纪又有以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绝对优势说”和19世纪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说”,以及20世纪上半 叶具有现代意义的赫克歇尔(E・Hekscher)――俄林(B・Ohlin)“资源赋予论”等理论。鉴于当时的历史阶段,在国家与企业关系中,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干预的明显性,以及企业自身跨国经营活动过程中国家利益倾向的显著性,早期的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是隐含在以国家这个利益主体为解释对象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而被阐述的。
亚当・斯密认为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利益而只有损害。而大卫・李嘉图证明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全部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比较优势。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比较利益的根源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的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劳动成本外,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就提出了“资源赋予论”,他们认为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否则就会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经营活动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以上三种“比较优势”理论,从国家的层面上指出两国之间存在的要素差异,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还是资源禀赋的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是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基础,即优势产生的基础。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地分析了资源存量和生产地相对成本差异对各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排除了技术进步因素、需求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许多实际因素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国际间的大量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现象,在这些条件下比较优势会发生改变。
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理论的发展
二战以后,鉴于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种最为普遍而又高效的载体、其跨国经营活动已经随着企业自身力量的壮大及经营思想的转变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实,有一些理论从一开始就将企业作为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经营与竞争活动,提出企业国际竞争的垄断优势,包括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
海默(S・Hymer)在其撰于1960年、发表于1976年的《垄断优势论》中指出,由于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企业规模不同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以及政治干预等所导致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建立起来的,在技术、规模、资金上的垄断优势,是谋取国外高额利润的来源,也是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有些企业拥有了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三大类:(1)来自专利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要素的完善的优势,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势条件、管理技能等;(2)商标、公司信誉以及对优质名牌产品的设计的控制而产生的独特的产品差异优势;(3)大企业可能有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的优势。
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6)是众多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他也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国际竞争行动。邓宁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活动的充要条件。所有权优势是企业拥有的其它企业所缺乏并无法获取的某些无形资产,尤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基于市场不完全性而致力开发的将所有权优势进行内部化的能力。而区位优势则指企业所处的特定国家或地区所赋予的包括政府政策、市场容量和劳工成本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上的优势。企业国际竞争经营的目标取向就是为了让这些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邓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应拥有的优势,以及到何地去发挥这种优势和怎样发挥这种优势。
3.以母国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国家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的不断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不断高涨,以往的比较优势、垄断优势以及折衷理论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似乎难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在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发展独特的技术与经验,为什么有些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而其他则不行等问题。
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查并研究了国家如何在产业的竞争中展现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和国家经济的启示,回答了以上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条件,在于企业所处的国家能否在特定领域中创造和保持比较的优势,这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战略,它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波特认为母国市场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受四个因素影响,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工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如下图所示。
生产要素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竞争所需要的投入,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金和基础设施(如公路、通讯系统等)。这些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高级要素(如公路系统、信贷等)以及特殊要素(如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源)。
需求要素是指本国自身购买需求的规模。销售的规模可以产生足够的需求来支持规模效率。这种效率同样会促使在其他国家市场上领先。但是,特殊的需求也会超越国界创造机会。例如,瑞士企业长期领导世界的采掘设备行业,这是因为瑞士经常需要采掘穿山隧道来修建铁路。
相关和支持工业是指企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强大的工业在支持,使得整条生产销售链都十分畅通。例如,意大利的制鞋行业,该行业供应商皮革业很发达,销售渠道也有所支持(因为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会购买皮革产品)。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同样促进企业的成长。每一个国家战略、结构和竞争的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是竞争强度的加速。
这个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主要强调一国经济的环境和结构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该模型还认为机会和运气将有助于提高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战略选择起着关键作用,且政府的政策也会发生作用。该模型是基于企业已经运用了合适的战略从而得到的竞争优势。同时,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4.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整合: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工具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历程,这种竞争优势的变化都体现为生产要素、成本要素、技术要素、需求要素等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及发挥管理技能、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总结研究表明,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国家差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这三个基本工具来建立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
(1)国家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素,在无效率的市场中,这导致了国家要素成本的差异。企业的不同活动例如研发、生产和营销等都有不同的因素差别。企业因此能够通过设置价值链,使每一项在不同国家的活动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同时,国家差异也存在于竞争的东道国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分销渠道、促销策略以及其他营销手段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因而,企业需要通过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独特性的要求来影响它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在比较优势、垄断优势、包含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中,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国家差异。无论这些理论的视角如何,它们都是企业在国家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对价值链进行要素的国际配置,从而获得成本以及其它的优势。然而,静态和纯粹的国家差异经济观点是不够的,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各种要素相对的优势,延伸社会和经济要素的概念,用更为广阔的社会相对优势概念来包括所有相对的优势,这些社会相对优势是指质量、原材料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种“软”资源,例如组织间的联系、教育系统、组织与管理的核心技术等。从整体而言,国家的相对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依靠复杂的组织要素相配合来获得。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概念,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而规模作为一种竞争的工具也已被企业运用到实际竞争中,然而,规模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需要通过经验曲线和学习效应来获得动态的效果。例如,扩大产量有利于企业开发规模的效益,使企业能够积累学习,并使企业沿着学习曲线逐渐降低成本。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的概念充实了规模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这种概念化的工具集中分析了企业在不同价值增加活动中的规模利益。有效的规模将因活动不同而有所区别。市场不断扩大,分工日益深化,这就为企业建立专业化工厂生产某些专用设备或制作专门化投入物(中间产品、零部件、服务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的另一个共性就是创造和利用专业化,并且动态地发展专业化。专业化带来的最大效益之一就是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率。但不可忽视追求规模效率也会限制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
(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效益产生于共享产品、市场或管理等一些活动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来自于企业能力的多样化,它可以共享价值链中交叉的投资和成本,而这一点是竞争者无法效仿的。范围经济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共享内部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关系。共享知识是第三个范围经济的来源。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因为要素差异而采取集中或专业化,或者其它一些资源具有独特性,都是需要从共享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获得成本的降低或者独特性的持续,发挥范围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一时难以被模仿的优势。但是范围经济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随着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企业更难以管理。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