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36: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 对象性理论: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矛盾
1.1 教育的基本问题
从对象性理论角度来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进行研究。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目前不存在统一的说法,黄济在《教育哲学》一书中认为教育哲学是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而他列举的教育“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职能、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目的、知识论与教学、道德论与道德教育、美学和美育、教育科学的发展等。而从杨小微、叶澜的《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教育基本问题是集中于对人、实践和学科的关注。
因此,在教育基本问题的具体范围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必须了解教育基本问题的本质,一旦明确这一点,就相当于给研究找到了灵魂和立足点,便不必再拘泥于确定一个具体范围。
为了了解教育基本问题的本质,必须确定“基本问题”的含义。在教育这个大范围下,关于这一点,郑金洲在《教育通论》中说到:“所谓基本问题,通常指‘根本性’、‘稳定性’、‘纲领性’的问题,它的变化和发展决定其他问题的变化和发展;他自始至终存在,并不随时代变迁而沉浮;他居于最高的抽象层次,笼罩着教育学的全部范畴,奠基着教育学的所有规律。”①因此,教育基本问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贯穿教育始终,不会随着时代变化、教育改革或其他任何原因而发生淡化、消亡;二是存在于各个教育领域、教育层次,不是某个具体教育领域特有的问题。此外,无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都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存在。因此,它们属于教育基本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对象。而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到的成果又可以指导各领域、各层次教育的相关问题,从而践行了教育基本理论的普遍指导性意义。
因此,那些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普遍性特征并伴随教育始终的问题,便是教育基本问题。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教育基本理论包含的内容。
1.2 教育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也叫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教育中自然也不例外。教育中的要素除了自身会发展外,要素与要素之间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它们之间的矛盾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而教育基本理论要把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为了从根本上掌握教育发展的态势。因此,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为普遍存在于教育中并贯穿教育始终的具有决定性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自教育诞生时就一直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他们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教育中无法忽视和抹灭的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会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其它问题和关系。当然,各个种类、层次的教育中都有这一关系的存在。
因此,了解了教育基本问题和教育基本矛盾的本质,就等于掌握了教育基本理论的对象性理论内涵,从而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更加有据可循。
2 方法性理论:教育研究方法论
“历史上,教育学的理论发展每一次大的变革与突破,往往是由于在方法论上首先出现了革新与突破。”③因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除了需要从对象性理论角度来探讨其内涵外,还必须了解其方法性理论方面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的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以教育研究中的哲学问题为研究对象。④教育基本理论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哲学问题的研究,形成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从而可以指导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并决定着教育研究的走向和最终结果。
正因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决定着教育研究的方向,那么便存在着选择何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在每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决定着该阶段的研究方法、途径和成果等。历经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到目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目前依旧没有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定论。《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中坚持和倡导的“教育研究的人文科学方法论”值得思考和学习。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构建
作者简介:马君(1979-),男,回族,宁夏同心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08-03
一、库恩“范式”论及其对学科发展的启发
(一)什么是“范式”?“范式”理论是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库恩认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科学共同体”是“在一种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因此,“范式”在库恩那里被理解为科学家集团所共有的理论背景及框架、共有的传统和信念。总而言之,“范式”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上所具有的共同的知识基础、信念,这些共同的知识基础和信念规定了他们在基本理论走向、基本观点及基本方法上具有可通约性(commensurability),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和历史路径。库恩认为,“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范式”才配称科学,才能成为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只处在前科学时期,在该时期,科学工作者们各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问题无不互相争论、莫衷一是。只有有了共同的“范式”,科学家集团才可以通力合作,在共同的背景和传统下共同发展、贡献。
(二)“范式”论对学科发展的启发:1.一个学科能够独立存在和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调整对象和研究方法不是仅有的因素,该学科在逻辑层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基本问题将决定该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2.不能仅从学科内部的逻辑结构找寻依据,而应当同时从该学科的学术传统、共同的理论背景与信念及从业人员有无组成自觉共同体等方面找寻依据,这种界定方式将会使我们对该学科的理解更立体、更具历史感;3.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的发展应具备规范化的特质,即该学科的从业人员应有共同的学术传统,这些传统将构成该学科进行自我组织、自我评估和自我证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获得学术认同的重要方面;(4)应将学科的发展放在生动的历史境遇中考量,充分顾及学科本身与历史现实的互动关系,从而使学科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自己的传统,使学科内容具有生命力。
二、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的“真空”状态及其原因分析
(一)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基本理论框架,即没有自己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包括基本问题意识及其提问方式、基本概念和自足自给的理论体系。在基本理论问题上,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经验体系的窠臼,以相对分离的经验形态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形式作为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表达;没有完全从普通教育学的逻辑框架中摆脱出来,有的甚至直接将普通教育学的逻辑框架套用在职业教育学上;没有深切体认职业教育实践领域的崭新发展,尤其没有全面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因而该学科的现有基本理论很难恰切地概括和统摄中国职业教育的实践。
(二)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或达成共识)的方法,这其实也是我国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职业教育学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缺乏自身独特的方法论构建,职业教育学研究在获取研究对象中缺乏应有的学科筛选,往往简单地将现实的职业教育生活事实直接当作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缺乏应有的学科反思,因而很容易形成学科建构对实践的亦步亦趋,丧失学术研究应有的自主性。
(三)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因而在学科体制上依然呈现出明显的边缘性和分散化特征,制约了职业教育学科向纵深发展。首先,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从业人员依然没有按照严格的学术传统和平台形成学术共同体,很多学科点的从业人员多是其他领域的人员,甚至有一些属于“玩票”性质,他们从事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是少有学科自觉的,有浓厚的经验实用和点状分散色彩,相互之间也缺乏关联度,因而在职业教育学研究中很难形成学术积累,也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争鸣;其次,职业教育学学术性组织不健全,严重缺乏学术组织应有的学术自治品格;再次,职业教育学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公共论坛、学术交流载体和权威杂志或真正的旗舰期刊。
三、构建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几点思考
(一)在职业教育学“公共论坛”的建设上,要建设真正的精品学术刊物,除了在经费上要重点扶持外,也要给予其重大的智力支持,使其在职业教育学研究领域真正树立学术上的权威性。加强职业教育学学术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杜绝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混同现象,大力增强学术组织的自治能力,赋予职业教育学研究者团体以更多的学术自治权力。另外,职业教育学学术组织必须加强学术自律,进一步加强学术权力运行程序与规则的制度建设,按照学术权力自身运动发展的法则实现高度自治。
(二)在职业教育学研究中真正确立独立成熟学科应有的基本问题意识,包括基本的提问方式、基本问题群和基本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因此,职业教育学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进行学术上的科学解说,二是能够在理论上解决实践中突出而普遍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职业教育学研究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超前意识。在研究内容和领域上,主要整理和阐释职业教育的历史及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以及在现阶段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而普遍的现象,比如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研究、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模式的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或教育公正公平问题的研究、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课程理论和师资培养理论模式研究等。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将使职业教育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层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可能,从而为形成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理论范式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思维契机。
(三)理顺学术研究内在机制,建立和培育良好、健康的学术规范与氛围。这主要涉及到两点:一是职业教育学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品性与能力,二是职业教育学的学术共同体建设问题。
四、跨学科研究是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可能范式
(一)跨学科研究正成为进行学科研究的趋势。学者孟卫青认为,“现代科学的特征是越来越专门化,科学分裂为无数学科,它们又不断产生新的亚学科。这种分科研究确实给西方科学带来可观的成就。然而,过分专门化却使各科研究的范围日益狭小,也使科学进步的步伐放慢,其结果是,科学工作的成效本身成为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教育)不是一门学科的学者能单独解决的,而需要会同相关学科的学者,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发展出相关学科间基本是共同的工作假设、共同的理论模型、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语言。这就构成科学整合的基础,也使得科学研究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许多新学科应运而生。”西班牙比较教育学者费兰・费雷尔认为,“近来,跨学科研究已是一种确定的科学做法,而单纯的多学科研究正在逐渐失去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含义。跨学科研究是从研究对象本身的具体丰富性出发,立足于问题,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将源生并分散于其他各学科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组织成有机的方法体系来解决问题。这个有机的方法体系,是所研究问题及其所属学科的独特方法体系,而不是其他有关的多个学科方法的机械杂凑。跨学科研究是综合提炼其他各学科的研究方法、策略、技术、手段等而促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上的超越。就职业教育学而言,跨学科的职业教育学研究就是对职业教育学相邻学科方法、策略、技术、手段“职业教育学”化后的综合、提炼与超越。
(三)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就是学科的交叉性,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由此产生了它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和普遍性。具体来讲,跨学科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实践性。大量事实证明,跨学科研究能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这种研究的主要活力在于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它主要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服务的。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作为交叉学科)及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学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运用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2.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的运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其一,复杂性在于研究对象包含着许多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能分解更不能人为地舍去一些,保留一些,即使其中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将对系统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二,这种复杂性,除了指研究对象由多个因素构成外,尤为重要的是指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有完整的结构而不能“拆零”。这一点告诫我们,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要注意职业教育系统的完整性或不可分割性,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拆零”研究方式已不可取,是有害的。其三,跨学科研究实现了研究主体的变革,使研究主体从个体发展到群体主体。群体将产生群体效应,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综合的方法。这样,势必会产生对学科发展有利的新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
(四)职业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培养研究者的跨学科意识。跨学科意识的培养需要让研究人员了解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使研究人员了解职业教育学研究是研究关于职业教育规律的,其研究范围是有人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和问题,但从一个学科研究职业教育学不能认识职业教育学的复杂性,容易导致片面的深刻性。其次,培养研究者跨学科的研究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方面入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本着教育的一体化精神,保证研究人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储备。当前高校注重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是这方面很有益的探索。再次,要有职业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制度保障。跨学科教育研究转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组织结构的重组,这种重组在研究对象和选题层面上表现为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整合。由于我国科学管理体制和分科教育传统的影响,很多跨学科研究因为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立项困难、研究协调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推进职业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科研管理机构对待跨学科职业教育学研究课题应该从智力支持、资金配备、人员协调等方面给以应有的关照。
参考文献:
[1]金林南.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范式”论思考[J].江苏高教,2005(1):7-9.
[2](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孟卫青.教育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教育评论,2003(2):33-34.
[4](西)费兰・费雷尔.有关教育研究趋势的一些想法[J].教育展望.2000(3):15.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教育 新课程改革
1 引言
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而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因而,在中学阶段尝试创新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物理学科是门源于自然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培养人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学科之一。
概括而言,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一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第二,缺少实践动手环节。第三,缺少科学思维方式的熏陶。中学物理教育改革必须积极融入其中,转变教学理念、反思自身弊端,构建完整的教师知识结构,在为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活力的同时拉动自身改革,提升竞争实力。
2 中学物理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应遵循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意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观点。中学物理课程和教材、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与特点、中学物理教师的素养与职后培训诸方面。
3 中学物理教育系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3.1注重教材编写的知识和技能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只有对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了较好的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注意将物理内容围绕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地罗列和陈述识记性的知识。
(2)重视实验及实践活动的设计。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因此教材非常重视实验的安排与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联系实际,突出STS的思想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大学习兴趣的培养物理的基本理论某种意义上是枯燥的,老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物理“讲”师为物理教育工作者、教学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教练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积极实行启发式和交互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物理问题。突出STS的思想。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3.3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建技能。除了能用教育学与心理学来指导、研究教学外,中学物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技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假设的能力、制订计划与设计使用的能力、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选择所需器材的能力、分析影响问题的因素和控制变量的能力、分析论据的能力、有评估探究过程、探究结果的意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现代的教育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专业性的要求。
(2)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CAI辅助课件、交互式教学、启发式讨论教学等加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力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注意开放性,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可做“弹性”处理,以便为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
3.4注重培养学生思维
中学物理教育中具有许多的思维方法,其中有两种很典型:以根据牛顿三大定律所建立起来的经典物理学的确定性线性思维方法,以现代量子论和爱因斯坦为代表的非确定性发散型思维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我自身的物理教学启示,物理教育改革要从确定性线型思维方法逐步向非确定性发散型思维方法过渡。纵观物理学史,一个新的物理学理论能够得以创立,在其背后除了有一定的物理学思想作为它的认识论基础外,还伴随着新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出现。
3.5努力反映科学的文化内涵
科学文化是求真务实,人文文化是求善求美。物理课的学习应该是在学习物理内容的同时关注物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科学的文化价值。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强化物理思想史教育,首先应充分体现物理学概念、规律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倡导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发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而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是发问的前提。
4 结束语
新时期中学物理教育要创新,不仅要树立新观念新思维,还要注重创新教学,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开展师生互动、交互式教学,加强学科间渗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当代物理教育有必要讲究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涵盖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程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授课方式、完善教育管理、改进教学评估等素质教育必须深人到每一门学科、每一所学校,成为每一位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为核心,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l)语言学。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4)文艺学。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有所涉猎。
二、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l)思维科学。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社会科学。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三、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教育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G622.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52—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的优劣得失,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冷场”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情呆滞,师生互动不能积极开展,教学效果极差。异常现象的出现使教师很困惑,部分教师无所适从而归罪或迁怒于学生。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学生的错误,而是教师存在问题。是由于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困惑的诱发原因,积极探索消除困惑的对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提高自身能力
课堂质量低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的。要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使教师得心应手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得夯实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新课标和把握新教材的基本功;备课的基本功;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设计板书的基本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功等。教师要练好自己的教学基本功,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职业道德,培养敬业精神。新课程提倡“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新理念,为了学生的良好前途,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要以“勤”字当头,抓好做实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业务自修,积累教学基本功。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补充专业知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知识储备;教师需要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技能准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让教与学的活动遵循一般的自然规律。
3.开展教研探索,以教研促创新。教师要善于积累教育教学经验,要善于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地求证和完善,将新成果再运用到教学当中去,达到以研促教的教学效果,取得教育方法的革新。
二、把握好每一节课
1.正确分析学生和认识学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在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前,首先要分析学生和认识学情。定位与备课时,分析学生学习过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教与学的思想方法,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等,确认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分析学生、了解学情,教师才能在制定教学设计中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教学素材,优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展开教学工作。
2.充分分析和挖掘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与学的中介,提供教与学的基本信息。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调整、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同时还要领会本小节教学内容在课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做到了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才能为科学地制定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3.优选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以及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经典的方法,又有摸索自创的方法,方法很多。解决同一个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方法的优选很重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教师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它又的确是关系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素质,既需要教师自身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修养,也需要具有良好的外在环境。在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必须正确分析市场经济给师德建设带来的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及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首要的是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陈旧,是当前制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一大思想障碍。只有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目标才能由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到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教育部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具体的“三个转变”,即要把唯社会价值或唯主体价值观念转变为在满足社会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要把传统的知识价值观转变为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要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这就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具体的、明确的方向。
二是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应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业务素质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轻视或忽略专业教育,而是如何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务强、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专门人才。
三是提高教师素养要培养教师科学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队伍,这样才能把学校办成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不做知识的传声筒。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一是要调整专业结构,修订教学计划,制定综合素质培养计划。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在调整专业结构时,一方面要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体现基础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的结合,既要有短期的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也要有学生健康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教育,并针对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针对专业人才需要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业务规划。在确定人才业务规划时,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对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应给出具体的规定。(2)明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对课程体系按照能力和素质结构分块与重构,使课程模块与能力素质结构形成清晰的对应关系。能力素质结构可结合专业特点划分为基础理论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岗位技能素质、一般人文素质等模块。在设计素质模块的具体内容时,应能体现社会适应性、多样性、可选择性的特点,保证教学计划的灵活性,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知识更新的需要。(3)明确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对实践技能的基本要求。(4)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理论轻人文、实践的状况,在学时的分配上,应适当向选修课、实践课、人文课倾斜。
二是要鼓励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创新,构建素质教育的内在激励机制。
改革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积极实行讨论式、小组式、创新式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改进教学手段,努力实现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另一方面要对教师进行新型教学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采用实物教学、案例教学等直观的、感性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改进传统的课堂组织结构,进行教学过程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