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养老现状

社区养老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26 14:53: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养老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区养老现状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service system of community endowment in Pingxi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arry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endowment service in Pingxiang, and settle and deeply analyze the survey data to find out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urban community home endowment and analyze its causes.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endowment pattern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mmunity endowment service in Pingxiang are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home endowment service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社区养老;问题研究;对策建议

Key words: community endowment;problem investigation;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051-03

0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空巢老人”的现象也日益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尽管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但是相应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设备和服务并未落实到位,而社区养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空白。本文把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对萍乡市社区养老服务进行深入研究。在萍乡市四个社区随机抽取2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与深入分析,寻找出城市社区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国内外先进养老模式,提出针对萍乡市社区开展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萍乡市老年人基本情况及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

1.1 社区养老的概念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儿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

1.2 萍乡市老年人养老生活的现状

据统计,萍乡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约2万人。未来15年,萍乡市老年人还将以年均2%的速度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0.4万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全市现有69所公办福利机构、21所民办福利机构,国有企业联办福利机构2所,共收养服务对象8053人,床位9600张,现有的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1.3 萍乡市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

由于萍乡市的社区养老服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本次调查采访中,许多老人也提到自己身体健康,能够生活自理,现阶段在家里就可以实现养老。而当提到社区养老服务时,老人们对于未来的养老趋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调查结果显示,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机构养老(养老院)并不是老年人养老的首选。由图1可看出大部分老年人不考虑住进养老院。其中考虑过住进养老院的人数占总体的17.2%,而没考虑住进养老院的人数占总体的82.8%。

而不选择进入养老院养老的原因是在家比较方便、自由。其中不想离开想的因素占总体的8.1%,不方便和亲友团聚的因素占总体的19.1%,在家方便自由的因素占总体的46.9%,费用太高负担不起的因素占总体的19.1%,其他因素占总体的6.7%,见图2所示。

②希望社区养老服务多样化、人性化。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最想得到的医疗护理服务居多。图3可以看出其中定期的拜访服务占总体的14.2%,洗衣打扫服务占总体的12.3%,送餐代购服务占总体的12.3%,医疗护理服务占总体的30.6%,定期的开展娱乐项目占总体的23.9%,其他服务占总体的6.7%。

③对服务商业化的接受程度有待改善提高。由图4看出老年人对于在家养老原因出钱享受的居多。其中不愿意出去享受此服务占总体的39%,而愿意出钱享受此服务的占总体的61%。

在服务项目本身可接受的价格的调查中显示,老年愿意拿出20%以下的收入来享受这套服务的居多。20%以下的收入来享受这套服务共53人,20%-40%的收入来享受这套服务共30人,40%-60%的收入来享受这套服务共10人,60%以上的收入来享受这套服务共1人,如图5所示。由此可见,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2 萍乡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职责模糊,服务机构不健全,部门间缺乏统筹

萍乡市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政策不完善、监督不到位、规划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区养老组织体系中各有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机制也不够完善,很难按照社区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周全的服务计划和提供有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这也成为限制社区养老服务发挥自身效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经济来源不足,设施投入满足不了现有需求

根据国内外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制约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资金不足。萍乡市作为一个欠发达的中部城市,经济和老年人收入更为落后,资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可供使用的设施已经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导致现在还未能够在萍乡市建立很好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及机构。

2.3 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

目前,萍乡市很多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不足,甚至有些人对社区养老服务持怀疑态度,对养老服务人员不信任。另外,由于社区的职责机制还不够健全,承担了较多的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到了繁忙的行政工作上,基本上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去,更不会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服务计划。因此,对社区养老服务在各方面的认识不到位现象,正阻碍着萍乡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2.4 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薪的服务人员,另一类是不受薪的志愿服务人员。受薪的服务人员因为工资待遇低和社会地位的偏低,导致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存在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低的现象,难以达成解决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问题。同时志愿者数量较少,志愿服务人员只是凭借自身热情投入到这项公益事业当中,对于养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门培训却相当缺乏。

3 萍乡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3.1 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政府在社区养老中的职责

各级政府应协调与社区的关系,给社区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与决定权,为社区承担更多的职能,以便让社区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开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使政府由管理都转变为服务者、参与者与促进者,对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直接提供,而是以组织协调为主,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政策并加以指导监督,为社区养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服务的质量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政府在资源整合与获取中的重要作用。

3.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建立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多方出资的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同时,也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对一些附加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

3.3 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深深影响着群众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因此,在开展养老服务的过程中,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引起社会对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关注。首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社会风尚。其次,树立社区养老服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尽量无偿开放,实现资源人人共享。最后,通过报纸、杂志、讲座等宣传方式,增加社会各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人们积极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为社区养老服务做出一份贡献。

3.4 加速对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培训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养护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社区养老的服务水平。对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加强对其职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并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退伍和一套完善的志愿者培养体制。

4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顺应社会的要求,整合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创造出最好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是萍乡市社区养老服务提出的理念。相信只要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广大人民支持,大家齐心协力掀起一场新养老运动,打造一个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与深层次需求的温情社区,萍乡市人社区养老服务业将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萍乡市民政局官网.

篇(2)

[关键词]城乡差异;社区养老;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60-03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挑战之一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模式的主要载体,对于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建设有利于老年人健康愉快生活的社区养老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社区养老模式的内容,其推行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建议上,忽视了对社区养老环境的营造。本文就是基于实地调查,用城乡差异的视角分析社区养老社会环境建设的现状。

1概念界定

社区养老社会环境一个抽象的概念。从宏观方面来看,社区养老是一个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的事业。从微观方面来看,社区养老需要社区、机构和家庭三方面的努力。它们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的良好的养老环境才称得上积极的社区养老社会环境。本文在对社区养老社会环境进行操作化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的现状进行测量:

11组织机构

社区养老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社区内部管理社区老龄事务的工作机构和社区为老服务组织,是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核心,一切服务的实施,都需要它们去领导实行。

12制度政策

政策主要指社区落实各级部门有关老龄工作的情况,以及本社区为开展老年工作而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它们是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灵魂,一切服务都是以它们为指导原则展开的。

13人员关系

这里是指与社区养老有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包括社区从事老年工作的专业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社区内老年人之间的关系;社区里老年人与其他人群的关系等。这是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关键,只有各种人员关系和谐,才能够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

14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区为宣传老龄工作而营造的尊老、爱老、敬老的氛围;二是社区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文化环境。这是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升华,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够真正保障老年人健康快乐地生活。

15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既指为增加老年人交往、娱乐而提供的活动场地及器材等设施;也包括为增加老年人互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开展的各项为老活动。它们是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载体,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一切社区养老服务都无从进行。

2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现状

为了明晰城乡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现状,仍需从社区养老社会环境建设的五个方面加以描述:

21在组织机构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覆盖率上仍有城乡差异城市社区所调查老年人(825人)中认为“村居有管理老年人相关事务的机构”的有265人,Mean=03212。农村社区所调查老年人(615人)中相应有127人,Mean=02065。独立样本T检验:Sig(2-tailed)=000(

22在制度政策上,养老政策因种类不同既有城乡差异也无城乡差异以“孤寡老人的照顾政策”和“最低保障政策”作为“制度政策”的测量指标。城市社区所调查老年人(825人)中认为“村居里无儿无女的老人是有国家或集体负责养老”的有277人,Mean=03358。农村社区所调查老年人(615人)中相应有252人,Mean=04098。独立样本T检验:Sig(2-tailed)=0004(

然而,在城市社区调查老年中认为“村居里生活困难的老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有556人,Mean=06739。农村社区所调查老年人中相应有390人,Mean=06341。独立样本T检验:Sig(2-tailed)=0117(>α值005),不显著。由此可见,城乡社区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差异。

虽然,城乡社区在养老社会环境建设时都重视制度的建设,注重落实和制定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比如“低保”政策落实就较好,没有城乡差异。然而目前的效果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从“量”上来说,在回答“孤寡老人是否有集体供养”时,城乡老年人回答“不是”的人数近两倍于回答“是”的人数,因此必须提高为老政策的落实程度。此外在“量”发展的同时,还需要“质”的飞跃,虽然城乡生活困难的老年人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然而在保障水平上还有高低之分,城市的保障水平高于农村社区也近两倍。

23在人员关系上城乡社区没有差异,但对老年人缺少精神关怀对所调查城乡社区老年人认为的“村(居)领导比较关心老年人”“村(居)成员比较关心老年人”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ig(2-tailed)=0315(>α值005),不显著;Sig(2-tailed)=0351(>α值005),不显著。由此可见,在村居成员关心老年人这一问题上,城乡社区没有差异。然而,对比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认为社区领导比较关心他们的老年人有280%,认为社区成员比较关心他们的老年人有412%,可见社区领导的关心度相对于社区其他成员对老年人的关心度,老年人更加满意于社区成员。作为养老服务机构的组织领导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值得反思。

24在文化氛围上城乡社区有差异,类型单一

城市社区所调查老年人(825人)中认为“村(居)里重视尊老敬老宣传,注意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的有217人,Mean=02630。农村社区所调查老年人(615人)中相应有126人,Mean=02049。独立样本T检验:Sig(2-tailed)=0009(

虽然社区正大力加强为老服务的文化氛围建设,且城市社区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比较重视助老服务的文化氛围建设。但还可以看出,城市社区的助老内容虽然广阔,但还不足以满足各类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大部分社区只考虑到了困难老年人的生活,而没有全面考虑其他老年人的生活,因此需要更多的深化服务内容。农村社区跟城市社区相比,服务内容首先必须扩大,在扩大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像城市社区一样深化内容、提高质量。

25在活动空间上问题较为严重,现有空间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在养老社会环境建设中,活动空间的建设是载体,是其建设情况的直接反映。然而城乡社区在老年人活动空间建设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现有的活动场地、活动器材、运动设施以及活动内容难以满足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村(居)里有老年人活动团体”、“村居里有老年人活动场所”、“村(居)里有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设备”,对城乡社区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都是:Sig(2-tailed)=0000(

3总结与反思

31社区养老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责任明确,那社区到底怎么养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社区居家养老。从养老类型的划分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是将“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两个维度划分出来的“居家养老”与“社会服务”的一种交叉组合形式。[1]划分养老类型有三个维度,除了“养老地点”和“养老服务供给”之外,还有就是“养老资金的来源”,直白地说,如果养老资金足够充裕,当前我们所遇到的养老问题许多都会迎刃而解。养老资金不充裕,政府埋单力度不够,社区如何提供养老服务?

一靠社区志愿者?中国不仅缺乏长期志愿服务的文化传统,更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当前我们的志愿服务大多停留在依靠工青妇和大学生组成的临时群体身上,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临时性、形式性甚至功利性都说明他们所提供的志愿性养老服务是靠不住的。二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虽然有地区要求各级政府投资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且提出一些软硬件的要求。事实上,要求每个社区单独建立一个机构,已经成为多数社区无法承受之重。它们所提供的硬件多数只能应付检查,所提供的软件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数量与质量的落后使多数老年人无法从中获益。三靠抚养协议?相关法律对于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义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已经对于子女的赡养义务有了明确规定,为什么还需要并不具有严格法律效应的抚养协议,法律靠不住,协议就更不可靠了。

调查显示出的全面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实质上是徒有其表,实质低效的居家养老。村居层面仅仅满足于应付上级的检查与考核。实际情况是,这些考核指标反映出的也就停留在“有”的层面。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显然是低质量的,是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广泛需求的。

32社区养老中的政府与市场

虽然市场性居家养老服务需要被提供服务者个人或其家庭直接在市场上购买,且随着老龄化加剧,此市场必然广阔。但福利性居家养老服务却属于政府基本责任范畴,政府应主要通过财政补贴或直接购买服务来履行责任。但当前政府在福利性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表现是值得反思的。

政府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部门,其职责是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确立整体发展规划和分步推进计划,做好经费预算与资金拨付,社区服务组织培育、综合协调及有关的监管工作。虽然国家相关部委的各方面支持政策及资金已经出台并一定程度上落实,但是可以发现,现实中因为资金缺乏所导致的低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的大量为老服务基础设施的落后,不得不说是政府投入不足的表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够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33社区养老的城乡差异如何缩小

城乡因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不同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流动,在养老方面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因地域的差异所导致的养老服务内容和质量的巨大差异却应该被消除。当然,农村老人与城市老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思想观念等的差异在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需要考虑。现行的按照城市的标准在农村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显然不合适,相对于城市老人而言,农村老人需要的应该更多的是福利性的养老服务而非市场性的养老服务。因此,城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硬件标准可以不同,但是在制度保障、服务安排等软件支持方面,城乡应该消除差别。对于农村社区养老,应该根据农村老年人的集居化程度以及生活方式与城市老年人的差异,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一点上反倒不应该城乡一体,农村地区应依托乡镇敬老院服务平台,开展为老服务项目。除此之外,农村地区最应该进行的是为老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才是社区养老的社会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4):51-59

[2]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08(1):42-48

[3]钱雪飞论建设社区积极的养老社会环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29-31

[4]宋君,张国平对南通市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20(3):12-16

篇(3)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社区养老;优化

一、相关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亚洲国家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一般情况下,65岁以上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比例的7%,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201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2714万,占到了总人口的9.5%,已经远远超过了7%的红线。四川省作为人口大省,也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截止2013年年底四川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了1653.3万,占四川省人口比例的18%,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社会事务,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养老服务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

二、核心概念

(一)非盈利组织

非盈利组织也被称作“非政府组织”也即NGO,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在我国兴起,是区别于政府、市场的第三方社会组织。世界银行将非盈利组织概念界定为“以非政府的方式参与的本应由政府关注的公益事业的组织”。在我国,非盈利组织主要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三类组织都有非盈利性、出资人不参与资金分配等特点。非盈利组织在具体服务形式上有直接提供服务、志愿者组织、基金会等形式,本文重点关注的是服务提供类非盈利组织。

(二)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的相关研究在我国主要从70年代开始,当前成都社区养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在家居住,社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第二种是由社区提供居住场所,进行全方位照料,两种方式都将养老对象的活动范围限定在社区范围内。也正是由于社区养老这种形式的出现,给非盈利组织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参与空间,社区可以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非盈利组织志愿者等来进行更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三、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现状

(一)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现状

成都市在社区居家养老和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方面开始较早,早在2006年成都市就提出了“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助”的新型养老服务思路,在成都市的大力倡导下,社区居家养老形式在成都市各区县得到了快速落实。为了更大范围的利用社会资本,扩宽社区养老的服务宽度,成都市提出了“公建民营”的社区养建思路,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成都市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区、龙泉驿区等十个区县都纷纷开展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试点工作。在这些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非盈利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建立起了近百个微型养老服务站点,并且全部都由非盈利机构在组织和实施管理。

(二)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面临的困境

虽然成都市的非盈利组织在社区养老方面作用巨大,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展,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运作良好的非盈利组织,但是目前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仍然面临着几大困境。

1.政策支持不到位引发的场地限制

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非盈利机构要开展活动,首先需要的就是满足场地需求,但是城区的土地是稀缺资源,社区本身所拥有的场地也十分有限,因此非盈利组织想要开展活动就只能另择场地,这样的结果就是养老服务供给方和受众分离,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社区规划用地不科学,社区活动用地不充分,需要社区街道等组织机构从现有社区用地进行综合协调规划,满足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

2.资金短缺严重

当前我国非盈利机构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财力上对政府资金的依赖程度更高,有研究显示非盈利组织的收入成分中,有50%是来自公共财政的支持,在成都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在成都市的养老服务中,政府对非盈利组织的政策激励主要是通过初期建设的资金补贴,并没有长效机制保障的资金支持。同时当前成都大量存在的非盈利机构在组织架构以及经营方式上的落后使得基金会、企业等重要资金来源不愿意投入和捐赠,即使获得少量捐赠也往往是物资形式,不能解决非盈利机构的现实问题。

3.专业人员短缺

国际上优秀的非盈利组织大都由优秀的专业人士构成,无论在相关专业领域还是在其他社会资源方面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发展较晚,因此无论从团队建设还是专业培训上看都缺乏专业高度,很难吸引和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资金的匮乏使得社区养老服务成为一种准纯粹的义务劳动,直接限制了服务人员的薪资水平,因此也影响服务效果和持续性。

四、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优化对策

(一)实现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高效合作

我国政府正在尝试将一部分社会工作真正的下方给社会,实现社会的自治,责任的下放需要投入机制的跟进,因此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渠道作用,为非盈利组织提供充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非盈利组织进入到社区养老过程中来。政府的支持除了前期支持外,还需要提供持续的物质支持和保障,可以通过长期的床位补助、房屋租赁补贴、水电气费用减免等方式实现。

(二)丰富资金来源

非盈利组织的资金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除资金问题,就需要多渠道寻求解决方案。除了政府之外最现实的对象就是基金会,成熟的非盈利组织可以通过与基金会的合作实现个案和项目合作,以个案和项目的方式获取基金会的支持。个案也就是一对一帮扶,基金会为需要服务的个体老人提供资金,由社区非盈利机构来提供照料服务;项目合作则是通过基金会资助社区养老项目,支持基地建设,员工培训等。

(三)加快自身专业化建设

非盈利组织的专业化问题是造成组织发展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专业化建设。专业化建设首先是组织架构、组织管理上的专业化建设,必须在机构、人员、财务方面实现专业和透明;其次是人员素质的专业化培训,积极切实的提高非盈利组织成员的职业素养,为更好的社区养老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宏伟,严晏,时媛媛.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政策思考[J].天府新论,2011,09

[2]杨维琴.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分析[J].北方经贸,2008,11

篇(4)

>> 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探析 重庆市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动因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述评 国内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绩效视角下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渭南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政府引导下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探析 论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政府助推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昆明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其评估的借鉴研究 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探析 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搜狐资讯.为什么“十三五”规划要重点突破居家养老?[EB/OL].(2015-08-28).http:///20150828/n419925407.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王秉姣.呼和浩特民政局: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EB/OL].(2015-10-21).http:///2015/1021/2052719.shtml.

[5]董陈丽.长沙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6]朱眉华.政府购买服务――一项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J].社会工作,2011(8).

[7]张国平.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J].西北人口,2012(6).

[8]邹欣雨.社会发展视角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9]任炽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荷兰养老服务[J].社会福利,2004(11).

[10]王莉莉,王菲,秦艳艳.英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1]李春,王千.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

[12]林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以福州市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

[13]宋艳波.政府购买视角下的机构养老新模式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4(8).

篇(5)

一、引言

滁州是安徽东部,占地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万,2015年人均GDP达32634元(折合5240美元),在安徽省16个地市中排名第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在全国较具代表性,目前,滁州这样的中小城市占全国3/4。

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和实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从开始的理论探索如今的实践、有了初步的积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提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

二、滁州市养老服务现状(人口现状、老人养老生活现状、养老服务现状)

2015年,滁州市总人口为449.1万人,60岁以上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18.4%,65岁以上人口46.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52%.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便定义为老龄社会,滁州市已经超出4.52个百分点,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

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共有77家(有法人的),收养人数7245人,以五保老人、失能老人为主。绝大多数的老人是与子女同住或者单独居住由子女在生活上给予照顾。(以上数据为滁州市统计局2015年统计数据)

目前滁州城市社区养老设施共有32个,农村养老设施(农村幸福院)144个。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对养老的投入,同时,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比如把社区居家养老和社区医院结合,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以提高服务水平;以项目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事业等。

三、目前滁州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供需的矛盾。一方面,老人需要养老服务;另一方面,目前滁州的居家养老主要依托社区、居委会,提供的也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且内容单一,由于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养老设施不足,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社区养老设施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人的实际需要,也无持续发展的功能。

其次,养老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目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本是无业人员和下岗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而且缺少基本的职业培训,这也是造成养老服务总体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资金来源单一,有限的投入限制了服务水平也限制了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是组织和监督机制的缺乏。目前滁州市的养老服务缺少有力的专业组织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外部组织机构,政府的主要制定养老政策的、购买养老服务、监督养老服务的实施过程,社区和居委会作为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的组织机构,其本身的行政属性使得养老服务只是其一个附属职能,加上本来人员不足,在具体组织实施养老服务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目前滁州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不外乎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监督等方面,这也是目前在中国的养老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如何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养老服务业人员不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从而造成了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水平,因为,归根结底养老行业是服务业。如何解决目前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问题?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壮大志愿者队伍并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开展邻里互助等等都是有效的方式。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开设了“时间银行”,把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进行“储蓄”,这也是对志愿服务制度的灵活利用。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是解决人力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完善?笔者认为,社区居家养老的理念应该得以充分的体现。充分、灵活地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老不仅是政府、机构、社会的事情更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老,如何让个人在老后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这是解决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解决经济投入问题

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投入,社区养老服务主要还是靠政府扶持和推动,近两年在市区也出现了个别以上门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但服务能力有限。目前陆续有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但如何平衡社会资本的盈利性和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这是社会资本在进入养老市场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政府在引入社会资本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滁州这样的小城市,经济尚不发达,未富先老的局面使得养老事业举步维艰,人们对于养老事业缺少必要的认识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组织和监督

目前滁州的社区养老服务外部组织机构是政府(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则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由于社会组织缺乏,志愿制度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极为有限也缺少必要的监督。这也造成了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不能凸显,人们还没有树立“社区”的意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壮大志愿者队伍;在政府和居委会之外成立第三方养老服务监督机构;提高社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单位人”更是“社区人”。丰富的组织机构和有力监督是完善养老服务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物力也就是养老设施

养老设施匮乏的首要因素是财力不足,其次则是社区建设的短视行为即在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规划中必要的配套设施不足。养老设施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受人员、场地等条件限制,有限的设施尚不能充分利用。

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大了投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问题仍然很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整个养老体系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各种力量之间缺少联动、配合。

五、结语

银潮已经来临,未富先老使得养老服务举步维艰。作者对安徽滁州市区的养老服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感触极深。在社会组织极度缺乏、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备、经济尚不发达、各方面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辛苦一生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系统,要建立起有效的发展机制必然是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的有效联动。长效发展是养老服务的生命线,这也是政府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守勤.社区言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5.(3).

[2] 梁馨月.中国社区养老方式的新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3] 陈宁.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4] 高琦.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篇(6)

宁波市老龄办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综合与分析调研情况,对我市市区老小区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同时基本摸清了市区老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老小区的概念界定

理论上对“老小区”的界定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各地对老小区的认定也各不相同。经过调查与分析,结合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老小区”的概念特征应该界定为:一个是“老”;一个是“小区”。“老”主要体现在:一是坐落老城区;二是建成时间比较早(一般应是在1997年以前建造的);三是老年居民比例较高。“小区”的概念比较模糊,为便于分析比较,本次调研把小区界定为社区,即把一个社区居委会管辖的范围认定为一个小区。据此标准,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本次调研把“老小区”的概念界定为:大约在1997年以前建造,老年人居住相对集中且比例较高,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短缺甚至没有的城区社区。市区老小区及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情况

区 街道 社区

总数 老小区

(加的表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备    注

海曙区 鼓楼 5 孝闻、文昌、苍水、中山、秀水 为鼓楼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江厦 3 新街、郡庙、天封 为江厦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月湖 7 梅园、太阳、县学、平桥、桂井、天一、迎凤 

 南门 11 澄浪、郎官、万安、尹江岸、朝阳、东站、红起、柳锦、马园、周江岸、迎春 

 西门 13 胜丰、翠南、翠中、钱东、汪弄、柳庄、文化、新芝、永丰、新高、芝红 

 白云 10 南雅、云乐、联南、白云庄、安泰、牡丹、安丰、宝善、联北、云丰 

江东区 白鹤 11 紫鹃、黄鹂、白鹤、王隘、丹顶鹤、丹凤 

 百丈

 10 划船、七塔、潜龙、舟孟、宁舟、朱雀、演武(辐射邻近老小区) 

 东胜 9 史家、庆安、曙光、王家、戎家、张斌 

 明楼 10 徐戎、明东、明北、徐家、明南、东海 

 东柳 11 东柳坊、太古城 

区 文教 7 育才、双东坊、大闸、翠东、范江岸 

 白沙 5 正大、白沙、桃源、北站、大庆 

 中马 5 盐仓、新马、槐树、外滩、浮石 

 孔浦 8 红梅、绿梅、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怡江、文竹 、白杨、百合     说明:海曙区社区总数73个,江东区社区总数71个、江北区社区总数42个,合计186个。

二、没有服务平台的老小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

通过调查归纳,目前没有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老小区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为老服务:

1、对特别困难的老人(即具备高龄、独居、行动不便、子女又无法有效照顾等条件),各社区均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财政出资雇佣人员(主要为公益性岗位)或委托能够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派员工进行服务,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家政服务和日常起居。

2、对那些独居、高龄但又没能列入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重点老人对象,各社区大多通过志愿者(义工)实施帮扶服务。如通过认亲养老、邻里守望、义工结对等方式,对空巢(独居)或病残的高龄老人进行结对帮扶,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巡视、健康保健、权益维护等服务。这些助老志愿者队伍(义工)组织已经成为为老服务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老小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一些社区依托社区和周边的老年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等相关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量血压、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等方面服务。一些办得较好且已形成长效服务机制的社区效果很好,定期服务日大多门庭若市,业已成为社区老年人的老年之家。媒体对此也时有报道。

4、一些社区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向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质量。

5、少数社区依托小区内外邻近的养老服务机构、家政服务公司、爱心企业等资源,通过委托或认养的方式向老人们提供一些居家养老服务。

6、少数社区借用邻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幅射功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送餐。

总之,调查显示,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 我市市区各区对老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关注,老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并没有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各区在老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内容和方式上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也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

三、没有服务平台的老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调查显示,这些没有服务平台的老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硬件紧缺。即可用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

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4+2+1”结构的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机构养老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当前城市、乡镇等社区建立了许多养老院、儿童福利院,这对家庭生活贫困或无子女老人、孤儿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保障。针对于社区养老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安全需求、尊重与生理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各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已达1.32亿人并且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

一、社区养老现状

我市已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8%,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结构现状已严重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我市的社区养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初步建立起与全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城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以实现“老有所养”为目标,以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为重点,积极探索城乡养老服务新途径,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了政府工作日程,出台了相关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目标任务。

二、社区养老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市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县的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的运作标准、社会影响力不足等,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缺乏保障,阻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发展。

(二)资金筹集相对较难。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财政补贴、慈善捐助、福利彩票等政府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一系列服务,但因筹资渠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的极少,致使社区居家养老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所以,为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必须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资金来源,扩大服务范围。

(三)服务项目和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尽管养老服务我们提出了较多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但实际上社区所支撑的服务项目还较少,服务面窄。如为老年人洗澡、上门医疗、康复、助餐等方面,很多服务项目还跟不上,而最需要服务的群体正是这些身体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四)管理经验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虽然在加速发展,但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标准,管理水平低下,基本无经验可循,无法充分整合社区原有资源,如充分利用社区休闲场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集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的人力资源,保障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者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社区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无法提供优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五)缺乏专业化的服务队伍。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培训,专业化程度低工资报酬低,导致许多专业人士不愿进入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短缺和专业化素质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三、社区养老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