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型城镇化论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9 17:06: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型城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型城镇化论文

篇(1)

(一)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却有所区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新”,涵盖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内容,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推行“新型城镇化”,一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决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是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大,人类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凸显,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人类在享受现代城市为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态安全已经极大地妨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如食物、居室、大气、水环境、交通及生物环境)对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统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程度和风险大小。典型的环境问题为城市的“五色效应”,即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白色的秃斑效应。此外,大多数城市的“生命线”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灾害,抗灾、减灾能力差的公共设施往往无能为力。更有人口疏导布局缺失、产业布局不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额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车困难出现的“人与车争地”现象,由此而来的焦虑进一步造成公众的身心伤害。城市生态安全受到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社会发展发面也表现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扩展使城市中的中低产阶级迅速壮大,中低端的医疗教育服务建设难以跟上。城镇人口存在生态健康危机,包括环境病加剧、适应能力降低、心态脆弱与心理亚健康。城市生态风险和生态危机加剧,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的形势极其严峻。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以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目标;以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途径,并强调生态保护应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和“顺应自然”。因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对生态安全极为不利

我国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主要是:在“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并根据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空间功能布局。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规划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且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1)传统规划用明确的规划界限人为地划分出城市、各个功能区块的用地界线,对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有机联系性考虑欠缺,造成了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间的联系不足。

(2)城市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的自变量(如人口等)通常较难预测,从而导致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或因“超前”规划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管是“滞后”还是“超前”,这都会造成城市扩张的无序和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等问题。

(3)绿地系统、环境保护等规划在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后续的“点缀”,传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城市建设用地配置。这样的规划方法与理念下,自然环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区域特性、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镇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不断向无序扩张。各种形式蔓延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不考虑环境与道路体系,不仅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还造成了城市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正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如今,人们逐渐意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意义,“变粗放为集约式经济、变掠夺为调控式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过去“以经济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和“以交通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两种规划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人居环境的建设”。未来城镇的发展,决策者和规划师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制定正确的、生态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发挥人为因素在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正面效应,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设,以减少“切碎斑块、异化廊道、蚕食基质”等破坏原有生态格局的开发行为,加强城市各层次、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建设和联系,改变以往城市的无序蔓延,这才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区概述

建设天府新区是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新区建设确定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总体定位。新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南,规划范围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0万~650万人,届时成都市主城区总人口将超过1100万人。

(二)天府新区生态基础与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区的大生态过渡带,而天府新区处于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环境,生态要素丰富多样,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区范围内拥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农耕等多种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囊括了龙泉山、牧马山、彭祖山、龙泉湖、锦江、鹿溪河等多种生态要素,各要素交错联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为“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格局以成都“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整体结构为前提,按照组合型城市理念,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新区空间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体现了以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为前提,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组团式布局理念。

(三)城市生态安全构建模式和实现

1.带———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2011~2030)》确定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为“两带五楔、双环多廊、九园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区的重要要素有龙泉山生态屏障带和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建设“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中一区指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两楔指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上述两个规划把握了天府新区内的核心生态要素和资源,将龙泉山生态屏障、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等大型生态空间确定下来,但是缺乏对绿隔地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考虑,带和楔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城市新区开发沿着几条狭窄的放射状走廊,走廊间被森林、农田和开发绿地组成的绿楔所分隔。这种间隔式的布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与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交错而临,蜿蜒曲折的空间肌理与自然开敞的生态环境协调共存。通过对成都天府新区生态本底和核心资源的梳理,可以发现存在两只“手掌”,龙泉山现状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作用,可以作为绿色生态源。龙泉山近年来存在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趋势,长期的人为活动导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乔木林、果树林和竹林,因此更应该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发挥其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态之美,彭祖山风景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是天府新区周边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天府新区的绿色生态“后花园”。分别以龙泉山和彭祖山作为生态源,可以构建生态廊道手指状深入城市组团,形成掌———指式生态格局。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将龙泉山生态源和彭祖山生态源组织多条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并在生态源之间以及廊道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将生态环境引入了城市组团,构建一个有机、稳定的生态系统网络,形成“双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观生态格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质的问题。为构建高品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和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下,成都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主要包含两大举措:一是对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水面等发挥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进行保护和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二是通过生态绿楔、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建设,以水平方向的链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源的有机联系,拓展生态源的服务功能,缓解经济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增加城镇发展空间内部的景观异质性。基于此,生态建设主要考虑从水系和林地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生态保护则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和控制生态绿隔地区内的建设用地来实现。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成都天府新区未来城镇发展将应注重生态规划的运用,考虑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入传统土地利用规划中,共同促进新型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和生态性。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发展框架基础上,从功能布局、产业、交通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城镇建设和转型将脱离原本功能单一、服务滞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环境生态化、区域协调化”的新型城镇。

(二)对策建议

1.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是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保护环境不会必然减缓经济发展,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即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把城市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对传统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淘汰、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把传统产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天府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能耗、高污染“脱钩”发展。

2.倡导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生态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城市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决定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费、挥霍浪费却让我国城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唤起市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转变城市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代之以节约能源、适度消费、降低污染的观念。促进城市居民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由概念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3.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由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转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上升为“绿水青山”也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用生态经济化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不仅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还包括了生态建设、生态产品的供给为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4.强化和改善政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篇(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淮北市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58.6%,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与我省合肥、芜湖等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地、矿统筹发展不够,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中心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度不够;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尽完善,承载能力偏弱;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市矿统筹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城镇化内在质量,构建以相濉主城区为核心,以临涣、百善、南坪等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单位的城镇格局,引导和推进主城区、濉溪县、中心镇、一般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协调、一体化发展。1)在地、矿统筹上,淮北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强化地矿统筹,统筹地上建设与地下资源开采。主城区重点治理东湖、中湖、南湖、相湖、乾隆湖,以绿道为串联,形成五湖连珠的生态公园;濉溪县城向东拓展尽量避免占压杨庄煤矿资源,向西发展应与刘一、刘二矿煤炭开采相协调,逐步治理塌陷区,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调蓄、水产养殖为辅的西部生态公园;市辖三区及濉溪县下属各镇,压煤村庄应及时搬迁,煤炭开采要反哺塌陷村庄搬迁安置,按照城市居住区或美好乡村的标准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2)在规模结构上,到2015年,城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区面积达到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5万,建成皖北区域性大城市。形成主城区———开发区新区———县城———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为梯次的城镇结构体系,从而扭转城镇规模普遍较小、人口集聚程不高的不利局面。3)在职能定位上,主城区和濉溪县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筑交通同网,生态共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其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中心镇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强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乡镇经济,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农村地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和环境优美的优势,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产业构筑上,以市开发区新区、龙湖项目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和杜集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载体,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通过两者之间的有序互动和协同发展,加快产城相融,实现产城一体。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平台建成产业集聚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区域,更要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平台和城市之间的互促互动,为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规划引导。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2.明晰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

坚持以产促城,以产兴城,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布局跨行政管辖区域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明晰产业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主城区和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

把城乡一体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乡村,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乡村,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和同城化,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4.完善土地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注重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科学制定村庄合并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时序安排,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居民点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5.创新投融资体制。

篇(3)

(一)“以人为本”:强调农村老年人的发展权

《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察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一方面,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转移,促使农村人口以逐年2000万的速度递减;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村中老年人口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体力优势,只能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劳动。上述两方面情形的叠加,导致农村人口中老年人比例陡增,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因此,强调“以人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的是指应以老年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要关注老年人的发展权。这是因为,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流转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各类加工企业和服务业等随之涌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社会基本保障、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等也日趋城镇化,所有这些,对老年人来说都属新生事物,他们在渴望适应新变化的同时不免心生畏惧。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生存发展,并且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广大老年朋友最揪心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该是“老有所学”,加强和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因此,开发和开展适合老年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继续就业的能力,也能惠及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方式,更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统筹城乡”:尊重农村老年人的教育权

首先,农村社区教育经费、软硬件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缺乏,尤其是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方面的不足,致使农村老年人的各种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地制约了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官方数据表明,近几年,中国年出版图书17万到19万种,其中有关“三农”的图书还不到4000种;城市发行网点在过去十几年间增逾3倍,而农村却减少了40%。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占人口60%以上的农民享有的文化资源还不足30%。其次,由于我国农村尚未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的学习时间和教育投入受到了极大制约,他们不能像城里老年人那样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和充裕的教育经费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之中。其三,由于大多数老年朋友的青少年时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再加上后来从事的传统农业又是一种经验型的生产模式,不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这一方面制约了他们对接受再教育的期望,另一方面也难免产生不愿学、不能学的思想。相反,近年来城市老年教育却如火如荼,发展迅速。若长此以往,城乡老年教育的“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明显。正是由于上述反差,促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适时提出“统筹城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相关规定和原则。这不仅政策上解决了青壮年和留守儿童户籍、住房、用工、教育等问题,而且从法规的高度尊重和保障了农村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三)“绿色生态”: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权

新型城镇化突出强调了“绿色生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追求空间规模扩张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其弊端不断暴露。新型城镇化为规避重蹈覆辙,因此特别强调了“绿色生态”,倡导科学生产、文明生活。从生产上看,现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主要是老年农民,他们继承了传统农业中的诸多陈旧观念和做法,如过度开垦、盲目跟风、环境污染等;而传统农业中的优长却无意间被抛弃,如精耕细作,因为需要付出较大的劳动强度而被摒弃,绿色生态的种植方法多被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取而代之。因而,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需要进行科学生产知识的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更新种养殖方法。从生活上看“,绿色生态”内涵下包括了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这都需要在饮食安全、养生健体、垃圾科学处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教育。无论是“绿色”生产,还是“绿色”生活,说到底是一个关乎老年人有没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关联着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能不能得到保障。要消除这些潜在或显存的隐患,行之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对老年人开展必要的教育。然而,农村老年人学习能力不足,接受信息的渠道又相对较窄,改变现实生产和生活方式又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他们的实际,制定出与他们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理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四)“文化传承”:凸显农村老年人的社会责任

新型城镇化不仅讲究加强城乡硬件建设,也特别重视所在区域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我国浩瀚的文化不仅仅集中于城市,而是大多散落在广大农村和民间,特别是非物质文化。对它们的保护与传承既需要政府硬实力的推动,也需要有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传承。青壮年多因忙于生计而离开农村,他们无心也无力去做文化的传承者,农村老年人成了“文化传承”的主体。虽然他们对农村有感情,对传统保护有意识,但是,文化传承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经过相应和系统的教育,即使有强烈的文化保护传承思想,也不能有效地完成此项任务,何况近年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观念的浸,文化传承意识日趋淡薄。无论是增强保护意识,还是提升传承能力,都离不开对农村老年人相应的教育。同时,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社会贡献的下降,会普遍产生生存价值危机,因“老无所为”而消极对待人生。为再度激发老年人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掌握想做又能做的“文化事业”,也不能离开老年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从文化程度上看,目前农村老年人的情况令人堪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60岁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47.54%。其中,城市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为31.08%;镇其次,为41.63%;而农村老年人口,为54.24%。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也就很难实现新型城镇化中“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

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迫切性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就目前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来看,要做到老年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境。

(一)基于城乡不同文化浸润的学习意识差异

城乡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城乡分野的重要原因。滕尼斯就把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类型,即以小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大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会。不同的文化浸润下,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价值意识、文明素养、生态环保意识、行为准则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尤其体现在学习意识方面。城市老年人之前多从事必须经常学习才能胜任的职业,如教师、医生、机关人员等,而农村老年人多从事传统农业,实体经商等,终身学习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相当普遍地存在“一次性教育”思想,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还比较狭隘或存在偏差。在农村家庭中,老年人多被认为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忽视其自身的发展,也没有建立起老年资源价值观。此外,基层旧的城镇化发展思想没有转变,新型城镇化思想没有完全形成,仍存在只抓经济发展的现象,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老年人。基层干部缺乏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对老年教育在促进老龄化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老年教育的宣传工作也就不够到位,进一步导致城乡学习意识差异。

(二)基于城乡二元体制制约的教育资源差距

我国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城乡发展呈现双轨制。虽然近年来二元体制逐渐解构,但是,由此业已形成的城乡老年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机制及其他教育资源的差距问题并未得到真正改善,学校设施、教育场地、网络平台等基础硬件,管理队伍、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等必要软件,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多数城市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已纳入财政预算,而多数乡镇一级在老年教育办学中存在没有预算或预算不足的困境。软硬件方面都因缺乏资金支持而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影响农村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此外,农村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远不及城市,周边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盘活。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亟待解决。课程资源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对农村老年教育缺乏关注,相关调查研究也不够,课程资源在质与量上偏低,相比城市缺乏系统的课程资源,尤其缺乏网络教育资源。有限的课程内容仍更偏向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能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新教育需求有效对接。

(三)基于城乡地域环境影响的教育组织网络差别

农村和城市在地域环境上的差别也是城乡老年教育出现发展差距的一大原因。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域广、居住散、路况差,公共交通又相对落后。因此,现有的农村老年教育主要依托当地的成人学校、老人协会或老年活动中心开展,组织网络较为分散;另一方面,受制于通信条件,农村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又大多滞后于城市,致使大多数老年教育机构没有构建起相应的网络教育渠道,老年教育无法从“在堂式”向“在线式”过渡,教学形式落后。相反,城市老年教育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已基本构建起市级老年大学、区级老年大学、街道老年学校、社区老年学习点四级网络,并普遍建立了“终身学习网”。可见,不同的地域环境,造成了不同的教育组织网络,进而带来了不同的教育差距。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居民的来源广泛,既有本地居民,又有部分市区居民迁入,还有外来经商、务工人员,人口构成异质化。因此,未来农村老年教育面对的教育环境将更加复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组织网络已迫在眉睫。

(四)基于城乡社保双轨制带来的老年人可学习时间的差量

联合国人口基金与全国老龄办的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之间的老年人收入来源差异巨大。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但在农村,仅为4.6%。这主要由于我国社保体制仍存城乡双轨制,农村社保待遇较城市低。因而城市老年人中仅有6.6%的老年人需要靠劳动获得收入,农村老年人却占到了41.2%。这使得传统农村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缺乏经济保障,以及随之带来的时间保障的缺乏,对农村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形成巨大阻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地或被适当流转,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多种经营,进一步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民不再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大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或被征用,通过一次性买断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在国家明文杜绝“新式圈地运动”的政策背景下,使失地农民在制度上得到现在和未来一定的经济保障。经济压力减小后,为老年人增加学习时间提供了可能。可见,新型城镇化中农村的发展状况是既带有礼俗社会的烙印,又与城市文明慢慢融合,在此背景下的老年教育发展既不是传统农村型延伸,也不是现代城市型的复制,而应该有其特有的发展路径和相应的策略。

三、新型城镇化中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策略

(一)摒弃“一次性教育”的思维定势

考量当下农村老年教育困境“,一次性教育”思维仍然是束缚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精神桎梏。首先,农村老年人由于长期从事的是经验型的传统农业,这给他们烙下了“学习一次够用一生”教育观念的深深印记。随着农民市民化时机的突然来到,他们显得应对无措,束手无策。其次,老年人家庭成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也没秉持终身教育理念,家庭有限的可支配教育资源偏向“厚此薄彼”,对下一代教育的投入有余,对老一辈教育的反哺不足,致使青少年过度社会化,老年人过早家庭化。再次,村社组织、基层干部还没真正意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或许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照顾得多,但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考虑得少。究其原因,说到底也是“一次性教育”观念作祟。因此,加强新型城镇化中的老年教育,首要的对策无疑是解放思想,观念先行。为此,我们应该发挥各方合力,通过出社区小报、发宣传读物、办终身学习周等活动,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此外,还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老年教育学习信息,塑造老年学习者的典型形象,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总之,加强“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目的是为了摒弃“一次性教育”观念,把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

(二)终止“城乡二元体制”的行为惯性

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资源向来短缺。要解决这一历史欠账,必须改革城乡发展的二元体制。首先,教育设施建设应实现城乡一体、资源共享。除了凭借新型城镇化契机优先增加农村教育资源外,还须通过整合辖区内,尤其是城市的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公园、科技馆、电影院等,为农村老年教育服务。这样既能解决当下老年教育开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也能充分盘活和利用城市闲置的教育资源,让农村老年教育在城乡统筹中真正获益。其次,教育经费投入应城乡均衡、农村适度优先。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在预算社区教育人头经费时执行“不同民不同价”的二元规制。随着农村老年教育受众增加,若不能改变既有政策,经费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适度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老年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再次,课程开发与师资力量应城乡兼顾、合作共建。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需求,课程开发和师资共享方面应该做到城乡兼顾、合作融通。一方面,应积极开发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借鉴城市成熟的课程资源和培训菜单;另一方面,通过城乡合作共建,互聘互通,聘请地方乡贤、文化传人、能工巧匠、时代楷模、专业人士等为主体,建立师资库,组建“讲师团”,以确保老年教育有稳定和多样的师资力量。

(三)增强教育组织的网络依赖

健康有序的老年教育离不开完善健全的教学组织网络。一是加强架构管理组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可以在县乡举办老年学校,村组成立老年教育辅导站,各村组配置老年教育专门单位,逐步形成农村老年教育三级网络,实现农村老年教育有序发展。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乡镇党校、老年协会、成人学校、中小学校的现有组织管理力量,实现共同发展。此外,依靠“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也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新趋势。二是搭建学习网络平台。在不断改进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应充分依托电大远程教育网、现代通信网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平台,开展老年教育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丰富教学形式,形成城乡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双赢的联动机制。

(四)加强城镇化环境下的适应性教育

1.加强与市民化要求相对接的现代文明教育。

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市民化,这一“化人”的工程,涉及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职业、户籍的转换,老年农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都面临着调整和改变。文明新市民教育是农村老年人在新环境中的重要一课。文明理念、文明礼仪、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法规、环保教育、形势教育、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都是文明新市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老年人老年阶段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必要进行设立突发状况应急技能培训、养老保健养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生命教育等相关课程。此外,第三代的培养是农村老年人平日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接受隔代亲子教育可以让老年人在家庭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进而从“业余”家庭教育者转变为“专业”的家庭教育者,以较好改善和处理隔代关系。

2.加强与多样化岗位需求相衔接的职业技能教育。

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征用,农民不再机械地从事繁重的农事,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的就业呈现多样化。尤其是低年龄段老年农民,就业需求强烈。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未完全脱离土地的非传统老年农民的适应性教育。他们将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户和经济组织,集中开发成农场,并仍参与农场的工作,但是需要学习新的耕作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服从农场主的管理,学习新的制度要求。第二类是完全脱离土地的老年农民的适应性教育。这类老年人在土地流转或征用后不再从事农业工作,逐渐转向二三产业。为及时对接新的岗位要求,他们需要进行新的技能培训,进而较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第三类农村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自主“创业”,或自主经营小商品,或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却并不全面,多数只停留在经验层面,需要适时地发展其职业能力,实现再就业。

3.加强与新型老年生活相匹配的休闲文化教育。

篇(4)

>>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关系研究 《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评介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 利用城镇化契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研究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浅谈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论中国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中农民的安置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研究 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年元月7日访问.

[3] 周明勇,肖宏伟.生态民间借贷制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1).

[4] 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http:///zcfb/zcfbtz/2010tz/t20100527_349482.htm,2014年元月8日访问.

[6] 周明勇,易丹辉.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4).

[7] 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黄卫平,胡玫.美国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9] 搜狐新闻.湘西集资案:曾成杰担责最重数十政商人士受处.http:///20130718/n381 982879.shtml,2013年12月8日访问.

[10] 曾鸣.神木民间借贷调查:所涉官员高至厅局级有人获利2亿.http:///shendu/nfz- m/detail_2013_07/25/27902117_0.shtml,2014年元月2日访问.

[11] 张成.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11.

[12] 武俊奎.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京津冀冀乡村旅游区域PPP融资制度法治化研究”(项目号:HBTFKL201516);2015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二)项目“京津冀冀区域经济制度生态化研究”(项目号:15ZR066)。

篇(5)

1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对策应与时俱进

在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转变传统的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观念,应把乡村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加快整个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步调,使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更规范,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才更有活力。在管理中应鼓励贫困户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来,通过产业带动、企业帮扶等形式,让乡村生态旅游助推脱贫攻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态旅游可采取“旅游+”的模式,开发农旅、文旅、体旅等山地旅游新业态,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充分重视各类专家对于乡村生态旅游领域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议,利用业务咨询、理论指导、评审评价等形式,不断强化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内容,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以科学合理的城乡统一化管理办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紧跟新形势下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行业良好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2倡导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参与感也较低,因此可倡导当地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形成了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以社会实践旅游振兴为特色,加大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制定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整体营销办法后,实现当地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联合互动。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同时促进当地人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对农业公园、湿地保护区的深度体验和走访,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积极发掘当地的旅游潜力,从而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此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业对当地乡村发展振兴的带动作用。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所以必须要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基层部门应加大力度促进产业扶贫政策基础,做好有前瞻性地规划与管理工作。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例如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给予村民政策和项目扶持。在村民依托乡村振兴发展的良好政策下,也积极开始发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产业,促使当地农村环境更美、农村收入更多,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基层部门应明确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市、县,可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对使用荒山、荒坡、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此不断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

篇(6)

【论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金融 邮储银行 业务发展对策

一、前言

在国际经济整体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增长形势面临较大的压力的大背景下,2013年,中国政府重点启动以新型城镇化为代表的发展策略,推动国内保持投资力度并扩大内需,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镇化建设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如何准确的把握好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更好的发挥金融服务的助推作用,成为学术界争相讨论的话题。作为邮储银行一名基层工作者,就立足从农村金融中出现的新需求出发,罗列当前金融在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浅谈金融助推城镇化进程的一系列现实选择,以期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邮储银行的业务发展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邮储银行应发挥连接城乡的网络优势,在具体的业务种类上开拓创新,进而在金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负债与结算业务:与农信社联手打造便捷的支付结算体系

在城镇化的初级阶段,由于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所衍生的个人以及企业的支付结算业务是目前城乡金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支付结算体系必须要满足三种方式的支付结算需求:一是个人对个人;二是个人对企业;三是企业对企业。

对邮储银行来说,目前全国有3.9万个网点和4.7万台ATM机,这个网络所组成的支付结算体系可以支撑个人对个人以及个人对企业的结算需求。但是要满足城乡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需求,仅靠邮储银行是无法提供的,因为在在大部分乡村地区邮储银行的网点并不能办理对公业务。相比之下,农信社的乡镇网点都可以办理对公结算业务。但农信社的不足是未实现全国联网,所以个人对个人的全国结算通过农信社系统并不顺畅。

因此,要打造一个真正覆盖城乡的农村支付结算平台,就需要邮储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共同来做,与农信社相互联手共同打造便捷且廉价的支付结算体系对于双方都是双赢。更重要的是,这个支付结算体系的建立,对于财政涉农资金的转移支付、农村资金的回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零售资产业务:从小额贷款到消费金融的链式开发

在资产业务方面,根据邮储银行的实际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可以采用“先两头后中间”的信贷发展模式,即总行从大项目贷款入手,开展项目融资等批发类资产业务,提升规模收益;而分支行则从小额贷款入手,以此为基础,从两个方向(消费类和生产类)逐步拓展全方位的信贷产品线。

1、积极推广农村小额贷款。实践证明,小额贷款业务是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农户贷款一般在3万元左右,商户的贷款也就是10万左右。根据这个特点,邮储银行自2008年开办小额贷款以来就尝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小额贷款方式,如农户小额贷款、商户小额贷款、个体户商务贷款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当地分支行可探索开展相应的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丰富“三农”贷款增信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2、大力拓展住房信贷产品。在未来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让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逐步拥有自己的住房,是必然的趋势;而尚居住在农村的农民,通过土地的确权和流转的加快,其住房需求也将显著增加。也就是说,按揭贷款与和房地产有关的消费贷款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城镇中拥有购房资格的农民工也将逐步增加,加上其劳动报酬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速。如果未来大部分流动人口的家人也开始进入城市,这些流动人口就将开始从集体租住开始转为需要自己的住房,从而购买房产的需求就会出现较大增长。

3、发展教育类信贷产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求主要来自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需求。此前,在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自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完成的。而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的子女得到就近入学的资格,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同样助学贷款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在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提供融资就成为一项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并且盈利的业务。因此,助学贷款的规模也将逐步增长。

4、开拓消费金融产品。在市民化进程中,未来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之间的消费差异将缩小乃至消失,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的“消费升级”。以高端耐用消费品为例,城镇人口相机人均保有量为农村的9.78倍,空调和电脑的人均保有量差距也达到5.4倍和4.56倍,因此高端的耐用品保有量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三)批发资产业务:三个着力点

第一个着力点是基础设施建设:银团贷款

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周期长、资金占用额大的特点,单纯依靠财政资金,很难支撑项目建设,必须有金融的更多介入,而邮储银行具有庞大的资金优势。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未来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公共教育和医疗等与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支出建设有望提速。邮储银行应积极加强政信合作,努力提供包含项目信贷支持、市政融资咨询、评估等相关业务在内的配套金融服务,从而与地方政府和核心企业打造长期良好互利的合作关系。

第二个着力点是农业现代化:供应链融资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兴起,将为邮储银行开展农业产业上、下游一体化金融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投资机会。未来邮储银行要积极关注和发展农村的新型农业组织业务,通过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广“一家分行做全国”的供应链模式,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注重支持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不断提升绿色信贷的发放比例。

第三个着力点是扶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

城镇化的重点在中小城市、小城镇,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邮储银行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金融创新,变通解决中小企业中的担保抵押难问题,改进金融服务,在审慎经营和经济金融政策指引下,全力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市场前景好、信用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实行简化手续、利率优惠、优先发放贷款、降低银企运营成本。

(四)理财业务:资产管理

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崛起,客户日益多元的金融资产配置需要也将日益彰显。

邮储银行应以县域城区、开发区、重点集镇、专业市场、产业集聚区等城镇化建设重点区域的优质个人客户为服务重点,注重发掘居民多元资产配置需求,积极推出特色个人金融服务。尤其应注重以信用卡、低风险理财、基金定投、证券买卖、保险、实物黄金为重要抓手,加大新型产品创设力度,主动满足新的金融需求,从而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推动实现自身的转型与跨越。

(五)加强新业务领域风险的管控。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新的发展机会与挑战,邮储银行应在信贷投放、业务创新和风险防控方面做好文章,既做到确保资源向有真实需求、有广阔前景、有良好回报的新型城镇化热点领域流动,又做好风险防控,规避产能过剩行业和创新金融产品过程中所蕴含的潜在风险。

篇(7)

[关键词]:咸阳 旅游业 城镇化 互动发展

0前言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城镇化的产生与发展受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等三大力量的吸引。大量经验表明,以旅游业为主导拉动和促进城镇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城镇化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旅游业发展。咸阳市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传统产业发展潜力有限,旅游资源却得天独厚。旅游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既满足当地经济提升,又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以新型城镇化作为支撑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越高,旅游业发展也就越迅速。旅游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和谐发展,必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稳步增长。

1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机制概述

1.1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型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驱动,也是我国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合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经济发展更多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推动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

2012年,国务院批复西咸新区规划与建设,总面积88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阳两市7县(区)、23个乡镇、总人口90余万。定位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以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泾河新城、沣东新城、沣西新城、为西咸新区核心区建设,特色小镇点缀,建立全新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使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取得平衡。以文化旅游、田园风情、关中民俗为特色建设生态田园小镇、生态田园新城、历史文化基地。

城镇化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成为实现西咸经济尤其是咸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2旅游业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推动效应

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产业具有以下特点;(1)人的流动性特点;(2)强大吸引力特点;(3)终端消费特点;(4)产业带动特点;(5)口碑传播特点等。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体系的建设能极大地促进人口的聚集、经济的聚集、资金的聚集,推动城镇化快速地实现。旅游业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推动效应主要表现在动力效应和社会综合效应两大方面。旅游产业需要的是相对高端的服务,要有一定的接待设施、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吃住行购物娱乐等等,各种设施配套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促进城镇化升级。同时,旅游业有提升城镇价值的综合社会效应。对提升城镇的品牌、改善城镇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民休闲生活品质,尤其推动旅游城镇个性化、品牌化的发展效应巨大。

1.3城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作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随着“西咸新区规划”等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大规模实施,西部地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要突破传统工业经济推动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正成为推动咸阳城镇化发展最现实且最有效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高速有序推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西咸新区的五个新城的规划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化思路的指引下,在交通、人才、信息、环境、特色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这五个新城中,每个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通过特色小镇、重点镇的建设,实现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引导城市资本、城市消费进入农村,通过文化资源挖掘、休闲旅游等方式提升城镇附加值。使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相融相生。在科学规划建设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了旅游的产业设想和元素。新型城镇要达到的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之目的,正符合了现代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绿色特征显著、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性可持续后劲足等特征。

2咸阳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现状

2.1咸阳旅游业发展现状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中部,境内生态环境优良。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地热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一秦王朝建都之地,使咸阳赢得了“中国第一”的美誉。全市现有文物点近5000处。同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各县市独具特色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咸阳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已初步形成了一历史文化为主体,以养生保健和休闲娱乐为支撑,乡村旅游等其他旅游项目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格局。日益成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聚集地。2014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0亿元。其中,接待乡村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但是依然存在着思想不够重视、保护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灵活等因素,影响着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挥。使来陕西旅游的游客,只知西安,不知咸阳的尴尬境地。

2.2咸阳城镇化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咸阳市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但发展水平仍待提高。咸阳市2013年常住人口494.22万人,城镇化率46.55%。属于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此阶段城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且城镇化的进程将积极促进咸阳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虽然咸阳近年来城镇化水平呈逐年提升趋势,但从全省范围看,与省内其它地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3年咸阳市城镇化率高于上年1.35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4.7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7.18个百分点。在全省十一地市区中低于西安(72.05%)、铜川(61.25%)、杨凌(58.01%)、延安(54.03%)、榆林(52.79%)、宝鸡(46.7%),排第七位。纵观两者对比数据,总体来看咸阳城镇化的整体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弱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如果两者不能互相和谐发展,将会对咸阳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咸阳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3.1旅游业自然属性与城镇化商业属性冲突

商业化既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高度发达的商业化依赖于农业的原始基础和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创造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新模式。旅游业虽然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但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事业,以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根本,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不应当过渡商业化。过渡的商业化结果必然招致旅游人际关系的恶化,旅游资源的商业化和旅游活动的庸俗化。因此,旅游具有一定的反商业化特征,特别在遗产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旅游的反商业化需求和特征更为显著。咸阳的旅游发展对人文景观具有依赖性,失去了自然属性就失去了旅游生命。而落后的经济基础,注定了城镇化进程中脱离不了商业化发展模式,现代城镇化发展中两者的矛盾尤为突出。

3.2旅游业与城镇发展用地规划之间失配

随着国家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到来,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必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重头戏,咸阳首当其冲。城镇化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土地资源尤为重要,城镇发展用地增加必然导致旅游用地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业和城镇建设没有做到有机协调、合理科学规划,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必将形成激烈竞争。咸阳市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爬坡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建设道路很长,提升旅游服务职能,延展旅游产业链条需要更多的用地。据调查统计,201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42平方公里,2015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92平方公里,五年间用地速度增长达20%以上。而且,咸阳市目前审批需求以城镇居住用地、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发展用地较多,而园林绿化、道路用地比重较低。

4深化咸阳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策略分析

4.1完善旅游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咸阳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周秦汉唐古迹遗存丰富,加之咸阳市又是近现代红色革命的摇篮,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泾河、渭河绵延全境,巍巍嵯峨山横亘北麓,地热资源丰沛,自然旅游资源无可比拟。但由于咸阳市地处西部内陆,思想不够解放,经济欠发达,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意识跟不上、资金投入不足。除了乾陵、茂陵、汉阳陵等国家级旅游景点规划布局及开发以外,其余丰沛的旅游资源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及管理,基本处于局部保护,无序开发利用的局面。

随着西部大开发、尤其是2012年《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的批准,咸阳市旅游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才揭开了新的篇章。之后陕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咸阳市随之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咸阳市旅游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才驶入了快车道。西咸新区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理念来进行规划建设。在彰显文化上,以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历史遗存带为依托,建立历史文化保护特区,建设国家级秦汉文化展示区、国际化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在生态建设上,以河流为依托。将水系引入建设用地,建设大面积湿地公园、水景公园。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建设生态田园小镇。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对马栏革命旧址、安吴青训班等红色旅游基地也进行了规划建设。

4.2完善旅游城镇基础和配套设施

完善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良好的服务功能,是吸引游客、树立高品质旅游城镇品牌及形象的关键。现代旅游产业体系配套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两大部分。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旅游城镇服务功能的核心理念。在提升旅游城镇的容量、环境、秩序、主体功能等要素上下功夫,以适应现代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求。首要是优化旅游服务体系和多元旅游相关产品的供给;建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各种安全救援保障体系;旅游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人性化的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升旅游产业的生命力。其次,在文化、生态、治安等方面强化引导,多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内涵和特色。对自然资源,应首先保护其原始性和生态性,使旅游回归其健康之本性。二是,在城市交通、通信、排水、商务会展、生态环境、文化设计、大型场馆、停车场、消防设施等软硬件上下足功夫。旅游城镇要达到初始设计之目的,必须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上提质和完善。三是,在资金投入方面,保证资金充足使用。另外,大力鼓励民间投资、企业投资等多渠道投资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

4.3打造旅游业品牌

旅游城市、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日益成为旅游市场促销的主体。市场是旅游业的命脉,旅游业所具备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均须以旅游市场的运作而达到游客的需求和经营者的投入与产出之目的。因此,旅游品牌已是公认的旅游产业软件之一。

咸阳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地区差异明显,旅游资源互补性很强,我们要充分挖掘,增加互动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重点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挖掘丰富多彩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游客参与的民俗、饮食、传统手工艺制作、养生保健等内容。要做到留得住人、留的下客。在旅游项目中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这一“朝阳产业”的新品牌。

5结论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作为基础,运用相关理论,仅对咸阳地区两者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结合咸阳市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西咸新区建设规划,城镇化与旅游业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总体以城镇化为主导。

2、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在新型城镇化思路指导下,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旅游业起主导作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在开发旅游资源和人造景观的同时,完善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促成了新型城镇化基础的发展;通过规划、资金、人才的有序流动,一个新型的城镇化雏形展现出来。富平的陶仙坊、礼泉的袁家村、兴平的马嵬驿、泾河新城的茯茶小镇就是实证。

参考文献:

[1]Chad・R・GTourismtutorial[M].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ology press,2003.

[2]LikorishLJ,JenkinsCL,Introduction to Tourism[M].Beijing:china tourism press ,2002.

[3]董宪民.陕西导游[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2.119-120.

[4]王新越.中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

[5]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J].咸阳市委市政府,2015.

[6]咸阳市统计局.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J].咸阳市统计局,2015.

[7]王亚奇,陈学刚,关丽萍.新疆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