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财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24 17:0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篇(1)

关键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企业税务风险涉及到国家税务机关、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掌握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把握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能够减少税务法律法规变动中带来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方式在发展变化中要求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有相应的转变,国家税务机关和企业必须在税务管理工作中有新作为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减少、避免企业税务风险,提高企业服务质量,目前在国家税务工作中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企业税务风险是企业在运行过程当中由于对税务法律法规没有依法实行或者对税务法律法规的变动没有及时掌握导致的企业利益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的纳税行为违反了税务法律法规和企业没有准确运用税法导致额外的税务成本负担。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一)主观性

企业税务风险关系到在国家税务单位和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者,其中国家税务机关的税务政策和企业税务工作者对政策的认识、实践,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意识和企业税务工作者的素质,这些主观性因素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必然性

在我国国家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特征。企业生产运营的目的是创造最大经济利益,往往要减少、降低一切生产成本,导致在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有逃税、漏税等不规范纳税行为出现。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矛盾。

(三)预先性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符合国家标准的,与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有直接的联系,在财务审核工作者就已经产生了税务风险意识。因此,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是有预先性的。

三、企业税务风险原因

企业税务风险的原因一般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分析:外部原因是指国家税务部门缺少相关的税务法律法规或者国家税务部门较低的服务效率,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原因是企业的税务防范不全面或者企业的税务意识不强造成的企业税务负担。

(一)企业税务人员素质较弱

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因为自身的税务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有所欠缺,以及过国家的税务法律法规没有掌握,或许本身并没有偷税漏税的想法,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了偷税漏税行为,给企业增加了没必要的企业税务风险。

(二)企业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

由于在企业处理税务工作中会产生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会加大企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对企业税务风险认识不深刻,或者企业运营过程中对税务管理工作的态度松懈,产生了一系列的企业税务风险问题。

(三)信息情报工作不到位

数据信息情报在国家税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得到税务信息,但是,事实表明,企业对获取的信息并没有足够重视和应用,导致国家税务机关的税务信息没有实际有效运用。

四、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企业税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税务人员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关系着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企业的税务人员可以通过企业讲座、企业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税务素质,保证自身可以在具备充足税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减少税务风险。

(二)强化企业风险应对意识

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要逐步加强,一定遵从税务管理单位。一旦企业的税务管理遵从度减弱,不仅增加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意识,也给国家税务单位带来税收风险和税收困难。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税务风险的预防工作也会出现疏漏,因此,企业应该按照周围的环境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检查、纠正,促进企业的正常的发展。虽然在解决企业税务风险问题时给企业增加成本负担,但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进行企业纳税检查

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财务数据审核、税务检查,对企业财务的各个环节清晰明了地掌握,做到健康有序地安全防范税负风险。在发现税务风险问题时要与专业的税务工作人员解决,及时解决。如果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税务风险问题存在,企业要受到处罚并且需要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修正,以免出现更大的税务风险。

(四)提高数据信息情报质量

必须要在专业的税务管理、实际中服从税务风险应对工作者,对于其更新的数据信息、数据需求准确、按时获取。税务风险应对工作者也应该在县城的新机具初上做好整合运用,加强财务在企业税务风险应对中的作用,切实了解企业的真实生产能力,进行企业各个环节的财务数据深刻,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的隐性的税务风险。

篇(2)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研究

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并不理想,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是一项巨大考验,相关部门必须对其经济活动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财务支出绩效管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财务绩效,让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增加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一、目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保障据研究发现,我国财务人员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时缺乏相关依据作为支撑,导致其工作缺乏相应的保障,严重阻碍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虽然我国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将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做好相应管理监督工作,对地区财政经济活动进行全动态跟踪,保证其财政工作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但是纵观整个财政法律法规可以发现,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法律法规少之又少,地方财政部门人员在进行相应管理工作时缺乏相关依据,法律保护力度不强,其工作较为随性,并且国家政府也没有针对其管理工作建立相应体系,导致大部分政府机关相应团队组建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没有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如长效机制、激励机制,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过于盲目,缺乏科学性,严重阻碍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进度。

(二)缺乏科学性由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属于一种新型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目前我国仍处于初步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对其管理工作认识并不到位,过于重视该管理工作,将其管理工作作为财政经济活动突破口,没有正确、科学设立相应指评价指标,并且大部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对其认知出现偏差,和其余经济活动产生冲突,不利于管理工作发展。此外,各地方经济活动有所差异,财政工作有所偏差,对其认知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建立相应评价指标时也有所不同,比较多元化,会导致国家对其无法进行统一管理。

(三)框架体系缺乏完整性相关政府单位要想做好调整支出绩效管理工作就必须在进行正式工作之前建立相应框架体系,将当地经济活动中所涉及方面全部引用其中,从而实现综合型管理,但是,根据研究大部分地区建立相应框架体系时出现严重问题,没有设立相应管理部门,机构数量远远不足,工作人员缺乏相应专业素养,其工作流程与职责落实并不到位。并且由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其应用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现代化技术,如行业标准库、绩效管理数据库等,这些都需要相关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网络资源,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如资金、重视程度等,大部分政府对其网络资源建设都不到位,导致其管理工作过于分散,没有规范化。

二、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策略

(一)明确管理目标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时需要先将其目标进行明确,对财务支出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管理工作重要性,充分掌握其管理工作意义,如流程、目的、作用等,并根据其特性建立相应评价制度。建立相应评价制度以后相关部门需要将其目标进行全面落实,让各个部门都能充分了解到其管理工作目标,在进行日常工作中以该目标为基础开展相应活动,并且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其管理工作各个流程真实性、有效性,从而全面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二)对评价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因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包含了当地政府整个经济活动,因此对象与目标也比较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评价对象和目标建立相应评价表,全面掌握政府经济活动状况。相关人员可以建立综合绩效评价表,对政府相应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如政府资金规模、预算管理水平、收支活动等。其次部分政府由于发展较好会存在下属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建立部门绩效评价表,对其下属单位进行相应财务管理工作,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政府进行日常运行时会建立民生项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其项目建立相应绩效评价,将项目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效益不同建立不同、效益表,如短期、长期、间接、直接等,从而对项目项目进行全动态跟踪,确保其管理工作有效性。

(三)建立相应评价体系由于政府事业单位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公共财政支出,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支出建议相应绩效管理体系,将其支出情况充分展现出来,让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去除,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相关工作人员建立相应体系时需要根据其基本内容进行建立,如界定、设置、标准等,工作人员要明确所评价目标,建立科学、全面的目标体系,并且还需要将其体系进行衡量建立指标,当评价体系建立完成以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衡量,保证其科学性、通用性。

(四)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相关人员在进行相应管理工作时要选择合适评价方式才能有效保证其结果准确性,为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相应数据支撑。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采用综合评价分析判断法开展相应评价工作,但是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涉及到的项目部门有很大差别,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评价工作时要对其评价工作进行相应调整,以定性与定量、经常性与评价性、统一与专项、事前与事后、自我评价与专业部门等方面进行结合来开展相应评价工作,从而保证该管理工作全面性,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

(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所涉及到方面比较隐私,其安全性和私密性较强,因此,政府必须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国家政府应该在原有法律条文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增加相应管理体系,如在预算法审计法中添加相应的管理内容,对该工作进行相应的约束,提高管理工作的地位,让各级政府能够对其引起足够重视,从而激励政府全面落实的管理体系。并且随着该管理深入,当地政府需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其工作进行细化,让其流程更加全面。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权威性,让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管理权力,更好的进行相应管理工作,如调查、评价等,让各地相关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依,让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六)建立并完善相应管理框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涉及到当地政府整个经济活动中所有财务数据,因此该工作覆盖面积广,所涉及到内容较多,工作内容比较繁琐,如编制、经济活动财务监管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其管理工作流程性质对其进行建立相应部门机构,如财务部门、审算单位、审计部门等,将其工作进行性细分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让其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同时当地政府需要根据其工作特性完善相应工作流程,对其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管理,规范其工作模式,建立标准申报、工作流程如绩效目标申报表、数据收集表、指标分析表等,对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科学、先进技术为基础完善相应系统建设,如信息化系统、数据库等。

篇(3)

1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现状

通过开展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可正确评价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对加强村级财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市开展对农村财会人员以及农经人员的培训共78场,培训人员总数达1829人,共对全市967个村(居)的251个村(居)进行2009年以来村集体财务收支日常审计。251个村(居)审计总金额达38872.16万元,查出违规使用村财务总金额88.46万元,涉及人数33人。现已清退违规总金额71.54万元。目前莆田市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农村财务系统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使得农村的财务管理逐渐走向正常化和正规化,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2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2.1财务审计的环境较差多年来,农村经管部门地位低,权威性也不高,这是目前不能有效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客观原因。一方面在走访群众中部分群众避而不见,有的以年数太久、记不清而推诿,有的当事人特别是一些村干部因涉及到个人利害拒绝提供相关资料,从而给农村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因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既没有办法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又因为其违法违纪问题的界定不清,达不到立案标准,司法机关不能立案侦查[2-3]。致使问题久拖不决,没有有效的法律依据对其处罚,整改措施不完善,最终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难以有效地遏制投机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2.2财务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因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质,不仅要求财务审计人员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掌握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是就目前对莆田市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政策均达不到要求的水平,且人员文化背景差异较大,高、大、中专毕业生都有;有的曾经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中从事过财会工作,有的是从乡镇其他部门调入的,还有依靠关系从事财务工作的等等。大部分审计人员不能快速地理解农村中的各项经济政策,而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会计专业的一些专业术语更是一知半解,根本无法胜任当前的业务工作。

2.3财务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目前,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未涉及农村的财务审计,没有明确指出农村财务审计的法律地位。而在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文(农经办〔2005〕12号)中规定,农村审计由农村经管站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体系是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而审计活动则直接由农经站实施,致使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审计缺少明确、独立的审计机构,缺乏必要的法律权威。目前,莆田市有部分乡镇、街道的经管部门存在人员编制被其他部门占用以及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混岗使用的现象,而真正专门从事经管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有些地方只有经管站长1个人负责,这种混乱的人员设置现象导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效率低、质量差,严重影响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4]。

3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对策

3.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宣传力度由于学习不够,审计宣传不到位,农村基层村、组干部和村民群众对审计的目的、作用、职能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农村广播等新闻媒体或通过会议、座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机会,大力宣传审计法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成果。不断扩大审计影响,提高人们的审计意识,增加对审计的理解和支持,排除对审计的阻力和干扰,从而改善审计环境,保证审计的顺利实施。

篇(4)

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信息失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直接阻碍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严重时直接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由很多影响因素造成,其中内部控制就是主要因素。企业经营中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显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内控关系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内部控制,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达到控制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便于相关人员在后期进行会计事物处理时,严格遵守相应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内部控制机构在亏及业务中也起到了监督作用,能够及时发现会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例如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可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更好的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利用内部控制建立更加完善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在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中,将责任明确分配到个人,有效激发的财务人员积极工作积极性。

二、会计内控作用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主要构成部分,本身具备经济监督的特点,同时还包含独特特征。按照监督实施者将会计监督分成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种。前者企业规范内部会计工作程序与方法采用的审计;后者则是政府监督部门或中介机构监督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单位经济活动。有效发挥会计监督,可以达成以下几方面作用:

1.有效规范经济行为

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中不可逾越金融法律法规,会计内控则可以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检查企业经济活动,保证各类经济行为合法有效,保证国家金融法律的权威性。企业财务与经济活动的而基础与前提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师必须了解所有财政收支情况,构建高效健全的会计内控体系,有助于预防与遏制金融犯罪,全面落实国家金融法律法规。

2.实现企业自我约束

?S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管理权逐渐从政府的手中转移到了企业经营者的手中,政府由直接管控者变为间接的管理者。伴随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从直接的管控这慢慢变为管理者,企业经营者从政府手中接掌了企业的管理权。这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激发了企业经营者工作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政府再放权时,专制、腐败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内部会计内控部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工作,真实掌握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对腐败、专制问题及时防范。从而做到效规范企业经营活动,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内控制度不完善

实际中部分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对内控工作产生不小的影响。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市场题注逐渐完善,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巨大市场压力,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内控制度才能彻底发挥其作用,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实际中也有企业没有内控制度,或是内控制度仅针对某一方面,财务控制准则不完善,造成内控无标准可依循。

2.资金预算体系问题

企业财政预算工作中,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资金预算敷衍了事,很多时候直接修改上一年的预算表,造成资金预算不准确、结果粗糙,不能准确计算企业的各项经费预算,造成项目与资金数额不匹配,出现大项目资金不足、小项目严重浪费资金的情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大问题就是预算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此外,资金预算涉及到诸多部门,但大部分部门对财务预算工作不重视,只关心小部门的预算指标,部门间缺乏配合,上报预算金额时也是敷衍了事,影响后期工作的开展。

四、强化内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针对上述分析,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多方面分析给出具体优化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内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组建内控管理层,企业经营生产中会涉及到各个层面的风险。通常会将内控部门独立出来,行使独立的职能。企业领导层的主管风险管理的主要掌握风险管理的总体计划与管理方向;进一步明确操作风险管理准则,在考虑各种可能风险的前提下制定详细管理计划,这样当面对突况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给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策略;构建以审计为主的监管制度,整个企业都要重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企业内部审计,企业内审制度有助于监管企业高管、资金走向及劳资问题。

2.优化会计业务流程

财务集中处理制度,通过集中处理财务工程可以优化工作流程,通过构建财务处理后台将其与业务工作有效分离开;分离财务工作与行政工作,保持工作的相对独立,保证内部控制的独立性,确保内部控制的准确性;明确财务管理操作流程,企业其他经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独特性,比如营销工作,其工作较为灵活,流程控制相对松散,流程控制过于严格会降低业务人员的自主性。而财务管理流程则必须保证严谨与明晰,尤其评估与审查风险时,严格遵守管理流程与责任制度。

篇(5)

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主管 投融资 法规 意识

公司财务主管除了管理公司财务工作以外,还应该着眼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决策等环节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作为房地产公司财务主管,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房地产公司财务主管在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还应该牢牢树立四种意识,即全局意识、投融资意识、法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一、全局意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金、人才、资源高度集中。房地产公司财务主管必须从公司的整体战略出发,要有全局意识,绝不能单从财务数据出发考虑问题,而要从公司全局考虑问题。只有具有全局意识,才可能当好公司领导的助手、参谋。

怎样牢固树立全局意识?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行业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的学习,提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高度和能力。第二,要正确处理与上级的关系,做到部门服从公司、下级服从上级,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第三,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公司内其他部门、其他单位财务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相关业务部门需要了解、协助或办理的事,只要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予以方便。与其他单位财务部门业务往来时,要提前通知对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主管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精诚团结,共同把公司的各项工作做好。最后,要有淡泊名利、献身工作的高尚品格。当个人、部门的局部利益和公司利益或其他部门利益有冲突时,要高风亮节,勇于牺牲。

二、投融资意识

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财务战略以持续盈利、财富不断增长为目标,房地产公司亦然。投资是盈利的前提、基础,融资为投资提供资金保证。房地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作为房地产公司财务主管,必须树牢投融资意识,要科学地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必须保证投资规模与公司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资金需求,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有效的筹资方式。

怎样树牢投融资意识?树牢投融资意识,首先,必须加强财经知识学习,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把握房地产经营的特点、规律。其次,要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吸取同行的投融资经验和教训。第三,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意识,以效率和效益为评判标准科学选择和确定投融资项目,不等不靠。第四,要在原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究投融资对策。总之,投资必须有回报!融资要控制成本。具有强烈的投融资意识是一个合格的房地产公司财务主管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法规意识

任何公司都必须合法经营,这是基本准则。房地产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税法》《合同法》等经济法律和政策规定,这些法规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税务处理问题,和《税法》密切相关。公司对外发生经济行为,均要签订书面合同。房地产公司签订的主要合同有施工合同、销售合同等。作为财务主管,必须树牢法规意识,依据法律合理减低税金,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如果缺乏相应的法规意识,处理不当,会经常导致公司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怎样树牢法规意识?首先,除了加强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以外,作为财务主管还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第二,要经常收集同行业反面案例、典型案例,引以为戒。第三,作为公司领导的财务参谋,要提醒、影响领导重视经济法规在日常业务流程中的管控。第四,要引导相关业务部门遵守法规,依法办事,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见利忘义等问题的发生。

四、风险意识

公司必须建立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房地产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商业机密泄密风险、资金风险、税收风险等。财务信息是公司经营的重要资源,有的财务信息本身就是商业机密,有时甚至涉及公司的生存,因此,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尤为重要,财务主管一定要树牢信息保密意识。房地产公司涉及投融资规模、金额巨大,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确保公司盈利才能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税收风险是房地产公司的最大风险之一。房地产公司是地产税务稽查部门每年稽查的重点,正确处理房地产涉及的税务问题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税收风险。

怎样树牢风险意识?首先,财务主管要熟练掌握金融知识,熟悉国家金融政策,增强识假防伪能力,学会应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对全体财务人员的教育管理,切实提高所属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第二,要配合公司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重大投资方案应当采取集体决策。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软件,正确分析和预测房地产公司面临的各种信息泄密风险、资金风险、税务风险。最后,要亲自参与制定完备的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并经常对照检查和演练。

综上所述,当好房地产公司财务主管,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严格管理,树牢全局意识、投融资意识、法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肖太寿.最新税收政策公司涉税76难点深度解析及经典案例[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18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91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建设投资的全过程,涉及资金运用,体现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在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实施过程和竣工之后发挥着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的功能,能够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转型,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紧抓涉及企业从筹集、投入到产出的全方位的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助于规范财务行为,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1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的不足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就当下情况来看,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的表现内容如下:

1.1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有一些企业的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强,利用一己之私虚构项目涉及财务管理的内容,使得设计概算编制没有科学参考,数据不严谨。有些企业更是急于立项成功,在未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之前就冲动行事,使得概算与计划、预算不符合,导致预算成本和实际投资之间存在出入,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干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基础财务工作,缺少专职从事会计和拥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建设投资项目的基本程序和实施程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认识不到位,财务管理基础环节薄弱,仅仅依靠建设投资财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各部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沟通,况且工作的相互配合程度较低、效率较差,企业的整体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没有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也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导致有些项目投资盲目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

1.2 建设投资项目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不管是在企业前期的筹集、勘察、设计阶段,还是后期的监管、决算时期,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财务素质不高,导致企业预算不准,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困难;另一方面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使得财务人员工作懈怠,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另外,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已有的某些财务管理机制空有框架而疏于贯彻落实,不仅保证不了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欠缺内部监督,时有违规操作现象发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也增加了企业建设投资和运营的风险。

1.3 建设投资项目前期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全面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繁多并且复杂,但是有些企业并未重视前期的财务工作,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各部门沟通交流工作细节,在未完全达成一致协商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建设,审核环节松懈,没有科学的建设投资计划,使得计划和预算不能完全契合。此外,建设投资项目的细节需要商榷的地方很多,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种资金使用途径与预算管理范围存在差距,投资规模上也出现不相符的问题,不能完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实际的市场情况随机应变,预算与概算不匹配问题频出,没有全面、科学、有效的投资规范,处理不当计划、预算与概算的问题,前期财务管理工作不全面,严重阻碍企业建设投资项目之后的正常运营。

1.4 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不到位

可以说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是企业整个运营的核心环节,包含建设投资项目从审批立项、建设投资一直到项目完工验收的过程,关系到整个企业能否顺利建设,必须加以重视。但是目前有些企业在建设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一方面,建设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事,使得项目在建设投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缺少相应的制度遵循,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强制性得不到充分保障。欠缺对于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内部稽核机制,对项目的财务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投标环节时有问题发生,财务指标不科学,预审与分析评价参与投标的竞争对手不到位,使得投标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容易流失资金监管和失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1.5 建设投资项目竣工的财务管理力度不够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在竣工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少,首先是验收程序不合理,竣工结算财务报告不明确,存在看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其次,企业项目在竣工之后,不能及时清点剩余物资,造成资金闲置情况;最后,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方面的工作懈怠,对于项目竣工之后的各项财务支出管理不明确,出现混乱状况,财务管理的力度不够,监管欠妥,容易出现资金挪用和截留情况,不利于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长期运营。

2 加强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复杂多变,涉及到财务预算分析、财务核算、数据对比分析和资金控制等多个方面,需要企业严格根据国家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需要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当下,结合企业在建设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综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2.1 建立网络共享信息管理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也可以与其接轨,实现无地域操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企业建设投资项目比较容易标准化的财务业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流程再造,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建立网络共享信息管理平台,并且由其统一管理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化、结构的统一化。集中进行会计的核算工作,大大简化了财务繁琐问题,能够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有利于降低系统和人工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另外,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操作流程标准且精简,基本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透明化,使得财务申报、审批、入账等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内部检查和监管,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2.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是保障建设投资项目顺利进行的依据,是规范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首先,企业应该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具体项目的财务管理政策水平,以确保财务工作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其次,针对企业建设投资项目要制定一套具体的内部考核制度,把好审计关,不定期地抽查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另外,要从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内部出发,有效分析和评价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

2.3 加强建设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财务管理

在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协商一致之后制定相关的可行性投资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政策和市场需要,正确处理和调整计划、预算与概算三者之间的关系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预算管理和设计审核工作,规范投资规模;其次,还应该恰到好处地管理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各项资金运营问题,强化资金管理、审核和监督,认真分析、核实审批项目的概算,使其在预算管理范围之内,并有效控制资金使用范畴,以确保其合理科学利用。

2.4 加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财务管理

对于建设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应该高度重视,以确保在项目批准的概预算范围内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首先,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建设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规范操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进一步保障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合理分配。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财务费用,提高利润水平;其次,要强化招投标环节的掌控力度,确保财力履行,加强项目工程价款结算监管力度,严格遵守结算手续和审批程序,保证结算凭证的真实合法,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5 加强建设投资项目竣工的财务管理

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竣工之后的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对项目前期和实施过程的总结,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投资完成额与预算、概算的执行情况,客观分析项目建设投资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企业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应该加强建设投资项目竣工的财务管理工作,真实地反映竣工项目的建设成果,组织竣工决算工作,总结财务情况,核定资产。投资单位应对其建设投资的项目进行验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竣工结算报告。在此期间,及时结清账目,处理剩余物料,以竣工决算的内容为准进行审计工作,全面统计企业各项目的合理支出,加大监管结余资金的力度,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尽快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使企业的建设投资项目尽快转化为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资本。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建设投资项目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理性分析,任何涉及到财务的工作都可能引发经济风险,所以财务问题无小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运营,干扰经营成果。有效加强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合理控制资金分配和使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扩大其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郝云宏.公司治理内在逻辑关系冲突:董事会行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9).

篇(7)

【关键词】加强,军队财务,监督

一、净化监督环境

首先,要树立依法理财观念。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特别是财务部门领导的财会知识和财经法规培训,增强他们的理财观念。要有计划地培养和提拔使用财务干部,使他们知法守法,并带头执行财经法规,积极支持财务监督人员的工作。其次,要正确处理好领导者之间关系。领导者要主动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监督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监督者既要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主动当好参谋助手,绝不能借鉴之名,行关卡之实。再次要建立财务人员举报制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解决财务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对财务人员实施法律保护,对执行法规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内部约束机制,为财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强化财务监督意识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监督的前提,是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监督意识。财务部门是各级党委的综合理财部门,每一项经费活动都要通过这个关口。从经费活动监督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看,它的监督作用是其他监督手段无法比拟的,可以说,财务监督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军费的使用效益,关系到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战斗力的提。因此,每个财务工作者都要树立监督意识,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使任何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都无机可乘。

三、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

1.加强军队财务部门的内部监督。实施财务监督是军队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财务部门的内部监督是军队财务监督体系的基础,财务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财务部门应组建专门机构,运用专业力量,依法对财务行为及其相关活动独立实施财务监督检查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有效原则,在现有财务检查组织基础上,组建一支素质良好的军队财务监督队伍。财务监督机构作为包括对外业务监督管理和对内专职监察的统一体,具有明显的双重监督属性。这要求财务监督部门不仅必须彻底改变只重视对外部的管理监督,不重视对内部的监察性监督,而且要努力摆正对内监察和对外监督管理的关系,逐步走财务内部监察主导下内察外监的紧密结合的财务监督之路。

2.加强军队财务部门的外部监督。外部监督具有内部监督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更能体现监督客观公正的要求。各级审计、纪检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财务工作进行有力的监督审计。在外部监督机制的运作中要增强审计机构对上负责为主,对本级负责为辅的角色特征。审计部门要注重对财务执行情况、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纪检部门要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查处,加大对军队财务中滋生的新腐败的惩治力度,起好“警示”作用。充分发挥专职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优势,提高财务外部监督水平。

3.加强军队财务部门的行政监督。加强行政监督是加强国家行政机关对军队财务的监督。对于违反财经纪律、法规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者,一定要严加惩处。除行政处分外,还应负相应的经济责任,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要改变以前那种平均主义的做法,即出事后,当事人只是检讨一下就了事,不负其他任何责任。对在财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处理,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至不了了之。为改变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被动局面,制止经济损失浪费等不良现象,还应建立财务人员举报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法和打击报复事件,改变目前财务监督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对财务人员实施法律保护,对执行法规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财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财务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要依法实施财务监督

首先,各级财务部门领导要逐步转变理财观念,克服“权力至上”的思想,摆正权与法关系,使权力的应用法律化、秩序化和规范化,自觉地把自身置于监督之中。只有这样,对下级部门和下属单位的财务监督才理直气壮。其次,要尽快把财务监督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财经法规真正成为财务活动控制的依据、规范手段和行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廉政建设。因此,各级党委要时刻重视廉政建设,打牢拒腐防变的基础,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其次要加强业务建设,提高业务素质。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信息灵通,科技日新月异,没有一批精于计算、善于管理的专门业务骨干是不行的。因此,要通过院校培训、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的监督管理素质。再次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理财。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财务监督必须依法令、法律、法规为依据,在财务监督过程中做到守法、执法、懂法和用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