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7:00: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历史优秀课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50-04
《课程标准》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师们的课标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2013年9月28、29日召开的“新疆自治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历史学科由来自乌苏市第五中学的尹强和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的郭世富两位老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第二单元12课《美国的诞生》进行了同课异构。虽然这次活动是以课例、研讨为主,但因教学环境的不同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差异,使这两节课又具有一定意义的对比性和可借鉴性,也突出反映了初中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上的差异。
《美国的诞生》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尹老师和郭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尹强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分析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二)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郭世富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过程方法:
(1)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
(2)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评价华盛顿,了解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1787年宪法
从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尹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宽泛、笼统、模糊,只有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要素(原因、经过、性质),没有突出课标中的具体细目和能力要求,忽视了本课中的核心人物华盛顿的贡献,学习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对课标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尽管使用了导学案和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但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立意平淡。而郭老师的教学目标就相对具体,有内容,针对性强,有具体的知识目标,有过程方法中能力的培养,有通过核心人物来认识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对课标的要求基本把握的较好。
在课堂教学环节,尹老师以“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保障自由”为线索,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重点强调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课堂教学从导入到背景的讲述用时20分钟,从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上看,占比重较大。讲过程用时10分钟,其中重点的内容《独立宣言》只用了2分钟,出示了书中的一则材料和一幅图片,要求学生找出其意义。在“保障自由”中重点解释了1787年宪法和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而对于为美国的诞生做出卓越贡献的华盛顿,课堂上基本上忽略,只是在课后小结中略提到一二,并布置成回家的作业。笔者认为,这就是对《课程标准》把握存在偏差,导致的教学重难点的偏离。
郭老师的课,以克拉玛依市三中推行的1:1教学模式为主,把课堂分为五个环节,“展示目标、自学检测、合作解疑、激励引导、总结检测”。教师讲述没有超过20分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郭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上也是突出一条主线“自由”。按照“渴望自由”讲解战争原因;“追求自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美独立战争过程;“宣布自由”了解课标《独立宣言》内容及影响;“保障自由”理解1787年宪法,建立美国联邦政体,推动世界近代历史进程。最后,通过两则材料评价华盛顿,了解华盛顿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的民主进程和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贡献,体会华盛顿身上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精神和优秀的个人品质。他按照课标的要求,把落脚点放在了《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独立战争影响和华盛顿的贡献上。
这两节课给笔者感触最大的是两位老师都有课标意识,但重视课本的程度更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及教学设计该如何体现课标精神还都有欠缺。所以,仅仅把《课程标准》写在教案的首页作为装饰是不行的,一定要紧扣课标的内涵和文字表述。
如何去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但要上出一节有质量的公开课实属不易。一节好课不仅是教师与教材文本的交流,还有与自己的思想交流,但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交流。在得知郭老师上报的课题是《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笔者为了更好地和郭老师一起把握这节课的主旨,上网看和这节课相关的各种优秀教学案例(课件、视频和教学设计),翻阅高中教材中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章节(必修和选修),查阅《历史教学》中曾经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文章,重新回顾《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影视片如《爱国者》等,通过反复的研习这一课的课标要求,笔者也尝试寻找这节课的教学突破口。从教材的表述看,就是讲美国诞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但课标上却从要求掌握《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入手,难道美国诞生的背景就不要求掌握吗?后来忽然想起,有一次听了上海李惠军老师的专题讲座,说一节课重要的是要有教学立意和教学灵魂。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立意该放在哪?在翻阅他编著的《笃学行思录》中笔者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灵感。《美国的诞生》是第二单元的主题“步入近代”的组成部分,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迈向近代的标志。于是,笔者感到这节课的教学立意应打破从背景、过程、意义入手的教学常规,而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近代化历程。宏观上,注重对单元标题的理解,把美国的诞生放在17、18世纪世界变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待美利坚民族所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具体到这节课,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整合,以人物(华盛顿)为线索或是在串讲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时,重点突出分析《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战争的影响和华盛顿的历史作用,使学生明白这些重点内容是美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事件,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和课标上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带着对美国诞生的思考和理解,第一次去听郭世富老师的试讲,多少有点失望。课堂教学平铺直叙,讲背景,讲战争过程中的几件大事,讲意义等,战争的过程就讲了23分钟,更多的是描述了“爆发、建军、建国、阶段、独立”等,对《独立宣言》匆匆带过,没有分析。对于战后颁布的《1787年宪法》更是惜墨如金,用时2分钟。可以说重点不突出,亦没有特色,虽然体现了学校的1:1教学模式,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模糊的,更看不到教师匠心独具的设计,在“展示课标”环节中还存在遗漏课标内容的现象,也没有严谨的板书设计。课后我与郭老师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等进行多次交流和沟通,具体谈了谈自己对这节课教学立意的思考。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对课标的研读,郭老师也认为从整个美国历史、世界近代史和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理解这节课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立意,能更好地达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也能更好地达到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经过几次磨课研课,当再一次试讲的时候,虽然说在细节上还有一些问题,但在对课标和教学立意的理解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是郭老师备课上课的心路历程:
本节课,在第一遍的备课当中,我是完全按照课本的顺序: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评价华盛顿,教学设计过于程式化,面面俱到,导致每个方面浅尝辄止。
第一次试讲后,大家提了很多意见,一是对课标理解有偏差,二是教学立意不高,给我的触动很大。综合大家的意见,结合本课的课标,我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疏理: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课标无要求)
2.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属华盛顿活动,课标要求内容)
3.美国打败英国,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课标无要求,但华盛顿的作用属于课标内容)
4.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性质(课标要求内容)
5.评价华盛顿(属于课标要求内容)
在本课的设计当中,1、3属于在课标当中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如果在设计当中,能够适当减少这两个环节的设置,突出其他方面内容,以“自由”为主线,突出美国的诞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
这节课后,针对课中出现的问题,郭老师也进行了反思:
1.《独立宣言》是否做到理解?
在讲课当中,我引述了书中阅读卡关于《独立宣言》的原文,设置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份宣言的意义和所宣传的思想。
学生达成度:通过学生举手发言来看学生基本能够理解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但还不能意识到,此时的独立并非真正意义的独立(因为还没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传思想能够回答出“独立、自主、人权”等关键词,但与启蒙思想的联系仍需教师引导。
2.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完成来完成的。由于课文当中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很容易找到。进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学生达成度:本部分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没有给学生预留反馈的时间。且意义内容较多,仅仅通过课堂讲解,显然不够。
3.能否结合华盛顿的事迹使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本部分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展示两段材料:清朝赠送的纪念石和美国老兵三个“第一人”来讲解,学生对华盛顿的事迹基本能概括出领导独立战争、主持1787年宪法。但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还不能够完成,这也跟自己在讲课当中缺乏引导和提升有很大关系。
和第一次试讲相比,这次教学基本做到了对课标的理解,但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较少,在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上也还有欠缺。
课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仔细领会课标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确立教学立意,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课堂资源和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美国的诞生”一课为例,可以设置情景以“美国近代化的起步”融会贯通最基本的知识点的要求,也可以用“华盛顿”这一人物串起美国独立的全过程和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又如,前一段时间在全市进行的初中教学课例研讨中,两位老师对八年级(上)《》一课进行了讲授。教材文本上同样也是以的背景、内容、评价来陈述的,课标上的要求是:列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课研讨环节中,有的教师就提出,如果按照课标的要求,洋务派的海防建设和创办的教育是否就可以忽略?的背景也可以不讲?这实际上是对课标理解上的偏差。因为课标上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对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包括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 结尾 讲述 提问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关系密切。人们常说,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教学的技艺,才能“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几方面:
一、导入宜引趣启思、激感,忌平淡乏味、形式单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抓住,那么就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在21世纪的英国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国家元首是女皇,去王宫的官员们必须走下汽车,坐上17世纪的马车,换上17世纪的官服才能进入王宫内,宫内所有的布局装饰卫兵穿着都是17世纪的。那么为什么在21世纪的英国要保持这种17世纪的风格习俗呢?17世纪的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人们至今念念不忘呢?”以此引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这种悬念导入抓住了学生疑虑、困惑、矛盾的契机,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能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儿童认知内驱力的产生,需要学习情境的新颖,学习内容的新奇,学习语言的生动有趣。如果开课就讲“同学们,今天我们上新课《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请翻开课本某某页。”试想,学生的思绪能跟着我们走吗?
导入的设计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资源而异,因班级而异,因势利导,由浅入深,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应用讲故事、猜谜语、幻灯片、诗文、时事、演讲、经验、联想,等等。
二、结尾宜抓住重点、承上启下,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兵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也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精心设计出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结束语,给学生以启发、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进一步去探求知识的真谛。否则仅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环环相扣的中间,缺少耐人寻味的结尾而草草收兵,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结尾可以回应开头,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可以这样结尾:“21世纪的今天,英国仍然存在古老的情景,是1640年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象征,它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国王至今,它是一个保守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自然妥帖,有始有终,化导入的问号为完美的句号。结尾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又暗示新课内容的问题,以激发求知欲。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结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的新秩序,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和平,但这种和平稳固吗?为什么?这一体系维持了多久?是怎样打破的?”这样的结尾比起“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效果好得多。当然,结尾也可以通过归纳串线式用一定的线索把新课的结构和内容联系起来并加以概括,或者明确重点难点,总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选择。
三、讲述宜条理分明、夹叙夹议,忌杂乱无章、干瘪枯燥
从2500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起,教书就被称为“舌耕”,直至今天,教师的“讲”在课堂上还是发挥主导作用。历史课堂离不开讲述,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结构必须讲清;谈古论今,融知识、情感、哲理于一炉,必须讲透;释疑解难、点拨升华,必须讲到位。
中学历史教材向学生展示了相对完整的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过程中必有其特征和线索。讲述过程必须抓住历史线索,特别是一节课的主导线索,利用线索逐步展开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在比较和鉴别中区别历史特征。例如,讲《三国鼎立》就必须抓住“三国鼎立的形成”这条主线,讲清楚几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发生,赤壁之战又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如果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孤立地分开来讲,学生必定听完之后一知半解,不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也不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另外,讲述历史过程宜夹叙夹议,即史论结合、寓论于史。历史过程是有血有肉的,教师要增加一些感性的历史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评论,才能以事怡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如临其境,兴趣盎然。易中天的《品三国》、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会受到热捧,大概跟他们的那种叙议结合的风格有关,这应该是值得历史教师借鉴的地方。
四、提问宜启发思维、照顾全面,忌空洞肤浅、面向少数
“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好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维,它是联系主导和主体的纽带。然而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却常常把“启发式”理解成直白的“问答式”,结果一些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上却根本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位教师在讲《的爆发》时,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组问题:“同学们,最想发动战争的是谁?”“。”学生齐声回答。“那么谁来充当的帮凶呢?”“美国。”学生更响亮地回答,“要发动战争明说不就得了,干嘛还要欺骗人民呢?”“时机不成熟,内战的准备还没有完成。”事实上,教师所抛出的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毫无价值的、学生根本无需动脑思考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低级”问题如果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就会严重地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
课堂提问应当是有层次的、持续不断的,足以让学生不断地借助问题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例如,在学习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可如下设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被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已学过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有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
提问在内容上要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并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题时不能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应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问题难度大、灵活性强的则问优秀学生。
五、讨论宜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忌放任自流、越俎代庖
讨论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发展独创性与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的就是教学重在启发诱导。
常听有的教师说“我的学生基础差,讨论不起来”,所以干脆就不组织讨论了,或者是要么放不了手,要么放任自流,课堂讨论呈现低效状态。其实问题在于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引导。从讨论题的提出,到资料的寻找和方法的辅导,都需要教师提供帮助,讨论过程的因势利导更是提高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与点评,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使讨论更加深化。例如,学生对拿破仑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对外战争上,为了辩证地看待战争的性质,教师可以适时指出:“刚才几位同学都指出了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那么在1799年拿破仑为什么要进行对外战争?怎样看待那个时期的战争?”也可以指出“同学们围绕战争评价了拿破仑,那么在督政府内外交困形式下上台的拿破仑,难道仅仅进行了对外战争?”从而通过质疑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局限。
六、过程宜开放生成、随机应变,忌按部就班、按图索骥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的教在备课中是设计好的,具有稳定性、封闭性。但新课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我们所了解的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学是千变万化的,而教学实施也必须随时调整,因而必然也是开放的、不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的过程。如果我们还拘泥与教材与结果,严密地按照自己的课前备课程序进行讲解,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必然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学生也不会喜欢上历史课。
在实际教学中,即使再有教学预见能力的教师,总会有意外发生。比如当你希望学生对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各执己见进行辩论,学生的意见却是一边倒;本来没什么分歧的问题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特别是课堂上一些差生总会临时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枝节。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临时调整自己的设计,积极应变。学生一边倒,就站在反方,来个舌战群儒,学生突发奇想,要找出问题之所在,相机引导。为创造开放的课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实行民主化的教学,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且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和肯定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一件个性化的艺术品。愿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能更新观念,掌握教学技巧,在教学的科学性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每个课堂都当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让历史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朱筱新等.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军等.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胡柏玲.胡柏玲与历史课改同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