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5:08: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123-03
1954年7月《人民日报》号召全国西医界学习中医,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这一刻起,中西医结合至少承担了两个历史任务:一是中医和西医共同应用于临床,治病救人;二是挖掘中医药宝库,发展中医学,并使之科学化。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责任,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单纯掌握中西医两套医疗方法去治病的一般医生,而且应该是对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认识范畴、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发展、有所成就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方向培养的人才似乎没有很好的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业内和业外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似乎都不满意。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教育长期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革。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环节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医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本文决定以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抛砖引玉,以明确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1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1.1结而不合: 结而不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的原因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关。笔者查阅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培养目标,大体表述如下:“系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西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西医处理临床疾病,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
在该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教学师资基本上就是由中医学专业和西医学专业的教师分别担任;教材基本是中医教材加西医教材的常规组合;各院校该专业的特色无非就是体现在中西医知识的比重上。因此,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而就是中医学或者是西医学教学体系的翻版。这样的教学体系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医学认识和医学实践,至于能不能够结合、怎么结合,以后完全看学生个人的造化。
1.2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后果之一。纵观中西医结合临床,大体西医辨病之后,中医辨证,然后各自用药,最后观察临床疗效,判断中医和西医共同治疗同一患者后是否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笔者以为,这种临床结合模式基本用不着中医和西医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只要懂西医和懂中医的两个人一合作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培养的人才如果在临床一直是从事这样的工作,恰恰说明了中西医间仅是合作,根本没有结合,基本上还是按照各自的医学实践去诊治。
1.3误读科学: 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严重后果。学生分别学习了中医和西医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西医在临床上表现出的强大优势似乎与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生命有关。在“西医是科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中医科学化似乎就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理论、证候及方药的微观物质基础,实现对中医理论的解释和验证。这也成了5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笔者以为该研究方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又一现象。
什么是科学?科学并不就是指从物质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生命,它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实践,去伪存真,实现对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真理的追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由于西医课时不足,再加上中医先入为主,因此对西医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仅看到了研究西医的技术手段,没有学到西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科学过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学生,而应是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没有启发学生中西医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只是简单把两种医学体系填鸭给学生。当两种医学体系在“脑袋里打架”时,结而不合自然就成了必然现象。
2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1培养科学精神: 不可否认,5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疾病、针灸的临床实践以及方药的作用机理阐述等。然而,中医学没有进步是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科学化任务没有完成,甚至几乎没有涉足该领域,中医里面依然是真真假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原因在于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认为:中西医临床结合治疗以及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中药就是在发展中医,就是在实现中医科学化。而实际上,中医科学化应是一条通过不断实践,实现对中医去伪存真,不断探索真理的一条艰辛之路。因此,中西医结合教育首要的改革方向应是通过课程教育重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下面笔者以病理学发热的相关章节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按照常规的讲解模式,发热这一章节会让学生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及内生性致热愿的概念,熟悉发热的分期、发热时体温的调节机制及热代谢的特点,了解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改变。最后会告诉学生,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如果通过该章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笔者以为要利用一些实验,重点讲解对发热的认识过程,比如:为什么前列腺素E(PGE)是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为什么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笔者在讲解后面一个问题的时候,给学生举了个前辈做过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蜥蜴的实验:
首先,实验分两组:一组给感染的蜥蜴解热药阿司匹林,另外一组给感染的蜥蜴安慰剂。结果显示:给阿司匹林的蜥蜴全部死亡,而给安慰剂组的蜥蜴仅是轻微感染。这个实验观察了抑制发热对感染的影响,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其次,实验分五组,分别把蜥蜴放到34℃、36℃、38℃、40℃及42℃的环境中去。结果显示:环境温度越高,蜥蜴的死亡率越低。由于蜥蜴是变温动物,这个实验通过升高蜥蜴的体温观察了发热对感染的影响,同样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随后,多中心通过类似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这样,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的观点逐渐得到公认。如果一开始提出这个观点是唯心的,那么通过众多科学家正反两个方面、严密的逻辑论证最终把唯心的观点转变成了唯物的真理,并且明确指出这个真理还是相对的,继续接受质疑和检验。
笔者以为,这样的讲解才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科学精神。如果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材都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增加重要论点得出的实践过程,那么学生就会用科学精神去审视中医,早晚会走上中医科学化的道路,去验证“辨证论治是不是美丽的谎言”、“中药是不是有如书上所述的功效”及“针灸的临床效果有多少是安慰剂效应”等,实现对中医的去伪存真。只有这样,中西医才实现了真正的结合,也只有这种结合才能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2.2
2.2.1中西医各自医学体系的特点: 不可置否,中西医在认识生命和疾病上具有本质的差异。西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物质来了解人体,用物质的变化来衡量人体的健康状况。专业人士通常用“白箱法”来概括西医的这种研究模式。由于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往往都是很多处会同时发生物质变化,如果只是固定某一处物质变化加以研究和治疗,就会显得局限和机械。
中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系统比对和疗效反推的方式来认识生命和疾病。所谓系统比对就是指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结出的客观规律运用到人体身上(比如:阴阳、五行、气血),认为人体内部的运行规律也和自然界、人类社会相似,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四诊将客观观察到的疾病症状和体征用这些术语进行概括性描述,认识疾病的证候就此产生了。除了系统比对,中医的许多理论是通过临床疗效推求而出的。比如:经络理论就是基于针灸在临床表现出的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归经理论也是由于方药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特定效果而得出的。某些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可以化痰湿的症状,当再次用这些中药治好了某种病理状态后,就把这种病理状态称为痰湿证。专业人士通常用“黑箱法”来概括中医的这种研究模式。
2.2.2减少隔阂的教学模式: 两类不同的医学体系放在一起势必会相互排斥并产生隔阂,进而诱发“中医和西医根本就不能结合”的想法。这本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但如果这种情绪进一步蔓延,势必会危害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因此,减少隔阂、相互吸引,把中医和西医构建成矛盾双方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教育重要的改革方向。可能也就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下面笔者以病理学课程教学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⑴总论教学: 病理学总论部分系统概括了西医对疾病的理解。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笔者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是的切入点之一。事实上,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基本一致。笔者在讲解时作了相应的比较。比如:“动态平衡被打破”对应于中医的“阴阳失调”;“损失和抗损伤反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相斗”。西医对病因的大体分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应于中医的“先天和后天、内因和外因”。西医认为,疾病的转归取决于“损伤和抗损伤的势力对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此消彼长”。两者对疾病理解的不同点仅限于:这些概念是不是用具体的物质来描述而已,这属于认识手段上的差异。而事实上,中西医采用各自的认识手段,最后实现了对疾病相同的认识。这也侧面证明了:不同的认识手段都可以用来探索客观真理。
⑵各论教学: 病理学各论主要涉及各个系统的疾病,重点在于讲述疾病的病理变化。笔者认为,目前的各论教学过于强调了疾病的某个状态,而弱化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会给学生留下西医对疾病的研究是局限的、静态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与中医留给学生的系统性印象产生冲突。因此,动态、系统的讲解某个疾病可能是的又一个切入点。下面笔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探索的总原则:从疾病的发生一直讲解到死亡。慢性支气管炎按照该原则讲解的线路如下: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死亡(抢救不及时);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衰竭-缺氧-机体的代偿反应-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静脉淤血、低排出量综合征-丧失劳动、自理能力-死亡。按照该线路图,笔者在讲解时,把呼吸衰竭、缺氧、机体代偿反应、失代偿等章节的内容调整到了呼吸系统疾病章节。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病理学教材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从而体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有利于降低不同医学体系间的隔阂,并能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
⑶细节教学: 中西医的相通点还可能存在于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章节谈到抑郁症,将临床使用有效的抗抑郁药用于小鼠后,可以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其静止不动的时间,那么就把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静止不动的行为称为“抑郁样行为”。这种认识模式和中医疗效反推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再如:发热章节里面谈到体温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这和中医的阴阳观念一致。这样的哲学思维模式如今也正广泛运用于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之中,这不也说明了系统比对的思维方式在西医的微观世界里其实也在运用。
3结语
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存在认识手段上的差异,但也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因此,如果把中医和西医放在一起,它们注定会成为矛盾双方。哲学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中西医结合定会成为中医发展和西医发展的动力,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医科学化,还可以形成有中国特点的西医研究模式。为此,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应以维持这对矛盾为总体方向。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避免两者冲突,从而营造中西医结合的氛围;另一方面彰显各自的特色,培育可实现各自发展的可结合点,从而实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33-1037.
[2]黄李平,凌江红.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在西医高等院校的初步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73-274.
[3]王阶,许志仁.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45-246.
[4]刘建平,曹卉娟.从循证医学看国内发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5-8.
[5]杨云松.中西医结合史论[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6]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7]聂优爱,陈利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之浅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4):380-382.
[8]陈可冀.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8-9.
[9]李致重.从科学的出发点、含义、分类看中医[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3-4.
[10]BernheimHA,KlugerMJ.FeverandantipyresisinthelizardDipsosaurusdorsalis[J].AmJPhysiol1976,231(1):198-203.
[11]KlugerMJ,RinglerDH,AnverMR.Feverandsurvival[J].Science1975,188(4184):166-16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实践
临床的实践经验表明,虽然中西医治疗手法和体系有所不同,但是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缺点。随着时展,很多医学人才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总结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总体比较缓慢。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所研究的病症范围在逐步扩大,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内科方面针对如肠胃炎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再对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内科临床治疗的发展状况做一概述,列举其部分治疗优势,最后对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上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1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和联系
说起中医,大家经常用“老”来形容,是在说中医越老经验越丰富;西医是从国外引进的,与时俱进。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强调整体思维,系统诊治,西医的特点是局部思维,但具有较强分析的能力。很多人喜欢用是否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区别中西医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对科学手段的运用已经不能作为区分两者的方法,因为现在中医也已经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中医和西医各有特点,互有联系,而能够让中西医之间产生联系的桥梁就是人体。它们都以人体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并且都以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让人们远离疾病,身体健康。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同之处,才使得中西医得以实现良好的结合,在思维和医学方法上各自取长补短,互相汲取精华,也是由于他们的相同之处,让中西医的结合更加紧密且不可分割。
2 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发展
2.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当展趋势 目前,中西医相结合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的认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们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实践。而且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和理论基础,表示中西医结合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中医的博大精深得到很多外来医学人士的喜爱与研究,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医学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认可,在未来中西医结合一定可以形成一个医学分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很多的中医药品来实现西式化的制作,将中药也制成针剂、口服药剂等等的形式,这样不仅让汤药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中医的治疗。
2.2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治内,西医治外。这种观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和西医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总得来讲,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目的都是通过医疗手段来为患者治疗疾病。所以,中西医结合也许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2.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中医检查主要包括望、闻、问、切,然后将四字诊断出来的结果结合起来,来获取下一步的治疗所需要的资料。这样检查在最终下结论时会存在一定的客观片面性,缺少对患者身体内部具体情况的了解。西医检查主要包括通过声、光等科学技术,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等一系列检查将患者体内的详细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而血、尿常规检测能够清楚的反映人体病变情况,很好的补充了中医检查的不足。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对患者身体内部和外部都有一个详细的判定,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病情、病因,利于医生对症下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2.2中西医结合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中药一般气味浓厚难闻、味道苦涩难喝,杂质还伴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常常产生排斥,甚至很多人服用不进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虽然在一些特定疾病方面经过几剂中药的坚持治疗之后,能够实现根治,但有些人还是较为排斥。西医用药常常以针剂或者口服的形式出现,服药容易,患者较少排斥,一般见效很快,可以更好的完成治疗,如在治疗一些炎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疾病时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集中了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手段的优势,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
2.2.3中西医结合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感觉自己肚子或是胃不舒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消化不良。消化内科疾病的种类很多,治疗手段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诊治难度也比较大,这种疾病常伴有吐血,咳血,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出现,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痛苦。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类疾病时往往选择几种适合的中药材进行,西医选择药剂来抑制胃酸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中西医结合是将两种治疗方法中和,采取整体调理的方法,针对病因和临床症状的消除展开治疗,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及早药到病除。
3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的临床思路将不再是我们的一种幻想。不管是从中医方面来说,还是从西医方面来说,医疗事业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有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才会让国家的发展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方向,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根据中西医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中西医结合,两者取长补短,不仅能够减小医疗技术以及学术上的不足,还可以使医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颖,曹克刚,孙塑伦.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研究30年的回顾与分析[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2010.
走进河南省肿瘤医院,可以看到门诊大楼南侧有一幢整洁的5层楼,这是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楼。大楼横匾上“河南省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赫然在目。这是新近经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审核批准,依托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成立的我省唯一的由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肿瘤的权威机构。大厅内一排红色的大字“传承中医药学精华,汲取现代科学文明,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发掘肿瘤治疗新方法”显得格外醒目。相信肿瘤病人置身其中,他们战胜癌症的勇气和信心一定会骤然大增,恐癌心理会大大减轻。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拥有一流的技术力量,高超的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综合治疗手段,在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肿瘤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现有开放性床位160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年门诊量6000人次,是目前国内所有医疗单位中床位最多、门诊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科室。近年来,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在杨峰主任的带领下,秉承“团结、奉献、探索、创新”的精神,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赢得了省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2007年,荣获“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示范科室”。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现有医护专业技术人员63人。19名医师中,硕士以上学历13名,博士2名,在读博士2名,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13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占2/3,西医占1/3。科室大多数医师具有10~20年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基础理论扎实,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方法治疗肿瘤内科疾病。现在全科室医务人员,在主任杨峰的带领下,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医师的水平均已达到西医治疗规范、中医治疗辨证准确、能融合中西医的肿瘤专科医师水平。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中晚期肿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在化疗、生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中药、针灸、穴位贴敷、中药抗癌食疗等方法实施治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目前开展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晚期肿瘤的治疗;不耐常规化疗肿瘤的治疗;抗肿瘤复发转移的治疗;年老体弱患者的治疗;化疗无效病人的治疗;中西医结合延长术后放化疗无病进展期的治疗;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包括穴位注射、耳穴贴敷、放血疗法等);癌前病变治疗等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国内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近年来科室以提高疗效为目的、以探索中西医各疗法综合运用作为主攻方向,在专科水平上突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一个基本,五个坚持,两个突出”的治疗特点。“一个基本”,即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五个坚持”,即坚持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原则,坚持杀灭肿瘤与调动机体抗癌能力相结合原则,坚持综合治疗中西并重原则,无毒或微毒原则,定期评价及经济有效原则。“两个突出”,即突出中医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突出在不耐常规放化疗病人及传统放化疗无效病人的治疗优势。全科人员一直在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为提高临床疗效而努力。经过反复验证,已初步总结出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及癌症抗复发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无毒抗癌多元综合疗法”。该疗法以人为本,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在无毒或微毒的框架内,实施科学综合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诱导分化疗法、激素疗法、中医中药治疗、营养疗法及中药食疗等治疗方法,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病种及疾病分期,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其不同于传统的以损害正常细胞、牺牲体质为代价的攻击性疗法,重在调动机体自身抗癌能力。重视各疗法之间优势互补,增效减毒,力求使病人达到长期稳定。并以其微毒、可长期应用的疗法特点,使癌症抗复发治疗可行有效。经全科反复研究验证、不断完善,已在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胆管癌、肺癌、卵巢癌、子宫癌、恶性淋巴瘤等病种方面,取得较好疗效。该疗法为年老体弱、有较严重合并症、反复治疗体质虚弱、不耐常规化疗及放化疗无效病人找到一条延长生命之路。已使不少无望长期存活的病人,在经过抗复发转移治疗后,迈过了5年大关,并得到了省内外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全省慕名来中西医结合科求治的癌症病人逐年增加。
科室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做到了千方百计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这种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
杨峰主任告诉记者,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肿瘤综合治疗医学模式,特别是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效果优于单纯化疗或单纯的中医治疗。使病人生存时间更长,生活质量高。中西医结合代表了整体医学和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对癌症治疗做出较大贡献和最具希望的领域。河南省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在我科成立,是对我科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水平的肯定和信任,也使我们感到肩上的压力和责任重大。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决不辜负全省人民和上级领导的期望,团结奋进,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发掘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新方法、新路子,为千万个癌症患者的家庭重新找回幸福而贡献出我们全部的力量。
[关键词]探讨;理学的特点;整体护理;护理体会
1中、西医护理学的特点
1.1西医护理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更为科学、规范、实用,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虑人类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服务于整体的人。但西医护理,大多采用对症护理,即见效快,疗程短,但难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损伤;西医护理在康复、强身、健体等方面也应充实和发展。
1.2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方法。
1.2.1中医护理的原则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标本缓急:急则护标,缓则护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视临症表现施护症候相同,护理方法一样,症候不同,护理方法不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为主,强调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这些理论与方法正是整体护理要纳入的重要内容。
1.2.2中医护理的特点整体观中医理论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对待人体和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经络将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尤其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论,表明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一个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情绪变化都与健康有关。所以,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总之,中医护理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护理等健康养生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1.3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其特点是:它从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相结合,开展以人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护理理论上,中西医汇通,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护理理论,丰富中国护理学的内涵;在护理实践上,西医的先进护理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施护相结合,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服务对象解决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实际需要。
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的可行性
2.1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模式,奠定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结合的基础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相吻合。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是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效果评价。
2.2疾病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疾病谱也相应地改变,癌症、艾滋病以及免疫遗传和代谢疾病,尽管西医诊断明确但防治无力,另一面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现代医学灾难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中医、中药、气功、针灸等中医养生学更为关注,对人的起居、饮食、服药、精神活动、康复锻炼等诸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如饮食调护。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手段上尽管都有其优势,但护理对象是人,单纯中医护理和单纯西医护理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将中医护理的内涵和西医护理的理念、方法相融会贯通,以助于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
2.3培养新型、实用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是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动力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更为广泛,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尤为重要。中西结合护理教育以研究中西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1我校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学生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1)
毕业生总数为504人,其中,专接本学生4人,在“三甲”以上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为93人,其他基层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为355人,在其他单位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如药品营销、医疗器械营销、药房工作人员、导医等)大概52人。2009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年7月1日,我国已有41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相对于全国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无论在就业人数还是从就业单位的水平方面,我校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堪称良好,学生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2原因分析
自从1995年招收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专生,我校一直密切关注国内同类院校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还多次安排领导和老师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在掌握了护理专业—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的问题之后,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师主导思想、引导学生技巧等方面作出如下努力,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2.1结合中西医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
2.1.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专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临床课程的教师,更要适应新教材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我校通过“西学中”、“中学西”培训班的开设,普遍提高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从而做到在授课时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2.1.2寻找中西医结合点,引导学生兴趣综合中、西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研究与实践的努力,创造中、西医学有机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内涵[2]。目前,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上,只是采取一种单一的加合方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融合,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西医皆通。而中西医结合关注度远远够,据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6月的一份调查报显示,仅有19.3%的医学生主动地去了解中西医合的发展情况,78.6%的医学生很少去了解中结合医学的情况[3],医学生尚且如此,其他行业更不用说了。怎样达到中西医的融会贯通,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最后体现在治疗和护理效果上,现代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的护理上确实获取了单纯中医或者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这就是中西医在临床和护理中的结合点。比如在外科疾病手术—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决定着患者进食、进水的时间,这又关系到患者营养的摄取和恢复的速度。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法、白萝卜汤口服等可明显缩短排气时间,效果肯定[4],作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师,不应该简单的教授“病”与“证”,而是要“病证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学会创新,正如“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
2.2优化合理的课程设置
2.2.1强化中医护理特色,进行课程重组
改革现有的医疗护理课程设置,弱化医疗,突出护理;弱化理论,强化实践。中医理论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增加学生的中医护理、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在临床护理方面,我们开设了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中西医外科护理学、中西医妇产科护理学、中西医儿科护理学等课程,这样在临床护理中学生就能掌握两套护理技术,为患者服务。
2.2.2适应社会发展,调整课程设置
传统医学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及护理+临床实习”的“三段式”培养方式[5],容易使学生习惯于从医疗的角度去考虑并解决问题,学生在理论学习期间,护理理念建立较晚,很难形成适合护理职业的思维模式。为适应护理功能多元化发展,除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相关课程以外,还开设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社会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美学、公共关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课程,为即将面临的老年化社会和世纪整体护理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逐步与国际护理接轨[6]。
2.2.3增加教学中的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整体护理观和辨证护理观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因此,课程内容突出养生保健理念,对每个护理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要体现辨证施护的特点,并将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针灸、推拿、养生康复、食疗、气功、保健体疗等内容贯穿在各个疾病的护理中,使中医护理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
2.3合理的实践安排
2.3.1与实习医院沟通,提高护理实习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保证实习质量“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问题”[7]。对于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临床实习环节对于巩固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护理技能尤为重要。目前,许多院校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选择了更多的西医医院,临床带教老师缺乏中医护理的专业知识,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从而未能完成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中西医结合。所以,我校教务处临床科以及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多次和实习医院联系、协商,加强临床教师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教师通过参加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8,9],从而充分认识和肯定将中医护理融入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实践。
2.3.2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教学相长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重视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提高带教水平。
2.3.3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保持良好的实习情绪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提前到了学生毕业前的1月份左右,甚至更早。新的就业形式和“双向选择”的招聘应聘模式使得多数学生的实习和求职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学生容易表现为思想不稳定、情绪易激惹,实习中易出现护理差错。针对这一问题,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实习生的心理指导,通过就业情况统计,准确掌握学生求职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定期与实习生座谈,帮助平衡实习生的心态,确保实习质量。
2.4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招聘会安排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均决定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2.4.1定期召开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
针对应届毕业生,我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会随时和用人单位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将用人单位请到学校里来,召开面向本校学生的人才双选会。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学生求职的安全系数。10年中,这种方式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
2.4.2及时校园网信息,拓宽就业途径
通过学校网站,专门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主页,随时招聘信息,拓展学生就业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接受学生咨询,对学生就业技巧进行指导。
2.4.3加强学生人生和职业规划的引导
帮助学生准确分析现在的教育和职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及时把握就业机会。由班主任担任主讲教师,把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培养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的精神,为谋求一份合适的职业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人生和职业规划竟赛,激发学生的规划意识,激励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并通过学生间职业规划的分享,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4.4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眩晕症;前列地尔注射液;小柴胡汤
眩晕症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精神内科患者就诊时经常遇到的病症,而引起眩晕症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与全身性的身体疾病都有关系[1]。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大多数患者眩晕能够治愈,但临床工作中,还有一部分眩晕确诊和治疗困难。本研究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患者的疗效研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提高对眩晕症的治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眩晕患者病历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及脑病科眩晕症住院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用头部MRI、CT、TCD等西医方法诊断确诊。其中有28例脑动脉硬化连带后循环缺血、9例脑梗死、12例良性位置性眩晕、病因无法确诊前庭反复眩晕症发作8例、少阳型失和眩晕患者3例。由电子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按数字大小排列,前30例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后3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3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B组)眩晕患者中,有1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发病期集中在40~75岁,人均年龄为(50±11.7)周岁,病程平均在5.2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中有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发病期集中在44~76周岁,人均年龄为(49.3±15.7)岁,病程平均在为4.4年。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症状、病因、病情、情况等临床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具有临床研究的可操作性。
1.2纳入标准[2] 年龄18~86岁,符合西医、中医眩晕症诊断的患者;排除标准:有不能配合临床调查者,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的眩晕患者应排除在外。
1.3方法 单纯西医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眩晕宁片、强力定眩片等西医药物治疗。临床治疗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入壶+0.9%100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患者均应1次/d、10mg/次 在晚间睡前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严重者服用不能超过10mg。在临床上,各类治疗方法应进行变化,用药加减,如对于高血压眩晕患者,在普通用药上应加用降压药。
A组采用中药加西药,辨病与辩症统一相结合的方法,除了上述B组治疗方法外,在此基础上应采用辩症施法治疗。用以柴胡、川楝子、赤芍、当归、等中药材料用以经验方进行配置中药。或服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在疗程之后进行复诊回访,观察眩晕病患的病症改善情况。
1.4疗效判定
1.4.1西医疗效判定 ①(visual analog scale,VAS)眩晕视觉评分:用10cm的直线表示眩晕程度,从0~10依次表示症状的严重程度,让患者凭感知眩晕地自我感觉在横线上标示记号。②(DHI)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是应用广泛的评价眩晕患者的生活能力量化表,用于定量分析眩晕病患者对自己的感知,眩晕对日常生活的参与度越高,分数越高,眩晕病症越强烈。
1.4.2中医疗效判定 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望闻问切,在患者变换头部位置时有无出现眩晕情况,或有无伴随其他症状。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显效:眩晕症状及其他伴随病症完全消失或部分消失,在之后的复诊和回访中并无眩晕症状的再现。有效:在临床治疗中眩晕症状消失,但在复诊或回访中眩晕病症复发,但复发病情较之前病情减轻,治疗方便。无效:临床眩晕症状无改善,临床眩晕治疗前后病情没有变化。
2.2疗效数据观察 在A组、B组的病例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两组在病症上眩晕都有所减轻,治疗后的VAS、DHI评分较之前都有明显的降低,在两种方法中A组的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眩晕患者康复的情况更为乐观。见表1,表2。
3讨论
眩晕症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症,多在西医的病症中见到,例如高脂血症、美尼尔氏综合症、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原发性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眩晕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耳缺血,发生时引起了患者的主观自我感觉障碍,患者表现为出现运动幻觉,主观的空间定位错误感到周围物体按方向旋转,平衡障碍。由于神经末梢交感兴奋性提高,椎动脉系统动力学改变,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发生功能的紊乱,推动了血运异常和脑功能障碍引发眩晕。
西医首倡病因治疗,例如对于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采取控制血压、调节患者脂质代谢、降低血粘稠度等治疗手段。其目的都是改善耳内及前庭功能、使患者脑周围的小动脉进行扩张。与此同时扩张病患的脑血管,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通过对脑供血的补给改善眩晕症。单纯西医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主要成份为前列腺素E1,因为脂微球的包裹,所以前列地尔不容易失活,并且具有了靶向特性,便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用来发挥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来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3]。
眩晕症在中医上分属于"眩晕"的范畴内,症状常出现在中老年人中,古中医有论:"无痰不作眩""眩症皆属肝"。病理皆由肾肝阴虚起,这是脑失所养。或是肾精损耗元气不足加之以胃脾虚弱,由此而来眩晕。病因上可归结于五因,即火、风、痰、虚、淤并且与肝、肾和脾关系密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加之中医辩症分型治疗,患者服用小柴胡汤,效果更加显著。
4结论
根据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6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疗效分析研究,随机划分的两个组相互提示、相互对照,在实验中运用多种方法辩证分析,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眩晕症复诊病情健康、更容易得到好的疗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由此观之,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眩晕在临床上更值得广泛应用与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邵义泽,王会民,赵文莉. 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J]. 中草药,2014,07:982-984.
[2]田永超,李志军.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51例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4:525-526.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预防;护理;中医;西医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排尿障碍或膀胱残余尿增加[1],它是一种常见的分娩后并发症。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差异,为0.45%~14.10%[2]。产后尿潴留会影响产妇膀胱功能的恢复,影响子宫收缩,严重时引起产后出血[3],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还会减少乳汁分泌量[4],影响新生儿早期吸吮,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中西医预防及治疗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现将近年来产后尿潴留的中西医预防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
1.1产程较长
滞产或阴道手术产时,由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先露部长时间压迫膀胱、尿道,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膀胱张力降低或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5]从而发生尿潴留。阴道手术所致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或尿道炎性水肿也可引起尿潴留。
1.2心理障碍
由于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担心尿液所致伤口感染而长时间憋尿或产妇不习惯平卧排尿等原因,尿液在体内滞留时间过长,膀胱胀大,导致产妇排尿困难,甚至会引发尿潴留[6]。
1.3会阴切口疼痛
外阴裂伤、会阴切口疼痛,可反射性引起排尿动作抑制;产妇因惧怕疼痛、精神紧张会使尿道括约肌痉挛致排尿困难。
1.4药物因素
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量解痉镇静药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药物可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7]。
2产后尿潴留中医预防及护理方法
2.1耳穴压豆
吴桂萍[8]研究表明:对产后病人施以耳穴按压能明显消除产妇紧张心理,提高痛阈,从而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2.2腹部按摩
以一手拇指在关元、中极、三阴交穴位低频率震颤按压,每穴3min~5min。按摩腹部配合点按穴位,二者协同作用,可以起到疏通经气、调节阴阳、恢复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
2.3药泥敷脐法
取新鲜葱白适量、茯苓5g捣成泥状,敷在脐部,用纱布覆盖,并进行固定,用热水袋敷30min,从而促进排尿。有研究表明:药泥敷脐法的排尿有效率可达95.7%[10]。
2.4推拿疗法
中医认为膀胱气化失职为产后尿潴留的主要病机。选取两侧膀胱经穴位从肺俞至膀胱俞,分别由上至下用中等力量推15次,然后由下至上再推15次,20min进行1次[11]。可以有效地缓解产后尿潴留。
2.5针刺针灸法
选择产妇三阴交穴、气海穴、中极穴、肾俞穴、阴陵泉穴、三焦俞穴等穴位,采用1.5寸~2.0寸毫针予以针刺,同时用艾条灸腹部诸穴,每日1次,连续3d[12]。一般治疗1d即可自行排尿。
2.6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产后尿潴留为气滞血瘀、中气不足、肾气虚惫致膀胱气化不利。中药增液承气汤由车前子30g、玄参30g、芒硝20g、麦冬20g、大黄20g、生地20g、桔梗10g组成[13]。诸药联用具有气机自利、腑气得通的功效,可使小便更加通畅。
3产后尿潴留西医预防及护理方法
3.1病因预防
重视病因,加强产程观察,缩短产程,减少阴道手术产。产前及产程中避免大量应用解痉镇静药,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金玉英等[14]研究发现做好产前、分娩时及分娩后的健康宣教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3.2导乐陪伴分娩
吴晨梅[15]发现导乐陪伴分娩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逐年降低,有利于产科服务质量的提高。马凌雯等[16]研究表明:导乐式分娩护理方法对预防产妇分娩后出现尿潴留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3诱导排尿
利用条件反射原理让产妇听到流水声,使产妇产生排尿意识,从而促进产妇排尿。此外,用温水冲洗会阴[17]、注射器冲洗尿道口等直接刺激尿道口神经感受器也可起到促进排尿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其成功率达97%,并具有诱导时间短的优点[18]。
3.4微波理疗
有研究表明:采用HBSA多功能手术微波治疗仪照射膀胱部位30min,能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从而实现排尿[19]。
3.5药物治疗
3.5.1开塞露纳肛
贾宝伶等[20]通过对87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使用开塞露发现,使用开塞露不仅能够增强肠胃蠕动,还能刺激膀胱收缩,有利于尿液的排出,解决尿潴留病症。
3.5.2新斯的明肌内注射
新斯的明具有兴奋平滑肌的作用,严重尿潴留的产妇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mg~1.0mg,5min后嘱产妇下床排尿[21],小便通畅。
3.5.3舌下含服卡孕栓
[22]卡孕栓对膀胱肌肉兴奋作用较强,可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适合于治疗产后尿潴留。3.5.4利多卡因局部喷洒唐春梅[23]报道:将热毛巾湿敷在尿道外口周围5min~10min,同时将2%利多卡因喷洒于会阴伤口处,可减轻会阴伤口疼痛,解除因会阴伤口疼痛而引起的尿潴留。
3.6留置导尿
罗蓉戎等[24]研究发现:分娩前留置导尿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与训练,能有效地降低尿潴留发生率。产妇在接受诸多干预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行留置导尿解除急性尿潴留。但长时间使用会使产妇产生依赖,膀胱肌肉长期处于松弛状态不利于产妇自行排尿功能的恢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后尿潴留问题。
4产后尿潴留中西医结合预防及护理方法
4.1穴位注射新斯的明
韩秀霞[25]研究发现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联合肌注酚妥拉明可促进逼尿肌收缩,使产妇加快排尿,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通过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26],从而促进产妇排尿。
4.2头皮针结合耳穴压豆
闫巍等[27]应用头皮针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临床实践证明:头皮针结合耳穴贴压可振奋经气,调整三焦、内脏神经,从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使小便通利。
4.3TDP照射联合穴位按压
以TDP远红外治疗仪照射产妇膀胱区,同时在产妇双侧三阴交穴位先按压1min,再将拇指放在中极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按摩10s,逆时针方向按摩10s,然后由腹部向后向下先轻后重逐渐按压,产妇有尿意即可下床排尿,因此,此方法操作简单、无痛苦、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广泛。
4.4最新治疗护理进展———西医护理干预与中医中药相结合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并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护理法是最新的治疗护理研究进展,能有效促进产妇及时正常排尿[29]。心理护理、诱导排尿、按摩疗法结合穴位针刺、艾灸法和耳穴埋豆能促进产妇排尿。秦燕[30]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后尿潴留,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中医耳穴埋豆结合西医导乐陪伴分娩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小结
近年来,随着对产后尿潴留研究的不断增多与深入,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多样化,有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方法,单一的护理方法不如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是最新的治疗护理进展,更多中西医结合的预防和治疗护理产后尿潴留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总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针对病因和产妇的病情采取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来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9):4004.
[2]林灵芝,周卫东.改良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在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临床研究,2012,34(8):12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