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0:56: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道运输的优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运输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
Abstract: at present, along with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erfect, has formed the highway, railway, water transport, aviation and pipe fiv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primaril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discussed.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U1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各自特性,只有在各自的适用环境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当然,这种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是基于其在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能够充分地保证该种运输方式优势发挥的基础上才能得以体现。这种界定方法只适用于计划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输形势以及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输需求,静态技术经济特性暴露出其不足的地方,为了能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不能只是站在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的角度,要站在整个运输方式的角度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进行审视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性、时效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五个角度对每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
1.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1.1公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公路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公路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比较高,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公路运输不但可以进行直达运输,也能为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货物。第二、公路建设投资省,资金回收期短。第三、送达速度快。第四、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和一些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较容易。
1.2 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运输量大。铁路运输的运量远远大于公路和航空运输,它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是一种通用的运输方式,既可以运货也可以运客。第二、运输速度快,时效性比较强,客货到达的准确性较高。第三、可靠性强。由于铁路运输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所以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第四、对环境的污染小。我国铁路多数以电力作为动力源,排放的有害气体较少,对环境污染少。第五、铁路运输运营成本较低。铁路运输一般都是长距离、大运量运输,且铁路运输成本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1.3 水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水路运输具有以下的技术经济特性:第一、运输量大。第二、运营成本低。由于运输船舶的运输量大,运输的里程较远,多数利用天然的运输航道,运输费用较低,所以水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第三、水运建设投资少。由于水运运输大多利用的是天然的航道,所以建设投资较省。
1.4 航空运输方式的优势
航空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速度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第二、机动性和通达性都比较好。航空运输不受地形的限制,只要相关基础设施能得到保障,就可以开辟运输航线。第三、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运输的事故率越来越低,提供运输服务基础设施的舒适性也越来好。第四、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投资回收率比较高。
1.5管道运输方式的优势
管道运输的运输对象比较单一,适合运送一些如气体、液体等流体状的运输产品,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有它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连续性强,通达性好。第二、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较少。管道埋于地下,对土地的占用较少。第三、运输量大。第四、能耗小,运输成本低。第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管道埋于地下,如果不发生管道泄漏,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各种运输方式的劣势
每种运输方式并不是在任何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下都是适用的,这源于其本身技术经济特性的局限性。下面就将几种运输方式的劣势加以比较: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较大,金属的消耗量也大。水路运输的速度比较慢,从而导致货物的在途时间较长。公路运输与铁路和水运相比,他的缺点主要是能耗和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一般不适用于大宗、长距离货物的运输。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在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航空是运行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但是飞机的造价非常高,能耗量很大,相对运输能力小,对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比较大。管道运输主要适合运送一些气体或是流体状的物品,是一种专用的运输方式运,运送对象比较单一,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金属的消耗量也大。
3.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动态技术经济特性
对每种运输方式静态经济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只是站在每种运输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转变,运输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运输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以静态技术经济特性为理论基点进行综合运输布局规划存有问题。在特定的运输环境下,飞机不一定最快,水运也不一定最慢。曾在书中看过一个关于百米赛的问题:“赛程为100米,参赛的选手分别为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还有骑马的以及一个徒步运动员,试问哪一个最先通过终点?”答案是运动员。因为在赛程只限制在100米的条件下,运动员起跑的反应时间最短,加速度是最大的,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终点。所以说在该种条件下,最快的并非为小汽车,而是运动员。因此,只有站在整个运输方式的角度去界定每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应用动态的模式才能在运输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
4.总结
现有理论中基本上都对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比较分析,我们对每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势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但现实中,会发现现有理论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提出的静态技术经济特性不能完全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动态的模式,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去界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更能适应当今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剑华主编.运输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孙启鹏主编.综合运输理论与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关键词:管道运输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管道运输以其特有的优势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形成了我国五大运输体系,对我国能源的开发与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管道运输已成为陆上油、气的主要运输方式。作为提供特殊运输服务的管道运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其运输量和运输价格往往受政府严格管控,其利润空间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因此管道运输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成本管理问题就成为管道运输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就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管道运输的特点包括技术经济特点和成本特点。所谓技术经济特点是指运输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或不足,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表现在:在优势方面,管道运输建设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且效益高以及运输过程不产生噪音等;在劣势方面,无法提供“门到门”运输、合理运输量范围较窄、服务缺乏弹性(仅限于液体或气体的单向运输)以及需要面临油田干枯管道报废的风险等。另一方面,相对于工农业生产行业,管道运输的成本特点包括:管道运输提供的是运输服务,其不会像工农业生产部门那样消耗原材料,而是消耗燃料、能源和动力等;管道运输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成本大;相对于一般企业生产成本与产品数量直接相关,管道运输企业成本主要取决于运输的距离而非运输量;管道运输行业是一个高耗能行业。
管道运输的总成本主要由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组成,其中建设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由于管道基础建设投资额大,其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很大。目前,影响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运输量、运输距离、单位能耗和折旧等,同时人员工资、管道使用年限等对管道运输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我国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
(一)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管道运输是石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手段,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和环保等特点。管道运输的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燃料费、动力费、管道维修费、输油气损耗和人工费等,它是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着力点。由于管道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的运输价格和输油量往往由国家决定,因此管道运输企业更多的是进行成本控制以求增加利润。调查研究显示,与国外管道运输企业相比,我国管道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控制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从运输成本构成来看,由于我国人工成本较低,我国管道运输企业除了人工费用和管道维修费低于国外管道运输企业外,其他各项费用均要高于国外企业。因此,可以知道,我国管道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仍不够成熟,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管道运输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管道运输的成本控制。
(二)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1、成本管理意识存在偏差
虽然我国大多管道运输企业都重视成本管理,但在成本管理的观念、范围和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管道运输企业更多的认为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较少从油气输送的市场效益角度分析成本问题;其次,成本管理范畴过于狭隘,成本管理范围仅限于管道运输企业内部,不重视对上下游企业等相关领域的成本管理;再次,成本控制手段更多的是依赖节约的方式,未能有效发挥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2、管道运输企业预算方法问题
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大多时候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它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为基数,根据下一年度的预计情况对之进行加减调整,以形成计划年度的预算指标。在这种预算法下,有时有些主管为了保持现有的预算水平或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会想尽办法用完所有资源,这就使得很多浪费和无效的行为被长期保持下来,增加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管道运输企业为加强成本控制,通常会有硬性的成本消减要求,使得很多管理者将目光集中在管道维修费用这一弹性较大的可控成本上,导致管道维修费用被大大消减,管道质量没有充分的保障,管道使用年限降低,日积月累形成安全隐患,一旦事故发生,最终也将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成本巨增。
3、成本效益纵深活动的深化大大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管道运输企业的一些部门的职工出现潜力枯竭、指标到顶的畏难情绪,同时部分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直属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各部门各自为政,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受到阻碍,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推行。
4、冗员过多带来的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我国有些管道运输企业存在冗员问题,冗员过多造成企业负担过大,增加了企业进一步推行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难度。管道运输企业有时存在“三个人做两个人的事”的“隐性失业”现象,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当前管道运输企业正在大力实施现代化和信息化战略,其目的是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但实际情况却是钱花了但人工成本却减降得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往往也是企业的冗员问题。
三、加强对管道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问题和薄弱点也会迅速暴露出来。因此,各管道运输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在逐渐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控制,通过尽可能降低各环节成本来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保证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以确定的目标成本为中心,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对生产经营产生的成本与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为企业进行成本预测与计划下达、成本控制与考核提供重要依据和手段。管道运输企业作为新兴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都应与时俱进,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调整规划企业的微观活动,适度进行管道运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转变事后控制传统,形成健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保证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的最优化选择,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将各种损失减小到最低,为管道运输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做好节能减耗工作
管道运输行业不生产有形产品,而是提供运输劳务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和动力,因此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而燃料费用和动力费用是其输油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每发生1元钱的运输收入需要消耗燃料原油0.07千克,电量0.23千瓦/时。因此减少能源消耗是管道运输企业控制运输成本的关键。首先,做好事前预测、科学规划,选择最优运行方案。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各备选方案的经济预算和实施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最优方案,尽量减少点炉数,控制输油泵的启动量。同时做到试验阶段的严谨与规范,为后期实施提供有力依据。其次,管道运输企业应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更新节能减耗的新设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燃料与能源的损耗。同时,要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节能减耗意识,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加入对节能减耗工作指标的考核,将员工个人利益与节能减耗效率相结合,保障全员参与节能减耗工作。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应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管道运输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的管理机构,通常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和各责任中心构成,该机构主要负责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基础。同时,在实际中也应让管道运输企业其他部门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其次,采用科学预算方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提高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将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方法相结合,将预算涉及的主要生产任务、设备运用效率与收入、支出有机联系起来,保证工作量变动与预算费用的联动,切实维护预算的科学性;再次,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管道运输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纳入企业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合理程序进行考评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因此,需要确立相应的预算考评指标以及预算考评的结果和用途等,考评指标的制定应与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一致。通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的考核机制,将管道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最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监督环节必不可少的。管道运输企业内审部门应根据需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全面预算过程实行动态监督,防止监管不力,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4、加强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在输油成本中的比例较大,因此,管道运输企业要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企业应结合管道长度、输油量、自动化程度来确定项目所需员工数,并根据津贴、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编制工资计划。人事部门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要有明确记录,并给予一定惩罚。在一定条件下,管道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减员、分流来提高组织绩效。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工资、奖金发放的监督工作,防止津贴和奖金的多发重发,严格控制加班费的审批环节。
5、加强管道建设成本的控制
管道建设成本是在管道建设或更新改造时形成,管道运行后它将是管道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输油成本的折旧项下,加强管道建设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控制目前的资本性支出,进而也有限控制了未来的管道运行成本,具有双重意义。对于管道建设的成本控制主要从材料成本与现场管理费用两方面来实现。首先,在施工阶段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成本中占有高达70%的比例,具有较大的控制空间。施工材料分为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对主要材料的控制,如管材、水泥,应实行限量发料,将用料效率与施工队利益挂钩,在结算中扣除超额部分成本。其次,是节约现场管理费用。施工项目要根据工程周期、工程规模适度精简施工人员队伍,同时对于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合理调整,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将现场管理费控制到预期计划内。
总之,成本控制是管道运输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节能减耗工作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管道运输的成本控制,提高管道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爱华.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9(12).
[2]高育红,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J].交通与运输,2009(04).
关键词:管道施工 物资采购 油料成本
节能降耗是我国资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尤其是管道施工中的物资采购与油料成本,已经成为管道建设重点关注的项目。管道输送是资源运输的基本方式,其在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循物资采购的标准要求,同时控制油料的成本,一方面保障管道施工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避免过大的成本投入,体现管道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理念,满足现代资源建设的发展需求。
一、管道施工过程中的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在管道施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石油资源的竞争发展,增加管道施工的风险,只有通过物资采购才能管控管道施工,规避施工风险,进而加强管道工程的市场竞争力。分析管道施工过程中的物资采购,如下:
1.规范物资采购的数量
物资采购的数量确定于管道施工的初始阶段,其对整个物资采购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发挥决策、评价的优势[1]。以某管道工程为例,分析物规范物资采购数量的途径。该工程通过数量约束,保障物资采购的质量,同时提高物资采购的标准性。首先该工程制定物资采购的计划,用于控制采购规模,适量采购管道物资,按照管道工程的实际需要,杜绝物资浪费的现象;然后该企业控制物资采购的类型,比对采购申请表,结合物资的库存情况,制定采购数量,严禁出现超额风险;最后完善物资的采购计划,计划内的物资数量均为精准状态,不会出现物资风险,待相关机构审批通过后,即可按照规范的物资数量进行采购。
2.管理物资采购的过程
物资采购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其在管理方面的要求较多。管道施工中物资采购的管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控制点,优化过程管理。分析如:(1)质量控制,此项控制点是管理物资采购过程的基础,例如:某管道工程在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上,首先与选定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供应商必须达到物资采购的各项标准,确保每项物资采购的质量效益,然后该工程与供应商达成售后协议,一旦采购物资出现质量问题,需由该物资的供应商承担质量责任,通过协议或合同的方式,提示供应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最后该工程通过等级分类的方式,严格把控采购物资的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入库存放;(2)成本控制,其在管道施工的总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决定了管道工程的成本规模,该工程针对物资采购中的成本控制,实行分层采购,重点控制采购量,根据管道对物资的需求,设定合理的采购量,杜绝一次采购的方式,严格控制采购成本的投入规模;(3)进度控制,其为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部分,控制进度能够稳定落实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保障采购物资及时运送到管道施工的现场,以免干扰采购管理。
3.强化物资采购的运输
物资采购的运输对管道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力,强化并控制运输可以为管道工程营造稳定的施工条件,发挥物资采购运输控制的优势[2]。物资采购的运输控制,重点在成本和路径方面做优化处理,保障管道物资运输处于最佳的状态,一方面为物资采购提供优质的运输方式,另一方面确保其在管道施工中的运输效率,完善物资采购运输控制的运行。
二、管道施工油料成本的控制途径
油料在管道施工成本中,占据高比重的消耗量,干扰管道施工的成本规模。管道施工中为约束油料的成本支出,需采取科学的成本控制,对其做如下分析:
1.预设油料成本的控制界限
油料属于管道物资的特殊部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约束力。针对管道施工中的油料成本,采取预设界限的方式,防止油料成本超出预设的界限。例如:某输油管道中,根据油料成本涉及的多个项目,排除多余的成本支出,预先设置成本界限,在保障油料成本的基础上,杜绝成本超支,该工程现场的油料成本,一旦超出预设的界限,即会追究超出原因,检查是否出现违反成本控制的行为,如果属于该工程实际的油料需求,针对超出部分进行审批,获得相关机构审核后,可以给与成本划分,谨慎供应油料的成本投入,发挥预设界限在油料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2.完善油料成本的控制体系
油料成本的控制体系,适用于管道施工的成本管理,规避油料中的成本风险,稳定油料成本控制的基础。油料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需要结合管道施工的实际状态,制定符合成本控制的体系,用于管控油料施工中的成本分配,与此同时为油料成本控制提供体系保障,既可以控制油料的成本规模,又可以管理油料的成本投入,保障管道施工过程中成本分配的优质性。
3.加强油料成本的决策力度
决策在管道施工油料成本中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我国管道施工中,油料成本失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决策依据,受到工程现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保障油料成本的控制方式[3]。因此,加强成本决策的力度,控制油料成本在管道工程中的影响,通过良好的决策结果,指导油料成本的实际控制,改进原有油料成本的控制方式,拓宽油料成本的控制途径,体现了决策控制的积极效益。
结束语
物资采购、油料成本与管道施工的经济效益存在直接的关系,管道建设中重点优化此两项,不仅可以提升管道工程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完善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促使其在资源运输中发挥高效益的价值。优质的物资采购途径,对管道施工起到约束作用,避免其在成本方面产生高消耗,再加上油料成本的控制,很大程度上缓解管道施工的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许凤茹.物资管理问题与建议[J].消费导刊,2011,(07):12-14
摘 要 管道运输是石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手段。分析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在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管道运输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管道运输 企业 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 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管道运输以其特有的优势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形成了我国五大运输体系,并且成为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手段,对我国能源的开发与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管道运输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意义
管道运输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建设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且效益高、安全性好,运输过程不产生噪音和环保等特点,成为油、气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我国现有70%的石油和99%的天然气是通过管道运输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是连接油气资源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如果说石油和天然气是工业的血液,那么管道就是能源供应的动脉。因此,加强管道运输管理,保证油、气正常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管道运输企业,只有通过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管道运输的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管道运输的总成本主要由建设成本和运行(输)成本组成,其中建设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由于管道基础建设投资额大,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很大。目前,影响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运输量、运输距离、单位能耗(燃料费、动力费)、管道维修费、输油气损耗、人员工资、管道使用年限(折旧)等。由于管道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其运输量和运输价格往往受政府严格管控,企业要获得较多的利润就必须加强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
三、管道运输企业在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管理意识上存在偏差。管道运输企业虽然都十分重视管理,但在管理的观念、范围和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一是,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企业认为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较少从油气输送的市场效益角度分析成本问题;二是,管理范畴过于狭隘,仅限于管道运输企业内部,不重视对上下游企业等相关领域的成本管理;三是,成本控制手段更多的是依赖节约,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2、管道运输企业的预算方法存在问题。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大多时候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在这种预算法下,有些主管为了保持现有的预算水平或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会想尽办法用完所有资源,造成了很多浪费,增加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管道运输企业为成本控制,往往削减了维修费用,造成管道质量没有保障、使用年限降低,形成安全隐患,一旦事故发生,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成本巨增。
3、部门各自为政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困难。管道运输企业的一些部门各自为政,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受到阻碍,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推行。
4、冗员过多使企业成本增加。管道运输企业普遍存在冗员问题,冗员过多造成企业负担过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
5、损耗严重,使企业成本增加。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蒸发损耗;另外,一些不法份子采用切割、打孔、砸撬、拆卸等手段损坏管道,盗窃、泄漏、排放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增加了运输损耗,使成本增加,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管道运输管理的措施
1、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管道运输企业,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都应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形成健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保证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的最优化选择,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将各种损失减小到最低。
2、做好节能减耗工作。管道运输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节能降耗是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的主要内容,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首先,做好事前预测、科学规划,选择最优运行方案。其次,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更新节能减耗的新设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燃料与能源的损耗。例如:利用降凝剂和减阻剂,提高了管输效率(使管线增输达到18.8%)。同时,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减耗意识,参与节能减耗工作。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应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建立全面预算的管理机构,其次,采用科学预算方法。将预算涉及的主要运输任务、设备运用效率与收入、支出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和过程监督。
4、加强人工成本的控制。人工成本在成本中的比例较大,企业应结合管道长度、输油量、自动化程度来确定项目所需员工数,并根据津贴、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编制工资计划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减员、分流来控制人工成本。在站场管理上,应用科技成果,由多人管理向无人值守(如陕京线的多处站场采用了无人值守)方向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强化安全管理、降低消耗。输油管线由于特殊条件和环境,许多生产设备(如:管道、阀门等)露天放置、涉及的地域很广,因此,必须加强管理防止设备损坏或被偷盗和泄漏,以降低消耗。
关键词:PVC-M优势卫生性能环保工程应用
一、前言
过去几十年,塑料管道一直以PVC-U管道为主,因为其具有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寿命长、卫生环保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其它竞争材料性能的提高,PVC-U管道的应用领域正在被许多其它材料管道挤占。为了保持优势地位,PVC管道制造商开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品性能。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改进生产配方与工艺,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等专业塑料管道制造商相继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韧性塑料管道产品――PVC-M管材。
PVC-M管材以其安全、便利、经济和环保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市政给水和排水、建筑物内给水和排水、村镇供水、农用灌排、电力和通讯护套、化工及输送其他介质等领域。
二、供水工程选择PVC-M管道的五大理由:
1、安全性
(1)优异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PVC-M管材在保持普通PVC-U管材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管材的柔韧性。良好的韧性提高了管材的抗冲击性能,能有效抵抗安装和运输过程对管材的外力冲击,提高了管材抗外力破坏能力。
以dn200mm管材为例,在0℃下的落锤冲击试验,PVC-U管材和PVC-M的冲击高度均为2米,但PVC-M的冲锤质量为10kg,PVC-U的冲锤质量仅为2kg。显然PVC-M承受的冲击能量远远高于PVC-U管材,说明PVC-M的韧性远高于普通PVC-U管材。
PVC-M管材22℃、20m快速冲击试验最具说服力。标准要求在22℃下进行试验,落锤质量为3-30kg(以dn200mm为例,冲锤质量达20kg),冲击高度为20米,试验要求所有试样不发生脆性破坏为合格,而PVC-U管材则没有这项要求。经过系统的对比测试发现:PVC-M受冲击后均为韧性破坏,在管材外壁上冲出一个小坑,管材本体并未受到损害;但在同样条件下做试验,PVC-U管材受冲击后则发生碎裂。
(2)优异的耐点载荷和抗开裂性能
在实际中管材难免受到损伤,或者因为铺设不好产生应力集中,抗开裂性能差的管材就容易导致管道渗漏、破裂,并会因为裂纹扩展而发生脆性破坏。经验证明过去PVC-U管道的多数事故是“低应力脆断”,也就是抗应力开裂性能差。
PVC-M管材耐点载荷和耐环境应力开裂的性能则显著提高。在PVC-M管材的运输、搬运、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抵抗外力冲击,降低安全风险。如果不慎在管材表面造成轻微划伤、划痕也不会对管材的使用造成影响,保障了管线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3)优异的抗水锤能力
由于PVC-M管材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大的内径,因而相同规格的PVC-M、PVC-U相比,PVC-M的抗水锤能力更好,与PE管道相比大体相当,即使在发生水锤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水锤波的增压较低,而能够有效地保障管道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
(4)管道连接安全
PVC-M管道连接密封用橡胶密封圈采用整模硫化成型工艺,整体性能好,没有接头,不存在拼接所带来的脱开或裂纹问题。橡胶密封圈采用抗顶翻、抗拔脱能力更强的燕尾型(A型)结构,这种橡胶密封圈大大降低了管道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和加快了安装速度较之“B”型胶圈,保证了接头安装质量。
2、便利性
(1)施工工具简单
PVC-M管材连接不需要专门的机具,所用的工具如:手扳葫芦、紧线器、导链随处都可采购到。对于小口径管材采用杠撬法或锤击法施工即可。所有规格管材的安装基本上可采用一种安装工具,而且施工机具原理简单,易于维修。
(2)施工工艺容易掌握
PVC-M管材采用橡胶圈连接,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检测,接口可靠性高。仅需经过清理工作面、上胶圈、刷剂、对口插入、塞尺检查即可。
(3)施工速度快捷
PVC-M采用橡胶圈连接,管道只要安装正常,即可马上通水,完成接口时间很短。由于施工工具简单、造价低廉,可根据工程情况增减施工班组,有效控制施工进度。重量轻,可通过人力搬运和安装。以1.0MPa、dn500的PVC-M管为例,一个施工组需要四个人,每个管道接口正常时间约需10-15分钟,一个班组每天可完成300米以上管道的连接。
PE管道采用热熔焊接,整个连接工程必须由焊接设备完成,管道每个接口的吸热时间、冷却时间是影响管道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必须保证,这大大影响了管道的安装速度,再加上焊机各部件的等待时间则速度更慢。又由于需要专业焊机,造价高,不利于组建施工班组,工程进度不易控制。如果碰到下雨或施工恶劣的环境,更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
(4)适应各种工程现场环境
PVC-M施工受自然环境(风/雨/水/灰尘/地形)影响较小。特别适用于恶劣环境。
PE管道维修技术上需要完善,维修配件欠缺,尤其是中大口径管道,维修时必须将水排净,且有保证维修的焊机及工作电源。
(5)管配件齐全, 维修方案完善
PVC-M配件发展成熟,管配件齐全(活接头、哈夫节、快速抢修接头),维修方案完善,已实现管道的带水维修。
3、经济性
(1)PVC-M采购成本低,投资少。
PVC-M的原材料来源丰富,价位较低。经详细测算,PVC-M的成本比同规格PE管材的成本低20-30%。
(2)PVC-M重量轻,运输、安装费用低。
同规格管材相比,由于管材本体强度及设计系数不同,PVC-M的重量最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管材的运输、装卸、搬运、安装的费用。
(3)PVC-M内径大,水力条件好,日常运行费用低。
管道流量一定、外径和公称压力相同、出厂水压相同时,在管网上相同的地点,PVC-M的用户水压明显高于其它管道,能够满足用户对水压的要求,从而保证更多用户的用水安全。
(4)PVC-M抢修方案完善,维护费用低。
4、卫生性能
目前我国生产的PVC-M管材都是无铅无毒卫生管材,一般采用卫生级PVC树脂生产,其在常温下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不会自行分解。PVC-M管材卫生性能完全符合GB/T 17219-1998《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和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标准》。
5、环保节能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能源战略,以保障本国的经济发展。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等能源来保障经济发展。PVC材料的应用可以将更多的石油能源用在其它的领域。PVC材料是重要的钢铁替代品,也就是“以塑代钢”。1吨PVC-U管材可以替代7.14吨钢材或10吨铸铁管。PVC-M管材的壁厚比PVC-U管材的壁厚明显减薄,一般PVC-M较PVC-U管材要节约25-30%PVC树脂,所以是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管道产品。
三、PVC-M管道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海城引水工程:近年来,海城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确立了“一大基地、七大产业、十七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定位和“百万人口生态型世界镁都”的城市定位。海城的大发展使得饮用水的需求巨增,为了解决海城的用水问题,2010年市政府决定兴建海城引水工程。海城引水工程全长3公里,经过比选,决定选用dn500mm 1.0MPa的塑料管道为工程用管。最终新型管道产品――PVC-M管材凭借其优异的性价比在招投标中胜出,因为安装快捷此引水工程提前完工并通水。
关键词:天然气;市场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407
完善的市场结构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天然气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改革和优化成为必然趋势。
一、我国天然气市场结构现状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天然气市场包括生产市场、管输市场和用户市场。在我国,天然气生产和运输是一体化的,三大石油公司不仅是天然气生产商 ,同时也是运输商,向城市燃气商和大工业用户提供捆绑式的服务[1]。在城市门站获得上游气源后,城市燃气商通过城市配气管网向居民配送天然气;大工业用户则对天然气进行深加工。整个天然气市场都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政府通过调节天然气价格,确保天然气产业的利益在各个环节得到较为合理的分配[2] (见图1)。
我国天然气市场这种“产输一体化”的模式已经实施多年。这种模式虽然对天然气生产企业消化成本、布局管道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划定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各异,三大石油公司在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的优势各不相同。中国石油依靠业务区域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管道建设最为迅速,目前拥有全国超过85%的天然气管道[3];而另外两家石油公司由于划定区域内天然气资源较少或开发较晚,天然气管道建设较为滞后。天然气管道上的显著优势使中国石油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主动权。二是随着国内天然气资源被广泛发现以及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各石油公司建设天然气管道的热情高涨,而各自为战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投资。三是依靠手中的资源与管道,天然气生产企业在与用户的供气谈判中具有强烈的卖方优势,容易造成不合理的谈判结果。四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对天然气市场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是覆盖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也就是对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城市燃气费的全程监管,不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4]。
二、天然气市场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
本部分在介绍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的结构。
(一)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
从1859年美国天然气工业诞生以来,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就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天然气市场上逐步形成了生产商、运输商、地方配气公司三级结构,但是不同的时期,三级结构的分工各有不同[5]。
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特性导致市场上垄断力量加强,1938年,美国颁布《天然气法》,以求限制垄断,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政府监管下,天然气产业中的生产商只负责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并将天然气出售给管道公司;管道公司将天然气配送至城市门站,出售给大工业用户与城市配气公司。这一市场结构中,天然气用户的直接供应商是管道公司,管道公司提供运输与销售“捆绑式”服务。这种服务使用户无需直接与生产商产生供需关系,从而分散了部分供给短缺的风险,推动了美国当时天然气产业发展。
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到80年代。《天然气政策法》与第436号法令的颁布指引着美国天然气产业向更具竞争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鼓励天然气管输的公开准入;要求原来管道公司对不同气源提供无差别的运输服务;允许天然气用户直接向天然气生产商购买天然气,并通过管道运输。同原有的“捆绑式”服务一起,天然气用户拥有两种购气选择。这个阶段美国天然气产业只是进行了部分调整,法令的规定也只是鼓励性的,管输市场并没有强制进行公开市场准入;另外,天然气储气市场不允许公开准入。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最终建立公平合理的天然气市场,美国政府颁布了第636号法令,强制进行管道运输和储气市场的公开准入。管道公司分离销售业务,只提供无差别的运输业务;天然气用户直接同生产商议价购买天然气,并向管道公司付费运输。由于利益重新分配使生产商更加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了生产商之间的竞争;所有管道公司的角色重新定义以及公开准入机制使其只能在管道运输服务质量、运输效率等方面提高竞争力,无疑也促进了管道公司之间的竞争。
总结来看,在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历次调整中,管输市场都是调整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管道公司连接着生产者与消费者,这种“桥梁”在平衡供需时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管道运输自然垄断的特性,如果再赋予管道公司购气、售气的权力以及市场的不准入特性,那么必将会形成更加强势的垄断,扭曲天然气市场。在市场改革中,美国政府正是遵循了管道公司功能单一化、管输市场竞争化的思路,“控制中间,放开两头”,同时促进了生产商之间、运输商之间的竞争,使天然气用户得到最大权益,同时也抓住了天然气市场的监管重点,提高了监管效率。
(二)我国电力市场结构
我国电力市场结构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改革。
第一次电力改革:1995年,为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紧缺的局面,国家鼓励各种资金进入电力市场,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家独资办电的局面。通过这次改革,电力市场上的资金来源更为丰富,为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打下基础。
第二次电力改革:1997年,国家为了打破政企合一的电力市场机构,对电力公司进行改制,结束电力市场上一家垄断的格局;但并没有改变垂直一体化的局面,电力公司歧视性的市场行为给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
第三次电力改革:2002年,国家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加强竞争的同时打破垂直一体化,实现电厂和电网分离。在这种思路下,电力市场形成了五个大规模的发电公司和两家独立的电网公司,电力运输实现“第三方准入”。发电公司负责发电,实现竞价上网;电网公司负责电力的调度和电网的运行管理,保障供电安全。经过改革之后的电力市场结构如图2所示。
此次电力市场结构优化将原来的电力的产、输、配、售垂直一体化体系彻底打破,加强了市场竞争,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与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改革类似。这次优化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三)经验借鉴
美国天然气和我国电力市场结构改革相同点体现在:第一,市场改革后,两个市场都按照上下游关系形成了产、输、配、售四个层次,并且各级功能划分明确;第二,市场结构改革都采取“放开两头,管住中间”,重点改革输送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不同点体现在:首先,美国不仅改革了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功能,更允许输送市场公开准入,我国电力输送市场只允许第三方准入,公开准入机制没有形成,对比来看,美国天然气市场结构改革更加彻底;其次,美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伴随着价格的逐步放开,我国电力价格仍处在国家的管制之中。
对于产销分离的市场体系来说,输送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此类市场中,如果建立产、输、配、售四级一体化的市场结构,无疑会导致绝对垄断;若产输一体化,会造成生产企业以资源寻租的问题;若输销一体化,则不仅会造成生产企业利益的损失,更会影响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通过上述两个市场改革可见,建立四级市场机构,产销企业相互议价,输送企业只发挥运输功并且实行准入机制,这种市场格局更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天然气市场结构优化
我国曾在1998年对油气市场进行了改革。然而,与电力市场改革有所不同的是,受到“重油轻气”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并没有像电力市场那样改革彻底,天然气管网并没有像电网一样独立出来,而是与生产企业形成产输一体化的公司。这种市场结构,相比于美国天然气产业从诞生起就形成了产、输、配、售四级体系,优化面临的困难更大。从美国天然气市场以及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来看,实现天然气管网独立是天然气市场改革的关键所在。从生产市场、管输市场和用户市场分别来看,其结构优化如下:
(一)天然气生产市场结构优化
我国天然气生产市场处在寡头垄断之中。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引入竞争是打破生产垄断,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然而,伯川德理论却给出了另一种解决途径[6]。伯川德理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首先,市场为寡头市场,产品同质并可相互替代;其次,企业边际成本固定不变,并且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第三,价格高的企业失去市场,反之则得到市场。这种市场上的企业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都会采取比其他企业价格低的策略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直到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基于此,伯川德理论分析得到,当寡头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时,寡头市场将和自由竞争市场一样,寡头企业不能获得垄断利润,市场均衡与自由竞争市场一致。这就是著名的“伯川德悖论”,其成立依赖于产品同质的假设。从我国天然气生产市场来看,各家寡头企业所生产的天然气可以认为同质并能够相互替代,因此相互间若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完全能够达到自由竞争市场的高效率。依据这种观点,天然气生产市场的大规模改革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对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调整,改变价格严格管制的局面,使各寡头企业采取价格竞争,那么市场可以达到有效率的状态。从这方面来看,生产市场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价格体制改革上。
(二)管输市场结构优化
若按照美国经验,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管网企业,并实现管输市场的公开准入。然而,市场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直接建立管输市场的公开准入很难顺利实施,设立过渡阶段可以成为管输市场改革的选择。首先在上游一体化公司中建立天然气管道公分司,负责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建设,生产企业通过让管道公司支付运费的方式将天然气运输至用户,目前,我国天然气管输市场处于这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第三方准入,成立独立的天然气管道公司,天然气生产企业和用户之间协商天然气产销协议,委托管道公司进行运输,并支付运费[7]。
建立公开准入的管输市场或许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与我国的客观环境有关。天然气作为特殊战略资源,管输准入门槛会很高;成立独立的管道公司也为国家所有。其他资本可以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而管道运营或是在国有管道公司之外成立单独的管道企业短期内在国内很难实现。
(三)用户市场改革
对于用户市场来说,我国城市燃气商虽多,但具体到一个城市来说,燃气商及其城市管网一旦形成,就具有自然垄断特性和规模效应,替代性很低,这种“率先进入优势”只有需要依靠政府的监管而非引入竞争解决,才既能促进燃气市场有效发展,又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个市场改革的核心在于管输市场的第三方准入。通过结构优化,我国天然气市场最终形成产、输、配、售四级体系,如图3所示。以美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和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成功经验来看,天然气市场结构改革后,政府能够达到“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从而提高监管效率,避免“处处监管、事事监管”。
四、结论
我国目前的天然气市场结构不利于促进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提高监管效率。我国天然气生产市场的大规模改革是没有必要的,生产市场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价格体制改革上。解除价格管制必须建立在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否则难以取得良好效果[8],故此,应促进天然气生产企业采取价格竞争。对于管输市场来说,以美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和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来看,建立管输市场第三方准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城市燃气市场来说,城市燃气市场自然垄断的特性需要政府加强监督和管理,如此才能既促进燃气市场的有效发展,又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三个市场改革中,关键是管输市场改革,这有利于“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 天然气定价研究与实践[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77.
[2]董秀成,佟金辉,李君臣. 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浅析[J].中外能源,2010,(9): 6-10.
[3]蒲明. 2009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J].国际石油经济, 2010,(3):14-20.
[4]李润生, 刘岩, 刘克雨. 石油与监管[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37.
[5]George Szpiro. Hirschman versus Herfindahl: Som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for the use of concentration indexes[J].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1987,(3): 299-302.
[6]Bertrand J. Theorie mathematique de la riehesse social[M].Journal Des Savant,1883:499-508.
[关键词]管道 运输 第三方破坏 管道保护 预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31+4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34201
1.前言
目前,管道运输业已成为继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业之后的第五大运输行业。在油气运输上,管道运输有其独特的优势。我国油气管道工业的发展,自1959年建成新疆克拉玛依至独山子输油管道以来,至2011年底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中国逐渐形成了由北到南、自西向东的油气输送管网。目前我国油气管道里程超过10万公里,形成连接东西、横穿南北、遍布全国的地下能源大动脉。虽然管道输送油气优势突出,但其存在的安全风险也特别大,造成长输油气管道失效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六大类,即腐蚀、第三方破坏、设计缺陷、材料缺陷、施工缺陷和操作失误。近几年随着防腐技术的不断提高、设计标准的不断规范、管壁厚度的不断增加、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操作规程的不断完善,第三方破坏已上升为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仅第三方破坏在我国油气管道事故中就占40%左右的比例。不断延伸的油气管道在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源源不断地输送能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考验。第三方破坏对管道的影响,一是直接导致管道破裂,引起运输介质泄漏;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防腐层或给管线造成刮痕、压坑等,进而引起管道腐蚀或应力集中最终导致管道破坏。因此,加强对管道第三方破坏因素的认识和预控,保障管道安全运营,是目前做好管道保护的重要工作。
2.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因素
第三方破坏是指由于在油气管道附近进行的施工、采挖、耕种、偷盗等人为活动行为而造成的管道结构或性能的破坏。引起第三方破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2.1打孔盗油气
为利益所驱,一些打孔盗油气犯罪分子疯狂作案,给管道运输业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和损失。2002年9月,国内连接西北和西南的输油大动脉:兰州-成都-重庆(下称兰成渝)输油管道全线贯通,正式投入运行。但仅时隔一年,即遭到“油耗子”偷袭,造成全国最大一起成品油管道打孔盗油事件,大量汽油泄漏,严重威胁到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迫使宝成铁路停运达7小时,兰成渝管道输油停止14小时,108国道关闭10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万元。由些看出现阶段打孔盗油气仍是第三方破坏管道企业的重要因素,管道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防打孔盗油气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重大。
2.2管道占压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加剧,油气管道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油气管道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由此引起的非法占压事件不断上升。
据统计,仅中国石油管辖的油气管道就有2.3万多处非法建筑物,占压的油气管道总长约2232公里,相当于西气东输管道总长度的一半还多。有时企业面临的是旧占压还没有被清理掉,另一方面新的占压却又不断发生,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管道占压存在较大的危害性:管道不能正常检测维护,容易腐蚀发生穿孔,造成油气泄漏;占压造成管道变形发生裂管事件,造成油泄漏;油气泄漏后无法及时抢修,产生次生灾害;由于城镇发展,占压区域居住人口增多,一旦发生事故时,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营。
2.3第三方施工
管道上方第三方施工损伤管道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09年12月30日发生在中国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第三方施工损伤管道事件,造成大量漏油进入赤水河、渭河,给中石油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发展的比较快,不少油气管道的位置已经处于城镇的地带,面临着第三方施工的风险比较大,所以防止第三方施工损伤管道的任务比较严竣。
2.4恐怖袭击等事件
油气管道是国家的能源动脉,恐怖袭击和故意破坏成为影响管道安全的潜在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共同关注的问题。
3.预控措施
做好油气管道安全工作,预防第三方破坏,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油地结合、综合治理”的理念,建立健全油气管道保护的预防机制。
3.1加强《管道法》及管道保护的宣传
2010年10月1日,《管道法》正式实施,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管道法》,管道企业要积极向管道沿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管道沿线群众保护管道的意识,自觉维护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安全,有效遏制油气管道的被破坏、占压行为,有利于油气管道的长治久安。
3.2做好管道巡护
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营,防止打孔盗气、第三方施工等第三方因素破坏管道的事件发生,严格执行各级巡线制度。
从巡线工、技术员、站领导及专业科室人员及主管领导应按要对管道进行巡线,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3.3加强对第三方施工的管理
3.3.1实行第三方施工审批制度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前,擅自在管道安全保护范围内动土施工。经批准允许的第三方施工必须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道安全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实行24小时监护。
3.3.2加强第三方施工现场管理
对第三方施工现场监护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技术规程、施工方案进行,加强过程监督和技术参数的控制,监护人员认真做好现场检查记录,保存好各项资料。
3.3.3加强与管道交叉、伴行情况的管理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和公用设施、河流疏浚等工程与管道相遇交叉、伴行时,应严格按照《管道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并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行业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管道保护措施。
3.3.4发现潜在第方施工风险情况
在发现潜在第三方施工和交叉施工时,实行预警机制,派专人进行监护,并及时采取相应管道保护措施,并对现场进行持续防控。
3.4加密管道“三桩”
分区段、地域加密“三桩”,让沿线群众一眼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管道的所在位置以及管线的实际走向,特别是道路两旁、河沟两岸等地面活动频繁的地段,必须在醒目位置埋设警示桩,提醒过往行人、车辆等注意保护地下管道。对管道沿线部分管段“三桩”丢失、缺少或坏损的进行补栽,对阴极保护测试桩连接线脱焊、断线的进行修补恢复。
3.5充分识别风险,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想做好第三方破坏因素的预控工作,首先要做好管道第三方风险因素的识别,建立风险台帐,。制定切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地方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与各部门的协调应急能力。
4.结束语
长输油气管道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动脉,具有高能高压、易燃易爆、链长面广、环境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破坏事件,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第三方破坏因素的风险识别和预控,我严厉打击第三方破坏,有效保护油气管道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新好 姚安林 蒋宏业.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04)
[2] 余洋.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