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认知实习个人总结

认知实习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29 05:22: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认知实习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认知实习个人总结

篇(1)

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这一文件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校要强化现场教学环节“。高职院校应加强旅游专业现场实践教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到旅游景区、景点实地参观、考察和旅游资源调查,使学生对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导游业务流程以及旅游景区景点产生感性认识,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转变为理性认识,促成实际工作岗位的明确和适应。

一、开设《旅游景点认知实习》课程的必要性

(一)旅游景点认知实习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试金石

旅游景点认知实习可以安排在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能力课程学习的过渡期间,一来可以检验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二来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强化应用能力。从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来看,学生们普遍感觉专业课的理论知识抽象单一。专业课老师绞尽脑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旅游资源学》和《全国导游基础》课程,学生们渴望通过亲自体验和感知,来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全国导游基础》课本上提到的黄山“五绝“包括“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景“,这一内容很抽象,学生只能凭借死记硬背和想象来记忆,如果能够身临其境,体验黄山的绝美,在导游讲解中才会有感而发,真情流露。

(二)旅游景点认知实习是了解岗位的最有效途径

旅游景点认知实习是旅游专业学生认识社会、专业以及岗位的最直接且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习,学生能够对旅游景区、旅游专业岗位及其岗位关系有个初步了解,对未来职业形成由表及里的了解过程,帮助他们在专业学习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发掘自身的兴趣和潜力,为进一步专业能力的培养提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提高专业兴趣,明确就业方向;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还会发现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陷,明确今后的学习重点和职业生涯规划。

(三)旅游景点认知实习为完善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认知实习,可以架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这里的“桥梁“不仅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指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校通过分析学生的实结和调研报告,指导老师的总结和实习单位的反馈,能够收集到关于行业的一手信息和真实资料,进而反思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有些课程开设脱离实际,实践性时数较少,实践能力训练不到位等,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和实践,使得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教学效果越发显著,实践教学体系日臻完善,

二、旅游景点认知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认知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曾经一度倡导高校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素质教育,但在不少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认知实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只是被当作期末阶段的象征性的或辅教学环节,课程开设形同虚设,还有一部分院校甚至从未有过这一环节。总之,旅游景点认知实习缺乏系统的教学组织,校方和许多旅游专业学生对认知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学校保障力度不够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更多注重的是毕业实习,也就是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或长期实习,对于时数较少的认知实习重视较少或者根本不重视,学校没有固定的认知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导致《旅游景点认知实习》课程开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急促地寻找临时实习景点,课程稳定性不高,而且时效性差。建议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出台旅游专业的认知实习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鼓励认知实习工作的开展。

(三)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学生参与认知实习的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费用问题。由于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旅游景点类认知实习,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认知实习规模缩小,很多学生没能亲自体验,是一大遗憾。建议学校方早作准备,指定认知实习合作单位,给予学生适当优惠和补助。

三、关于开设《旅游景点认知实习》课程的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

旅游景点认知实习应与所学课程及相关考证有效衔接,应该将认知实习需要用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安排在认知实习之前,最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此时学生基本掌握了旅游学概论相关知识,为实习做好铺垫,同时,他们又渴望真正观赏旅游资源,真正体验带团和了解工作过程和就业岗位,同时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陷,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改进。及时发现自身是否适合该工作岗位。在旅游景点认知实习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尝试新模式,例如安排学生寒暑假进行专业短期实习,即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导游讲解的技能等,安排指导教师进行实地指导,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最终给予考核评定。

(二)合理选择景点

旅游景点认知实习方式有很多种,如旅游资源调查、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区考察和带团技巧实习等。每一种认知实习,其目的和任务都各不相同,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实习指导教师要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并准备相关问题,学生带着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才会高质量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假如此次认知实习是带团技巧训练,那么,在前往景区之前就应该要求学生了解景区概况,撰写相关导游词,了解导游带团过程中的问题和预防措施等内容。在旅途过程中要争取导游人员的配合,可以恳请全陪或地陪给学生分享带团技巧和经验,给学生做示范,体现真正的言传身教。此外,指导教师可以在旅游景区为学生的导游讲解进行现场拍摄,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让学生回校后根据视频纠正自身偏差,提升讲解能力。

(三)信息反馈控制

篇(2)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折旧岁月,增值人生”

这是财务部会计核算室的口号. 从好奇到认知,再从认知到感悟.每天,我都快乐地享受着各位同事给我带来的那份进步的欣喜。我在财务部实习的过程中,一些看似平凡、不经意的小事,都被这种巧妙精神注入了另一种新的诠释:具备扫一屋的能力,才能培养起扫天下的雄心与壮志,量的累积才会孕育出质的飞跃。虽然在飞跃的过程中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但是,在岁月流逝的缝隙中人生却已悄然升华.

“先做人,再做事”

在我们刚刚离开纯真的校园参加工作时,我们要思索:自己到底要做个怎样的人?我觉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需要谨慎的做自己,从德从礼,然后再做事,让自己、给领导、给同事、给所有人都留下一个好印象。万事德以先,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

“活到老,学到老”

实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偷师学艺的过程,因为作为新员工,不可能有太多实质性的工作交给我们来做,老员工多半人都有一大堆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太多空闲来教我们,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看去揣摩,通过观察别人来自己学习。

篇(3)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定岗实习期间心理变化,笔者对江西交通职业学院2009级1500名定岗实习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送调查问卷1500份,其中男生760份,女生7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1张,问卷有效率94.7%。调查发现,学生在定岗实习期间,由于接受的相关心理引导及教育不够,导致或多或少出现困惑、忧虑及焦虑等心理问题。为此,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确保他们顺利度过实习期,为将来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高职生顶岗实习期心理现状及问题

当学生开始顶岗学习至实习结束,学生经历了从新奇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到对现实社会有所感知、认知的心理变化,心理变化较为剧烈和复杂。本次调查采用标准问卷,并结合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实际自编测验表,围绕实习前的实习动机及心理、定岗实习满意程度、人际交流及团队适应、对实习的满意度、职业规划清晰度进行调查,调查情况见表一。

学生心理教育内容滞后。从上面调查数据看,许多学生对未来顶岗实习表现出忐忑不安。对顶岗期间对什么最担心,其中担心与不能与师傅很好相处的占74%;担心实习单位领导、同事不好相处的占66%;担心不能很好适应工作单位环境的占57%;担心达不到理想实习效果的占47%;担心工作条件及待遇太差的占41%,特别是家庭贫困、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样的担心更加严重,有的甚至出现焦虑情绪。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方面,是校企联合开展心理教育教学的滞后。

校企缺乏有效沟通。实习过程中,由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一些学生对实习岗位也有消极心理。在工作满意程度选项中,极不满意的占25.6%;不满意的占到了54%;较为满意的占到14.5%;没有非常满意的学生。在访谈过程中,大多学生对每天繁重枯燥和机械的工作表示出厌烦,对工资及未来待遇不满,并出现了停止顶岗实习的念头。这表示企业及学校没有较好进行配合,导致学生心理预期不能满足时,不能进行企业文化及心理承受能力辅导教学。

学生社会认知体系不完善。实习过程中,人际交流导致的心理问题也较为严重。其中能在顶岗实习中较好处理与师傅、领导及同事关系的占15%;一般的占37%;对自己沟通交流能力不满意的占48%。这一方面是年龄及社会认知问题,学生个性认识与社会成年人的认知差距,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学校在学生的人际沟通教育及训练还不够,学生社会认知体系及人格完善并未形成。

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不够清晰。顶岗实习结束后,对未来就业选择上,3.8%的学生要留在顶岗实习单位工作;24.5%的同学不会继续留在顶岗实习单位;71.7%的学生不清楚。但选择不清楚的同学认为,将来有可能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来找到适合的工作的占到六成以上,三成表示看看再说。而参加顶岗实习的同学,均对未来发展的未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这是家庭及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剖析,同时反映出政府的信息公布、就业引导及政策保障都要加强。

增强顶岗实习学生心理素质的举措

顶岗实习属于综合实践阶段,由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征。因此,调整、改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应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或政策保障,多措并举。

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在实习的前、中、后,引导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顶岗实习前要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做好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心理方面准备,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加强心理引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出现心理不适是正常的,学会自我疏导,尽快在实习单位中摆正位置,处理好人际关系。

实习结束后,应以实结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实习阶段进行评价。指导老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总结,组织学生座谈讨论,介绍实习情况,交流实习体会,以提高学生应对在日后实习实训中出现问题时的承受能力。

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对处于青春波动期的高职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职业院校须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通过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掌握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技巧、情绪情感调剂等相关知识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在顶岗实习前,再次强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素养训练。同时,学校党政部门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予以支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培训上岗,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对他们的岗位要求、职称待遇都有明确规定,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职业院校要选择制度规范、管理人性化和企业文化浓厚的企业,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锻炼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要共同关注。企业也要按照心理学相关规律,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学生,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倾听学生心声,通过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缓解职场压力。

通过营造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正确面对顶岗实习中的困难,虚心学习,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脚踏实地,把握机遇,积累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应对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变化和复杂问题。

政府和家庭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家庭应该在情感方面、人际交往、生活应对等方面起支撑作用。面对实习中的不愉快,父母应该给予宽慰和劝解,因为在潜移默化下,子女也会学会关爱、体贴他人,而且父母面对挫折的应对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子女。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熏陶子女乐观的性格和积极的态度,在顶岗实习中提供支撑作用。

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 物流实训 实训课程结构

0 引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斯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在物流实训中创设情景可以使实训的内容贴近实际,学生作为任务主体中有代入感,具有主人翁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训中的同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可使学生共享彼此的认知,有利于认知的广泛迁移和深化提高,完成意义建构。下面笔者就物流教学实训活动,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物流专业实训模式”,从课前准备、课程展开、课后评价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释物流实训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过程。

1 课前准备

教师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前的课前准备不同与传统教学的备课,要求更加细致。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物流实训资料,设计好实践操作步骤,考虑好各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作好各准备工作且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物流实训教学,使物流实训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1.1 明确实训教师的地位 在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明确其在物流实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参与者、指导者。实训教师只有参与各个小组的实训活动,才能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的疑惑和难题,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1.2 设计教学情境 物流教学中各项目的实训环节中存在很多的角色,如业务员、供应商、入库管理员、出库管理员等,所以开展教学前需要设定好实训活动的背景,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来开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学生基于岗位角色考虑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如在仓储规划与设计模块中,设定的背景:无锡市新区某仓储企业需要建设一间流通型仓库,假定学生是仓库的管理者,让学生对仓库进行规划设计。

1.3 准备实验实习材料 物流实训环节中会用到很多的实验实习材料,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人数、分组情况、角色类别等情况确定需要准备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

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①实验实习相关知识点。教师要把该项目模块的知识点汇总,进而形成该实训课程的校编教材。②实验实习相关案例、练习。实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学用的案例和练习。如进出口通关教学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各组需要使用的相关报关材料和报关单证等材料。③实验实习设备。物流实训各模块使用到的物流设备不尽相同,如仓储设施设备模块中需要各式仓储设施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中需要自动化立体仓库。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前,要事先检查和调试相关物流实验设备,做好课前准备。④实验实习耗材。在物流实训某些项目中,需要一定量的实验实习耗材,以满足物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使用。如仓储包装过程中要准备好纸箱、胶带、胶带切割器等实验实习材料。同时,要确定严格的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实训课程开展前和开展后要及时清点相关耗材,登记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耗材使用不足时应及时请购。

1.4 设计实训操作步骤。要将物流实训操作细分,分成一个一个步骤,步骤要清晰,描述要准确,易于规范学生的操作。且每个步骤的名称要简短,便于学生记忆。如商品入库操作步骤如下:①货物入库准备,②货物接运,③货物存储货位的确定④装卸搬运,⑤检查验收,⑥入库登记。

2 课程展开

实训教师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要进入物流实训教学环节了。要上好物流实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习,一个完整的物流实训课程应该由以下结构构成:

2.1 情景创设。可以设立教学背景,确定工作岗位,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岗位来开展活动,也可以通过案例导入物流实训教学。

2.2 任务驱动。指导教师应该利用探讨性的问题如“我们来实训的目的是什么?”、“实训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等问题提问学生,提出任务。通过任务让学生了解一个模块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而确定实训目标,由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实训操作。

2.3 知识点切入。按照实训课题,以知识点的形式讲授物流实训中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如:在仓库平面布置规划中,教授仓库平面布置的知识与方法。

知识点切入环节中主要使用到的教学方法是集中指导法。教师对全班或全组的学生,对将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前瞻性,预期和解决实训中会发现的问题。同时在集中指导过程中,还要对以前的实训进行总结。

2.4 教师示范技能操作。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

2.5 学生分组及分配角色。根据学校现有的物流实训设备和仪器,组成实训小组,以4-8人为宜,并确定组长。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分组完成后,教师应以书面形式,下达任务,分配岗位。分配任务和岗位时,要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明确任务,便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岗位。在任务安排中要做到因人而异,由组长组织组员自行分配岗位,按岗位分配实训任务,并分配实训所需的工具、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等。下发小组工作表和个人工作表,便于实训完成后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必要时可对每位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时间上的要求。

2.6 情境模拟操作。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练习后,即进入情景模拟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学生通过练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分配好了角色,各组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就位,进行实践操作。各组应演练多次。第一遍演练时,教师可以按步骤,一步一步完成的方式,控制学生操作节奏,找出失误操作,及时纠正。第一遍完成后,应再多演练几遍,巩固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操作环节中,物流实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个别指导法和巡视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实训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要领,规范操作步骤。

巡视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操作步骤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性问题采取个别指导。

3 课后总结

物流实训课题结束后,教师指导应通过物流实训报告内容的填写,对各实训小组进行总结,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综合提炼感性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深认识理解。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课后总结要注意小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相结合,分别形成小组评价表和个人评价表,便于形成学习信息的反馈和评价。

在进行信息反馈时要注意,提出批评前应有肯定,并让学生有机会答辩和说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越具体越好、越明确越好,宜细不宜粗。提出意见的处理重点要集中在可以改进的方面。

4 课程考核

物流实训不同与传统教学模式,即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践操作环节,且各项目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根据物流实训教学的特殊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4.1 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从小组和个人表现两个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考评,得出各项目的实训成绩,再按各项目占整个实训课程的比例计算出本学期的综合实训成绩。

4.2 期末应对各项目模块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即知识点,进行笔试,得出本学期的理论成绩。

4.3 教师应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4.4 总评应采取满分制,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按理论知识、综合实训、平时成绩三部分,30%、40%、30%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

4.5 考核应采用“理论技能双控制”。即实训操作考核达不到60分(按比例为30分),期末理论考试卷面成绩达不到60分(按比例为18分)者,无论总评成绩是否达到60分,均视为该课程考核不及格。

以上仅为笔者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物流实训的课程结构及其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推广应用。总之,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训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向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及考核评估实务手册[M] .石家庄:河北音像出版社.2004.

[2]陆丽霞.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方法[J].职业.2006.

篇(5)

关键词:顶岗实习 质量保障体系 路径构建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固有的顶岗实习战略和实施方式当中已经存在的认知不足、学生适应能力差,学校和企业层面存在的默契度低,缺乏合作意识和面向学生的实习针对性,导致顶岗实习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难以收到效果。所以笔者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构建起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相关的制度以及实施策略,提升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顶岗实习教育

从出生到学习、从学校到社会,是无数人成长发展的必然轨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由学校迈向企业、迈向社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知,故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这就需要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教育,使之在实习过程中呈现出更好的适应性。

1.体力支持

很多企业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精力,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体力,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才能保障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与进行。

2.心理支持

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热爱工作和劳动的品质与精神,加强心理建设,端正实习态度。院校方面可以邀请企业培训讲师、高级工作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实习讲座,让学生对企业的运作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明白自身所要承担的责任、应该履行的义务。同时鉴于当今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和择业的重要性,教师在展开顶岗实习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专业能力进行岗位选择,以便让实习与自身的学习状况更加契合。

3.技术支持

针对企业的业务和工作内容,加强学生有关职业技术方面的培养,比如生产工具的使用、办公软件或办公设备的使用,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实习过程中不断丰富个人所学、提升综合能力。

二、加强顶岗实习质量控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事前控制(做好实践安排)、事中控制(做好实习监督)和事后控制(做好评价总结)。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只有始终秉承教师责任心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统一,才能保障实习质量控制体系的完美构建和落实。

1.内容明晰

院校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顶岗实纲,对实习的目的要求、方法与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与说明。在具体实习的过程中,院校要和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合理协商,其目的是要保障双方对顶岗实习的实施原则和具体内容都能做到了如指掌,防止过程中出现目的不明的盲目性因素。

2.工作记录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层面要求学生坚持写实习日记、工作周记,将每天的工作心得进行记录,将每天工作的实际收获与工作方法进行汇总整理。教师要定期走访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到了然于心,要和企业方面保持必要的沟通,以便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3.三方交流

顶岗实习结束以后,学校、顶岗实习单位以及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之间要进行三方会面,要通过三方面的相互评价与反馈,对现有的顶岗实习监督质量体系进行适度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

三、构建资源合作平台

要想构建数量充足、运行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必须依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层合作,一方面要充分提升企业高职院校的认识,构建企业与院校的共赢机制,以发展的视角、长远的眼光来关注企业后备人才的积累和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结束以后并没有选择在本单位就此择业,而是到社会上寻找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顶岗实习的企业也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就需要政府层面也参与到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来,从财政和制度上对体系的生成予以保障,为地方经济的建设与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四、小结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不能忽略与企业合作而构建的顶岗实习平台。但是为了使这样一个平台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服务于企业、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关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工作,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将其与企业生产有效结合,实现质量与效益的齐飞。

参考文献:

篇(6)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其次,我介绍一下我实习所做的工作。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基本礼仪。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5、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最新实习生活心得体会例文

燃气公司暑假社会实践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会计实习心得及建议

儿科实习心得体会

成本会计专业实习心得

计算机专业实习心得范文

2019暑假实习心得体会

广播台实习心得范文

临床医学实习心得体会

毕业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实验室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毕业生金工认知实习心得体会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7)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教育体制与机制日趋完善,然而这项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笔者依据“知情意行”的行为模式探索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方式和内容,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知情意行”行为模式

人的心理支配行为,个体的高级行为模式可表示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例如,顶岗实习学生要完成工作需具备4个基本条件:愿意工作、知道怎样工作、具备工作的客观条件、能克服工作时遇到的困难。这些条件与其心理过程对应为:认知――对行为目的和办法的认识,即知道做的目的与怎样做;情感――对行为及行为环境的态度体验,即行为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意志――对行为的意向与对行为遇到困难时的决心,即愿意做与有决心做。

在外界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若学生针对顶岗实习的“知情意”结构完整、平衡,那么他的工作行为就能开始并正确地持续,否则就可能无效、低效地工作,甚至造成事故。

“知情意行”心理辅导模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形成职业素养和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冲突,轻者工作消极、得过且过,重者逃避实习、频繁换岗。因此,通过心理辅导整合学生“知情意”,使他们能行之有效地面对挫折、树立信心、转换角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岗前辅导――明“知”、疏“情”、育“意”

许多学生由于对顶岗实习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错误地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坐在大学课堂读书,不是到企业干活,更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笔者对威海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8.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里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已经相当熟练,应该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因此,在顶岗实习前,可通过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认知教育和自身定位教育。

关于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后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社会人”、“企业人”的要求有比较真实的体验,使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和自我完善。一般来说,顶岗实习的岗位是技能型的,而且根据工作需要会把学生安排到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高职学生虽然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还非常欠缺,因此要甘于从基础性、重复性、简单化与操作性的工作做起。

关于自身角色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要兼顾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完成工作和学习两方面任务。作为一名员工,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因为自己还是学生就降低要求、降低工作标准,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规范程序操作,认真完成任务。作为一名学生,应自始至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向师傅们请教,主动调整角色,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感到“兴奋、激动”,37.5%的学生感到“焦虑、害怕”,部分学生担心“知识缺乏,不能胜任工作”(占21.8%)、“难以与领导、师傅沟通”(占10.6%)、“实习中出现安全事故”(占10.4%)、“不能完成实习任务”(占9.7%)、“难以与同事相处”(占6.8%)、“独立生活及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实习生活”(占7.3%)、“实习中出现差错事故”(占2.6%)、“身体素质差,不能适应紧张工作”(占0.7%)等。因此,在心理辅导中还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在顶岗实习期间会面临各种挫折,经历心理困扰是正常现象。面对挫折,首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认识到当前的努力和辛苦是为了将来的发展积蓄能量、储存经验。其次,要了解并利用一些心理调适方法,适时调控情绪。比如,当出现负性情绪或感到委屈时,要找人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主动与师傅、工友、同学、辅导员、班主任或指导老师交流,有效的倾诉和沟通可降低负性情绪,使自己顺利度过心情的低潮期。再次,要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应进行岗前心理辅导,通过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知识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知”其“行”的目的和外部环境,有助于调动跃跃欲试的“意”并疏导过度焦虑的“情”,使学生能以最佳心理状态迎接顶岗实习。

(二)岗位辅导――变“知”、通“情”、促“意”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情绪主要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绪、情感对行为起调节作用,岗位辅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培育情感,优化顶岗实习的心理环境。

调控负性情绪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多发以下负性情绪:(1)失望。调查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感到“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加班加点,太辛苦”(占30.4%)、“感觉受人管、被教训,受不了”(占13.0%)、“受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占10.8%),再加上扣奖金、罚款等经济行为对个人“自由”的制约,使一些学生感到烦躁、苦闷,甚至对职业感到失望。(2)焦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依赖思想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障碍,面临尴尬。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委曲求全”(占14.8%)、“除工作外平时不与别人打交道”(占11.5%)、“不理不采,敬而远之”(占3.7%)引发了其焦虑情绪。(3)迷茫。少数学生急功近利,视实习为打工,一味希望工作轻松、待遇好,缺乏上进心、不主动钻研业务知识。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后有50.7%学生对将来的工作“信心十足”,有39.0%的学生感到“信心一般”,有10.4%的学生感到“信心不足”。部分学生了解到本行业情况和工作环境后思想产生动摇,想转行,但对于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又很茫然,因此在实习中得过且过。(4)倦怠。有50.9%的学生对实习“刚开始感觉很新鲜,慢慢就觉得干的是很简单的、重复的、枯燥无味的活”,很多学生在工作和人际环境的压力下产生倦怠,一些学生以“学不到东西”为由离职或转岗。(5)浮躁。部分学生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实习,觉得自己“第一天就适应技术工作了,第二、三天就掌握生产流程、工序了,第四、五天就明白生产工艺了,第六天就熟悉人事结构了,第七天就知晓原料进出、产品销售网络了,简言之,一周搞定。”于是心理浮躁、好高骛远,因扭曲的期望值而频繁“跳槽”。负性情绪不仅有碍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还会损害其心理健康,因此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首先,调整期望。很多学生希望以学生身份被宠爱、呵护,可现实却是在企业被人呼来唤去,干的是粗笨、繁杂的体力活,收入不及别人,因此常常抱怨和生气。因此,要帮助学生根据环境调整期望,对人对事不苛求,以此减少烦恼,保持良好心境。其次,转变认知。认知是调整情绪的杠杆。心理学研究表明,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认知改变了情绪也会相应改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适应不了严厉的师傅而转岗、离职,有的学生却因“严师出高徒”使自己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因此,要帮助学生认识负性情绪的存在,对挫折和困难建立理性认知,重新获得积极体验,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再次,行为调节。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剂。美国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关系的心理医生康诺说:“人不需要马拉松或万米长跑,只要参加一项能加快心跳和呼吸频率的有氧运动,坚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就能提神放松、减轻焦虑、缓和沮丧情绪、强化身体应付压力的机能、淡化敌意及攻击行为、鼓舞正面自我形象、增加自信。”因此,可鼓励学生在工作之余参加企业组织的文体活动,如打球、登山、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消除过度紧张、疏导负性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与企业员工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培育职业情感 三个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筑工人对问题“你在干什么?”的回答分别是“我在砌砖头”、“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我在建设净化人心灵的场所”。同样的工作,答案的差异源于工人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敬业感的不同。顶岗实习是学生正式就业前的“最后一战”,因此要利用工厂、车间里的鲜活实例教育学生,培育其职业情感,树立其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作风。(1)职业认同感。具有职业认同感的人从内心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获到乐趣。职业认同水平影响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岗位相同的人工作压力感不同,除了与人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有关外,还与人对工作的认可和热爱程度相关。因此,要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认识职业的意义。例如,制药工人如果把工作仅视为谋生手段,那么再忙碌也只是源于外在的职业要求,一旦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荣誉就很容易“力不从心”,而如果认为自己在通过工作完成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的崇高使命,就能获得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的动力。(2)职业荣誉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职业与社会发生关系,并通过社会对所从事职业价值的认定来感受个体的生存价值。职业荣誉感是一种持久、深刻的情感,是把人的内心思想化为实际行动的“催化剂”。因此,要辅导学生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做出一流水平,赢得社会的肯定和尊敬,实现自身价值。(3)职业敬业感。人生命的价值根本在于其职业的贡献和成功,即使是非常普通的工作,当人们把它视作深化、拓宽自身阅历的途径,把它当作生命的载体时,职业就是生命,生命也由于职业变得有力和崇高。因此,要辅导学生生发高层次的职业情感,只有处于这种情感支配下的人,才能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潜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完善。以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岗位心理辅导,转变学生对自己和实习环境的不合理认“知”,疏通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架通推动职业发展的积极“情”感,以便学生能够“意”志坚定、“行”之有效。

(三)总结辅导,查弱补强

学生顶岗实习归校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心理”总结。让学生参照“知情意行”行为诊断表(见表1)对自己顶岗实习中的“知”、“情”、“意”进行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正式从业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行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