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9 16:00: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1)

如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促进学生文言文有效积累,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的课题。

一、 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 短小精练, 含义隽永, 韵律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读是学习的基础,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 要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品味语言, 理解句子含义, 领会思想感情; 在读中感受古文的特点, 产生阅读兴趣; 在读中, 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 读, 要有步骤: 一是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二是把握节奏, 读准停顿; 三是结合注释, 读懂意思; 四是细细品味, 读出情感。其次, 读, 要形式多样, 有引读、 分角色读、 齐读等, 多种形式地读, 能让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 《伯牙绝弦》 时, 我根据朗读步骤, 制作文言文诵读的微课,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微课自学。课堂上,我创设情境, 营造诵读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借助多媒体, 通过范读、 引读、 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在读中积累文言语言, 在读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 在想象中体会语言之妙

文言文, 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 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也是书面写作、 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文言文在简练的语言中赋予文本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创造中体会文言语言的精妙。

如在教学 《杨氏之子》 一文时, 为了体会语言的精妙, 我启发学生想象: 孔君平到杨氏子家去拜访他的父亲, 杨氏子的父亲不在家, 就把杨氏子叫了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 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看看杨梅, 再看看眼前这杨氏小儿, 他想些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 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想象, 学生既体会了二人的内心活动, 又体会了语言的精妙, 感受到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在文言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在赏析中领悟语言之精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 都是精挑细选的名篇。在文言文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 用心感受、 欣赏、 品味, 领悟古文语言的凝练, 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1.推敲精练的词语

《杨氏之子》 一文写了九岁男孩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 令人拍案叫绝。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语言的精练。我引导学生抓住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中的 “未闻” 二字进行推敲。杨氏子为何不直接说: “孔雀是夫子家禽” , 而要加上 “未闻” 二字呢?通过比较分析, 学生体会到杨氏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 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从中反映出杨氏子思维敏捷, 语言机智幽默。

2.欣赏精美的句子

《伯牙绝弦》 一文只有5句话, 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 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知音情谊是教学的难点。于是, 我抓住文中的重点句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这优美的句子进行赏析, 体会其情感之美。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赏析句子, 通过引读、 想象画面读、 配乐读等多种方式, 不仅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深入体会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感情, 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对比中感知形象

美的获得, 首先是对形象的感知。只有深入理解课文, 才能感知人物形象, 形成审美体验, 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品位。对比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 《学弈》 一文时, 抓住“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 通过对比分析, 学生了解到学习态度不同, 结果不同, 懂得了学习要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

四、 在拓展中感受语言之广

“拓展阅读” 是指相对于教材中的文言文而言, 根据课文中的文言文、 古白话文等适量补充课外文言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文言积累, 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数量太少, 仅靠这几篇文言文课文是很难让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只有不断增加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水平也许会提高。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阅读资源 — —即通过有效的拓展阅读, 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篇(2)

高等教育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f0003)《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投稿须知 无

篇(3)

一、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只是教材知识的讲授,在教学目的上就是学生能够有效的记忆住相关的知识,在各类考试中能考出好的成绩,也就是说教学的目标围绕着学习成绩而展开。语文学科作为社科类、文学类的学科,基本上学生学起来没有太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也非常轻松,只关注自身教学的进度,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本上不给于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失去了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至于能否理解,就很难说了,一时间出现了学生成绩还算可以,但是学生的情感和德育发展滞后,很多学生存在情感障碍、审美障碍、交流障碍等。随着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自觉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好语文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学顾名思义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为此,教师在一线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引导,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因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课堂观察、口述法、书面测试、调查报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作业批改评语等方式。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作为我们教师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关键词:真实、及时、对比、激励、表扬为主。就算批评也要语言委婉一点,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在评价中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能力;通过减轻学生负担,以及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等,这些对我们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只要有心,处处皆教育”。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但是,我们难以突破一个“瓶颈”──在品读文章时,如何能让学生反复的读,越读越有滋味,达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效果?读的方法很多,有领读、齐读、个人读等,当然,引读也是一种。

如何引导学生深情并茂地读课文,使他们在读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笔者认为找准阅读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只有找准导读的“点”,掌握导读的“法”,才能充分激发“情”,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1 在关键句处引读,让场面立体起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有这样一个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文中“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些看似嗦的时间段词语,实际是为了说明这是一位伟大的、了不起的父亲。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时间段的词语并不嗦而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漫长,体会到父亲焦灼的心情,寻找的艰辛,进行了这样的引读训练:

师:(深情地)是啊,36个小时,2160分钟,129600秒,多么漫长的煎熬啊!儿子还在废墟里等着父亲来救他,多一分钟的等待就多一份死亡的威胁;早一秒钟发现,就意味着多一份生还的希望。

生读: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师:在这36个小时里,绝望的人们陆续离开了,只有这位父亲坚信儿子一定在地下等候着他。

生读: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师:是啊!他的儿子在废墟下生死未卜,父亲更是焦急万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父亲几近疯狂。难怪大家把他当做疯子,再也没有人来阻拦他。

音乐响起,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通过这样的反复引读,学生明白了文本中时间串起的是父亲对儿子忠贞不渝的承诺,演绎的是感人肺腑的亲情,抓住这样关键的句子反复引读,既达到体会情感之效,又在诵读中积累了语言,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秘妙,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 在重点段处引读,让画面丰满起来

一位教师执教《丰碑》一课时,当学生理解了军需处长面对死亡依然那么镇定、安详后,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身份进行情感体验:

师:这样的一位军需处长,却不知他的名字,甚至无法辨认他的面目。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他身边的将军,你会怎样?

生:我要恭恭敬敬地敬一个军礼。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他生死与共的战友,你会怎样?

生:我要坚持翻过雪山。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曾经接受他棉衣的小战士,你会怎样?生: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争取抗日的成功。

师:(音乐响起)可是,军需处长再也看不到军礼了,再也看不到大家的泪光了,他长眠在了那里。

师:让我们代将军再来看一看军需处长吧!

生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师:让我们代战士们再来看一看军需处长吧!

生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师:让我们代那位小战士们再来看一看他的恩人吧!

生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师:此时,我们已不忍看,请闭上眼睛,可这位军需处长的身影就在眼前:

生背诵: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这位教师突破了抓一句或几句的定势,抓住了一整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换位体会周围战士知道牺牲的是军需处长后不同的心情,再以不同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诵读整段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与主人公那“晶莹”的品质碰撞,主人公的形象、彼时彼刻的画面在诵读中丰满起来,立体起来.

3 在韵味处引读,让文言文饱满起来

《已死的母熊》该课文文质兼美、情感丰富,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将军晶老师在执教该课文,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有点会读古文的感觉时,为了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进行了反复引读:

师:同学们,其实古人写文章是自上而下写,自右往左写。竖排的《已死的母熊》,你们会读吗?(生练习,试读)

师:同学们,古文写的文章,不但竖排,而且没有标点,这样的《已死的母熊》,你会读吗?(生练习,试读)

师:同学们,古文写的文章,不但竖排,没有标点,而且是繁体字,这样的《已死的母熊》,你会读吗?(生练习,试读)

读,一直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蒋老师为了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变着花样来引读,“读原文……去标点……竖排……繁体呈现”四次变化,让学生愉快地读。在递进的不同要求中读,学生情绪一次次投入,朗读一次次饱满,韵味一次次彰显。

4 在情深处引读,让情感升华起来

《长相思》中课文教学到最后,情感在逐渐升温,这时,需要教师“推波助澜”,而且,这段文字很有积累的意义和必要。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在课尾为了再次让学生体会词人思乡的凄苦,设计了这样一段引读训练:

师: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

生读: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依相偎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生读:山一程,……故园无此声。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

生读:山一程,……故园无此声。

在王老师声情并茂的引读下,学生们被词人身在外,心在故园的这种身心分离的凄楚深深感染,他们似乎触摸到了词人那凄怨苍凉的心境,山一程,水一程,何时才能踏上归程?

反复引读,让细节更加膨胀,让学生的心灵更加震撼,以达到作者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三情共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