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村镇银行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时间:2024-01-18 15:59: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村镇银行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龙江银行成立于2009年11月,是黑龙江省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哈尔滨市。龙江银行立足于面向农业产业、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以资本为纽带,优化股东结构,先后引进了中粮集团、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等战略投资者,走农业特色化道路,以农业产业金融为重点。
近日,为探求本富村镇银行落户武夷山的原因,及其将为武夷山茶产业带来何种影响,本刊采访了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行长路敬松。
《问道·中国茶》:2012年3月21至30日,全国11家本富村镇银行先后营业。本富村镇银行选择落户武夷山的原因是什么?
路敬松:早在我行筹建之前,发起行龙江银行的相关领导,对其可行性就已经经过反复的论证。武夷山作为正在迈向国际性优秀旅游度假区的新兴城市,各种基础设施齐全,我们对武夷山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武夷山设立本富村镇,一方面可以借助武夷山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村镇银行,另一方面从闽北地区经济结构来看,目前整体仍以农业产业为主,客观上要求引进以扶持“三农、小微”为核心业务的村镇银行。
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本富”一词,寓意即为村镇银行以农为本,以金融为媒,服务于中粮产业园区建设和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等产业环节,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各主体和谐共富,因此本富村镇银行选择落户武夷山是必然的。
《问道·中国茶》:我们知道,龙江银行要求各村镇银行实施“一行一品”的特色化经营思路。具体到武夷山,“一行一品”的特色化经营思路是怎样的情况?
路敬松:实施“一行一品”的特色化经营思路,其实是对各村镇银行尽快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进行产业融合的要求。在福建武夷山市,我行将结合武夷岩茶的生产特点,为茶农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并积极推进中茶公司与当地农户的合作。由于我行是一级法人单位,有决策链短的优势,使得我行在探索、试验、推行武夷山当地个性化金融产品上具有更充足的自主性以及更积极的灵活性。而且,在进行武夷山当地产业金融融合的过程中,我行对于龙江银行成熟商业模式的复制、推广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将其做为创新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借鉴也有取舍,形成一套我行自己的差异化服务品牌。
《问道·中国茶》:作为一家新成立的银行,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如何与其他银行进行竞争?
路敬松: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专为当地农户或中心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村镇银行不仅在组织形式上,同时在业务偏向上与其他银行机构都是有明显区别的。在传统五大银行中,除农行有部份业务与村镇银行有类似外,工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并不以此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虽然农村长期广泛存在三种金融主体,一是农村信用社,二是邮政储蓄,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但是农村的金融市场目前仍有处于近乎空白的市场。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设立更多的是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补充,与其说与农行、信用社、邮储存在竞争关系,倒不如说是互相补充更为贴切。
《问道·中国茶》:你如何看待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看待武夷山茶产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现状?
路敬松:近年来,武夷山市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武夷山茶产业现正处于产业升级增加规模产量的阶段,但武夷山茶产业现状仍以家庭作坊式的茶农、茶业小企业居多,他们在产业升级增加规模方面急需金融产品支持。
《问道·中国茶》:3月21日的成立庆典上,本富村镇银行与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们关系,标志着本富村镇银行正式为武夷山茶产业服务。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将为茶农和茶企业提供怎样的个性化金融产品?
路敬松:作为中粮实施农业产业金融的基层平台,我行将改进发起行龙江银行成熟的贷款产品,使其适用于武夷山实际情况,例如在我行研发中的农机贷,将设计一款专属茶农购买农机具的贷款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将引入农机供应商担保机制,为缺少自加工能力的小茶户提业升级的金融支持;又例如我行正在研发中的种植贷,我行拟计划引入武夷山茶行业中的核心茶企作为担保人,只要是为这些核心茶企提供原料的茶户,我行即可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他们扩大种植生产规模。我行除了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外,还会推介优质的农业资源融入到中粮的产业链中,为其发展提供金融及信息上的服务支持。
《问道·中国茶》: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中粮集团与武夷山农业尤其是茶产业的合作,是否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路敬松: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成立是中粮集团布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的表现,其中中粮集团下属的中茶公司,对武夷山农业尤其是茶产业就有着相同的目标。增加武夷山当地茶业的规模,促进武夷山茶业的升级,将会是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带来最显著的影响。我行必将会以提高当地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己任。借鉴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模式,引入保险、科技等增值服务,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保障食品安全,在扶持“三农、小微”方面展现出示范效应。
《问道·中国茶》:在风险控制方面,本富村镇银行有哪些措施?
路敬松:本富村镇银行与其他各家银行一样,都必须遵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向公众披露操作风险状况。由于我行刚设立,虽然延承发起行龙江银行的管理模式,但是毕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各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建设。我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主要把控以下几点:
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商业银行风险的有效管理有赖于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加快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和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
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风险的发生都具有内生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内部原因引发的,因此我行将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实行严格的风险问责与惩戒制度。我行在规范经营行为上,强化责任追究制,将问责制落实到具体岗位,按照岗位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通过风险转移缓解操作风险,我行将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通过保险、担保、证券化和项目融资等具体方法来实现。
《问道·中国茶》:本富村镇银行的成立,将对武夷山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
路敬松: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开业,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对推动武夷山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标志性意义。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一定会为武夷山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对武夷山农村金融改革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行将会尽快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加强特色经营,尽早为当地发展特别是助推“三农”发挥积极作用。
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将与当地各集团成员企业密切开展产融协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金融,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稳定产业链上各类原料基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各参与方的合作共赢。
2012年3月21日上午,武夷山首家村镇银行—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在武夷山三姑度假区开业。据悉,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由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61%。
龙江银行成立于2009年11月,是黑龙江省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哈尔滨市。龙江银行立足于面向农业产业、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以资本为纽带,优化股东结构,先后引进了中粮集团、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等战略投资者,走农业特色化道路,以农业产业金融为重点。
近日,为探求本富村镇银行落户武夷山的原因,及其将为武夷山茶产业带来何种影响,本刊采访了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行长路敬松。
《问道·中国茶》:2012年3月21至30日,全国11家本富村镇银行先后营业。本富村镇银行选择落户武夷山的原因是什么?
路敬松:早在我行筹建之前,发起行龙江银行的相关领导,对其可行性就已经经过反复的论证。武夷山作为正在迈向国际性优秀旅游度假区的新兴城市,各种基础设施齐全,我们对武夷山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武夷山设立本富村镇,一方面可以借助武夷山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村镇银行,另一方面从闽北地区经济结构来看,目前整体仍以农业产业为主,客观上要求引进以扶持“三农、小微”为核心业务的村镇银行。
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本富”一词,寓意即为村镇银行以农为本,以金融为媒,服务于中粮产业园区建设和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等产业环节,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各主体和谐共富,因此本富村镇银行选择落户武夷山是必然的。
《问道·中国茶》:我们知道,龙江银行要求各村镇银行实施“一行一品”的特色化经营思路。具体到武夷山,“一行一品”的特色化经营思路是怎样的情况?
路敬松:实施“一行一品”的特色化经营思路,其实是对各村镇银行尽快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进行产业融合的要求。在福建武夷山市,我行将结合武夷岩茶的生产特点,为茶农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并积极推进中茶公司与当地农户的合作。由于我行是一级法人单位,有决策链短的优势,使得我行在探索、试验、推行武夷山当地个性化金融产品上具有更充足的自主性以及更积极的灵活性。而且,在进行武夷山当地产业金融融合的过程中,我行对于龙江银行成熟商业模式的复制、推广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将其做为创新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借鉴也有取舍,形成一套我行自己的差异化服务品牌。
《问道·中国茶》:作为一家新成立的银行,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如何与其他银行进行竞争?
路敬松: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专为当地农户或中心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村镇银行不仅在组织形式上,同时在业务偏向上与其他银行机构都是有明显区别的。在传统五大银行中,除农行有部份业务与村镇银行有类似外,工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并不以此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虽然农村长期广泛存在三种金融主体,一是农村信用社,二是邮政储蓄,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但是农村的金融市场目前仍有处于近乎空白的市场。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设立更多的是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补充,与其说与农行、信用社、邮储存在竞争关系,倒不如说是互相补充更为贴切。
《问道·中国茶》:你如何看待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看待武夷山茶产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现状?
路敬松:近年来,武夷山市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武夷山茶产业现正处于产业升级增加规模产量的阶段,但武夷山茶产业现状仍以家庭作坊式的茶农、茶业小企业居多,他们在产业升级增加规模方面急需金融产品支持。
《问道·中国茶》:3月21日的成立庆典上,本富村镇银行与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们关系,标志着本富村镇银行正式为武夷山茶产业服务。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将为茶农和茶企业提供怎样的个性化金融产品?
路敬松:作为中粮实施农业产业金融的基层平台,我行将改进发起行龙江银行成熟的贷款产品,使其适用于武夷山实际情况,例如在我行研发中的农机贷,将设计一款专属茶农购买农机具的贷款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将引入农机供应商担保机制,为缺少自加工能力的小茶户提业升级的金融支持;又例如我行正在研发中的种植贷,我行拟计划引入武夷山茶行业中的核心茶企作为担保人,只要是为这些核心茶企提供原料的茶户,我行即可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他们扩大种植生产规模。我行除了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外,还会推介优质的农业资源融入到中粮的产业链中,为其发展提供金融及信息上的服务支持。
《问道·中国茶》: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中粮集团与武夷山农业尤其是茶产业的合作,是否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路敬松: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成立是中粮集团布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的表现,其中中粮集团下属的中茶公司,对武夷山农业尤其是茶产业就有着相同的目标。增加武夷山当地茶业的规模,促进武夷山茶业的升级,将会是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带来最显著的影响。我行必将会以提高当地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己任。借鉴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模式,引入保险、科技等增值服务,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保障食品安全,在扶持“三农、小微”方面展现出示范效应。
《问道·中国茶》:在风险控制方面,本富村镇银行有哪些措施?
路敬松:本富村镇银行与其他各家银行一样,都必须遵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向公众披露操作风险状况。由于我行刚设立,虽然延承发起行龙江银行的管理模式,但是毕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各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建设。我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主要把控以下几点:
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商业银行风险的有效管理有赖于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加快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和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
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风险的发生都具有内生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内部原因引发的,因此我行将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实行严格的风险问责与惩戒制度。我行在规范经营行为上,强化责任追究制,将问责制落实到具体岗位,按照岗位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通过风险转移缓解操作风险,我行将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通过保险、担保、证券化和项目融资等具体方法来实现。
《问道·中国茶》:本富村镇银行的成立,将对武夷山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
路敬松: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开业,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对推动武夷山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标志性意义。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一定会为武夷山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对武夷山农村金融改革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行将会尽快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加强特色经营,尽早为当地发展特别是助推“三农”发挥积极作用。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09年怀柔区金融办联合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和北京市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针对郊区县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症结问题,在全市首家推出了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贷款计划一“中小发展・雁栖怀柔”,为怀柔区内中小企业提供“一揽予”和“一站式”的融资服务,首批4100万集合信托贷款在北京一帆清洁用品有限公司、北京鹅和鸭农庄有限公司和北京哈威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成功发放。
在北京郊区县,企业规模小、可抵质押资产少,信用评级较低的现象尤为突出,使得郊区县中小企业相比城区更难获得银行等传统融资机构的青睐;另外,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由于郊区县银行机构多为分支机构,规模较小,审贷权力有限,产品种类不丰富,长期以来,郊区县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难有作为。因此,此次怀柔在传统企业融资架构体制之外,率先于全市设计的专门针对郊区县中小企业的信托贷款方案,也被业界称为北京市在推出以成立银行专营机构、建设村镇银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再担保公司和发行公司集合债券等多种方式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组合金融”手段之后,支持郊区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融资模式创新。
从第一期集合信托贷款发放取得的效果看,集合信托贷款方案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的作用是有效的,它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充分发挥了政府、担保机构、信托机构各自的优势,不仅在融资模式上取得了创新,更在融资思路上取得了突破。因此,总结集合信托贷款试点的经验,继续在全区甚至全市郊区县推广该模式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建立起集合信托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解决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新有效模式。
集合信托贷款方案的运作模式是由地方政府,担保机构、信托公司和贷款企业共同合作完成。地方政府负责对企业的初选和推荐工作,在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将地区优质的企业推荐给担保机构和信托机构。担保机构是集合信托的核心机构,其主要负责对政府推荐入库的企业进行财务指标和发展潜力的审核,并将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组成项目包,再根据信托机构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协议对项目包内企业进行统一担保。在担保机构对入包企业进行统一担保后,信托机构就会将项目包内企业面向社会进行资金的专项募集,在募得资金后,信托机构就对项目包内企业进行统一放贷。
这种“集合组织、同步发行、统一担保”的融资模式,之所以能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是由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一揽子解决担保问题、审贷效率较高等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此种模式相比传统的企业融资模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融资企业的规模不受限制。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主要放贷机构对于申请贷款企业的规模均有限制,很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较好成长前景,但因规模难以达到银行标准被拒之门外。而集合信托贷款方案注重的是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产品赢利性等方面指标,只要企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均可以成为集合信托的放贷对象。这使得企业申请贷款的门槛大大降低,只要符合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明确,财务指标清晰并具良好的成长性,均可以申请信托贷款。
其次,集合信托贷款方案能够一揽子解决申请企业的担保问题。“担保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瓶颈之一。以怀柔为例,区域担保环节薄弱甚至长期缺乏,致使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无法实现担保,尽管目前怀柔已有一家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的政府背景担保公司,但其业务方向主要是政府支持的农村和农业产业项目,受其资金规模和支持方向的限制,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很难发挥有效作用,且这种现状普遍存在于北京的其他郊区县。而集合信托贷款方案是区县政府与区外担保机构开展合作,区县企业的担保不会再受地域担保环节的制约,借助合作担保机构这一市级平台,可联合到更多担保机构统一向入库企业进行担保,这恰恰很好地解决了区县担保短板难题。
再者,该方案能够很好地解放中小企业的“抵质押”束缚。资产多、但有效抵质押物缺乏的现象在很多优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按照现行商业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企业能够用于抵押的资产极为有限,抵押难也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长期无法逾越的主要障碍。由于集合信托贷款方案注重的是企业的赢利性和流动性等财务状况,企业可以采取如库存、订单、仓单、股权等多种形式进行抵押,甚至企业如果真正具有非常好的发展计划并得到担保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认可,仅仅依据一份商业计划书就能得到资金支持也成为了可能,这种具有多种选择的抵押方式也是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又一创新实践。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困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4-0034-05
一、引言
作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小额贷款公司最早于2004年在山西地区试点。随后在中央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于2008年进入正式试点推广阶段。据《2010中国小额信贷蓝皮书》报告,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小贷公司2348家,数量较2009年末增长76.01%,贷款总额1623亿,实现利润73亿元,所有的权益达1608亿元。从两年多各地试点情况看,小额贷款公司在“支农支小”方面的作用正在显现,贷款利率介于民间借贷与金融机构贷款之间,基本可以覆盖其信贷风险和经营风险,贷款不良率较低,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孙凌燕等,2010)。但是,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关注,诸如法律主体地位模糊、后续资金来源和市场定位问题等等,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可持续性开始受到质疑。小额贷款公司是否真的处于发展困境?如何保证其商业可持续?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梳理,并试图从山东省苍山县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经营分析中得出一定启示。
二、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观点综述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市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只贷不存的信贷机构;二是吸收一定范围存款的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三是可以吸收存款、发放小额贷款的农村合作机构或其他银行业机构。因此,从市场层次上看,小额贷款公司明显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李梅等(2009)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大致存在着法律地位性质不清、监管主体不明、人员素质较低、拨备补偿机制缺失、资本管制过严及后续资金短缺、征信渠道不畅等等九类问题。有学者将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归结为经营管理困境、风险控制问题和可持续盈利问题,认为是制度设计的矛盾和人力资源的短缺,导致主体身份的法律适用性不足、监管责任不明、后续资金匮乏以及利润空间狭小等问题(钱水土等,2009)。同时,制度中贷款投向“三农”比例等设计也与我国城镇化进程相矛盾,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市场定位偏离(刘一鸣,2009)。
面临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困境,业界、政策部门与学术领域提出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其发展前景。首先是基于国际上考察小额信贷机构组织可持续、操作可持续和财务可持续的经验,认为实现主体商业化、业务金融化、经营规范化是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李梅,2009)。其次,对于机构类型未来的设计,主要包括私人银行(卜燕华,2009),专营贷款批发零售业务的专业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或社区民营银行(刘一鸣,钱水土,夏良圣,蔡晶晶等,2009)4种模式。第三,对于批发资金来源或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资金安排,有的认为应当是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渠道,有的认为应来自农业发展银行(吴晓灵,2010)或国家开发银行(汤敏,2010)。另外,在实务与政策方面,青岛市等地方政府已针对以上的部分问题出台了放宽资本与贷款限额限制等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前景也提出了可有条件转制为村镇银行的政策安排,不少“投资者正是冲着这种前景投入到小额贷款中去的”(汤敏,2010)。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应对农村金融市场短缺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种方式,基本与其所处的宏观调控背景相关。但是,无论是在政策趋紧或者趋松,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非金融公司应当以政策层设立它的初衷长期存在,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其商业可持续问题。下面将借助于山东省苍山县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其发展方向问题。
三、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s经营困境
(一)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成立
山东省苍山县是临沂市的农业县。该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其蔬菜种植业进一步快速发展,1991年蔬菜产量达40万吨,被称为“山东南菜园”。至2009年,苍山蔬菜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350万吨,较19年前翻了三番之多,总产值达到49.1亿元。据统计测算,苍山县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蔬菜。
在苍山县大的蔬菜产业体系内,向城镇是其主要的蔬菜生产批发基地之一。坐落于该蔬菜集散地的荣庆通达驾驶培训中心由山东荣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05年兴建,山东荣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物流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公司。
长期以来,荣庆通达驾驶培训中心、荣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蔬菜批发市场经营业户、运输业户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培训中心为运输户做驾驶培训,并依托母公司财力为他们提供分期付款的运输车辆,母公司为蔬菜的运输提供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荣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现了两个经营中的风险苗头:一是客户源趋于减少。蔬菜经营与运输户因银行减少了贷款发放,或者放弃摊位,或者压缩了运输量,因此业务规模呈萎缩趋势,2008年较2007年锐减30%。二是运输业户欠款增加。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运输业户从培训中心借入了大量的车辆,按期与其结算还款。而随着蔬菜供货商的减少和资金等原因,运输业户经营出现困境,涉及几百万元以上的借款不能按期偿还。另外,不单是运输业户,其他蔬菜批发商对荣庆公司的赊欠款也越来越多,荣庆公司经营与资金周转开始出现问题。
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荣庆系列公司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对此现象置之不理,不出半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将比往年减少30%以上。而如果催讨欠款,虽然凭合同可以追缴回来,但客户关系也将因此损失,并因为蔬菜市场的集中度高,其负面影响会快速蔓延到市场的其他客户,公司未来的收益将直接失去稳定的基础。恰在此时,政府金融办牵头有条件的公司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在持续经营的动机下,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终于从酝酿走向前台。经与其他股东商议,2009年1月8日,荣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其子公司“山东荣庆通达驾驶培训有限公司”为发起人,组织成立了苍山县荣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荣庆通达驾驶培训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占股权份额20%另外两家法人股东和6名自然人出资4000万元(见图1)。
(二)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特色与运转情况
2009年1月份,荣庆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实质运行阶段。通过筛选与沟通,公司把一些在母公司期限较短的批发经营业户的借款转换为贷款借据,同时将即将到期出清的车辆借款
转为借款。荣庆公司除将原先的部分借贷关系转到小额贷款公司之外,将剩余的资本金投向了蔬菜批发和运输市场,依托当地丰富的蔬菜营销网络开展起贷款业务。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运作,盘活了部分沉淀性资产,取得了一定的经营绩效。截至2010年3月末,荣庆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5611万元,对107户从事蔬菜经营的客户累计发放贷款9276,2万元;对69户从事蔬菜运输的客户累计发放贷款2499万元。
成立初期,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开展比较顺利,不到几个月资本金就全部放完。于是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决定开始增加资金,至2010年,该公司注册资本追加至1亿元。但是资金仍然不足,根本不能满足民间巨大的市场融资需求,出现有客户而无投入资本的尴尬局面。由于增资扩股受到限制,公司打算从银行融入贷款,但也受到政策和银行机构的制约。首先25%的借入贷款限制,制约了其规模的扩大;其次在与银行谈判的过程中,银行提出的贷款条件也相对苛刻,贷款不能享受利率优惠,存款不能享受同业存放利率(同业存放利率高于单位活期存款利率),因而谈判与合作未能成功。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前景并不是十分乐观。政府部门在动员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时曾许诺税收优惠,在经过一个年度的运营和利润核算后,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税务部门照常对其按照一般工商企业25%税率所得税及5%的营业税征税,税后利润和股东分红所剩无几。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按照全年90%的使用率计算,若放款利率18‰,全年的利息收入为1944万元。扣去25%的所得税,5.56%营业税及附加(按收入比例算),合计约30%,为583万元。按照有关规定,坏账准备金要达到年终金额的1%,即90万元(进入成本,扣除所得税,实际为67.5万元)。合计650万元。税后利润为1294万元。而股东要求分红1分,为1200万元。如此,公司的营业费用、人员工资等便无从开支,公司基本无利可图。
为了缓解经营压力,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可选择的方式只有提高利息,但这却面临着一定风险。从调查情况看,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利率全部是同期限基准贷款利率的3.5至4倍,已经达到了政策允许的高限。荣庆小额贷款陷入一个困境:继续提高利率面临政策和法律风险,而不提利率则股东对公司有盈利要求。从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对贷款成本的测算看,将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定在20%左右,实际的资金回报率约为8%,这样才能勉强维持各项业务支出,并为公司业务发展逐步积累实力。据了解,目前部分小额贷款的利率已达月息4到5分(40-50‰)。但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却不愿冒这种政策风险。
公司试图通过转制为村镇银行摆脱困境,但随着监管等部门关于小额贷款转为村镇银行条件政策的具体出台,公司发现门槛过高,当地商业银行也没有参与积极性。而且即使多年以后具备了条件,他们也没有控股权和决策权,种种政策限制与最初的愿景偏离过大,使股东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开始动摇。
四、小额贷款公司困境的形成因素
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形成的经营困境,限制因素在成立之初即存在,只是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渐显现出来。形成因素主要有自身设计缺陷和配套政策不完善,而且这两者也相互影响和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经营限制越来越大。
(一)政策性约束因素
1、资本的限制。资本的限制是造成小额贷款公司无法扩大规模,经营进入困境的首要原因。按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和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且小额贷款公司杠杆比率不超过50%。从调查情况看,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初始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后来增加到1亿元,全部来自股东投入,目前尚无社会捐赠资金和银行融入资金。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主要靠内部的积累。而从其经营状况可知,其利润在扣除股东分红和各项支出后所剩无几,资金积累也就无从说起。
2、其他政策限制。有关部门在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时,为了防范风险,对其经营设定了一些限制。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资本限制外,还有经营地域和集中度等限制。荣庆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在当地经营,无法跨区域寻找客户,这样就妨碍了客户优选的过程。另有规定70%的资金应该发放给贷款余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借款人,其余30%的单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因此,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每笔贷款额比较少,如上面所述107户借款总额为9272.6万元,平均每户贷款额不到90万元。每笔贷款数额较小,成本相对较大;而利率水平不能超过基准利率的四倍,因此不能以灵活的利率来增加盈利能力。
3、相关政策的不配套。从法律层面看,小额贷款公司并不属于金融机构,而是经营特殊商品的股份制企业,因此,不恰当的法律地位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在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时,政府许诺了一系列的优惠条件,比如税收优惠等,但事后并没有兑现,造成税负较重。另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目前是只有指导性原则,没有细则指导,对其缺乏细致的指导和监管。
(二)自身经营方面的限制
1、标的短期盈利性。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股东都没有专业的金融从业经验,当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想把原先的一些借贷关系转换为贷款,进而顺利收取一些利息;另一诱惑就是转制为村镇银行,其短期的盈利色彩比较浓厚,缺少明确长期规划。而且,股东要求的回报率对公司经营压力过大。公司一年预计净利润约为1294万元,但股东分红却高达1200万元,使得公司只能保持简单的重复经营。
2、自身经营的不规范。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不是很健全,大股东担任总经理职务,没有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高度统一造成个人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如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大股东的董事长。受制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资质,小额贷款公司在信贷业务的审核上以及业务流程上存在不专业的成分。
3、风险控制难度较大。荣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和贷款客户都是蔬菜经营和运输企业,虽然这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但是关联性风险也大大增加。由于蔬菜等行业受天气和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经营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潜藏了较大的风险。一旦遇到整体性冲击,整个行业都会出现问题,贷款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三)各因素限制作用的相互强化
政策因素主要着眼于控制风险,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一系列的限制;而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法人实体,其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二者之间就存在冲突。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造成盈利能力的不足,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就会陷入困境,而有些公司则会冒政策性风险提高利率上限,而这又使得有关部门对其发展表示忧虑,限制性政策不敢放松,从而造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五、小额贷款公司困境求解
(一)破解困境的必要因素
1、政策支持。既然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就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将其作为非正规金
融市场制度的一项有益补充。从理论上看,小额贷款公司虽然是非金融企业,但它毕竟经营一定的金融业务,理应享有不完全性质的金融制度优惠,否则就背离了市场原则。因此,建议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将小额贷款公司视同金融企业。针对其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执行与地方性金融机构同等的税率及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
2、合理定位。从早期的试点到当前的政策大力推进,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三农”和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准确定位,切忌盲目上规模和试图迅速转制银行,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以稳健的发展观实现算我良性积累和发展。
(二)困境的或有解选择
面临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困境,在坚持政策支持和合理定位的原则下,突破困境的或有解有以下几种,但并不是通用解,每个小额贷款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求突破。
1、村镇银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大规模转制为村镇银行上不具备可行性,但是可以进行分步骤的试点。首先,选取一些经营时间较长、经营规范并且盈利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其吸收部分存款,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限制:一是规模限制在资本金的一定比例,二是针对特定的机构或者单位吸收存款。然后,根据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步放松其存款方面的限制,从而转变为真正村镇银行,享有正规金融机构应有的待遇。
2、开展投资咨询等业务。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收入主要靠利息收入。为提高盈利能力,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投资咨询业务,在提供贷款的同时,可以利用其资金与信息优势,帮助客户选择优质项目,提供一定的信息咨询。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允许其逐步开展保险、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低风险业务,以增加公司的赢利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模式;阿里巴巴;资金来源;SWOT分析
一、阿里金融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更是广受公众追捧,企业和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带来的方便与利润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其缺陷和风险一定的重视,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经济环境中能让企业经久不衰。阿里小额贷款业务是阿里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首先是数据累积时期(2002年至2007年)。早在2002年前后,阿里巴巴就开始通过淘宝、“诚信通”服务来积累其客户数据,为接下来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诚信通”业务主要针对它的会员的国内贸易。阿里巴巴雇佣第三方机构对注册会员进行评估并把会员在阿里巴巴上的交易诚信急剧公示,用以帮助会员取得采购方的信任,同时阿里也利用淘宝获取数据,这使得阿里巴巴掌握了海量数据。
其次是经验累积时期(2007年至2010年)。2007年阿里先后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合作推出“e贷通”“易融通”等金融产品,为中小电商企业服务。阿里巴巴作为银行的销售渠道和信息提供者,不仅帮助银行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估,还累积了一部分潜在的借贷者。2008年又推出了网商融资的平台,汇集了来自国内外著名风投机构的风险投资人,在贷款领域有了初步的尝试。
2010年至今则是阿里金融的独立发展时期。从2010年开始,阿里巴巴就尝试自己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且在2011年正式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中断合作,开始自己的独立发展时期。阿里小贷正式成立后就开始向部分城市的电商企业发放贷款,并且不断地进行资产证券化项目,以扩充贷款额度。
阿里金融的小额贷款业务正在日趋成熟。截止2014年末,阿里小贷发放的贷款已突破2000亿,其服务的小微企业为数量达到80万。
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金融业的领头雁,利用SWOT分析来研究阿里金融的小额贷款系统的优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通过严密的分析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拓宽营运资金来源渠道、弥补风险控制漏洞、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二、阿里金融的SWOT分析
(一)阿里金融的优势(strengths)
1.创新小微贷款模式
阿里金融拥有阿里巴巴巨大的交易数据库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融合了淘宝网、支付宝和阿里巴巴B2B等媒体终端的全部数据资源,系统性的分析整理了每个小微企业的产品质量、经营范围、经营业绩等数以万计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企业信用级别、偿债能力的数据基础,大幅度的降低了阿里金融的贷款风险。资金需求者只需要登录阿里金融的网页填写贷款申请,向网页平台提供贷款申请表和企业相关的证明文件,通过审核后就可以筹到资金。这种网络金融贷款的途径大大缩短了贷款周期,降低了借贷双方的资金流动成本。
2.营销方式精简准确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中,贷款成本较高,业务开展被动,只有在企业出现资金贷款需求时才会去寻找合适的银行进行贷款申请,银行出于被动地位,在无形之中丧失了很多的贷款融资机会。阿里金融的不同就在于,他可以运用自身的技术和数据随时洞察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掌握了主动性,只要觉察出企业经营动态和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就会有业务人员主动联系该企业,开展定向营销,这种模式使得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企业逆向选择的情况大幅度减少。同时这种营销方式也不再需要大量的广告费用和市场拓展费用,免去了资金在这一方面的浪费,在对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时,更是能够增加精准度,使数据更加真实可信。
3.风险控制手段丰富
贷款以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对于小额贷款回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贷款企业的金银框框和资金使用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良好的把握,才能及时发现该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开展补救措施或及时回收贷款,阿里的风险应对措施及其完备,能很好的控制贷款回收的风险在较低的范围内。阿里对贷款企业的监控是全天候全视角的,客户的销量变化、差评的提高或是在线时间减少都能在阿里的系统内暴露无遗,类似于贷款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企业等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风险的任何信息都能被及时的捕捉到。
(二)阿里金融的劣势(weaknesses)
1.小贷身份地位不明
我国小额信贷仍然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很多东西都还没有成熟,国家也没有明确的对其角色进行定位,更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来界定其法律地位。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其经营的业务虽然与银行相似,但却没有相应的金融许可证来支撑它的地位,无法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其合法性和发展前景虽然有着一定的认可,但法律地位并没有被确认,身份地位尚不明确。阿里小贷公司作为一个金融公司却没有明确的金融机构的地位,没有办法用银行同业问拆借利率向银行去借款,也无法在缴税之前提取相应的风险准备金,无法享受金融机构的福利,处境非常尴尬。
2.资本规模限制资金来源
借贷资金的利息是小额贷款公司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只有当小额贷款公司拥有了足量的可流通的借贷资金,才能够不断地有资本利息收入,由此可知,小额贷款企业得以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就是充足的可借贷资金。但是在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是非常狭隘的,只能是股东所缴纳的资本金才能作为可借贷资金。这一点迫使小额贷款公司没有办法用较低成本来获得社会闲散资金,缩小了融资渠道和范围,直接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没有办法持续经营,
即使小额贷款公司被允许从一家或者两家银行贷款,其资金紧张的局面依旧不能被改变许多潜在客户无法承受资金规模,降低了企业利润,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规模和发展业务的能力。
3.转型阻力较大
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只有在小额贷款公司愿意,并且其占有最多股份的股东是银行业的金融机构的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才可以申请转变成村镇银行或者是贷款公司,这一转换条件严苛,能满足这要求的小额贷款公司屈指可数,想要转型,小额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要克服。与此同时《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要求更为严苛,他要求投资人只能是境内的商业银行或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阿里小贷在面对这种种的条件限制,想要转型尚有许多困难与挑战。
(三)阿里金融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1.电子商务欣欣向荣
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增势迅速,近年来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增长率,从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至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选择依靠阿里巴巴这个平台来进行自身业务的拓展。阿里巴巴的会员数量每年都保持一个稳步增长的状态,2011年的年底更是突破5000万大关卡。在传统经销商和制造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采购和销售的同时,更大的市场――众多零售商户和个体户不约而同的加入电商行业,现淘宝天猫上的商家数量众多,他们全都可能成为阿里小额贷款业务的服务对象,因此,其潜在客户群体的庞大我们可以充分想象了。
2.小微企业贷款问题严峻
另一个方面是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非常严重,而根据二八定律可知,这一部分看似渺小的小微企业其带来的利润空间其实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发展现状说明,传统的贷款业务并没有利用这一部分资源,甚至是把它们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想要贷款,但是渠道非常受限,除了银行的贷款业务,自身的存款或是来自亲戚朋友的民间贷款,基本没什么别的渠道,而银行对这些规模小、财务状况不稳定、抵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微企业基本上是不支持向他们贷款的,因此小微企业正在寻找一条能够获得充分资金借款的出路,类似于阿里小额贷款业务这种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正好与小微企业的需求相契合。
(四)阿里金融面临的威胁(threats)
1.商业银行踏人电商领域,与阿里传统业务进行竞争
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使得其不甘坐以待毙,电商领域的高利润与高发展吸引了他们也涉足电商领域。由于电商领域的进入门槛比较低,金融大亨商业银行想要侵入这一块领域是轻而易举的,例如建设银行推出了“善融商城”,交通银行推出了“交博汇”,中国银行推出了“云购物”工商银行推出了“融e购”等等。
2.其他电商加快发展第三方支付与小微贷款
电商领域的巨大利润吸引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进入,更有其他众多电商企业,例如京东商城、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等,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开始重视小额贷款市场。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很多的电商企业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的门槛都不高,只要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料如身份证明和信用记录,最迅速的一天就能够获得信用贷款。可见,其他电商企业对第三方支付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逐渐重视对阿里金融的威胁是巨大的。
3.风险性与网络效应结合扩大风险
金融行业的风险与收益的正相关性是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把互联网的网络效应与金融的风险性相结合,更大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了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引起社会动荡,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总结与对策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更是广受公众追捧,企业和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带来的方便与利润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其缺陷和风险一定的重视,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经济环境中能让企业经久不衰。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的概念在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被利用。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是很难被预测的。小额贷款业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究竟如何也是很难说清道明的。阿里金融,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领头羊”,面对的问题对于很多其他小额贷款公司都是由借鉴意义的。针对上面SWOT分析所得,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拓宽营运资金来源渠道、弥补风险控制漏洞、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一)拓宽营运资金来源渠道
首先,阿里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选择与银行业联合放贷来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也可以适当利用联保贷款和收益抵押贷款这些小额贷款的铲平来扩大资金来源:其次,阿里小额贷款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管理经验来加强小额贷款业务的创新力度,可以给小微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咨询服务并从中收取服务费用:第三个方面,阿里小额贷款可以适当的开发一些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二)弥补风险控制漏洞
小额贷款公司都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选择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参考一些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结合自身的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也可以在贷款以后实施动态监控,根据贷款人的资本营运情况和经营状态来及时回收贷款。
(一)风险管理能力滞后,短期内难以达到新资本管理要求
新资本管理办法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改善风险管理的制度、机制、流程和系统,实行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由于组建时间较短,公司治理机制不畅,内部管理较为粗放,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机制、技术和人才对业务和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能力滞后,短期内难以达到新资本管理要求。一是公司治理缺陷。主要表现在董事会与经营层职责边界不够清晰,董事会干预经营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内控管理落后。风险管理制度未能全部覆盖重要风险环节,部分制度操作性差,部分制度仅仅用来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而仓促制定,部分员工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责任追究流于形式,内审部门独立性不够,权威性不足,跟踪纠改问题不到位等。三是风险管理方法简单。由于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主要风险的计量、监测、控制基本以硬性指标为主,缺乏针对性的全流程控制和监督,同时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不够清晰,无法针对本机构内在风险水平采取全面、持续、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信贷资产分类不真实,难以适应新资本管理要求
目前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分类不真实,难以达到新资本管理要求。由于风险控制意识和措施缺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资产质量下降,资产质量分类不真实,偏离度问题日渐明显,掩盖了银行的实际风险状况,对准备金缺口的提取、利润分配等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银行自身的经营决策和监管部门对其资本充足水平的判断。处置不良资产、还原资产质量分类是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必要前提,但长时间逾期的不良资产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清收,增加了纠正偏离度的难度。
(三)资本补充机制不顺畅,难以适应新资本管理要求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竞争中,在市场资源、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资产规模扩张和经营效益提高主要依靠增加贷款,加之地方部门的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放贷的问题,直接造成信用风险逐渐累积,不良资产增加,准备金计提压力增大,而以信贷业务为主的发展方式又在不断消耗资本,因而面临较大的筹资压力。但目前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机制很不顺畅,难以达到新资本管理要求。一是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受限。由于本地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管理粗放、经营不稳定,加之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品牌影响力较小,难以吸引本地和外地优质企业投资入股,造成增资扩股举步维艰。
二是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发展步伐较慢,实际经营效益不佳,股东长期投资的意愿逐渐减弱,大部分股东只关心分红比例,极少关注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为了挽留股东,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往往被迫持续采取较高比例的现金分红办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过留存利润增加内源性资本的能力。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的意义
(一)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有助于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新资本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确保资本能够抵御其所面临的风险。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新资本管理办法要求,通过逐步理清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内审部门等相关治理主体的资本管理职责,开发和完善各业务条线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标准,建立覆盖各类主要风险的识别、计量、控制和报告机制,合理制定资本规划,强化对自身资本水平的检测、评价和调整,有利于达到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发展的目的。
(二)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有助于提高资本管理能力
对于经营存贷款传统业务为主、资本构成较为简单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风险覆盖范围的扩大直接导致风险资产规模增加,要完成资本充足率持续达标的监管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更重视内源性融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加注重提高风险和经营业绩的匹配,并寻求新模式和新盈利增长点。
(三)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有助于促进业务转型发展
一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将有效引导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调整业务发展模式,创新产品服务,更倾向于发展、支付、银行卡等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推动增长模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二是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新资本管理办法对信用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上调了长期贷款、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权重,同时下调了符合条件的小微型企业债权和个人其他债权的风险权重。有助于引导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零售、消费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更加符合国家战略转型的要求,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社会消费的作用。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利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建议
新监管标准将在强化风险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创新服务等方面对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为满足新监管标准的内在要求,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切实转变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增长之路,通过质量提升和谋求转型来实现良好发展,确保新资本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一)制定战略规划,成立协调机构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将新资本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将资产增长计划、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盈利能力规划、资本补充方案等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向管理层提出明确的实施步骤、目标、任务,监督其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管理层要分解到各年度经营计划中加以推进和落实,同时应成立新资本管理办法协调领导组,抽调相关业务和IT部门人员参加,负责涉及的各项目地有效推进,保证新资本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此外,对于已经组建和今后几年内即将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在2018年底前达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的规定要求;对于暂时不改制的农村信用社也将比照执行该《资本办法》。
(二)逐项对照评估,强化人员培训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全面梳理现有风险管理架构、管理流程、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对照新监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风险识别、计量、监督、控制和缓释流程的有效性,努力在风险治理结构、组织流程、风险监控、数据和IT系统等多方面达到要求,实质性地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同时要下大力抓好内控合规建设,强化人员管理和责任追究,为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
(三)做实资产分类,夯实质量基础
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是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要按照监管要求,严格资产质量分类,纠正贷款偏离度;二要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力度,对于难以处置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核销或打包出售;三要制定准备金提取计划,结合实际逐步补足缺口,确保达到拨备覆盖率150%和拨贷比2.5%的监管要求。
(四)优化股权结构,拓宽资本来源
一是明确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立志于做有特色、品牌鲜明的小型银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吸引广大投资者;二是要提高利润留存比例,增强自身资本积累能力,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资本供给;三是关注国务院、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动向,努力实现资本来源及股权结构多元化。
(五)转变发展模式,支持实体经济
一、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仍相当严峻,八成以上中小企业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赋予长期承诺的约占6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强大的资金需求,但因为金融服务体系不相互适应,这些中小企业已转向更高的借贷成本,适用于各种私人信贷。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某些缺陷,致使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虽说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要量是极大的,但是由于自身实力较弱,信用水平低下,因此金融机构通常不愿与之合作。而金融机构受风险标准及要求的影响,手中存在大量的资金,往往又找不到放贷对象,民间资本也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因此,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具有一定信用担保能力的平台,为金融体系与企业“牵线搭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传统融资途径作用有限
银行、证券、金融租赁、资本融资等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状态下的金融融资体系,其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具备良好信用的群体外,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只能依靠银行以外的其
他渠道去解决融资问题,包括民间借贷、信托租赁机构融资等,民间借贷和信托租赁成本较高,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发展。从政府政策支持来看,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出台大量与融资相关的制度机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抵押物不足,按照金融机构评估标准,资信水平较低,导致其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支持,加之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较低信用评级等不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项目“不感冒”,只有中型企业才会实际享受到国家支持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小微企业并不享受实实在在的好处,正如表1所示,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这种传统融资途径融资占比虽有提高,但金额仍然较小,很难满足发展需求,尤其是小微企业;同时,商行授信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在逐渐放缓,充分说明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应该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局限于向商业银行申请授信。[1]
(三)现阶段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自党的“十”和“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小企业融资变得相对便利,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还是存在的,主要包括:
1.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中小企业自身因素是导致其无法获得融资的根
本原因。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I生产规模小,管理规范程度不够,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以规避投资者或银行的风险。加之当前我国正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阶段,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逐渐恶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更加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以度过难关,所以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往往是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2.政府的原因
就政府融资方面而言,我国政府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同时,我国的信用环境还有待提高,银行虽有意向中小企业放贷,但也常常止步于信用原因。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覆盖领域相对较小,经营状态极不稳定,加之质押物相对价值较小,造成其信用等级极低,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从政府和监管层面上,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和征信体系,让真正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3.银行方面的原因
从银行融资情况来看,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往往处于极弱的地位。一是体制限制突出,按照商业银行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实施严格的审核,不仅要求有一定的质押物,还要手续合法,最为重要的是要求中小企业贷款必须要有相应的担保人,而这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相对较难;二是程序管理复杂,从融资方式来看,其发展趋势及方向与其融资方式不符;三是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极为严格,但是没有配套的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银行的“信贷紧缩”行为。
4.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虽然部分村镇银行开始通过新渠道拓展中小企业业务,但大中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仍不愿意将资金放于中小企业,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与意识去申请审计自身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报表状况透明度与准确度不高,商业银行等缺乏渠道与方法去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状况,部分提供了审计过的财务报表的中小企业,银行也会对财务报表与会计事务所的可靠度进行审计,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损害优质资产的成长,造成深度的融资障碍。[2]但是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自己商业信用不加重视,常常做出售卖残次品、恶意拖欠贷款等现象,这也加剧了其融资困难的程度。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
融资带来了机遇
为了规范民间借贷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鼓励金融创新,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这为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筹集方面开拓了新道路,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为融资做好准备。
(一)把握互联网融资契机,正确应对市场竞争挑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量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信贷领域,使得中小企业拥有更多融资的机会,当前,由于网络发展过于迅速,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透明度大大增加,如果其资信能力出现问题,通过网络会被迅速传播,从而对企业融资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使自己拥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让互联网金融机构或平台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才能够积极为其提供贷款。[3]
(二)结合互联网金融优势,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正积极地开展合作,中小企业应该依托于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支撑,努力地挖掘市场资源,凭借P2P的巨大优势,来创造新型的融资模式。当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在不断的发展中寻求创新,其“去中介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只提供相应的沟通与协调服务,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适度的资信评估,增强投资者与中小企业间的互信水平。
(三)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时刻保持内在发展动力
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地募集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随着互联网与金融机构融合深度逐渐增加,能够提供的产品也会随之增多,以满足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需求。由于中小企业本身承受能力较低,互联网金融机构往往会推出利率低、见效快的产品,以便于将贷款压力控制在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同时也会转变信用评估模式,降低抵押物的数量,尽量多地对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及潜力进行评估,以风险投资的方式介入,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会更加显著。
(四)完善金融企业评估机制,构建风险分担机制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互联网金融机构会有针对性地构建评估机制,从风险防范及信用考量上增强其融资动力。加强中小企业的市场主导地
位,定期向社会信用管理机构公布评估报告,利用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合理规避风险,提升中小企业发展动力;构建信用保险体系,由政府全方位出资,负责建立政策性引导及监督机构,以便于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分担,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提升担保的基本功能,形成有效的使用及再担保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评估理论,来构建独具特色的评估机制,规范具体的操作流程,以最大化地?_保对中小企业评估的质量。[4]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构建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全面普及和技术进步创新力度的加大,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和逐步实现,众筹、P2P网贷、民间融资、电子商务平台融资等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为其未来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众筹融资模式
众筹(Crowd funding)融资是指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通信性能,以购买加预购的形式向公众筹集项目资金的模式。集资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小,大幅降低融资门槛,这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的众筹平台利用集资模式,根据项目的内容和具体项目对公众建立一个专门的项目页面返回的方式,公众通过对项目的公开认识、分析和判断选择感兴趣的筹资公司的投资项目或提供资金支持。众筹融资及其他融资存在很大的区别,也有类似于普通基金的回报。具体如图1 所示:
众筹融资模式呈现方式大致分为四种:其一, 债权众筹。企业以偿还本金及支付利息的形式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依托于各种社交工具来发行债券,如人人贷等。其二, 股权众筹。将股权及股权收益当作投资者报酬的众筹方式。刚刚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比较适宜采取此种方式,其可以凭借此种方式迅速地募集到资金,确保生产活动正常开展。其三, 回报式众筹。简单来讲就是你出资,我给你一种回报,是目前适合更多众筹项目的一种模式,具体又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种:(1)凭证式(出钱,兑换凭证);(2)产品式(产品尚处于准备阶段,预测未来的上市时间,并将后期生产的产品当作报酬);(3)置换式(出钱换服务);其四, 捐赠式众筹(无偿捐助、公益类型的)。[5]
(二)电子商务平台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该种模式指的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剖析、研究相关数据,依据中小企业的需要来提供各种贷款。阿里小贷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主要是通过“P2P小额贷款+ O2O模式”量化放贷。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创建基础上,阿里小额贷款模式得以风靡中国,平台利用云计算等方式来处理大量的网购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中小企业贷款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从贷款申请到获得资金,所有的流程系统化和网络化。阿里小额贷款的贷款效率很高,同时也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阿里小贷依托阿里巴巴平台来展开具体的操作,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比较了解的,其可以利用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来更好地控制企业,最终有效地降低运营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大量的财务数据,为数千个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问题,从而确保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该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如图2所示。
(三)网络借贷模式
网络借贷有P2P网络借款的称呼,是由符合资质要求的网站,也就是第三方来充当中介平台的,将借款者的信息和需求投放于平台中,以便投资者开展投资活动的投标行为。近年来,网贷以迅猛的态势发展起来,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拥有两千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也发生了不少问题,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6〕1号),为规范和促进P2P网贷平台和业务发展提供了保障。网络贷款模式具有信息对称、比较低的进入壁垒、成本低、风险高、收入高,可以很好地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利益选择最佳的贷款利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企业的灵活性和选择都较大,双向选择由借贷双方达成协议。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为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保驾护航,相比较传统的融资模式而言,其将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事情,却在虚拟的环境中开展相关操作,将一切都变成了现实。[6]
(四)互?网金融门户模式
由专业公司创建一个互联网财经方面的服务平台,方便各种金融机构在该平台上垂直搜索产品,各类金融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自行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特性产品。其实该种模式就是典型的“搜索――搜索”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金融门户得以蓬勃发展。例如,细胞银行、土地和黄金等网站,再如于2011年正式成立的融360,是我国比较专业的金融垂直搜索平台,每天都会促成大量的信贷交易。融360将相关的中小企业当作客户资源,该门户平台先合理地剖析相关数据,然后依据产品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电子金融机构,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银行服务机制来迅速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资金。在我国,融360被誉为“为中国中小企业及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信贷平台”,得益于该平台,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对于其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中小企业应把握好互联网金融机遇,
拓展融资模式和途径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或许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这一世界难题。以P2P借贷网络为例,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P2P借贷网络有五大优点:其一,信息处理和风险评估采用网络的方式;其二,资金供给和需求跨越时空限制,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来展开操作,更加安全;其三,实现了集中支付及个人支付的完美融合;其四,产品特别简便;其五,依托于互联网来展开操作,降低了运作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这一模式当中,以实现“钱生钱”的愿望。[7]在此种贷款模式下,操作效率大大提升,所有的办理流程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得益于这一模式,个人也可以开展理财活动,可以享受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方便。不管是企业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依托于该平台开展交易,操作方式极其简单。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1-0034-03
一、引言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对GDP的贡献高达60%,所缴纳税额占全国的50%,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 可以说,中小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迫切要求拓展新的融资渠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安排。
所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待企业成熟后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收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实现退出。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企业资本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为企业引进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受到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广泛欢迎。本文将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对私募股权融资进行分析。
二、私募股权融资的制度需求分析
人们之所以会对某项制度安排产生需求,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者能够给制度的消费者提供某项服务。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下,可能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如果新的制度安排能够捕捉到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收益,这时就会产生制度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产生,正是源于中小企业在原有制度安排下难以获得进一步扩大发展的资金支持,导致融资缺口不断扩大。具体言之,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间接融资难度大。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尤其是这几年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执行,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据统计,占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数额不超过总贷款额的20%。 虽然中央银行一再提倡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流动性资金瓶颈,如小额贷款公司的放开、村镇银行的试点等,但是在稳健性经营的原则下,银行“慎贷”、“惜贷”现象仍然较为明显。
2.直接融资门槛高。2004年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块,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纵观其四年来的发展,由于只是作为主板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行上市的条件、程序等要求与主板市场近乎一致,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上市门槛依然较高。另一方面,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6月法律规定中小企业经政府批准可以发放债券,企业债券融资虽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一般来说,能够成功获得发债融资的也是一些资信等级较高的大型国有企业。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和发行债券来吸纳社会资金。
3.民间融资成本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获得正规金融支持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只好转向民间借贷。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民间融资相当活跃,但由于民间融资的利率较高,企业存在较大的支付压力,而且民众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容易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旦民众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势必大量抽回资金,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下面临融资难问题,为了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捕捉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就被选择和创生出来了。
三、私募股权融资的制度供给分析
如果一项制度安排能够被市场接受,那么它一定能为市场参与者或者至少是市场中的某一类主体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同时能够较好地解决本身所存在的委托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是这种成功的制度安排。
随着家庭部门财富的积累,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将闲置的资金存放在银行赚取较低的利息收入,人们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而且,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追求更高盈利的动机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充足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有了最初的物质基础。但是,私募股权融资制度安排之所以能够被中小企业融资选择,是因为它具备比原有制度安排以及未被选择的制度安排更高的效率。具体言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同企业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存在如下优势。
1.风险承受能力强。相对而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对企业的某些硬性指标要求较低,且愿意承担高风险,投资于一些传统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涉及的领域。因为他们秉承“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理念,通过大多数项目的高收益来弥补少部分项目的损失。而且,私募股权投资都有一定的锁定期,从而保证了企业在几年内都有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来源。
2.降低交易成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方式,能够将交易成本在众多投资者之间分担,并能够使投资者分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提高投资效率。相比较于公募,私募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非公开性,信息披露仅限于投资者,因此可以对竞争者保密,这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十分重要。
3.专家理财。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民间融资虽然不涉及企业的股权或控制权,但企业也难以从中获得专业服务。私募股权投资者注重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凭借其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成熟的管理团队和能力,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价值。另外,还能给予企业更多的外部支持,如利用自身的声誉和资源协助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战略伙伴,帮助企业上市等。[1]
4.股权集中。上市会造成企业股权分散、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弱化,产生委托―问题。通过私募股权融资,企业股权被少数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和较强监督能力的投资者所持有,有利于实现对企业的外部控制,基金管理者除了在董事会层面上参与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财务管理外,一般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从其盈利模式就可以看出,它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取得企业的控制权,而是培育企业成长后实现成功退出,以获取长期资本增值收益。[2]
5.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每年投资额已占到这些国家GDP的4%~5%,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企业上市的重要融资手段。而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只占GDP的不到1%。根据清科集团的《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77项投资,整体投资规模达到128.18亿美元;共有12支本土新私募股权基金成立,共募集37.3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145.9%。这也表明了我国私募股权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四、私募股权融资的制度设计分析
制度的形成既不是单纯的自发演进过程,也不是单纯的人为设计过程,而是两者相互交织的过程。仅靠制度的自发演进难以满足社会对有效制度的需求,因此制度的设计十分关键,它能够加速制度的演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中小企业,遵循“以退为进,为卖而买”的基本原则,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高风险,所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以控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际上来看,目前私募股权市场上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即由普通合伙人(基金的管理者)和有限合伙人(投资方)组成。[3]普通合伙人出资(通常认缴总资本的1%左右)出力,参与经营管理,对经营损失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只提供资金,不直接参与决策和经营,以出资额或承诺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因此,普通合伙人的损益将直接与基金绩效挂钩,而有限合伙人的风险或损失也可得到一定的控制。这种制度安排能够有效地降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解决私募股权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有限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人的激励约束问题。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消除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存在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双重税收”等法律障碍,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持。[4]
对私募基金而言,管理人是基金的核心,是决定基金成败的关键。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得以长足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信用度高,基金管理人凭借其多年的投资经验,建立了自身的品牌和信誉,吸引了一批资金雄厚、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并且有迫切资产增值需求的投资者,所以双方的合作是基于一种信任和契约。鉴于此,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亟需一批富有成功投资经验并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专业基金管理人。
要降低投资风险,需要从源头上控制,也就是要谨慎选择投资项目,提高投资的成功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选择对象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即这个企业是否具备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前期的项目筛选、审慎调查、价值评估尤为重要,特别要重点考察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前景以及企业所处地位,这是对企业价值发现的过程。过去私募股权投资大多集中在互联网等高科技项目上,如今越来越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意识到,在我国,传统行业的市场机会似乎更大。[5]根据清科集团的《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年度研究报告》,2007年度传统行业共发生88起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占全年投资案例总数的49.7%;该行业总投资额达83.29亿美元,占全年总投资额的65%。可见无论从投资案例数还是投资金额数上看,传统行业都位居第一。由于私募股权投资一般都有三到五年的锁定期,在成功退出之前都要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因此还要考虑政策未来可能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在投资入股之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价值增值。对于具有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中国,能否很好地“入乡随俗”,熟悉我国的市场,了解我国的政策,利用其专业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帮助优化国内企业基本面是关键。在这一阶段,基金管理人要注重防范与企业之间的委托――问题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私募不必向公众披露信息,但为了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私募股权基金要定期向投资者公开其资产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加经营透明度。基金管理人必须充分利用其在董事会中的一票否决权,严格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投资初期,基金管理人也应充分考虑退出的可能性和方式。待企业成熟后,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渠道退出获利,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终目标。退出方式包括公开上市、股权出让或者管理者回购等。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其融资市场的制度供求不均衡所造成的,或者说是由有效制度供给短缺造成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杨弘炜,郄永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中小企业困境中融资有效渠道[N].中国证券报,2008-09-23.
[2]姚国会.中国私募股权时代渐行渐近[J].经济导刊,2008(2).
[3]李建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路径与有限合伙制度[N].证券市场导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