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5:59: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混合式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启了新一轮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
PBL,既可指“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亦可指“项目学习法(Project-basedlearning)。本文所指的“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结合了两种意思,因为混合式教学法的根基在于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又以项目支撑教学的主要内容。
2.1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法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可利用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国内外多位学者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并开始进行系统的外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具有促进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积极作用,得到师生的高度认可(Hung,2017;胡杰辉,伍忠杰,2014;王素敏,张立新,2014)。
2.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交际任务的完成而不是语言知识的转移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真实生活场景的学习任务(Nunan,2004)。需要注意的是,任务设置不宜过多,每个单元可以有一到两个主任务,把主任务层层细化到每一个子任务,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
2.3基于移动技术的教学法
移动语言学习最早强调非正式学习的场域,之后有学者将其引入课内场域,如Muhammad(2015)基于穆尔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和Park的教学框架设计了在大学本科生的正式课堂学习中融合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型。在教学中嵌入移动技术能有效打通课上课下学习的“壁垒”,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对于教师来讲,这种模式能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基于“云”的大数据的分析能让教学评估更准确、高效、多样。
3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
3.1四点设计思路
首先,PBL模式要求教学设计聚焦于提问、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使用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其次,课内场域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绩效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必须充分融合移动艺术,最大化地驱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使课外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第三,由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的弊端,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有限,获得的输入知识较少,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优势,最后,通过若干子项目的串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达到大项目的语言技能和知识能力。
3.2教学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我们针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的第八单元进行了教学设计,本单元共设计了八个子项目(Miniproject),一个大项目(Grandproject)。本单元的主题为“跨越性别的友谊”,根据教学目标,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阶段:项目导入阶段(即子项目1-3)、项目挖掘阶段(子项目4-8)、大项目阶段。每个子项目都实现一个知识或能力目标,如子项目“男女之间是否有纯友谊”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论技能,个人素质能力贯穿于每一个项目,最终学生将根据子项目累积的知识和能力完成大项目“问卷调查—性别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三维一体的线上线下教学闭环。需要说明的是,听力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大学英语听说教程》(U校园软件)和课内英文授课、英文讨论等方式训练达成。
3.3教学设计的运用
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教学实施环节需深入嵌入信息技术。课前利用蓝墨云班课布置任务,学生对任务进行互评;课上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对任务进行点评和测试;课下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互动答疑和讨论,可以说信息技术已基本嵌入了教学的所有环节。由于实施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法,课前教师各类学习资源,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本学期共计开展小组/作业任务19次,这是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法布置作业和批阅作业量所不可比拟的,教与学的效率都大大地提升。课上,教师通过各种任务的实施来检测学生课前任务的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尽量覆盖大比例的学生,确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知识点。本学期各类任务学生的参与度都很不错,平均参与率达到了95.8%。课后通过讨论答疑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高。本学期讨论答疑平均每位学生参与了4.4次。
[关键词]自适应混合式教学;移动网络平台;社会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44-0-03[收稿日期]2020-04-29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学习资源日渐丰富,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单向输入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1]。课程教学环境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教学对象信息技术的熟练驾驭、学习过程的高度交互、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和课程学时的高度压缩等,从而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重大改革,以充分激发教学活力、提升教学效果。如何利用移动网络终端的学习便利性和教学反馈及时性开展自适应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参与度,满足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提升教学互动效率,已经为了高等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2]。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内容扩展不足
社会统计学是统计分析与社会学研究的相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既有逻辑性较强的理论推导学习,又有实践丰富的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与建模预测,需要充足的课时才能将课程内容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当下,高等院校专业的总学时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多数院校的社会统计学课程设置为32学时。同时,授课班级同学来自于不同地区,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致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课上无法充分详尽展开教学内容,课下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
(二)教学互动不足
知识单向流动是传统社会统计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互动的推动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4]。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内容全面性,忽略学生学习能力、效率和需求的差异性,从而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抵抗情绪、降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改进的依据来自教学实施效果统计数据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学互动是收集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快捷的重要途径。由于教学内容多、课程学时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在课堂与学生开展充分的教学互动,课后作业的互动方式单调低效,从而导致了教学活动的互动不足,教学过程改进目标不明,迟滞了教学活动的优化进程、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因材施教不足
本科学校一般是面向全国招生,班级学生来自于全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知识结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课程教学内容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为了照顾部分同学,经常会以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为标准学内容,这样会使得教学内容对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来说较为简单,而浪费学习时间。但是如果设置较快的学习速度,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学习起来又较为困难,从而降低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活动推进模式采取统一化的知识供给,人为忽略了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无法满足学习内容的差异化需求。
(四)教学反馈不足
教学效果及时和详尽的反馈是教学活动得以优化的主要依据。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反馈主要有课堂提问、课程作业和课堂讨论[5]。但由于课时少、任务重,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直接反馈活动开展及其稀少,课后作业的频率也不可能太高,从而致使教师回收教学反馈的途径和效率大打折扣,可能导致教学需求和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偏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活动的改进。
三、自适应混合式教学理念
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教学过程的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教学效果。自适应混合式教学,在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教学活动反馈及时性,设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量化课程考核方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多层次课程章节学习目标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将学习的自主选择权转交到学生手里,通过移动网络学习终端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确定自己的学习流程和内容,最终实现殊途同归,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实时的学习反馈,动态调整学习材料,持续更新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活动的不断迭代和优化。自适应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活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材料,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实现因材施教,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了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线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自适应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自适应混合式教学除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混合外,重点突出混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及时总结和基于学生学习基础的自适应学习选择。因此,基于移动网络终端教学的自适应混合式教学,首先,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包括课程目标、章节目标、多维课程学习路径、课程教学反馈路径等;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构建尽可能的高内聚低耦合的教学知识点,并制作教学微课;最后,构建过程性课程考核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课程学习过程、自学过程和课程综合能力等课程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效果。
(二)教學流程设计
自适应混合式教学首先应设计好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并构建章节的三层教学目标体系和相应达标度量标准;其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形成支撑底层教学目标,时长为12分钟左右的教学短视频和相应教学资料;最后,通过移动教学APP、微信公众号和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持续优化后续课程教学活动。具体自适应混合式教学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自适应混合式教学流程图
1.教学准备。自适应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准备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根据教学反馈不断迭代持续优化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消耗教师精力最多的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培养计划、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构建章节学习目标体系,各目标之间要做到低内聚高耦合,为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跨越式学习构建完整的学习路径。在教学目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围绕各个教学目标形成不同难度、不同路径的章节学习目标完成的学习内容体系,并制作相应的在线学习的教学视频,设计教学案例、课堂讨论主题和学生自学目标达成度自我测试的试题库。在分析学生对移动教学工具掌握使用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移动教学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
2.教学实施。自适应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及课前、课中和课后。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移动教学平台上下次课学习任务、线上学习资源和线上学习自测题试题,并通过微信群、QQ群、移动教学平台等方式将学习任务通知到每一位同学;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选择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路径,开展课前在线学习并完成自学测试题、梳理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与教师开展课前学习互动和问题反馈。
课中,教师首先要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在梳理学生学习反馈的基础上调整课堂教学中重难点,开展短时课堂教学,提出课堂讨论议题,组织学生按事先分成的小组实施头脑风暴、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应及时关注课堂讨论情况,适时开展讨论引导,最后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议题讨论进行梳理总结,找出讨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识、加深所学知识理解。学生应该认真倾听教师的重难点讲解,并针对自己疑难问题重点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头脑风暴,参与到小组的课堂讨论中,积极主动承担小组的讨论任务和讨论结果的汇报工作。
课后,教师要认真评阅学生在线练习题,对于共性问题可以通过公告板的形式进行解答和讨论,个性问题通过点对点形式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知识拓展学习进行线上指导;对教学效果数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数据等教学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为后期教学改进提供数据依据。学生应完成课堂教学的后期巩固练习,开展大量的课外知识阅读和探索,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升华与内化。
3.持续优化。自适应混合式教学的重点是因材施教的学习自主选择和持续优化的教学互动,因此只有保证教学活动的持续迭代优化,才能将自适应混合式教学活动实施好。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后,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建议,结合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后巩固学习的记录数据,分析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下次课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使教学过程得到持续优化。学生应从自身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对每次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提出相应意见建议,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
五、课程考核设计
关键词 Moodle+LAMP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29-02
1 前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促进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为高中学校培养计算机型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2 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混合式教学的环境
混合式教学的支持环境 高中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施教者,具有核心地位,而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协作者的角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模式下,对教师能力要求发生了转变,主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1]。
混合式学习的支持环境 教学信息平台是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交流和评价。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课程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技术难度相对较小,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的首选平台。一方面,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具有免费和开放的特点,既能节省学校的成本支出,又能促进混合式教学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LAMP是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后台,可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后台运行环境,如Web服务、数据库等,方便混合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2]。
3 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设计,应既结合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又借鉴混合式教学的优秀设计,以形成更具优势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流程。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应以知识内容、学生和学习活动为中心,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教师对学生和课程内容结构要进行有效分析。在进行学生分析过程中,主要对学生特点和信息技术基础水平进行分析,确保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析过程中,要明确教学重难点,使教学活动更具目的性。
其次,教学活动设计应注重几个重要设计环节,包括认识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和评价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Moodle+LAMP技术的混合式教学中不断提高计算机技能水平[3]。
4 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实施
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师生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有效组织和高效完成教学活动。
课程导入 混合式教学集传统教学优势和现代教学优势于一体,有效落实课程导入环节是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步骤。课程导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四方面内容,要求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以达成共识,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4]。
如高一上学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程导入准备。首先,与学生初次见面,相互进行自我介绍,并选出课代表;其次,分析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方法、内容、重难点等问题;再次,讲解混合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开展情况;最后,介绍Moodle+LAMP技术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等,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混合式教学。
教学活动的组织 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虽然具有较多好处,但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推进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充分发挥出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作用。为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预设,充分考虑混合式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要对教学知识加以分类,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课堂学习氛围和纪律,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创设有利条件[5]。
如在“表格信息加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六个主要环节:
一是合理选择教学主题相关内容,并设置要求,为学生提供教学任务所需的数据等材料信息,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分析数据和制图;
二是通过Moodle课程管理平台,将学生有效合理分组;
三是以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为核心,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讨论;
四是教师通过Moodle管理平台关注各小组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为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促进混合式学习的深入;
五是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六是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小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混合式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导,因而具有权威性,教师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学生评价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5 结语
基于Moodle+LAMP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该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提升了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势,推进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萱.基于Moodle平台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成效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3):95-98.
[2]杨颖.“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0-102.
[3]徐鹂.高职院校基于Moodle的SPOC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6):644-649.
[4]单好民.构建基于Moodle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15-118.
关键词: 托福课程 网络教学环境 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不仅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同时为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inglearning)应运而生。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不仅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利用E-Learning有效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需要,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指导托福培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总结传统课堂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在新一轮教学实践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及理念,根据托福课程内容特点,对课程的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在托福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效,也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带来了生机。
一、托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秋季学期,笔者作为托福课程主讲教师之一,就其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部分内容开展课堂精讲和学生实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首先,目前托福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短,教学信息量大,而班级人数多,学生英语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师生有效互动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课程针对学生的英语四项技能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阶段性的实践练习,而该课程学生分散在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引导和监控学生的课外学习。
再次,课程教学内容偏难,其考试试题由100%的学术题目和任务构成,学生必须掌握实际用于学术课堂的英语技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及课后遇到学习困难时很难得到及时交流获得解决,其学习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
最后,该课程必须开展学生全真模拟精练,要有网络环境学习平台作为支撑,否则学生无法真正获得模拟实战体验,不能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针对课程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2015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着手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教学。如建立课程师生交流平台“师大托福qq群”,提供TPO全方位学习体验软件,网上提交作业和反馈,适时上传学习材料和任务,进行师生在线交流等。在此教学实践基础上,笔者开展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和信息资源,打造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交流平台,从而争取学生学习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托福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及思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的问题,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把课备好、教好,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在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认知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学习的结果不是可预知的。诊断性和反思性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之一(高文,1999)。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以及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教师根据了解的结果作出诊断,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而非主导学生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托福课程在教学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其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信息化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探究模式。
该课程采用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精讲和学习方法指导,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TOEFL分类学术词汇、在线TPO考试系统、OG官方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整合,并且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任务布置、批改和反馈,以及和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将课堂教学拓展到网络时空;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主开展在线学习、提交作业、讨论协作、TPO模拟考试和在线答疑等学习活动,从而延伸TOEFL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而提升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成效。
三、混合式教学具体实践
在新一轮的托福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创建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核心,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具体实践如下:
(一)建立了建构性的TOEFL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团体在开课前即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师大托福qq群”,主讲教师和选课学生均加入该群;
将TOEFL培训课程不可或缺的备考工具TPO模考软件上传,让选课学生通过它熟悉考试步骤和适应考试环境,并在课后自主测试自身水准、了解考题类型;对TOEFL培训课程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根据课程教学进展分阶段上传学习资源;通过PowerPoinT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师大托福qq群”实现作业提交和反馈;并在线和同学开展学习讨论或单独和老师交流,实现有效学习沟通机制;学生通过网上定期的TPO模拟测试,检测自身学习成效;课程结束时,教师将根据学生在网络提交的作业、测试记录等学习过程进行课业评价。
(二)创立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在开课前统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对课程内容进行精讲,对考试技巧进行细化,同时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在课后,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与课程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微课、作业等,并及时反馈作业、加入学生讨论、给予帮助和指导。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对学习者、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还要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并借助网络形成与学生之间的有效的沟通机制。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外部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在课堂内外、师生共同参与的新生代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TOEFL课程教学实践过程的实施步骤
1.开展实验性的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TOEFL混合式教学;
2.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3.建立支撑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4.同时在课堂内外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教学;
5.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进行学生反馈和总结。
四、教学成效
本次课程教学实践开展一学期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托福主讲教师通过参与课程改革实践更好地提升了教学成就感,也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可以让学生进行灵活自主、互动合作的学习,更好地提升了其认知效果。各专业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实践,具备了进入某一专业学习的必要的学术英语能力,即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同时,部分打算出国深造的选课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该考试并做好准备,从而自信地应对托福考试;
以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托福混合式教学为特色的托福课程教学实践,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通过建构性的TOEFL网络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设了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精神。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时空上都得以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2.信息化网络教学环境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学生拥有越来越便利的网络学习环境,托福课堂还要考虑整合校内外的网络资源。
3.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较好地体现了“教”与“学”教学相长的关系。在TOEFL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系统可以帮助呈现课程教学资源,动态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将课堂讨论拓展到网络空间,师生可以进行更有成效的互动交流。
五、结语
利用网络教学环境,采用在线交流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由课堂内部拓展到了课外的时空;学生学习更体现出主动性和个性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真实具体,更能实现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模式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可借鉴和改进的方法,并且实践性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教师可以更有效地解惑。由此可见,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在托福等拓展课程中可以发挥强大作用,还可以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从而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教育界一致认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形成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很大作用。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种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我国这种混合式教学法主要由在线学习、实时交流等方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这些教学策略在一些学校中得到应用,2012预见性骨科护理年,利用混合式教学法教学设计将其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预见性骨科护理.预见性骨科护理紧接着在2013预见性骨科护理年,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其中有的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在教师培训中。当前我国正逐渐的完善信息技术和其它科技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混合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又如何使其在学校中被广泛的使用,这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
内科护理学在医学护理专业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在临床护理的范畴之内。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内科护理教学采取了很多教学模式,比如病例式教学法、情景再现教学法、理论主义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为主体,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依据教学的经验,如果过分的强调以老师为主体或者以学生为主体都有其弊端。
1.预见性骨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内科护理教学
针对内科护理学的研究本文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法模式,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以及综合的评估结果发现,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评估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所以,针对此次探究的结果可将其应用在其它的护理教学中,利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指导护理教学顺利开展,从而探索出适合内科护理教学的方法,整体上来提升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
2.预见性骨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目标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模式中,因为它有着新的教学理念、科技技术的应用以及明确的培养目标,对老师的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调查显示,实验班中预见性骨科护理85%的学生认同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因为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在教学中也能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比如一对一的沟通、远程教学、QQ预见性骨科护理等;预见性骨科护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73%的学生认同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团结协作的完成学习,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78%以上的学生认同各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可以培养整体认知能力。所以,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培养出了有较强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强的护理人才。
三、混合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针对2014预见性骨科护理年所要开设的内科护理课程,将其中的两个班108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作为实践的对象,分为实验班预见性骨科护理5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以及普通版预见性骨科护理5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普通班男生3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女生51预见性骨科护理名,人均年龄21.预见性骨科护理4预见性骨科护理岁;预见性骨科护理实验班男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女生预见性骨科护理50预见性骨科护理名,人均年龄21.预见性骨科护理2预见性骨科护理岁。根据每个班的年龄、性别以及学习成绩的统计来比较,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内科护理学学科的时间约为一年,以开设护理课程的第一学期作为研究时间(预见性骨科护理约4预见性骨科护理个月)预见性骨科护理。普通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名教授以及两名助教构成。其主要是通过老师向学生讲解护理的基本内容、课程目标、考试的重点等;预见性骨科护理还含有课后布置的习题以及答疑;预见性骨科护理通过期末的综合考查对学生以及老师做出评估分析。实验班采取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方式,除了增加一位技术人员外,其余的都和普通班一样,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明确内科护理学的目标以及重点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针对各教师的特点明确分工。主讲的教师主要负责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传授给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建立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备好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助教主要负责学生对课本的大纲要求有个基本的认识、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任务能全面的了解。应用网络技术以及学习的内容,制定激励的机制使得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及时的对学生好的表现作出表扬,对学生每次的测评成绩都进行分析。建立组内监督制度,使得每组成员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在期末的考核过程中主要包含平时表现占据预见性骨科护理10%,团结协作学习占据20%,期末成绩占据70%,各种主观考核的成绩都是由小组的整体得分、个体在小组中发挥的作用、个人的奖励来评定出平时表现分和团结协作学习分数,从而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在整个学习护理课程完了之后,全体的学生还需要对理论知识以及临床的实力再次可考核,对于学习的最终效果进行测评,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四、结语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需求,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寻求改善,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改革既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又要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这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因此,课题组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的研究内容,在学校积极扶持下,考虑本校高职生的学情及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的必然性
(一)网络信息化助推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其中尤其以移动网络技术、课堂媒体技术、网络云计算等为代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一国教育水平中的作用。美国在1993年率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指的是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教育中。由此开始,一些国家逐渐实施了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方案,我国也从1994年开始大力倡导实施教育信息化。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职业教育也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二)“网络课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2012年,“慕课”出现在美国,它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载体,并且迅速席卷全球,标志着教育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模式不利于学生自由学习,“慕课”突破了时空制约,采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平台上共享学习资源库,用户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章节的限制,提升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更满足高职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师生间、学生间可以方便地互动交流;同时存储下师生互动的相关数据,便于实施学习效果、行为的综合梳理,较好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三)混合式教学模式自身具有的巨大优势。虽然网络学习提供了开放的网络资源,更有利于知识传播,但这种网络学习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学习。因为网络学习在实施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反馈,对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不利,这就不容易达到既定的学习效果。同时传统课堂学习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沟通,实现了教师对课堂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等。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融合,达到优势互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更好学习体验。
二、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的重要性
(一)实施教学新模式,助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优质教育资源库,借助网络信息课程,优化整合面对面授课的传统教学与在网络平台上的在线学习,实施教学模式的新设计。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研究包含“慕课”、“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新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高质量学习资源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变革,这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课堂教学,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二)助推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高职信息化改革提供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中,需要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微课”、“慕课”、“移动学习”的出现使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建设一批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特点、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思政课程成为必然趋势,这必然会推进网络课程的建设。而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巨大冲击,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为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拓宽渠道。(三)促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混合式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满足学生交流的需求,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成绩考评方案等方面的表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促进了高职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三、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举措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线上:依据在线网络学习的理念,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任务,包含教师课前拍摄的微课、短视频、课堂录像等网络课程资源、指定提前学习的网络课程,高职生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先预习观看相关视频,再进行在线测验,做课程相关习题作业,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实施课堂现场教学的新设计。线下:把握课堂学习主渠道,加强课堂学习管理,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展开讨论、展示成果及小组互评等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难题,掌握好学习进程。2.基于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构建混合式的学习新模式。学校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力度,投资改造学校的网络环境,达到网络覆盖大部分教学区域,最大程度满足高职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支持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高职生添置移动学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iPad等,利用好手机APP。无条件购置电脑的学生,学院提供机房免费学习。特别对部分老教室进行网络改造,创设学生学习环境,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3.打造一支适合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师团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课程设计水平。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上的欠缺,学院以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系统进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在线自主学习、专家专题讲座、校内校外培训等方式,建立长期信息技术培训机制,提升思政教师信息化水平。促使教师及时更新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驾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二)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实施思政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后,高职生的学习状况产生了很大变化。1.在线学习人数增多。学生线上学习、做测试、线上讨论、课上课下互动、完成作业,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2.学生考核更加公平。成绩透明化,整个学习过程都有记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公开的,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开展科学有效评价更为方便。3.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学习热情极大提升,在学好规定课程内容外,甚至有部分同学通过网络选取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深度学习。总之,通过相对系统的培训与自身努力,思政课教师越来越适应现代课程设计与开发,从整体上实现了对信息化教学先进理念的精确定位,提升对教学设计方法、视频设计技术、“翻转课堂”技巧等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利用微信等新媒体的能力等,较大提高了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
四、高等职业院校思政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需要不断加大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力度,大力提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课程整体设计效果直接受到教师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的制约,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年龄、业务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不适应的状况,需要加强学校专项培训与单独跟踪指导。(二)陈旧落后的网络教学平台软硬件,滞后的新设备配备都制约了线上课程后续开发设计。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应用受限于学校网络速度、理实一体化上机教室数量、使用时间长短等软硬件条件,如果网络速度较慢对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最终学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机房使用时间不足,也直接影响思政课网络课程的学习,所以要加强学院网络建设和机房维护等软硬件建设,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三)在思政课学习中出现过度娱乐化现象。在实施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中,一些教师把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娱乐化,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表现娱乐内容,整个学习过程缺乏知识点的嵌入,出现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网络流行语言,带来课堂语言不规范、课堂气氛不庄重的后果。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好娱乐手段,不能出现过度娱乐的情况。要立足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坚持思政课的教育意义,又要贴近学生个体发展。这就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行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证教学效果,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中,构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好的一种尝试,在实践教学中依然还有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与创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伴随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也会不断挖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这必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4,3
[2]苑秀芹.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理论研究),2015,1
[3]许永华.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J].现代教育,2015,23
1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不够重视
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就读,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初中阶段成绩不好,就读中职学校的目的是要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术。因此,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不重视,认为文化课学习对就业和薪酬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学好专业技术,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职业就好,所以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不重视。
1.2语文课程和学生专业学习需求不够紧密
中职《语文》教材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组成,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三个学期《语文》课程。所用教材是2019年5月进行第四次改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改版后的教材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口语表达、写作、诵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写作模块,教材安排的应用文写作有“留言条”、“托人办事条”等,这些单据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并不是很广泛。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例,他们更需要的是类似“护理案例”的与专业相关的写作指导。
1.3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技能有待提高
中职学校以向社会培养、输送技术型人才为主,中职语文教师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授课专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语文学科为专业服务的教学观念,但目前很多中职语文教师还不能做到这一点。教材方面,教师也看到某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联系不大,但是单靠自己的能力或教研组的能力也没有办法把课程内容构建、重组、拓展到理想的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技能方面,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但也仅停留在PPT、音频、视频等比较简单的运用,不能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1.4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考核方式仍停留在期中、期末考试卷面分为主,有些参考平时成绩也是以平时提交作业的次数、背诵的课文、默写的能力来统计,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不合符职业教育的特点。
2超星学习通和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
目前,许多信息技术教学平台顺应需求而生,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以来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主开展教学。这是一款在互联网学习时代背景下,由超星公司根据教学者和学习者的需求,推出的移动终端在线教学平台,集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课堂互动、学习预警、学习评价等功能。课堂互动功能丰富,如:签到、选人、抢答、投票、测验、主题讨论、多屏互动、随堂练习。除此之外还能实现手机投屏、课堂同步等远程教学功能。三端(手机端、电脑端、白板端)一平台融通,数据统计和反馈快速,应用方便快捷,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非常符合将线上信息化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需求。
3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下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3.1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资源有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教材助教光盘的教案和课件,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线上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的需求。超星学习通为中职《语文》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平台,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全体语文教师为一个教师团队,建设中职《语文》校本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清单、课文原文、知识链接、教案课件、课前检测、课后练习等教学资源,满足师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
3.2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巩固提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语文》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情分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及管理、课后巩固及评价等环节,现以中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人性美主题单元)为例,具体阐述该单元的混合式教学设计。3.2.1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学情分析该课程内容面向一年级学生,他们已有中职《语文》上册的学习基础。为了明确学情,教师针对学生上学期的学习特点、考试成绩、学习通平台评价数据等内容综合分析,设计问卷,并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单元学前调查,掌握具体学情如下: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欣赏能力;口语表达、写作、归纳能力较弱;个性活泼开朗,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自主能力较差。就单元学习学情来说,学生对人性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对善恶美丑的分辨不是很准确;阅读时不能找出关键句,不能归纳文章主旨;课前检测品均分合格。3.2.2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前自主学习以第一单元第一课《合欢树》为例,学生按照教师在学习通上的《学习清单》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学生看完“学习清单”,明确了本课学习目标,随后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线上学习,在学习通课程资源的“知识链接”中,认真预习课文相关知识,根据学习清单内容查阅资料。学生在学习通“课前检测”模块中自主完成作业,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发现和总结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3.2.3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通的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课堂管理方面,用学习通“签到”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考勤工作,而且保存有详细的记录,可以统计学生出勤率,为学生平时成绩提供参照的依据。用“抢答”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在讲授《合欢树》提问“我和合欢树有什么共同之处?”时启用“抢答”功能,抢答到的同学回答正确可以得到5分课堂积分。在积分的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提高了参与课堂的兴趣。在课堂展示方面,可以用“投票”、“问卷”、“主题讨论”等功能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在《善良》授课中,可以发起“你认为金钱、健康、善良、亲情哪个最重要”的问卷调查,教师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知道同学对“善良”的态度。或者将以上问题通过“主题讨论”,在学生提交答案中,可以通过“词云”显示的字体大小来判断大部分同学对金钱、健康、善良、亲情重要性的排序。在课堂学习检验方面,教师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想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可以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发起检测。如在《善良》授课中,当老师讲完对比论证的知识点,可以“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对比论证”的随堂练习。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通“统计”功能,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在合作探究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任务,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在学习通“分组任务”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固定分组、组长建组、学生自选分组或者随机分组。如在小组诵读《桃夭》的课堂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诵读能力来进行组合,每一组都安排一个诵读能力比较强的,带动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共同进步,避免了随意组合导致的强强组合、弱弱组合。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新鲜度。3.2.4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后拓展和知识巩固课后拓展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如在《善良》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真善美”主题的手抄报,通过学习通上交作业,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并开展小组互评,即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运用语文的能力。3.2.5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评价在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一是学习通的“课堂报告”,包括学生签到情况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分。二是学习通的“学情统计”,包括学生对学习通《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库任务点的学习积分和学生章节测验成绩。三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细化具体的评价标准,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实时评价、多元评价。如评价《桃夭》小组诵读展示时,从课前准备、分工协作、课堂展示几个要素去评价,每个要素有具体评分标准,如课堂展示中,未能按要求完成展示打0-17分;按要求完成展示打18-20分,按要求完成并体现创新精神打21-25分。评价主体由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构成。
4超星学习通平台下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