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有经济的发展

国有经济的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8 15:59: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有经济的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有经济的发展

篇(1)

1 相关概念概述

1.1 产权的涵义

对于产权的研究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目前就产权的定义很难求得统一,但其一般含义及特点是可以认识和取得共识的,我们认为对产权概念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它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所决定的资产归属、运用的行为性权利的总称。

(2)产权是一种权利的行为关系。在资产运营过程中,可以对其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职权进行分割和重组,并分别界定给所有者、经营者等运营主体,以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一种制度。

(3)产权是一组权利。产权既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等,也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

1.2 现代产权制度的涵义

产权制度是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是在各产权主体之间对产权关系和产权运营规则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在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对各产权主体在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各项权能上所形成的责、权、利相互关系的法律制度和习惯性规则安排。现代产权制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2.1 归属清晰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市场主体都有独立的物质利益关系,只有做到产权的归属清晰,才能形成不同利益的主体,才能有效保障出资人的权益,企业才能拥有法人财产权,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1.2.2 权责明确

在产权归属清晰的前提下,产权主体自然而然地要承担责任,无论受益或损失都应归产权主体。

1.2.3 保护严格

在我国的宪法中,已明确指出要保护私有财产,应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这为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就现代产权制度而言,保护严格既包括对有形资产的保护,也包括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后者的保护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1.2.4 流转顺畅

产权的顺畅流转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因为产权从低效的人手中流向高效的人手中,其价值就会大大增加,社会财富自然也就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实际上就是一个产权转让的过程,必须遵循等价原则。

1.3 国有企业的涵义

国有企业是一个较宽泛的术语。国内外对国有企业有各种不同的称谓,诸如国有企业、公营企业等。在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作为国有经济微观经济组织的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体现,国有企业也就定义为全民所有企业,即所有权完全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所定义的范围已经拓展了,它包括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但国有资本居于控股地位的国有控股公司。

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近年,从扩权让利到承包制再到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时至今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有以下几个问题。

2.1 旧体制观念束缚

有的国有企业管理者改革意识不强,畏难情绪突出,“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产权改革难下决心,患得患失,谈产权改革首先向政府摆“困难”、要“政策”,否则就死守摊子,拒不改制。一些企业的管理高层更多考虑到个人的政治前途,宁愿死守旧摊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完全置企业发展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于不顾。

2.2 产权改制过程不规范

(1)改制过程透明度不高,产权没有进场交易,存在暗箱操作;

(2)改制的过程不够规范,审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

(3)内外勾结、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

2.3 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数十年中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存在社保资金短缺、覆盖面还不宽、保障程度比较低等明显的缺陷,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成为阻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由于“企业保障”的历史包袱和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滞后问题的存在而无法顺利推进,配套改革何时改、如何改,怎么完成与历史上的“企业保障”的顺利对接,成为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的瓶颈。

3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向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产权理念

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过程中,针对企业资本结构,公有产权要承认、融合个人产权,即在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中,要切入或引进以自然人为主体的所有者或最终能层层分解到自然人的法人所有者,由他们作为新的积极所有者来执掌企业控制权。

国有企业和其他现代企业一样,应该通过契约关系将这些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为此,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国有资产以外的这些要素都是个人所有的,个人对他们拥有完全的产权,他们必须具有排他权、收益权、使用权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决策权,并且其产权得到制度的保障,只有在国有企业中的各种私有产权得到承认和保护的基础上,私有产权才可能有效率。同时,国有企业才能营造效率机制,必须形成一种利益互动又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各方面利益与整体利益协调统一起来。

3.2 加强有关产权的立法建设,优化法律环境

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法律上的所有权与实际的所有权或称为经济上的所有权的统一。产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现实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这就要求在企业改革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法律法规的同步建设,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正常的产权关系,保障产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应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 完善来确立产权的法律基础,进而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企业资本构成中的国有资本,应视为相对独立的“企业财产”。政府、行政主管作为积极所有者应放弃企业控制权转变为消极所有者。政府、行政主管虽然还是最大所有者,但已不是惟一的所有者,这个最大所有者开始已与企业之间划出了清晰的财产界限,两者的利益开始明确、分离,而且新进入的所有者、持大股的经营者、职工所有者、公众所有者等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多元资本结构大大提高了对企业资产关切度,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对政府、行政主管企业控制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授予企业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对其经营的全部资产有充分的经营权,并承担风险、破产、清偿责任。拥有法人财产权,才能使国有企业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之路。

3.3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提高产权所有者的积极性

企业的生产力总是属于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企业的资本循环机制总是在一定的资本所有权控制和支配下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要经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途径,才能真正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全部过程就是所有制的实现。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势在必行,可以根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据实际情况,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倡制度创新、大胆尝试,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持股制、股票期权制等分配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责权分明、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内部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其中也折射出产权制度的改革滞后性。所以,我们必须加大产权改革的步伐,进一步调整产权关系,理性收缩国有企业的战线,不断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多样化,推进经济机制的实质性转变。只有不断地完善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同时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使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一个良性的运行轨道。

主要参考文献

[1]史忠良,刘劲松.产权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2006(1).

[2]德姆塞茨.控制与企业[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田洪星.产权清晰还是产权合理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

[4]罗志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治基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5]陈清泰.国企改革:过关[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篇(2)

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体制性的影响因素,由于体制问题造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境。第一,表现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滞后,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扭曲降低了投资及生产的成本,却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从而抑制了创新。第二,在资源消耗的背后是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问题,倘若没有及时纠正扭曲的资源价格,就会有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路径依赖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现在的选择受到过去积累而造成的制度体系约束。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运行规则变迁的过程,经济制度预期功能释放要能够在政治体制的保障下进行,这一保障通常有决定性作用。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变革以及调整。

2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优势体现及具体作用发挥

2.1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优势体现分析

国有经济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作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实力上较为雄厚,这就为主导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并能在关键领域充分发挥自身领导力及影响力,从而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生产方式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尤其是目前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能够在走出去的战略发展下积极参与海外市场和资源开拓。国有经济作为创新的主体,也引领着科技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起着促进作用。

2.2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具体发挥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几个重要层面。首先,在国有经济基础上能对国民经济采取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重要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特殊作用。其次,国有经济拥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本、技术储备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国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是重要的载体,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所以在经济的发展中,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着不同的特殊功能,对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创新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要结合实际,从多方面进行加强,要能够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及运营体制,具体实施措施:第一,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从而逐步提升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并将其用于对民生的改善和保障;第二,加快确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主体和层次,构建完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促进国有资产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充分流动以及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三,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监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3结语

篇(3)

关键词:国进民退;适度规模;国有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13-05

随着以“抓大放小”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基本结束,国有经济经营绩效逐渐提高,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也由数量调整向质量提高转变。从总体趋势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仍在下降,但与之前相比下降速度明显放缓。不仅如此,个别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竞争力逐渐提高,在竞争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局势,从而开始扩大经营规模与范围。国有经济的这一演变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至今。前一阶段,国有经济比重虽然逐渐下降,但一直居于主体地位,后一阶段国有经济比重持续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2009年,国有和国有控股经济的生产总值约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而国有和国有控股经济以外的民营经济大约上升到2/3。在经济增量方面,前者约下降20%~30%,后者约上升到70%~80%。国有经济整体上的不断收缩和个别国有企业的扩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结构中,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下降和非公有制经济份额越来越大的现实正在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仍然太高,所占用资源过大,不符合建立高效率的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缺乏对定量目标的描述与参照标准,从而引起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怀疑和争论。

近年来,学术界对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的争论集中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国进民退”是否存在?“国进民退”是否有危害?国有经济是否越少越好?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定论,需要深入思考。

一、“国进民退”是否存在?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成就逐渐扩大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大幅度提高,使个别企业从战略收缩逐渐转向战略扩张,并正在实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总体布局,这一变化被称为“国进民退”。

虽然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以国有经济退出为主的改革趋势,但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论。“国进民退”的案例背景各有不同,表现为部分国有企业不断扩张,但民营企业发展更快;国有企业“有进有退”,一些国有企业退出没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而有些案例是不合理的,如利用资金优势制造“地王”;而有的案例是合理的,如投资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些案例考虑到特殊的环境条件,很难做出倾向性判断,如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对“国进民退”案例的判断,还与学者的立场有关,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出现争论也是正常现象。

实际上学术界关注“国进民退”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增加了多少,更多的是看国有经济扩张的方式是否遵循市场化行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到更多的不是遵循市场规则的“国进”,而是通过非市场手段进行的国有经济的“强行”进入和民营经济的被迫“退出”。这种国有化政策,首先打击了按市场规则经营的民营经济,不利于形成多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官商”结合的症结,不利于构建廉洁服务的政府,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现实。再次,国有化并不一定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可见,以转型升级为初衷进行的整顿或规范市场行为,由于采取措施不当,造成了人们对“国进”的误解和反感。

基于此,在当前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都不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关注,主要是因为国有经济的“进”、“退”方式在有些地方、有些行业还存在非市场的政府越位行为。因此,当前国有经济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要抛弃原有“行政命令”式的经济管理思维,构建尊重市场规律、按照市场规则行事的服务型政府,真正形成“公有”与“非公有”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国进民退”是否具有危害?

部分学者认为“国进民退”对我国经济存在巨大危害,认为国有经济存在行政垄断,破坏市场竞争,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国有经济效率低下,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国有经济职工收入高于非国有经济,不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国有经济存在的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的存在容易滋生腐败以及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低等。

实际上,国有经济存在的所谓“巨大危害”与国有经济的产权性质并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全部都是私有经济,这些问题依然可能存在,并且可能更严重。

第一,关于垄断问题。垄断本身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即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供给(不能同时调节)的经济主体。由此可见,垄断与市场力量、市场行为密切相关,而与产权性质无关。也就是说,即可能存在公有或国有的垄断,也可能发生私有制的垄断。而从全球看,由于对垄断的厌恶传统与“反垄断法”的广泛存在,完全垄断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绝大多数属于寡头垄断。但如果从产权性质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垄断更普遍。当前,所谓的“行政垄断”的根源在政府,而不在企业的产权。即使将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只要政府依然掌握大量资源或者政府行政权力可以自由支配资源,那么行政垄断就必然存在,只不过行政垄断转向私有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经济不是行政垄断存在的根源,而要解决行政垄断(且不论行政垄断是否一定有危害),根本途径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支配资源的数量和能力,这显然与国有经济无关。

第二,关于国有经济效率问题。国有企业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其微观经营绩效高于私有企业,更多的是出于安全、现代化等因素。因此,以经营绩效来苛责国有企业本身并不合理。此外,就国有企业微观效率低下的原因而言(如委托——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在当前公司制企业中也普遍存在,只不过这些企业通过“激励相容”机制有效避免或降低了这种无效率的产生。实际上,就企业生产效率而言,我国的国有企业并不比发达国家低。因此,当前改变国有企业微观经营绩效的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即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彻底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此外,只要国有企业生产利润不为负,也就是说不是绝对的浪费社会资源,那么国有企业的存在就会增进整体社会福利。

第三,国有经济与收入分配。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通过拉开收入差距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之所以国有企业收入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并被指为拉大收入差距的原因,缘于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效果逐渐显现,国有经济不断壮大,盈利能力大幅增强,部分国有企业职工收入高于其他企业职工收入。但国有企业职工收入高并不应该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这部分高出的收入是否合理。在某种程度上,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收入差距不是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太高了,而是非国有经济职工收入过低了。二者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在行业决定的。国有经济往往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非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技术构成的差异必然导致二者之间存在一定收入差距。基于此,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反映的是行业差距,而缩小国有经济比重并不会改变行业状况,不能缩小行业差距。另外,我国收入差距扩大有多方面原因,既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差距,也包括行业差距以及初次分配结构失衡等,其中收入差距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依然是城乡收入差距,占总体收入差距的40%~60%;最值得关注的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逐年下降,相应的资本与税收收入占比过高。可见,近年来行业收入差距中的国有企业职工收入有所上升是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之一,但减少国有经济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从当前的具体情况看,所谓的国有经济拉大收入差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行业收入差距对收入差距具有拉大作用。而要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就要打碎行业壁垒,促进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在行业间的自由流动,从而拉平行业间的要素回报率,降低行业收入差距。竞争者特别是民营竞争者的存在,有利于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在国有经济收入分配问题中,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是国有经济利润分配机制的构建。因此,解决国有企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确立国有经济利润分配制度来实现,而不是通过私有化国有经济才能实现。

第四,国有经济分布领域。首先应该指明,广泛流行的所谓应将国有经济限制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和弥补市场失灵是很模糊的判断。因为公共产品是严格按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定义的理论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限制,除国防、司法等属于纯公共产品外,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所谓“公共产品”都是准公共产品。不仅如此,即使是准公共产品随着技术进步与时间的推移其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市场失灵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法律等制度的完善,市场失灵的领域不断转换,而且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间还存在中间状态,这种中间状态也不能通过政府或国有经济来弥补。因此,用公共产品或市场失灵等作为国有经济分布领域的判断标准既不具有操作性,也不具有科学性。此外,在实践中,发达国家也没有按照公共产品界定国有经济的分布。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国有经济并非仅仅局限于公共品领域,而是广泛分布在不同领域。尽管公共品供给是国有经济的主要领域,但绝大多数国家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在不同的竞争性产业领域保持国有企业。在主要的能源资源(如水力发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邮政电信系统、主要的运输系统(铁路、航空)以及金融等“战略性”领域依然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的初衷并不是要弥补市场失灵,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经济安全以及快速发展等目标。由此,虽然弥补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产品可以成为国有经济存在的依据之一,但绝不应该是限制国有经济领域分布的唯一标准。国有经济在哪个领域存在,判断标准是多重的,应根据具体经济、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就当前而言,发展依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凡是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国有经济就应该存在,凡是不损害市场秩序、不浪费社会资源、不损害社会整体福利的国有企业就没有退出市场的理由。

第五,腐败是通过公共权力攫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与所有制结构没有直接关系。从1995年开始,由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中国排位总体上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这一区间恰恰是国有经济大幅下降的时期,由此可见,国有经济下降并不能遏制我国腐败问题。即使将国有经济全部私有化,行政权力寻租现象也不会被根除。相反,可能会愈演愈烈。因为私有经济一切以经济利益出发的特征必然驱使其与行政权力结盟,攫取巨额利润。从横向看,2012年中国在清廉指数中排在第80位,金砖国家中南非和巴西比中国略好,排在第69位,印度和俄罗斯比中国更差,分别排在第94和第133位,发达国家中意大利比中国略好,排在第74位,而希腊排在第94位,和印度相当。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私有制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然都比中国低,而排位比较靠前的德国(13)、新加坡(5)、瑞典(4)、芬兰(1)、新西兰(1)等国家的国有经济比重相应都比较高。可见,腐败的严重程度实际上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没有多少关系,而与一国的政治传统和法制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认为国有经济存在容易滋生腐败既没有揭示腐败产生的本质,也不符合各国发展的现实,更不可能通过减少国有经济改变腐败问题。

总之,对国有经济的种种批评实际上与国有经济产权性质并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将国有经济全部私有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所谓的国有经济存在的危害。而要彻底解决问题无疑需要继续沿着市场化方向深化改革,打破各种行政障碍,促进要素流动与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经济整体质量与生产效率,建立健全国有经济监督与审核机制,改善国有经济形象;确定国有经济进出不同领域的判定标准,规范国有经济与政府行为,严格按照市场要求进行经济活动,完善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约束政府行为,建立健全法制监督权力的运行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国有经济越少越好吗?

改革开放至今,一直没有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行量的规定,这也是学术界对国有经济规模变化发出不同声音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国有经济改革长期沿着“国退”方向发展。这就给人一种印象,即国有经济改革只能“退”不能“讲”。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国有经济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应该存在一个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适度规模。二战后,发达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先后经历了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变化,但总体看,大多数OECD国家都保持相当规模的国有经济,这些国有企业控制着国家的重要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在国有经济发展的高峰期间,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产值在GDP中比重分别为法国24%(1985年)、英国19%(1979年)、意大利20%(1979年)、德国13%(西德,1979)。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在非洲占20%、在亚洲占12%、在拉丁美洲占10%,在一些中东和东欧国家中,国有部门的产值至今仍占GDP的20%~40%。之所以国有经济能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国有经济被赋予了多重目标,如对私有企业的国有化更多的是服从国家利益(战争需要)、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多重社会目标(就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需要,而并非被理论界归结为潜在的市场失灵,如自然垄断、公共物品、福利物品以及外部性等或单纯的以效率目标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国有经济的多重目标最终拖累了其效率发挥,从而拉大了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有经济的效率差距,这成为上世纪80年代私有化浪潮的主要依据。虽然私有化浪潮后,发达国家国有经济规模有所缩小,但仍保有相当比例,且地位更加显著。除英国和美国国有经济规模较小(1%左右)外,芬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依然保持着较大比重的国有企业。其中,芬兰仅国有独资企业资产价值就占该国GDP的80%,而瑞典、意大利、法国、韩国、土耳其、捷克、新西兰和荷兰等国家国有企业资产占GDP的比重维持在15%~35%之间。从产出看,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国有企业营业额占GDP的10%~15%,而芬兰国有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上面所列举的各国数据只涉及了相关国家部分国有企业的情况,显然如果将所有国有企业都计算在内OECD国家国有企业规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小,相反维持相当高的比重。从所有权结构看,OECD国家平均一半以上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独资的,20%是国有控股的,也就是说近3/4的国有企业完全或者大部分由国家控制或所有。从国有经济分布的领域看,OECD国家的国有企业分布依然广泛,并不仅仅局限于公共品领域。绝大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在不同的竞争性产业领域保持着国有企业。在主要的能源资源(如水力发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邮政电信系统、主要的运输系统(铁路、航空)以及金融等“战略性”领域依然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

根据测算,2008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资产、就业与GDP产出的结构分别为52:48、24.2:75.8、30:70。其中,公有制经济比重比2004年分别降低13、25.5和7个百分点。鉴于国有经济是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第二、三产业)的主体,因此可以粗略认为国有经济资产规模大体占国民经济的一半,而就业和产出占四分之一弱。从盈利能力看,近年来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2008年为1.33万亿元,2009年为1.3万亿元,2010年为1.98万亿元,2011年为2.25万亿元,2012年为2.19万亿元。持续增长的利润与经济增长长期保持在7%以上,充分说明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总体上与国民经济相适应。当前,不应再执着于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相对规模上的变化,而应该将改革主要转向促进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经营效率与内部管理的质量上来。

四、结论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则进行的“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都是正常的经济活动,不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反,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只要这一过程是违反市场规则或存在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我们不仅要关注,更重要的杜绝和依法制裁这些行为,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篇(4)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初步探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始终扮演着不可逾越的角色。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国有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体部分,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当今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强化和构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迫在眉睫。要做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了解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一、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1、权利和责任分工不明

在现代经济中,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漏洞。国有经济中的权利和责任不明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和分工监督是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模式[1]。在国有经济中,分级管理不明确,一人负责多项工作,造成工作繁杂,不易管理,没有明确的分工,最终会导致整个体系的混乱。

2、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专业性

国有资产属于公有资产,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也就必须保证专业化,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创新资产管理体制。但就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严格性和专业化,仅是按照一般资产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这使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漏洞,难以提升管理水平。

3、监督机制薄弱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中,要想保证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首先应当建立于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但事业单位属于国有单位,并不能用激烈的市场竞争来约束,也就无法像企业一样优胜劣汰,缺少了这一层制约,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也就难以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4、财务管理有待加强

财务状况是事业单位的核心部分,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密切影响,但就现在的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来看,都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包括资金的转出与转入和资金的管理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 构建创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分工明细化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来说,做到分工明确、分级管理是进行资产管理的基础条件。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构建一个清晰的分级管理框架,明确各自的自责和分工,条理清晰,有利于整个管理体系的系统性管理。将员工职位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和整合,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进行细致性划分,对每项工作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础建设,针对当前国有经济的发展,提出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力的措施,广纳意见,为构建创新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要进行分开管理,这样有利于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方政府会获得一部分国有资产的资产所有权,使其拥有更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各自管理职能范围内的地区,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2、管理专业化

构建创新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联系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针对事业单位推进管理的专业化。国有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主体,主宰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趋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顺应国家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潮流。管理部门要正确行使其管理权,加强管理力度,扩大管理范围,使管理更加趋向专业化。通过实施专业化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利用创新性思维构建适合事业单位自身独一无二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

3、监督全面化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是发展国有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内容。国有资产管理的加强,有利于整个国有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监督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监督队伍是事业单位质量、形象等多方面的保障者,壮大监督队伍,加大监督力度,是每一个事业单位做好整个工作的有力保障。不管是公司的人员、制度、条例等各项工作都需要监督部门进行有效的辅助和监督,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员工形象都得到了保障和提高。只有监督机构的不断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才会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另外,考虑到构建创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也可以通过部门之间互相监督的方式,相互促进,不断改善,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利用互相监督的优势,既壮大了监督队伍,也实现了彼此全面的监督,不断的严格要求,共同构建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法制保障化

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离不开法律制度,任何事业单位的运营,都要辅助一定的法律制度,完善专业化管理,保障正常运营。尤其是关于事业单位中财务纠纷的法制细化工作,更是资产管理中法制化的重要部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化,有利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完善和发展。做好法制保障是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完善国有资产法制结构体系,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现阶段发展国有经济的关键任务。

结束语:

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发展主导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构建创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经济平稳有效的发展。通过资产管理体制的革新,相信会取得丰厚的成果,使得当前经济管理模式有质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了国有经济体系,以创新性的思维建造了经济的框架结构,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钢.国有资产市场化营运及其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科学.2013,08(12):110-111.

篇(5)

关键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经济增加值;全民预算管理

一、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建国以来实行的僵化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是很合理,所以需要实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但是1990年后,国际以及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营以及竞争方面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体制、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的层面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旧式的国有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追根究底还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格局问题,所以国有企业就业格局急需战略性调整。

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客观要求

各种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各种新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的发展,世界经济也相应的复杂起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变动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变动,世界上很多劳动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转向我国,我国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突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3.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充分利用国有资本的现实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不断增长,政府和国家的财政收入相应的减少。政府筹资的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税筹资;二是通过举债筹资。两者都不可行,唯一的方法就是盘活国有资本的存量资金,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二、经济增加值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点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它是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是一种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的方法,也是一种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法。对企业是有利的,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格局是有益的,可将其看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一种手段。

1.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是除去投入的所有资本,所得的真正收益,它对机会成本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又叫做剩余收益。它追求的是企业家收益,因为企业的真正成本一定高于账面成本,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资金收入。国际上对经济增加值体系定义为四部分:评价指标管理体系、决策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管理体系以及财务管理体系。

2.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集合了多个关键问题,它的模式也是多样的,它的原理以利润为导向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以成本为导向是核算成本最低,以销售为导向是实现企业能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等。每种模式都有其必须的条件,所以企业要选择利于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方式,它是企业业绩考核的依据,对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全面预算,将企业的价值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3.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工作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企业都进行了持续经营的假设,所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制定的长期目标,预算编制就贯穿了企业战略的整个过程。编制预算的具体过程是:先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实际目标,然后将实际目标转化成经济增加值以及目标值。具体操作是将目标分配给每一个部门,企业各个部门以管理层下达,每个部门都有关于经济增加值编制预算相关的任务,一次作为实现当期财务预算以及经营预算的目标,相关的部门在实行预算计划之前,可以将自己部门的情况进行反馈,进而对预算编制计划进行调整,一起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企业各部门的资源,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加强相互联系,前期需要反馈,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到最后进行整体的预算考评,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管理过程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其中,全面预算是一种预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同项目的风险也不同,可以选用风险低的项目,以此来调整资本的成本,而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考虑了实际存在的这些差异,使各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准确。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编制的具体实施过程:制定企业基于经济增加值的预算目标,然后将目标下达到下层各个部门并进行调整,最后将计划反馈给管理部门,从而形成企业最终的全面预算指标。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联系着企业的各个部门,经济增加值依据的是全面预算体系最终的数据以及信息的预警功能,所以要设定考评激励体系,最后要依据全面预算工具提供的信息来进行企业合理的决策。具体分析如下:

1.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编制体系

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预测,对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各种因素进行能力范围内的控制,从而实现最理想的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提高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原理就是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基本的手段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存货占用费以及各种资本成本)。

2.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分析

如果经济增加值大于零,说明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如果经济增加值为零,说明企业创造的利润满足的只是企业的机会成本。根据结果,调整自身的经营方法,发掘企业潜在的价值。如果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小于零,说明企业创造的价值弥补不了已付出的成本,不能对这个项目进行再投资。对预算之后经济增加值的可行性分析,就是要求最终的收益接近或是等于经济增加值,不符合此条件,企业会放弃对项目的投资。

3.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监控体系

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应对其实行监控,所以需要制定专门的全面预算监控分析体系。预算的监控主要是预算过程的监控,预算的分析主要是对结果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监控体系是预算结果客观性的重要保证,是公司正常经营的保证,公司对用户的各种银行以及资金信息进行掌握,可以更好的与预算结合。加强这些信息的监控,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回,有的公司为了加强监控力度,还编制了相关的全面预算动态监测机制,这样能保证全面预算时出现的数据误差。

4.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考评奖励体系

考核和奖励是预算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针对的是经济责任制以及超指标预算,将最终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对相关的预算合格或优秀的部门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部门进行惩罚,主体是企业内部的部门或是员工,依据就是预算的目标,客体是应收账款等指标,形式主要有设置奖金,这就是全面预算考评奖励体系。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预算的最后,这种体系往往对体系内部的部门有激励的作用,通过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而使报告期的预算更加的趋向于理性的最大化价值,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避免人才的流失。

通过分析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适合企业发展的,它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进行国有经济格局的战略性调整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效率进行调整,也就是对其运营以及管理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引入的企业内部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企业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各个方面展开,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该体系在企业内部的运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的运用,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国有经济格局的战略性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佟成生,潘飞,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

[2]李洪,张德明,曹秀英等.EVA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454家沪市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数据[J].管理世界,2006(10).

[3]王靖.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11(12).

篇(6)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诸多条件,其中,体制条件具有决定意义。十七大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任务,目的正在于确立能有效引导和激励科学发展的更完备、更完善的体制条件,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可靠的保障。十七大报告贯穿着科学发展的思想,因此毫不奇怪,它同时贯穿着坚持改革的精神。所以我们说,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发展的各个方面,关键是要把它落实在体制上。

为了完成十七大部署的一系列改革任务,从体制上解决妨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应着重注意按照改革的方向,深化对以下三个关系的认识。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对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体制条件中,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体系是起基础作用的。目前,市场化改革尚未告成,亟须深化,而不能停顿和倒退,尤其是在要素和资源市场上。有鉴于此,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说,一定要看到,那些把市场体制和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而造成的市场缺陷当作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因而主张以更多的政府干预来管制市场,抑制其资源配置功能的种种“理论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不能为其所惑,否则势必南辕北辙,贻误大局。当前,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的重要责任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加快促成市场体制和市场体系的完善,以便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并与之相适应地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概念的宏观调控的方式和体系。

二是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这个关系,部分地也属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延伸和表现。在这个关系上,有几个重点需要明确。第一,国有不等同于公有,非国有经济中包含着多种形式的公有经济,而且,经济的市场化越发展,资本的社会化就越发展,非国有经济中公有性质的经济成分及其多种形式也就越发展。因此,不能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当成是以国有制为主体,不能把国有经济的比重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比重。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在于做一般市场主体做不了的事,而不在于利润目标,也不在于产品和资源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任何领域,如果利润最大化可以成为合理的目标,那就说明这样的事由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去做将会更有效率,更能增进社会财富和消费者福利。同样,一种产品或资源越重要、越稀缺,就越是要尽快创造条件,由竞争性的市场去配置,因为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其重要程度,亦即稀缺程度,从而达成更有效率的配置。至于由此可能引起的某些不合意的收入与财产分配效应,则是政府再分配调节的对象,也不是政府通过国有企业来实行垄断控制的根据。第三,非国有经济成长发展得越充分,说明民众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自主参与特别是自主创业越广泛、越充分,而这一点正是长期、整体的经济发展及经济安全的最深厚的基础,是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包括活力、创新能力)的最深厚的源泉。在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关系的这些问题上,像在上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一样,十分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否则就很难按照正确的方向真正落实十七大在国有经济的改革、垄断行业的改革、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破除体制障碍等各个方面提出的改革要求。

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政府内部的这个重要关系上,针对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比简单地批评地方的利益动机和地方官员的观念错误更切实的,是尽快解决其体制根源上的问题。一项有治本之效的当务之急,是对造成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和事权不对称、不匹配的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形成能有效激励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财税制度。同时,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如何规范,部门体制如何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能有机统一的要求,如何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等问题,也亟待从体制上研究解决。

篇(7)

国有经济在湖北的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九省通衢的区位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资源赋存,使湖北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湖北国有经济的发展围绕国家重点项目的布点展开,在人均GDP水平较低的基础上,较早进入了重工业阶段。国家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投资,奠定了湖北国有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也使湖北成为了工农业大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湖北国有经济进入到调整和拓展的新阶段,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结构性矛盾取代总量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后,湖北省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明显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逐步提高。但面对实际,着眼未来,推进湖北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湖北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对现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有深入的认识。

二、对湖北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分析

(1)国有经济布局逐步优化,但整体素质不高

经过多年努力,湖北省国有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①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亟待突破,全省8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8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造;②中小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局面已经形成,2003年全省85%的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改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占18.17%,国有资产已基本上从县市国有工业中退出;③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取得进展,部分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并向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转移,使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但是,国有经济战线过长,整体素质不高:①行业遍及各个门类。省属企业国有资产遍布各个门类,其中,工业企业占48.6%、建筑企业占9.62%、商贸企业占5.9%、交通运输业占21.7%、文化产业占5.3%、宾馆酒店业占1.9%、其它企业占13.1%。②国有工业比重过高。同全国及沿海省市相比,湖北省国有工业总体规模占工业的比重明显偏高。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的现价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60.4%,而全国平均40.8%,浙江为13.6%,广东为19.3%,江苏为22.8%,福建为26.2%,湖北省国有工业比重明显高于上述省市。③国有工业战线过长,重点不突出。湖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997户,涉及到39个工业大类,300多个中类和1000多个小类,总资产达到5832亿元。无论从产业分布、地区分布或企业规模看,湖北省的国有工业都存在战线过长、数量太多、力量分散等问题,覆盖几乎所有工业和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④国有工业产业结构仍处于低度水准。国有工业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国有工业中,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分布在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13个大类企业中,如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等,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技术含量不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有限,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由于体制问题,社会负担以及历史包袱过重等问题,这些行业中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经营效果都不理想。其次是国有工业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过低,不能对工业结构的集中化起有效的主导和带动作用。

(2)国有企业组织规模不断优化,但规模不经济仍突出

经过近年实施改制改造,兼并重组等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组织规模不断优化。全省255户省属企业中,总资产超过5亿元的有14户,超过50亿元的有5户,超过100亿元的有2户。国有企业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有较大程度改善,但问题仍然突出。

①大企业发展不足。大企业多原本是湖北省工业经济的一大特色,但改革开放后,大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明显下滑。2002年,国家公布的100家特大型企业中,湖北仅有东汽和武钢两家入围。2002年,湖北平均每个大型企业创造的现价工业总产值只有5.73亿元,分别只及江苏和广东的80.6%和82.9%。

②大多数行业集中度低。汽车工业除东汽、神龙外,其余整车企业生产能力均不足万辆。钢铁工业除武钢、冶钢、鄂钢具备一定规模外,其他15家地方企业平均产量不到5万吨,且产品品种严重趋同。水泥工业除华新、葛洲坝、光化在30万吨以上外,其他大部分在10万吨左右。化肥工业除湖北化肥厂、宜化、大峪口、黄麦岭、双环集团外,其他50多家企业均未达到最低经济规模。

③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大企业难以发挥规模优势,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够。

④规模效益差。由于国有企业分布于过多的产业与行业,盘子虽然大,但单个企业资本却较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多数企业没有达到合理的规模经济。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该行业有126家国有企业,只有东汽、神龙等两家企业产值超过40亿元,就是这两家企业的年产量与国内同行业相比也相差甚远。如果按汽车行业规模经济产量来衡量,差距更是巨大。世界公认的汽车生产最小合理规模为年产15万辆,而湖北省所有汽车生产企业总加起来的年产量也仅有18.1万辆。此外一些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国有中小型企业,不少企业缺乏特色,专业化协作程序低,未能开放搞活,竞争力弱。

⑤国有企业带动力不够。国有工业在一些主要行业中,缺少顶尖企业,大企业的规模也不够大,特别是缺少特大型、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对行业具有很大牵动作用的企业。作为全省排头兵的大企业同其他省相比,差距较大。如武钢销售收入只及宝钢的67.9%,鞍钢的81.4%;东汽只及上海大众的45.1%、一汽的50.4%;武烟只有红塔集团的11.6%。

(3)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近年国有企业经过纵深改革,国有企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继近两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后,国有企业经济又有新的突破。2004年第一季度,全省国有及控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分别为649.53亿元、5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6%、25%。

三、湖北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思路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应主要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控制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加快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国有经济要根据行业性质和特点、国有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选择性地控制战略行业、主导重要行业、参与基础行业、退出一般行业。

国有经济应该垄断或高度控制的战略行业。一是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包括关系国防安全的行业,如武器弹药制造、航天航空工业、核工业等行业;关系政治安全的行业,主要有教育、文化艺术业、广播电影电视业、邮政通讯业等;关系经济安全的行业,如金融业、保险业等。二是提供重要公益的行业。这些行业有一定的营利能力,但其公益性的性质要求其不能以营利为目标,要求国有经济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设施服务业(市内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风景名胜区管理等)、社会福利保障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气象、地震预报、测绘环境保护等)、地质勘查、水利管理等。三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主要有各类运输(铁路、公路、管道、河道)干线、机场、港口、电网、自来水、煤气、电力等行业。这些行业一般具有较高的自然垄断性,进入壁垒高,需要的投资一般较大,但收益也较稳定。这些行业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紧密相关,公益性色彩也较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选择性小,价格又容易被控制。因此,这些应主要由国有经济垄断或控股经营,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利益。四是珍稀自然资源采掘业。如贵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以及具有放射性和剧毒等的矿产资源开采业。这些行业或因资源稀缺但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或对人民生命和自然环境极具危险性,应主要由国有经济控制经营。五是重要战略物资或特殊物资行业。如粮食、化肥、烟草、盐业等。这些行业与人民生活和生命健康关系密切,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应主要由国有经济控制经营。

国有经济应保持一定控制力的重要行业。一是重要的资源性产业。除应由国家高度控制的自然资源外,其他重要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等矿产的开采,森林养护与采伐等行业。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微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生物医药、核能利用、新材料等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应用前景广阔、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仍需国家通过扶持相关行业有影响的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形式来实施。

国有经济可以参与的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中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重加工业,如装备工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汽车及其配件制造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医药工业、造纸工业、大型批发零售贸易业、大型房地产业等。由于国家已对这些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行业的排头兵基本上都是国有控制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在这些行业保持国有经济一定的控制力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根据其竞争能力,或进或退。如果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势力,且效益好,则应该继续发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果既有的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则应该尽快退出。国有经济要逐步退出,国有资本逐步从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转化。

国有经济应加快退出的一般性行业。进入壁垒较低,规模优势不明显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业、皮革产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与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中低档建材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农业机械、日用电器制造业、小家电及其他加工工业,服务业中的商品零售业、除国家专卖之外的批发业、仓储及配送业、餐饮业、公路运输业、宾馆、旅行社、文化娱乐业、律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中介及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国有经济应尽快退出。

第二,构建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能进能退、有序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国有资产的流动性是实现国有资产有效进退、有序流动的前提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和价值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降低国有资产进退的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提高透明度。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主,政策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国有资本投资和营运的标准和业绩考核体系,为国有经济的进退提供客观标准。建立科学的产业政策体系和国民经济运行评价体系,为国有经济的进退提供决策依据,发挥国有资产的宏观调控功能。

第三,积极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和完善以公有制为基础,国资、民资、外资共融共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形成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