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6 16:22: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篇(1)

从我国大环境来看。“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而在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显示了我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来看。高校培养的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文化素质等决定了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先进思想、理念、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校扛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大旗,走在社会前沿推动、建设、宣传生态文明教育,义不容辞。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

(1)必须要明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

(2)结合当下背景、人文情况、案例等,分析、阐明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指出教育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3)对开展好、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设想、建议,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规划,既能够指导培育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又能够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向社会的辐射和积极影响。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产物,是当代人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产力关系所做的总结、反思式发展,是维持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并重的文明之路。生态文明的教育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而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首先,大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较高的素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历练,有着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生和世界有着较高层次的认知;对待未来怀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动资源实现目标的能力;再者,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承载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内涵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篇(2)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不能仅从书本中对其进行教育,而应该充分的挖掘生活中各种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这些资源要是科学的,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起来,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生态文明教学的思路,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生态文明教学的时效性得到加强。

(一)生态文明教育引入教材中

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到教材中是指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资料及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科学合理方式编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教材中去,这样能够更好的在思政课堂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并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思想素质。如何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教材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先组织相关的专家或是有生态文明方面知识及研究的教授共同来进行思政课程融入生态文明教材的编写,编写的教材应该从自然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常识等进行编写,对于其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使用等方面也需要进行阐述,因为所涉及的方面较大,因此,对于在内容上要力求简约易懂,要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并容易记住。第二,需要从形式及政策上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到思政教育教材中的力度,通过举例来阐述现代社会中生态环境遭受到的破坏,比如空气雾霾现象的发生,水源及土壤受到严重的污染,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动物开始面临灭种危险,有些甚至已经灭绝等等问题。让大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代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危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课堂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不仅可以通过教材来进入课堂中,还可以通过思政教育的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及理解,从本质及现实方面来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阐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对现代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自我观念的表达,并将其本质及现实意义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课堂实质上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出来,通过课堂教育来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们表述现在生态环境上的现状,通过表述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并介绍生态中的存活方式,通过选修课或是必修课或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来让学生对其进行了解,通过对现代生态环境的认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这才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对于如何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充分挖掘出思政教育教材中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资源,并且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度来进行相互融合,要能够适时的,恰到好处的将其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

(三)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头脑

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头脑是指通过高校思政教师对生态文明知识及理念等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并通过其要求及所形成的价值观来改变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并且要能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怎样才能让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外,还需要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教学手段。所有理论性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印证,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是现在社会非常关切的问题之一,要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学识来对现代生态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其问题的根源并找出如何解决的办法,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动大脑,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学识,强化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让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情感认知,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平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里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做到不踩踏,不浪费水电等,加强其生态文明的意识,让生态文明行为成为自然反应,让其真正的融入大脑,放在心里。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原则

(一)注重课程融入的科学性

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较多,教师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具体细致的分类,然后在融入到相应的思政课程中去,这是科学的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基本要求。比如在进行基本原理概论这门思政课的讲授中,需要能够让大学生明白其所讲述的基本观念、立场,教师要能够将生态文明与基本原理相互结合起来,让其能够融入其中,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强调课程融合的灵活性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需要两者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促进其和谐统一的开展。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时,要对课程的内容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不能被其内在的理论结构所限制住,要能够做到既尊重它又能够顺应时展的需求,要能够紧绕时展这一主题,严格的按照其要求来进行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要能够与时共进,要充分的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体现出来,将最新的成果融入到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得到优化,让教学的内容充满时代的特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加的信服。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要能够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事迹,在课堂中适时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三)强化融合研究的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要能够对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创新,研究出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能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接受范围,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综合素质,并满足高校对于创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在平常的教学中,高校要营造出有利于教学的氛围,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术研究及探讨,要激发教师对学术研究的热情,这样才能让教师不断的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将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来激发教师对社会中生活百态的关注度,让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清晰明了的回答上来;高校要加大对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的研究的支持力度,让教师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去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在实际的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完善教学的方法。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道德素养 教育资源共享

一、三江源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玉树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拥有广袤的高原草甸、丰富的湿地资源,也蕴含着天然壮观的高原生态景观以及藏民族特有的生态文化内涵。而与三江源首尾呼应的是地处长江人海口的上海市,绵延六千多公里的长江像一条纽带,将两地连接起来。

三江源有着我国目前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藏民敬畏山水的原始生态文化。随着西部大开发节奏的日益加快,当地的环境和传统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例如:青海湖的面积在连年萎缩。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挖虫草致富的热潮加速了三江源地区水土的流失……而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青少年,由于无法感受冰川、草原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因而对环境恶化的趋势缺乏感受和认同。因此,三江源地区和上海,通过一系列生态环保活动的组织和推进,从情感和资源上进行互补,从而使两地的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的素质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藏族传统优秀生态文化的传承意识将得到加强。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环境教育有着多年绿色学校的实践基础,以及将环境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的成功经验。近年来尝试从绿色形态教育向绿色生态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导学生完成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到自觉饯行生态文明的转变。然而城市学生对于更宽泛的环境理念没有直接的感受。没有情感上的共鸣,许多知识只能间接从书本上得来。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与大自然亲近、融合,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就成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化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经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等单位与青海玉树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共同发起。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区域内绿色学校联手青海玉树地区中小学校,启动了以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为重点,促进长江流域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开展为基础的“同饮一江水,共护一条河”长江首尾姐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特色活动。

二、三江源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实践和探索

2008年6月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5位教师作为活动的先遣队,肩负着长江首尾地区环保、教育等跨部门合作和开拓两地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实践的重任,赴三江源地区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实地交流和考察。活动中,以保护长江生态血脉为纽带,利用三江源自然生态和藏民族朴素的生态文化背景,融和徐汇绿色教育经验和理念,整合东西部环境教育资源,从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情感和树立生态观念三个方面人手,引导两地青少年直视生态环境的现状。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共同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1 开展两地环境教学的互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化

三江源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教育资源,其洪荒、原始甚至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养成了敬畏自然、相濡以沫的生态情感和人际情感。在玉树孤儿学校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以爱为出发点的环境教育。他们传承着藏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把江河比作母亲。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深爱着这里的山山水水……自觉地把维护当地自然环境作为一种责任,作为净化心灵的一种行动。“母亲的河流是爱的源泉。请不要往里排放脏水,把母亲心灵污染”,这是老师讲给学生最动听的环保语言。边措是孤儿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他说:“如果一个人会同情别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这个人就能看到动物眼中的泪水,也会听到动物急促的呼救声”。当老师把爱填满孩子心灵的时候,他们就能变成格林童话中自雪公主,就会听懂动物的戚语和忧声,就会读出植物的悲伤和痛楚,因而就能以一种超越人类自身情感的生态伦理良知,呵护自然,呵护生命,专注弱小,关爱他人,让地球上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存在物都享受道德关怀的阳光。这些对于在城市中生长,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们来说,无疑是最直接、最震撼心灵的生态道德教育。

由于当地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学生对环保科普知识普遍缺乏。为此,我们为孤儿学校五年级同学举行了一堂《水――我们的好朋友》的环保示范课,通过简易小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体验学习中认识水、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掌握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和方法。思考青少年应该怎样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环保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深化。课后才知道因为条件有限。学生从没做过实验,老师更无法利用试验进行有效的环境生态的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示范课中将所用的实验器材完全取之日常生活,如饮料瓶改成了烧杯和漏斗、吸管代替了搅棒……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地的环境与文化。帮助和支持三江源地区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编写。让当地成学生从身边问题的探究中获取环境科学知识。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教育方法,是普及青少年生态环保知识,促进当地环境教育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玉树我们还举行了面向当地环境教育老师及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讲座。介绍徐汇区在绿色学校建设和青少年绿色文明教育的成功方法和经验。我们希望能通过后续更多的培训和交流,促进源头环境教育的师资建设,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江源地区开展多元环境教育,实现青少年生态环境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提高。

2 推进两地绿色学校交流的互动,培植生态道德情感

田林第三小学是一所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有思考、有探索并形成教育特色的上海区级绿色学校。“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环保互动活动使田林三小与青海玉树州孤儿学校结成对口互动学校。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和介绍,田林三小的教师指导学生走进青海、了解三江源。同学们创作了“共绘绿色西部”的环保小报、建立了“绿色流动图书馆”、捐献带有自己“环保心愿卡”的心爱玩具等。当这些玩具在2008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之日,由我们将这些上海青少年的心愿和礼物送到孤儿学校学生手中时,孩子们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感动。并决心通过两地同学的交流互动。

促进了对生态环境、情感意识、环保实践活动的相互促进和提高。

从三江源高原腹地考察交流后。我们先后在徐汇区中小幼学校以及上海市众多的社会团体进行了30多场专题讲座,广泛宣传三江源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魅力,扩大活动影响范围,促进两地绿色学校进一步的互动交流,推动长江首尾姊妹学校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目前徐汇区二十多所中小学校正在策划组织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开展“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2009年2月徐汇区田林第四幼儿园开展了以“心系三江源、共享一片情”为主题的环保节活动,并同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上海市华育中学是一所全市闻名的民办初级中学,今年校科技节特别以“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为主题开设专题讲座、海报设计、电子作品、校园生态摄影、现场剪纸等生态教育活动。除此之外,徐汇区长桥二小、中国中学、南洋初级中学等学校也都组织了“爱我母亲河”的主题生态环保活动在行动,以此来感受三江源自然生态和藏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深化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生态道德情感。

3 搭建“爱我母亲河”的网络平台,架起两地生态文明教育的“青藏铁路”

由于青海、三江源与上海路途遥远,互通信息非常不方便,而现代社会的信息化技术则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两地的互动和交流。为推进“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长江首尾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便于两地青少年克服地域的阻隔和限制,及时开展互动和交流。我们发挥徐汇区活动中心自身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组建“网站编辑部”和“网站技术部”,开发和建成专题网站“爱我母亲河”(省略)并由志愿者专人负责网站栏目的互动、更新与维护。以图文并茂的版面,展示长江源头、流域及江尾生态之美和环境问题、长江流域青少年生态文明活动最新新闻、结对学校之间的互动活动、社会各界绿色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长江生态”、“珍闻荟萃”、“长江印象”、“互动学校”、“长江论坛”五个主栏目实现两地互动交流,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形式多样,构筑了一条生态文明教育互动的绿色通道。

我们希望能以长江源头的保护作为切入点,以“爱我母亲河”的生态情感吸引长江流域更多城市的青少年及公众认识并参加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的活动中,以自己的自觉行动,让美好的生态环境常驻,让生态文明永存。

三、三江源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思考和行动

一年来,我们在探索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拓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培养长江首尾汉藏民族青少年生态道德素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使以三江源地区与上海“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生态教育活动能够持久地开展下去,有效推动两地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合作互补与互动,我们计划在下阶段开展如下活动:

1 以长江生态血脉为纽带,推动长江首尾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活动是以长江生态血脉为纽带,把长江的自然生态之美和环境保护问题带到两地中小学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培养长江首尾汉藏民族青少年对母亲河的情感和忧患意识,塑造具有生态素养的长江儿女形象,拓展了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新途径。

2 以“母亲河”保护为载体,培养长江首尾青少年生态道德素养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活动是以“母亲河”保护为载体,充分利用我国幅员辽阔的生态资源和中华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合作互补、互利、互惠、互动引导长江首尾青少年与大自然亲近、融合,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态道德素养。

3 以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促进东西部环境教育资源共享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垃圾分类;学校;家庭;社区;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历史地位。而垃圾分类处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作为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阵地,更要通过宣传、环境教育等,唤起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垃圾分类的意识,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在环境意识日渐引起重视的今天,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然开始养成,但是存在缺位。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网络,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垃圾分类意识,落实垃圾分类行动,进而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一、夯实底蕴,创新特色,为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

生态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夯实学校的生态教育特色,才能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开展生态教育,对学校而言,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品牌;对学生而言,规范了文明行为,更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教师而言,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体现了为人师表的风范。学校应该始终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作为改进校园环境管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来抓。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普及生态教育的基础上,以生态教育的科学探究活动为重点,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为提升师生垃圾分类意识,落实垃圾分类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管理,找准切入点,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1.分层有效促进,营造垃圾分类实践网络。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垃圾分类活动领导小组,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出谋划策,负责规划、指导、研究创建垃圾分类活动。并邀请社区人士、环境志愿者、学校师生等各界人士成立生态学校委员会,与学校领导携手共筑垃圾分类实践网络,实践网络应分工明确,学校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催落实,少先队具体抓,实行德育处、级长、班主任三级常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新途径。

2.环保科技引领,提升垃圾分类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环保科技的课程引领作用,将科技探索活动与垃圾分类活动紧密结合,以点带面,丰富校内育人环境,开辟校外第二阵地,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老师们的环保素养,将垃圾分类活动落到实处。科学老师可以利用课程开展不同主题的科技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低碳生活的简单环保,并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去,共同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氛围。可以组建“校园少年科学院”,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低碳、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实验,评选小院士、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以点带面,提升全体师生垃圾分类的创新意识。

3.开发校本资源,充分挖掘垃圾分类课程理念。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生态课堂”教学活动,每个学科、每位教师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共同探讨、研究生态教学特点,充分挖掘自身学科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环境教育渗透点,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相关元素,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甚至可以将某一环境行动渗透到不同年级和所有科目的教学当中。品德课可以提升学生垃圾分类的认识,强化环保理念;科学课可以组织学生监测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语文课可以学习制订垃圾分类行动计划和生态章程;数学课可以讲授统计废纸数量的方法;信息课可以锻炼使用图表、管理数据的能力,统计校园垃圾分类情况;美术课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变废为宝”活动,运用废纸创作海报、壁画、工艺品等;音乐课可以编排相关内容的课本剧……学校教学大会也能成为环境教育校本研训的交流平台,邀请环保专家开展生态教育讲座,并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类环境教育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生态教育素养。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全校师生从各种视角认识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问题,从而有所成、有所获、有所得。不断提升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掌握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技巧,不断探索环境教育的做法。从而更好地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垃圾分类实践能力。

三、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垃圾分类的实效性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优化生态教育环境,构建有本校特色的环保体系,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将垃圾分类深入学生内心,强化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1.完善阵地建设,促使垃圾分类常态化。①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的宣传作用,提升师生垃圾分类意识。重视发挥少先队队部室、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红领巾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少先队宣传板报、橱窗的宣传作用,不定期地举办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图片展、学生手抄报活动等。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每周设“垃圾分类”专题节目时间,可以向广大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工作。校刊也能成为宣传垃圾分类的主渠道,定期刊登有关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让老师、学生、家长等通过校刊,了解学校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起到宣传、监督的作用。②充分发挥少先队小干部作用,使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每周召开少先队中队干部会议,进行有目的、有内容的垃圾分类培训和布置工作。组织各中队开展创建生态课室活动,制定生态规章,以及垃圾分类行动计划。使生态规章人人都能熟记于心,并形成共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按照生态规章及垃圾分类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去做。落实“生态文明班”评比工作,并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生态文明班”评选工作中,值周中队设专人监管校园垃圾分类投放点,督促各中队规范投放垃圾,作好登记。每班设立“回收箱”、“垃圾箱”,坚持“二次回收,二次利用”。并可以推选两名“垃圾分类管理员”,直接参与中队垃圾分类常规工作,长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软包装饮料盒专项回收等活动。发展和培养各级队活动积极分子,切实锻炼和提高少先队员垃圾分类的自主实践能力。

2.倡导活动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巧用节日文化载体,展现垃圾分类特色活动。学校可以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彰显本校特色,让学生们从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明白要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为净化校园,为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而努力。①校园环保特色鲜明。每学期开学,可以围绕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办学理念,举办具有校本特色的开学典礼,明确我们小学生所肩负的学习、环保等责任,鼓励大家坚持节能减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平凡朴实的行为细节中做起,继续付出自己生态文明的行动,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践行垃圾分类活动,当好生态学校的小主人,为新学期注入新能量。②植树节来临之时,开展“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环保系列活动。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加强节约粮食、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回收等教育活动。在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废旧纸皮箱做成美观实用的废纸回收箱,每个废纸回收箱上画上各种生动有趣的环保宣传画和小口号。废纸回收箱摆放在每一个班里,让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将产生的废旧纸张专门收集好,并带动父母共同参与活动。③可以结合世界环境日,以环保墙体宣传画的形式宣传绿色经济。让学生绘制生动活泼的环境主题美术作品,宣传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体现作为学生,对保护环境、绿色经济的思考,对环境、经济的关注和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绿色经济重要性的认识。④六一儿童节可以召开别开生面的环保科技节暨跳蚤市场活动。同学们自己动手用环保材料、废旧物品自制玩具,每一个游戏蕴藏着一个科学小知识,既强化了同学们的生态理念,又进一步宣传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实践活动投入到绿色消费,创造性地发挥闲置物品的最大效益。⑤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呼吁市民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去。⑥举办“废旧物品巧变身”活动。每逢中秋、春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废旧月饼盒、利是封等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美观别致的手工制品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认识。⑦邀请专家到校为学生进行环保知识专题教育。利用少先队活动,邀请环境保护专家为学生传输各类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生态素养,为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打好理念基础。⑧“绿色假期,绿色金点子”活动。每年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金点子活动,把垃圾分类的环境意识从学校辐射到家庭,从家庭辐射到社会,让孩子们过一个环保低碳的绿色假期。开学可以让孩子们会把自己的“绿色金点子”做成小卡片,带回学校贴在展板上。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生态环保理念与做法。

四、打造特色校园环境,提高垃圾分类活动意识。

篇(5)

【关键词】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4]方世南.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篇(6)

一、高职环境生态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针对高职非环境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面临的是:一是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环境生态学教材有10章左右的内容,包括了从绪论到生物与环境、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类型及保护、环境污染的生态防治、受损生态系统及生态恢复、生态监测与评价及防治、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生态安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其中有些内容讲得过多过细,而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和实训课课程总学时一般有60学时左右。

二是教材不少,但教材内容都主要侧重于生态学;同时内容设计主要是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重点放在生态环境问题的的治理、监测上,如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生态工程、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及生态安全等内容偏多,占了大量的章节及篇幅。而非环境专业的生态环境通识教育侧重点在掌握环境生态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提高环保行为。例如,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相对来说涉及的很少。还有一些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如生物与环境一章部分内容就与生物学、地理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可以只讲重点。

教学方法上。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教学实施者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不多,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教学法,即教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坐在台下静听。教师的这种单向教学法把教师与学生截然分割开,教师讲得是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是昏昏欲睡,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哪些内容与现实生态环境问题密不可分,学生全然不知。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不够,主体地位没能体现。

另外,高职院校的生源一部分是职高的毕业生,另一部分是普通教育的弱势群体,这些学生各门学科的基础都相对薄弱,知识面窄,环境生态学又是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丰富的内容,有些知识内容在课堂短时间内不易理解、消化,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二、构建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的高职环境生态学教学体系

生态环境在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毕业走向社会,这个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他们既是科学知识的接受者也是传递者。所以,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在环境生态学教学中要求在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及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把学习环境生态学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保护环境的责任心相结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环境生态保护行为,进而影响到周围人的生态环境观念。针对以上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生源情况等方面,提出构建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的高职环境生态学教学体系。

(一)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的高职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改革

作为公共环境生态通识教育课程的高职环境生态学,在教学内容上要科学规划,设计要更贴近高职环境通识教育目标,即在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及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

1.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突出环境教育的紧迫性

职业教育是为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高职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要恰到好处地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与日常行为、生活习惯服务,时刻提醒他们要保育生态环境。例如,在讲“绪论”中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时,将第12章内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提前到第二章来讲,其他章节顺序不变。目的是让学生直面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他们固有的生态观念、不良环境行为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进行强大冲击,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才不致最终毁灭自己,才会可持续发展。

2.整合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体现环境生态教育的实用性

教师应根据生态通识教育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生物与环境一章,虽然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没必要讲得过多过细。因此,把与生物学、地理学、土壤学等学科重复的内容进行简化。把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及生态安全一章简化为生态系统服务并入到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一章。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生态工程概述、生态监测与生态评价、生态规划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四章内容可以不讲,如果是涉农专业,可考虑把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生态工程概述这两章内容压缩和精简为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并且少讲。这样既解决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也体现了公共环境生态教育的实用性。

3.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部分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现实意义

教师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拓展,适当增加有较强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做到学用结合。如增加我国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需要长期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

4.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实验实训内容,强调环境教育的时效性

环境生态学实训教学应一改过去以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来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参与环境生态问题的现场调查、实地参观等活动,通过耳闻目睹,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熟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反效应。例如,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调查环境生态问题、调查生态示范区、参观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参观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问题,同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进而得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以环境生态教育为主的高职环境生态学教学方法改革

非环境专业环境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满足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影响学生的环境行为,启发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感知、思考,并最终形成他们意识形态中最深层的环境生态保护观念。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倡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常用的教学法及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合理应用。下面列出的是笔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且采用以下方法教学也取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架起了课堂理论与现实情境的桥梁,加深记忆,提高学生理解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如在讲“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时,讲解完基本理论后,立足本土实际,给学生展示两个案例,以此来教育学生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同步进行,如只顾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自然会反过来无情地报复人类。

案例一:云南省从2009年开始持续5年大旱的典型案例。2009年,云南省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受灾人数之多,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2011年,云南遭遇局部持续干旱,25县降水破历史最少记录;2012、2013年云南旱情旱情持续加重。

案例二:近年来,云南省大面积的种植人工经济林桉树林和橡胶林,当地人对桉树林的描述是“地上无杂草,天上无飞鸟”。案例展示完,引导学生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以上两个案例,并结合本章内容提出3个问题:(1)面对严峻的甘旱,除了气象因素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存在?(2)根据生态理论,论述当前云南省持续5年的大旱;(3)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天然林与人工经济林的不同之处及两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要求学生思考、分析,做笔答。部分云南本省学生结合他们本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大面积种植橡胶林、桉树林、杉木林而以种种名义和借口大量砍掉原始雨林和天然林的实情,一时兴起,三道作业题竟然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千字交上来。可见上述两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的触动有多大。

2.课堂讨论法

这种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环境生态学介于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之间,也介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讨论法可以将几种学科有效地结合,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灵活性,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讲环境污染及生态学防治一章前,提出问题环境与人类健康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为:学生自愿组合,4~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先进行观点交流,观点改进,观点总结,然后各个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表述本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各小组观点。教师参与整个讨论过程,巡回指导,对犀利、典型的观点给予表扬,同时紧接着提出问题“要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去防去治”,成功导入教材内容环境污染及生态学防治。

3.专题教学法

什么是专题教学?“专题”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专题教学是在教学中将一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讲解、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环境生态学的要点之一,是人与环境的关系,课堂教学要把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突显出来。在讲“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章节时,可采用专题的形式授课,一个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个专题,要求学生了解、熟悉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如讲到人口问题,结合本节知识点人口数量、人口质量、性别比例失调,理论联系现实生活展开授课。以我国的人口问题为专题分别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调整性别比例、摒弃重男轻女的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深入浅出的举例、讲解人口与生态环境、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环境等的关系,同时还可以结合讨论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加深学生认识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4.信息化教学法

信息化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环境生态学课程具有很高的视觉要求,有些教学内容仅凭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情境,更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借助图片、光盘、网络将经典的纪录片、科教片片段直观地播放给学生,能更完善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环境生态意识。

如在讲生物与环境时,播放《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精彩片段,让学生细细地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与自然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也弥补了教学内容的欠缺,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讲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时,利用校园网络给学生放送BBC电台历经多年录制的探讨人与自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纪录片《人类星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几大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思考人类如何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如何保护它们,并与之分享环境空间。

(三)以学生为主解决学生主体问题

篇(7)

关键词: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开发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山鼻祖。许慎文化园是依托许慎墓兴建而成的文化景区。党的十以来,就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这就为新形势下漯河市许慎文化园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一、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

许慎文化园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已经成为漯河旅游业的一张名片。2005年起,许慎文化园已经举办了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许慎文化园已经非常有效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自身价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继承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漯河市许慎文化园的历代保护与开发

1.清代的保护

许慎文化园的建设依托许慎墓,许慎文化园的保护工作始于对许慎墓的保护。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郾城知县温德裕最早在墓前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东汉时期许慎曾被举为孝廉)。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郾城知县王凤森在墓东侧立“许夫子从祀文庙碑记”碑(清代光绪皇帝下旨,把许慎的牌位移入孔庙)。这两通碑为后代许慎文化园的兴建、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石。

2. 80年代以后的保护与开发

1982年,河南大学于安澜教授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年会上倡议在河南召开一次有关许慎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通报了许慎墓地在河南省郾城县(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1985年这次学术研讨会在开封市召开,会后专家学者们专门去郾城拜谒了许慎墓。这是现当代对许慎墓的第一次探寻。

1985年4月,许嘉璐先生受训诂学研究会之托来到漯河寻找到了许慎墓。其后,许嘉璐先生回到北京,向学界募捐,又向河南省文物局申请了专款,整修了墓冢,重修了墓道,种下了翠柏,许慎故乡修复了许慎陵墓和“许南x祠”的部分建筑设施,新设立了许慎纪念馆。

1996年,许慎墓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文化园内的许慎墓作为汉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许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一直未有中断,但是保护与开发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出新举措,新路径。

三、漯河许慎文化园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与其价值作用永续性的特点,因此,探寻文物保护和开发的方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立足现状,找准立足点

文物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保护为主”,确保文物安全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石。许慎文化园包括许慎文化博物馆、许慎文化资料中心等。许慎墓的保护应该以墓葬保护为主,同时做好墓前碑文的防腐蚀工作。许慎文化博物馆要注意引进文物保护资金,以便及时更换和维修设备。许慎文化资料中心藏有大量纸质资料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做好纸质文物的防潮、防霉等工作。

2.把许慎文化园的保护开发与许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秉持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必须深入研究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任何一种类型的文物保护,都始于对其自身价值的探索,同时,要弄清文物的历史断代、沿革传承,挖掘文物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信息。比如,关于许慎生平事迹,历来争议颇多,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我们可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把许慎的生平事迹考证清楚,我们才能进一步的做好许慎资源的开发。

另一方面,要做好许慎文化的保护,必须要让人们认识许慎,真正理解许慎文化的内涵,所以我们应该把许慎文化的保护与许慎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而这种传播的媒介就需要一代代许慎文化传承人不断研究,深入探索,取得许慎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同时要深入浅出,把这些成果以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真正做到让许慎文化知识惠及民众,许慎文化精神感染民众,从而全民齐心,共同担负起许慎文化的“保卫者”责任。

3.推陈出新,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

许慎文化园是文化景区,许慎文化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像这类景区给人的总体感觉往往是比较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作用的陈列展览、文物影视节目和图书等多媒体出版物,以物知史,以物见人,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文化熏陶的同时升华思想、陶冶情操,是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另外,可以把许慎文化园的开发与漯河市的文物开发结合起来,结合“食品名称”“汉字文化名城”打造“三区、两县”旅游新城,还可以利用沙澧河打造绿色水城,展现漯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许慎文化园保护与开发方面我们能够开辟的路径还有很多,我们要在新形势下继续探索,努力探索出一条把许慎文化保护与开发与宣传许慎文化、发扬许慎精神结合起来的有效之路,这样,才真正能够实现我们使许慎文化得到传承、许慎精神得以弘扬、同时使漯河这座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继承和发展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贺春旎.浅析馆藏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 (11).

[2]周利琼.浅谈文物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研》,2016 (4).

[3]王运良.文物保护单位再认识[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