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审计基本特征

审计基本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6 10:21: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审计基本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审计基本特征

篇(1)

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从此,在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近60年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开始被正式引入到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1审计委员会的基本特征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外部审计提供支持,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我国引入审计委员会的目的是希望在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之间设立一个缓冲装置,以减少两者发生利害冲突或利益共谋,以“独立外部人”身份参与公司决策,以实现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管理层或大股东)的有效监督,并且在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政策的选用和做出的会计估计发生冲突时,能够运用其专业能力支持外部注册会计师。目前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其独立性、专业性和活跃性。

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的本质特征。审计委员会要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对企业的整个财务报告过程进行监督,这就要求审计委员会应该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敢于对公司存在的各种可能会影响财务信息质量的行为和弊端提出挑战。

专业性是审计委员会能够执行其职能的技术标准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只有具有相关会计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加有效的监督企业财务报表的生成和在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会计师发生冲突时,站在一个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来保证企业会计保所披露的信息更加合法公允,满足外部投资者的要求。

活跃性是审计委员会履行其职能的外在衡量标准。审计委员会是否履行其职责,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标准来衡量的,只有其成员自己知道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学术界一般用审计委员会的开会次数来衡量其活跃性。

2审计委员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初衷是好的,但遗憾的是,证监会对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只是一个建议,并没有强制要求进行,换句话说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是没有法律保障的,更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关于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制度。2002年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为313家,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26.3%;2003年新增202家,增幅为64.5%,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41.10%;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布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有633家,比2003年增加了118家,增幅为22.91%,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47.09%,但整体比例仍然不高,并且前期很多上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是为了信息传递效应,为了表明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目前该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2.1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欠缺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规定:审计委员会委员应当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并且除作为董事会成员和审计委员会成员外,不得从公司中接受任何咨询、顾问费或者其他酬金,也不得为公司或者其子公司的关联人士。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规定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根据郭均英(2007)对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其中的独立董事人数研究表明深市只有25.64%,沪市只有35.48%的上市公司设立有审计委员会,而且这些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中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这些公司中独立董事人数占审计委员会全部成员半数以上的是:深市3.93%,沪市7.26%。另外,深市21.35%,沪市27.82%的公司即使设立有审计委员会,也没有任何人数说明。这里的“半数”的含义是指审计委员会全部成员中,独立董事占2名以上。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只有三成的公司设立有审计委员会,但是在这些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中绝大部分公司对其中是否有独立董事成员不作任何披露,也就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机构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其实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独立董事通常由大股东、董事会推荐产生,且大都领取一定数额的津贴,个别公司发给独立董事的津贴还相当高,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立董事依附于大股东,独立性不强,不敢发表与大股东及内部董事不同的独立意见,未能担负起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责任,从而弱化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2.2对审计委员会成员专业性规定比较模糊

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改善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可更好地与注册会计师交流协调,为注册会计师顺利开展工作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没有对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只是要求具有相关的财务知识。目前我国有很多财务理论界的学者在上市公司中担任独立董事,但其是否具有实务操作能力我们不得而知。面对经济业务的日新月异以及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即使目前能够胜任,将来也未必能够胜任。所以对审计委员会成员资格的规定不应该是一个静态的指标,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

3对解决审计委员会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3.1加强审计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

要使审计委员会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必须使审计委员会成为公司中的强硬派。强硬的基础在于法律,因此应呼吁决策者加快考虑对审计委员会的立法工作,在下一轮《公司法》的修订中明确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强化审计委员会的权利,为审计委员会行使职能提供法律的保障和必要的制约,使我国的审计委员会真的能像AICPA的POB的报告“董事会、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保护股东利益的联盟”中所强调的那样,加强审计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的互动,增强公司治理的效果,真的能够以超然独立的第三方处理关于注册会计师变更事项,减轻公司管理层对审计人员施加的压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3.2明确界定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专业性以及活跃性的要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二条规定,审计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并至少有一名是会计专业人士。会计专业人士如何定义,以前有相关会计的教育背景,但没有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是否认为为会计人士?会计专业人士是理论界人士还是实务界人士?会计专业人士能否是非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开会次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均没有明确界定。在我国上市公司自治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这种实质要件的缺乏可能使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缺乏指导,会使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沦为上市公司树立良好公司治理形象的工具。因此,我国证券监管机构首先要完善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专业性与活跃性的制度规定。

我国上市公司在设立审计委员会时,应尽可能聘请独立于公司的董事;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应有各行业的专家,尤其是财务专家及公司管理方面的专家;聘请的董事应是勤勉、尽职尽责的。

参考文献

[1]谢德仁.独立董事是装饰品吗:从报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来看[J].审计研究,2004,(6).

[2]谢德仁.独立董事: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2005,(2).

篇(2)

内容摘要:在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实践中,通过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分析,逐步认识到,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为此,对如何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区,提出了几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供审计人员在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时参考。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双重特征客观评价误区

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产品。因此,与工业产品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企业产品形态和技术经济形态。具体地说,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广义的企业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科技人才价值。简言之,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这一效益形态的双重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而科技人才价值难以货币化,正是多少年来科学技术生产力绩效倒挂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科技型企业通过变革企业生产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现象也充分证明了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客观真理性和时代实践性。

(二)把握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和科技型企业特有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主线。

这里提出的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各类评价指标。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指标。比如说,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经济评价指标。

这里提出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就是指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效益评价应当所特有的技术经济指标。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分析,至少需要建立以下几大类指标:

第一类,人力资源储备指标。即依据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所确定的年度人力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调整指标。其资源结构与人员分布及其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指标,如某一类专业技术人力资源预计给企业直接创造或能影响团队创造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二类,以技术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指标。即科技型企业依据自身的技术市场领域设置的专业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又依据各自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的方向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应当实现的科研成果项目数和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三类,技术储备指标。即通过对未来技术市场进行长远规划或阶段性的计划投入、或年度计划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前期研究经费投入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四类,技术平台建设指标。即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实现所必须的成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的货币化投入量;

由此形成具有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持续、递进的指标评价体系。

列举某科技公司初始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如下:

科技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科目比重指标内容比重考评结果

年度经营业绩40%技术合同总额40%

承担主业技术项目30%

员工收入增加30%

财务指标30%主营业务收入30%

现金流量30%

利润10%

净资产收益率10%

资产保值增值保值额10%

增值率10%

持续发展能力30%、获奖成果、专利30%

年度科研经费自投入30%

培训经费投入20%

人力资源储备、结构优化20%

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体系虽带有科技公司起始时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形态,但已具有明显的科技型企业的业绩指标评价的特征,即:所表明的技术经济效益特点可描述为:力求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方利益和价值综合性提高。

所表明的利益分配关系可描述为:激励“多盈”的利益驱动机制,使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经济充满活力。

其揭示的重要内涵可描述为:追求科技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依此实现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愿景目标。

而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技术经济基本特点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事业收入-事业支出≥0”;其利益分配关系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足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力的“平均主义”。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不仅差别之大,而且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为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同时,也为把握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找到了切入点。

三、当前,在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其对策提出

误区之一:综上所述,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货币化价值。因而人力资源成本在科研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四技”服务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一般都进入了集团型企业,成了集团型企业的成员单位。如果用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生产型成员企业的单一的平均人力资源成本指标,来评价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指标,就意味着将科技人才的“货币化价值”量与一般产业人员的薪酬价值量相提并论,并依此得出评价结论,容易步入“平均主义”的误区。

为此提出:科技型企业与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成员企业的单一的人力资源成本,无横向的直接可比性。

误区之二:科技人员往往以地区同类层次薪酬与消费水平为参照系。要定位科技人员和员工的人才货币化价值,从科技型企业以往流失人才的教训看,应以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留得住人才”为前提,防止偏离地区性薪酬与消费的参照水平,单纯以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某一增长因素去评价科技人员的薪酬水平,容易步入“薪酬孰高”的误区。

为此提出:应以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区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为参照系。

误区之三:科技形企业本身就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新生的企业形态。特别是在利益分配关系的处理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容易步入用传统单一的财务报告指标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误区。

篇(3)

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的基本特征

1.倾向于集权。集团母公司追求整个集团的经营行为的统一和整体协调成长,要求下属企业完全服从集团母公司统一管理,并且保持步调一致。

2.母子公司联系纽带除了资本、战略、管理等外,还有技术、渠道、品牌资源等。

3.直接目标。追求母子公司产品和市场的发展,集团经营资源的共享,经营业绩最优化等。

4.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性。集团母公司负责母子公司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

5.职能管理的全面性。母公司不但负责子公司的战略管理,而且还负责子公司的营销、生产、技术、人力资源、新业务开发、财务、审计、风险控制等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

6.管理职能的深入性。为了保证战略实施和目标的完成,集团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甚至介入子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活动。

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的基本条件

1.股权高比例性。

为了保证集团母公司的决策在下属企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集团母公司需要对下属企业的董事会和经营班子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因此集团母公司从法律意义上需要能够绝对控股子公司,甚至全资控股子公司。

2.子公司业务高度相关性并且整个集团业务范围较窄。

集团母公司要管理好子公司的业务活动,需要其真正懂子公司的业务,而如果子公司的业务类别差别很大,且业务范围比较广泛,那么集团母公司的管理能力客观上存在管理宽度问题,很难真正精通所有的业务,从而导致外行管理内行的不良局面。

3.集团母公司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庞大性。

为了保证集团母公司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需要人员保证,因此会导致集团母公司的人员和部门很多,规模会很庞大。如GE公司在1984年以前采用的就是这种管控模式,导致集团母公司职能人员多达2 000多人,直到杰克·韦尔奇任CEO后才转变为战略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集团母公司职能人员。

4.集团母公司的业务管理高水平性。

即使子公司的业务类别差别不大,但各个子公司都有自己个性化特点,因此集团母公司想要管理好各子公司,需要有高水平业务的管理人员和管理能力等。

 

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的基本特征相关文章:

1.财务控制型模式的特点和优点

2.怎么管理好一个公司

3.企业管理策划书范文

篇(4)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界和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

2.管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学基础。审计学最初包含在会计学之中,后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这种血缘关系,使审计与会计互相渗透,会计学必然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查账(即会计检查)这一传统审计概念沿用至今,它仍是中外审计概念中的主干部分。虽然随着的,审计的内容、范围、等在不断变化,审计的概念也在逐渐丰富,但时至今日审计仍是以会计资料为主要对象。而会计资料是在会计学理论指导下生成的,因此,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学理论的指导。

篇(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加强对新时期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找出相应防范措施。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目前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徐政旦、胡春元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针对会计报表发表错误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如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在审计教材中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

二、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偶然性和可控性的基本特征。

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因此,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

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成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必须接受法律调整,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民间审计所处的市场经济,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效地交换。因为市场制度与法律制度是互补的,市场不能没有法律,但法律不可能规范经济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里出了纰漏,哪里才有法律,法律总是滞后于纰漏的,譬如安然事件后的萨班斯法案。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范围是一个渐大过程,在传统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价,对企业在财务方面是否健康做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信息的风险很高,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美国多起案例的判断也说明这一点。

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生存图发展,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化。业务数量的增多。会计核算中出现记录不当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加,而且这种不当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在抽样审计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相当大。显然,这些方面的发展,要比传统会计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发生争议,也为审计带来了更多困难。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更高。

3.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的经营背景。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品质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中首先要考虑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被审计单位内外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可以从审计费用充分表现出来,西方审计职业界确定审计成本时,都考虑了审计风险,特别是固有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能力的相对性,使审计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因此,审计满足社会需求不是绝对的,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这些就是对审计能力有限性的一个认识,表明了审计人员对审计结论承担一定的风险。

2.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审计人员并不是全部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质量。

3.现代审计方法自身存在着缺陷。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为了维持应有的实际收益,审计职业界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即在保持各项具体审计活动必要效果的同时,努力追求最高的审计效率。于是,把审计的力量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放弃一些审计人员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虽然抽样理论已研究很深,但具体应用到审计中来,审计人员还是没有十分把握所抽取的样本就能代表整体,主观的结论与客观的事实之间的偏离总是存在的。

四、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及完善

结合我国审计实践的状况,应用风险基础审计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与完善。

1.充分重视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扩展审计证据范围。风险基础审计的应用,要求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做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形成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的评价。这种评价从企业整体讲包括它的环境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这些风险的评估,是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确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的重要依据。了解的结果及相应的风险评估,应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此类证据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应该以书面形式将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沟通。

2.有效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合理选择测试性质、时间与范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共20项配套指引,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亦可以根据固有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符合性测试:对决定不进行符合性测试的,亦可以根据业务性质及数据转换特点,确定不同的内控风险水平。一方面可以平衡淡、旺季超负荷工作,难以把握审计质量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完成项目所需的总工作量水平。

3.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科学地把握审计质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减少细节测试数量,提高抽样检查的针对性。因此,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计划阶段、报告阶段充分运用分析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所审计财务,报表质量,同时,在各类经济业务(循环)及账户余额的检查中,也应尽可能运用分析方法取得相应的审计证据,为在保证审计质量前提下减少细节测试工作奠定更可靠的基础。

4.合理确定细节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抽样方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审计实践中,具体测试所收集的证据,是构成审计意见的重要基础。所投入的审计资源比重最大。然而,在检查覆盖范围、抽查数量与方法上却存在很大随意性,要求的细节测试覆盖面很高,但实际操作缺乏可行性,存货盘点工作即是一例。因此,合理的细节测试策略,应该是建立在综合考虑固有风险评估、内控风险评估、审计计划的分析性测试的关键性项目因素基础之上。细节测试中样本的选定,应尽可能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以提高抽样检查结果的客观性。

5.积极运用电脑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电脑技术的应用主要在管理领域,应用风险基础审计,要求我们在专业领域更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可以更方便地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中各项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实际评估结果调整审计作业计划,保证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政旦、胡春元,1998,“论民间审计风险”,《审计研究资料》,第1期.

篇(6)

关键词:持续审计;传统审计;持续监控;后续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12―0116-05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迈入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新时代,信息技术成为组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等经济组织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强,从而对审计信息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审计主要是基于一定期间实施的审计,如年度审计和半年度审计,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较差,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审计环境的要求,审计的变革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也称为连续审计)应运而生,根据AICPA/CICA1999年出版的研究报告,《持续审计》中的定义,“持续审计是独立审计师用以对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成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鉴证的一套审计方法”。持续审计的实时性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审计的缺陷,从而激发了对持续审计的需求。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持续审计予以了关注。继AICPA/CICA之后,ⅡA分别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就持续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评估内部审计中使用的持续审计工具,以及持续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所面临的障碍和未来的潜力。

但是在国内,到目前为止,持续审计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各种检索方法检索有关持续审计的文章,结果不到20篇,其中对持续审计概念的界定还比较模糊,给研究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本文拟结合国外相关研究,通过对持续审计与两个易混淆概念的比较分析(传统期间审计、持续监控),归纳持续审计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分析持续审计的含义,为国内持续审计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二、持续审计与传统期间审计的比较分析

(一)持续审计与传统期间审计的差异

传统审计主要是期间审计,是在预先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定期审计,如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或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的审计。虽然也有不定期审计,但不定期审计仅仅是出于需要临时安排的审计,如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贪污、受贿案件进行的财经法纪审计。持续审计强调审计的即时性,在经济事项发生当时或稍后较短时间进行审计,或者在信息使用者有审计需求时进行审计,或者被审计单位出现例外事项时进行审计。

可以看出,持续审计与期间审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审计实施的时间上,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审计间隔期间差异和审计完成时间的差异。从审计间隔期间看,传统审计一般是在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完成后进行,很多事项和交易从发生距离审计的时间间隔很长,一个季度、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持续审计是在事项发生时立即进行的审计,事项的发生与审计执行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可以是一周、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审计可以在使用者需要的任何时刻进行,提供实时审计信息,也可以在重复的基础上在某个既定的较短期间后进行审计。而从审计完成时间上看,传统期间审计从审计准备到审计终结,整个的审计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持续审计利用计算机技术,审计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所有的审计工作可以快速地完成,提高了审计的时效性。这两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图1说明。

(二)持续审计与传统期间审计的现实结合

尽管持续审计与传统期间审计之间存在时间的差异,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关系,与传统期间审计一样,持续审计也需要在考虑企业经营战略风险、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对交易、事项以及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在审计实践中,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审计与传统期间审计是互相并存的。就目前来说,期间审计如年度审计、半年度审计是法定审计,持续审计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实施的审计,如为了提供及时的审计信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更加紧密的监控。持续审计对传统期间审计最大的影响是持续审计的结果能够为传统期间审计提供直接的依据,减少期间审计的工作量。

在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中,持续审计面对的不仅是历史性财务信息,而且包括非财务信息、货币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数字化信息和图形化信息、未来预测性信息等,涵盖了传统期间审计的范围,并且持续审计的审计过程在整个期间内持续进行并且循环往复。而期间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历史财务信息,并且执行的时间在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与持续审计相比,审计对象范围要小,审计的及时性也差。因此持续审计的结果能够为传统期间审计提供直接的依据。

同时,基于持续审计实施应具备的信息技术条件,在具体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需要进行持续审计的领域,例如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国际(BDO Seidman)在实施审计时,为了确定销售业务中的非常事项,要求对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进行更加紧密和持续的监控;对存货循环原则上只进行传统期间审计,但是如果存货出现异常增长和异常转移现象,则进行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监控;对关键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也是频繁监控,经常使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信息。在对这些存货进行持续监控以后,可以为存货项目的期间审计如季度审计和年度审计提供直接的依据,传统期间审计只需要最小限度的额外程序就可以实现了,从而减少了传统期间审计的工作量。

三、持续审计与持续监控的比较分析

(一)持续监控的基本运作

与持续审计差不多同时出现的还有另外一个术语――持续监控(continuous Monitorin),根据IIA对持续监控的分析,持续监控是指管理层为确保公司政策、控制制度以及经营活动有效执行而实施的监控程序,管理层确认关键控制点并且通过执行自动化测试确定这些控制措施是否有效运行。管理层用于持续监控的许多技术方法都和内部审计执行的持续审计相似,根据控制规则和相关的测试预先设定参数,不符合预设参数的异常交易就被标出以表明出现了控制例外事项,发出例外报警,并且通知管理层。管理层的责任是对监控程序发出的例外报警和通知作出反应,并且纠正控制缺陷和错误交易,它强调管理层评估控制适当性和有效性的责任。

持续监控的基本运作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程序:(1)根据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确定给定经营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2)确定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目标;(3)在交易发生的同时,对所有的交易进行自动化测

试,监控交易的实现是否与相关的控制目标相一致;(4)调查任何不能进行控制测试的交易;(5)纠正交易错误和控制缺陷。

(二)内部审计执行的持续审计与持续监控的关系

持续监控是组织内部的行为,与持续监控容易混淆的是内部审计执行的持续审计,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又有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二者的执行主体与履行的职责不同。在组织内部职能划分中,监控属于管理层执行和维持有效控制系统责任的一部分,管理层常常通过监控程序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如预期有效运作。因此持续监控关键程序的实施者是管理层,目的是降低错误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通过节约成本、减少过度支付和收入流失,最终为组织提高收益。持续审计的执行者是内部审计师,目的是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检测事项和交易的正确性。正如IIA研究报告所作的概括,“持续审计是审计师在一个更加持续的基础上执行审计的方法,它基于既定的标准检测交易、确定例外事项,是审计师的责任;而持续监控是一种帮助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管理方法,集中于控制环境而不是交易,是管理层的责任。”

其次,持续审计方法的选择以及持续审计的范围取决于管理层执行持续监控的范围,管理层监控的适当性与风险管理活动以及内部审计师执行详细控制测试和风险评估存在逆向的关系。管理层持续监控范围大,持续审计范围则可以小些;持续监控范围小,那么持续审计的范围则必须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持续审计和持续监控的作用,同时又达到了资源节约的目的。如图2所示。

同时,根据管理层是否执行持续监控,内部持续审计使用两种不同的控制评估方法实现对控制制度的直接测试与对管理层监控程序的评估。在管理层没有执行持续监控的领域,持续审计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直接的、较为全面的详细测试,得出对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审计意见。当管理层在一个持续的基础上执行持续监控时,内部审计不再需要执行详细测试技术,而是对管理层监控程序进行审计,以决定他们是否能够依靠管理层的持续监控程序,这些程序包括:(1)对监控程序检测的差异以及管理层的反应进行复核;(2)对持续监控程序本身的复核和测试。这两种控制评估方法如图3所示。

四、持续审计的本质――审计方法的创新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认清了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持续监控的差异。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持续审计,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持续审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表现。

从AICPMCICA对持续审计的定义表述可以看出,持续审计是“一套审计方法”,涉及到审计活动各个程序,包括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交易测试和余额测试以及审计报告等。同时持续审计强调审计的及时性,审计师可以在一个更加及时连续的基础上执行审计相关活动。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包括自动化的控制测试、确认例外事项、实时的交易分析和余额测试等。因此从本质属性上来看,持续审计是一种审计方法的创新。

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的创新,持续审计本身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概括来说,这些特征主要有:

(一)强调审计过程的持续性

审计过程包括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和审计报告等阶段,在持续审计方法下,这些过程都是连续进行的。就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来说,在前一年财务报表签发的第一季度,就开始制订下一年的审计计划,必要的时候进行定期更新和复核,出现问题时立即修正计划,使修正后的计划能够及时反映该期间出现的风险。再如年度审计中的控制测试,虽然对内部控制的预期是在全年内都生效,但一般会在该年的早期阶段例如第一季度,就已开始计划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和复核。尤其对如现金这样的高风险项目来说,控制测试更为重要,也理应更加频繁。

(二)强调审计实施的即时性

从AICPMCICA对持续审计的定义上可以看出,持续审计强调在审计事项发生后立即进行审计,也就是要求审计实施的即时性。因此,持续审计可以用“即时审计” (instant auditing)来理解。及时和可靠是对于决策者有用信息的主要特征,如果事项不能即时审计,那么审计信息的及时和可靠性就差,这样的信息对于决策程序就没有价值了。

传统审计报告是年度审计报告或者半年度审计报告。持续审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在审计完成后立即提供书面的鉴证意见――审计报告,这种报告常常被称为是“evergreen report”,并且有变化出现时报告会立即更新。因此提高了审计的及时性,也增加了审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是一种例外事项基础的审计

持续审计实施依托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它首先需要设计载有详细规则的自动化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包括业已开发的具有持续审计功能的技术,如综合测试工具(Integrated Test Facilities,ITF)、平行模拟法(Parallel Simulation)和嵌入审计模块(Embedded Audit Module,EAM),并将自动化审计程序嵌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同时在审计师系统与被审计单位系统之间建立有效安全的网络连接,在较高程度上实现与被审计单位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当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与审计程序中定义的规则存在差异,即存在例外事项时,审计程序就会立即触发报警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及时通知审计师,审计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查分析,收集审计证据,形成例外报告。因此,持续审计是一种例外事项基础的审计。

(四)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的结合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经营组织复杂化和相互依存性,审计职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真正应该审计的不仅仅是财务报表数据,而且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整个经营系统。审计师的重点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扩大到广泛的战略系统,强调对战略系统进行全面的复核和审计。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都开始关注战略系统审计,并将其与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持续审计重点强调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价,其理念与战略系统审计是一致的。它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全面评估,在对被审计单位形成一个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在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时,审计师经常需要通过分析性程序确定有待进一步调查的非常事项。只有完成了高层次复核后,审计师才会考虑交易和余额的实质性测试程序。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

同时持续审计也强调“自下而上”审计的重要性,将设定的自动化审计程序应用到特定的交易,对所有的交易进行测试,报告审计结果并与被审计单位的应用处理能力或者其他审计标准相比较,同时将其融入更高层次的信息中。例如修正审计计划、更改审计策

略等。“自下而上”方法主要有三个优势:(1)降低审计风险,100%实质性测试更可能检测出不正常的事件,将检查风险降到很低,当检查风险低于或者等于期望风险时,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为多少已经不重要了;(2)在交易发生的同时或稍后立即实施持续审计,针对具体事项灵活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3)具体交易的审计结果能够和不同形式的高层次信息结合在一起,满足不同的审计目标,为其他目前尚未具备持续审计条件项目的审计提供参考。

(五)强调审计活动的整合性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持续审计活动和结果会直接影响管理层的活动,并与管理活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或框架,体现出持续审计活动的整合性特征,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持续审计活动的整合性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关键程序有控制评估和风险评估,关注的焦点从财务控制转向财务控制与经营控制并重;(2)在交易测试阶段,不仅对详细交易进行实时复核,而且还对本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纵向趋势分析以及将本企业和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分析;(3)在持续审计的控制评估端点,相关的审计活动包括控制评估和财务鉴证审计,在转向风险评估端点的过程中,审计活动又包括对舞弊、浪费、滥用的确认,以及对具体审计项目的支持、审计意见跟踪和制定审计计划等;(4)持续审计中涉及的相关管理活动包括控制监控、业绩监控、平衡记分卡、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和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5)从应用的具体项目来看,持续审计可以用于支持微观审计项目,例如通过详细交易测试评估控制的有效性;也可以用于宏观审计项目,例如计划年度审计:还可以用于满足中等层次的要求,例如实施具体项目的审计。

五、结论

综上所述,持续审计是顺应信息时代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审计方法。本文通过将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持续监控比较分析,归纳出持续审计的五个基本特征。综合全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从本质属性上说,持续审计是审计方法的创新,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持续监控等概念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其中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最本质的差异是审计时间;与持续监控的差异体现在执行主体和履行责任上。

篇(7)

一、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审计的侧重点将随之逐步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这是其呈现的首要的基本特征

(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为主,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大、最根本的变革是发生了资本革命,资本让位于知识,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消耗知识资本为主。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资本的竞争。知识资本就是无形资产的总和。所以,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而不是主要依赖于土地、石油、矿产等资源。一切高新技术实际上都是高新知识的凝结。一切发展都以知识为基础,一切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的结晶,知识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性也将引起价值的变化。

(二)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即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将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资本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知识超过了传统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要素的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的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商标、专利权、版权、机软件等,还包括许多不可辨认的难以确定的无形资产,如公司声誉、管理能力等,而且后者在快速增长。知识经济使企业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三)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重点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

近30年来,第三产业革命浪潮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知识经济的贡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时代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进而要求审计监督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扩大审计的范围,逐步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通过审计重点的转移,为国家宏观调控及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也促使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通过审计重点的转移,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审计监督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其技术含量,尽快完成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通过审计监督的重点转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促进其迅速成长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审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呈现的又一大特征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着国家的强弱和企业的成败。人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对它的投入最为合算。据西方有关机构表明,员工投资1元所获得的效益高于投资2元新设备。知识经济的内涵,就是人力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许多新,如:企业家资源如何计价,人力资源如何参与利润分配等,都是摆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审计面前的新课题,特别是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经济监督骨干力量的审计,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计价、参与分配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以保证人力资源核算与管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公允性,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审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呈现的又一新特征。

三、知识,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必将被先进的机审计技术所代替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是网络经济。网络化的,使人类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通信的能力显著提高。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其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媒体世界,出现了各种虚拟实体,如:虚拟公司、虚拟商店以及远距离的多主体的虚拟合作等。国际互联网将推倒横在供应商、顾客、姻亲集团和竞争者之间的高墙,将使组织微型化、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内中层层次作用弱化等。这就要求审计方式向网上转化,使就地审计的范围逐渐缩小。网上审计使主体和客体只需在约定的时间见面,从而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网上审计可变事后审计而为事前、事中、事后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审计方式,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否则将事过境迁,无案可查。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点必将由原来对审计线索的审核与查找,转向对系统的、设计过程等。

四、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审计将跨越国界,实现审计的国际化,组建审计的跨国公司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股超级强大的国际经营力量。根据联合国发表的有关资料,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1976年为6700亿美元(不包括公司内部销售额),相当于同年世界出口总额9180亿美元的73%,到1992年已高达5.5万亿美元,翻了8.2番,相当于当年世界出口总额4万亿美元的137.5%。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产业有着深远的。跨国公司的经营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