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5 14:59: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

篇(1)

 

1 智能系·信科院

 

智能科技系是2002年9月初正式成立的,它完全根植于北人信息科学中心,末作增扩。后者的简称——“信息中心”——虽然易与“计算中心”或“情报资料中心”混淆,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大一些有识之士倡议建立的第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它以数学系、无线电f电子学)系和计算机系为主,联合心理学、中文、遥感等共十个系所而组成,宗旨是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北大的综合优势。即使放在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来看,这样的举措也是颇有前瞻性和魄力的。在此基础上,北大很快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这样人数不多的一个机构,先后出过三名院士和一名北大常务副校长。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2003年9月10日,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它包括计算机、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四个系,有十二个(研究)所和中心,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若干部门实验室。系是教学单位,所和中心是研究实体。从此,智能科学系(暨信息中心、国家实验室三位一体)翻开了新的一页。

 

2 专业增列·学会指导

 

成立智能科学系除了要顺应北大“系并院”的潮流,也是完善作为学校基本建制单位所必备的。何新贵院士为系取了名称,如今许多学校也大都采用这样的称谓。查红彬教授担任系主任,笔者是主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副主任,具体参与负责各项相关工作。创办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也是我们这一班人继承传统的首要任务。事实上,早在一年多前,大家就进行了酝酿,特别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多次组织的相关研讨,成为重要的准备基础。

 

北大是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增列学科专业的学校。系领导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当年申办智能本科专业,而且志在必得。为此,我们在前期制定了详细的步骤计划,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各项准备工作。我们起草完成了所需的各项材料(人才需求论证、专业建设规划和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师教辅队伍和基本办学条件说明以及国内外背景对比材料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涂序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家论证,协助完成了论证报告。这些工作就绪后,我们在2003年10月下旬向学校主管副校长、教务部负责领导和学院领导做了汇报说明,并于10月30日正式提交申请材料。经学校的学部讨论通过,校教务部审核和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论证(由于是国家公布专业目录外者),再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报校长办公会批准,最后于12月15日前顺利完成了全部程序,报教育部备案。2004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复并公布了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新的本科招生专业。这个专业名称是查红彬教授建议的,日后成为教育部批复新申办学校的统一提法。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未在国家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因此是增列而非设置,北京大学将其置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之下。由于北大历来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我们的30名招生计划是由信息学院其他三个系从原有计划分配名额中挤出来的。新专业的计划发展规模最终为50名。

 

3 教学计划·四校会议

 

智能科学系虽然成功地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缺乏本科教学的经验。尽管信息中心前身具有北大最早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培养己历十余年,但一直实施科研主导体制,未曾从事过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扩充快,新进年轻博士比例大,而真正有过本科教学经历者寥寥无几。此外,信息学院成立后开始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了一年级统一课程内容,新生是按学院统一招进来,第一年共同学习,后三年才分专业培养。我们虽然为申办专业制定了一套课程计划,但因不兼容学院的统一规划而未能第一次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核。为此,我们组织学院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为本系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听取学院主管负责领导和几位多年从事本科教学管理的老系主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意见。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完善了智能科学系的课程体系,并最终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核。这个教学计划具有几个特点:一个大基础——以学院的数、理和信息类为主,强调宽厚扎实;三个核心课程群作为专业理论基础,包括智能基础课程群(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人工智能、脑与认知科学、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机器感知课程群(生物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智能与知识发现课程群(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智能等),以及两门实验(机器感知和机器智能)和其他各种选修课。四年学分150分,其中必修88学分(包括全校公选26学分、大类平台20学分、学院要求的13学分、专业必修29学分),专业选修56学分(含专业课44学分、通选课12学分),毕业设计6学分。

 

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力,2005年5月,我们发起并与第二批获准的学校(南开、北邮、西电)在北大召开了四校研讨会,围绕各个学校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招生、教学计划制定和未来发展设想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并建立了联系机制和网站。全国一些兄弟院校也纷纷来北大了解情况,开展座谈,我们则尽可能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予支持。

 

4 招生·分流

 

从2004年开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按学院大类招生,每年接收330~340名本科生,占全校的1/9左右。学生高考排名在全校属中上,但成绩分布差异较大。与学校的其他学院(多从一个系成长为一个学院,如数、理、化、生等)相比,信息学院是由四个不同的系合并而来的,专业跨度大,因此采用一年分流的模式(上述学院为二年分流),笔者被指定负责这项工作。我们提出自愿为主、计划为辅的方针,尽量满足同学们的兴趣志向。制定的分配计划是:电子学系120人、计算机系110人、微电子系70人、智能科学系30人,允许有10%的调整。分流工作在大一下学期(每年4月份)进行,包括全院动员、四个系专题介绍宣传、开放日参观咨询等几个步骤,可谓热闹非凡,同学们可以充分了解了四个系的专业特色。

 

为了克服盲目性引发的偏差,我们建立了一个网上分流系统,在正式填报专业前,增加了摸底预填报的环节,及时反馈群体意向的分布信息,指导学生们的选择,也便于学院掌握动向,调整措施。这种大类招生、进来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的举措体现了北大的人文关怀。智能专业初办,基础条件差,缺乏毕业生记录的宣传说明,与学院其他三个老牌系(电子学系50年历史、计算机和微电子系30年历史)相比较并无优势可言,但是我们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细致有效的改进,使这个新方向日益显现出魅力。随着智能专业的成熟,特别是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后,就愈加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

 

选择智能专业的人数逐年上升,2004级34人、2005级36人、2006级39人、2007级43人,目前正在进行的2008级分流达到45人。除了在信息学院内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北京大学其他学院的转系情况也开始有了可喜的变化。北大最好的元培计划实验班今年第一次有4名学生选择智能专业,医学部和光华管理学院也有申请者(本文成稿时这项工作还在进行),2008级学生肯定突破50名,我们在第五年就达到了创办智能科学专业的规划目标。

 

5 首届生·班主任

 

在新办专业中,有一项由教授担任智能本科专业班主任的举措。这是利用教授的学识、经验和责任心来更好地管理呵护自己的学生,避免了年轻教师因职称晋升等压力可能出现的疏漏。这一做法取得明显效果,不仅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信息学院也开始考虑推行。笔者担任了智能专业的第一任班主任。首届学生(2004级)有34名,他们进入北大后毅然选择全新的智能专业是很有勇气的,全班有11名来自北京的学生,5名女同学,这个比例迥异于整个信息学院的总体分布。

 

该班学生的年龄恰与我自己的孩子相同,我天然地熟悉他们的一般特点,也理解家长们的想法。北大信息学院的淘汰率平均是7%,每年都有20多人退学。这班学生在大一时的成绩并不占优,其中有几人处在边缘位置,因此,我立下的最低目标就是确保所有同学不掉队。我首先通过全班民主选举任命了一个5人组成的班委会,这个5人机构在随后的几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走访宿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为了消除代沟,我努力融入同学当中,学习熟悉他们的语境和思维想法。我同多数同学家长有过接触,从中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包括寻求家长的必要配合。我与所有同学做过不止一次的个人交谈,经常是在晚间,很多时候是他们主动找我,谈遇到的各种困惑、自己的想法、志向等,我利用这些机会及时解决了具体问题。在学习上,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互帮互学,尤其对几门有难度的专业课程进行“联合攻关”。全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成绩甚至超过了计算机系。

 

几年来,全班团结互助,像一个大家庭,班委会也一再连任,得到全体拥护。到毕业时全部合格,实现了我的愿望。不仅如此,全班的学习成绩在学校的综合评估中优良率达93‰毕业设计都在良以上,有14人获优秀,更有三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学院“十佳”论文。学院的第一、三名也都出自我班。34名同学中有22名继续保送本校读研(其中20人仍在本系),4名同学去了大的国企和知名外企工作,8名同学出国深造,在欧、美一些名校攻读博士,其中有一名学生同时拿到了包括哈佛、MIT、CMU、UCLA在内的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选择MIT)。第一届智能专业学生的良好成绩极大鼓舞了我们,增强了我们办智能专业的信心,也为以后的几届同学做出榜样。

 

几年班主任的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书、育人同等重要。要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特点,保持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把人格培养放在首位。能够进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各地的尖子,当他们聚集在这所著名学府时,首先要调整原来俯视周围的习惯,学会平视甚至仰视其他同学,平和自己的心态,开阔胸怀,树立人生抱负和刻苦努力的决心,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才有所作为。班主任的工作往往细致入微,其实是把70%的精力用到30%的人上面。一些学生掉队是否可以避免,关键看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到位。

 

6 培养体系·本研贯通

 

北大是(文)理科性质的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按理学设置,尽管它更强调学科交叉。从智能科学的内涵来看,我们设立的培养方向更多地是继承自身传统和学校的综合优势,突出“以人为本”的脑认知和与心理生理结合,开展机器感知(视、听、触)和数据转换信息,进而发现知识的机器智能两个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们配合学院的教学指导规划设置课程计划,除了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外语、政治和体育),还有学院的公共平台课。第一年主要是夯实数学、物理和信息类的基础,后三年的专业课程安排是以必修的专业基础和机器感知与机器智能两个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架构。为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重点建设了两门实验课程。此外,还利用学校的各种本科科研基金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基金、著政基金、泰兆基金、校长基金)和各个实验室承担的项目来吸引学生,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将读研,这样的安排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成为撰写毕业论文的基础。我们还打通了本科高年级与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利用各种机会举办研究讲座,如龙星计划、专题报告、国际人工智能远程教学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研究方向,调动学生的潜质。从专业特点来看,我们的智能学科更偏向于“软”的一侧,因此也充分利用信息学院,特别是计算机系的各类教学资源来帮助扶持新办专业的成长。

 

我们原有的博士、硕士点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方向,为了让我们的培养体系更加系统,我们进行了两年的精心准备。2007年底,我们正式向北大研究生院申请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点。经过必要的论证,最终获得批准,及时衔接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升研。至此,本、硕、博一以贯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一个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培养体系建立起来,从培养体制上保证了新兴智能专业的顺利发展。

 

7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五年来,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从酝酿到创办,可谓初见成效,走过了颇具挑战的历程。除了确定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外,还需要扎扎实实落实每一个环节,并在实践中检验。本科教学迥异于研究生培养,它的计划性、按部就班执行的严格性以及每堂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效果评估必须一丝不苟。

 

信息学院秉承了北大的优良传统,对这个新办的专业给予了巨大支持和关怀,使我们能迅速成长起来。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套严格的课程设置审核程序、教案检查制度和新教师上岗准入的试讲考核手续。学院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组成的督导组,随堂听课评估每一位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和教学效果,及时纠正问题。作业批改和试卷出题也都有严格规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信息学院打通了一年级的公共部分,深化和夯实了数理基础。

 

在专业课程上,智能科学系提炼了三个课程群,并组织教师进行重点建设。此外还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专业上实施分流培养外,我们还针对北大学生的特点,在基础课采用实验班的A、B分级组合方式,满足不同专业对各自基础培养的要求。在专业课程群中,也允许不同兴趣的组合选择,充分发挥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关怀学生顺利成长,我们除规定教授担任班主任外,还设立了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各种指导。智能科学系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大批(半数以上)优秀的年轻教师,其中信息学院中从国外回来的教师比例是最高的,为这一新兴学科注入了最具活力和新思想的力量。在招聘教师时,教学需求和能力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2007年,我们接受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新办专业得到好评。学校开始关注我们的进步,在随后的一年中,我们一再从学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陆续获得了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北京市一类特色专业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等称号,2008年又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我们的培养体系和人工智能双语教学也分获北京大学的教学一、二等奖。

 

8 结语·致谢

 

尽管北大年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初见成效,但征程是漫长的,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问题。然而,智能科学这个本科专业方向是很有希望的,它不仅吸引了大学的新生,也在高考人群中产生着愈加重要的影响,它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精心培植。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学校、师资、方向、生源以及学科培养性质和目标等条件出发来建设新兴专业。以上是笔者对北京大学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历程的回顾,希望与同行共享。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许多人给予了热情帮助和支持。这里要特别感谢北大信息学院陈徐宗教授,感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涂序彦和王万森教授。

 

最后引龚定庵一句名言:“但开风气不为师”。

 

9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建设情况。我们希望这些初步的工作总结能对目前正积极筹办本专业的兄弟院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尽管近几年得到了国内部分高校的重视,但其发展并不是很快,且进一步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比如,从专业配置来看,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并非一级学科,多数学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培养都是依附于其他相关专业。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希望通过各相关高校的广泛交流和积极配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国内的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篇(2)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构建不断线的浸入式双语课程教学体系,阐述双语课程在课程设计、授课方法和手段、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评估评价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双语教学;智能科学技术;浸入式;C语言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浸入式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UPRP20140592)。

第一作者简介:申华,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开发,shenhua@neusoft.edu.cn。

0 引 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先掌握智能科学技术,就有可能掌握制胜的主导权。进入21世纪以后,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与国际先进的智能科学技术发展接轨,对于推进我国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培养高层次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尤为重要。

在教育国际化、科技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对精通专业知识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就明确提出了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要求。《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以及现代化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外向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一般双语教学培养目标包括:阅读最新的外文技术资料和资讯,对外文文献的理解以及面对面与外国同行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等。概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保持与国外先进知识与技术的同步。

1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双语课程体系规划

智能信息产业具有技术和知识更新快、新产品层出不穷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科研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国外先进技术,查阅外文技术资料等,若读研深造,更要经常查阅大量英文资料和科技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技术交流等,而目前工科学生普遍欠缺应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学习和迅速了解国外先进智能技术、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造就国际化智能工程技术人才,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双语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1)理工类专业中,专业英语是历史悠久、开设较为广泛的一门课程,一般由英语教师教授。该类课程的主要问题是英语教师不具备相关理工专业的知识,所选用的科技类通俗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距甚远,普遍处于教师不愿教、学生无意学的尴尬局面。

(2)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尝试开设针对部分学生(如“快班”学生)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由理工科专业教师讲授。这些双语课程绝大多数是将某门专业课改为双语教学,很少有高校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手,系统设计构建双语课程体系。

正如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缓慢、长期、渐进的过程一样,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一系列双语课程的学习逐步开展和提升。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大学期间双语课程不断线、面向全体学生的双语教学体系,通过有针对性的双语课程立体化培养,使学生既达成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符合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基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考虑英文在课程中的应用比例,兼顾双语课程实施的难度,可设计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两条专业课程主线(如图1所示),实现学生双语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双语课程的软件主线主要选择程序设计类课程,这是因为程序本身必须符合英文语法规则,再加上程序编译器、编译信息提示和帮助文档皆为英文,非常适合以英文为工作环境;硬件主线选择以电路图、芯片手册等作为主要技术资料的核心课程,这些知识内容以直观的图表作为载体,双语教学中语言障碍带来的影响可以被降至最低。

2 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从实际教学活动上看,双语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学科知识以及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研究能力,能充分理解运用原版教材,把握学科前沿;同时还要求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在课堂上熟练地在双语之间进行切换,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承担双语授课的教师不仅专业精深、英语好,还要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并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学科专业或机构专门针对双语师资进行培养,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为更好鼓励双语教学,培养双语师资队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2年就制定颁布了《双语教学管理办法》,从教师的口语培训、双语课程级别的认定、双语课程的建设、双语课程的奖励和双语课程的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对双语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

师资培训采取脱岗培训、在岗培养等方式,选拔英语基础较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外语培训,提高教师的英文水平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引进高水平的双语教学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双语教师梯队。还应鼓励教师间互相听课,定期开展研讨,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采用导师制帮助新教师进步与成长。

双语课程实施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A、B、C三个级别,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及外文课件。A级课程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课程考核全部使用外文并要求学生用外文作答;B级课程课堂教学中使用外语授课达到50%以上,至少50%的课程考核使用外文并要求学生用外文作答;C级课程课堂教学中使用外语授课达到30%以上,至少30%的课程考核使用外文并要求学生用外文作答。根据教师双语授课能力、课程难易程度以及授课对象的接受程度,各个专业选择申请开设相应级别的双语教学课程,学校设有专门的双语课程评估委员会对申请进行评估,并安排试讲。

3 双语课程的教学设计

双语教学的实施存在两个难点,一个是课程知识目标的达成,另一个是引入双语教学后对学生专业学习带来的影响,克服语言障碍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最大挑战。针对不同类型的双语课程,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讲授既符合专业知识的特点,又能有效减轻语言障碍带来的困扰。

程序设计类课程因其自身特点使得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实施起来更加有效。很多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其语言表述、语法结构和算法逻辑与英语思维较接近,而且程序的开发环境也是以英文版本居多,即使是汉化的中文版界面,程序在设计调试过程中的编译信息和错误提示信息也都是用英文表达。在学习这些语言时,不需要进行汉语的翻译,只需对其英文本意进行直译,这是该类课程适合双语教学的最主要原因和最大优势。另外,程序类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学生在对专业知识的相关术语和英文表述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当程序设计和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较好地理解提示信息,大大提高程序调试效率。因此,双语教学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有明显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以第一门双语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根据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C语言语法,并应用C语言进行编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该目标,须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进行优化,综合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将C程序作为C语法的载体,以编程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基于课程内容的不同模块,可安排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由简入繁的程序设计项目,设计出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此外,兼顾知识衔接和教学学时等方面的要素,合理安排章节内容,将理论授课和编程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进行编程实践。

4 双语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双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最大难度在于外语环境的适应,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在双语课程中采用浸入式( Immersion)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浸入式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加拿大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浸入式教学使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就是要使用外语作为工具来开展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采用浸入式的教学模式极为适合。当然,鉴于学生的外语接受能力以及教师用外语描述专业知识的难度,初步可以采用中英文混合式教学。首先,教师使用常用英语组织课堂、管理课堂;其次,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教学仪器、图表、

关键词 汇等用英语来表达;再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术语用英语介绍给学生。而其他的重点知识内容,可以中文表述为主,英文表述为辅。随着双语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慢慢适应双语教学课堂氛围后,教师可以逐渐加大使用英语讲解学科知识内容的比例,最终达到完全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遵循浸入式双语教学的基本思路,课程内容回顾、课程内容小结、一些图文并茂的应用性内容的讲解、课堂提问等环节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但一些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的内容,则应视学生的掌握情况减少英语讲解的比例。同时,作业、习题、实验、试题和开发环境( Turbo C)也全部采用英文。这样,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所有学习环节中主动或被动地浸入到纯英文的学习环境中,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习惯到习惯,学生也逐渐适应双语学习的形式,甚至觉得英文对专业知识的表述更加简单、直接,易于理解。

从具体的教学手段上,理论知识可以借助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开展教学,比如使用多媒体和动画等手段使知识内容形象化展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采用Turbo C编译器对程序进行在线编译、调试,将程序运行过程实时展示给学生,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序语法的功能,又能直观动态地反映程序的执行过程。在实验和实践环节,运用案例教学和程序设计项目教学,以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为重点,精讲多练,引导学生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5 双语课程教学资源开发

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用原版外文教材和参考资料。原版外文教材的内容体现了理论的前瞻性,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另外,选择原版外文教材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全面接触专业外语的环境,包括准确使用专业词汇、准确表达专业内容。只有使用原版外文教材,才能真正使双语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与世界主流技术和专业思想保持一致。

当然,由于国外教材是根据西方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直接阅读可能会对大部分学生造成很大学习压力,甚至会使其迷失于茫茫英语海洋中,严重影响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为此,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最好由授课教师开发基于原版外文教材的纯英文电子课件,作为原版教材的简化版本学习资料,这样学生以电子课件为纲,再阅读原版教材就会很容易把握知识的难重点。此外,还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纯英文的实验项目和习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得不“浸入”到英文环境中去,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语言障碍就会越来越小,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课程为例,课程选择Michael Vine的《C Programming for the Absolute Beginner》作为教材,该教材以程序讲述语法,同时精选大量程序范例,在保持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增加趣味性,尤其适合初次学习C语言的读者使用。课程组基于该教材开发了全套英文课件,编写了涵盖各个章节的全英文实验指导书,开发了基于万维考试系统的C语言全英文试题库,还基于网络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外文参考资料以及与课程有关的电子文档和视频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6 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

双语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类型,在实施过程中须采取全流程的监控措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与改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专门成立双语教学督导教师队伍,针对双语课程,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进行课程效果评估,分析判断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有效程度,并给出相应的反馈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活动。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全程监控双语教学质量:

1)双语教学过程监控。

通过每学期3次网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满意程度,收集大量关于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督导教师进课堂听课,通过文字记录、课堂录音等形式,对课堂情况(包括外语发音、表达、语速、课堂感染力、学生专注程度等)进行记录和评估.并通过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和开课系部,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双语教学活动。

2)双语教学效果评估。

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双语授课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程度。从短期目标来看,要关注学生经过双语课程学习后掌握的技能及其掌握程度,可通过课程考核来分析;从长期目标来看,应关注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外语应用能力、国际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运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否得到提升。

7 结语

双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外语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开展和提升;要注重实效,不能以牺牲学生专业能力为代价,单纯追求双语课程的开设率;还须深入研究双语课程的特点,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多个维度探索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顺利推进双语教学,保证学生既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前瞻性的专业知识,又系统培养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新资源的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全球化经济改革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昕.课程语言特点与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 62-65.

[2]黄崇岭,双语教学核心概念的解析[J]外语学刊,2008(1): 137-139.

[3]百度百科.浸入式教学[EB/OL].[2015 -06-02], baike.baidu.com/view/2551697.htm.

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一门研究和模拟人类智能的跨领域学科,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技术。由于信息环境巨变与社会新需求的爆发,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AI3.0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对于管理类人才来说,加强对人工智能知识的深入学习,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知识结合起来,对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是一门前沿学科,管理学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思维与能力,基于其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应用需求空间巨大的学科特点,通过概率统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本文基于社会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结合诸多长期从事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意见,针对管理类人才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高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帮助与借鉴。

1、教学现状与问题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理论技术学科,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及内涵及其丰富,外延极其广泛。学习这门课程,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针对管理类人才,该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目前,中国大多数大学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并且缺乏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加深知识理解的教学环节设置,如此一来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进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知识讲解时,随着章节的知识难度不断增加,单向介绍式的枯燥教学方式无法反映人工智能学科的全貌,课堂讲解难以同时给以学生感性和理性的认知,部分学生因乏味的课堂氛围渐渐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动力不足。(2)基础课程掌握不牢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走向更加具体化的管理岗位,具有多学科的素养,但这也导致很多学生所学知识杂而不精。学生在基础不夯实的情况下去学习更高层面的知识,给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都造成了很大困扰。人工智能课程知识点较多,涵盖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众多内容,概念抽象,不易学习。一些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未能熟练掌握高等数学、运筹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等先修课程,缺乏一定的关联思考和研究意识,导致课程学习难度增加,产生学时不足和教学内容难点过多的问题。(3)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当下,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使得人工智能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现实中可以触及的内容。例如,在机械学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是电气工程、机械设计制造、车辆工程等方向的重要技术来源;在医疗领域,是医疗器械的创新生产源动力;在能动领域,是高端能源装备与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在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时刻推动着智能科学与技术核心价值的提升。然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教材涵盖许多智能算法及相关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很多从未接触过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算法,书本中的应用实例大多纸上谈兵,缺乏专门适用于管理类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加上一些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不利于引导学生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现实生活。另外,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差异很大,教师采用统一的方式教给他们,这使一些学生无法跟上和理解,教师也无法控制学生的学习状况,导致学生缺乏动力。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是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要考虑的问题。

2、管理类人才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进策略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提高大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时代背景下应用新技术和新思想进行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而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化不再是课程资源的简单数字化和信息化,而是充分利用时代信息资源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针对管理类专业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内容设置两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进。

2.1教学方法改进

教师对学生具有引领作用,其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带动学生改进自身学习方法。(1)启发式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通过安排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思考、分析、讨论和表达等多项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认知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紧密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有效理解知识要点及其关联性,适用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具体而言,高校基于其问题启发性、教学互动性以及实践有用性等特点,可以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的教学案例库,虽然这项建设将极具挑战性与耗时性,但具有很强的积极效果:培养学生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多地保留课程材料,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人工智能背景的管理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单一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原理及应用;通过一题多解的案例使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最有效的解题方法;通过综合案例的设计,启发学生全方位地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2)研讨互动式教学研讨互动式的各个教学环节是逐渐递进、有机结合的。研讨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做出评判,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互动则是在研讨的基础上,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学校积极性不强的学生,将人工智能理论内容与学生个人兴趣范畴、社会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联系起来,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心得报告,并在课堂或课外进行师生互动。像这样研讨与互动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建立起浓厚的学习氛围。(3)有效激励式教学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才需求量极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进行有效激励极为重要。在学生激励方面,可以举办各类人工智能竞赛项目,设置相应项目奖学金,吸引学生参与实践,调动学生做研究、发论文的积极性。例如,教育部主办的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高校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在各学院乃至全校开展此类竞赛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鼓舞更多学生加入到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中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师激励方面,在教师聘任和提升过程中把参加学生课程制定、课堂与课外作业、课程项目和论文指导等看作教学任务的一部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4)学科渗透式教学人工智能学科知识融合程度较高,学科交叉性强。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性特点,增强管理类人才对学科应用的领悟,可以采取开展学科渗透式教学的方法。从2015年起,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教育》、《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互联网+”、“智能+”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社会需求“技术+管理”的高端复合人才。例如,基于工业4.0和强国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的应用极为广泛。上海理工大学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教育质量。为增强少数民族管理类人才对该领域应用的认识,我们请机械工程、能源动力领域的相关专家以授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相关领域知识和发展趋势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此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可以用举办人工智能知识交流会、线上人工智能论坛等形式,促进不同专业间老师、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知识模块的见解,相互交流、渗透和学习,从而推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改进。

2.2教学内容设置

世界一流大学在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设置根据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设置,肯定会有不同,但颇有共通之处。本文借鉴世界顶尖大学经验,针对管理类专业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结合中国教育体系设置,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核心内容设置为避免学生因为知识点过多而出现杂而不精的问题,势必要精化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使用云计算和其他方式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通过在线收集和整合网络课程相关数据,挖掘和丰富教学资源,并在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法和前沿知识的扩展。在核心内容设置方面,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选择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代表性且难易程度适中的知识作为重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人工智能的知识脉络。例如,编写针对管理类人才的人工智能教材,内容涉及绪论、知识表示与推理、常用算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面的同时,重点增加相应知识点在管理上的应用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根据管理类专业偏向领域,开设关联程度较大、应用较广泛的人工智能选修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选修具体方向的课程。(2)注重学生的数理及编程基础良好的数理及编程基础是学习人工智能的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才能搞清楚人工智能模型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优化过程等,才能将数学语言转化为程序语言,并应用于实验。管理学院人才的数理及编程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安排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课程之前,建议开设面向全体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专业基础数学课程以及C语言、python等编程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数学分析的基础与一定编程基础,为学习人工智能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可以推进MOOC平台建设,在平台上开设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3)实验建设为了加强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知识点间的关联性理解,可以基于不同的应用模块,设计具有前后铺垫、上下关联的综合性实验,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要求,同时基于相同的实验课题,让学生分组对实验课题进行攻克,并设置多元化的实验评价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不同进度,让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准确评判,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例如,针对人工智能课程应用中很广的遗传算法,在某一管理规划的具体应用上设置理解-实现-参数分析-具体应用-尝试改进-深度拓展的不同层次的项目要求,在这些项目层次中规定必做项与可选项,让学生基于同一实验课题进行合作学习,然后通过个人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打分,对小组整体能力以及个人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篇(4)

[关键词]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214-01

机械自动化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其也是机械领域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在机械生产与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将其应用在智能型机械的加工与生产中,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后,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促进这项技术更好的推广。

一、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优势

1、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将智能技术应用在机械自动化生产系统中,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能力,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应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取代人工操作技术,这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保证系统发挥出自主控制能力。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出现的概率。智能型机械自动化还可以解决生产系统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其具有模拟人思维的功能,可以处理一些突发的状况,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保证生产的精细化,其可以保证机械产品的生产质量,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实现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

2、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与经济效益

应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机械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机械制造企业日常运行的过程中,生产系统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生产的效率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只有应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才能保证生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保证控制的规范性,可以保证系统严格按照人为制定的规则运行。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有效减少了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可以解决传统机械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降低机械生产的成本,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后,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这节省了生产的时间,可以保证控制的高效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提高了管理的水平

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智能型机械生产系统的控制能力,与传统的生产系统相比,应用智能型技术,可以保证机械自动化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可以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可以更好的生产加工系统进行掌控,可以提高对生产模式的管控能力。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资源,可以通过判断机械设备运行参数,了解设备的运行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应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系统后,有效提高了机械生产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机械管理的水平,是促进机械制造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趋势

1、重组产品结构,合理应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机械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与重组,要实现机械产品的创新。对企业来讲,产品的创新和调整应从不同的生产方式开始改善,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倡智能型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因高效的生产速率以及有保障的生产质量,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生产人力资源投入,更能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2、实现企业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发展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状态中的数据、指令、信号、程序以及情报等数据。简单来说,信息就是特定的知识,信息技术就是讲这些信息进行采集、识别以及转换,最后在进行传输和存储,经过特定的处理后显示出来。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发展目标,就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生产思想,充分分析、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重视起生产方式和产品的创新,不断开发和利用智能技术,运用其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实现提高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目的。此外,在推行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网络化作为核心的发展内容,实现生产设备的整体自动化、网络化发展。

3、把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智能型机械自动化逐渐受到多领域的关注,对于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运用更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将智能型机械自动化运用到生产中,延伸出了更多的新产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就是在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处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的技术创新,必须向着有利于拓展空间、开辟市场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技术的更新和生产的改善。但对于企业来讲,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是实现产品调整、设备更新以及技术换代的重要因素,更是促进市场经济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需求。

4、机械自动化技术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将逐渐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电器机械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发展逐渐崛起。为实现更人性化的生产控制,对于人工智能科学的运用将成为未来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智能技术已经被愚弄在生产管理中,尤其是对智能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三、结语

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是机械制造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实现对机械产品的创新,可以对生产的模式进行改革,这也是机械加工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持。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其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后,可以对生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可以了解系统中设备运行的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张伟.浅析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的原则[J].魅力中国,2011,(10):244-245.

篇(5)

一、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一)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

现代风险管理论认为,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过程的首要步骤,它是实施风险方法与控制的前提条件。对风险进行分析一般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等相辅相成的三个阶段。风险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边缘学科,它广泛地利用各种定性和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辨识、估计和评价。分析众多论及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文献,对其常用的方法包括:

1.风险辨识方法(Risk Identification)。风险辨识是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研究对象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风险辨识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是大系统风险辨识的主要方法,按照专家调查形式的不同,它又可分为专家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十余种,);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筛选――监测――诊断方法。

2.风险估计和评价方法(Risk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风险估计和评价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因素),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概率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生存风险度量法、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效用函数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依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引致因素进行综合识别,然后在特定分析方法基础上拟定出一个基本风险标准,并以此来估计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大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统计、会计和数学工具,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种形式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概括起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财务风险主观分析方法和财务风险客观分析方法。前者主要依赖于企业主观因素,而后者主要依赖于企业客观因素。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的产生时期和细致程度及成熟程度的不同,两类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又可分别区分为传统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方法。主观分析法包括:资产负债表透视法、经理直接观察法、事件推测法、企业股市跟踪法和“A记分”法(前三种属于传统主观分析法,后一种属于现代主观分析法);客观分析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杜邦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Z记分”法(前一种属于传统客观分析法,后三种属于现代客观分析法)。

二、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背景与现状

预警(Early-Warning)一词源于军事。它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军事预警在社会政治、宏观管理与环境保护、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领域,与经验就包含宏观经济预警和微观经济预警两个层面,后者主要指企业预警。

(一)国外研究

国外非常重视企业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战略风险管理、基于风险价值的资产评估、对待风险的个体差异等研究。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以及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至于危机的成因、发展过程则缺少机理性分析,宏观经济预警研究和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企业预警研究。Fitzpatrick首次进行了单个财务比率模型的判定,开创了单量预警方法;Altman创立了多元变量判定模型――Z计分模型。随着信息流量观念的建立,Aziz、Emanuel和Laworm在1988年提出用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和具体应用是国内企业预警研究初期的主要特征。国外的企业预警的这能层次如财务预警,而在企业预警原理和构建统一预警体系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二)国内研究

国内的经济预警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一个从宏观经济预警渗透到企业预警、从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点预警到状态预警转变的过程。

从宏观经济领域,预警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和成功。其中宏观经济预警和宏观金融预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也比较规范和系统。在微观经济领域,随着企业所处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危机管理的兴起,企业预警系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国企业大致可按照企业预警原理与总体经营趋势预警、行业企业预警和职能预警进行归类,对于职能预警,可再次细分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企业组织管理风险预警等多个方面。

统计指标作为测定企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在企业预警分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预警系统指标处理方法主要有三大类:(1)完成指标的筛选和分类,如时差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分析;(2)用于多指标综合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如常规多指标综合法、层次分析法(AHP);(3)完成指标的自学习和预测功能,如模式识别、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灰色预测和其他的统计学预测方法等。

我国的预警研究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就必须广泛借鉴其它学科,特别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科学和非线性系统学科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观性和无意性、复杂性和潜在性等是其固有的特性。在风险分析与预警一般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辨识、度量与预警,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形式的主观或客观的风险分析与预警方法。由于财务指标不需要经过主观判断加以量化,而且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分析得到,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中“A记分法”和“Z记分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两类方法的分析思路通常被企业管理者或研究人员所借鉴。同时,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人员大多从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较多的、单方面的风险防范、控制方法模式与策略,如针对筹资风险的防范策略、针对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等。

总的来讲,我国已初步形成基本的企业预警理论框架,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的逻辑框架已基本能为大家所接受,每一阶段也已形成基本的研究方法。然而,仍然存在以下主要不足:(1)企业财务风险的引致因素涉及企业管理决策及其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目前尚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生成机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影响了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发展;(2)对企业财务风险辨识、度量、评价、预警等风险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西方企业比较注重风险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可以应用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度量、评估和预警,而我国企业缺乏这方面的风险分析基础资料,决定了机械套用西方定量分析技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3)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防范和控制的理论体系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大都是对西方企业风险管理工具的简单套用,针对我国企业发展特性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与预警体系的系统分析框架尚未形成;(4)未能将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判别分析模型、基于模式识别模型、时差相关分析、灰色预测、马尔科夫链等数理方法和模型深入地应用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领域。

(二)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