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生田径训练

体育生田径训练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5 14:59: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育生田径训练

篇(1)

关键词:高考体育;教学;田径训练量;田径训练强度

在进行高考体育田径教学时,必须根据参加训练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传统的高考体育田径训练中,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体育老师往往采用高训练强度、高训练量的训练方式,对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伤害较大,也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1]。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合理科学的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才能达到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的效果,才能促使高考体育中田径专项取得好成绩。

1.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关系

在高考体育田径训练中若减少了田径训练强度,那么训练量就必须增大。专业调查研究发现,短跑训练强度若减少40%,则训练量必须增加4~5倍。在高考体育田径训练中,当训练强度减少时,运动员可以跑出更远的距离,但无法突破某个训练极限,但对于短跑和长跑训练效果就相对甚小。若在高考体育田径运动训练中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相应的减少,则会破坏训练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平衡,造成的训练者有强烈的紧张感,影响训练者的身体健康[2]。所以合理科学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才能够发挥最佳的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效果。

2.影响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主要因素

2.1 社会对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影响

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是我国培养田径教学老师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方式,然而,根据最近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对于高考学生的田径运动训练关注甚少,加上对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关于高考学生田径训练的报道喝研究很少,学生参加训练只为高考体育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而已,长此以往势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我国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2.2 家庭对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影响

大多数家庭都不注重学生的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片面的认为只有参加田径比赛或者通过田径训练求学的学生才需要考虑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这种思想导致很多家庭不支持甚至反对学生参加科学的田径训练,严重阻碍了田径训练的教学和发展,也不利于高考体育中田径训练的持续发展。所以家庭因素对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体育教师对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影响

高考体育教师在田径运动训练担任组织者和总指挥官的重任,对学生的高考体育田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体育教师对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的认识模糊和一味追求高考体育成绩,导致田径训练方法落后,对高考田径运动结构及训练内容不能彻底领悟,从未无法明确把握学生的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

3.如何有效提高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3.1 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要完善田径训练制度

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教师要使训练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相互融合,处理好田径训练和紧张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使高考体育生平衡发展,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研究高考体育田径运动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以制定出更加适合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科学的训练模式。

3.2 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要确保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时,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好田径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要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高考体育田径训练追求的最终训练结果是高考成绩,只要保证田径训练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让高考学生取得良好的训练成绩。所以,在日常进行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时,必须把握好高考体育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平衡,在重视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方式时,也要兼顾训练量。才能帮助学生在高中体育田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3 高考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要确保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结构性

高考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参加田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好合理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这就要求高考体育田径训练教师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田径训练强度要适中,田径训练过大的话,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学生身体很容易造成软组织拉伤,当受伤时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留下影响身体健康的后遗症[3]。而田径训练强度过小的话,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设想,既浪费了训练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训练疲惫,也很难在高考体育田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我国高考体育田径训练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改变传统田径教学和固有观念的影响,才能让考高体育田径教学取得卓越的成果和成效。这就要求高考体育田径训练必须要合理的分配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不可偏重其中一方。同事也要求社会、家庭和田径训练教学者能对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解决当前高考体育田径训练中潜在的隐患,通过不断革新和健全高考体育田径训练的现状,让更多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受益于田径训练,最终实现让参加高考体育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献摘要:

[1]张大超,孟建斌.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56-57.

篇(2)

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中学田径训练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学田径训练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以及中学田径训练的改进建议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我国中学田径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学 田径 训练

我国《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田径运动简单易行,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有助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而且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也有其它教学内容所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所以说,田径训练应该引起所有中学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 中学田径训练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一) 有关田径训练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完善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管理失衡的问题,田径训练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和完善。首先是田径训练的课时常常被任意删减或挤占,田径训练的安排和内容随意性大,并且很多训练的安排工作是根据本校体育教学思路和任课教师的兴趣和特长来拟定的,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特点。其次,对国家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了解不够透彻,领悟不够到位,只是从形式上附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教学管理问题的出现,比如:擅自降低田径训练的要求、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训练课程等现象。

(二) 田径训练的场地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了解发现,很多中学的田径训练场地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根本没有标准的田径训练场,以致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训练场地缺乏,无法满足学生活动和锻炼的需要,从而影响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部分学校的师资队伍情况不够理想,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田径训练教室,极少数的学校甚至缺乏专业的体育任课教师,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由班主任或其它老师来代为开展,这样的情况不但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而且也不利于体育师资的培养。

(三) 学生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田径训练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学生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对田径训练有所排斥。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对田径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很多家长仍然抱有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主要是由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来决定的,而体育训练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不大,不愿意让学生在田径训练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家长的这种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和田径训练的错误认识。

其次,受诸多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关注度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兴的体育项目不断出现,人们对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致很多学生认为田径运动中传统的跑、跳、走、投等内容已经过于陈旧,无法满足中学生求新、求异、赶时髦等的需要,从而对田径训练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

第三,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田径训练受田径运动项目本身特点的约束,多数训练均属于体力消耗大、重复性和周期性强的内容,从而对中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多数体育任课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采用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且过分关注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不足,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中学田径训练的改进建议

(一)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保障田径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应充分了解体育教学工作的意义,正确认知田径训练的价值,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保障田径训练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而田径运动又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所以,学校的相关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田径训练工作的开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二)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提升田径训练水平必须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现有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加大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本校体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为田径训练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提升学生田径训练的积极性

体育任课教师应重视学生田径训练积极性的培养。田径训练的内容因田径项目特点的制约,相对较为单一和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充分的调动,所以,体育任课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田径训练积极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科学的安排,从而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体育学习的意义,为学生的田径训练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钟育新,叶文桥,曹群海.深圳市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09(02).

[2] 郭晓青.沈阳市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05).

[3] 吴斌.黄石市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1).

篇(3)

【关键词】业余田径训练;少儿综合身体素质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连续3届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2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是甘肃省唯一获此两项殊荣的县。通渭县体校是一所全省重点业余体校和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田径训练网点学校,该校连续11次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业余训练工作先进单位”,2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重点业余体校先进集体”,一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自1972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县级业余体校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运动员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业余体校在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既要培养运动员又要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大力加强县级业余体校田径训练。

一、摒弃传统观念,着力解决对田径训练不重视的问题

县级业余体育学校田径训练,是所有体育项目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的重要训练方法。但很多县级业余体育学校对田径训练还存在着认识不清、思想不明、训练不实、方法不当问题,忽视了田径对提升少儿身体综合素质和少儿体育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县级业余体育学校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教练层,都要牢固树立田径训练的“基础”理念,切实把田径训练作为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乃至“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做到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为强化业余田径训练、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中“一刀切”问题

要按照培养人才与提升素质并重的原则,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把“分类指导”作为重要的训练方法,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的错误训练模式。在分类指导方面,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专业”与“业余”关系,区分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训练思路。对于那些身份素质特别好、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要采取“专业化”训练的方式,既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又要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要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为重点,并辅之以必要的专业训练;对于那些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学生,要设计一套专门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点在激发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上狠下功夫。

三、强化科学训练,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不注重阶段性的问题

由于县级业余体育学习的生源都是基层中学和小学的学生,基地上都没有进行过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因为必须首先着眼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区别不同身体条件、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身体状况开展不同类型的训练,特别是要在“打基础”上狠下功夫,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时间和运动技术,绝对不能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不同,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科学安排训练,对于10岁以内的学生要多做柔韧性训练,对于10-13岁左右的学生要多做速度性训练,对于14~16岁的学生要进行系统性训练。

四、改进训练方法,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体系不够健全问题

古语讲:过犹则不及。科学、规范、系统的田径训练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田径训练的有效性。因此,教练在开展田径训练过程中必须确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健全和完善符合田径运动实际的训练体系。要全面做好训练预测工作,加强对学生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效应、发展潜力等情况的分析和诊断,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要把训练过程控制作为田径训练的重中之重,把握好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练习顺序与间隔时间、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训练体系,不断提高田径训练质量和效率。

篇(4)

关键词:高中;田径训练;问题;对策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用在田径训练中是再合适不过的。在健康素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国家首先重视的就是国家未来的栋梁,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以高中的田径训练就变得更为重要。但是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高中田径训练的进步。本文就高中田径训练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举例,也就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有利于推动田径的发展。

一、训练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

现在的社会虽然在高速发展着,但是学校中的田径训练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田径训练意在锻炼大家的积极性和体育热情,希望大家通过老师的带领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育精神。但是高中田径训练的老师现在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或者因为天气不好、高中学业压力较大而取消田径训练在教室里上自习。田径课缺乏室外活动和锻炼,这样的训练根本毫无目的性和针对性,因为田径训练不再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训练的室外活动和锻炼,也不是因为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影响身体健康的针对训练,这样的田径训练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学生也会为此而讨厌田径运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就是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学校应该在选择教师的时候,让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训练,观察他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应该定期进行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习惯,也应该让老师在因为天气原因或因为其他原因不能进行室外田径训练的时候,寻找可以代替室外活动的训练方法,采取多样性教学方式。

二、训练设施不齐全,学生不能吃苦

体育锻炼要想进行得好,光有一个出色的老师是不够的,就算教的老师再出色,体育设施不齐全、学生的抱怨声太多,训练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现在的教育水平虽然已经有了很好的提高,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有些学校对于体育方面的设施还是做得不够完善。当学生在进行田径训练的时候,肯定会用到一些器械作为训练工具,但是有些学校因为对于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学校的训练器械很少,有些还很陈旧,所以影响了一定的训练活动性。高中田径训练还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田径训练的时候常常偷懒,或者因为训练有时候太辛苦而出现一些抱怨,对整体的积极性都有消极作用。针对此类问题,老师应该将设施不齐全的问题上报到学校,对学校说明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且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成天面临着学业的压力,通过锻炼,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调解,学生的状况好了,学习自然也就会更加积极,对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也可以列出解决措施让学校参考,完善训练措施。

田径训练对于现在压力越来越大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放松和减压方式,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日常的精神紧张,最重要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针对田径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会做出更多的解决对策,相信我们的不断努力会使田径运动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篮球教学;田径训练;结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04-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田径教学一直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令人头疼的问题,大学生不喜欢田径课,如何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体育工作人员深思。篮球教学一直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逐渐下滑,有的技术战术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到,这就需要将田径训练加进篮球教学,提高大学生体质,更好地为篮球教学做好准备。所以,如何将田径训练融入到篮球教学中,发挥田径是运动之母的地位,体现田径的健身功能,建立强健的体魄,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为高校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田径训练被淡化的原因分析

1.1 对田径运动认识度不高。据了解,各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田径所占的比例不大,基本以球类运动为主,虽然开设了体育选项课,设有田径运动项目,但是选择此课程的人数非常少,由于人数太少,无法开展田径教学,取消了本门课程。就其原因分析如下:一是高校忽视了田径教学的地位和作,没有注意到其功能与价值。二是大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觉得田径运动没有球类运动有意思,比较枯燥,比较累,对跑、跳、投等技能畏惧,不能自发地参与田径教学。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比较差,对一些技术无法完成,完全放弃田径运动项目。

1.2 学生运动能力下降。当今大学生在田径运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认识到田径带给自身的价值,久而久之,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出现不断下降趋势。体育运动项目要求个体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达到更高的技能,才能体会各项目中的真正快乐。大学生参与一些喜欢的运动项目,仅仅停留在从中得到的快乐,没有达到通过这些项目是否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或者达到一定的水平等,由此导致了大学生运动能力不断下降,体质越来越差。

1.3 田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田径教学被淡化,其原因主要是田径教学方式方法不合理或者单一造成的。体育教师应该在田径教学方面多思考,不断反思教学,一味地按照传统田径教学方法教学,会使大学生更加地厌恶田径课,比如短跑教学,有的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枯燥地跑50米、100米等,没有新颖的地方能激发学生兴趣,多数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只能随意应付教学任务,起不到锻炼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比如采用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进行田径运动,增强学生体质。

2.篮球教学与田径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

2.1 篮球与田径项目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在场地器材方面,田径与篮球项目的要求都不高,有一片篮球场地或者空旷的场地就可以开展篮球运动,田径也一样,两者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两者都具有群众性,高校中篮球爱好者比较多,田径运动爱好者稍微差一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体育运动离不开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田径和篮球也不例外,这些动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相互转化。田径训练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各项体育项目的基础,只有做好田径训练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项目,发挥田径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2.2 身体素质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虽然篮球运动在高校中比较受欢迎,但是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在篮球运动中,篮球技能提高不到一定的层次。篮球运动要求的身体素质包括身体的力量、爆发力、耐力和协调性等,这些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相互转化提升篮球技能。而田径训练在这些素质方面都可以得到解决,只有出色的身体素质,才能在篮球运动中将自身的技能灵活运用。

2.3 田径训练与篮球技战术之间的关系。田径训练与篮球技战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迅速,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都比较注重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才能提升自身篮球技能。在篮球比赛中,技术层次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身体素质获取得分的机会,可见,身体素质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篮球教学中,加入一些身体素质练习,比较有趣味性的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得到身体素质的收获,不会觉得篮球运动的单一性,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3.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优化

体育教学应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比较喜欢趣味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也是不争的现实,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好,将田径训练加入到篮球教学中,通过球类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田径的认识,让学生真正体会田径带给自身的价值。只有将田径与篮球教学结合进行,才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质,才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将游戏引入到课堂,增加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喜好程度,比如在短跑类教学中,加上篮球进行短跑比赛等比较灵活便于实施的内容,开发学生的智力,体会团队合作意识。在篮球教学中,将田径训练的一些技能融入进去,利用场地或者器材,进行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热爱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游戏教学,发展学生团队意识与竞争精神,体验田径带给自身的价值。在田径教学中,可以与更多的球类项目相结合,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卫.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3,7(2)

[2] 胡明立.巧用篮球进行田径素质训练[J].训练竞赛,2010(10)

[3] 龙晓峰.将田径训练渗透在篮球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教学改革,2009(3)

篇(6)

摘 要 中学生田径运动主要包含跑步、竞走、投掷、跳跃和全能等技术能力。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田径运动能力呈下降的趋势,这就要求科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而实现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 田径运动 运动能力 影响因素 下降 歙县中学生

众所周知,初、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较大,体育课就成为调剂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学必修课。然而,由于田径教师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教学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呈现下降的态势,必须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系统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进而逐步提高中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为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奠定稳固的根基。

一、中学生田径运动能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直接关乎教学效果

迫于初中升高中和高考升学压力,为数不少的学校轻视体育课,有的学校的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所挤占,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体育教师锻炼自身业务素养的机会。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在课堂上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示范;在教学方法的革新上缺乏魄力,甚至固步自封,沿袭陈旧的教学经验,不善于总结和摸索教学规律。例如,在田径课上,体育教师往往看重机械性地田径项目训练,缺乏理论说教和经验总结,只注重学生们的训练成绩而不注重长时间内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田径运动素质的提高。这极大地挫败了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现迷茫、疑惑的情绪;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丧失对田径课程乃至体育教师的信心。

除此以外,教师在田径运动课的备课方面尚有一些缺陷。一些田径教学的热身准备时间过长,且针对性不够强烈,基本是训练式的准备活动,与田径专项缺乏有力衔接,过渡性延展训练较少,无法适应不同层次学生训练的需求,学生也难以短期内迅速掌握训练方法以及该项动作技能的适应性训练办法。

(二)中学生普遍缺乏对田径教学的感性重视

中学生由于多年繁重的课业负担,已难以真正静下心来享受田径运动的乐趣。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片面地注重成绩,肤浅地认为只要体育成绩及格了就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验,对于教学大纲中所提到的田径体能训练目标却少有实践。另外,由于不少中学生习惯于长期久坐,体能训练的基础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技术特长,从主观上难以形成对田径运动的全面认知和浓厚兴趣,甚至对田径这门课程了解得不够具体、深入。还有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中学生,由于在训练时出现过运动损伤的情况,在学习难度较大的田径项目时,常萌发畏难甚至回避的念头,例如一遇到跳高、跨栏等项目,不少学生往往以“身体不适”或“文化课要补习”为由应付了事,造成田径成绩不达标,田径运动能力未见明显提高,技术评定自然不合格。

(三)学校对田径教学的场馆、设施投入力度过小

长期以来,学校常围绕“升学指挥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热衷于比拼学生升学率。大部分学校忽略了体育教学所需场馆和设施的投入,不少学校所设置的配套田径设施,甚至仅供体育特长生训练,忽略了全体学生的田径训练需求。一些学校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匮乏、设施较为陈旧,缺乏专业人员定期养护,直接影响学生训练的热情和主动性。在许多学校,一位体育教师要带6-8个班级,在田径教学设施、教师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学生训练的次数显著减少,无法形成一定的训练密度。长此以往,已学过的动作要领尚未完全掌握,全新的教学内容又接连涌现,到最后尽管什么都学过了,但学生们真正规范、熟练掌握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这就形成了恶性训练。这样的教学环境无法使让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解决学生田径运动能力下降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教师要自觉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本领

教师要改进田径教学方式,适度减少热身运动的时间,在正式训练开始前,加强理论灌输和要领示范,增强学生的田径运动意识,消除学生对田径课的偏见。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在职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师资团队,适当增加田径教学的学时,推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们在运动时善于调动多种感官组织,使其在训练时紧扣田径教学目标和任务,逐步提高运动技能。

(二)学生要正确认识田径教学

学生要自觉践行田径教学目标,不再把田径教学作为一项被动的任务,而要将其与文化课程同等对待。深入领会田径运动理论,善于理解和掌握田径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田径运动已成为中学阶段体育的主修课程,同时也是基础体育教学的主干内容。田径运动能拓展中W生的活动能力,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必备的运动技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科学理性地方分析影响田径运动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训练;综合素质

一、巧妙运用追逐跑游戏,提高学生训练激情

初中生学业繁重,除了体育课和活动课外,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而在体育课上,学生有足够时间活动,而在平时的训练中,追逐跑等游戏较为受欢迎,因为学生在追逐跑游戏中能够在跑步中享受追逐并超越他人的成功感,同时还能释放学习压力。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老师应结合追逐跑游戏开展教学,从而更高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激情、培养强健体魄、掌握跑步技巧。比如,在田径训练时设计“老虎与小兔”的追逐游戏。首先,老师将学生分组,不同小组学生在同一起点排成一列纵队。然后老师间隔发令,学生按顺序追逐前面的“兔子”,摆脱后面追赶的“老虎”。通过追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田径训练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各项田径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体育训练是高强度的,因此学生容易感到辛苦、疲劳,尤其是意志薄弱的初中学生更是容易在田径训练中退缩。因此,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各项田径比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对学生进行选拔和筛选,并挑选出学生代表参加全市100米、400米、跨栏等比赛。此外,老师还可举办田径运动会,鼓励全校学生踊跃参加,并奖励参加选拔的学生,而获得名次的学生更得到荣誉证书和学分。通过比赛的诱导,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调动训练的积极性。

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相应训练计划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能承受的田径训练量也不同,因此,初中体育老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地训练指导,根据学生实际的身体情况、训练进度和喜爱偏好等情况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而不是简单划出一条简单的起跑线让学生完成。比如,男女生所能承受的训练强度、擅长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高低年级所开展的训练进度、生理机能不同,老师在制订田径训练计划时要有所调整。针对男生机能承受能力较高、女生体魄较弱的情况,在进行推铅球训练时,男生以高考为标准,女生以突破自我为标准。

四、创新训练理念,转换传统方法

进入新时期后,当今社会已是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学生的成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旧有的田径训练观念和方法不适合新学生,初中体育老师应创新训练理念、转换传统方法,根据科学的人体工学,给予学生正确的训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田径训练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训练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首先老师要把学生放在主置,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向,转变教学观念,而不再是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次,老师应结合示范法、奖励法等方法开展训练,结合各种训练方法并在训练过程中综合使用。通过创新训练理念、转换传统方法,老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财富之一,而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是有效进行学习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高效地听讲、思考。因此,为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学生体魄,初中体育老师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训练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