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3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卫生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历年增加,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内容。转运环节是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其布局对整个垃圾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点研究转运站的选址,以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1]。
1 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涵盖的内容太多,很难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近些年,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城乡一体化课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哲学、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途径理解不同,如社会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协调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循环流通,生产力合理布局,确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高度共享城乡资源。经济学家则认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制定平等的经济政策,使得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由运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生态学家认为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就必须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对峙、城市和农村对立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空间布局的相关学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调整和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通过有效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点状设施与各交通设施的线状设施之间的结构,使得城乡之间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顺畅,促使城乡协调发展[2]。
2 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
2.l系统性、独立性
各个系统规划的内容是完全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系统都完整地自成体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系统历来是市政规划管理棘手的问题。但各个系统规划内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概括为源、管线、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供给部分的相关内容。如给水系统的水源,能源系统的热源,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确定、设施规模选择、设施建设要求等等。管线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设及相应的管径取值等内容。用户则包括社会生产及生活用户。
2.2规划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面积广,建设周期较长,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资渠道,国家政府投资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2.3改良维修困难度大
由于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敷设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视,往往等出现问题了才想起如何补救维修。
2.4协调、管理部门多
基础设施规划涉及十几个小类,每部分管理的部门不尽相同,当需要协调的时候,各部门利益会出现冲突,处理难度比较大。
3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3.1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各种危机相应产生,为了人类未来发展考虑,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将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来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内容。
1.基础设施区域统筹建设
1)区域统筹建设范畴
基础设施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点,但很多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去考虑其设施的建设与布置。如水系统中整体流域协调、水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电信系统规划;安全防灾系统中防洪、防震等规划;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环境分区规划。
(1)水资源流域协调
水系统具有流域性,一个地区的水系统的流域可能不仅局限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还涉及其他地区,因此需要规划流域协调区,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区划(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渔业等)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如按照水资源保护要求及标准,控制协调流域内供排水、防洪排涝、灌溉等内容的设施建设。
(2)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包括饮水水源保护和其它水源保护(如风景水体保护、生态水体保护等),在各种水资源保护中应该优先保护饮水水源。首先结合现状水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现有水库的库存量能否满足附近区域的供给。在大区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虑建设水库工程解决水源问题。从整个区域确定好水源后,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划分各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需要执行的标准。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节薄弱,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农村的发展建设情况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政府通过各种调控引导和投资建设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找到合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实际地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
4结论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状况提出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协调相关各类型、各层次规划,使城乡一体化中的基础设施规划能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为我国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盖尔?约翰逊(2004)认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存在城乡差异,要缩小差距,就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Reardon et al.(2001)在对拉美国家进行分析后指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会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Fan和Zhang(2004)、Gibson和Olivia(2009)在分析中国、印尼等国之后得出结论:乡村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保证。Poletti et al(2007)指出,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会导致农村医疗服务及社保覆盖范围偏小;Ulubasoglu和Cardak(2007)认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基础设施过于落后造成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其社会福利水平。总之,与农民社会福利水平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完备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应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进程。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问题及运营障碍
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多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却严重不足,存在运营管理短板等问题,导致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差距不断扩大之势。一是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农村投资份额偏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所需资金多数是由农村集体及农户自主承担,政府投入、外资及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较小。从绝对总量上看,财政支农资金虽在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远远小于财政总
收稿日期:2012―12―15
支出的增长率,所占比例也趋于下降。二是设施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水利、道路、电力等生产性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且多数存在功能落后、更新缓慢等问题。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通讯、医疗及文化娱乐等生活性基础设施,也普遍存在供给不足问题,难以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三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利用效率低下。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权利分割严重等问题;财政、信贷与投资三者职能不分,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低下。投资管理上存在责、权、利不统一问题,营运上存在责任制执行力不足、垄断定价等问题。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大方面: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特性上看,所需的投入量大,且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所产生的间接效益难以衡量。同时,其效益的发挥通常具有一定的延滞性,项目收益在短期内很难见效,地方政府往往缺乏投入积极性,影响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比如大型水利工程,只有当灾害发生时,其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同时,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还面临着自然环境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风险,容易因决策主观化而导致投资失误。在当前基本上仍处于“唯GDP”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为规避投资风险,地方政府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从地方财力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量迅速增加,收支压力持续增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的背景下,财政收支压力造成了地方政府无力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求。
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却也收窄了基础设施投入的筹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财政投入体制,城市主要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基础设施则主要由基层政府和农户负责,国家仅给予一定补助。这种二元投入体制的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过于偏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地区投入则不足。此外,由于城乡各行政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加上业已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未能放在一体化的视野内进行统筹规划。城市与乡镇的基础设施时常不能形成有机衔接,往往是先城市,后城镇,形成了城乡基础设施“貌合神离”的二元格局。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关系的相互协调
自2008年1月《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已由过去单纯的城市中心扩展到整个城乡区域,这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城乡区域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强调整体布局的协调性,处理好各投入主体的相互关系,实现建设标准、时间及区位等方面的城乡无缝衔接。基于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及农村现实发展需求,单靠地方政府或农村自身力量,很难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所需的庞大投入规模。为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并协调好各投入主体相互关系。
1.政府与市场
农村基础设施多数属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其建设投入决策的关键之处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依据基础设施的不同性质,决定是由政府财政直接供给还是引入其他力量参与。纯公共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于市场提供是以购买为前提,所以该类设施只能由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以税收等形式实现弥补。准公共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性质,实践证明,准公共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在引入多元化投入主体时,可有效缓解供给不足问题,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其投入都应避免让农民成为主要承担者。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均不同程度的对农业和农村加以特别保护。在日本,不仅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由政府全资建设,而且农民在购买大型农用机械时,也可获得政府补贴。政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竞争力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当前,我国农业地位依旧脆弱,政府应切实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担负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角色。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为确保政府作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正常发挥,需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入关系。假设中央政府(C)和地方政府(L)共同投资建设某地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U)、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额F)及工业项目(投资额I),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预算资金分别为BC和BL。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地方(包括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后,对建设成果的满意度(即效用)分别为RC、RL,效用函数取C-D形式,建立如下决策模型:
该函数表明:当中央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上增加投入时,地方政府却会削减等额的资金投入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博弈结果。要克服该问题,中央政府需激励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一体化事业中的积极性,即促使θ趋近于a,λ趋近于β。
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范畴。可根据所涉区域范围,跨省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属国家级公共品,跨地区的属省域公共品,跨县的归为地市级公共品,乡镇地域内的则属县市级公共品。以此为据,中央及省级政府主要负责投入建设跨省及跨市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县、市级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区域内项目的投资工作。
第二,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投入主体。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农村地区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配套补贴;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则应是中央政府。
第三,建立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工程项目资金使用信息的非对称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或地方配套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据初步估计,国家的涉农财政投入中约有三成不能及时到位或不到位。因此,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督机制,确保涉农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三、农村基础设施融资运营模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中的部分项目主要由企业负责建设,如农网改造项目的投资方是电网公司,村村通电话则是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投资建设,为城乡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他多数设施项目存在筹资渠道单一、权利分割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为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还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运营体制,选择适合的运营管理模式。
1.融资方式选择
(1)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阶段性。根据一国资本市场发育状况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可将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项目融资。BOT、TOT(特别是BOT)是多数国家在发展初期通常采用的融资方式,操作相对简便,对经济体系的冲击风险相对较小,是适用于资本市场发育和行政管理水平较低的融资方式。第二阶段为专业机构融资。此时,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较高,且国内资本市场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以专业机构运作为主。第三阶段为资本市场融资。以债券市场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ABS)及股票市场等融资方式为主,该方式接近于完全市场化,需要政府拥有更高的行政管理水平以确保市场化运作的顺利进行。
(2)适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及行政管理水平,对于具有很强社会性的农村基础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等项目,适合的融资方式应为BOT模式。由地方政府或项目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特许协议作为融资基础,企业作为投资方和经营方安排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特许期内,企业向基础设施的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回收投入并获取合理回报。待特许期满,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相对于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而言,通过BOT方式,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建设一些项目,而风险转给了企业,政府则可以集中有限财力去建设其他更具战略意义的发展项目。同时,BOT方式将企业运营的高效率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利于提高建设质量和速度。
2.运营监管模式转变
在确定运营模式时,应先判定其性质,对于规模经济要求较低、民营化效率更高的基础设施部门,宜采用市场竞争运营管理模式;具有自然垄断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则采取变通的竞争性经营方式,如特许经营合同等;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既包括自然垄断业务又包括竞争业务部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为适合于此类设施的运营模式,运作过程如图1。该类基础设施可实行业务分离,即部分业务采用市场竞争经营,其余部分则采取变通竞争经营,公共机构与私人企业机构通过签署基础设施运营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及义务,共同出资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图1基础设施运营PPP模式图2监管架构为确保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正常运作,实施有效监管是关键。如图2所示,公共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制框架,在项目决策方式、招投标及评标程序、特许权协议拟定、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服务质量、合同执行、争议协商与解决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私人企业机构通过市场竞争参与项目,负责项目的经营管理,承担相应风险。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77-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以及对私人投资激励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故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表述,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不管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均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樊胜根等人的定量分析测算,以1997年为例,我国政府每增加1度电投入,全国平均可增加农业产值0.36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2.1元;每增加1公里道路可增加农业产值40665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600元;农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的教育,农业产值平均增加168元,乡镇企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教育,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0元(樊胜根、张林秀,2003)。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至少有40%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样既可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又可建立持续增收的基石。此外,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有限,这是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现实,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农民力不从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中西部地区占80%。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无法单独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2)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中国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建设出来的乡村道路,往往只有使用没有维护、时间不长便被破坏了。
(3)建设管理效率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日常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基建预算和决算,也不进行基建项目决算审计,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效益性有待商榷;报批手续繁杂。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农村基建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规范不到位,不但导致了国家税金的大量流失,还埋下了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隐患;一些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分管负责人对基建财务工作不了解,没有按照项目的类别进行账项登记和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尤其在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确。哪些应由中央负责,哪些应由地方负责,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该由地方安排的项目,中央也参与投入,而该由中央投入的却因财力紧张而无力负担。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联系不紧,易造成使用中无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造成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境:(1)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2)地方政府投入有限;(3)农户投资资金缺乏来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由此导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陕西省
近五年来,陕西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全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690.4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近5倍。但陕西省处于国家的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在国家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如何实现市政基础设施达到城乡一体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1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要求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步伐。省政府根据《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精神,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部署,2011年要完成全省83个县(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0年全省70%的县要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基础条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硬件环境,是城乡关系中各种网络要素流的依托与保障,它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等各项社会活动正常运行。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不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却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各地规划编制内容与规划编制依据存在巨大差距,村镇设施规划标准与城市规划标准差距尤其突出,如何实现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是关键所在。
2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思路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并不意味着通过规划使得镇乡、村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的水平相当,而是找到合适农村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和模式,在其经济社会水平下让人民拥有与其对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发展平台。
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及相关的上位规划对其宏观层面的总体调控原则,参考《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办法》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需建设的内容,着重于城镇与乡村市政基础设施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的考虑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选择类型、规划中量的标准调控、指标大小、规划方法等内容。做到资源有效的配置与共享,对县镇及乡、村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做具体合宜的安排,成为城市规划、镇、乡及村庄规划的有效参考对象。努力对不同的性质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实现共同的目的,就是使不管是城镇的居民或是乡村的居民都能享用市政基础设施给他们带去的生活生产上的便利和益处,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基础。
3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涉及的专项、等级、内容多元化,需要调节不同空间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内容,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贯彻以调整城乡协调发展为重点,建立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平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遵守的原则是:
1、因地制宜原则,一方面要参考陕西省上位规划对市政基础设施在大层面上的规划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情况,符合城镇发展及乡、村庄发展的特点,使规划具有可行性。
2、城乡互动发展原则,既要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设施发展进度,为农村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发展平台,实现城镇和乡村两者之间双向互动发展。
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原则,市政基础设施中电力、电信网络规划、防灾、生态建设等好多部分都需要从区域空间来整体规划协调,这不同类型空间开局必然存在矛盾,因此以区域整体观念来协调各个类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既有利于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也避免了重复建设。
4、以人为本、综合发展原则,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发展原则,使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生产质量,有利于创造具有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物质支撑基础,合理布局,节约有限的资源。
4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探讨市政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应涵盖的内容,在以往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概括,分为水系统、能源信息系统、安全防灾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四个部分,水系统就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源保护、城镇的给排水系统、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等方面内容,能源信息系统涵盖县域整个电力、电信网络设施建设、城镇供热、燃气供应设施规划建设及农村因地制宜的方式选取。安全防灾系统是从整个县域来研究防洪、防震、消防、地质灾害及人防建设应采用的措施与方法。生态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1、 城乡水系统规划
1.分析现状(了解现状水资源情况、供水设施建设情况等) 2.城乡供水规划(城乡给水水源规划、城乡给水工程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3.城乡排水规划(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排水设施系统建设等)
2、城乡能源信息系统规划
1.分析现状(调查现状气、电、暖、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情况) 2.城乡电信网络规划(城乡电信设施规划、邮政设施规划及广播电视网络) 3.城乡电力规划(城乡用电量预测、城乡电网规划、新能源供电选择)4.城乡供热规划
(城乡供热方式选择、供热热源建设、供热设施规划)5.城乡燃气规划(城乡燃气发展目标、气源规划、燃气设施规划)
3、城乡安全防灾系统规划
1.城乡防洪规划(城乡防洪标准设定、防洪工程规划、水库治理等) 2.
城乡防震规划(城乡地震设防标准确定、应急抗震救灾系统规划等) 3.城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乡地质现状调查、基本对策规划) 4.城乡消防规划(
消防设施系统规划、消防指挥体系建设等) 5.城乡人防规划(人防设施建设规划、确立基本原则)
4、城乡生态环境系统规划
1.城乡生态规划原则2.城乡生态规划目标3.城乡生态功能区划
4.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字: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税收优惠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7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投入差异一直存在,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协调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我国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加以重视并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1.1 城乡固定资产财政投入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为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政府投入城市固定资产项目也相对增多。以下表格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数据。据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然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越来越大,至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4.3倍。因此,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城市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比农村的高很多。
1.2 城乡教育财政投入差异
自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以来,许多农村的孩子能够完成学业。但是从高中开始,人民必须全部自费送孩子上学,这对于边远地区的人民来讲,诚然压力较大。下列表格是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了解到的数据。
通过表格我们发现,城市的高中学校所数是农村的9倍,这数据不得不让人深思,难道除了义务教育,我们农村学子受高等教育的希望这么渺茫吗?
1.3 城乡通讯设备财政投入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讯设备已覆盖到城乡各个地方,许多地区的人民都用上了手机、固定电话、电脑等通讯产品[2]。2013年,我国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是122,911.3万户,电信业务总量是15,707.15亿元。然而,许多农村地区虽然有通讯条件,但信号并不稳定。我国通讯企业具有国有垄断性质,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龙头,受国家政策扶持,获利匪浅,那么是否应该关注到农村这一块,提高对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呢。
1.4 城乡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差异[3]
乡村地区除了就业难、上学难、通讯难,还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就医难。乡镇卫生机构虽然普及,但是资金少,设备落后,医疗工作者也缺乏,因此很多农户身体出现问题也来不及救治,或者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 形成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的原因分析
2.1 城乡二元格局长期未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户籍壁垒的差异,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余问题[4]。周玉清教授指出,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都明显偏向城市,农村居民得到的利益较少。长期的实施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导致多项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城乡差异愈来愈大。
2.2 分税制带来的政府收入差异
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基本明确了各级政府间的权利及财政分配关系,实现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但是,分税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税种分配不合理。为保证中央收入,税种的划分使中央税大多是税源广、税基厚的核心税种,而地方税基本属于税源分散、征收困难的小税种,致使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平衡财政支出[5]。
2.3 经济发展对城乡的反作用不同
经济发展的好,也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地方政府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也会提高。 反之,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也会减少。
3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当地的收入。下面表格是关于近几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地区高3倍。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均会产生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投入不均系数或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越小。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主导着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不均,也会带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均,进而导致差距越发增大。
4 缩小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的建议
4.1 树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增长意识
走出“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放缓农村基础建设步伐”的固有思想,树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增长意识。不要单单看到城市发展的各项优势,要立足乡镇的特点和长处,寻找经济动力和增长点,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发展本土优势,提高经济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进而协调城乡发展。
4.2 建立监督机制,严惩腐败行为[6]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笔资金,因此每一项财政支出都需要严格的监督程序。特别是小地方的建设项目,监督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
4.2.1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主,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4.2.2 严格管理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4.2.3 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的法律与规范,切实有效地进行执法监督勘检。
4.2.4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算,预算和决算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4.3 实行优惠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率先纳入消费型增值税的施行范围。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购置税的企业,允许全额扣除;为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考虑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或者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将准予所有投资额在每一年的企业所得税中进行抵扣;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体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收入,依据年度应税个人所得税额减征20%[7]。通过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各类社会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姬.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2014.
[2] 魏新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D].2011 .
[3] 杨庆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理论与创新[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55,62.
[4] 李畅.二元结构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D].2015.
[5] 沙安文,沈春丽.地方政府与地方财政建设[M].中信出版社,2005:81.
[7] 蔡洪旺,王亚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D].2007.
[8] 祁新民.陕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与思路研究[D].2015.
关键词: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24-02
一、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概况
皖北地区包括淮北、亳州等六市,拥有两大煤炭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劳务输出中心。一直以来,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城乡一体化建设难度较大。2014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5913.3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7.8%,低于皖中地区生产总值21%,低于皖南地区生产总值24%。皖北六市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与全省差距最大,分别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54%、46%、60%,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8%、14%,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5242.1亿元,同比增长15.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近些年,省委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展皖北扶贫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先后提出了“两淮一蚌”经济带、宿淮同城化战略、“淮蚌合芜宣”经济带、沿淮城市群战略等,制定了《皖北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若干意见》,并且在十三五规划中确定建设皖北城际铁路网、皖北机场群以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瓶颈制约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明显
2014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503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皖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总收入928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6.4个百分点。皖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2.5%,高于皖中地区9.4个百分点,高于皖南地区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其中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最为明显,分别为2.6%、2.63%和2.6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以上,亳州市、蚌埠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2.4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1%、9.1%,皖北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中心、能源基地,城乡二元结构始终未能得到化解,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收入分配不合理、财政支持力度不到位等都成为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城乡工农业协调发展机制失衡成为进一步拉大皖北城乡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
受传统市政规划、地理位置和区位因素影响,皖北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比较滞后,城乡公路颠簸难行、公交线路布局不均、城乡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老百姓出行难、生活难、休闲难。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财政资金的扶持,皖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与皖中、皖南以及东部沿海省份相比,皖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皖北地区新增城乡公路建设316.4公里,其中宿州、蚌埠、阜阳市新增公路长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28%、37%,而淮北、亳州和淮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5%、51%、87%。皖北地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9公顷,其中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4%、90%、56%、77%,蚌埠市和阜阳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和51%。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只有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建设风貌,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才能逐年提升。
(三)城乡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皖北地区城乡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淮北市、淮南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为煤化工产业,亳州市、宿州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在其总产值中占据重要地位,蚌埠市、阜阳市作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发展以商贸、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经济。淮北市、淮南市第二产业比重分别达到67%、62%,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亳州市、宿州市第一产业比重达到24.6%、24.7%,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过高,蚌埠市、阜阳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均衡,但是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仅为31%和33%。皖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匮乏,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皖北地区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发挥协同效应,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受区位因素制约,皖北地区既不沿海又不沿江,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途径不畅,难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企业成本利润率。
(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不到位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社会保障体系能否真正覆盖城乡居民,惠及人民群众,是衡量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无差异化的重要指标,更是关系到农民市民化、城乡居民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例,2014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同比下降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新农合参保人数同比上升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淮北市增幅最快,达到34%,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增幅较平缓,均在1%左右徘徊,而蚌埠市、阜阳市均出现了负增长。就农村居民新农合参保情况来看,宿州市增长最慢,仅有0.2%,淮北市、淮南市增幅相对也比较缓慢,而增长幅度相对较快的亳州市、蚌埠市、阜阳市也仅有1%、2%的增幅。
三、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路径优化
(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渠道提高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皖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首要因素,皖北的实际情况是城富乡穷,因此,解决的办法必须要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入手。近期,中央和地方相继文件要求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理顺农村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皖北地区应紧紧抓住改革的政策福利,主动引导农民加快确权登记、开展土地流转,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农村经济注入市场机制、激励机制,从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增加农民土地流转租金。此外,当地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合理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其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破解二元城乡结构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制定税收减免政策、下放招投标权限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适当降低贷款标准,减免借贷利息,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减轻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组建融资平台,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投融资关系枢纽和交易平台,应妥善协调好投融资双方关系,减少交易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率,搞活资金流通,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元融资渠道,减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阻碍。皖北城乡应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市政建设、桥梁建设、饮水供给、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效,改善皖北城乡风貌,促进皖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主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倍数增长,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不均衡,产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归根结底是创新驱动力不足,皖北地区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努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着力发展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提高工农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力向价值链上端攀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打破时间空间制约上的优势,密切与外界环境系统的信息交流,利用智能物流技术,提高供应链配给效率,发挥物联网功能,实时监测产品生产加工情况,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降低出口成本,破除贸易壁垒,增加出口贸易额。同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还要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分析和预测功能,实现皖北城乡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促进皖北城乡产业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四)健全完善城乡社保体系,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皖北城乡差异大,社会保障覆盖不均衡,特别是有些城镇覆盖到了,有些乡村没有覆盖,有些地区覆盖到了,有些地区没有覆盖。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农民纷纷进城,参与到城市工业建设、服务产业当中去,他们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可是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农民工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得不到提高。皖北地区应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实现交互协调的全覆盖,沉香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要协同创新,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五)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皖北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农业产量不高,农业效益较低。皖北地区必须实现由一家一户的独立种植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必须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经营效率,必须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保指数。皖北城乡应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镇龙头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发挥农业生产协同效应,适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城乡商业经营网点应提前做好市场调查,积极与农业生产基地沟通协商,谈定合理的价格,积极做好农超对接,真正惠及城乡居民。
参考文献:
[1] 吴双胜,王淑霞,吴 玲.皖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型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5).
【关键词】公共文化供给;问题;建议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由于长期的体制机制因素阻碍,城乡之间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日趋扩大。因此,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协调发展,不仅是多样化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转变,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水到渠成。但就全国而言,城市社区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属于薄弱环节,文化发展现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一、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现状
(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政府用于全国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合计投入1220.41亿元,其中城市850.65亿。县及县以下369.76亿元,占不到城市投入的二分之一。“十二五”规划后,国家加快对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尤其重点加强对县及县以下文化投入,“十二五”规划的前三年,文化事业费总额已高达1403.21亿元,超出“十一五”投入总额,县及县以下投入增长速度是32.06%。由此可见,政府对文化杠杆逐渐倾向乡镇。
(二)全面启动全国性公共文化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财政部、发改委及文化部门等还专门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若干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例如“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建设项目”等,这些工程都有效地向偏远农村倾斜。另外,还大力推广送书下乡活动,着重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得问题,鼓励建立农家书屋,满足农民对各类图书的需求。
二、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建设不平衡。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多了,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有待提高,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大部分都是建在乡镇上,偏远山区的农村根本难以享受到这些基础设施;另外,大多数农村没有实现数字化电视、有线电视,能接收的频道很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二)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平衡。在许多大城市,打着建设地标性建筑的名义,兴建豪华的大型场馆,资金消耗巨大,然而,普通市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无需豪华的外观及高档的设施。而在农村,文化投入经费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民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却不能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相协调,难以满足农村人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
(三)弱势群体文化权利得不到重视。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在大城市有着一群为城市建设付出艰辛汗水,却一直被忽视的群体-农民工,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缺乏,他们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所以应该关心重视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组织建立农民工活动场所,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还能推动建设和谐文明的城市。
(四)缺乏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在我国,虽然文化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增加了,文化基础设施却没有得到逐步完善。究其原因在于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持续性。文化基础建设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容易跟风建设,临近乡村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便也跟着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一旦资金跟不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停滞,浪费资金的同时,文化建设也没有得到提高。
三、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差距。农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时,他们的利益应当受到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政府应当兴建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确保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主要是一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实惠项目,没有财政支撑,这些项目、活动无法展开。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要明确资金流向,确保建设资金是真正用到实处,并协调城乡建设资金的分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保证。
(三)重视社会各群体的需求。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却扎根在农村,他们不仅享受不到农村的基础设施,也无法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属于被遗忘的群体。在城市,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生活在建筑工地周围的棚户区内,政府应当重视这以群体,适时的建设农民工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寻求存在感、归属感。
(四)政府应当建立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持久关注。不仅要给予资金扶持,更需要政府监督作用,实时验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严厉打击跟风建设。另外,应呼吁城市帮助农村逐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图书馆有大量书籍,可以适当借转一些到农村书屋,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
四、结语
城乡公共文化供给虽然是城市和农村两个对象,但它其实是一个整体,都是国家的一部分,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未来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 季根章.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理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