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4:55: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消费主义现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54-02
一、网络媒介审丑时代的到来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高速性和快捷性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拥堵的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促进了网络媒体的繁盛,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炒作、媚俗、炫富等成为近些年网络关注的热点问题。
消费丑行,似乎已经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道精神作料。我们在消费网络的同时,网络同样也在消费我们。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hold姐等等,这些都在向大众展示“丑”不但可以传播,“丑行”更能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网民也在这股审丑浪潮中展示他们的热情,全力配合这场审丑狂欢。
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上的消费,文化消费、精神消费到处充斥在网络传播当中。当芙蓉姐姐认为丑是一种时尚,再到hold姐高呼fashion,我们便进入了一个审美疲劳的时代。网络传播为审丑的发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草根明星的不断涌现让这场审丑风潮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网友们也不甘寂寞,不断发掘新的“丑星”,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
当大众对传统审美观念开始颠覆,打破长久以来对美的标准的判断,逐渐消费丑行时,这便给娱乐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方向与传播视角。丑作为美的对立面存在,当受众已经对美有了顽强的免疫力时,丑就显得标新立异、吸引受众的眼球。
在全民消费娱乐的环境下,审丑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审丑明星更是不断突破自我展示丑的一面,以博取受众的眼球,换取关注度。病态的网络传播在消费大众的同时,也给予大众一种错误的消费导向。当丑成为一种时尚,人们进入到审美疲劳的时代,审丑便成了全民消费、娱乐的活动。
二、网络审丑的消费主义表现
鲍德里亚在他的《消费社会》中开篇就提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在网络传播的场域里。“丑角”们心甘情愿地“被消费”着,看客也乐于“消费”这份娱乐[1]。在消费与被消费之间,两者都是各取所取,竭力将这场审丑盛宴不断向前推进。
(一)精神娱乐消费中的网络审丑
网络传播的消费主义无疑是消费丑行的助推剂,2004年以标志性的S体型、矫揉造作的语言迅速红遍网络的芙蓉姐姐,在这场审丑浪潮中可谓收益颇多。截止2013年这位以丑为美的丑星更是一路蹿红,时不时地出现在娱乐版面上。在这场娱乐狂欢当中,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看客的娱乐心理,网友的热切呼应,才不断鼓励这些丑星将丑进行到底。
在过渡娱乐化的环境里,网络传播更是为娱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消费丑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正恰恰反映出人们对美的厌倦,更有网友声称太多的人造美还不如丑来的实在。丑星们正是抓住了受众的这种消费心理,不断地语言出位、衣着出位、行为出位,这些都似乎证明了只有扮丑、拿无知当自信才能跻身审丑热潮。
在这个娱乐盛行的时代,网站旨在抓取更多的受众关注,以及如何让受众停留更多地时间,也因此网站会不断地标新立异,促使这种消费娱乐的风潮不断推进。搞怪、恶搞这些都在朝着娱乐的方向发展,网络愉悦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种审丑的风潮中,精神娱乐消费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
(二)文化消费中的网络审丑
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2]。在文化的建构中消费文化在当今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网络传播又为消费文化提供发展的平台,在这场消费主义浪潮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都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消费主义社会下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交织于网络与传统媒体。电视剧作为人们消遣时间的娱乐项目,也参与到这场文化消费热潮当中。受众开始对老套的电视剧情感到乏味时,编剧们便不惜牺牲文化产业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抗日题材过分娱乐化的倾向,在剧情方面对史实的戏说越来越重,甚至掺杂臆想、杜撰。一味地追求娱乐效果和商业利益,不仅模糊了观众对历史及英雄人物的正确认知,也是对革命历史的不负责任。
历史题材的剧情为了突出创新不惜臆想桥段,古今穿越、道德丧失、第三者插足等等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牺牲原著、娱乐大众的心理屡屡可见。消费文化已近成为一种商业手段,文化的传承不仅没有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以消遣文化来娱乐大众已近成为一种手段。娱乐至上的时代文化不在是生活的必需品,网络传播成为消费文化的兜售器。人们一边在批判丑行,一边又在这场闹剧中自娱自乐,当审丑取代了审美,当精神消费、文化消费过后,我们还能消费什么?
三、网络审丑消费主义的主要原因
传媒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消费为目的,不断挖掘新鲜的事物供受众消费。加之网络传播自身的特点为审丑风潮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把关的缺失更催化了这股审丑浪潮[3]。
(一)消费与被消费:经济利益的驱使
网络媒介消费主义倾向是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媒介自身内容的“可消费性”。网络媒介本身就是媒介市场的竞争主体,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需要抓取更多的关注度扩大受众市场的占有量,与其他传媒类型相比较,网络媒体作为相对年轻的媒体类型,为了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在愈演愈烈的媒介市场竞争生存并发展,需要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网络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于广告收入,相比较报纸、电视而言,在网络上投放广告成本相对便宜并且播放次数、传播范围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广告主投放网络广告的主要参考依据就是网站的访问量或点击率。因此,如何追求更高的访问量和点击率是网络媒体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正因为如此,网络信息出现了娱乐化、时尚化、庸俗化的现象。
消费丑行成为现代网站娱乐大众的一种手段,丑星与看客也在这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中寻求自我需求,网站作为消费丑行的助推剂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在这种消费经济链条的环境下,网络审丑的这股风潮才会愈演愈烈。丑星们心甘情愿被消费的背后隐藏着名誉、利益的驱使,扮丑成为草根出名的一种捷径。
丑星利用网站宣传自己,网站作为助推剂不断挖掘推出新的丑星,这样才会引起网友的关注,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较高的点击率从而提高网站的知名度,以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正是在这种消费主义市场环境下,网络才会不断催生新的丑星,消费丑行成为网站宣传的噱头,而网站、丑星、受众这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网中,都是源于经济利益的驱使。
(二)网络把关缺失
网络传播娱乐化倾向在现代传播当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消费丑行这种娱乐大众的行为已经成为草根出名的捷径。网络传播自身的一些特点加之网络本身监察不严在一定程度上默许这种丑行的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站的点击率才会助推了这股审丑浪潮。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应给予受众积极、正面的引导,媒体应当维护和发展最广大的公众利益,而不是纯粹以营利为目的宣传。网络传播把关的缺失不仅使传播的内容缺乏公信力更让虚假消息的幕后推手钻了空子,正如“秦火火事件”就是对网络炒作有力地回击。
秦火火作为网络丑星炒作的幕后推手,更是将这种审丑风潮宣传到底。在这种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当中,丑星们心甘情愿地被拿来炒作,而幕后推手更是不择手段地消费丑星从而获取利益。网络把关的缺失加之网络推手的恶意宣传,并且利用网络监管力度不足,经过微博发出并经“大V”转载后,迅速将虚假新闻推向热点话题。网络审丑的这股风潮也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不断滋生,成为现在网络传播的一种普遍现象。
消费丑行之所以可以迅速发展正是由于网络传播把关不严,传播的内容并不像报纸、电视经过严格的审查,相反网络给予公众更加宽松的平台,这也就意味着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内容。网络幕后推手就是很好地抓住网络传播的漏洞,以消费受众为前提不断谋取自身经济利益,正是因为有着利益的交织才会让丑星心甘情愿地被消费。推手在消费丑星的同时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网站的发行者同样依附于受众的点击率以谋取经济效益,也因此在网络监管上采取默许传播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互相消费的关系体系,才会使消费丑行的风潮不断扩张。
四、结 语
网络的发展无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娱乐化的社会当中,网络又催生出“精神狂欢”产业的发展,这让消费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消费丑行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主要传播要素,这种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利用互联网的高效性迅速占领传播市场,将丑星推上公众的视野从而获取一定的知名度。网络传播犹如一把双刃剑,折射出整个社会传播的方方面面,从“秦火火事件”便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已经加大对互联网传播的监管,对于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也给予相应的惩罚,净化网络传播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项新任务。
网络媒介审丑的这股风潮也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理,受众消费娱乐的行为是一种正当消费行为,当时这种消费行为也应该有一定的界限,网络传播更应该把握好这种消费界限规范传播内容,提高网络传播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相信消费丑行的这场狂欢也会因为这次整顿事件落下帷幕,反思在这场消费娱乐的盛宴中我们究竟娱乐了什么?
参考文献:
[1] 邬聪媛.审丑时代与符号红人——传媒消费主义视角下的“凤姐”现象[J].青年记者,2010(12).
[关键词]弗洛姆;消费异化;资本增殖;价值缺位;生态文明;生态消费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4
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原籍德国,曾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它使人向非人化方向发展,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都被异化,因而是病态的消费异化的社会。学界对弗洛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弗洛姆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关系、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分析和社会改造理论及人道主义与人学思想等方面,但都没有对弗洛姆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成因作系统探讨,也较少涉及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
总体上,弗洛姆认为,人类有“自我保存的需求”和“生存的需求”,人性是一种潜能、创造性和理性,对自由、幸福的欲求是人的天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模式。如果一个人按照人性的特性和规律去充分发展,他就可以达到精神的健康;如果一个社会以符合人性的、满足真正的个人需要为基准,它就是健全的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不健全的社会,它以人的病态化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人的异化。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对资本主义造成人的病态化及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弗洛姆认为异化主要是心理学问题,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异化”,就是一种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做一个陌生人”[1](P106)。弗洛姆认为,在现代社会,异化几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所消费的物品、与他的国家、与他的同胞,以及与他自身的关系中”[1](P109),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在物质上进入了富裕社会,但人被异化的范围也更广泛了,已经由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消费本来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手段,但消费的这一功能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了,消费被赋予了其他意义——一方面,它成为人们在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另一方面,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纵和控制,使消费成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消费异化使消费的主体、客体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异化。
1.人所创造的世界成了人的主宰者
弗洛姆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造世界,然而人却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反而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的奴隶。人所释放出来的力量越强大,人就越感到作为一个人的渺小和无能。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组织越来越庞大的工业社会中,人所创造的世界没有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和确证,人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也没有成为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必需用品,它们反而成为人的偶像和控制人、奴役人的上帝,物欲驱使使得生产者成为消费行为实现自己的必需手段,人不过是消费得以实现和持续的环节,人对物的消费异化为物对人的消费,消费异化成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特征。“人所创造的世界却成了人的主宰者。在它面前,人俯首帖耳。他竭尽全力地安抚它,巴结它。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了他的上帝。”[2](P159)
2.商品使用价值被遮蔽
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的炫耀价值走向前台,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微不足道。当一个人说到“300万美元的物品”的时候,主要关心的并不是它的用处、外观或具体特征,而是在说它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能用金钱数量形式来表达其交换价值的品质。弗洛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代表了一种抽象形式的劳动和努力,它不必是“我”的劳动和“我”的努力,因为“我”能通过继承或欺诈或运气或其他方式得到它。“如果我有钱,我就能够得到一张精美的油画,即使我可能没有一点艺术鉴赏力;我能买到最好的留声机,即使我毫无音乐感。”[1](P115)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的使用价值被遮蔽,商品的价值被异化,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
实证主义是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其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其基本观念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惟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的知识才是科学。它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营销学方法论不等同于研究方法或具体技术,它是对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和评价。在西方研究概念中,规范的研究都是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如商品学派和职能学派都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的。
实证主义强调知识的可观察性。如细分市场特征、竞争者行为、某一类消费者对某个具体产品的购买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可观察的。长期以来,实证主义一直是市场营销研究的主要方法。我们研究营销学的方法基本就是观察(案例)——归纳(总结共性)——分析(案例中说明的问题)——判断(归纳出结论)——预测(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的归纳模式。
本文无意否定实证主义在市场营销研究中的作用,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对于市场营销研究来说,我们不能完全陷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中,因为市场营销自身的特点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导致了市场营销研究的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对于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缺陷
1、实证主义专注于实证分析而忽视营销理论的建设。
首先,实证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重经验轻理论的特征。忽视理论建设而专注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就是营销学研究的破碎和分裂。今天的营销学的繁荣只是停留在表面,由案例、事件类所组成的经验外壳比较丰满,但其背后的理论内核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研究者割取其中的一个小块,但是研究结果相互之间无法融合。如,在行业、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层次上,虽然单就各个层次来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各个层次之间的整合却始终是个难题。市场营销丞须建立各个知识领域间的正确联系。不客气的说,实证分析对于建立这种联系帮助不大,只会给建立对营销现象的完整理解带来更多的障碍。缺少理论内核的实证分析就好象拉车的马儿虽然都在努力,但却没有朝着一个方向,只会加剧营销学的分裂。毫不客气的说,市场营销学还处于描述性与因果性的归纳阶段,同其他自然学科相比远未接触到深层的理论内核。但就建立营销理论的内核而言,只有理论思维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其次,市场营销的许多理论都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缺少适当的假设与公理,也就没有适当的定理与推论。例如,我们知道要依据消费者的媒体习惯去制定广告计划,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才是有效的原因。就好象现在的中医理论的发展动力仍是经验的总结,并非理论科学的发展。甚至在证候实质研究领域,还出现了以“药—方—法—理”研究及“病—方”研究取而代之的想法。以至于中医在一些西方国家被视为迷信。
2、实证主义方法论下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际市场操作的成功不具有因果关系。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从“证”的角度讲,一项科学实验之所以科学,在于其可重复性。如果一个科学实验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在同样的控制条件下反复进行,那我们就说,这个理论是可证伪的。但是在市场实操中我们发现,在青岛是有效的营销方法在南京面对相同细分变量的消费者可能是无效的。这是因为两个城市的规模、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周边环境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实现初始条件完全相同。意思是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我们无法获得同样的控制条件,那我们也就无法保证成功的方法是可重复的。也就是说,市场营销是不可证伪的,那它的偶然性就是必然的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实证主义主张社会学不是探讨“应该如何”,而只是客观地阐明社会“究竟是如何”。但是市场营销学掺杂了太多的科学无法判断的“应该如何”的东西,这也导致了市场营销理论的不可证伪性。因为可证伪性对于“应该如何”这一道德命题来说是无效的。依照卡尔.波普尔的观点,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在于经验上的可证伪性。这实际上等于说市场营销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学。用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来说,营销管理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我们试想一下,快速消费品的一个成功案例能否类推到耐用消费品的营销之中?一些企业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通过投放广告而成功的案例在今天是否依然可行?我们经常听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讲述如何成功的营销案例,但是换了一个企业这个案例是否还起作用呢?
恐怕都很难奏效。因为我们无法获得同样的控制条件。
那我们再退一步来说,同一个产品,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营销对象,但是时间变了,那么使用相同的方法我们能获得成功吗?
答案是——不能!举例来说,上个世界的八九十年代很多企业通过做广告获得成功,今天如果有人依然想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那恐怕就是在找死了。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在那个时候你开进中央电视台一辆桑塔纳你开出来的会是一辆奥迪。今天呢,你开进去一辆奥迪,很可能开出来的就是一辆奥拓。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营销对象接触信息的方式也变了,时间变了就意味着什么都变了。只有你的方法没变,你不是找死又是什么?因为时间变了,也即意味着营销地点、营销对象的初始条件都发生了变化。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里我们又涉及到市场营销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市场营销过程的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已经发生过的行为不可能被严格的重演,即相同的解释变量并不能得到相同的被解释的历史现象。这里我要说明两点。一是营销过程本身的不可逆,也导致了市场营销的不可证伪性。另一个就是曾经被证明是成功的营销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无法获得完全相同的控制条件,而使其前途变得扑朔迷离。
看到这您大概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是的,市场营销的不可证伪性与不可逆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下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际市场操作的成功不具有因果关系。不同的环境条件决定了事物具有不同的行为状态,不同的行为状态又有着不同的结果,因而一个理论方法就有多种可能的未来。也就是说,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就需要我们依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营销的方法,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随需而变。
3、实证主义的因果性陈述和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随机性难以调和。
实证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因果关系陈述和概率统计关系陈述,但是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却又充满了随机性。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消费者总是选择他们认为能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司购买产品。但实际上,顾客往往并没有选择那些提供最高让渡价值的产品。消费者选择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符合传统的因果律,而作为个体消费者却又千差万别。消费者在购买的选择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用实证主义的因果律恐怕就很难去描述了。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宏观的层面看消费者行为,我们假设具有相同特征的消费者都是无差异的,所以我们可以对具有相似特征的消费者进行聚合,也就是进行市场细分。就是说我们可以在确定的原因下得出确定的结果。但是从微观上来看,每一个消费者又是有差异和唯一的,这就违背了具有相同特征的消费者都是无差异的假设。就是说,我们把宏观层面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微观层面还原的时候,实际上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虽然我们又提出了针对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唯一性的定制营销,但这只不过是又一次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外壳添砖加瓦而已,并未解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消费者行为之间的融合问题。这样只会使市场营销学更加破碎。市场营销的这种随机性恐怕暂时很难用实证主义的因果性去陈述。
4、实证主义方法论并不能保证市场营销研究的客观性。
实证主义方法论要确保其研究结论的客观性,营销研究就必须要从事实出发,同时尽可能的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但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决定了营销研究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一般不介入正在研究的现象,而社会科学家则自身在研究现象之中。因此,研究者必然会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带进认识过程,并最终影响到认识过程的结果。再加上市场营销研究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很难重复营销事实发生时的所有条件。悲观地说,我们可能无法评估营销研究的客观性。这也意味着我们由经验获得的理论可能与真实客观规律距离甚远。如果营销环境和营销对象又发生了变化,我们如何保证此时此地的“成功法则”在彼时彼地也能获得相同的成功呢?
5、实证主义方法论并不能解决市场营销研究中的所有问题。
为什么说实证主义方法论不能解决市场营销研究中的所有问题呢?
比如说,一个消费者钱包里的钱只够买一双李宁牌的运动鞋,但最后却刷卡买了双耐克。显然实证主义无法解释这种冲动型消费的原因。这是因为市场营销学本来就不是纯粹的科学,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就需要用到心理、情感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了。也就是说,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并不能解决营销研究中的所有问题,解释主义或者定性研究方法同样是营销科学所必需的。
二、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一直以来,市场营销学在研究方法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争论,即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之间的争论。但是今天市场营销学科的现状告诉我们,脱离了人文主义,单纯按照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走下去,我们的路将越走越窄。
关键词:消费文化;当代艺术;影响
1 当代艺术与“消费”时代背景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今日的时代特征可以用“消费性”来形容。从1970年以来,新自由主义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主张是: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发现,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了资本主义良性运行的条件之一。为达此目的,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便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并变成一项欲望工程或营销工程。因此,今天的生产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而同时是消费欲望的生产和消费激情的生产,是消费者的生产。只有“生产”出一批有消费欲望和激情的消费者,产品才能卖得出去,商品生产的目的才能实现。因此,消费主义便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
《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包括:第一,商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第二,消费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文化含义上,消费体现个人身份;第三,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首先,艺术经济准确地反映了金融资本经济的状况。艺术不仅是一个非功利的自由表演领域,它也是一个投机市场,在这市场中,艺术品被赋予了投资、避税和洗钱等各种工具主义功能。第二,为了消除艺术观众心目中粗俗的经济考虑,当代艺术必将自己的作品从庸俗的大众趣味中独立出来,继续展示其自由独特的特点。缺失了感伤情怀的当代艺术展现了一种与流行歌曲、电影电视中表现的甜蜜幻想相悖逆的形象。在对人类心灵的探索中,当代艺术会探究其中最为黑暗恶劣的一面。第三,对于纯洁的文化自由理想来说,人们可能认为自由贸易与自由艺术分别是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系统以及其补充物。自由艺术与自由贸易之间存在着一种不被承认的密切关系。自由艺术的大胆创新只是苍白地映照了一种资本自身造成的各种必然之物不断烟消云散的现象。当消费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相链时奠定了当代社会消费文化的基础。艺术在消费文化中成为可利用的符号之一,从而也被消费文化所影响。人们一旦用消费的观点来对待文化艺术,它的经典性便被溶解了,因为艺术作为一种消费,便意味着它已不需要是一种具有永恒性价值的精神产品。它成为了一种满足人们生活的消费。由于商品变得更富文化色彩,艺术也变得愈加商品化,市场不断扩张,同时也越加融入到资本主义活动的总趋势中。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与对待商品的态度趋于一致,而那些商品也假装自己毫不劣于艺术。
2 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2.1 外在影响
(1)消费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为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不论哪一个时代,艺术的创作与繁荣都是建立在坚固稳定的经济及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基础,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前提,只有拥有了这一重要的基石,人们才能够从物质上,从生活中看到美与真理。
(2)消费社会的技术力成为艺术普及的手段并改变着艺术的创作模式和欣赏方式。消费社会能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力的高速发展,它带来的物质的极大丰富,它让技术崇拜成为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强大技术力的支撑下,人们对于艺术的创作如虎添翼,变得更加开放、大胆,变得更加不可思议,挑战更高难度成为可能。同时,也让艺术的欣赏者能够在技术力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视角,或者缩小版的复制品中全面的感受到作品的韵味。
(3)消费社会的符号性质对艺术和美的利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和美的普及。在消费社会环境下,商业中的销售环节是被认为最重要的,而为了带来更好的成效,商业活力和美学感觉就成为了商业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尤其对于商品包装而言。因此,美学和艺术对于包装的影响,一方面是商品在广告中得到更好的宣传,另一方面,现代工业设计本身也将这样的设计制作变成为一门“艺术”。美学与艺术帮助了商品的销售,同时,产品的宣传与流通也向世人展示着当代的美。
2.2 内在影响
(1)由于艺术品在消费文化环境中变的更像是商品,所以它本身的价值也开始更加依赖于自身的消费符号价值,这是由艺术所依赖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人们不仅消费物本身,还将消费物当作突出自己的符号。在消费中,艺术的符号价值被张扬,人们通过艺术来显示自己的偏好,或者将自己归为某个群体某个阶层。作为艺术欣赏受众的人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自得其乐的享受着自己所属圈子的自信与荣誉;而艺术家们则通过他们的作品,在被认可被喜欢的圈子中成为焦点,成为艺术市场的幸运儿。
(2)消费文化对人的身体和感官的解放使得当代艺术的形式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超越出来,得到多种感触的扩展。消费社会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有如下几点:1)艺术的形式更加注意感官愉悦。随着当代技术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快速的应用于艺术和娱乐方面,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的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在用活动的画面为观众提供完整故事的同时,更加注意对感官的全方位的刺激,带给观众们更加全面立体的艺术娱乐享受。2)艺术展览价值的凸显。艺术不论什么形式,都更加注意展览展示,更想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只有被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某种意义上才能是成功的。3)由于对身体的开放,艺术的形式和关注的题材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诸如行为艺术、人体彩绘等艺术形式,其作品可以表现任何可被人感知的素材。艺术对人体的开放,表达了传统艺术所不能表达或不被表达的内容,作品题材也或开放大胆或隐晦生涩的表现了当代人们的各种心理与审美状态。4)由于“消费既可被消耗”的特征,当代艺术的可消费性使得艺术创新需要变的越来越快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使得一些艺术家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增加曝光度而忽略作品精神方面的内容,对欣赏者以及艺术本身都是很大的负面影响。
(3)消费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所致,在此环境下艺术除了体现美,也需要有人文关怀。因此,当代艺术也担当起了对现实消费社会现象反思的角色,把消费文化本身当作的创作的素材。当代艺术对当代消费文化的反思反抗体现在很多新兴出现的现代艺术种类中,比如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本身形成于极具消费文化特征的流行文化中,它巧妙的结合了通俗文化与艺术,了传统艺术的高级阶层独享的特权,发展了包括商标等具象实用的大众文化主题。同时,波普艺术也是在讽刺市侩贪婪的本性。当艺术被消费文化慢慢侵蚀,消费文化对艺术形成的负面影响便会体现,使艺术变成了空洞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布莱顿·泰勒.当代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 Julian Stallabrass.当代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 范伟民.消费文化审视下的艺术链条——从艺术被消费谈起[M].批评与争鸣.
根据(CNNIC)2015年7月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88.9%。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大学生延长的手臂、延长的大脑,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更新,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既有消费意向、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西方媒体大肆鼓噪“消费是生活的主要目的”,以至于使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都卷入消费市场的轨道。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抵制消费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途径,提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实效性。
2 移动互联网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享乐主义的盛行
消费主义思潮一味地宣传个人主义,过分地崇尚消费和享乐,与崇尚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很容易养成提前消费、透支消费、攀比消费的不良习惯,再加上大学生普遍由于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一些消费陷阱的警惕性,国家相关网络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给了很多网贷公司以可乘之机深入校园。这些“校园贷”平台除了收取利息之外,巧立名目收取服务费、罚息、滞纳金,但是学生身为弱势群体无法识别其中的陷阱,最终上当受骗。全国高校近一两年来出现了多起“校园贷”案件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费主义思潮所催生的享乐主义在大学校园的盛行。
2.2 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拜金主义的盛行
大学生一旦形成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就会把消费各种商品当成自己大学生活的主要目标。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赚钱满足自己的购物欲,走出校园做各类兼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些大学生占据大量校园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运营淘宝网店或者做微商来挣钱,虽然在校大学生做兼职开网店有利于锻炼能力,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是,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花费大量精力在做兼职赚钱上,荒废自己的学业,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唯金钱至上,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金钱物质方面的享受,个体的人生价值是用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重利轻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金钱至上,个人利益至上,损人利己,把纯洁、友好、充满梦想的大学校园当成了世俗、充满利益争斗的名利场。
2.3 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异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消费主义下消费成为控制人的力量是被异化的消费,现代西方社会可以称作是“现代富裕社会”,但这种物质生活的富裕是以精神生活为代价的。“人的需求遭致歪曲”,“人成了商品的奴隶,消费的机器”。移动互联网购物是在技术的进步下带来的人类消费形式的革新,给我们的消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沉迷网购,他们没有成为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主人反而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奴隶。消费主义让人们抛弃了精神生活,人只活在物质中成为“单向度的人”,一部分大学生把大部分大学时光花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上,对周边同学、老师、亲人的冷漠,对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缺乏关切,对人生价值缺乏终极思考成了迷恋移动互联网消费的大学生的显著特征。
3 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途径
3.1 对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探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新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认清消费主义思潮对自身的不利影响,规避消费陷阱,同时养成消费文化自觉意识、建立消费文化的中国身份和构建移动互联网消费文明。通过了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主义思潮怎样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高校低年级开设如“移动互联网消费主义思潮辨析”的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大学生全面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消除其负面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为高校消费观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3.2 加强大学生移动互联网消费观教育
要抑制消费主义思潮造成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异化现象,必须唤醒大学生消费主体意识。既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可以通过最新的移动互联网这一媒介快速渗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改变其消费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消费观的培育同样离不可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媒介。借助学院网站,通过QQ群互动、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将一些和西方消费主义理论有关的资料放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消费主义思潮的本质。同时对近年来某些典型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超前消费”、“炫耀消费”、 “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消费现象进行专项分析和调查研究,从而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3.3 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培育高质量、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应加强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建设与指导,丰富校园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例如,多组织一些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公寓社区文化节、运动会等,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大力宣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主义消费观,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科学、健康和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自觉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4] 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 尚·布希亚. 物体系[M]. 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失业 物质资料 视角 生产能力 相对过剩
一、总量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的历史及西方经济学对其研究的回顾和概括
失业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但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总量失业指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显然,失业是人类近现代历史社会生活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概念。从经济学说史上看,最初人们将注意力几乎集中在如何积累和创造财富上,并没有觉察到这种现象,在凯恩斯之前的古典学派,人们普遍相信萨伊“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逻辑,认为失业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比如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原料缺乏、机器设备发生故障、以及工作转换等等偶然性原因造成的失业,庇古把这些情形称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否认失业的存在的普遍性、长期性和系统性。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失业现象的普遍发生动摇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横扫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深刻的心理创伤,今天失业现象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失业现象发生之普遍,其影响之深刻,使得它从凯恩斯开始,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众多经济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说法,试图解释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并提出应对策略。凯恩斯根据供求分析的框架,假定供给既定,确立了需求面为分析对象。并且创造了一个“有效需求原理”,总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承认失业的普遍存在,并将失业归咎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和货币数量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影响比较大的失业理论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易斯、费景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从二元结构模型出发,将失业问题归咎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和媒介的障碍;六十年代有新古典综合派力图阐明市场结构的变化和失业发生存在着关系并试图勾勒出这种关系;八十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把失业发生的机理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粘性牵扯到一起。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根据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分析了供给对于就业的影响。总体上看,这些失业研究及理论模型都偏向具体甚至于精致化,它们都是通过需求和供给的对比来解释失业现象、制定解决方案。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分析范畴,失业一直是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研究对象,以整个国民经济或抽象的经济社会为对象,分析构建各个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联图景,这种研究的前提是这个经济社会要相对具体和静止,或暗含着研究的经济参量之外的其他元素基本确定或无关紧要。已有的失业或就业理论一个共同特征的也是要命的缺陷是:静止地就某个历史片段来考察和限定人们的需求,人的生产活动则是为了满足这些相对不变的需求。在这个视角中,需求被限定了、具体了,主要是各种物质资料(钢铁、汽车、时装、面包等)需求,从而人的活动被限定了,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通过这个视角,我们看到的画面是:整个社会以各种具体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甚至是唯一的线索而存在和运行着,这个画面或称模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社会。根据这样的供求模型,只要因为某种力量和因素造成了需求方的缺口,就有可能造成供求的失衡而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社会规模和总量的萎缩,从而出现失业或加剧失业程度。根据这样的理解,造成一个社会具体时期的失业可能有许多特殊原因,比如经济周期的波动、政治动荡、重大社会事件、消费者意愿、信息传述问题、重大技术革命和劳动者自身问题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排除所有这些因素,从全社会宏观的角度看,劳动力过剩仍然是一种稳定的长期的趋势,失业现象还有其更为一般的原因。既然从微观入手无论如何都找到失业的这种不断加剧趋势的一般根源,说明要看清这一问题,需要一个更加开阔的宏观视角。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宏观视角?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论述出发,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视角,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失业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真正的出路。
二、马克思经典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论述及必然推论
在经典理论中,失业问题是一个被用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罪恶重要论点。对这个问题的剖析是整个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亮点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理论中的失业不是单个企业、局部的特殊偶然的失业,而是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来考察,总体上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失业现象,因而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总量失业。在经典理论中,工人的失业被称为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各种矛盾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必然表现。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必然导致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和剥夺,从而造成社会劳动成果(国民收入、社会产品)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分配不公,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凭借资本的所有权瓜分了社会劳动成果的极大份额,而劳动力的所有者――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分得的却较少,资本趋利的本性必然导致自身的膨胀和广大社会劳动群众的贫穷,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与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大无法协调,使市场上的出现供需矛盾,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难以实现,再生产无法继续,从而造成经济循环的阻滞,大批工人失业,成为相对过剩人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加剧了失业问题发生的剧烈程度。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23章中,马克思对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进行了最集中的描述。他认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的个别价值,以增加竞争优势和获得超额利润。这样一来,必然使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则日益减少,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当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则日益减少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日益减少。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解释资本主义经济中失业现象的一个关键。“总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的相对减少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加快,而且比总资本本身的增长还要快这一事实,在另一方面却相反的表现为,好像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即工人人口的就业手段增长得快。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马克思从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出发,说明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资本却压制广大群众消费能力的增长。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分配的矛盾与对抗,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劳动力相对过剩理论是针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但是却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揭示了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马克思实际上是发现了两种因素将促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这两种因素一是社会分配不公,一是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以其为主要内容和标志,包括先进技术的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发明创造。一方面,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劳役中解脱。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和强度。各个因素都导致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人工劳动需求的减少,从而使一部分劳动力失去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这部分劳动人口在被新的部门接纳以前,便处于闲置状态。对于个人来说,这种闲置也许是短期的,但从全社会看,处于这样闲置状态的劳动者总数是不断增长的。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包含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从而,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三、现代社会普遍性总量失业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现代社会的普遍性总量失业问题的实质也就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的劳动力人口相对过剩问题。生产力是针对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为了生存和生活得更好而生产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而言的。从实践中看,正是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提高导致了相对过剩人口现象。那么,我们面对的问题实际是:人类现有的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可以充分满足、甚至超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需求。而且,这个物质资料生产系统需求的人力远小于全社会能够提供人力。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一部分社会人口的生产即可满足社会全体人口的物质资料需求,多余的劳动力怎么办?显然,由于物质资料生产力的提高而显得多余的这部分劳动力人口,如果停留在单纯从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寻找出路,不仅效果不大,而且由于其必然伴随的物质资源的过度消耗也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唯一可行的途径是,在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开辟这些人口的用武之地。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是相对于物质资料生产需求的过剩,而不是对于所有人类活动的过剩。世界性的失业现象普遍化和扩大化是人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的生存模式的必然结果。
观察人类活动历史,人类正面临从基于生理需求而获取物质资料的劳动活动向超越纯粹生理需求的娱乐活动和自我实现活动的重大跨越。物质资料虽然形式和种类虽然有不断扩充的趋势,但无论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人类的活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还是纯物质资料的消费需求在人们的总消费需求中的比重,都将不断减少。就像生产食物的劳动和食物的消费曾经是连接人类形成社会的纽带,人类社会围着食物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运转一样,后来生产食物的劳动只是人类种种劳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食物消费在人们的总消费需求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解放了人类,使得人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展有了能力上的可能性。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不断延伸和精致和导致生产性劳动不断创新,同时,更多的非物质性的愉悦、竞争和超越性活动越来越多的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成分。人类社会正逐渐向“休闲时代”前进,跟随这一节奏,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财富的满足将让位于人们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随着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休闲、娱乐包括体育竞技等等,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完善自我的再教育(终生教育)、健身美容、旅游、欣赏。伴随人类需求的变化升级,经济结构要及时跟进,当前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要向非物质生产转化。经济体系的非物质生产化才是未来解决人类就业问题的出路。
综上所述,人类因为勇气和创新超越其他自然物,并且不断拓展着自身的活动空间和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和条件,它具有工具性的意义,然而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围绕着它运行,到现代走到了极致,它不仅是工具,而且是演变成目的本身。社会产生了对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的严重依赖性。离开了这个载体,社会的运行就会出现混乱和故障,它反而成为一个沉重的摔不开的包袱。现代失业问题的发生,起源于现代社会对人类本来目的的偏离,可以不再必须借助于某个工具时却已经习惯了依赖这种工具而不可自拔。失业这一玩疾的彻底消除,要求现代社会摆脱目前这种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依赖,回归人类本来的目的:人自身的发展,人的自由和对生命的体验。显然,这不是仅靠纯经济领域的调整可以奏效的。它需要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反思和清醒,从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生活方式来一个转变、回归,从观念上、文化上、制度上摆脱物质资料崇拜。比如,不再单纯或过分地专注物质资料的消费,通过非物质资料的创造和获取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 金小桃、郑晓瑛:聚焦中国人口安全――首届中国人口问题高级咨询会演讲录[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