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4:55: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节约粮食的感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培养学生的宽容之心
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比如“六尺巷”“总理轶事”“佛家禅语”等经典故事,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悟主人公这种博大的胸襟,进而领悟到与人交往一定要宽容地对待某些事。
其次,开展“学生问题情景在线”活动,把班级里学生之间因为一点点小小的矛盾引发的争斗,让学生当众进行表演,学生在下面边看边分析,看看主人公如果怎么做就可以避免这件事的发生,如果事情发生了,怎么做可以把事态平息,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应负有怎样的责任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在具体的事件中如何宽容地对待他人。
再次,开展“学生自我剖析”活动,让学生把自己不满意的人或事说出来,同学之间相互排解他的烦恼,教师适时地正面引导,这样学生就能放下心中很多的压抑,也能正确对待他人。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之心
首先,开展“爱护校园、从我做起”活动,针对不少学生垃圾分类不清、随手乱扔纸屑、教室卫生保持习惯差的现状,组织学生参观市郊的垃圾填埋场,看到垃圾堆积如山,环卫工人如此辛苦,学生深感自己不应该时时“生产”垃圾。并利用假日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动手“洁美我社区”,并向居民宣传环保,从而增强自己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责任心。
其次,开展“做一个文明就餐者”活动,班主任宣讲“静音就餐,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亲自指导学生就餐,纠正就餐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值班组检查,评出文明就餐小组,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学案导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正是因为学案导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此模式在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展开。我校现行的导学案大体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等部分。本文就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谈谈在实践中的感悟。
一、利用生活情境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我们一定要要抓住这一可利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课前就把学生的心拉进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案例1:苏科版(七下)《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自主学习”设计
任务一:2013年全国大力宣传“光盘”行动,其目的就是倡导全中国人民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1011元,而如果中国约有4×108个家庭的话,你能计算出平均每个家庭每年浪费了价值多少元的粮食吗?
3.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4.以上规律你能自己推导吗?大胆试一试吧。
本节课主要是运算法则的掌握与使用,内容相对枯燥,如果“自主学习”设计仅仅只是将数学公式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查书来填空,那么“自主学习”过程不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且这种机械枯燥的预习还抹杀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基于此,我设计的“任务一”是时事材料,让学生感受学习同底数幂除法的必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任务二”设计了一组同底数幂的除法,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问题方法。学生通过数学直观归纳出运算法则,最后通过推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体会了得出数学结论的一般规律。
二、延伸课外知识扩充“自主学习”内容
案例2:苏科版(七下)《多边形的内角和》导学案“自主学习”设计
任务一:同学们,快读读以下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多边形吧!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在定义中应注意:(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多边形还有凹多边形和凸多边形之分: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不在一边的多边形是凹多边形。我们探讨的一般都是凸多边形。
2.认识多边形的边、内角、顶点、对角线。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你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多边形内角和》这节课的“自主学习”环节时,让导学案突破书本局限,延伸了课外的一些与多边形相关的知识介绍,让学生宏观上初步了解多边形知识,也解决了对凹多边形的疑惑。紧接着由熟悉的三角形到矩形展开对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充分感受化归这种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自主学习”让复习课上的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
叶圣陶先生认为“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但是如果学生事前不参与,都不能清楚地自我了解,那么复习课的效率怎能乐观?所以对于复习课中“自主学习”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学生的自我了解,明白自己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我认为这类复习课的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环节应当比新授课占更大比重。
案例3:苏科版(八下)《中心对称图形》复习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设计:
同学们,结束本章《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写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任务二:写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
任务三:列举本章的典型例题(例题略)让学生自主完成。
复习课中“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一般力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再组合,最终形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知识结构网图,让新旧知识形成串联。所以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完成自我认识,清晰认识本章节自己已经学习到了什么?还需要加强什么?只有知道欠缺什么知识,才能带着问题更有效地学习。
——记战旗训练基地的两天特殊军训生活
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学校近300人到巴中的战旗特训基地参加军训。这是一次特殊的研学旅行活动,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校外课堂。在这里,我们刚来时精神涣散怨声载道,离开时却是收获满满不忍辞别。
坐车一小时外加步行一小时,同学们还在幻想着研学旅行的目的地究竟是怎样的人间天堂。结果来到基地,教官们的大嗓门,严肃冷酷的表情,把我们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天空虽有蓝天白云,却依然抵挡不了火辣辣的太阳对我们的“特别关照”。我们是四排,站在训练场上,教官们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盆,一个杯子,一支牙刷,一条毛巾和一个小马扎。最后,教官给我们分宿舍。到了宿舍就教我们如何整理我们自己的东西,还教我们如何将被子叠为豆腐块。然后我们就到坝子里集合,教官开始教我们基本的规矩:见到老师或教官要问好;接水、上厕所必须排队有秩序;吃饭必须鸦雀无声,节约粮食……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紧张、刺激、充满挑战的军事化训练。
“一二一,一二三四——”你听,基地里响起整齐雄壮的训练声,那是三四五年级在进行列队与步伐的基本训练,他们整齐的踏步,稚嫩的声音,晒红的笑脸,俨然已把自己视为能吃苦的“小战士”;再看看我们六七八年级的训练情况,除了坐姿、站姿、列队与步伐等基本训练,我们高年级训练的重心主要放在拳法学习、个人生活能力的锻炼上。“贯耳冲击、抓腕砸肘、挡臂掏腿……”每一个新动作力争做规范,每一次出拳都要拼尽全力,每一次重复训练只为下一次动作更连贯。好一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擒敌拳”!
短短两天的基地生活,我们不仅经历了严苛的军事训练,还有轻松精彩的娱乐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训练之余,低年级小朋友“击鼓颠球”的游戏让同学们的机制应变、手脑协调、团结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他们在教官的指导下,空中接球个数越来越多;我们四排“小战士”在教官带领下进行了“信任背摔”挑战游戏,“同学们,我是六年级的张晨晨,你们准备好了吗?……”在同学们响亮地回答后,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人影从2米的高台轰然倒下。倒下的声音见证着同学间彼此“信任”的力量,也宣告着自我心理恐惧的成功战胜;最有意思的还要数野炊活动了!同学们按照教官分好的任务,你烧火,我洗菜,他拾柴……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将炒好的菜端给教官和老师尝一尝,烧好的汤和同学们一勺一勺来分享。真是其乐无穷,醉在其中啊!
关键词 电视公益广告;创意表现;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05-02
电视公益广告是我国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公益广告是电视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发挥着广而告之的社会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因而对广告中的创意表现有着较高的要求。创意是电视公益广告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现阶段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表现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通过深化发展来不断提升广告内涵。
1 电视公益广告概述
电视公益广告属于非营利性广告,它通过电视媒体,将各种公益主题传达给社会公众,并引导人们关注这些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加以改善,从而铸就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例如,对家人的关爱、对资源的节约、对环境的保护、对健康的关注等等,都是当前电视公益广告的代表性主题。
电视公益广告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电视公益广告创意无限,广告制作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不仅形象生动逼真,富有艺术美感,而且对观众的启发引导也颇具艺术性,大有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公益广告宣传的观念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倡与反对,能够引发社会共鸣,使观众从广告中有所感悟,因而教育作用显著。因此,电视媒体通过公益广告可以更好地践行舆论领航作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 电视公益广告创意表现存在的问题
创意可以说是电视公益广告的灵魂。电视公益广告宣传的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等理念观众并不陌生,甚至是耳熟能详,关键是观众能否重视这些理念,一则充满创意的公益广告更容易让观众记忆犹新,产生深刻的反思。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因而在创意表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内容形式化,缺少创意内涵。既然电视公益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已是社会共识,那么创意内涵就成为公益广告的核心,并决定着对观众的吸引力,因为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真正能够吸引观众的是它的内涵。而目前我国不少电视公益广告仍然流于形式,缺少创意内涵支撑,如视觉创意的表达上使用雷同的图形、图像、符号、色彩等元素的现象比较普遍,乃至在广告语、广告文案的语言表达中普遍缺乏亲和力和幽默感[1]。例如对于“节约用水”的宣传,多是以水滴的形式直接表达,至于水的宝贵、水资源浪费的影响则缺少深刻的内涵诠释,创意有限,很难激起观众心中的浪花;
第二,说教式宣传,缺少创意形式。同一个公益主题可以有多种创意表达形式。电视公益广告如果只是说教式的宣传,很难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因为社会范围内的宣传教育已经非常广泛,但诸如浪费、污染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说明公益广告若仅仅是口号宣传、要求命令,难免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难以发挥有效的教育启迪作用。当前,不少电视公益广告都是直接表达“关爱生命”、“杜绝浪费”、“爱护环境”等主题,内容上却缺少丰富的创意形式,沉重的政治说教使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第三,设计趋同化,缺少创意元素。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表达可以采取拍摄的方式,或是动画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融合不同的创意元素。而目前很多电视公益广告设计都存在趋同化问题,缺少丰富多彩的创意元素。例如对“提倡文明行为”的主题,公益广告常是采集不文明行为进行反衬;对“节约粮食”的主题,公益广告常以惊人的浪费作为警示世人的方法。公益广告的设计趋同,缺少创意元素,观众也会因此感到乏味。
3 电视公益广告完善创意表现的策略
为增强创意表现,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应重视以下方向:
第一,增加与观众的心理互动,丰富创意内涵。同一个公益主题,创意内涵越丰富,越容易引发观众的思考,深入观众的内心。每一则能够激荡人内心的公益广告,在创意内涵上都有其独特的切入点,这正是电视公益广告与观众进行心理互动的关键,观众产生的共鸣、引发的反思都是参与心理互动的表现。例如,电视公益广告“请不要关掉你的生命之源”,通过演示植物光合作用创造出水的过程,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这一广告并不是直接阐述“请节约用水”,而是用耳目一新的科学实验吸引观众的眼球,内容简洁又不失强烈的创意效果,所以设计者应当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从心理上把握观众的诉求,通过捕捉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借以阐释主题背后的前因后果,使电视公益广告有血有肉,内容丰满;
第二,善用婉转含蓄的表达,改变教育方式。电视公益广告具有教育的功能,但教育也要讲求说话的艺术,这样才能以柔克刚,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既然电视公益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已是社会共识,那么广告宣传就要善用艺术手法,对主题进行艺术加工,形成委婉、隐喻式的表达,以便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启发效果。例如,对于戒烟主题的公益广告,“吸烟有害健康”并不能引起吸烟人群的足够重视,因为即使是香烟产品包装上也会注明“吸烟有害健康”。有一则人与香烟共舞的公益广告,采用比喻的创意表达,将吸烟的过程比作人与香烟共舞,最后人被香烟毒害燃烧殆尽。这一创意深刻地揭示出吸烟的危害,一针见血,但广告形式含蓄温和,相信观众看过也会引发内心的反思。
第三,多角度选取设计题材,增加创意元素。对于同一个公益主题,设计者既可以从当代科技中寻找灵感,也可以追溯民族文化,创意题材应当是不拘一格的,设计者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增加艺术元素,赋予电视公益广告艺术生命力。例如各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是电视公益广告能加以利用的好素材和表现形式,人们的民族情感是不变的,只会越来越浓厚[2]。那些形象生动的成语、谚语,国学中的经典内容,都可以成为鲜活的创意元素。电视台在从事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时,也可广泛开展社会创意征集,央视“family”的公益广告就是通过社会征集而来,其创意新颖,又富有故事性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把数学引入实际生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的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乏兴趣,脑海中难于形成量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把我数学引入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使数学从直观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向发展。
记得我上四年级数学的时候,上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时,我尝试把数学引入日常生活。上课了,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上星期我校举行了‘我是环境小卫士’演讲比赛,老师摘录了四年级男生和女生班部分同学的比赛成绩。”
男生 女生
参赛选手 得分 参赛选手 得分
陈春秋 98 孔德凤 96
李政 95 范诗 97
张贤贤 91 郑桦 95
杨传 94 温量兰 94
“现在请你做评委,你认为哪个组的成绩好?”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一看表中熟悉的名字,脸上露出了新鲜感,七嘴八舌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男生的成绩好,因为最高分在在男生组,总分也高;有人认为不能用总分比,因为每组人数不等;有人认为认为应该用平均成绩来比较……
我找准时机,打断了大家的讨论:“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比赛规则是按平均成绩取名次,那么哪个组的平均成绩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问题——平均数。这节课就来学习求平均数的问题,弄懂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接着,我拿出小棒让学生分成几堆,发现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使每堆的小棒数一样多,我就此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随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每堆棵数很多,堆数也很多,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就不方便了。学生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我进一步引导说:“请大家动动脑筋,怎么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想到了把各堆的棵数加起来,再除以分成的堆数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我归出结论: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统计时,经常遇到类似这样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
姓名 范梅 范文花 张招松 陈若飞 陈远发 康兴飘
身高(厘米) 146 153 149 147 151 148
我让表中的六位同学上讲台,报出自己的身高,把数据填在表里,全班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六位同学也留出自豪的神情,很多同学则跃跃欲试。我趁机提出三个问题:
1. 从这张表中你得到那些信息?
2. 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3. 要求出他们的平均身高,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说:“从表中可以看出范文花最高,范梅最矮。”有的说:“他们六人的身高都在146厘米以上,153厘米以下。”有的说:“他们的身高应该在149、150左右……
我在黑板计算出正确结果:
(146+153+149+147+151+148)÷6
=894÷6
=149(厘米)
这时我又问:“这六位同学身高是149厘米,实际上每位同学的身高都是149厘米吗?学生争先恐后的说:“有的比149厘米高,有的比149厘米矮的,有的刚好149厘米高。”
我因势利导说:“选出的这六位同学的身高很有代表性,你看出来了吗?”
我班的精灵鬼范凯说:“能推出我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但好像也不大对头,因为他们六个在我班相对比较高。”我告诉同学们,全国城市小学四年级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学生惊讶的发现,我们班这六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已经超出全国平均值4厘米。“你看,学校为同学们提供的营养餐,使大家长得更快了。”我笑着说。同学们也跟着开心的笑了……
最后,练习设计中,我出示我校食堂浪费情况统计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浪费金额(元)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一看自己学校食堂浪费情况统计表,学生都瞪大了眼。
首先,我问这五个月平均每月浪费多少元?学生列出算式:
(1820+1840+1860+1880+1900)÷5。范诗眼睛一眨说:“太麻烦了,我还有简便方法——移多补少,把四月的移20元到二月,将五月的移40元到一月,平均数是1860元。还可以用算式1800+(20+40+60+80+100)÷5。”
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趁着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我提出问题:从上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这个学校每月浪费的粮食不少,要节约粮食,不乱倒饭菜。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下课铃响了。
课后作业,我让学生到课外去调查,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求平均数的问题。满足好学的学生们。
【关键词】保护环境;家庭环保教育;净化空气;有害物质
1、环境保护的意义:
1.1 什么是环境?
广义地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通常,可以按照环境的主题、范围、对象等进行分类。按照环境主题来分,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其它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看作环境的对象。
环境法规中指的环境,往往把应当保护的环境要素或对象称为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指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2 什么是环境保护?
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质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1.3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2、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2.1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2.1.1 废物回收利用:包括分类收集、分选和回收。
2.1.2 废物转换利用:即通过一定技术,利用废物中的某些组分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利用垃圾微生物分解产生 可堆腐有机物生产肥料;用刻塑料裂解生产汽油或柴油等。
2.1.3 废物转化能源:即通过化学或生物转换,释放废物中蕴藏的能量,并加以回收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或填埋气体发电等。
3、家庭环保教育
节能减排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拉开帷幕,189个国家将在世博会上展示最先进的绿色科技、环保技术。回想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55个国家做出到2020年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减放的承诺,总理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将作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提倡绿色环保、提倡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目前全国乃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与重要任务,家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孩子的节能减排意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3.1 事例:乔治·布兰森和阿丽娜·桑切斯是一对热衷环保生活的夫妇,他们在40多岁时有了自己的企业,夫妇俩住在洛杉矶一套带有3间卧室的房子里。他们觉得,虽然自己在节约能源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日常用水量始终降不下来,把问题归结于莲蓬头不够节水。为了将环保做得更好,他们减少30%到40%的花园洒水量、提高阁楼绝缘性、换掉旧热水器和一个莲蓬头。此外,他们俩换掉车子——布莱森先生1997年买的萨博和桑切斯女士1998年买的沃尔沃,改成相对省油的混合动力车,一年可以节省1200美元的汽油费,并减少50%的汽车尾气排放。这对夫妇表示,总有一天他们将会改用电动车。
3.2 家庭如何对孩进行环保教育
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新的认识,发出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强烈呼吁,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显然,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加强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尽管社会和学校是对幼孩子实施环保教育的窗口,但家庭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发挥他们的优势,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环境保育启蒙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2.1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环保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孩子是家庭成员中的一份子,家里的大小事务应该让他们参与进来,装修房子的时候或者平时家里摆放美化环境的物品必然涉及到种类和材料的选择,这便是一个很好的让孩子了解并做出判断的好机会。比如选择花卉类时,可以选择仙人掌、龟背竹、昙花等能在晚上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茉莉昼夜都能放出挥发性香清油和负离子,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洁,所含的芳香能消除疲劳。燕子掌(玉树)、观音莲、黑法师、八宝景天、长寿花等白天晚上都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家具尽量选择木制品,少用复合板类,因为这种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甲醛。选择墙面漆的时候先看各种元素含量的多少,超标的品牌一定不能选择。
3.2.2 加强家长自身的环保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应该多看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及媒体报道,来丰富自己的环保知识,多关心我们周围的环保状况。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不随地吐痰、瓜皮果壳仍进垃圾箱,不在公共场合喧哗等,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平时,家长要多收集一些相关的知识,如:在教孩子认识骆驼时,就请家长给孩子讲讲什么是沙漠?沙漠化给人类带来表示们后果?家长们都认真落实,又看书又翻资料,然后讲给自己的孩子听。结果,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沙漠,沙漠化给人们带来沙尘暴、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所以,人们要多种树,治理沙漠使沙漠变绿洲。另外,可以参加“环保绿色”活动,家长从中获得了对我国一些珍贵动物如何进行保护,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认识,并能影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能够懂得许多保护动物、保护水资源等知识。
3.2.3 深入大自然,萌发孩子保护环境的情感
大自然是孩子环保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场所,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结合所听、所见、所闻和所想,启发和引导孩子观察自然,发现问题,让幼孩子逐步认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一分子,自己无时不刻都不能离开生存的环境。所以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情感,除了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玩沙区、玩水区、观察角和种植园地外,应把孩子带入大自然中去,使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更加深刻与丰富。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找一找自然中的小动物、小昆虫等。又如:利用春天、秋天等时机,带领孩子游览参观大自然,采集果子、落叶等,观察季节变化的一些明显特征,深刻感受季节的转换所伴随的环境中万物的变化,感受到优美环境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兴趣。一旦孩子在观察中发现新奇的事物,家长就应进行及时的引导,从周围环境扩大到广大的空间,使孩子意识到世界是很大的,自然界是充满趣味的,它与我们人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萌发保护自然人人有则的情感。
3.2.4 抓住契机,培养孩子良好的环保习惯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教育无出不在,关键看你是否有心”。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的教育时机,那么我们家长就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秋天到来之际,可以带孩子去看一看秋收的情景,体验一下农民收割的辛苦,感悟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帮助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平日里,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垃圾分类,把可再生的垃圾分开,利用塑料罐、易拉罐做一些手工作品带入学校或者装饰自己的房间,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创造力又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同时,还要教育孩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好习惯,对于孩子在环保习惯上的错误行为应帮助分析事情错在哪里,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优美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能创建好的;环保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潜移默化下,孩子的环保意识才能得到增强。因此,家庭参与环保教育,共同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是促进孩子环保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法》
[关键词] 五谷杂粮 中学 素质教育
一、引言
“五谷”是养育世界各族人民的粮食,但随着今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辨不清“五谷”。因此,很有必要开展种植“五谷”科普实践活动。为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生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五谷杂粮实践小组,在飞鹅山生态园开辟了五谷杂粮实践基地,结合生物课程种植和识别“五谷”。同学们亲自动手参与,记录种植过程,写观察日记,分组交流,认识“五谷”的生长过程及果实形状和用途。
二、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3月宣传、理论学习“五谷”知识)
(1)给学生(初一级约500人)培训“五谷”发展的历史。
(2)购买一批农科书籍、由老师辅导学习相关种植知识,病虫害防治知识。
(3)宣传招收“五谷杂粮实践种植小组”成员。
(4)学生收集、调查有关“五谷”资料。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而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5)制定各种种植试验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4月各班成立学生参与的常规性种植管理小组,全程参与种植、观察与各种种植方案的实施)
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
(1)选地整地。2009年4月1日,生物老师指导下在飞鹅山生态园南面建立了五谷杂粮实践基地,并进行整地(见图1)。整地是指耕地后、播种之前对表层土壤进行碎土、松土、平土、镇压等各种加工的作业项目。整地的目的:一是为作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二是为保证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后续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学生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地整好,有些同学手都起泡了,但学生们很开心,因为学生们整了好几垄地,此前这可是杂草丛生的地方!
(2)测发芽率、选种。 2009年4月2日,同学们有些从家里带来了花生、豌豆、玉米、黄豆、绿豆、红豆、马铃薯、地瓜,有些从种子店买来了稻谷、粟米、棉花等种子。我们按照初一生物课本教的办法用培养皿测了稻谷、花生、豌豆、玉米、黄豆、绿豆、红豆和粟米的发芽率,发现各种子的发芽率为稻谷90%、花生88%、豌豆85%、玉米80%、黄豆90%、绿豆90%、红豆82%和粟米40%。为何大部分发芽率都超过80%,而粟米只有40%的发芽率呢?通过了解才发现:原来同学买的粟米是陈年的!看来种子也有一定的寿命。为了能提高种子品质,学生们选了粒大饱满的种子准备播种(见图2)。
(3)播种。进行出土萌发、留土萌发的探究性试验,并探究种子萌发类型与播种深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种子的萌发类型有两种:黄豆、绿豆、红豆、棉花的子叶在在萌发后伸出土壤表层,属于出土萌发类型(见图3);豌豆、玉米的种子本身在萌发后都没有深出土壤表层,属于留土萌发类型(见图4)。
子叶留土萌发:种子的上胚轴伸长,下胚轴基本不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而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而死亡。子叶出土下胚轴是伸长的。花生种子兼有出土和留土的特点。反了,形成子叶出土幼苗的宜浅播,而形成子叶留土幼苗的可适当深播。这是考虑到出土幼苗需要顶土出地面,过深有可能因为其顶土力不足而出不来,子叶留土幼苗不存在这个问题。
(4)浇水。刚播完种到小苗刚长出来时,同学们争着去浇水,但我告诉学生们,浇水要讲究技巧:①要用洒水壶轻轻撒水(见图5),不能用水龙管直接喷。因为,如果水压太大会把种籽和刚长出来的幼苗冲走。②要控制水量,不旱不浇,可促进幼苗向下扎根。
(5)除草。幼苗一天天长大,可一块地里也长出了各种各样的杂草,老师教学生们要及时除草,不让杂草会抢掉作物的肥料,抑制作物生长。学生们听了急忙去掐杂草,可没几天它们总能长出来,后来有同学提出“斩草除根”的办法,用锄头小心把杂草连根除去,这办法确实很管用!
(6)施肥。现在有机食品很受人们欢迎,所以学生们尝试不用化肥,改用有机肥。学生们把生态园动物屋里养的动物的粪便收集起来沤肥,再给作物施肥,效果比没施肥的作物效果好很多。可是动物粪便毕竟有限,有同学又提出用花生麸沤肥,学生们找来一个大桶把花生麸加水放在里面沤肥,再稀释作肥水浇作物(见图6),效果不比粪便差!虽然这些肥水都是味道很难闻,可为了我们的有机食品,同学们都不怕脏不怕臭。
(7)除虫。老师还组织学生观察作物病虫害,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性,并从动物学、微生物学等角度来识别病虫害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史及其食性,繁殖等科学知识。为了有机食品,我们很少喷农药,有同学专门负责捉虫除虫。为了不用农药除虫,同学们用辣椒水、香烟泡水等作试验自制杀虫水,有一定效果。
(8)收获。一分辛勤一分收获,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见图7)。几个月来我们收获了花生、豌豆、玉米、黄豆、绿豆、红豆、马铃薯、地瓜、稻谷、粟米、棉花、番茄、淮山等。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有些同学不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现在学生们知道水稻成熟后收割稻谷,稻谷去壳才是大米,真是粒粒皆辛苦啊!
3.提高阶段(邀请老农、专家现场指导帮助我们提高种植效果)
(1)2009年4月12日,邀请校内外具有“五谷”种植经验的老农,给学生介绍种植经验以及交代注意事项。
(2)2009年5月9日,邀请镇农业推广站的专家来基地指导相关的种植的科普知识。
(3)2009年7月10,上午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生物教研员省课程改革专家组副组长杨计明、东莞市林科所主任刘颂颂博士、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技活动室主任高星原、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教研员高原等专家一行来到谢岗中学进行生物调研活动(见图8),他们在参观完校园之后对我校五谷杂粮实践活动及学校生态园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4.总结阶段
(1)利用网络的相关议题组织同学们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讨论,在讨论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2)同学们写观察日记,写实验结论,出宣传栏,到广场、社区进行粮食安全,节约粮食的科普宣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学“五谷”为依托延伸的活动,学生们学习了许多与“五”(如“五毒俱全”、“五湖四海”、“五光十色”等)有关的知识延伸。
(3)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有成效的经验,编写校本生物教材。(4)按季度出版相关的科普知识专题宣传栏(见图9)。
(5)制作专题片,在科普播放室给来宾及本校师生播放本科普活动情况。学生为主体,社会参与,教师指导的科普实践活动。
(6)成功申报2009年东莞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项目资助。
三、活动效果
我们采取小组种植、开放参观,目前为止,直接参与人数120人以上,不断扩大受众面,直接受群众2000人,有家长参与,甚至阿婆都很乐于给学生们做种植示范,受到家长及社会的热情参与和高度重视,科普受众遍及到社会各阶层。通过此活动来给广大青少年普及人类最简朴的生存科学。我校“五谷杂粮实践活动”被评为2009年东莞市科普资助项目。东莞市谢岗中学飞鹅山生态园科普基地被评为2009年十大科普基地之一。
四、活动感悟
(1)几个月来,我们许多学生亲自参加了松土、整地、播种、浇水、施肥、拔草、除虫等活动,体验了劳动生活,感受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了。
(2)结合生物课程种植和识别“五谷”。同学们亲手动手参与,记录种植过程,写观察日记,分组交流,认识“五谷”的生长过程及果实形状和用途。同学们不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少年。
(3)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学“五谷”为依托延伸的活动,使学生们学习了许多与“五”(如“五毒俱全”、“五湖四海”、“五光十色”等)有关的知识延伸,丰富了知识面。
(4)通过“出土萌发、留土萌发的探究性试验”等实验,我们总结种子萌发类型与播种深度的关系,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