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利工程的历史

水利工程的历史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1 16:09: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水利工程的历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水利工程的历史

篇(1)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缺陷和问题不断增加,如部分坝工设施的缺陷严重,影响整个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设施不全,影响工程管理;坝容坝貌有待改善;主坝副坝、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附属设施及其他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很难解决。

    2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维修养护情况

    2.1维修养护项目经费来源

    根据2002年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为根本解决陆水枢纽入不敷出的问题,2003年经中编办批文,水利部批复陆管局改为事业单位编制和水管单位职责,落实了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005年至2007年,由国家财政拨款649万元作为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专项资金。主要内容为测报、通信设备及通信电缆修复,主体工程修复,机电设备维护,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①测报、通讯设备及通信电缆修复237万元;②主体工程修复326万元;③机电设备维护31万元;④水库大坝安全监测54万元。2008~2011年,在水利部、长江委的关心和支持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经费(273万元/年)正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初步解决了经费保障问题。2011年,在原273万元的基础上另新增维修养护项目经费1426.55万元。2012年,经水利部审核批准,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增加到764万元,大大提高了维修养护工作的经费保障程度。

    2.2方案编制及报批

    从2008年开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项目。陆管局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修订方案》,结合实际,每年编制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年度预算实施方案,并报经长江委批复后组织实施。

    2.3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情况

    从2008年开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分为九大类(表2),即主体工程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公共调整项目、物料动力消耗、勘测设计及监理。每大类项目又分为若干小类,每年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绝无重复和违反规定申报。由于陆水水利枢纽建设年代久远,坝工设施及运行管理环境相对落后,因而投入主体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资金最多,达1552.29万元,约占40%。主要用于混凝土空蚀剥蚀磨损及裂缝处理、坝下防冲工程维修、土石坝护坡工程维修、金属件防腐、观测设施维修养护、交通桥及机架桥维修。其次为附属设施维修养护,投入资金为640.44万元,主要用于机房及管理房维修养护、坝区绿化、围墙护栏维修养护、上坝公路维修、管理标志管护。

    3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成效

    3.1主体工程部分缺陷得以修复

    在2008~2012年的5a中,及时修复了陆水水利枢纽主坝、2号副坝、3号副坝混凝土建筑物的碳化、风化等表面自然损伤5处;修复了主坝升船机排架、主坝下游牛腿、主副坝混凝土栏杆等表面裂缝;处理了主坝廊道表面渗漏现象。通过修整1号副坝、6号副坝、8号副坝、9号副坝挡土墙,修复3号副坝、2号副坝消力坎,有效防止了泄洪及雨水冲刷对坝体的伤害,保证了大坝设施完整、安全运用。1号副坝、6号副坝、10~11号副坝砌石护坡的表面勾缝处理,减轻了副坝迎水面的水浪冲击力度,大大加强了大坝坝体的抗洪能力。金属栏杆、爬梯、门栅的除锈刷漆和修复,延长了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观测设施的定期检查和养护,保证了设施的完整和观测的精确度。

    3.2水库工程管理条件有所改善

    1号副坝、2号副坝、主坝门岗、8号副坝管理房及水工综合管理房的改造和修复,极大地改善了副坝值守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办公条件。2号副坝工程管理道路、3号副坝溢洪道观测检修道路、8号副坝上坝公路、9号副坝上坝公路的修复,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观测和检修,确保了防汛道路的通畅。几年来,坝区周边绿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从1号副坝至11号副坝,随处可见都是绿草成片,绿树成荫,坝区花园式建设已初见成效,坝区已评为湖北省旅游行业AAA景区。

    3.3提升了陆管局枢纽工程管理水平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使陆管局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年青一代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建设管理、施工管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参与工程施工的市场竞争力。陆管局按照“项目法人负责、部门和专班监理、维修养护队伍保证”的原则,建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监理单位分级、分层次监督的监管体系。实行了水管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维修养护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运用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及时组织了维修养护项目验收,并处理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维修养护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及时提交完整的技术资料。

篇(2)

[关键词]人口增长 水资源 水利工程 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E93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81-01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对其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

据水量平衡方程式:S=P-R-E 其中S为流域多年平均蓄水量变化量,P为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R为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E为多年平均蒸发量(E的蒸发量包括自由水体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三种蒸发量之和。)由水量平衡原理可知,多年平均蓄水量变化量S≈0即P=R+E成立。当该流域修建水利工程后,原来的小河道成为库区,自由水面增加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为自由水面的急剧增加,本流域的自由水体蒸发量随之增加,即水量平衡方程中的E增加。要满足水量平衡方程式,只有方程式中的径流量R减小。径流量的减小导致下游河道水位的降低,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

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体中的泥沙可分为悬移质、推移质、河床质三类。悬移质为悬浮在水体中随水体流动的沙粒;推移质为在河床上随水流一起运动的粒径稍大沙粒;河床质是指静止在河道底部不随水流运动的沙粒,其粒径一般比较大。三者可以根据水流条件相互转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水流的流动,水体流速减小,水体中的悬移质部分转化成推移质或河床质;原来的推移质部分随着水流流速的减小慢慢沉淀下来形成河床质不随水流一起运动,堆积在河道中,造成河道的淤积。随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河道中的淤积现象必然会越来越严重,造成库容量不断减小,影响水利工程的发电、防洪、灌溉等作用。另外,因为大部分泥沙淤积在库区,河流下游,特别是河流入海口的堆积的泥沙量大幅度减少,影响入海口处冲积平原的形成。例如1964 年苏联为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的阿斯旺大坝, 在大坝建成前尼罗河每年向地中海输送泥沙并使之向海岸淤积的速度和海水对岸边的侵蚀速度大致相等。大坝建成后, 泥沙被截留在水库内, 地中海岸的冲刷得不到补偿, 固有的自然平衡状态受到破坏。

3)水利工程建设对河道中水生生物及河道附近动植物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的建筑垃圾等污染物。如果对污染物处理不当,就会对河流的水质产生污染,并影响到河流下游区域水生生物及河道附近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修筑堤坝,这样将使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 洄游路线和食物链将被阻断,影响其觅食和繁殖,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灭绝。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虽然不会直接产生污染,但它要接纳流域带来的污染物。 水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出现了富营养化和水温分层现象。由于水质变差,严重威胁到水体中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导致其灭绝。例如: 长江特有的白甲鱼、中华鲅在渔业产量中的比重已很少, 特别是白暨豚近几年来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都是沿河道或者湖泊建设。 绝大多数都远离城市,周围的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较为原始。 水利工程的兴建过程中,除兴建水利工程以外,必定要修建道路、房屋等设施。 故修建水利工程很容易造成当地林木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减小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的栖息场所。 同时林木植被面积的大量减少,树木蓄水能力下降,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难。 而水土流失一方面会加剧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河道出现河床抬高,流量下降的现象。

4)水利工程建设对历史文物和自然景观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具有浩大的工程量,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规模: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三峡蓄水完成后,许多像白鹤梁这样的历史古迹将永远淹没水中,文物部门虽然在其周围建设了巨大的水下无压透明容器以方便游客观赏和学者研究,但是也避免不了水利工程对历史文物的影响。 文物古迹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风情、科学技术、军事和历史等情况,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重要的古迹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像保存,力争将水利工程对历史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5)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是规模极为庞大的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等方面问题和其主要功能效益(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之间的关系。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无疑是人口迁移,随着库区蓄水位的不断上涨,大部分耕地被淹没。在耕地本来就很稀少的中国,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无形中减小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对迁移人口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口,他们因为对家乡的留念而不愿离去,即使思想工作做通后勉强同意搬迁,在这些搬迁人口的心中永远留下一道伤痕。因此, 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全面了解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其影响的大小。

二、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总是负面的,而且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每一个规划设计合理,各种负面的影响因素都综合考虑的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是利大于弊的。例如跨流域调水工程固然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该工程也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 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

人类正确认识与对待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有一个过程,虽然人类在兴建水利工程总是以兴利和改善环境为目标,但这目标往往未能得以实现或全部实现。 有些水利工程因为对环境影响评估不全面甚至错误,结果使这些工程建设引发了一些不良的环境效应,对此应正确分析,科学评价。要科学评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使水利工程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和将其危害降到最小,就要做好正确的风险分析评价。

总之, 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 势必会改变该流域原的有生态平衡,这一生态平衡的改变, 不能一票否决。人类生存和发展, 自然需要改变那些自然界原有的恶性的生态平衡, 使原有的生态模式从“恶”变“良”; 同样, 也正是因为人类要发展, 还需要克服自然界原有的“良性”生态平衡因为水利工程建设向“恶性”生态平衡转变,而是让其向着更有益于“良性”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水利工程的功能效益和其影响,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建设过程中所应充分注意的对环境保护问题,力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孙东坡,侯元有.环境水利,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2] 赵敏,常玉苗.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水利经济 ,2009,27(1):1-4.

[3] 李皎皎, 李天昕,等.水利枢纽工程自然环境影响分析 [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5):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病险水闸;安全隐患;措施

前言: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给我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都是很早时期修建的,当时的设计水平和建筑工程能力不足,再经过长期的使用,就难免出现工程部件上的损失。不断经历环境气候因素挑战的水利工程,在水利调节工作的进行中体现了早期建筑物的材料设计不足,适当的维护和维修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工作的重点。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件就是水闸,水闸在水利工程中长期担任着重担,它需要不断的进行水流量和水位的调节工作,协助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供水需求,还在洪涝灾害等情况中保证人们的安全。只有好好的维护水利工程中的水闸部分,才能更好的让水利工程为人们生活服务,也能起到良好的安全保障功能。按照国家的规定和倡导建议,我们更加应该维护好水闸和水利工程的建筑部件,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农业和生活用水,让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具名生活水平直线升高。

一、水利工程中水闸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作用很多,对人们的生活也存在很大意义,比如水利工程撞门整治河道、保证通航、过鱼、过木,同时又兼具发电和污水处理等服务项目,是人们生活不能离开的依靠。水利工程由多个部分组成,它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进水建筑物和输水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水闸,没有水闸的操控,任何治理和执行功能都无法操作。水闸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不但需要水闸的外形简单美观,还必须要保证的是它的质量,需要方便与工程人员的监管和维护。水闸的组成也是经过足够考虑的,水闸的控制室需要具有强大的抗冲刷能力,并且需要自身防止渗漏的材料建设,在水闸的基础功能得到保障时再完成水源两岸以及上下游的连接工作,这样的设施不单单能够进行水位的调控,还能有效的进行水利运输。水闸在水利工程的运用非常频繁,通常出现在较低水位的头段水工建筑物中,它的主要作用是调控水的位置和流量。水闸的结构也多种多样,敞开结构的、胸墙结构的,还有涵洞结构的,这样不同结构的区分,主要是为了进行不同的工作职能,有的具有节制的功能,有的可以防止洪涝,还有的是当潮的。复杂多样的功能和建筑结构,恰恰证明了水闸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1]。

二、水利工程中水闸存在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它的应用十分广泛。经过长期的频繁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也由于建筑历史悠久,也存在着许多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上的不足问题。长期的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水闸的利用率直线上升,不间断不休息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水闸的工程磨损。加上水利工程一般建筑的时代都比较久远,当时的设计理念不够全面和科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在长期的使用中也会出现问题,再者是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过关,远久时代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没有过多的科技水品进行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还有一些落后的建筑技术,都使水利工程中水闸的消耗磨损加剧。

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维修执行人员,都导致了水闸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没有在足够的维修费用,迫使水闸老化的程度加深,使水闸在使用中安全功能下降,不再适合时展的要求,也不能充分的发挥水闸的作用,也就是使用的耐力不足。监督检查水闸安全隐患的能力不足,管理人员缺失是导致水闸年久失修的重要原因[2]。

有的地方可能存在水闸渗漏,或者是开关功能不再灵活。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维护中,没有足够的建筑和维修经验,在维护中不顾及建筑物本身的破损或者失修,强制加以外观处理,就导致水利工程的水闸功能不能得以实施,还因强力更改的水利工程外观导致了使用的不便利,长久以来就是水利工程在水闸方面的巨大隐患。水闸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不便利,或者损毁都会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水闸开关不能操作在防洪防涝中不能起到保护和调节的作用,进而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或者是不能及时的灌溉农田到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破坏,再或者是外观单纯维修后,水闸深度破损导致了整个水利工程的作用坍塌。

一般我国建筑的水利工程较早,所以一些水闸的防洪能力也是非常不足的,冲击较大的洪水导致了大面积防洪墙面,会破坏这个水利工程。还有水闸的防虫。防腐蚀功能老化,这些功能的丧失会导致整个工程坍塌,最后完全丧失水利工程的意义。

造成水利工程中水闸功能的安全隐患就是因为建筑的年限久远,当时的建筑材料不能够满足当代水利工程对防洪防涝的水利要求,闸门的功能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能够应用的年限。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也不和当代建筑比较,先天的建筑不足迫使现代的使用能力到达了定期年限。在维修的过程中人员不足、管理不足,以及资金不足,都是水利工程水闸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还有一项水利工程水闸的破损因素,就是环境污染的破坏,日趋严峻的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环境的污染也造成了水闸的伤害,导致漏水渗水现象的不断出现,破坏了正常的水利工程工作系统。因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水闸存在的安全隐患就更不容忽视[3]。

三、水利工程中水闸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水利工程中对水闸的安全隐患应对措施,首相应该是防患于未然,进行高精度的检测。我国需要加强对高科技技术在水闸的检测过程中充分使用,引进高科技的先进设备进行对水利工程水闸的检测,在全面科学的检测体系管理下,进行长期、定期的水闸维护和维修检测,做到安全基础建设以预防为中心。二是查找基础水闸经常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常规检验和维修,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漏洞修理。针对水闸的全方面的防水承受能力做预估,然后进行常规大面积的修补加固措施,增加受力承受杆把等措施。寻找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操作弥补,例如遇到点、线、面的渗漏情况,进行常规的修补。面对更多的问题,人们也采取了许多新的技术节点。在水利工程的水闸出现较小程度的裂缝时,可以实施碳化的手段进行裂缝的填充。还要加强防冲击的能力和防滑的稳定能力,这样的手段都可以有效的进行水利工程中水闸的维修和维护[4]。

结论:水利工程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很重要的社会责任,因为水利工程的存在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有效的实现了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的全面进步。但是我国社会又不得不面对严峻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意识需要执行在水利工程维修维护的程序之前,有效的阻止危害的发生就能帮助社会生活和工作生产的按步进行,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对现代管理要求经营下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治理,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是具有先进科学理念的,是具有发展潜质的,是保证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为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科学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利青.水闸工程的安全综合评价系统研究[D].扬州大学,2008.

[2]刘丽.水闸工程病害及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4.

篇(4)

(新疆玛河流域管理处,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玛纳斯河流域水利风景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当前新疆整体旅游发展环境不够成熟,以及对水利风景区资源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等原因,玛纳斯河流域水利风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玛纳斯河;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新疆的水利开发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的西域屯田时期。近年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新疆许多灌区的灌溉枢纽工程成为生态旅游景区,在注重防洪、灌溉、发电的同时,也开发了生态、旅游等功能,使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的旅游胜地。目前新疆已建水利风景区100多处,其中,大型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水利风景区9个,中型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水利风景区89个,新疆塔城西河石门子水利风景区、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水利风景区等7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新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品牌基础。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空间或地域。

新疆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玛纳斯河位于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是准噶尔内陆区冰川规模最大的一条河流,总面积2.43万km2,全长420km。源头区的冰川孕育着包括玛纳斯河在内的河流800条,冰川面积608km2,该流域的主要径流水源为高山区的冰雪融水与上游的降水。河流贯穿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地表过程复杂。玛纳斯河发源于北天山中段依连哈比尔尕山乌代肯尼河的43号冰川,上游峡谷较多因而水流湍急,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沿途依地势不同,或弯蜒崎岖,或汹涌澎湃,或依山傍水,具有多种动植物、天然矿石等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工程条件、投资融资条件、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发展较为缓慢。

1规划设计面临的困难

1.1事权划分不明晰

玛纳斯河分别流经昌吉州的玛纳斯县、塔城地区的沙湾县、石河子市和八师的19个农牧团、场、乡以及六师的新湖总场。流域面积广阔,范围较大,长期以来存在着流域面积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脱节、事权划分不明确的现象,由于各地州、兵团师相互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管理权力相对独立,各地州及兵团师之间各自为政,加之管理事权不清、分工不明、协调不够,当区域利益与流域利益整体不一致时会有各自的利益取向,很难从水资源开发的整体格局来考虑问题,不利于流域与区域管理部门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实现共赢,不利于玛河水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利用。

1.2网络信息建设滞后

网络信息化建设被誉为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公路”,是相互交流和学习的重要载体。玛纳斯河流经的许多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网络信息建设远远落后于其它省区,严重影响了各景区间的横向交流和向品牌景区的学习。

1.3规划工作薄弱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涉及水利工程安全、水土保持、旅游开发和生态修复等诸多方面,覆盖范围广,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要求,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用规划做保障[1]。目前在玛河开发规划过程中,对玛河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缺乏对历史、玉石文化有效的开发,不能够把玛河水利资源的开发建设与旅游资源、玉石资源开发交互融合。同时也缺少既懂旅游开发规划、又懂水利工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统一完善的可行性整体规划。

2规划设计思路

2.1规划设计要点

一个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定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前瞻性的旅游规划,是玛纳斯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当务之急。

2.1.1合理定位开发主题

在规划开发过程中,以水利工程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深度发掘玛河历史文化,打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水利”的主题紧密相扣,充分利用水资源,传承玛河历史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经济,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制订合理的发展模式,保护、培育市场资源,为玛河水利事业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1.2努力加强区域协作

以生态旅游为前提设计旅游产品,统一规划,树立“大旅游”的概念,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之路,将水利工程旅游放在旅游大市场中来定位,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走和谐共赢的共同发展之路。

2.1.3注重当地环境保护

旅游、参观、学习、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是水利工程多方面的功能,如果规划不当,势必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在规划之初,就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水质保护评价,并根据监测、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始终把水质保护、环境治理、生态恢复放在首位。

2.2设计思路

玛纳斯河流域水利风景旅游规划既是专项规划,又是综合性规划。因此,要通盘考虑规划与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文化品牌等方面的联系,做到科学合理,配套实施。

2.2.1严格执行政策法规

2004年5月8日水利部颁布实施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8月1日实施了《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办法》和《标准》的出台为新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与法制保障。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玛河流域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委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定,严格设立、规划、管理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

2.2.2深度挖掘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包括水利工程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水利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之一,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因此,在水利风景区规划时应当深度挖掘水利工程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开展多项水上运动和娱乐活动,从而丰富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2]。除此而外,玛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玛河历史上有“三不过玛河”的说法,诸如佛教的传播没有越过玛河、三区革命的传播也没有越过玛河等,这些都使玛纳斯河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历史背景。注重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发展特色旅游中独特的文化优势。

2.2.3重规划更应重策划

为充分开发玛纳斯河旅游资源,必须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在规划原则与要求、规划内容与深度、规划的审查和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出这些特性。

做好这项规划,有助于发挥文化优势,形成文化品牌,做大做强玛河文化。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但规划模式化的东西越多,反而会削弱了规划本身的价值。因此,在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旅游规划之前,更加需要针对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情况,策划出一些既能满足传统旅游需求,又能满足新型旅游需求的独特旅游项目,如水上娱乐、水产养殖等。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突出特色,可借助高科技手段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以确立持久发展优势,做到“亲水而不侵水,近水而不进水”。

玛纳斯河流域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的时序安排必须与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相衔接,尤其新建设的水利工程设施,最好在工程施工之前就应考虑到以后的旅游开发,把施工期间的建筑物、管网和道路等与后期的旅游需要结合起来,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水利工程;河流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河流,而河流的景观设计又将城市的审美上升到一定境界,不但体现了水利工程的发展程度,而且彰显了城市的文化理念。在城市河流景观设计的众多研究成果中,从水利工程视角进行关照的比较少,本文试从这一视角进行切入。

二、城市水利工程中河流景观设计要点

现代城市是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文化教育、科学信息与生态环境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动态系统,应当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现代化建筑的协调统一体。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地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城市建设必须依据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临水建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幸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关键是人类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而水利工程就是利用和改造河流的重要措施。当今水利工作对城市加大了关注和投入,在城市水利工程的建设上不再是单纯的防洪减灾,而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水景观的重塑、亲水空间的增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构成了现代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河流景观的设计要点。

三、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构成

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将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作为规划设计的三元素。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基于景观设计的3个方面,同时考虑河流的多种功能,现代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设计一般由三方面景观构成。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就是河流原有的基础景观。保护和修复这些景观,比如水面的景观,岸边的树木、绿地等景观十分重要。现代城市水利工程设计需要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体系和美化景观。城市水利工程要创造自然空间、工程量尽量小,同时保护现有的生态体系和景观,工程建设时被破坏的要尽可能地恢复。

2、人造景观

现代城市水利工程将人造景观与水利工程本身结合起来,将生态水利融入到水利工程当中,不但水利工程本身满足了防洪的要求,其工程建筑物也是城市景观的一个亮点。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人造景观的设计,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自然景观规划设计。

3、人文景观

通常就是指河流空间中活动着的人及其构成的景观,包括人的活动、节庆活动的开展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还包括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等。如黄河等就承载着人类厚重的历史文化,江南小镇则是另外一种风格的人文景观,以此为主题的人文景观设计也是构成城市水利工程设计的元素。

四、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设计原则

整个河流区域的设计原则应以顺应自然为主,同时考虑到各城市地区的地域性文化,也就是在以维持生态环境作为根本原则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添加部分带有浓郁的地方人文的色彩,使处于城市中的河流区域景观不至于同城市生活节奏脱节。由于我国绝大部分河道都是长期以来雨水聚集冲刷而形成的,不但变化丰富,而且都经受过长期的历史考验,分布十分合理,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应保持其独特的自然特征。曲折多变的驳岸形态,不仅有利于减缓水速、调节水位、削减洪水破坏力,而且凹岸、凸岸、浅滩、沙盘等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生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孔在这方面一些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的原则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譬如上海市对苏州河的规划原则就是一个优秀的典范。它不仅没有填土造地,而且更加拓宽了苏州河的流域,使它具有更大的分洪泄洪的吞吐能力。同时,苏州河两岸的支流也得到了很好的疏通,不但保留了原有的自然曲折弯道,而且两岸四季常青,绿化得鸟语花香。苏州河主流两岸堤坝坚固,设计并建设成为游玩、观光等公园式的休闲场所。那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河面船家运输有条不紊,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欣赏到滚滚而流的清澈河水,尽享沿河两岸美丽的风景,大大地消除了由于快节奏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思想压力。人们眺望河岸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它的设计原则做到了顺应自然,天、地、人和谐统一。发挥自然环境生态功能也是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城市河流景观开发要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以便快速营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

在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以及人文思想的注入。河流景观的设计并不是以建设城市的形象标识作为根本目的,它更多的设计思想是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持有人文思想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而充分挖掘地域性文化是赋予景观以人文内涵的关键。地域文化主要是从建筑风格以及当地城市水土河道植护利用等方面来具体体现的。实践证明,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顺其自然,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牢牢把握城市整个河流区域的设计原则。一个杰出的设计应该做到既能体现出当今现代化城市河流景观的时代风貌,又能经受得住子孙后代和长久历史的考验。

五、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设计方法

针对各个地域设计背景、文化环境、区域环境等指标的差异,城市河流景观设计的方法也是风格迥异的。主要包括河流周围的植被景观设计、文化景观设计、河道两旁的道路景观设计和规划区域的基础设施设计等,其中前两者是河流景观设计的关键。植物景观是建设河流周围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与敞开空间绿地的设置,应注重植物多样性,季相要分明,使科学与艺术合理结合。另外,人文思想在显示不同城市河流景观设计特色方面有重要作用。鉴于河流景观在体现文化景观的方面存在局限性,因而努力挖掘河流本身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城市的历史沉淀,其中包括码头、古迹以及各种民间传说或典故等,是一种很重要的设计手段。

1、河道的景观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涉及河道平面和断面两方面的问题。天然的河流有凹岸、凸岸、有浅滩和沙洲,它们既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又可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削弱洪水的破坏力。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水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河流景观尤为重要。采用复式断面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2、河岸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中,河岸处理是个重点。由于对城市河流进行人工治理,容易形成呆板的连续护岸,设计时,可采取措施使景观有所变化。在河岸处理方式上,应该鼓励采用生态堤岸,以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的硬式护岸。

3、河边的附属设施设计

河边要有适于河边风格的设置。栅栏、长椅、灯具等附属设施都应视作河边的小景物,为人们休闲、旅游提供方便。

4、沿河植被的景观设计

“水”和“绿”是城市中象征自然的要素。沿河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特殊意义。滨河两岸植被是河流景观的基本手段,不应简单地视作绿化。

5、重要地点设计

包括桥、河畔公园、小广场等设计。过去在建设中往往只重视桥的交通功能,而忽视其景观作用。桥可以成为从上部眺望水面的视点场,桥本身可以成为地区标志,还可以起到分割河流空间的作用。要充分考虑城市河流作为开放空间的功能,可设计一些与城市景观相和谐的河畔公园、小广场,使河流两岸周边的空间成为舒适、宜人的休闲娱乐场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要素,重要的是设计内容与方法的有效结合,并充分考虑水利因素,与此同时,设计的理念也需要及时跟进,只有这样城市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景观设计才会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篇(6)

1 新时期水利工程档案的主要特点

水利工程档案是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包括水利工程项目提出、立项、审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建筑、电力、机械、水文、农业、工业、交通、市政、生态环境等,因此水利工程档案种类繁多,可分为水利工程建设档案、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设备档案等。根据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所走程序,一个工程的档案资料可以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决策、招投标资料,建设过程中所做的施工评定资料、相关材料质检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签证单、部分地下或隐蔽工程的检测验收,竣工后监理检验资料、竣工验收资料、试运行等。其中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文件材料主要由设计单位提供给管理单位(水利局、水利站等)归档,工程投入运行管理阶段的文件材料由管理单位(水利局、水利站等)归档,施工建设阶段涉及的文件材料比较多,有设计文件、施工变更资料、建设管理资料、监理管理资料、施工资料、设备资料等。

水利工程档案除了与其他档案一样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服务性等特点外,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性强的特点,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面广泛、内容繁杂,不仅牵涉到农业、工业、 交通、生态环境等,而且与电力、机械设备、建筑等多个专业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导致了水利工程档案内容相当丰富,是以水利为中心的多学科、多专业的信息综合,从而形成了水利工程档案特具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根据工程效益的不同、环境因素的变换、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河床演变,以及其他因素所确定的水利工程建设,其周期长短悬殊较大。一般的江河护坡工程、小型闸站新建及改建、镇村组河道疏浚、拆坝建桥(涵)等工程,从施工建设到投入使用通常只要几个月就可以实现。而大型的河道工程、水库、闸坝建设,以及面广量大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则需要数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由此水利工程档案受到建设项目工程规模大小、工程施工周期长短的制约,导致相应工程档案的形成周期差异较大。

另外,水利工程实施的是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因此形成的业务性文书与科技档案联系紧密,甚至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许多文书不仅是档案的前期活动记录,而且明显具有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的趋向。

2 新时期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的反映了工程建设质量及工程的最终成果。水利工程档案与其他档案一样具有服务性和参考性。它是控制检验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和环节;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体现;是未来水利建设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水利管理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

水利工程档案在对水利单位日常工作查考中能起到参考作用。如ISO内部审核或ISO外审中,通过对水利工程档案的查阅可以了解到水利单位工作的程序及建设产品是否合格,而水利单位也可借助档案,在拟订计划、总结工作、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作查考凭据。

汛期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通过水利工程档案可以便捷的查询到历年来的水情、雨情、灾情及水利工程的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险情为发生时,通过历年档案整理整合也可以做好预测及防备措施。

完整的水利工程档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学术研究方面,通过查阅档案,参考丰富、准确、可靠的历史资料,及时汲取到工程建设经验的同时,减少了外借查阅资料的开支,可以更好、更快、更经济地取得研究成果。

水利工程档案在建设时期可以用来全面鉴定工程质量;在投入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或事故,也方便为查明原因、追究事故责任提供依据;在后期规划改革中,为后人在工程使用、管理、运行、养护、维修、改建、重建、扩建等工作中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

3 新时期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利工程档案的质量普遍不高

水利工程档案的质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档案内容的质量和案卷整理的质量。档案的内容质量是指档案的内在质量,包括数据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案卷的质量则体现在档案的外在形式,包括文件材料的齐全度、系统性与材料的规范性等等。

导致工程档案质量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一些工程建设工期较长,稍有疏忽,就会发生遗漏情况;二是施工人员的组成比较复杂,一般都是临时组成的团队,往往在工程任务完成后马上解散,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三是水利工程建设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牵连部门较多,也导致了单个水利单位所收集到的档案资料不齐全。

3.2 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单位只重视施工工作,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政策,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档案组织管理制度。一是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档案人员的分工职责不明确;二是档案资料管理系统不健全,导致人走档案走,人走档案没人做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三是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缺少主观能动性。

3.3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差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普遍较差,远没有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国家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逐步推进,档案的内容、形式、规定、制度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了变化,而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没有跟上现实发展速度,未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及修改,工程档案还没有纳入新的管理机制。施工企业、管理单位都没有健全的制度管理体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补偿;思考

一、水和水利工程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是自然条件下存在着的水并不能完全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我们都知道,从太空里看,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水晶球,那是因为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13.6千万立方公里,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这13.6千万立方公里中海洋占了约97.2%,固体冰川约占了1.8%,地下水约占了0.9%,湖泊等陆地淡水占了大约0.02%,大气中的水蒸气只占了大概0.001%。如此算来,全球范围内,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0.1%,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将如此稀少的水资源平分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上就更加显得捉襟见肘了。因此,只有修建水利工程,合理的调节并分配水量,才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防止洪涝灾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水利工程泛指一切由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或由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等兴建的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除害兴利而修建的工程以及配套设施和附属工程。所以,水利工程涵盖的领域非常宽泛,小到农田灌溉渠道输水,大到国家正在兴建的各种水利枢纽工程,都属于它的范畴。我国不仅一个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文明古国,更是一个继承了千千万万古代人民智慧的先进大国。古有山堰、都江堰、灵渠、郑国渠并称的四大水利工程,也有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今有文明遐迩的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水利工程等等。

二、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降雨的影响

首先,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变化,在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相对减少;冬季,水面温度高于气温,气层较夏季活跃,大气对流增强,降雨量增加。其次,降雨地区发生改变,对于地势高的迎风面,夹带着水蒸气的空气迎风攀爬,到达大气压小的高海拔地区,直到其环境压强小于饱和蒸汽压产生降雨;而在背风坡,没有地形使水蒸气达到迎风坡的高度,周围的环境气压自然也达不到饱和蒸汽压,不能形成降雨,因此,会发生迎风坡降雨多,背风坡降雨少的情况。最后,降雨量也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自然场地中就会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当他们达到饱和蒸汽压时就形成了更多的降水。

(2)工程建设造成泥沙堆积

在河道上兴建了水利工程后,河道的水位、水流速等都被改变,也改变了泥沙的运动条件,降低了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因此在大坝附近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多泥沙领域,水库同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这种情况不仅会减少水库的蓄水量,而且可能会影响航运进而影响水坝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水流对下流河道的冲刷,容易加重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等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将各种可能发生的灾难都扼杀在摇篮中。

(3)对鱼类等其他自然物种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河道中的各种植物和鱼类,因为原有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各类自然物种的生活习性也被迫改变。如:长江流域的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已是凤毛麟角,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白鳍豚素有“水中熊猫”之称,更是被列入了《世界已灭绝生物名录》,只能让人无限的叹惋悔恨。

(4)对地质的影响

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也有一定利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已经建筑好的堤坝就可以保护房舍和农田免受灾害,如,甘肃舟曲发生的泥石流中,有两条大坝对阻挡泥石流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水利工程的兴建通常会使输水渠道内的水向两岸渗漏使水位抬高,造成土壤的盐碱化和沼泽化,成为不毛之地。另一方面,水利工程会使下游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当年的粮食产量,极易引发蝴蝶效应,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水利工程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对人类居住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由于建设水利工程在选址上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一旦确定在一个地方兴建水利工程,就需要此地的居民作出必要的退步。对移民的安置看似是个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如若安置不当,就会增加社会的动荡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建设水利工程也可能会造成植被减少而使土壤肥力降低或水土流失。

(2)对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区的影响

若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在自然风景区或古迹周围,则自然风景的和历史古迹的保护又成为一件不可忽视的大工程。毕竟,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的形成不仅需要时间的积淀更需要很多空间等不同的条件,因此,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再生价值是不可估量、不可比拟的。一旦它们遭到破坏或损坏,就一定是毁灭性的、不可挽回、不可逆转的。

三、工程补偿措施

笔者认为,水利工程补偿措施的核心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标本兼治,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的频发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自然界固有的平衡被打破,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和科学发展观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建设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符合事物和时展规律的水利工程。要坚持从根本上即生态保护角度治理水利工程,促进人们树立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识水利和生态结合的必要性,将各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工作定期有条不紊的展开,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增强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活性,减少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本”。

那“标”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标”可以理解为规章制度和科学技术等,这些也是构成补偿措施的重要因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存在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制度对任何设备进行规范,否则事物就不能正常有序的发展,就如海因里希工程师提出的300:29:1法则所说,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总有29件轻度事故,和300个潜在隐患,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一切问题和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水利部门和相关机构必须完善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尖端的、不落后的技术才能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不被时间洪流所淘汰,因此,国家和水利部门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与国际接轨,争取在河道设计、整治,水源分配,净化水体等方面冲破束缚,达到新的技术高度。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补偿措施必须从多方面出发考虑,多层次改善,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坚决避免各种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发生。

结束语: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都是国家的命脉,两者相辅相成,唇亡齿寒,命脉运行不畅,国家自然难以强壮。所以,我们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让水利工程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和负荷量,努力维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只有这样,人民和国家才能把路走的长远而辉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