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的性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0 14:58: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学的性质

篇(1)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心理

    (四)教学心理

    (五)教学评价

    (六)教师心理

    (七)学校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篇(2)

一、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的中介地位

胡塞尔一直对心理学非常关注,明确反对和批判自然主义的心理学。胡塞尔的相关心理学思想可以称为胡塞尔的哲学心理学,而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是胡塞尔哲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思辨和反思的形式阐述并论证了心理学概念及基础的现象学取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它“讨论的不是组成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心理学是什么,而是讨论心理学概念基础的现象学澄清需要什么。也就是说,这种工作可以看作是对哲学心理学或心灵哲学的现象学贡献。它既不是先验哲学,也不是经验心理学,更不是经验心理学程序的讨论”。

胡塞尔把现象学心理学最早称作“理性心理学”、“本质心理学”)也称作心理学的现象学,认为现象学心理学是关于“心理(pyct^)的先在的、本质的、直觉的、纯粹描述和意向性的科学。“从根本上说,胡塞尔用这个术语(指现象学心理学一引者注)替代过去常被称作'理性心理学’的一种哲学分支。“它是以作为心灵特有本质直观的内在性直观为根据的。”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本质现象学,它所完成的并不是科学心理学的工作而是基础性的哲学工作,试图解决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目的是想为真正的科学心理学铺平道路。在胡塞尔理论体系中,现象学心理学服务于两个方面,履行两种职能。现象学心理学处在介于经验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之间的中间位置,它试图弥合经验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之间的间隙,充当“心理和逻辑的张力系统”中的重要“平衡器”。“他(指胡塞尔—引者注)越来越感到需要一种能填补哲学和当时最好的心理学之间空隙的现象学心理学,这种现象学心理学又是探讨现象学还原和超验现象学的特殊方法。”

一方面,由于现象学与心理学尽管对“意识”的研究方式不同,但都把“意识”作为各自的研究起点,胡塞尔希望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作为一个中介,充当通往先验现象学的重要导引,实现先验现象学的任务。“对这门距自然思维较近的心理学的现象学的解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引子。我们可以从这个初级阶段进一步上升,达到对哲学现象学的理解。美国现象学家施皮格伯格明确指出,胡塞尔借助两条道路通向先验现象学,一条道路是通过“生活世界”达到先验现象学,另一条道路则是通过批判地评价经验心理学达到先验现象学,而这个任务主要是由现象学心理学来承担和完成。

另一方面,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想充当经验心理学成为真正心理学或者说科学心理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胡塞尔坚持认为现象学心理学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和有价值的启示,可以给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指明意义和方向。心理学必须重视意识的绝对独特性和心理学研究上的首要性。而传统经验心理学恰恰缺乏一种建立在对心理本质的直觉澄清基础上的概念系统。胡塞尔相信,现象学心理学能通过本质还原和反思分析提供给心理学家关于鲜活的意识经验的基本性质,揭示意识流的心理本质。“很明显,通过现象学心理学还原,现象学心理学能够摆脱所有经验的和心理物理的元素,关注本质而不是事实,它从本质的角度寻找心理生活不变的方面。当然,自然主义取向的现代心理学家对这种意识分析是怀疑和拒斥的。

二、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对经验心理学的分析

胡塞尔称冯特为“最糟糕的心理学家之一”,强烈反对冯特实验内省法对意识内容的机械式、元素主义的分解,认为这种把心理经验“肢解”为一堆无意义的心理元素的做法,是典型的“心理化学”式思维,是“自然主义”在心理学中的突出体现。胡塞尔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实证心理学的看法,对当时主流心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并且勾勒了一种积极的科学方式,希望能提供更有力的对人的心理经验的说明。

胡塞尔认为主流心理学没有冷静地考虑心理经验的意义所在,也不可能认真考虑心理经验的意义内在地对研究方法提出的特别要求,因此这种心理学对“心理”本身的特性极易“视而不见”也就必然陷入错误的“意识自然化”。所谓意识自然化就是把意识等同于物理存在,并服从物理自然的法则。意识自然化既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背景,更有具体、可操作的自然科学技术作为手段。意识自然化表面上看是方法论的错误,而实际根源在于对心理现象的错误理解。心理物理学使得实验心理学家无法认识到对意识的直接、纯粹分析的重要性,而只是把意识转变为可以实验控制的物理事件的相关物,并寻找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提供一种理论说明。结果心理学家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实验方法的设计及其缺陷的克服,无暇(意)关注意识现象本身的特征和规律。

在胡塞尔看来,实验形式的经验心理学无法或者说忽略察觉和澄清意识的根本性质,没有清楚考虑到自己研究的前提概念已经影响、歪曲了对意识的分析。在现象学意义上讲,这些心理学是朴素的。心理学由于缺乏对根本的意识活动的全面理角解因而使自身对如何描述已经渗透于一堆概念之中的心理经验显得十分盲目。换句话说,心理学家没有明确注意到根本的、纯粹的意识活动的本质未被准确把握,而心理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一些重要的尚未被认清的前概念的研究基础之上。心理学家可能会使用一些概念去描述被试的心理经验,但是心理学家首先应该澄清的是人的普遍的意识活动的本质。“只有对这些概念进行本质分析才能把幼稚的心理学体验(体验心理学)变成一门科学。”因此,胡塞尔认为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替代自然主义者对意识的实验研究法,通过严格的科学方式来研究意识现象而不犯自然化意识的错误。“胡塞尔所要求的是这样一种研究,它不顾心理学的东西在真实机体的结构中的地位,而首先和主要的是全神贯注于本来自行呈现的心理现象。”

主流的实证心理学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积累许多关于心理一物生)理之间的相关材料,能够总结关于这些材料事实的普遍规律,但是心理学只要不摆脱认识论上“素朴”的倾向,也就是心理学如果不预先清楚地把握它所观察和实验的东西,那么不管心理学已经积累了多少东西,它们仍然达不到所谓科学心理学的水平。尽管实验方法可以发现心理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单单实验不能完成对意识生活本身的分析。主流的实证心理学缺乏对意识的纯粹分析,只注重坚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阐明某些间接的心理学相关事实,而把那些在内在直觉中直接显现自身的、关于意识资料的纯粹分析和描述完全摈弃。

实证心理学家很少考虑到,如果忽略或放弃对意识活动的本质分析,那么即使能够获得间接的心理学相关事实,也已经剥夺了它们真正的心理学意义。换句话说,虽然实证心理学能够阐明有价值的心理物理学事实和规则,但是如果它不是建立在一种关于意识活动的本质分析的系统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关于意识活动的本质分析的系统化如果不是通过“内在”的直觉反思来完成,那么实证心理学就很难对这些间接的心理学事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精确的科学评价。尽管实证心理学一直努力在方法论上“尽善尽美”,但它无疑缺乏澄清心理活动本真属性的先在基础。在现象学看来,这种心理学还不是真正的心理学或者说还不是科学心理学。

胡塞尔认为,主流心理学家虽然也承认心理学知识来源于人的心理经验,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对于那些素朴的、原始的心理经验资料的描述以及同时对这些描述的内在分析离不开绝对确证自明的心理学概念,这也是主流心理学的一大弱点。也就是说,只有在绝对确证自明的心理学概念作为前提的条件之下,对心理经验的描述及其对描述的分析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心理学概念的自明性确证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来源于被试者或心理学家自身的简单经验,而只能来自于严格逻辑上的先验确证。由于主流心理学强调的重心是“严密”的实验设计、“严格”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统计分析,因而对于确证自明的心理学概念所蕴涵的心理学研究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和重视,也无法看到它们对于心理学方法论的至关重要性。在这点上,胡塞尔认为主流心理学是“不科学的”。也恰恰在此,对心理的现象学的本质分析有了“应有之义”。基于此,胡塞尔相信“只有凭借对意识的内在的本质分析,我们才能发现心理学的科学手段。没有这个预备性的先天分析,经验心理学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徘徊”

三、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对经验心理学的先导作用

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就是要致力于给“经验心理学”提供必要的本质洞察,纠正经验心理学的缺陷,以确保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和方向,实现真正的心理学。它主要完成的是基础性的哲学工作,其意义在于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做好充分的铺垫。“这门心理学提出变革的要求,它要求成为原则性的方法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一门科学上严格的经验心理学才能成立。”胡塞尔坚持认为需要全面改革现代心理学,其一贯立场是传统的实验心理学只有建立在现象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主流心理学通过模仿物理科学力求取得科学地位,但是这种心理学并没有获得一个适合它对象的概念基础和方法论。

胡塞尔并非想用自己的理论体系取代传统心理学,也没有全盘否定和彻底反对心理学。而是在肯定心理学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的同时,否定和反对特定类型的心理学,即“自然主义的”和“客观主义的”心理学。“胡塞尔特别反对用自然科学取向研究生活问题,……反对人类精神的客观观点。”胡塞尔认为,这些心理学错误地模仿物理科学,曲解了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想给心理学提供一个基础,把心理学提升为科学。

“心理学对意识的本质不能进行试验,但是哲学却可以,并且能为经验心理学提供一种基础,使得心理学成为科学的。”现象学目的之一是澄清现象的“本质”(essence)胡塞尔认为这种澄清是任何客观探求达到实证水平的基本步骤。同时,现象学体现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取向,致力于如实、充分、丰富地描述意识状态,这种描述是不带先入为主的观念的、纯粹的描述。心理学对意识活动的本质的前提理解必须首先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得到严格的澄清,它先于任何一种经验心理学的工作。这也正是现象学对经验的(实验的)心理学提供帮助的重要之处。

胡塞尔认为,现代心理学的根本错误是没有在心理学研究中建立和贯彻现象学方法的必要性:“现代心理学的根本错误阻碍了它自己成为真正的、完全的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真正根本的、系统的现象学因为摆脱了自然主义的偏见,致力于极端复杂、易混淆的意识问题,能提供给我们对心理一种真实的理解。“现象学的方法是一条通向科学的理性理论的真正道路,也是一条通向充分的心理学的真正道路。”只有这样,聚集起来的大量心理学经验事实和有意义的法则才会有真正的价值。胡塞尔一贯坚持,获得真正的心理学知识最终必须依赖于对心理的本质洞察,而这种洞察无法通过物理的或实验的方法来实现,只有利用现象学分析即现象学心理学的本质还原来揭示心理的本质,也只有“现象学分析才能让经验心理学走出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无结果的纠缠”。

对胡塞尔来说,不管实证心理学的测量有多么精密,实验技术有多么创新,如果首先不能清楚地把握被测量的和相关的是什么,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仅仅事实的描述不能产生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即使这种描述与直接所给予的现象相和谐一致。统计资料的排列不能认为构成了一种真正的科学心理学。“事实只能构成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不能形成科学研究的全部。”(P23)

对心理现象的清楚把握离不开第一手的现象学分析。所谓现象学分析就是以现象学还原的态度描述心理现象,通过自由想象变化便)寻找现象的本质,同时重视意识的意向性这一事实。以现象学还原的态度描述心理现象,就是要使得对心理现象的描述与它们在直接经验中被给予的那样,拒绝任何试图将心理现象与非心理实体不管是行为的、生理的或物理的实体)相联系的做法。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种对心理现象的先在的、本质的研究,与传统的经验心理学不同,现象学心理学不关注纯粹的心理事实之类的东西,而仅仅关注心理现象的“本质”,实现的方式依赖于本质的方法即本质还原。

现象学心理学还原也即所谓的“本质还原”对现象学心理学来说是根本的和不可缺少的。

篇(3)

[关键词]心理学;整合;分裂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45 ― 04

有关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甚至有研究者担心心理学会被其他学科吞并。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积极尝试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的学科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维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是,由于心理学在科学观、方法论、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因此不能强求心理学的存在形式与其他统合学科的形式完全相同。当前学术界所谓的心理学的“分裂”样态,或许正是其应然的存在样式。心理学的分裂或整合,可能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假命题,心理学既不需要整合,也根本无法进行整合。本文将在对以往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研究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以还心理学应然的学科面貌。

一、心理学分裂的现状及其整合研究的尝试

(一)分裂的心理学

学界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局面的形成有诸多原因。Stephen C. Yanchar和Brent D. Slife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主要有如下原因〔1〕:第一,心理学专业的奖励机制不完善,对于心理学理论创新的支持不足,并且学生在受教育的时候易受到导师固有观念的影响,这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第二,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心理学应用领域与学术研究领域的断裂。第三,心理学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以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学派之间难以统一。第四,方法论的多样性,不同心理学派别持有的哲学观点不同,其方法论也就不同,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源于实证主义,而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等。

心理学的分裂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少共同的基础,“心理学家总是各自为战,虽然研究对象相同,但却从不同的基础出发,使用不同的方法,说不同的行话,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2〕3同时,他们还认为心理学正在被其他学科蚕食,面临被吞并的危机。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室的研究中,关注的是实验和数据,注重从某一侧面入手研究人的心理实质,强调实验数据而忽视了实验结果对人和社会的指导意义;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则关注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意义,认为实验缺乏一种整体观,把人等同于物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因而无法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实际上,心理学内部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也存在着由来已久的对立倾向,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强调其研究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认为学术是第一位的,应用是第二位的;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则强调心理学的着力点在于实践应用,拒绝把心理学当做纯科学。〔3]193学术研究关注的是个体,缺乏对社会宏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分析且其基本原理脱离社会实践;应用研究则把心理学带入一些微观领域,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第三种文化”下的心理学整合观

在《两种文化》之后,斯诺又于1963年发表了《再看两种文化》一文,并预见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将弥合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鸿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两类知识分子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且关系融洽。〔4]24斯诺的“第三种文化”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对缓和两种文化之间针锋相对的现状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种文化”具有包容性、超越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可以使每一种观点都得到严肃对待,对于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包容,并且学科内部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文化结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取向,用一种“统合”的观点解释问题,试图从两种不同取向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更具综合性;同时,这种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由于学者们对专业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诠释,因而可以使普通民众了解专业化的知识。〔4]25在“第三种文化”的指引下,心理学内部需加强对话交流和互相谅解,认真思考不同学派和不同取向的心理学观点,并在一些问题上先达成共识;在关注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学的社会指导意义,要让心理学知识大众化,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惠及大众,彻底掀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使心理学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

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严重的分裂之中且危机重重,心理学的整合势在必行。“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虽然给心理学的整合指出了一条道路,但心理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互融合。其实,心理学这种分裂的样态正体现了心理科学自身的特点,既包含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也囊括了“第三种文化”。如若忽视心理学自身所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试图运用某一“范式”或科学观强行进行心理学的整合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必要的。虽然我们也提倡心理学整合的学术性研究,但仅限于学术研究而已。

二、对于心理学整合的疑问

(一)心理学是否可以在一种科学观下整合

有研究指出心理学的整合需要统一的科学观作为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心理学家所持的科学观各不相同,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心理学进行整合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自心理学诞生之日起,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准则就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方法论指导的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主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可被观察和实证证实的经验,并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将心理学建成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学科,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5]92这的种“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虽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并朝着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心理学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研究中所出现的“不分”的伦理问题就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割裂了心理现象的整体性,把对完整心理现象的研究分解成片段式的、碎片式的研究,无益于说明和引导人们的心理活动。这种困境引起了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应忽视人的价值以及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将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注重人所特有的独特性,提倡使用访谈法、历史法、临床法等颇具人文主义特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且其科学性无法证明,因而其神秘色彩依然十分浓重。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科学观指导下的心理学各执一词、互不妥协,导致心理学的分裂与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有研究者提出了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为一体的心理学的“大人文科学观”。〔3]351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就要摒弃纯粹以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方式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而要谋求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以这种科学观为指导,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如尝试整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谋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试图缓解不同取向心理学家的关系、改变心理学分裂无序的局面;尝试对心理学进行全新的学科定位。但是,这种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一体的“大人文科学观”在当前仍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要在一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是不可能的。

(二)心理学是否有统一的哲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基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可观察的经验才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并认为只有被经验描述的认识才是科学的。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冯特在心理学独立之初便主张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和生理学的模式对心理学进行研究;随后出现的行为主义更是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推向了极致,华生声称要将心理学转变成为纯实验的科学并把行为还原为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在行为主义那里,“心理学就成了研究一种物理化学变化引起另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自然科学”。〔6]

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同,现象学强调对人的独特性的研究,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研究重点,强调描述的方法以及整体论的观点;解释学则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即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以及历史地位对理解者理解文本的影响,主张使用一种与自然科学“说明的方法”不同的“理解的方法”。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主张把意动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且重视人的能动性和整体性,从而开创了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兴起的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的整体性,主张对意识和人格进行整体性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要求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与动物和机器不同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所推崇的哲学方法论是不同的,要想使心理学各个派别摒弃自己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转投他人怀抱亦是不可能的,故试图用一种哲学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整合心理学也是难以达成的。

(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随着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起,在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问题上,研究者又提出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的观点。〔7]119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等问题。人的心理不仅有其生理基础,而且也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在探讨心理学问题时,我们会用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设备,也会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纯粹从某一个角度、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都是不全面的。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表明,心理学正在成为一门连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枢纽”学科。既然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那么其交叉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进行交叉的?等等,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厘清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学没有必要禁锢在旧式的学科划分之中,心理学应谋求自己应然的学科定位,即心理学应该属于“科学人文学科”。〔5]2-6在这种学科定位下,心理学研究应强调在某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反对唯实证方法的倾向;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心理学为指导,吸收常识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合理内核来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如实反映人的心理,进而预测、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存在已久且分歧严重,要使学界接受心理学的“科学人文学科”定位也是困难重重。至今,心理学不也仍然是既有科学主义取向的实证研究,又有人文主义取向的人本研究吗?这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或许都能部分解释对方所承认与主张的某些观点,但彼此却并不隶属与统摄。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人文科学的属性,这应该是心理学自身应然的学科定性。

(四) 库恩的“范式论”是否适合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影响下,冯特决心采用实验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并进而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库恩的“范式论”就是对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科学哲学。库恩认为,如果一门学科没有建立自己固定的学科范式,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科学。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心理学就不是库恩“范式论”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心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以库恩的“范式论”为指导,很多心理学家致力于探讨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应将心理学踢出科学的大门,原因在于多年来心理学进展缓慢且未形成“统合”的理论体系,即心理学未形成能够称其为科学的“范式”。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库恩把物理学的发展模式经抽象和概括总结成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似乎一切科学的发展都类似于物理学,而事实上,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其发展也可以遵循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像心理学这样一门以人,而不是以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其发展不可能,也不必要走物理学的道路”。〔2]3况且,库恩范式论中的“范式”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概念且其理论本身是一种不可知论,是站在实用主义立场上提出的观点,否认了科学的进步性。〔8]

总之,由于心理学具有研究对象复杂、研究方法多样、理论众多等特点,因此试图在一种科学观、一种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试图用库恩的“范式论”来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而一旦当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心理学既是难以整合的,也是无须整合的。

三、“殊途同归”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难以整合

心理学的整合是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心理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时代性。心理学会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哲学观点和科学前沿理论并将其结合在自己的研究中。例如,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各个国家都在探讨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希望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与历史特征联系起来,发展有本国特色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就强调以哲学作为指导原则,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但由于各国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也都有其自身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结果貌似繁荣和发展了心理学,实质却加重了心理学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将永远无法成为一门“统合”的学科。第二,多样性。心理学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科分支的多样性。〔7〕7心理学可以借鉴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备以推动自身的研究。由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借鉴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也会生发出更多新的心理学分支。以往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的尝试性研究虽然从理论上讲可能有利于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但因这些研究都是阶段性的、暂时的结论,对心理学的理论整合并无实质性影响。第三,复杂性,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们不可能只考虑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某一属性,而不顾其他属性。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各心理学流派均从一个侧面或属性出发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从未有任何一个学派从多个侧面和多重属性出发同时进行心理学的研究,这不是因为它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心理学根本就不具备进行如此研究的条件。

(二)心理学无需整合

事实上,心理学并没有分裂,所谓心理学的分裂实际上是在心理学整体框架之内不同取向的研究,这是心理学应然的研究状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得出这种论断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片面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或者人文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心理学,而忽视了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纵观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理论心理学家在不断地批评那些实验心理学家在实证主义道路上走上了不归路,但许多心理学实验又确实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在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交叉渗透等等,Daniel Kahneman 就因将认知心理学有关人类认知决策和判断的实验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预期理论”,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另一方面,心理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对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实践应用价值。一些持实证观点的心理学家在罔顾心理学人文社会属性的前提下,质疑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需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结合,当前看似分裂的心理学研究,实质上只是心理学在其应然框架内的合理存在样态。

从西方心理学二分法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认为,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的研究目的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与行为,也就是说不论是从科学主义角度出发还是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心理学研究的目标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据此,心理学研究只是围绕着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在进行不同角度和取向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 “殊途同归”。〔9〕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终会整合为“统合”的学科,可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统合”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但我们认为,站在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共同进行心理学研究,可能才是引导心理学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心理学理论终究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即使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未来必会实现;实证研究也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开展,既要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也要突出理论的指导意义,要认识到实证研究是无法代替“理论先行”的地位的。目前来看,心理学分支庞杂且每一分支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虽然心理学不同领域各执一词、各持己见,但都获得了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批评心理学这种分裂的状态时,也不要忽视这些分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进步不仅没有损害心理学反而促进了心理学发展的事实。试问心理学新理论、新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正是体现了其生命力吗?心理学的这种主客观结合,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某一种科学哲学或科学观来定性和整合心理学,研究者在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时也应认识到,心理学或许有适合其自身学科特点的科学观体系,只是我们目前还未发现而已。在理解了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其当前的存在样态之后,我们就应该顺应心理学的现实状况,这样才能繁荣心理学、巩固其科学地位。我们认为,心理学在当代不仅没有必要进行整合,而且如果罔顾心理学的实际进行整合,反而会影响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既没有分裂,也不需要整合,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问题或许只是心理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假命题。我们应该尊重心理学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让其以其固有的应然样态存在并以其应然的方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

四、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心理学的“天”就是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的“地”就是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的自然科学领域。心理学要存在于“天地”之间就要依靠这二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我们认为,心理学“学派林立”和理论观点多样的特点,就是其立足的基础和应然的存在形式。心理学就应保持其多取向、多视角、多属性的特点,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生存于“天地”之间并获得其应然之发展,而根本没有必要强行整合为像物理学、化学那样的统一科学。

〔参 考 文 献〕

〔1〕Stephen C. Yanchar and Brent D. Slife,Pursuing Unity in a Fragmented Psychology: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7, 1(3) , p.238.

〔2〕叶浩生.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0,(02).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曾永志.“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3,(11).

〔5〕贾林祥.论西方心理学的价值取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6〕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报,1999,(03):4.

〔7〕杨玉芳,孙健敏.心理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

篇(4)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①什么是无意注意;②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注意;②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三、记忆

要求:

1、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类型。

2、理解记忆表象的特点、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原因。

3、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瞬时记忆的特点

(2)瞬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瞬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短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2)长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长时记忆的存储(存贮方式,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三)遗忘

1、什么是遗忘

2、遗忘的种类

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篇(5)

关键词:冯特;哲学;个体心理学

一、引言

冯特认为,所有学科都源于哲学,可以说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尽管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得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的母体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从此就不受哲学的影响。事实上,哲学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哲学依据,而且决定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路线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和操作技术。黎黑 (Leahey,1980 )曾指出:“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原来是哲学问题,所以,如不理解哲学,特别是认识论,就不可历史地理解心理学”[1]。尤其对冯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更是如此,因为它是心理学从哲学脱胎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第一步,是哲学与心理学的分水岭。

二、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以经验为研究对象,心理过程不依赖于客观对象,而是先验的存在,是主体内部的感知。他指出每一具体的经验都包含着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两个因素。前者是由内部知觉所直接获得的经验,称为直接经验;后者是由感觉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所间接获得的经验,称为间接经验。冯特明确把心理学研究对象界定为直接经验,他说:“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内,我们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只是以不同的观点来考察同一个经验的现象。在自然科学内,我们把经验看成是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由于抽去知觉的主体,它也就被看成了间接的经验,而在心理学内,我们则把经验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2]。这主要受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影响。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等看做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3]。在贝克莱看来,心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产物,存在也是人的心理作用的结果,不仅第二性质的观念是主观的,就是第一性质的观念也是主观的,由此他得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结论。休谟则将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强调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惟一对象。

三、对实验内省法的影响

实验内省法是冯特实验心理学的根本方法。

在冯特出版的《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一书中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这个名称,并确立了用实验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他说:“一旦我们把心理看作是一个自然现象,而且把心理学看成是自然科学,对于这门科学的实验方法一定也是完全能够应用的[4]。由于直接经验只能为自我所观察,因此冯特一方面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法,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使用内省这一适用于心理之主观特性的方法。事实上,内省法并不是冯特自己的创造,而是哲学心理中最古老的方法。他只是将这种方法进行实证性的改造,使它与实验法相结合,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以此来消除这种主观内省的不利影响。为此冯特制定了几条规则:1)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2)被试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和干扰;3)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4)经常变换刺激条件,以便被试把刺激和自身的心理过程分离开,从而对心理内容产生一个普遍的描述[5]。同时,在自我观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混淆,冯特搜集了示波器、速示器、测时仪等工具,用以记录被试的反应。它们构成了莱比锡实验室的物质基础,也从一方面证明冯特强调应用客观实验技术,而不是主张主观的内省。

由此可以看出冯特的实验研究中贯穿着孔德的实证主义。孔德认为,实证主义即实证科学,它的任务在于:实证科学的事实必须通过合乎科学纪律的严格观察才能够被确认,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就可能发现事物诸现象之间经常、重复出现的规律[6]。科学之所以区别与哲学 ,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严密的实证性。一门科学之所以为人们所承认,是因为它在人们面前是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心理史学家 D。舒尔茨曾说:“现代心理学与它的智慧的先驱者的重要区别 ,不在于所提问题的种类 ,而在于探索答案所用的方法”[7]。冯特在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人的直接经验,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

四、评价

综上所述,冯特的“直接经验论”是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体现,而实验内省法是孔德实证主义的反映。总之,它们构成了冯特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冯特生活在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在此期间,德国的哲学于19世纪中叶遭遇到深重的理论危机,处于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过渡时期。这就决定当时的哲学家们的首要任务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寻求和探索哲学的出路[8]。冯特当时将生理学的方法引入到哲学问题的研究之中,但他只是从研究方法上来改造传统哲学,并没有从哲学问题根源及其性质出发来寻求出路。因此,就哲学理念而言,其依然属于传统哲学的范畴。这就是为什么在他的理论中既有贝克莱和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又有马赫的经验批判论;既有孔德的实证主义,又有奥古斯丁的内省论等的原因。

冯特尽管受到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深刻,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但我们决不能就此否定冯特对心理学的巨大贡献。众所周知,由于冯特的努力在莱比锡大学建立起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而改变心理学附庸于哲学的状况,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他最大的贡献。此外,冯特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建立了心理学的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因此,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正如美国著名史学家波林所说:“冯特在心理学史中是前辈心理学家。学者而配称心理学家的以他为第一人,在他之前,有心理学,可是没有心理学家”。(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兵远,漆昌柱,郭小安.论科学哲学问题及其对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0):15-18.

[2] [5]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5.

[3] 王云霞.主观唯心主义or客观唯心主义―由两道选择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9):53-54.

[4] 彭景训.冯特和实验心理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22-24.

[6] 谢向阳,淦家辉.什么是孔德生物实证主义―对孔德实证主义体系的再认识[J].学术探索,2005,(2):8-11.

篇(6)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消极情绪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定义及其应用

目前,在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经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仍有侧重,仍然倾向于预防及矫正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方向为培养人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特质以及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等等,其意义在于通过强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更为有效且顺畅的实现人际交往。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瓶颈

纵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呈现阶梯状发展态势,软件硬件均达到一定规模与水准。然而仍存在一定问题。

2.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移

虽然“心理健康”被广泛关注,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即,老师注重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心理弱点与缺陷成为了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心理问题暴露出来的学生尤引重视,而对心理问题表征不显著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是以“消极心理学”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推进。

2.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上的疏漏

老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个别个体上,而不是广大学生群体。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及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摆脱消极、悲观、压抑的情绪上,反而没有试图去开发其自身所拥有的如乐观、宽容、自信等积极的品质。

2.3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被打折扣

尽管积极心理学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老师及学生的认知中,积极心理学所代表的诸如乐观、宽容、自信等性格特征是被定义好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其次,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尚没有融入教育模式中,教师仍然以普遍出现过的人格发展问题为主要讲论核心,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以至于变成了提出心理问题、阐述如何发生及解决、提出解决建议这样的“三段论”式的心理疏导,将“心理问题”看待成“心理不健康”。

2.4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缺失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为:对生活、学习的目标没有概念,对将来感到茫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负有一定程度上导正学生生活态度,给学生灌输向上与自信等能量的责任,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该方面的引导作用是缺失的。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及建议

3.1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们健康健全的人格,其主要表征在于维护心理健康及健全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中所定义的心理健康并非是指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而是具有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等。扭正原本只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呆板教育模式,端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利于老师深入对学科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习氛围。

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关键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发掘自身的品质,诸如诚实、热情、自制、公平、笃信等等,积极寻找优势的意义在于让人对自己以及生活充满希望,有助于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建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鼓励学生的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实现惠及其他课程的开展。

3.2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并驾齐驱

我们必须肯定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是必须的,但其可与心理品质的培养并行,也必须拒绝消极性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可以是理论性质的设置,也可以是探讨及活动性质的设置,加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如在心理课堂上注重对生活的讨论,分享对待问题时的乐观态度;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积极体验的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积极品质的塑造;进行辅导者与倾诉者互换方式,每个人都是心理疏导中的倾诉者,也是其他同学的辅导者,两者体验互换之下更容易切中问题要害,从而实现彼此开解,彼此鼓励,相互激励。同时加深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自我找寻矫正办法;此外老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部分,尤其以老师为源头要有对“积极心理学”充分而全面的认识,甚至于可以单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厚化心理素质,弱化心理问题。

3.3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

在信息纷乱的今天,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信息分辨力不够,也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丰富教育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深化。

学校方面,切勿将心理健康教育圈定为心理健康课程,应当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各学科课堂中灌输进学生的认知中;在校园内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鼓励积极性的社团活动,从各方面丰富学生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从而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社会方面,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校形成无障碍沟通,随时关注学生心态发展。此外,社会各界、媒体、政府等都应当对大学生给予支持与鼓励,可以从基本小事做起,如招聘时杜绝歧视性条件、建立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等等。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发掘潜能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面为关键点,系统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从“心理问题”的源头阻截其滋生,继而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篇(7)

关键词:格式塔;美术教育;知觉组织原则;简化律

一、格式塔心理学概述

1.格式塔心理学的定义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MaxWertheimer,1880—1943)首创。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为“完形”,基本含义有形态、形状、定型。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本质。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实验,是一种现代实验心理学。

2.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1904—2007)将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到美学研究之中,主要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1.性质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始于人的知觉,格式塔的知觉观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知觉比较与判断,具有整体和不可分性;二是知觉是一种“整体情境”,有别于它的部分之和。

2.研究对象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包括艺术家的心理特征、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创作的心理流程、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和艺术接受的心理规律等。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观察。第二,对观察到的经验进行朴素而如实地描述,不作推测和解释。第三,对经验进行质的分析,反对盲从地照搬自然科学的定量、间接的方法,因为经验难以用数量计算。第四,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元素分析和刺激——反应公式,并将整体原则应用到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之中。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组织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完全是随机的或主观的,人们在知觉图形时采用许多组织原则,这些知觉的组织原则或组织律归纳出人们知觉的方式。以下是其中的几种组织律:

1.图形-背景辨别律

图形-背景辨别律也被称为模糊性,有时候人们辨别出图形最显著位置的特定图案,而将其他部分都弱化为背景。但有的图例可以有两个确定但又矛盾的解释,人们的知觉可以在两种解释之间来换,这种模糊性、不稳定性是两可图形最重要的特点。

2.邻近律

人们趋向于把空间上接近的部分知觉为一个整体。间隔相同的图形,通过调整位置,使相邻圆点间的垂直距离减小时,人们便看到阵列被组成垂直的列。

3.良好连续律

人们根据知觉组织经验预测特定的模式或图形,如,IBM公司的标志使用了连续性原理,使非连接的色块形成字母。4.求简律求简律就是“看见最简单的形状的倾向”,思维也倾向于在复杂的模式中看见最简单的格式塔。

五、简化律原则对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教学的启示

1.简化律的基本概念

在格式塔理论中,阿恩海姆提出了关于图形简化的理论。这里的“简化”有两种意思:一是从量的角度考虑,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简单”,这个“简单”是指某一样式只包含几种成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在艺术领域中,“简化”具有某种对立于“简单”的另一种意思,被看作是艺术品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2.简化律原则在剪纸中的运用

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是不可或缺的美术教学资源。人们通过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可以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剪纸形态,作为重要的节庆装饰物,剪纸具有简洁、质朴、明快的特点。我们从许多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到格式塔简化律的原则。剪纸工匠借助艺术经验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通过简约图形表现生活。如,海派剪纸大师林曦明表现漓江的一幅剪纸作品,在表现山水的形式上运用了“简化”原则,意象化地表达出漓江山水的绮丽秀美,用尽可能少的结构表达出秩序的整体,借助内部经验和外部事物的一致性,通过简约图形表现自然风光。该作品的图像出现了变形或夸张,但仍然遵从简化的原则,这种变化不是任意的,变形或夸张是为了有利于产生简化和完整的整体,构成良好的格式塔。

六、结语

21世纪是视觉时代,设计思维已成为美术教育中重要的学习领域。在美术教育中,与设计有关的课程以各种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还以越来越严谨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才智。经过美术熏陶的学生能在未来复杂的社会中具备更高的人文境界,以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感受世界,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因此,美术教育研究应该不断与格式塔心理学相融合,从而架起一座沟通艺术与科学的桥梁。

作者:饶丹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艺术百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