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0 14:58: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篇(1)

从1970年至今,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与此同时,新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和特点的金融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众多包含着可持续意味的发展模式中,低碳经济就是其中一种。时至今日,由于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低碳经济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银行金融业本身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银行金融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低碳经济中关于如何发展银行业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在发展中积极为低碳经济做出贡献,首先就要清楚银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约束条件。

一、低碳经济下银行所存在的约束条件

1.银行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普遍不足。因为低碳经济从理论的提出到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我国很多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对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金融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疑惑与理解上的问题。对于低碳金融的立项、审批、实施、管理以及相关的业务规则和利润的理解程度比较低,同时低碳经济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又严重稀缺,所以要想短时间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过渡到低碳模式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2.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银行金融的发展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低碳经济所强调的是可持续,要求在低碳环保的环境下进行经济活动,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同时对于企业追求最大利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一来发展低碳经济投入了相应的成本必然会降低银行金融的自身利益;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政策相辅助,不仅没有配套的风险补偿,必要的税收减免和担保措施也很不完善,这样就导致了银行金融业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3.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就目前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对于所签订的相关协议在若干年后是否依然有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另外,关于低碳经济的认证程序和标准本身也不够完善,相关的监管部门以及管理水平、监管技术都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二、低碳经济下银行金融的发展建议

低碳经济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要发生改变;对于银行金融业而言,未来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低碳。针对上述所列举出来的银行金融业中对低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现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提高相关人员对低碳经济认识的程度。社会环境对于低碳经济的认同程度和低碳经济所确实能给银行金融带来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决定着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态度;而要想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进行更加积极的配合和建设,首先就反过来让银行金融对低碳经济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低碳经济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不仅是因为低碳经济是环保的、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还是能够有效带动银行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走向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所以,要在银行金融业中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就要提高相关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将低碳经济的理念植入银行金融业的发展理念以及文化中去。在加强相关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外国银行金融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主动培训,通过这两方面的配合,让银行金融整个行业对低碳经济有充分的认识。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下,低碳经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就会变得显而易见。

2.将低碳经济信贷的力度加大。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如果只是一味加大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但是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却做得不到位,就会导致低碳经济只是概念上的东西而不能产生实际性的效益。所以,在进行低碳经济的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融入银行金融计划特别是中长期计划中去。在将传统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过程中,银行金融可以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放力度,通过这样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政策可以作为引导作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低碳项目的热情。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部门也要对低碳业务做进一步的研究,对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项目或者低碳行业进行相关的预测和判断,如果风险可以控制,应该适量增加对这些项目的信贷投放。一般来说,银行金融可以对以下低碳行业进行重点考虑:核能、风能、薄膜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节能电机等节能减排行业;发展新能源所需要用到的电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基础性设施项目。

3.加强对低碳经济中的经营风险的管理。低碳经济发展至今,虽然其前景可观,但是目前的低碳项目本身的盈利性却不太强,同时在低碳技术上、成本控制上的水平不足,导致了很多低碳项目本身的利益没有吸引力,增加了这些项目等的经营风险。所以,在加大对低碳经济项目的投资力度的同时,也要从管理上降低这些项目的经营风险,使这一类项目的风险不稳定性降低,提高项目的利润。在进行低碳项目的选择时,尽可能选择那些经济强度高、外部担保好的项目;同时,在进行此类项目的投资时,还可以考虑分期资金投入、银团贷款等方式进行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上对此类项目的投资程序进行必要的规范。

4.进行低碳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的人才是使低碳经济和相关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低碳经济在服务的专业性上的要求比较高,往往需要银行在进行组织的建设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这方面业务的培训。因为低碳经济本身不仅涉及经济上的知识,还涉及自然保护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培养出这些方面融合的综合性人才,即使银行本身想要进行低碳业务的发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低碳经济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国家可以创造这方面的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银行本身也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或者聘请一些环保和环境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做相关的顾问;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结构 金融作用 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平稳的态势,但在产业结构变化上仍较为明显,而这些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受区域金融发展所影响。如区域经济结构可直接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角度进行划分,或者以投入结构着手,将区域经济结构内容界定在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要素等方面。无论哪种结构形式,金融对其带来的影响与作用都极为明显。因此,本文对区域经济结构中金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结构变化中金融的影响分析

在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多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方面着手,提出较多经济增长模式理论,如哈罗多―多马经济增长模式,其侧重于对投资变化下带来的收入变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总需求与总供给二者的平衡需依托于投资刺激。再如新增长模式理论,其指出经济系统中的各方面因素将的决定经济增长率,其中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人员、技术以及资本方面。由这些理论可发现,区域经济增长都与金融问题如投资、资本存在极大关联。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区域中劳务增长情况与商品增长情况,且要求利用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判断。而对这种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以往国内外研究理论中,多侧重于合并制度与金融两个因素,未能将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事实上金融深化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投入量增加、经济总量增加以及生产率的提高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以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带来的资本贡献为例,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而资本的获取主要需依托于金融渠道。若金融渠道不完善,便很可能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或者由此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例如,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在发展中对以往以行政方式获取资金的形式完全利用经济方式进行替代,使社会储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在这些金融渠道中,东部地区率先进行改革,能够对市场中较多机遇进行充分利用,由此使资本形成能力得以提高。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在金融活动方面仍较为滞后,一旦因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而使金融体制受到影响,东部地区因资本形成能力较强,在抗冲击能力方面优势也较为明显,但中西部地区很可能面临更多的区域经济发展难题。

另外,从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所带来的劳动投入情况看。首先劳动力需求增加很大程度依托于投资的增长。事实上,劳动力本身作为生产要素,其需求量的大小往往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生产率、投资率等所决定。若资本生产率与投资率都较高,其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表明,由于沿海地区开放战略实施较早,包括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都集聚于东部地区,尤其在劳动力方面,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逐步流入东部地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便在于东部地区整个金融市场较为完善,较多的金融资本被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然而西部地区因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相关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或劳动力等都较为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发展受阻。除此之外,金融深化也是产业技术结构完善的关键所在,如现代企业在发展中采取的融资方式,其作为金融深化的一种体现,可使融资后企业技术结构不断调整,这样当区域中企业整体技术优势较为明显时,便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正确认识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中金融深化的作用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金融体制也出现较多的变化,如经济运行货币化、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以及银行商业化改革等,都要求金融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中便需正确认识金融深化的作用。但现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仍较为突出,其容易使金融资源的分配问题逐渐加剧,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注重不断改革金融体制,确保各区域合作发展中金融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相关金融政策的调整

金融政策调整的目标在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制定中,首先应从国有金融系统方面着手,可在利率管制与信贷政策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中西部地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其次,应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势。无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其经济环境中中小金融机构都处于关键性地位,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较多新的增长点,所以在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过程中,应充分做好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工作,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做好金融投入的控制工作。尽管近年来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较多突破性的成就,但为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还需考虑在第三产业方面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其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金融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要求正确认识金融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立足于现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正确认识金融深化的作用,并适时调整相关的金融政策,这样才可在经济发展中使金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石盛林.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金融文化;趋同;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1―0086―04

一、金融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社会学认为,广义的文化主要包括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的道德和理智规范。狭义的文化一般从层次性和结构性来表述,从特定的视角去研究特定条件下,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物质机构,包括思想道德、制度规范、价值形态、管理理念和各种精神产品等等。金融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是指人们在金融活动中创造的金融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主要包含制度因素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这也是广义的金融文化内涵。狭义的金融文化,则从特定的金融环境、市场和市场主体等来定义和阐述。金融文化对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是一种金融文化生产力。先进的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文化则会制约金融的发展。从金融行业性质和功能方面归纳,现代金融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以信用和风险为核心的特殊行业文化。金融业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经营信用和风险。信用对于金融业来说是最关键和首要的条件,没有信用基础,就没有金融业生存基础。维护信用,一方面要靠法律制度约束,靠监管和市场约束,有时还要依靠国家信用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具有较强的诚信和自律意识,审慎经营,有效管理风险,稳健发展。才能获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同时,金融业又是风险最大的行业,时刻面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影响,所以必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司治理和合规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以此作为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信用和风险为特征的行业文化,渗透到行业各种组织、机构和人员,渗透到所有金融行为。如:要求行业具有较强的自律和诚信意识,要求充分提示风险,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稳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要求金融人才流动中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自觉履行劳动合同,保守商业秘密,合规、规范地流动。

二是微观的金融企业文化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是金融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各金融机构因其性质、功能、经营条件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的不同,其核心价值取向,行为的制度和观念约束会有一定差异,表现在风险管理、创新与服务规范等方面的观念和行为也有所不同,比如央行的宏观调控文化、风险为本的银行监管文化、众多金融机构的合规、创新以及服务文化等等。

三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具体表现特点一定根植于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就我国而言,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差距,地域社会文化特点,都会影响区域性金融文化的形成。如我国农村经济金融体系与都市型经济金融体系之间,沿海都市型经济金融体系与中西部都市型的经济金融体系之间。金融文化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中国具有浓厚的区域行政管理特征,区域行政管理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存在许多金融观念与行为上的差异。有些地区,金融理念较为先进,有些地区观念较为传统保守;有些地区的制度和管理较为规范,制度执行力较强,有些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中人为因素较强,制度执行效果较差。有些地区信用观念和环境较好,有些地区信用观念和环境相对薄弱。这些都属于金融文化差异的范畴。

四是如其他的文化一样,有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特点。金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形成和沉淀的过程。长期市场经济的浸染和沉淀,无数次危机的冲击和锤炼,使一些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形成了厚实的文化基础,如自律、诚信、品牌、合规、风险管理、创新、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等金融文化。金融文化已成为这些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争夺和垄断全球金融资源的一种“软实力”。文化建设虽然不是短期内产生的,但主动的推进文化建设行为和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则能加快新文化的形成。在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下,金融市场各种参与主体的综合素质都会加快提高。目前国内金融服务领域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和谐性,与缺乏对金融文化与其他文化力的重视有较大关系。

二、区域金融文化趋同的基本内涵、作用与基础

本文探讨的区域金融文化趋同,基本含义是区域内金融文化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区域内各地区对金融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一致。它是指在同一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在共同的法律环境下,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较为紧密的环境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内,不同行政区之间金融文化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和一致性,具有行业文化的基础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能被区域内不同地区普遍接受。但这种趋同是一种保留区域内多元金融文化中的先进性和特点前提下的一致性。区域金融文化的趋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金融行为和价值观具有接近的认识或者说具有较明确的共识。包括对信用文化、自我约束、行业自律等金融文化具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与贯彻力。比如。区域内市场主体信用的认识和维护程度较为一致,都能较为自觉的履行有关信用责任,增强自我融资行为约束、负债约束等等,而不是区域不同地区的信用认识与执行存在较大差距。以往有些地区市场主体蓄意逃废债情况比较严重,而有些地区企业改制中对债权的维护相对较好,少有主观上的逃废债行为。这两种对债务和信用的行为特征明显表现出地区之间金融文化的差异。有些地区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严格,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较为先进,金融运行安全性较高。而有些地区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主观判断因素较多,制度措施较为弱化,也表现出两者风险文化偏好的差异。

二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方法基本一致。虽然在总体的制度框架内,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方法往往会因地区的观念和环境不同,而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往往是阻碍金融合作的因素。不同地区文化的趋同表现为对于总体制度的实施也采取较为一致的标准和方式,比如对监管部门和央行的房贷政策、对小企业支持的政策等等,虽然地区之间可以允许有一些特点和创新,都在实施中保持较为同一的做法,可以避免市场主体异地套利的漏洞。

三是金融生态环境比较接近。如监管标准、信用环境等等。生态环境接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是文化一致的结果。如征信体系效率和质量较为一致,表示不同地区对信用和征信系统的重视程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上的一致性和趋同性。

四是推进金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步骤较为相同。如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教育的内容,开展的时期基本同步,内容基本相同。再如,开展反洗钱、反商业贿赂、反假币、开展从业人员道德教育、推行合规文化建设等等,在开展这些活动中,内容和力度基本相同。文

化建设推广中加强合作,往往有利区域内金融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其他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的基础。

从作用看,金融文化趋同是金融合作的重要基础,是一种“酶化剂”,有利促进金融的合作,消除合作的差异,降低各种金融合作成本,提高合作的主动性和效率。良好的金融合作是建立在文化价值较为一致基础上的。区域金融文化趋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较为接近。主要反映经济金融的发达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社会的发展状况。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往往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社会基础。一种文化要在多元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有共同认可的方面,前提是这种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独特性得到适当体现和广泛认同,具有整合其他文化,去粗取精,剔除糟粕,保留精华的功效。即使被整合进新的生产方式中,也会继续体现其特点和生命力。

二是经济、社会交往较为密切,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条件。共同认可的文化需要在交流和交往中形成。人员、经济的交流能形成相互影响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有些地区之间,历史上就存在密切的文化和人员的交流,是形成文化趋同的重要基础。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历史上就是人员和经济密切交流的区域,如上海本身就是高度移民城市。为江苏、浙江的移民,本身与这些地区具有内在的文化认同的基础。

三是资源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合作性,尤其是资源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排他性。就容易促成彼此的交流,促进文化的融合。资源禀赋相同。竞争性往往大于合作性,区域局部利益往往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促成相对独立、半封闭和封闭的文化思维与行为方式,文化趋同就会相对困难。

四是对文化作用与合作认识上的一致性或者重视程度较为接近。只有对文化作用具有正确的认识。才有文化合作的基础,才愿意接受先进的规范的文化。无论地区内有无保护主义,有无强烈的独立性的地区文化,只要能从认识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合作的意义,具有崇尚文化的氛围,就能克服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障碍,创造文化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文化趋同。

三、区域金融文化趋同与多元化问题

在研究金融文化趋同的同时,需要加以阐明的是区域内金融文化的多元化问题,避免对文化趋同产生片面的认识。多元化对趋同既有促进作用,也有价值冲突。有研究认为,全球化下,规范的金融文化,即对文化主体行为起主导和制约作用的文化。如金融制度、法律法规、行业惯例等,其发展存在日益相同、相似和统一。而非规范金融文化,如营销方式、礼仪、服务习俗、同业交流、服务重点、产品特点、创新特点、业绩考核、人才录用等,这些文化不在于整合所有金融行业的行为规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但可以完善丰富金融服务与发展内涵,满足符合地区特点的需求,他们的发展具有多元性与共享性。这种观点注意到了不同功能的文化在趋同和多元性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规范化的多元性与非规范的趋同性实际并不矛盾,都具有包容的含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规范化的文化,只要涉及一些地区发展的根本利益,也可能在实际中出现异化,出现多种实际运行和存在方式,而且这种多元性在现有我国行政体制下,地方利益和保护根深蒂固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多样性不可能完全同化和趋同。而所谓非规范化的文化,只要能被行业和消费者接收,其渗透和同化作用也十分强大。所以,无论规范化和非规范化的文化。都存在趋同和多元化两种并存的趋势。

尽管文化的多元性对金融一体化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但是多元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共同的行为整合与规范作用也会产生制约,主要表现为价值冲突。区域金融一体化对多元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推动文化趋同,另一方面表现为有利多元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一体化要求人们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方式。以强大的影响力重新塑造各种价值观,使得趋同无法避免。但从另一方面看,文化趋同和多元化并不非此即彼,互斥或者绝对对立,一体化有利多元化文化在更高、更先进的层次上发展。趋同与多元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趋同与多元化共存。从历史、国际的视角看金融文化,有助于了解趋同与多元共存的关系。世界上金融管理模式和金融体制之所以纷繁多样。诸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金融制度都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的差异。文化可以彼此学习、借鉴和吸收,但不能完全移植。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和交往的增多,在国际组织的促进下,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与制度安排明显出现一些规范要求与共同遵守的准则,如资本充足率管理、合规管理等。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在执行国家惯例与制度的同时,依然表现出不同的制度与习惯安排,所以出现趋同现象,但并不能改变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二是金融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化决定了不同区域经济体的金融治理结构和风险偏好。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美国金融体系元气大伤,欧洲一些国家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轻,而中国金融体系虽然受到间接影响但仍保持了正常的融资功能。人们往往从金融结构差异、发展阶段不同、创新程度等方面去分析,却很少从历史文化角度去看待。实际上,文化对于金融的影响往往超出我们预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业无论是发展阶段还是创新层次都有明显差距,但落后并不意味着可以自动免疫。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和其他大规模的市场取向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又进行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果断化解了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极大提高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免疫力。在每次危机之前,均能采取恰当的政策与改革措施决非偶然。其背后一直隐含着一种力量,这就是文化生产力的作用。金融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就国内区域金融发展状况看,不同地方的风险状况,虽然与地方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等有关,但重要因素之一是金融文化存在差异或者差距。金融文化领先地区,如观念、手段先进、制度执行力强的地区,金融发展质量必然高于其他地区。

三是先进的、规范的金融文化会提升多元文化的质量。先进的文化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源泉,具有自觉的思想纠偏机能,使金融业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任何东西比文化的缺失和扭曲更为可怕。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金融文化蕴涵着许多积极和先进的因素。如率先按照按市场化要求深化改革。包容与开放,渐进与稳健,日益成为金融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长三角地区内,国有经济、外商投资、个私经济、乡镇企业在不同行政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金融服务体系中也具有明显的中资大中银行、商业银行营运中心、外资银行、中小银行为主导的地区特点。但是,由于整个经济圈内开放程度高,经济

发达,金融经营发展国内领先,使得区域内金融文化或者主流文化,对多元的地方金融文化具有积极的渗透、促进作用。如原先民间融资、地下融资活跃的地区,已经逐渐被规范的创新金融服务机构所取代。

四是文化趋同具有包容和渐进性。渐进性在我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也符合科学方法论的要求。回顾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历史,几乎每项重要改革都将渐进性确立为基本原则。渐进性是适应金融环境复杂性和我们认识局限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改革思维和模式不同于激进式的休克疗法,是在遵守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强调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强调社会、市场和公众的承受力以及对改革的驾驭能力,强调增量改革。金融改革中的许多案例,诸如汇率双轨制、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制度、信用调控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制度等等,都体现了改革的渐进性。区域内的文化趋同也应是逐渐的、包容的过程。

四、加强区域金融文化合作、促进文化趋同的建议

首先。各主要经济圈要加强对规范性金融文化的认识,加强对地方金融文化特点的研究,对文化合作的内容、方式、条件、作用等开展研究与讨论。只有认识上达到统一和提高,才能为区域内金融文化合作创造条件。各区域可以加强区域内各地方城市之间的文化学术研究讨论,要将文化合作,作为促进区域内金融合作的一种创新来加以研究。

其次,要加强文化交流协调推进机制建设。要在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层面,同业公会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多层次的协调推进机制。为持续、有效、及时沟通情况,并协调解决金融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创造制度基础。在充分发挥政府和监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重视行业协会等组织的自发作用,突破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障碍。要制定统一的区域内金融文化合作发展规划,为区域促进金融文化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科建设 金融资源意识 金融功能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主权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转贴于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

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启发式教学;外汇模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23-02

收稿日期:2010-02-18

作者简介:邓晓霞(1971-),女,重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对金融衍生产品有了新的认识,而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的快速衰退加深了经济学者对预测及防范金融危机的思考。特别是金融危机首先引发关键货币汇率的巨幅波动导致全球汇市的大跌,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危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就是以外汇汇率为线索,对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货币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等进行研究。在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的背景下,要求中国高校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一般理论的讲述下更要注重模拟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对贯穿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汇率的积极的关注,思考怎样把汇率理论与实际汇市操作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变动

国际金融学,也称为开放的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不仅与一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而且涉及到一国的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涉及到国际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述国际间货币和资本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背景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要体现货币危机理论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冲击。它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理论的缺陷,对这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探讨,提出一定的修正和补充意见。

中国高校国际金融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这是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国际收支的广义定义与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对于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买入与卖出汇率的表示要通过例题来分析,学会正确判断和运用。

2.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的均衡和调控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合作理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理论。其重点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理论的形成机制要加强分析,并指导学生结合英镑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了解货币危机理论,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市场干预、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区域国际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国际货币对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来认识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和损失,并讨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和进程,使学生充分认识一国金融政策在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协调,了解克鲁格曼“三角悖论”的原理。

4.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等。如今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伴随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也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金融资产的极大损失。在这部分内容介绍中要加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做重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双刃”作用。

5.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这是国际金融实践教学的重点。实行外汇模拟交易,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并形成自己的风险控制理念。

总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状,学会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国际金融》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程内容的变化往往伴随教学方式的改变,枯燥的满堂式灌输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种方式的结合。

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于关键概念、核心理论以及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等均设计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甚至是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对于已经发生的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识、理解程度。

3.研究式教学。本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的国际金融知识研究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尽早介入科研活动。

4.小组作业式教学。对于像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中国的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及构成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作业,在各个小组内部推行目标分工,并综合形成PPT结论,在课堂上讲解分析结果并回答其他组同学提问,在讨论中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并且促进了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5.双语教学。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课程应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推动学生与国际接轨。因此要编写课程的双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和习题集等。

三、《国际金融》外汇模拟实践教学的推动

国际金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在我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加入了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平台的教学,学生通过在线模拟炒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模拟实战练习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很多同学在模拟过程中,切实理解和掌握了汇率的变动影响因素,并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一国货币走势进行了判断与买卖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取得了以下进步:

1.认清了标价方法。对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及美圆标价法有了深切的体会,知道在哪种标价法中价格高低代表的含义以及该选用哪个价格进行买卖报价。通过操作确实明白低买高卖的原理。

2.锻炼了投资心态。学生在模拟炒汇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市场涨跌互现的规律,知道要心态平稳,顺势而为。如果所买进的货币贬值了,不必过早杀跌,而要等待反弹时机出货,尽量减少损失。如果确实心急,也可以寻找第三种货币来做交叉盘,寻求解套良机。

3.培养了一定的投资理念。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终于明白投资中心态是最重要的,多数同学明白了在投资中要避生就熟,自信则赢。只炒自己经常涉及的熟悉货币,不要去碰冷僻或相对陌生的货币,这样比较清楚它的走势,容易掌握介入和抛出的时机。

4.加强了对理论的认识。学生在外汇模拟交易中根据所学影响外汇汇率波动的理论来指导模拟交易,在宏观经济指标变动下考察汇率的变动,思考理论指导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反过来提升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5.丰富了学生外汇投资的经验。通过外汇模拟交易,学生在交易中总结了一些好的投资经验:比如,要带着真实的交易心态去做模拟交易,从中总结交易技巧。不能只靠运气,要在交易中摸索规律;对决定交易的因素要作记录,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方案;顺势操作,勿逆势而为。要善用停损单设立止损位降低交易风险。发现错误决策要当机立断止损出局,不要犹豫。在对情势判断不清的时候,要保持半仓操作,不要满仓,要留有余额,以减少交易风险等。

总之,通过模拟炒汇,学生对金融市场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理解了风险控制的概念。这对于他们将来个人从事投资理财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篇(6)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及国内的经济大环境日趋复杂,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不断加大,为积极应对这一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拓宽我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市经信委和我市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在这里举行市中小企业金融超市连锁店开张暨市二季度银企对接恳谈会,今天会议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创建一个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的渠道,让企业的经营者与金融界的朋友认识一下,同时也是想请的金融界朋友到来走走看看,加深对的了解,加强与经济部门和企业的联系。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市经信委陆建新副主任、贲友华副主任,我市市委常委、政法委缪小华书记、市政府陆雪松副市长,市政府办、发改委、金融办、人民银行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工业的领导;市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我市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我市各担保公司负责人和业务人员;我市部分有资金需求、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共有五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缪小华同志介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致欢迎词,第二项议程由市相关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信息,第三项议程请我市发改委、经信委杨飞主任介绍工业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及部分企业资金需要情况,第四项议程请市经信委陆建新副主任作指示,第五项议程是银企保现场对接恳谈。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同志介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致欢迎词,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市相关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信息,参加今天活动的银行有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广发银行,先从农业银行开始,交通银行准备,其它依次进行。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我市发改委、经信委主任介绍工业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及部分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市经信委副主任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我们听取了市经信委陆建新副主任对今天会议提出的要求,听取了缪小华书记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简要介绍,听取了发改委、经信委杨飞主任对工业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及部分企业资金需要情况的信息,相关金融机构也对各自的金融产品的进行了推介。相信市各金融机构的朋友对我市经济社会及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我市到会的企业对会上的金融产品信息也有了一个认识。我认为,通过这次活动,定能统一大家的思想,提高深化银企合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了解市委、市政府对当前金融工作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在银企双方洽谈之前,就如何巩固和扩大这次活动的成果,再提三点建议和要求:

一是各金融机构要从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看到我市工业应税销售、项目建设等经济指标在乃至全省保持领先的良好形势,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我市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坚持高点定位,千方百计做大信贷总量,加大对我市企业信贷投放的力度;特别要向工业企业、向中小企业倾斜,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促进我市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是我市发改委、金融办、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要整体联动,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切实搞好服务。积极开展好各种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银、政、企”对接活动,进一步抓好各项政策的兑现和落实,增进银企业合作关系,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积极营造金融生态良好环境,为我市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

2008年初,无论是经济学家们还是媒体各界,都在关注美国的“次贷危机”;但在雷曼兄弟倒闭后,这一称呼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在住房抵押贷款中只占有一部分,但为何能够引发全球的经济衰退,文章认为,原因在于对全球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认识不足。

一、非系统性风险

次级贷款一直以来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部分,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并没有对经济稳定产生过大的威胁。由于单个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是可以相对量化,也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弱化,这种能够消除的风险即为市场中的非系统性风险。银行把次级债务打包证券化,即为一种消除非系统性风险的方式。

单纯从美国来看,自2001年开始的美国低利率经济政策,从最开始的5%上升到了2006年的20%。同时,由次级贷款衍生的各类担保债务凭证为其赢得了高额收益。利润的刺激让经济体中各主体不断地强化收益看淡风险,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都痴迷于新的衍生工具的创造,沉浸在高额回报的狂热中。乘着房地产发展的东风,整个经济体膨胀速度不断加快。但当经济体系中的绝大多数主体都参与到一种投资的非理当中时,“非系统性风险”就已经悄然转化为“系统性风险”。

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国基准利率不断缓慢攀升,但各大金融机构并没有放缓衍生品的交易,由于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工具所带来的利润率显然可以将这种成本覆盖。进入2007年,利息开始快速增加,迟付和违约现象不断出现,拖欠债务比例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上升,加之2006年开始的房地产降温,经济体中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

二、美国系统性风险

1.美国国内居民储蓄率在近30年来持续下降,消费文化使美国国民形成了贷款购买的消费习惯,其风险承受能力仅建立在每期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的基础上,然而利率上升幅度一旦超过其每期收入的可支配购买力,居民就将处于破产状态。这是美国国内经济的一种潜在系统性风险,即经济运行良好,持续性的收入可以使这种无储蓄状态维持下去;一旦收入不可维持,经济则将陷于“釜底抽薪”的困境。

2.美国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监管不足。一方面,美国金融机构不断整合,庞大的金融帝国囊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原来机构间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后,风险也越来越隐化,内部机构间信息不透明。另一方面,信用评级体系也并没有对这种系统性风险给予足够的认识与评价。因此,一旦经济体降温,这种低估系统性风险的问题就会很快被认识,随之而来的迅速修正也引发市场信心的普遍下降。经济体自身并不能承受这种快速的资金撤离,流动性枯竭,危机全面爆发。由风险忽视到理性认知的“顿悟”,健康的理性回归却成了加速危机传导的“助推器”:抵押贷款银行经受不住违约贷款增加的压力破产――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迫于赎回、保证金增加等压力出卖优质资产,最终破产――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商业银行优先级证券评级下降,抛售低级别证券,市场赎回压力上升――股票市场、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危机爆发。纳西姆• 塔勒布(Nassim Taleb)将意料之外又改变一切,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的现象形象的比喻为黑天鹅。美国经济体中被忽略的系统性风险正是这种“黑天鹅”。

三、全球系统性风险

1.货币体系。重要贸易商品的美元计价体系,从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开始就无法撼动。单一化的计价结构、普遍性“美元结算贸易”建立在美元稳定基础上,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麻痹性,各国普遍倾向于忽视这种系统性风险。承担国际货币功能的货币价值波动(如地缘政治、大国博弈、衍生机制、战略性资源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引发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

2.贸易体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贸易体系联系逐渐加深。各种贸易投资的自由区范围不断扩大,壁垒也呈现减弱消除趋势,自由化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在现在的世界贸易体系中,规则的制定以及解释权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本轮经济危机中,美国实体经济的衰退正是通过贸易途径向各国传播,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渠道传播中受害较为严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权力,相反,WTO组织2009年3月26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23个经济体实施了85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较1月底增加了4倍。这种“怕井绳”的反应显然将在下一轮经济复苏中起到反作用。

3.金融的全球化。回顾金融全球化的过程,监管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这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在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全球金融机构通过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金融市场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效应增强,对于风险的放大效应和共振效应同时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日益趋同,无论是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还是金融市场的运作,都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走到相似的道路上,这种趋同强化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趋同性和单一性,也就相应加大了全球市场在出现风险时的放大程度。

四、总结

经济危机从2007年开始显现,到2008年波及全球各个领域。可以说2009年,是经济危机效果完全显现的一年,全球经济能否与2010年走出低谷,要看各国能否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危机,需找经济复苏方式。

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正是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不断被发现、认识、改正的过程,金融危机在各个方面影响我们生活的同时,让我们对经济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消除可预见的非系统性风险,增强对系统性风险程度的计量,是本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舒家先,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反思,求实,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