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0 14:57: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教学情境;创设

一、 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的概况

(一) 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所谓情境是指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的环境,他能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对人的情感起到激发的作用,这里的“境”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一种体现。情境教学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人为性设立的“有情的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激发学生的个体情感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文章内容理解和把握,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在尊重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多多进行合理、规范的教学情境创设,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 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在对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形成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对情境进行更好的利用和运用。情境是情感教学的核心,也是基础。首先,情境具有真切感的特征。真切感可以使教材中意境在情境创设中更好的进行体现,类似的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产生真实之感,仿佛置身其中。其次,情境具有情感性。情感性使得创设情境的情感因素更为丰富,学生才能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才能实现思想境界的有效提升,实现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再次,情境教学中想象力也是不可获取的,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创设的情境同学生的想象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而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二、 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脱离教材内容中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记叙性散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故事讲述、讨论辩论的形式来提升课堂的活跃气氛,但只是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并没有注重文章主旨的突出,致使创设的教学情境存在脱离教材内容中心思想的问题。例如,在记叙性散文《吆喝》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将学生的模仿作为教学情境的重点,这样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二) 不重视情感表达。据调查研究显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在记叙性散文教学中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但教师只是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完全是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进行情境创设,并没有重视情境创设中的情感表达因素,情境教学中真情实感较为缺乏,导致情境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很难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缺少必要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文章内涵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

三、 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 针对性的创设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中心主旨来决定是否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如果创设,应该如何创设,针对那部分内容进行创设。合理有效的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合理的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情感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切不可只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以免给自身教学造成没有必要的干扰。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群体认知水平的不同,重视情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性,通过相应的模拟、音乐等来帮助学生进行文章理解。

(二)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情境教学中,教师是情境创设的主导者,由于在看待问题上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是有差异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可能会导致学生情感体验的偏差,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他们的个人情感状况,进而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三) 做好不同情境间的衔接。除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注重情境创设的针对性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不同情境间的联系,做好不同教学情境之间的衔接。教学情境要兼具全程性和整体性,注意整堂课程的贯穿,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加强不同教学情境之间的联系性,根据文章内容和情境特点做好它们之间的有效衔接,这样进行的情境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更好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情境教学在教育中,特别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大。作为一种非常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开发学生智力和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情境教学的运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性情境教学创设,做好不同情境间的衔接,为语文教学效果,特别是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教学效果的真正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芬. 浅谈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08).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应用现状;策略

语文学科在整个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和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很多教师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付出了很大的教学努力,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是收到良好效果的并不是很多。这并不是因为教师们的努力程度不够,而是在方法上略有偏差,因为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讲是更偏重于人文性。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语感好的学生其语文能力和语文成绩都很突出;但是反过来,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却并不一定成绩会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了一种语文学习的灵性。这也就说明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而没有给予人文性以高度的重视,这就势必导致学生语文基础很好,语感s并不是很好。

而情境教学法恰到好处地弥补了长久以来的这一缺憾,以工具性教学为基础来为学生搭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感,促进学生与教材资源之间的心灵沟通,让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刻,感悟得更加透彻。虽然情境教学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一致性认可,但是不免有一些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一下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教学情境的程式化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所改观,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课堂教学氛围的僵化。但是很多教师却将教学情境的运用程式化,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环节引入教学情境,而且情境搭设的方式也完全相同,这就不免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教学情境的引入应该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自然而然地引入,而不应该是这样程式化的介入。另外,模式化的教学情境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教材内容,例如对于古典文学如诗、词、文言文等的教学情境就应该与当代文学的教学情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如果保持一致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情境设置的随意性

教学情境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工作,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情境的选择方面过于随意,很多不需要借助教学情境的课程教师硬性地加入了教学情境,而有的课程需要多种情境作为辅助,很多教师却没有选择使用教学情境。这种随意性的设置不仅没有发挥情境教学法的真正作用,反而让情境的设置形同鸡肋。另外也有一些教师过于倚重于教学情境,虽然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其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教师的课堂讲述。这种教学地位的混淆同样也让课堂教学变得混乱,学生抓不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学习效率的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学情境缺乏情感

教学情境应该是以“境”为依托来突出“情”的传达,而只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多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境的创设十分成功,但是缺乏感情,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境”之中感到很迷茫,只知道教师所描绘了一个时代背景,却并不知道教师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情境形同虚设,只是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而没有让情境真正发挥其引导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应用探讨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恰到好处的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够毫无根据性,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然后激发学生思想上和心灵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情境的立足点。而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学习往往需要兴趣作为支撑,这样的学习特点也决定了情景教学法的支点,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以此为基础创设情境,学生既能够很快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同时对于情境的感悟会更深刻,对于情境之中“情”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助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要突出“情”,要以“境”为依托来让学生体会并理解情境的思想内涵。这就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唤起学生心底的共鸣。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生活阅历以及思想深度等方面的限制,其往往很难切身地感受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的真实情感,因此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情境教学,教师有必要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方面做做文章。

篇(3)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教育体制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因素,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进行情境创设时缺乏感情投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应当积极地进行情境的创设,初中语文的教学情境要想具有真情实感,教师在创设时就应当投入感情。但是一些教师忽略了感情过于重视形式,还有一些教师极力追求渲染情境,从而导致情境的创设不真实,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对情境教学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

目前,在开展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时,部分教师没有明确的情境教学目标,情境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为了完成情境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运用情境教学法,一般都是在讲授公开课时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观赏性才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过于追求情境的创设,过于追求情境的渲染,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三)情境教学法没有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应当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是,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应对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感悟性、形象性、欣赏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探寻较为理想的情境教学模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对教学设计非常有帮助。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能够使事情发生的情景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爱憎情感得到强化,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体验情感,使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增加师生间双向沟通,使学生的高尚情感得到激发。

(二)以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地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以提问激发兴趣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到知识,保持一颗好奇的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的教学手段不断被应用于课堂教学,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多媒体教学手段会使情境教学更加具有活力。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够创造出较为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创新的灵感得以迸发、想象的空间得以延展。

(四)做好师生之间角色的转换

进行情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束缚和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抑制,教师应当积极地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开放的情境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但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有利于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五)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它倡议智能是可分布、情境化、可发展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或者引入一些集形象生动、情绪色彩、主题鲜明于一体的具体教学场景,通过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情境教学之中。这样既有利于帮助他们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教材主旨,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

1.在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意义

1.1使情境教学方法更加形象

当前,青少年往往在心理及生理上都处在发育及完善的过程中。因此,他们对于一些亲眼看到的或者亲耳听到的,往往会形成比较深刻的记忆。多元智能理论是把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知识转变成更加形象、直观的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在身临其境中,对学到的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不仅以讲解知识点为主,更多地主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入一些更加形象、直观的元素。这不仅可以指导初中语文课堂上情境教学的运用,还可以从多元智能角度,创设活泼、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情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1]。

1.2优化情境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初中生的后期发展。在初中语文中进行情境教学,是从多个不同智能角度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初中生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适应初中生对不同智能层次的发展需求,对其各种智能都产生相应的刺激,促进其智能全方位、多元化地发展。所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设计理念,不仅使其目的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还使其更加具有操作性,成果更加丰硕。

2.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进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实际上,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契合点,可以优化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设计理念,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贯穿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开发潜能。

2.1设计具有多元智能性的课堂问题

想要开发初中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多做文章,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学习内容,由探究性问题引导初中生一步步地走进语文的美妙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的奥秘。

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解决途径及结论成果进行交流沟通。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多元智能性课堂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全文朗读,再引导他们提出诸如:“作者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表达了其当时怎样的心情?有何作用?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背景是什么?”等此类的问题。紧接着,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渐渐引出这篇文章的主旨:“生死是生命的象征,组成了人类的血缘之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随着这些具有多元智能性的课堂问题被不断地解答,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大意,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了综合能力,培养了优良品质。

2.2创设多元智能化的活动情境

由于初中阶段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发育是不尽相同的,并且类型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时,必须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优势智能,开发潜能。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特征,创设多元智能化的活动情境[2]。

在教学《走上辩论台》活动课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率先确定一个主题比较鲜明、内容比较容易激发初中生兴趣的辩题,如“我看追星现象”等,在课堂上举办一次辩论赛,让课堂变成辩论台,实地进行辩论赛。在辩论赛中,任课教师可以将同学们进行分组,依据其智能特点,将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面对传统教育理念,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不仅可以让任课教师拥有更宽广的视野,使他们注意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还使其教学理论更加科学、系统,更有利于初中生全面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情景创设 特征 有效对策

初中语文情境创设指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完成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创设情景,从而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情景创设,会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关于教学情境的概述

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其中“境”是语文教学的环境,此处的“境”既包含学生生活的物理环境,又包含学校内的诸多软件设施。只有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同时,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教学情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可见的、感性的。一方面,它可以丰富学生对感性的认识,从而推动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认识发生转变;另一方面,教学情境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是比较具体的,这样,可以刺激学生产生联想,进而让学生不再受空间的约束与限制,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2.问题性。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该包含语文教师提问的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提问可以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情境教学中创设的问题应该有较强的目的性与适应性。

3.学科性。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有一定的特色,必须和课本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重点是对课本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探讨。在情境创设中,只有和课本知识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才可以真正帮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与重点。

4.生活性。生活性的情境创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界二者之间的关系。由此看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另一方面,情景创设更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对策

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可以说,学习习惯是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才形成的。如果学习氛围过于紧张,那么学生就会过于被动接受知识,一旦情境中缺少自由,那么就难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欲望。由此看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极其重要。所以,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对于情境创设教学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要充满信心,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经常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

3.合理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所进行的每个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所以,学习动机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语文情境教学创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有好奇心的基础上,才可以激发出其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这也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条件。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创新精神,才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好奇心的激发。

5.情境中设置矛盾,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般来说,“为什么”要比“是什么”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方面更有成效,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教师要在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的设置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体来说,由于经过多次课改,再加上对语文教学的较高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且更要更新教学方法,重点是要在语文教学情境方面多做一些努力。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与此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顺利完成其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齐勇.情境创设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有效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篇(6)

(一)情景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景教学最为核心的要素便是“情景”,往往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以实际教学作为出发点,充分创设出与实际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的氛围或者场景,让学生获取情景体验,促进学生迅速并正确地理解教学涵盖的相关内容,最终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情景教学能够通过其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能够不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析问题获取与教学相关的知识理解,最终将教学内容完全吃透。情景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激发出来,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二) 情景教学的基本特点

1. 情景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构建一个真切的环境,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真切体会。因此,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中将人事物的真切形象构建出来就是情景教学的一个特点。

2. 在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投入自身情感,使情感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而情景教学的第二个特点与教师的情感投入也极为相似――情感真挚。只有通过真挚的情感将学生的情感彻底激发出来,学生才愿意进行学习。

3. 意境深远是情景教学的另一个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的选材都较为广泛,许多都来自于大自然或者社会生活。

4. 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的基础是课文的中心。因此,“理寓其中”便是情景教学的又一个特点。教师在创设相关教学情景时,一定要将教学内容所涵盖的情景形式展现出来。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老师对于情景教学的理解不足

现阶段,有很多初中语文老师甚至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情景教学的相关方法和策略,他们对于情景教学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某些教参中的部分解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放音乐、讲故事、放图片就是情景教学。因此,很多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就缺乏广度和深度,尽管教学情景创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但是学生很难在融入情景之后学习到什么。

(二) 创设的情景脱离教学内容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让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的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也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过分注重课堂气氛,忽略了情景创设必须要联系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固然很好,但是一旦课堂气氛由于创设的情景过分活跃,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就会降低关注,创设的情景脱离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无法把握学习要点。

(三) 硬性创设教学情景

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的教学最终目的是通过调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进行的情景教学完全是为了满足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满足一种观赏性,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情况、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仅仅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而创设。

三、初中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的对策措施

纵观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一共有39篇散文,其中记叙性散文占据了大部分。因此,初中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其实施对策主要有下述三种:

(一)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情景创设基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一切学习和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同样,在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的情景创设时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情景创设基础。在实际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联系记叙性散文的内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创设出有趣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融入这样的情景,充分感受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信客》的讲述过程中,就可以先用邮递员沉重地邮递包裹加旖旎的音乐来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给学生创设一个邮递员在崎岖路上送邮件的情景。

(二) 针对性地进行情景创设

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情景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换句话说,记叙性散文教学中是否进行情景创设、创设何种情景都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和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进行。具体而言,情景创设一定要合理、科学、有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创设;创设的情景一定要符合初中语文记叙性散文的特点。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云南的歌会》一文讲述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在充分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情景创设的目标定义为让学生感受作者描述的美好生活。可以通过播放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边来相会》,同时加以歌会相关图片的播放,通过视听让学生感悟云南歌会的风采以及云南人民的生活,最终理解课文。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还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当前国家间的竞争也是精神文化的竞争,初中生可塑性强,对文化开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打好精神文化的基础十分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被纳入新课改的目标中,这就要求从初中语文教学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丰富的情感。

一、充分挖掘人文元素和人文情感

教材是语文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初中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的,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的知识,深入体会中华文化的内涵,感受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以及对自己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以相关的课文为依据,恰当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如讲解《理想》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理想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当然,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加以挖掘,还需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的人文情感。由于学生的经历、个人品格、生活背景等不同,对教材中文章的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富有人文情感的课文来感化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应做好相关的备课准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挖掘出更多的人文情感资源,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人文魅力与人文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为依据,适当增加阅读训练,引导学生表达个人的情感。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入歌曲《父亲》,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增强教师人文素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情感体验不够成熟,生活经验较少,对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等方面的把握多依赖于教师,而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将人文情感和人文感悟内化为个人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与熏陶。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修养。知识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语言,语言的表达具有感染性、生动性、逻辑性、准确性,对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具有直接影响,教师提高语言修养可为学生做好榜样。(2)情感修养。只有教师拥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带领学生在情感的世界中遨游,因此,教师要提高个人的情感体验,善于创设情境,将枯燥的内容转为丰富的情感教学。(3)人格修养和知识素养。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更好地感召学生;同时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掌握美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等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B。

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文学来源于生活,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这些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在讲述课文内容时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一般而言,社会是语文最好的教材,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所处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与看待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文章中寻找类似的体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学习能力,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时,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和人文情感。同时教师还要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丰富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人文情感体验来影响与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