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习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4-01-10 10:31: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习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几个主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名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保护环境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辨别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保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本框的教学重点,课程标准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理解要求,是因为这些内容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或将学生通过网络、影视等途径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展示于课堂,使学生意识到环境的资源的重要性,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污染和破坏的严重性。启发学生思考一些如:为什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应采什么措施保护环境,国家颁布了那些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等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去收集身边的环境问题的案例,设计研究专题。然后以文字、照片、图片、课件等形式在课堂上交流;也可用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进行探讨。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3.学生根据发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垃圾的处理、白色污染等,可提出治理的建议或采取行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1)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
(2)面临如此严重问题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请同学们就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本节新课。
第二步:介绍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看教材第二段: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请大家思考,宪法的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上相关重点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第一目题内容,概括出教材上所介绍的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根本大法:《宪法》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请同学看投影资料:材料分析(详见扩展),学生分析后老师归纳,说明制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第三步: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在环保法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划出相关内容并总结:它是我国环保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对环保方面的社会关系实施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规范,是环保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教师提问:贯穿于环保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教师重点分析"三同步"、"三统一"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其他原则还有那些?
学生回答:
2、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
学生回答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还是"治"?为什么?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即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危害,否则就容易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环境污染于破坏一旦形成,一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的,有的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必须以防为主。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凡是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的权利,而且有保养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污染或补偿污染损害的责任。
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提问:在环境保护中,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
第四步: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条件较好的学校,可让学生归纳。)
用结构图表示如下:
探究活动
收集校内外有关白色污染的情况,并提出治理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基建项目;作用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挣值法,是目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工程效率评估中最常用的工具。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我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创新管理制度、转变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资金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就是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前期预算、资金筹集、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基建项目的建设,可划分为八个阶段,而财务管理贯穿于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详见图1)。而过去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只涉及到工程实施和竣工阶段。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识别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可预见的风险因子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财务风险,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1)信息学理论:大数据时代,管理工作始于信息的采集,只有收集有效的信息源,才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决策是有成本的,而明智的施工决策源于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利用。(2)挣值理论:挣值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到20世纪90年代才成型。挣值理论主要是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的评估,换而言之,就是要与之前的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对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估,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基建项目中的财务风险理论,主要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工期、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筛查,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评估每一项财务风险的风险量,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进行防范、控制和处理,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要做好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财务管理原则主要包括:(1)投资利益至上原则,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确保投资效益的高效。(2)加强计划管理原则,基建项目从规划开始到最后的竣工,每一阶段都需要预算计划,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3)以经济核算为基础的原则,实体经济核算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投资利益的基础。(4)经济和行政手段并用的原则,基建财务是首先要完成预算的经济实体,采用经济手段外,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5)诚信理财为本,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诚信、客观,基建项目工程庞大,其财务管理更是复杂多变,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基础,更应该遵守。
三、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结合上述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建设方针,查找项目建设有关的资料,制定可行性工程预算计划;(2)筹办财务管理机构,根据工程预算计划,制定财务管理制度;(3)进行项目融资,按照项目预算计划,及时筹措资金,做到资源分配合理;(4)严格管理合同,一方面根据工程进度预算、筹资情况,制定合同,另外要严格制定合同要求;(5)开展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管作用。
四、结语
基建工程项目涉及广泛、工程量大,而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投资的核心,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林.试论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园地,2007.
关键词:云空间;教学;管理;研究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68-02
在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继续规范和推广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教育理念、内容、形式与方法的全方位创新,为促进教育公平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1]。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开始积极推进“世界大学城 ”云空间建设,建设大规模的网络共享教育资源库,打造教学科研云环境,建设网络教育教学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有效地推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但是,随着网络学习空间的运行,高职院校空间建设与管理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以及各高职院校自身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二是高职院校信息化程度偏低,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数量、缺乏优质资源”的问题,数据资源构建欠缺统筹规划,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不够,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率低;三是现阶段网络空间教学与管理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尚未能兼顾高职教育开放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实现与现实校园和传统教育技术的有效衔接;四是空间建设缺乏科学、量化的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运行和维护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以上种种问题都会使得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停留在基础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如何推动教学空间资源社会共享化、智能化管理和系统化服务,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教育部正大力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各院校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是打造数字化校园的重要举措。例如,由湖南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职成所倾力打造的职教新干线,就是以云计算为基础、旨在加快省内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迄今为止,已经建有师生教学空间40余万个[2-3]。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没有出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高职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研究论述,尚未找到科学合理的空间教学与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网络空间教学与管理必将是高职院校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2 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1研究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与发展规划,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及具体操作模式,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资源开放化、内涵延伸化、学习互动化、服务智能化”的优势,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4-5]。
2.2研究内容
1)高等职业院校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现状研究。包括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现状分析、空间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2)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包括高职院校云空间教学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通过对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系统分析,归纳出高职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3)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包括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学习空间建设要注重前瞻性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等。
4)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核心要素和条件分析。使高职教育彰显其生命力,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院的整体持续发展,提高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
5)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思路研究。包括围绕学院定位,及时更新专业培养目标,打造云空间教学的"品牌特色"等。
6)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措施研究。
7)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与管理的评估标准体系研究。包括评估的范围、原则,评估的内容、类型,考核的权责、程序等评价标准。
3 结束语
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云空间建设的设计思想和核心要素,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立足学校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院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管理的效率,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蔚,陈乃林.成人网络学习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庆林.网络学习与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3] 帕克.罗斯曼.未来高等教育:终生学习与虚拟空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煤矿 思想政治工作 现状 发展趋势 分析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开展,城市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完善,国民经济体系所取得的发展成效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而煤矿企业无疑是当中最核心的发展力量之一。同时,市场剧烈且积极的竞争环境也在无形之中推动着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
为了能够使煤矿企业更好、也更加长远的发展下去,关注思想政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各方工作人员需要在准确把握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主要缺陷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更好的为煤炭企业发展做贡献。
1 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煤矿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始终处于中坚位置,其发展速度同样极其迅猛,在不断对工作手段、经营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当中,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也有了不小的发展。但,在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针对全体员工开展积极、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但,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与不足,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对企业员工基本利益的维护始终是工作的主题与重点,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有助于员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工作,提高员工素质以及整个工作团队的凝聚力。但,对于部分煤矿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的煤矿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比较落后与单一,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于费力、耗时,由此导致了员工的思想与企业发展战略无法达到契合,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导致企业竞争力无从保障。
其次,煤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自身水平还比较低。煤矿企业现阶段负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大多政治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偏低,不具备领导、带头搞好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能力,导致大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重点过于混乱,员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再加上工作方法不够切合实际,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等各方资源的大量浪费。
2 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化建设进程带动着社会各行业领域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这对于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既可以说是挑战,又可以说是机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求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
因此,未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应当重点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思想上需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对于我国而言,党和国家每年都会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对未来一年期间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对于煤矿企业,此项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确保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以稳妥推进的根本所在。要求企业员工能够将对我党先进思想的学习视作工作的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对国家政治理念进行严格落实,同时不断优化并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
其次,管理上需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经营管理人员在制定经营管理方案与策略的过程当中,需要将思想政治作为一项重点的考核内容,将其重要性以及价值充分涵盖其中,以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管理活动开展的指导与依据。
最后,实践上需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煤矿企业生产员工作为煤矿企业中第一线,同时也是最基层的参与主体,是落实与时俱进基本原则的核心。要求在生产实践中,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对煤矿生产负荷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保障。与此同时,还要求员工对我党先进的思想政治理念进行学习,以促进自身行为的规范化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煤炭企业身处剧烈竞争环境,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工作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水平,此项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笔者认为: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煤矿企业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结合工作现状,准确预测未来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成瑞,张常新.以人为本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3):45-46.
[2]陈兴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现代人本主义管理的辩证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2(6):85-87.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供用电系统
随着社会各领域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供用电系统”是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综合应用“电路、电子、电机”知识,构建电力系统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够用、实用”的知识平台,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确定了“立足岗位、工学结合、突出应用、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基本原则。围绕这一原则,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双师队伍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突出应用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Www.133229.COM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圆。依据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对电力行业人才规格需求的调研,确定了“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参照供电公司的《技术岗位规范》、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供用电系统”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确定了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把“供用电工程”分解为“供用电系统”、“供电设备”、“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三门课。针对岗位需求,调整“供用电系统”的内容,增加供配电系统接线、工厂供电,删除了电力系统调频、稳定;精简不对称短路部分内容,突出实用性;按照专业技术应用性原则。增设限制短路电流技术措施的内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满足生产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突显了高职教育特点。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按照工学结合本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围绕这三个环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环节上,从整个专业教学角度审视课程需要的实践环节,将课程与实习、实训视为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发挥“供用电系统”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了实践—认识一再实践的工学结合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前,设置认识实习、电工基础实训,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理论学习和提升之后。设置专业电工、电气运行、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等职业性实训,让学生把理论带回现场。进行知识的应用,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在实验、实训内容开发上,提出将实验、实训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开发潮流仿真、倒闸操作、无功调压仿真、短路模拟等课内实验;设计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等集中实训项目。课内实验和集中实训相配合,使理论、实践教学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围绕工学结合这一目标,构建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供用电系统”课程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思想,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讲、演、练”—体化教室,如电气运行讲练室等,在讲练室对倒闸操作等教学内容边讲边演边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提倡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片等,使它们和传统教学手段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探索网络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课件、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启发式教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某些知识的讲授上,采用追溯法,带领学生回到“问题被提出的年代”,设想“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类比法,提高知识理解力:用车上货物突然增加会导致行进速度下降类比电力系统无功负荷突然增加会导致系统电压水平下降,解释无功负荷增加与系统电压水平下降的关系,让抽象的概念在直观教学中被理解。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仅教会学生“该怎么做”,更是训练他们“去寻找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乃至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加强考核方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是教育测量的工具,不仅是对学习成绩的评定,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向的引导。考核方式改革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加大过程考核力度,采用口试、考查作业、写小论文、分组互测、讨论、试讲等方式,激发学习主动性。笔试考核以测试应用能力为主,提出理论考试以工程概念、工程计算为主,不出偏题、怪题、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使课程教学改革向微观屡面推进,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四、以突出应用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视学生为学习主体,针对学习主体建设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结构形式上注重整体学习环境的创设,建设课程基本信息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参考书目、教案、教学课件、课后习题及解答、教学软件工具、课程素材库等。
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实现了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网上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资源设计、网络化建设,改变了教学资源不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现状,发挥了其指导学习的作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学活动正常有效进行的保证。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关键。以突出应用为原则编写特色教材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开展了应用性教材建设,编写了富有高职特色的《供用电系统》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始终坚持“突出应用”的原则,即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力求使学生“明基本概念、懂基本原理、强实际应用”。教材内容中删除了繁杂的理论推导,突出实用计算,增加了应用性练习。改革后的教材内容,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后续专业课构筑了“够用、实用”的知识平台。
五、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实施新教师培养导师制
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保证课程改革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重视培养新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教学队伍建设中,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教师工程实践制度,教师要到现场工程实践半年时间,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获得工程师职称。通过工程师任职能力培养,建设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及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满足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高职专业教学 资源建设 共享型
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各高职院校正在不同程度地建设自己的信息化建设平台,而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因此,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高职院校要“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功能与类型
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以专业教学内容为主建立的大容量、开放式、交互性强并适应网络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服务系统。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主要在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收集、整理和入库等大量工作,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资源库建设时,要与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建立起比较顺畅的资源收集渠道和开发整理基地,做到建设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1.建设原则
工学结合原则。在资源库建设中,必须吸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建设,努力做到教学资源与企业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紧密结合。
科学化原则。要突出专业教学资源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既照顾当前学生知识的掌握,又兼顾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标准化原则。要保障网上教学资源广泛共享,形成学生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的便捷平台。
结构化原则。要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方便操作和使用。
动态化原则。要保持教学资源的长期稳定和不断更新与维护。应具备操作简便、运行快捷、多种检索等功能。
2.类型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按资源的存储类型进行建设;二是按专业知识点进行建设。这两种分类各有优缺点,若按资源的存储类型进行建设,学生使用时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而若按专业知识点进行建设,建设时又比较困难。在进行资源的组织时,应该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按专业知识点进行建设,使学生在使用时通过专业知识点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教案、教学要求、动画、课件、图片以及课外辅读材料等资源。
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针对性
教学资源库中基本应以专业教学素材为主,防止内容庞杂凌乱以及缺乏兼容性和系统性,不能重数量轻质量。
2.加强规范性
做到资源分类规范,种属界定清晰,有利于教师、学生使用,有利于规划、管理。防止内容重叠,相互包含。
3.加强技术性
如在建设资源库中的图形图像素材和课件时,避免大图片和大课件,应使用小图片和小课件。另外,在建设视频素材时,最好使用流媒体形式的WMV或RV格式,少用占据大量空间却只能包含少量教学内容的AVI格式,以避免现行网络传输速度的不足和资源容量大但实际资源少的问题。
4.加强操作性
要使用开放的数据库,以供多用户访问,如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等,而不能使用单用户的Excel、Access等,以免限制多用户并发访问。
三、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本着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先进性、经济性和高可靠性原则,整合、开发校内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行业的信息资源,建成一个行业共同参与、具有信息海量存储容量、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大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公共管理平台。建成后,将各专业教学资源联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实现全院教育教学管理无纸化办公,提升学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全国同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现资源共享,辐射行业,服务社区。
四、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1.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是以信息共享为目的,面向海量信息处理,集信息数字化、信息分布式存储、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信息跨媒体传播为一体的集中式资源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内容管理及存储、系统管理、内容存储管理、内容检索和数据挖掘、内容、内容数字化采集加工及相关工具等,建成后可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教学管理。
建设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特点及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成包含专业教学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内容要素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建设实时更新的针对性强的交通行业基础数字知识仓库将各类数字资源,如行业标准、政策法律法规、专利文献数据、数字图书、数字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构成基础数字知识仓库,从而有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办学的整体水平。
建设实验实训资源库依托学院的教学科研力量和丰富的校企联合建设资源,研发建立一个内容新颖、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包含大量实验实训视频资源、3D资源的实验实训资源库。
2.具体内容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
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试卷素材各个专业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专业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教育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机上运行。
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和书籍等。
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领域和教学情境中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的解答。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领导者、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保障必需的资金投入,同时需要全体教师投身于建设过程中,需要网络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
五、开发和应用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在政策保障机制上,宜根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需要解决运行体制问题,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面向应用、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具有前瞻性的全国高职教育“资源库”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结合和利用学术界的研究和人力资源,促进“资源库”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最大化。
2.在技术层面上,“资源库”建设模式面临“岛”式资源库还是“分布式”式资源库的选择,公共政策部门需要提出系统政策规划作指导。从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开放性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出发,“资源库”建设模式的选择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问题。“资源库”建设是选择传统的以“校园网”为基础的“岛”式架构还是以“区域性”网络为基础的“分布式”资源库,无论是在系统运行效果还是在造价、可维护性及其后期成本等方面都是值得慎重推敲的问题。
3.推广和实施资源建设“标准化”的工作。“资源库”的设计和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严格遵从有关标准和规范,以此在技术上保证教学资源无障碍的共享。
4.“资源库”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应当科学制定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根据“资源库”共享性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要求,系统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是具备分布式、标准化、区域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情境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5.围绕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公共平台搭建。在“资源库”建设中坚持“以人为主体”“学教并重”的先进理念,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多种形式的互动情境或虚拟仿真设计,学生能够与院校内包括教职员工及其他学生等人员进行在线交流,对各种教学活动的支持。总之,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是教学资源系统建设必然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资源库”建设需要公共政策部门高屋建瓴、宏观把握和全方位观照,引导和调动学校在顺应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在规律的前提下自主创新,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及信息系统开发商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着力打造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高度开放、共享和共赢的体系,并以此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项工作的开展和相关资源的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基本原则
以总分行关于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和人才开发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全行中心工作,重点做好基层经营机构管理人员,业务板块客户经理、柜面操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原则;紧密结合我行改革发展实际,完善岗位培训体系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结合的原则;专业素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员培训与全面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按需培训与业务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二、培训目标
为全面推进我行业务流程整合、业务板块建设及业务经营转型工作,着力提升我行市场竞争力,20XX年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实施全员培训目标,具体要抓好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个金业务、公司业务、结算业务、内控与合规、文明优质服务、人力资源、计算机操作、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工作等14个方面的培训;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一是适应业务流程整合、业务板块建设及业务经营转型和人力资源改革发展的需要,突出新知识新业务品种培训;二是提高综合柜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突出综合柜员业务技能培训;三是推动业务发展,突出展业培训;四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突出对管理层领导能力和执行力培训;五是大力培训团队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三、基本做法
1、依靠本行教学力量切实搞好培训。组织兼职教师、行部负责人、骨干人才按培训内容和要求认真备课授课,完成预计的培训内容,逐步提高我行自身办学能力。
2、组织和鼓励员工在线自学。随着省分行内部网站在线培训课程的开通及增加,组织和鼓励员工利用在线学习的便利条件进行学习。